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爆發債務危機可能性升高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693/web/

◆  聯合報社論/公庫「周末大屠殺」,正是公司治理的照妖鏡
◆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變酸了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爆發債務危機可能性升高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爆發債務危機可能性升高


2019-04-07 23:3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年主要機構屢將中國經濟趨緩視為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所在,今年亦然。然而,自民國100年(2011年)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首份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畫報告,警告中國債務有偏高問題後,雖然中國債務對GDP比不降反升,但中國政府、企業與家計三大部門至今未發生系統性債務危機,也少有大規模的集體違約。
何以如此?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中國有極高的儲蓄率。資料顯示,民國107年(2018年)中國儲蓄占GDP比將近45%民眾的高儲蓄提供銀行足夠資金,可給予企業展延債務的空間;第二,中國債務絕大多數為內債,且截止民國107年(2018年)第3季末,中國外債總額雖為1.91兆美元卻有全球最高、近3兆美元的外匯儲備量,使外債對外匯儲備比仍遠低於全球平均水準;第三,即便企業債務占比為三大部門中最高,但中國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必定是剛性支持的特殊體制,加以民間高額的儲蓄,均使中國企業債務的系統性危機「尚未得見」。
只是,在今年3月召開的兩會中,中國大陸政府又讓穩增長重回施政主軸,難道當真對債務風險如此「老神在在」?其實不然。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直認為,民國97年(2008年)刺激計畫屬於過度行為,並對今年初中國信貸激增感到擔憂,且承諾不會回歸「大水漫灌式」的貨幣寬鬆政策,更於兩會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示,將「平衡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係」作為民國108年(2019年)必須把握好的三大目標之一。
由此不難看出,北京當局在因應中國經濟趨緩降低債務風險之間的巨大兩難。畢竟,中國債務不可能無限擴張而永不引爆危機,遑論當前中國債務問題遠較民國100年(2011年)IMF首次警告時嚴重得多,經濟大環境也更加嚴峻。
首先,國際清算銀行BIS)資料顯示,中國非金融部門總債務對GDP比已由民國100年(2011年)末的182.5%一路攀升。即便民國106年(2017年)中國去槓桿力道加強,民國107年(2018年)第3季債務對GDP比卻仍達252.7%,且在中國重啟穩增長措施後,預料這項比重將持續上升。
其次,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當前處在短周期的景氣循環與長周期的債務循環雙雙反轉下行的階段,使穩增長的政策代價甚為巨大;第三,民國97年(2008年)起持續大幅舉債的還本付息艱困期將屆。彭博資料顯示,民國109~112年(2020~2023年)將是中國債務償還高峰期,系統性危機的風險大增。
第四,在前一波中國房市多頭力量帶動下,民國106年(2017年)第1季中國家計債務對GDP比正式超越政府債務水平,民國107年(2018年)第3季達51.5%,高於政府債務對GDP比的48.3%。但有別於政府債務以內債居多且有足夠外匯儲備支撐、企業債務受國有企業與銀行體系相挺,可施行去槓桿政策,家計債務的轉圜空間較小。
尤其是今年1月發布的《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資產配置有高達77.7%集中在房地產,遠高於美國的34.6%。倘若推動房市去槓桿,勢必導致房價下跌,進而使家庭資產大幅縮水,削弱消費與儲蓄能量,不但將波及經濟成長、拖累經濟轉型步伐,甚至會引發廣大民怨。因此,在左右為難下,使近二年中國政府調控房市的效果打折扣,也變相地讓房貸為主的家計債務問題,愈來愈難以解決。
也就是說,不論從債務水準或結構來看,當前中國債務問題已遠較民國100年(2011年)沉重,加以經濟仍未順利度過「三期疊加」階段(即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與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期交疊),隨著今年中國政府力抗經濟趨緩所推出的穩增長措施再起,若力道不慎過強,恐使債務危機發生機率大幅提高。因此,縱使在政策加持下,近日中國經濟數據傳出佳音,各界仍不應輕忽民國108年(2019年)中國爆發債務風險的可能性。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變酸了


2019-04-08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參加大甲鎮瀾宮媽祖起駕前儀式,將一起跟著參與遶境走三天還願。 記者余承翰/攝影

藍綠兩黨的初選都陷於膠著,號稱「白色力量」的柯文哲也面臨網路聲量衰減的困境。最近,柯文哲的談吐有「變酸」之傾向,他對此也許毫無自覺,但這絕不是好現象。
柯文哲最近猛酸韓國瑜,說「賣水果不會解決我們的問題」,還說沒有「產業升級」人家還跟你買,那就是「政治採購」。這些話,酸度爆表,也讓柯文哲選情被邊緣化的心理挫折暴露無遺。
柯文哲可以慶幸自己的台北市沒什麼農漁民的產銷問題要煩惱,所以他對韓國瑜推銷高雄農產說風涼話,又放冷箭。但他批評台灣農產品沒升級」,恐非公允之言。這些年台灣農民用心種出品質更佳的水果,讓人驚豔,也造成市場差異化,這就是產業升級。
說「賣水果不會解決我們的問題」,則是廢話一句,誰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柯文哲若要問「我們的問題」,應該去問蔡英文才對,她才是國家主政者。柯P拿這句話來酸「賣菜郎」,根本是搞錯對象。柯文哲還把農產品銷陸貼上「政治採購」的標籤,這也是不智的作法。柯P的「兩岸一家親」不斷遭綠營抹紅,滋味好受嗎?那為何現在自己用同樣伎倆為民進黨幫腔?
柯文哲以前吸引力過人,是因為他有政治素人的真誠,能在談笑間戳破權勢者的言語幻術。遺憾的是,變酸的柯文哲竟向綠營學舌,不僅言談失去趣味,人也失去了魅力。
柯文哲在跟隨媽祖遶境時,也該想想怎麼消除酸味,找回人氣。








