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經濟/川普竄出,我們準備好了嗎?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何以走上以黨領政的老路
.聯合報黑白集.摸不到的病床
.聯合報黑白集.川普竄出,我們準備好了嗎?





經濟/川普竄出,我們準備好了嗎?


2016-03-04 02: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被國際媒體譏諷為「瘋子」、「狂人」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唐納.川普,卻在初選中過關斬將,聲勢一路飆高,已成為最可能代表共和黨於11月角逐白宮大位的候選人。
川普的言論之所以被認為「瘋狂」,由以下的「嘉言錄」可見一斑:進入美國的墨西哥人是「強姦犯」;禁止所有穆斯林進入美國;恐怖分子的家人亦應處決;認同100年前美國軍人在菲律賓用沾過豬血的子彈處決穆斯林反抗軍。這些明顯具爭議性的言論,卻獲得共和黨選民認同,在初選取得領先。
川普經濟政策方面的政見,有三項支柱:貿易改革、減稅及移民改革。
1.貿易:主張「公平貿易」而非「自由貿易」。川普反對自由貿易協定,認為這是把就業機會送給外國。這是川普最有效的訴求,在重工業區共和黨及一些民主黨支持者都倒向川普。
他把矛頭指向中國大陸,指中國以人為壓低匯率,主張宣布中國操縱匯率,對中國輸美產品大幅提高關稅;指中國逃避勞工及環保標準,主張不再放鬆對中國的勞工及環保政策;並指中國竊取智慧財產,主張對中國違反智財權的案件課稅。他同時主張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指控中國違反貿易協定;並增強美國在東海及南海的軍事布署,向中國表示他是玩真的。
2.租稅:主要是降低企業稅與所得稅,並簡化稅制。川普主張將所得稅分四等級,最高邊際稅率從近40%降到25%。專家估計,所得最低20%的人平均一年可省稅128美元,即稅後所得僅提高1%;但所得最高1%者一年每人卻可省下27.5萬美元,即稅後所得增加達17.5%。因此所得稅表面上仍維持「累進式」,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累退式」的減稅政策。
他主張將企業稅最高稅率由25%降到15%,同時取消多種租稅扣抵,並強迫企業將目前未稅的海外現金列入營收。至於如何彌補減稅所造的財政缺口,川普主張減少政府浪費及濫用,並消除各種漏洞,而且減稅能帶動經濟成長,總稅收反能增加。
3.移民:主張趕走1,100萬非法移民。川普把工資停滯及高失業率歸咎於移民,使美國貧民生活困難,勞工階級無法賺到中產階級應有的薪資,而且威脅公共安全,將全部遣返。
但事實上嚴禁移民對美國經濟的打擊更大,因專家預估未來美國勞動力的成長將全靠移民;減少如此多勞工,十年將使美國GDP損失1.2兆美元。
然而儘管川普的言論聳人聽聞,所提財經政見也尚未成熟,但支持度卻持續上升,當然有不可輕忽的原因。川普的競選言論,許多政治人物碰都不敢碰,但卻是許多粉絲的最愛;不少美國人認為國家正陷入危機,尤其是國際事務;美國人認為必須做些事,而川普敢說出來,已使他對外贏得不認輸的形象。支持者認為凡是攻擊川普者,就代表安於現狀;因此批評愈凶,支持者的熱情就更強。
川普的崛起,其實是反映一部分美國民眾的「挫折」心理。因此要想排除「川普主義」,就必須研擬出因應經濟減緩的有效作法。諾貝爾經濟學家史蒂格里茲表示,許多美國民眾迄未感受到經濟復甦的好處,因此美國是個失敗的經濟,而像川普這樣民粹式的參選人因而能得到支持。
以美國的兩黨政治模式,無論是誰,只要能成為兩黨的候選人之一,就有機會成為下任總統;過去幾次大選中,都只是由少數幾個州的些微得票差距,而決定勝敗。目前川普在全國的支持度雖不如民主黨的希拉蕊,但他還有的是時間可以縮小差距;如果經濟陷入衰退,或希拉蕊因案遭到起訴,都能為川普加分。面對這位充滿爭議的人可能入主白宮,全世界已不能再以笑話視之;雖然擋不住他,但至少須更嚴肅地思考該如何因應此種可能性。

聯合/摸不到的病床


2016-03-04 02:3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大型醫院急診室「塞車」,病床排到大廳。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趙容萱/攝影

