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廖玉蕙/為公務員選書

.廖玉蕙/為公務員選書
.李清志/銅像世代的覺醒
.高朗/卡麥隆走在政治鋼索上
.葉銀華/東風無力百花殘?
.劉維公/葫蘆猴是城市治理問題的縮影
.王文華/兒子,我也想開咖啡廳啊!
.王健壯/一個時間祇有一位總統




廖玉蕙/為公務員選書


2016-03-05 02:42 聯合報 廖玉蕙(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

三歲的小孫女興奮地拆開生日禮物,發現是一件漂亮的毛衣,收拾了笑容,問:「這就是我的禮物?」她難掩失望,寧可只要一顆糖果。
兒子、女兒上小學時,要跟同學去探望老師,請我代購禮物。因為事出倉促,我急急出門買了兩床輕便的羽毛被。孩子衝出來迎接,看見棉被,嘔氣送棉被太丟臉。次年,他們自己選購,哥哥很神祕地告訴我:「妳不能透露哦,我買了一隻假蟑螂,讓老師去嚇他的同學。」妹妹興奮地說:「我送老師貼紙跟橡皮擦,有小飛俠的圖案,老師一定會好高興。」童心最可愛,尚未社會化,送禮不考慮對方好惡,只想著好的東西跟好朋友分享;收禮不計金錢價值,只要契合自己的需求。
送禮示愛到底該從何思考才能賓主盡歡?是送禮者個人的愛憎?還是被送者的欲求滿足?兩者有無稍加平衡的可能?
前年,我曾應邀參與文官學院每月一本公務員必讀專書的推薦評選。但一大箱書送來,我先就被其中那張給評審參考的歷年推薦書單嚇了一大跳,隨即告罪抽身,請他們另請高明。原因何在?這張書單裡的書就算對許多社會菁英來說,都屬沉重,何況將一體適用於全國的公務員,無分老少、層級,我懷疑能收到多少成效。依過往經驗,此事係長久積習,我自忖獨力難回天,徒增主辦人困擾。
誰知,今年,該單位又來邀約我在閱讀心得競賽頒獎典禮上演講。評審代表先行致辭,再三強調閱讀的重要,最後引申出「書要讀越深的越好,越難懂的越佳,因為腦子就是要動,才不會失智,我還覺得這些書不夠難哪。」他言談機趣,雖年高,卻仍條理清晰,是不是拜常看艱深的書之賜,我無法肯定,但我很清楚這就是菁英思考的典型。因為缺乏同情的理解,光以自己的高度來界定品味與承受度,難免不切實際。
這份書單顯示評審亟欲填塞知識的用心,文學退位,想像力及情意開發似乎不被考慮在內。但滿腹經綸卻缺乏想像力及同情心的公務員,怎能期待有創新的動機與思維?精密的數據與厚重的知識,有時真不如一本機趣的散文或充滿想像的小說來得受用。
閱讀是為了讓生活更容易,不是把人生變得更艱難。何況除了天下事、國事,公務員也還有家事及個人情緒問題。惟有切身的問題解決了,才會萌生服務的熱忱,苦民所苦;唯有引發個人的求好動機,公務員才有意願與能力開發出活潑的創意。所以,公務員最該充實的是同理心與創意,不是學問的增進。
這些挑出來的書無疑都是好書,但是否合適成為全部的公務員之共同必讀?更直接的疑問是,有多少公務員真的讀完了這些推薦書?甚或認真讀完其中一本?我還想為文學抱不平,為廣大的公務員請命,更為國內的作家抱屈,因為十二本中,沒有文學,且只有一本是台灣本土的作品,其餘全是翻譯之作。
挑書給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人共讀本來就非智舉,不同年齡、不同位階,本來就該看不同的書,但如果為成全「鼓勵閱讀」的目的而選書共讀,當然得以多數人的閱讀水平為度,不以深奧厚重期許。最怕一眼就被書單嚇壞,望而卻步,再好的書,也是白搭。選書者的求好心切,若淪為閱讀者嚥不下或不領情的負擔,就失去了原先的美意了。
(作者為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