聯合報社論/公庫「周末大屠殺」,正是公司治理的照妖鏡


2019-04-08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國外的敵意併購實務上,有一種叫「周末大屠殺」的毒招:「激進股東」利用休假前夕市場收盤前進行敵意收購,如同日本選在美國海軍假日突襲珍珠港一樣,殺得對方措手不及。閣揆蘇貞昌在清明連假前夕宣布公股行庫人事大調動,便是這一狠招,搞得財經界人心不安,派系鬥爭之說繪聲繪影
說穿了,這是民進黨「大選症候群」的一環,要為明年大選動員及資金預為部署。玩過騎馬打仗的人都知道,「衝衝衝」之後,就是「殺殺殺」!蘇揆這種玩法,預示這次公股行庫大地震仍有餘震,「府院不同調」的消息也已不脛而走。
公庫換角,當然不脫政治角力。但從「公司治理」的角度看,這些泛公股行庫多為受到高度監理的上市金融機構或金控公司,怎麼能夠大剌剌當成民進黨「黨營事業」看待?一般上市公司董事長的產生,是先經股東大會選出董事,再由董事互選,哪能任由政府說換就換?蘇揆這齣行庫大換角的兒戲,勢必連帶搞砸台灣在國際財經界的名聲:原來台灣推動公司治理措施是半真半假,政府自己可以例外。
政府對民營上市企業要求公司治理,一向是玩真的。財經官員經常在OECD的公司治理論壇上自吹業績,只要能提高台灣的排名,都不惜痛下猛藥。然而,一碰到政治考量,公部門的公司治理就擺一邊涼快百姓不能點燈,但州官可以放火。曾因「慶富案」下台的廖燦昌,這次內定榮升主導該案的第一金控董事長;對此,平日口氣很大的金管會敢表示不苟同嗎?
這就是公司治理半真半假的兩套標準台灣的公司治理無非在為政治服務,並不是真要提升資本市場的體質,或吸引國際資金。這次行庫換角,再度證明如此。以今天台灣在國際財經社會的困境和上市企業轉型的瓶頸,加上兩岸抗爭日烈,政府大員可能沒想到,大開公司治理的倒車,才真是動搖國本。
技術官僚可能會說:我國《公司法》允許法人董事,所以換董事長只要改派就好。殊不知,這原是國民黨規範「黨營事業」的規定,民進黨今天卻用得如此順手,難道不羞愧?蔡總統曾宣示要改革《公司法》,終究捨不得動,也許就為了這個方便。
再看,新公司法臨時加入「反洗錢」機制,本來對實質受益人會追到底現在,卻對公營事業執行細則予以豁免申報。稍諳政治的人都知道:真正控制泛官股的「地下董事長」是蔡英文,因為所有人事都要她同意;但這波人事的實質控制者,卻是蘇貞昌。翻翻公司治理的教科書,這不是敵意併購是什麼?
這類荒腔走板的例子不勝枚舉。譬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才「呼籲」保險公司少發現金股利,業者敢不聽嗎?或者,這其實是業者希望主委出來做個球?從公司治理的角度,現金股利進入股東口袋才是硬道理,改發股票股利可能落到只剩幾張壁紙,成熟國家的主管機關只能要求帳目透明確實我國主管機關如此帶頭背道而馳,台灣怎能奢望加入MSCI大摩指數
政府對官股公司治理的消極不作為,事例繁多。例如前幾年兆豐金控因海外部門違反防杜洗錢申報,被紐約州金融廳罰了五十多億元;但政府掌控的投資人保護中心」,有站出來提告財政部指其督導不周?當然沒有!在政府眼裡,股東權益哪有國庫利益重要,不是嗎
十幾年前台灣力推公司治理政策時,即有出身外資的財經人士說:公司治理之簡單如同「公民道德」,只要強調禮義廉恥即可,端視「信不信這個教」而已。但禮義廉恥「這個教」,卻不是民進黨信的「那個教」。
這次公庫換角有選舉考量,也有派系角力,反正公司治理是陪葬了當主政者一切為政治,公司治理就只是餘興節目了