《不存在的房間》是奧斯卡得獎影片,描寫被幽禁在密室的母子如何歷險逃脫。「摸不到的病床」則是台灣最近的景象,許多病人急需住院,卻一床難求。
這波流感疫情發威,重症患者塞爆醫院,卻苦等不到病房;光是北部地區等待住院的就有四百人。對於醫院與病人叫苦,衛福部卻回稱「全台還有一千零一張病床」,叫大家「免驚」;後來才知,連這數字都錯了。當病人已經躺在急診室,政府卻只能亮亮數字當安慰劑,這解得了民瘼嗎?
各大醫院急診室爆滿的情況有如「壓力鍋」,患者病痛煎熬,照護的家屬更苦不堪言。如果衛福部官員看到這些景象,首先該做的,就是幫忙協調各醫院調度病床,讓某些病患轉至其他醫院就診,以免苦等。孰料,人們等到的卻是衛福部的冰冷回應;但在不透明的資訊下,政府不安排,誰知道病床在哪裡?
若是勇於任事的官員,會及早想到設置流感緊急醫護場所,讓流感患者得到快速診治和集中看護。如此作法,也可以避免病患帶著病毒在醫院四處奔波,助長疫情的擴散,但衛福部卻慢三拍。
這次流感雖不如當年的SARS,但嚴重程度不可小覷。諷刺的是,有過SARS的恐慌經驗,衛福部卻缺乏積極因應的警惕,反而一味責怪病人一窩蜂擠到大醫院就診;並揚言要比照SARS修法,強制病人接受轉診安排。
看得到數據上的病床,卻看不到煎熬中的病人,這就是無情官僚之眼。

聯合/蔡英文何以走上以黨領政的老路


2016-03-04 02:3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右),2日主持中執會,
會中接受提案,同意520就任總統後續任黨主席。 記者黃義書/攝影


一般人注意到蔡英文接受了「總統兼黨主席」的勸進,卻未必注意到民進黨同時刪除了黨章中規定副總統、行政院長、秘書長等職為「當然黨代表」及「當然中常委」的條文。兩相對照,原因其實很清楚:蔡英文現階段必須維持「以黨領政」的態勢,以測試她未來「以政領黨」的能耐。
當年兩度批馬英九「總統兼黨魁」不當,並曾承諾若選上總統而國會過半就不兼黨主席,蔡英文如今自食其言,當須承受前後不一的責難。但現實形勢是,她構想組建的政府團隊,將納入不少非民進黨籍人士;甚至,連副總統當選人陳建仁迄今亦仍是無黨籍。因此,在形式上,民進黨黨章中一些有關官職與黨權的規定,必須要修改或刪除,才不致囿限用人;在實質上,蔡英文則有必要兼任主席,讓黨政兩方的磨合順利進行。這個轉彎,也顯示她先前批馬,是「看人挑擔不吃力」。
蔡英文率領民進黨連續打贏兩場選戰,表面上看,她似乎已經馴服了這頭政治怪獸;但觀察選後至今的若干現象,黨內立委「暴衝」的狀況頻頻,「馴服」說顯然尚不成立。最明顯的例子,例如高志鵬提案要廢國父遺像,王定宇要將鄭南榕自焚日納為法定紀念日,陳其邁要嚴懲對二二八歷史發表不同論調的人,葉宜津提議發給十八歲以下兒少每月三千元津貼,不僅滋惹爭議,也顯得輕重不分。面對這種情況,在執政初期,蔡英文必須充分運用黨主席的權威,才能使「綠色執政」不偏離民眾的期待。這可能是蔡英文決定續兼黨主席的主因。
對於蔡英文的決定,藍營立委譏稱,蔡英文「正在犯和馬英九一樣的毛病」。這樣的看法,雖可理解,卻可能失之籠統。蔡英文有意延攬非黨籍政治人物,人數不在少數,這和馬英九的用人確有相同之處;但是,以此認定蔡英文眼中只有「行政權」、沒有「立法權」,則不免武斷。
馬總統確實重視行政權高過立法權,這是他拿捏失衡,也招致政績欠佳之苦果。但說馬英九眼中沒有立法權,其實未盡公平:其一,當時國會有王金平院長作梗,不時帶頭與府院唱反調;其二,藍軍黨團形同一盤散沙,許多人心存投機,毫無集體意識。蔡英文的情況則大不相同,蘇嘉全就任議長已辭去黨職,他和蔡英文的關係,顯不致如王金平那樣唱府方的反調。至於綠營立院黨團三長和地方首長,這次全都納入中常會的決策核心,這是蔡英文的招安手段,可藉集體機制來疏通國會和地方。就這點看,蔡英文獲得的黨政後盾應該比馬英九強,這也是兩黨內聚力截然不同所致。
蔡英文選擇跟隨前人腳步走上「以黨領政」的老路,說穿了,一則是台灣「剛性政黨」的慣性使然,二則是緊繃的政治現實仍然無法緩解所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提醒的是,總統大權一把抓的結果,對於以為「新政治」或「公民政治」即將到來的民眾或社運團體而言,恐怕是過度奢想。原因是,在統治強度不變的情況下,在施政安定第一的前提下,公民對政府的監督與參與都將是硬碰硬的行動;年輕世代以為上街吶喊就能帶來改變,但事實可能是一遇上體制運作,即不免遭到銷融。
為此,我們也要提醒蔡英文:為了施政順利,儘管總統兼黨魁的承諾可以一口吞掉;但是,超越黨派、化解社會對立的「新政治」誓言,無論如何不能輕易放棄,更不能讓新政府埋沒在陳年的老舊議題中,而無心處理國家的新挑戰。
對於蔡英文將以總統兼主席,民眾不妨姑且從寬看待,視之為民進黨真正轉型的必要之惡。如果實驗成功的話,人們也許可以看到一個更開放、更寬容、更進步的民進黨;果真如此,蔡英文未來也許就可以放心辭去黨主席,轉向以政領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