【樂為良專欄】貝佐斯離婚的聯想

【樂為良專欄】貝佐斯離婚的聯想



2019-04-08 10:00 專欄作家  樂為良
貝佐斯與前妻麥肯琪的巨額離婚協議金,再度讓人思考起貧富差距。圖/路透


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一筆巨額的離婚協議金,成了國際新聞焦點,也再次激起人們對資本主義經濟相生相伴的貧富差距的思考。
全球首富貝佐斯夫婦4月4日正式解除婚姻關係,女主角麥肯琪把華盛頓郵報和藍源公司(Blue Origin)持股,以及75%的亞馬遜持股和所有投票權給了貝佐斯,換得350億美元的贍養費。
350億美元換成台幣為近1.2兆,台灣一年中央總預算不過2兆。可以具體想像這筆金額有多驚人,貝佐斯有多麼富可敵國。亞馬遜雖從未成為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但創辦人卻在民國107年(2018)以近1,500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比過去長居此位的比爾蓋茲多出500億美元。
現代企業累積財富加速驚人。亞馬遜民國106年(2017年)第1季的市值才4,230億美元,隔年第3季竟然就已幾近翻倍,並跟進蘋果進入兆美元俱樂部。中美去年開始的貿易對峙,讓兩家公司都只維持了一季的破兆時間。市值翻倍不難,但近6,000億美元的倍增有如神助,破了整個人類企業史的紀錄。占據市值最高企業榜首十幾年的蘋果,在同一時段增加的市值是3,000億美元。
不是神助,是電商的全球化
電腦和網路的結合不僅僅解放人和腦,還把勞力與生產做了結合與運轉。一家企業的發展與獲利不再是靠製造了多少產品,而是靠全球使用它的平台帶來的能量和獲利。因此目前全球十大企業中,七家屬於這類。民國108年(2019)第1季的排名是微軟,其他六家是蘋果、亞馬遜、Google(民國104年(2015年)重組改名為Alphabet Inc)、臉書、阿里巴巴、騰訊。資訊技術革命以幾何級數的速度,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成長、商貿全球化的發展
那麼,科技進步和全球化協力分工就必然擴大貧富差距?《自然》雜誌民國106年(2017年)末發表18位考古學家的研究結果,支持這個論證:每次技術創新都拉大財富差距,這是一萬多年以來的大趨勢
過度的貧富差距怎麼辦?相關論述眾多,例如丹尼‧杜林1%貧富不均,這才是全球經濟大危機!》(註:最窮的20%的人只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的1%以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的財富大逃亡健康、財富與不平等的起源》,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迪頓的觀點受到最多的討論和肯定
諾貝爾委員會稱許迪頓在提升個人消費、貧窮和福利相互關係的理解上,無人能及,他的研究資料有利各國制定提高福祉和降低貧窮的經濟政策
迪頓的核心概念是援助救不了貧困」,援助只會阻礙一些國家自我發展的機會。他建議採取替代措施,如鼓勵製藥公司針對貧戶提供同藥效不同名稱的低價藥品,以及取消貿易限制等。更具體讓開發中國家脫逃貧窮的方法是,借錢給你蓋鐵路、公路、造海港、辦教育等。促進了基建和交通網路,才能發展經濟,同時提高還債能力就像中國在非洲與多國展開的各項合作方案
回到現實,貝佐斯花新台幣1.2兆元離婚干我們何事?沒錯,如果你有工作、生活過得去、沒什麼病痛,大概就當它是件八卦。但赤貧戶知道了必嘆老天不公。
許多研究顯示,貧窮難有健康與幸福,但有錢不一定就有健康和快樂。也就是說,超出平安生活的錢財,不見得帶來更多的健康和快樂,要靠個人處理財富的智慧。
有錢人愛怎麼花,只要不違法,沒人管得著。就像網路播出某個土豪的兒子,把一輛千萬名車,幾秒就給毀了。也有像比爾蓋茲這種巨富,奔走於落後地區,想方設法改善窮人的健康他們夫婦倆致力終結小兒麻痹症、瘧疾、結核和愛滋蓋茲基金會結合其他企業與政府成立了全球疫苗免疫聯盟;自民國89年(2000年)起,該疫苗聯盟已經幫助全球的5.8億名兒童接種疫苗。
想成為什麼等級的富翁,只有自己的領悟能決定。但前述二者的高下,不言而喻,相信後者一定活的比較健康快樂。

樂為良

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曾任《聯合報》駐華府特派記者、大陸新聞中心特派員、商業週刊出版社副總編輯,長期關注國際情勢,對國際社會發展有精闢理解,曾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擔任講座。譯著超過30本,包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數位神經系統》、《六標準差》等暢銷書。

【重磅快評】花媽緊咬張琍敏!驚覺原來蛇鼠不只一窩

◆  【重磅快評】花媽緊咬張琍敏!驚覺原來蛇鼠不只一窩
◆  【重磅快評】總統提名拖拖拖 藍綠嚇自己也讓柯P偷笑
◆  【即時短評】狂粉成兩面刃 政治人物得小心
◆  【重磅快評】對岸紅衛兵遠去 此岸「綠衛兵」卻興起?

◆  【即時短評】挺英派花招百出 反顯賴清德孤鳥難鳴
◆  【即時短評】一場總統初選 看見集體焦慮
◆  【重磅快評】中共軍演老李演很大 小英只會鐵公雞
◆  【即時短評】令狐沖的心結 韓國瑜的情義
◆  【即時短評】可恃戰力專案 削足適履
◆  【重磅快評】隨便砍,只有「金城武樹」才是樹
◆  【即時短評】蘇貞昌主導人事搬風 選前總清理?
◆  【重磅快評】柯文哲批陳吉仲有夠差 就是差了韓國瑜一大截
◆  【即時短評】獨立機關不獨立 乾脆改名東西南北廠
◆  【即時短評】綠版換柱?臨全會難解危機 恐引政治風暴
◆  【即時短評】NCC都東廠化了 為何主委還是倉皇走人?
◆  【重磅快評】向台灣的獨立機關說再見
◆  【重磅快評】高喊「一寸不讓」後 蔡英文還有啥劇本?
◆  【重磅快評】陳明通有比「禽獸論」還嚴重的問題
◆  【即時短評】鄭文燦聲望高 「蔡燦配」會成綠營新選擇?
◆  【重磅快評】陳明通別汙衊了獸性
◆  【重磅快評】陳明通把主子打成豬狗一族,這像話嗎?
◆  【即時短評】縣府內超商也被偷 是竊賊大膽還是門禁螺絲鬆
◆  【即時短評】共機踩線 應與「天駒」進駐馬公有關
◆  【即時短評】為何中共戰機要越過海峽中線?






【重磅快評】花媽緊咬張琍敏!驚覺原來蛇鼠不只一窩


2019-04-08 18:36 聯合報  主筆室
資深女藝人張琍敏(右)日前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蛇鼠一窩」,今天她PO出道歉聲明,但陳菊並不領情。圖/本報資料照片

資深女藝人張琍敏日前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蛇鼠一窩」,今天她PO出道歉聲明,但陳菊並不領情,透過菊辦表示希望張琍敏能就其表述的不實內容進行正式澄清及公開道歉,也要說明轉貼的資訊來源,她已委請律師遞狀,訴訟事宜交律師合適處置。
張琍敏身為公眾人物,相關言論自應負社會責任,避免誤導社會輿論,不過,張既已緊急撤文,又在社群媒體PO出道歉聲聲明,陳菊還是不放過她,還要她正式澄清及公開道歉,並交代資訊來源,以陳菊位居總統府秘書長之尊,這樣要求一位資深女藝人要來一場有如公審般的道歉,不免引起社會關注,陳菊真的要玩這麼大嗎? 
蛇鼠一窩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台北市立圖書館線上參考服務系統說明,指中國成語常用鼠和蛇形容人相貌鄙陋、鬼鬼祟祟,心術不正,如獐頭鼠目、蛇頭鼠眼等成語。而一窩可作「許多」或「一夥兒、一塊兒」的意思,所以蛇鼠一窩大致上的意思是一群心術不正、相貌鄙陋的人聚在一起
這當然是負面的說詞,難怪陳菊會如此不悅並提告,不過,這個成語在政壇屢被使用,卻很少見當事人對簿公堂,甚至在撤文、發表道歉聲明後仍緊咬不放;舉其例,去年5月民進黨要徵召姚文智參選台北市長,但擔任副市長的陳景峻卻確定留任,遭解讀是留下「白綠溝通」管道,國民黨組發會主委李哲華就呼籲市民應看清楚民進黨與柯文哲蛇鼠一窩」,不要抱以希望
民國97年(2008年)9月「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布立委評鑑結果,在八個委員會裡表現最佳的立委,藍綠各占一半;其中藍委洪秀柱、邱毅和蔡正元三人,前兩人分別在教育文化、司法法制兩委員會吊車尾,蔡正元在財政委員會排名倒數第三,對於評鑑墊底,邱毅表示這個結果很正常,因為這個組織本來就是親綠,和陳水扁是蛇鼠一窩」。
民國95年(2006年)6月泛藍陣營發動倒閣,但藍橘不同調,罷免案在立法院遭到否決,親民黨黨團總召集人呂學樟表示,民進黨86席立委沒人敢去投票,其實是不願替陳水扁背書,但不投票等於坐視台灣讓貪腐集團掏空,和陳水扁是蛇鼠一窩」。
民國93年(2004年)2月民進黨立委蔡啟芳舉行記者會痛批親民黨立委李桐豪與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是蛇鼠一窩」,李桐豪質疑銀行將東帝士集團股價壓得太低,可是底價採公開招標,只要有利可圖,誰都可以去,李嫌底價太低,但訂高沒人買又有何用?蔡啟芳還說李教出來的學生,「沒有好東西、好貨色」。
以上幾例,這些政治人物開罵「蛇鼠一窩」,若非整理,如今還有誰會清楚記得誰罵過「蛇鼠一窩」,誰又被罵過「蛇鼠一窩」?到底蛇鼠有幾窩?更未見因此提告,與陳水扁、柯文哲、李桐豪等人及政黨相較,陳菊的器度顯然稍遜。
至於高雄是有否弊案?不是陳菊或張琍敏說了算,陳菊擔任高雄市長時的專門委員趙嘉寶因收賄判刑定讞卻遲未入監服刑還被雄檢發布通緝,趙不僅趴趴走,還在臉書高調PO文;慶富獵雷艦案爆出高市海洋局前局長王端仁親赴慶富公司,指導慶富副董座陳偉志如何「搓」掉台船等競爭者,陳菊都難諉其過,有沒有弊案?檢調自然會查,陳菊心裡坦蕩,又何需介意?    
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之初,敲鑼打鼓說北市有五大弊案,結果一件弊案也沒查出來,五大弊案也悄悄改稱五大案,柯文哲有道歉嗎?看陳菊這麼緊咬張琍敏,柯的前手郝龍斌、馬英九是否也要告一下柯文哲,並要他正式澄清、公開道歉、交代資訊來源呢?






【重磅快評】總統提名拖拖拖 藍綠嚇自己也讓柯P偷笑


2019-04-08 15:04 聯合報  主筆室
國民黨中央上月藉舉辦「恭祝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祭典名義,讓「太陽們」吳敦義、王金平與朱立倫公開合體,營造大團結聲勢,但提名作業並不順利。本報資料照片

藍綠總統提名最近不約而同面臨「卡關」。民進黨本來悠哉悠哉,認定只有蔡英文爭取連任,卻不料殺出程咬金賴清德挑戰蔡英文。國民黨則是在參與初選者紛紛表態後,競選態勢丕變,韓國瑜聲勢水漲船高,讓黨中央在初選和徵召間舉棋不定。兩者的提名期程,都可能因此延後。
表面上看,藍綠的情況,都是因黨內變數而起,但實際上更深層的因素,是藍綠兩黨都有太多的政治算計,不但想推出最強棒,還要等最佳對戰組合。比如說,柯文哲到底選不選?柯文哲參選,對誰比較有利?若柯文哲不選,變成藍綠對決,是否用最簡單的對戰組合就好?
藍綠的算計,還有一個是黨內團結因素。民進黨當權派的的想法是,蔡英文是現任者,黨內挑戰現任者等於自我否定,更會造成黨的分裂。至於國民黨,則是說好的初選要收回,是否真能服眾?如果逆了韓粉的意,是否不利整合?而黨內盛傳的「以韓制朱」是否存在,當然又是另一個話題。
這些內在外在因素,看來千頭萬緒,很難理出甚麼必勝原則,所以也造就了提名卡關的現狀。但實際上,這些考量是不是真的這麼重要?又或者說考量了就能找到完美的解決辦法?恐怕未必。
就以「柯文哲因素」為例,藍綠可能都想拖過柯文哲宣稱的「五六月大限」,揭曉自己是否參選,再決定提名人選。但問題是,對柯文哲而言,所謂的承諾不值半毛錢,在不像兩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他就算拖到九月十月才宣布,兩黨也拿他沒辦法。考量柯文哲因素,意義不大
至於所謂的最強人選或團結問題,不管初選辦不辦,提名的是誰,本來就難以找到兩全的方法。國民黨若徵召韓國瑜,可能就觸怒王金平;不徵召,則可能觸怒韓粉。至於提名誰必勝必敗,倒也未必。民進黨也是類似情況:真的搓掉賴清德,維持表面的團結,卻埋下不滿的種子,就真的比較好嗎?其實也未必
把問題想複雜,就會有複雜的決策但從決策來看,任何決策都比不做決策好。藍綠把提名和初選搞成這副德性,除了讓柯文哲偷笑外,真的能有什麼政治利益嗎?只是自己嚇自己,把原本可以用來打選戰的時間用在內耗而已。







【即時短評】狂粉成兩面刃 政治人物得小心


2019-04-08 12:19 聯合報  記者劉宛琳╱即時報導
高雄市長韓國瑜。本報資料照片

社群網路崛起,政治人物明星化更勝以往。從過去前總統陳水扁的「扁迷」,到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柯粉」,以及藍營代表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及高雄市長韓國瑜。昔日柱粉跟今日韓粉的相似處,除了成功創造網路聲量外,更護主心切到不分敵我,黨內外一起攻擊,這些粉絲的「忠誠」,也成為政治人物的兩面刃。
韓國瑜是否能代表國民黨競選民國109年(2020)總統,絕對是近日韓粉與政壇最關注的議題。不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從對外表示將找韓、王、朱3人個別協調,不僅媒體每天窮追不捨,韓粉也是既緊張又怕受傷害,但最後卻草草在韓國瑜出國前臨時約了3人,讓人感到過於急迫,最後紛紛延期,韓粉心中的大石頭不僅無法放下,也越滾越激烈。
昔日洪秀柱因遭「換柱」,後來又因國民黨敗選當上黨主席,最後又再一次選舉被吳敦義打敗,黯然下台。其不少統派團體、柱粉紛紛在網路上崩潰,揚言抵制吳敦義,要脅退黨,不再支持國民黨。
藍綠的不同處在於,綠的是黨內互打不管多兇,最後都會一致對外,讓支持者團結出來投票;但國民黨不僅暗中較勁,整天黨內互打,甚至支持者會以「支持對象的個人得失」,去決定要不要支持國民黨,整個黨從上到下都在搞分裂,何來中心思想、團結一致?
國民黨不僅要搞定黨內各個太陽,更要安撫基層「韓粉」。如果最後出線的不是韓國瑜,韓粉崩潰,國民黨是否就真的難登民國109年(2020)寶座?而韓粉不斷的攻擊他們認為對韓國瑜不利的各方人物,也讓韓國瑜尷尬萬分,這真的是助力嗎?柯粉必有柯黑,哪一天是否也會出現「韓黑」,韓國瑜和韓粉,都需要引以為鑑。







【重磅快評】對岸紅衛兵遠去 此岸「綠衛兵」卻興起?


2019-04-08 09:42 聯合報  主筆室
台灣公民陣線在高雄舉辦「拒絕一國兩制,打造台灣新國家」遊行,太陽花運動學生領袖林飛帆(左一)參加力挺。本報資料照片


兩岸去除敵對狀態、大量大陸同胞來台觀光後,發明了句:「不到台灣,不知文革還在搞!」原屬戲謔玩笑之詞,如今愈看,卻愈可能成真…。
昨天言論自由日,台大學生會、政大學生會與政大野火陣線等50個學生團體宣布成立「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並在立委黃國昌、島國前進發起人林飛帆等政治人物、社運人士連署支持下,提出「拒看偏頗造神報導,抵制不實假新聞共同聲明
該陣線並提出3點訴求:抵制違反事實查證原則、損害公共利益的不實新聞;拒絕收看報導比例不合理、報導偏頗、充滿造神新聞的媒體;警覺新聞背後的「中國因素」,要求政府加緊防堵中國資訊戰的金流和操控,未來將串連全國大專院校進行校內轉台、校園周邊商家轉台。
學生有理想、有活力,為了更美好的目標搞學運、活動本屬正常也應支持,看該陣線如此高度依附當今執政者作為的政治訴求運動,甚且還有立場特定的政治人物參與,就真的讓人不明所以其理想性何在?不禁讓人與對岸的文革、紅衛兵產生聯想。
觀其訴求,第一點看似合理,卻有「誰來確定違反事實查證原則」及「誰來定義公共利益遭受什麼損害」的大哉問。從NCC主委「被請辭」一事,難道這些大學生及領導者竟然「無感」,還要聽任政客擺布
第二點更是可笑,豈不知近幾年來最充滿神之光環的唯「賴神」與「柯神」,多少也與「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若干人物有所聯結。當年造神不見其反彈甚至還參上一腳,如今僅見韓流就出來跳腳,真當人民無知
第三點也讓人不明所以,豈不知網路無國界,更貴在言論多元?更且,如今除了若干出自「自己人」的貼文指控對岸要買粉絲專頁之外,又有何具體事證能證明中國資訊戰的金流和操控?打著言論自由旗幟,卻想方設法要另一種聲音消失,或不讓人民聽見,這豈是大學生該有的思維?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當然不是當年的紅衛兵,但與之同樣搞「全國大串連」、且偏向執政者政治訴求卻是不爭事實,要求限制選擇收看的新聞頻道更是不折不扣極權社會才有的作為。但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幾近「綠衛兵」的作為,竟然是民主自由台灣培養出的青年學生所為,對照對岸紅衛兵生成過程,還有比這更諷刺的嗎?

聯合筆記/跨越中線與雙重升高的危機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693/web/

◆  起風了 國民黨還在互打
◆  最強的韓國瑜 只能被動參選
◆  韓國瑜鎮高雄 郭台銘選總統
◆  回響/考招新制充滿理念衝突
◆  教授出走 才是高教大危機
◆  誰破壞初選 民眾都在看
◆  聯合筆記/跨越中線與雙重升高的危機
◆  漫畫/私下談…
◆  隱私網戰回響/健保資料庫不應擴大鬆綁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跨越中線與雙重升高的危機


2019-04-08 00:07 聯合報  郭崇倫
兩架殲11中共戰機(圖)三月卅一日飛越台灣海峽中線,我F-16戰機旋即從嘉義起飛支援經國號執行驅離任務,雙方對峙10分鐘後,共機飛返中線以西。 圖/引自中共空軍微博

兩架殲十一戰機,三月卅一日越過海峽中線長達十幾分鐘,外界猜測這是警告美軍軍艦兩個月來三度行經台灣海峽。未來隨著台灣選舉的白熱化,有雙重升高的危機,一是美中之間,二是兩岸之間,會讓民國109年(二○二○年)越來越像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
海峽中線並非天險,早期解放軍能力未及,軍機只能在沿海飛,民國88年(一九九九年)首度越中線,是因為李登輝的「國與國特殊關係」,大陸藉此警告,但柯林頓政府穩住情勢。馬政府時期,大陸軍機也偶越中線,但經過溝通都能危機處理,但現在台灣與美國主事者是小英與川普,穩定因素不再。
大陸認為,川普政府這三年來,無論是台灣旅行法、對台軍售等等,都在切香腸,一步一步挨擦著一中紅線,所以要試探看美國如何反應
美國不是省油的燈,反應很快,國防部與國務院都已公開批評,國家安全顧問波頓一日推文,指中共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目前不知道言語之後,會不會接著有軍事行動,如再派艦艇通過台海,但AIT趁公布新館啟用消息的機會,三日首度證實,從民國94年(二○○五年)起就有現役軍人駐守AIT,新館將比照,過去陸戰隊駐守問題相當敏感,AIT第一次證實,可見美國有意藉此回應,絕不退讓。
大陸當局現在同樣騎虎難下,貿易談判北京已經一讓再讓,最後的妥協必然一敗塗地,大家背後都在譏笑當局: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台灣是個可以恢復其威信的議題,而且對台、對美強硬,勢必得到所有人的支持擁護,美方若有反應,必定堅決加碼。
在兩岸方面,解放軍前兩年開始的繞島巡航,雖然有心理效果,但是遠不及越過海峽中線,對台灣的安全威脅更大,此刻民進黨初選,馬上要展開總統大選,蔡英文總統指示要「第一時間強勢驅離」,當然有國內政治效應,但軍事上究竟要如何才能「強勢驅離」?
超音速戰機的速度極快,已不可能以二戰戰術,讓我機去「逼近」、甚至「阻擋」敵機,十八年前南海撞機,就是大陸攔截機自恃速度快,逼迫美國電偵機更改航向;另一個方式是,打開我機上的射控雷達來驅離,這意味著直接威脅,敵機若存心不退,勢必要先下手為強,擦槍走火的意外難免。
更令人擔心的是,蔡總統極力呼籲台灣要做第一線,擋住大陸第一擊,不僅只有對內的考量,背後還期待藉此讓美跨出關鍵的一步,突破一中紅線,達到真正的美台安全合作。
平心而論,中線是台灣安全的心理屏障,大陸越過中線,本身即是不友好行為,但魯莽回應同樣是不負責任的;更重要的,台海不應該是美中對抗的戰場,以我們的福祉為代價






隱私網戰回響/健保資料庫不應擴大鬆綁


2019-04-07 23:35 聯合報  廖緯民/中興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台中市)
健保資料庫的開放應審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保署署長最近表示,去識別化後的健保資料,最快六月鬆綁,讓企業與學術單位聯合申請。此一政策攸關我國個資法的可信與發展,應有更深遠的思慮。
首先,「資料經濟」有其作業格式與倫理規範,個資保護即是其基本要求。健保的健康資訊是特種個資台灣健保是強制納保此種全地域、總人口、集中化的資料庫近乎獨步全球。其引人側目之情況,可見於台灣醫界人士赴國際研討會發表相關資料研究論文時,外國學者常頻頻詢問怎會有此種資料規模之研究成果?醫界難道都沒有發現其真正原因
此資料庫更因衛福部職務擴編,而增加「家暴/性侵/兒少保護通報檔」及「單親家庭/弱勢兒少/身心障礙/低收入戶檔」等社福檔案,與之串連日後有需要,亦可與戶政資料庫、監視器系統等串接勾稽,其效力驚人。台灣有可能成為全世界利用資訊科技監視人民最廣泛、最徹底的國家。甚至還要進行商業化利用,則其個資保護必然應是世界最高等級。
健康資訊不但是個資法上的特種個資,更是醫事專業秘密,就此世界各國大多設有刑法規範。我國醫療法第七十二條、醫師法第廿三條也連結至刑法第三一六條的專業秘密,再強化成第三一八條之一的妨害電腦使用罪,最高刑責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則健保資料庫資料外洩,醫師、藥師、藥商、助產士、心理師皆可能成為刑事處罰對象,醫療院所亦難逃究責。
健保資料庫是否堅不可摧?民國102年(二○一三年)四月,國安局即曾透露健保局全民個資未含病歷遭駭外洩案。健保署可曾思慮至此?衛福部真已準備好接受國家賠償訴訟?還是想主張不適用我國刑法第三一六、三一八條,而脫離國際法律秩序
我國申請歐盟GDPR適足性認定已進入技術性協商歐盟健康個資的保護正是以刑法為其開展基點。對於台灣健保資料庫此種作為,國發會將如何說服歐盟?日本政府去年即計畫結合美國、歐盟形成「數據貿易圈」,共同制定個資保護與跨境流通規則我國真能脫離國際個資保護體制
我國相關機關的決策一路理直氣壯、義無反顧。其最終產生健保資料庫此種巨獸,即是惡果政府實施此種強制性資料徵集程序,不僅罔顧人權,也陷相關專業人員於法律風險,則醫師、藥師、藥商、助產士、心理師、醫療院所,以及資訊服務相關公協會都應站出來關注。健保資料庫的資料公開提供使用是正在法律爭訟的案件;台灣人權促進會於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底正式提起釋憲案。健保署身為個資保護的業務機關,其專業認識與知能皆不成熟,國發會應該盡速督促跟輔導,六月的開放業務應再斟酌








回響/考招新制充滿理念衝突


2019-04-08 00:28 聯合報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大學考招制度年年不同,最近又引發爭議,但教育部、大考中心及招聯會堅持「111考招新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學考招制度年年不同,最近又成為熱議。聯合報社論、新聞及民意論壇投書紛紛提出建言,但教育部、大考中心及招聯會似不為所動,仍堅持一○六年教育部核定的「一一一考招新制」。會有這麼嚴重的觀點歧異,乃因彼此對如何落實教育理念的策略不同所致這無關是非對錯,但攸關學力與國力,其中涉及教育理念的取捨,不得不慎
爭議一,分數模糊化。不管是國中會考或大學學測,以及即將實施的分科測驗,都屏棄百分制,理由是避免「分分計較」,俾能達成十二年國教目標之一的「紓緩過度升學壓力」。這似乎言之成理,從教學現場觀之,卻有以下現象:高分群學生壓力未曾紓緩,中低分群的學生人數比率逐漸變多。顯然十二年國教另一目標「確保學生學力品質」,在這個制度下,受到威脅紓壓未可知,學力卻弱化,值得警惕我們要問,如果級分制是王道,那麼從中小學成績評量到國家考試是否也要逐步全面採用呢?
爭議二,素養差異化。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核心素養,為能有效鑑別學生是否具備對應科系的「素養」, 一一一考招新制要求大學個人申請要採計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分數,且至少須占百分之五十以上。這樣的設計,無異打臉「試題素養化」確實是空談,因為學測或分科測驗無法有效回應核心素養或進行鑑別,才須加重學習歷程檔案的重要性。如此又增加城鄉落差、貧富落差造成的「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疑慮。學習歷程檔案系統的穩定性、一致性,及大學端評量尺規的專業性和公正性,勢將受到挑戰。
爭議三,考科適性化。為期一○八學年度入學高一新生適用考招新制,過去幾年來已經做了許多變革,從去年國文寫作測驗獨立施測到今年的考科「五選四」,加上大學個人申請延後辦理,這些變革無非希望落實十二年國教的「適性揚才理念。一一一新制的分科測驗進一步減少國文(含寫作測驗)、英文、數乙等科,直接採計學測成績,論者認為有違適性選考的理念。官方說帖主張加深加廣的選修語文課程足可持續提升學生語文能力,但理工科系卻仍需要考數甲和自然等科目。為了成本考量,直接捨去學生另一次的考試機會,「國家選才權」真得凌駕「學生選擇權」嗎?







教授出走 才是高教大危機


2019-04-08 00:25 聯合報  蕭耀文/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福建省舉行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大會,設立福建省內高校招聘台灣博士專區,65所高校在會上發布引進台灣博士職位需求536個,與來自台灣的125名博士進行面對面洽談。 (中新社)

年薪二五○萬元人民幣,研究費一年二千五百萬人民幣。」
這是北京一所大學開給我朋友的跳槽條件。另外一所大學校長獲悉後,除了買商務艙機票給他到學校實地了解工作環境,為表示誠意與尊崇,史無前例地開出空白支票由他填。
朋友對這位校長的舉動,非常感激,但幾經考慮,還是放棄了。其實,錢對他來講,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他從某國國王御醫卸任返台時,國王送他的程儀高達一百萬美金,這在卅年前可是天文數字。
台大校長管中閔日前為台灣的高中生大量出走而感到憂心忡忡,此一問題筆者去年就曾警示過,可惜相關單位並不重視。事實上,大學教育的問題,不僅僅高中生出走的問題,大學教師大量出走才是大學教育更大的危機
大學教師的出走,主要是在檯面下進行,以一個拉一個的方式積少成多。湖北一所大學,台灣教師已多達五十人,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校方認為,台灣教師程度高,教學又認真
台灣教師之所以願意赴陸,主因是這些年來大陸教師薪資大幅提高,不僅無不及還有過之,還提供住房及機票等福利。筆者手上即有多校相託代覓教師,大致上待遇為簽約金(三年)十萬人民幣,年薪廿萬,科研機動費廿萬人民幣,還有助理一名、研究室一間、全家住房。相較於台灣薪資多年原地踏步,優勢早已不再,更別提年改效應。
政府如果無法迅速改善高教教師環境,教師持續大量出走,是必然的





韓國瑜鎮高雄 郭台銘選總統


2019-04-08 00:25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的總統提名機制,讓人霧裡看花,有點摸不著頭緒。若說是要徵召韓國瑜,韓又堅決不表態,若說要初選決定,在其他「太陽」已經傷痕累累的情況下,還有誰能一戰?
要徵召韓國瑜,的確存在兩難困境。畢竟無論如何,上任未滿一年就要參選其他公職,對於高雄市民來說是有所虧欠。可想見一旦韓國瑜接受徵召,民進黨「落跑」、「說謊」的攻擊就會隨之而來,韓國瑜就算招架得住,身上也會滿是汙泥。
筆者認為,韓國瑜還是以留在高雄為宜。一則,「能選總統而不選」這種事,在台灣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韓國瑜將有更崇高的人格形象,雖然留任高雄市長,但是影響力不會輸給總統。
二則,韓國瑜參選就算能夠當選,道德上畢竟有了瑕疵,還能不能當一個「打破框架」的總統,要打上一個問號。
最好的情況,就是國民黨有人和韓國瑜分進合擊,在中央作韓國瑜的後盾。
至於朱立倫,年齡適中,行政歷練完整,也有民意的支持,但是朱立倫長久以來的形象,比較像是在民意的後半步跟隨,而不是在民意的前半步領導。民國一九年(二○二○)應該是「開放與鎖國」,「一錘定音」的契機,除非朱立倫能在兩岸政策上,大開大闔,那麼台灣還是會處在內耗之中。
因此,如果必須把範圍拉大的話,筆者認為,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是最適合代表國民黨的總統人選。郭台銘當選總統,有三個無法替代的優勢:一、本身就是白手起家又熱心公益成功的企業家,經濟上的專業無他人可及;二、以郭台銘已經實現的成就,擁有的財富,民眾會相信他沒有私心,是一心為國家民族著想;及三、郭台銘在美國、大陸都有事業,他本身就是「美陸等距」的最好示範者。
但是,郭台銘本人有沒有意願呢?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郭台銘當總統的機會成本,他必須放棄他龐大事業的經營權。但筆者認為,這不會是此刻的郭台銘最在乎的事。
一個人生,走到郭台銘這種程度,必然會尋找下一個目標,上天讓自己有這樣的際遇,應該要做什麼,對國家、對人類社會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筆者相信,對郭台銘而言,他最有意義的使命,莫過於擔任下一任中華民國的總統,重振台灣已經停滯的經濟,開創兩岸關係(主張良制一國-自由、民主、均富)為中華民族建立和平、繁榮的框架。

劉維公/在城市坐下來的基本權利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維公/在城市坐下來的基本權利

◆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  葉銀華/為保戶得罪股民?
◆  方祖涵/運動賭博商機與危機
◆  薛承泰/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
◆  盛治仁/NCC罰媒體…God bless Taiwan
◆  黃介正/《臺灣關係法》四十周年
◆  陳亮恭/長照可否共享經濟?








劉維公/在城市坐下來的基本權利


2019-04-07 23:31 聯合報  劉維公(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與復興北路交叉口分隔島上的行人座椅。 圖/劉維公提供
紐約市政府倡導行人廣場,圖為紐約梅西百貨公司行人廣場。 圖/劉維公提供

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與復興北路交叉口上,有一個相當奇幻的行人座椅。一般常見到的行人座椅,大多是設立在人行磚道、公園或者開放空間上。但這個奇幻的行人座椅是放在面積大約三平方公尺的小小分隔島上,一邊是直行民權東路三段,另一邊則是民權東路右轉復興北路。它是一個孤立在街頭上的行人座椅。
也許我該稱讚它的巧思。公務單位很貼心,希望讓行人等待路口紅綠燈時,在準備跨過十幾公尺斑馬線之前可以短暫的休息。然而,在我進行田野觀察期間,沒有一位行人曾經坐下來過。分隔島上有四株長得還算不錯的棕櫚科行道樹,以及花朵正在盛開的些許植栽。但坐在椅子上的行人看不到它們,因為這些植物都種在座位的後面,行人的視野只能「欣賞」前方川流不息的車潮,「享受」周遭汽機車排放的廢氣。
台灣的城市規畫管理不重視供行人休憩的座椅以象徵台灣都市更新樣板的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近年來在新的商辦大樓,包括新光信義金融大樓、寒舍艾麗酒店、國泰置地廣場,以及南山廣場等陸陸續續完工之後,加上原本的建物,包括台北一○一大樓、統一國際大樓等,信義計畫區的開發已經趨於完備,為台北創造屬於這座城市的摩天大樓天際線。
然而,這個美輪美奐的商業區對待行人座椅的方式,依然像是第三世界的城市。來到這裡的行人如果想要坐下來,除了店家的露天用餐區外,只能委屈的坐在不舒服的設施上,從石板、不鏽鋼等材質的座椅,到植栽槽的收邊,甚至是人行道的路緣想要在信義計畫區坐下來的行人,其處境宛如流離失所的城市難民
為市民與遊客創造優質的座椅生活空間,在國外已經成為城市創新治理的重要發展項目。代表性的範例有紐約市政府所倡導的行人廣場pedestrian plazas舊金山市政府的路邊公園parklets)。這些創新作為的一大特色,就是讓人們可以坐下來享受豐富的城市風情
為了鼓勵市民改善街道品質,紐約與舊金山都透過完整的規畫指南,歡迎民眾自主提案,針對可利用的公共空間,規畫可以讓人們逗留的臨時或永久街頭小廣場。每一提案都有各自不同特色的椅子,從設計師所製作的椅子到家居店買來的折疊椅,它們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地方之間發生生活互動的觸媒。
既使在寸土寸金、交通擁擠的條件下,紐約與舊金山仍積極持續設置行人廣場至今七十幾座與路邊公園至今六十幾座),因為它們不僅為地方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增加餐飲零售交易),更創造珍貴的社會效益減少安全交通事故、增加社區歸屬感、活化公共空間使用率)。
想在台灣的城市中坐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被漠視已久的基本權利。該是還給市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