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共促兩岸經貿交流春暖花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990/web/ 

◆  聯合報社論/投資兩岸和平觀光,遠比買布雷車划算
◆  聯合報黑白集/恩師反哺,好營養!
◆  經濟日報社論/共促兩岸經貿交流春暖花開






經濟日報社論/共促兩岸經貿交流春暖花開


2023-02-17 01: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陸委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批准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帶團來台北參訪「儂好上海花燈,封控三年的兩岸經貿、交通與交流近期欣見捎來春天的氣息,兩岸執政當局及相關人士若能摒除敵意,確以蒼生為念,則有希望迎來春光明媚的璀璨局面。

民進黨執政近七年,兩岸緊張關係持續升高,官方益趨對立,軍事演習與騷擾持續不絕,交流與經貿備受影響,近三年又遭新冠病毒衝擊,更是雪上加霜,兩岸官方關係回到馬英九執政以前,民間互動的萎縮狀態幾乎等同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代。在陸台商與在台業者遭池魚之殃,營業備受壓制,而且溝通無門,損害慘重。

最近呈現轉機,但冰封已久的兩岸關係,解凍須步步為營,增進互動從交流開始,減少敵意累積善意,夯實台海和平的民意與政治基礎。

大陸領導人與台灣在野黨近期開始解開兩岸關係的冰封狀態。去年中共20大閉幕至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提到與台灣相向而行,日前大陸涉台官員宣布開放金酒與台灣農漁產品輸入,並主動呼籲擴大航點與各類交流。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更親訪北京,與中共主管對台事務的政協主席及國台辦主任深入會商兩岸關係回春之道。

兩岸關係惡化的一大癥結在於民進黨的反中與抗中路線,拒不承認兩岸交流基礎的九二共識,緊抱「抗中保台」神主牌且極度親美。然而,九合一慘敗,證明抗中牌逐漸失效,迫使黨主席賴清德表態倡議以「和平保台」取代「抗中保台」。面對兩岸關係惡化造成的戰危與民生受困局面,國民黨及工商團體不畏抹紅,以具體行動推進交流,民進黨政府也不得不表態願意鬆綁一些交流與交通限制,但距離全面恢復與開放距離甚遠。

由於兩岸官方互相敵視,致使兩岸原本的廣為開放與炙熱交流局面大幅縮水,近三年大陸方面基於各種原因更暫停台灣多項農漁產品及食品進口,其後又有金酒與食品禁制輸入,致使更多農漁民陷入困境。 另外,三年來因「動態清零導致不少台商關廠,與中共各級政府因官方緊張關係而營運困難重重。

中共國台辦主任宋濤會見夏立言時直說,希望兩岸恢復交流常態化,接著國台辦建議兩岸恢復16航點。這些都是當務之急,切合實際需要,但蔡政府卻仍小門半開,從小三通到航點、旅遊到各類交流都仍閉關死守,台商權益、相關業者生計以及民間來往交流都深受制約。工商業者眼見近幾個月台灣對陸出口及來自大陸訂單雙雙大幅衰退,憂心如焚,包括工總、商總、三三會等團體近期都將組團訪陸,因為他們深知台灣經濟高度依存兩岸經貿,不容稍有差池。

誠如近期重掌海基會的李大維董事長所說,兩岸營造和平穩定、安居樂業的環境是兩岸人民不變的願望和最大期盼,只要兩岸可以用更寬廣的心胸,對於兩岸關係保持正面態度,自然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化解阻力;雙方只要有誠意、信心及耐心就可以向前邁進,創造兩岸和平。

陸委會批准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帶團來台北參訪「儂好上海」花燈,雖然只是一小步,但我們願意解讀為兩岸善意的開始,有了開頭後續即可順勢而行,營造和平氣氛不難,但雙方要有善意、誠意,先從化解敵意開始,不必凡事從對抗的角度解讀。

在世界經濟猶未好轉且前景不明之際,大陸正加足馬力追求經濟恢復榮景,與其經貿關係緊密、人員來往頻繁的台灣,應該快速鬆綁,全面恢復與大陸交流、交通與常態經貿關係,事不宜遲,步子不宜窄小。











聯合報黑白集/恩師反哺,好營養!


2023-02-17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左)和台大國發所論文指導老師陳明通(右)。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官網悄悄刪除力挺林智堅抄襲的聲明,林智堅也致歉並撤回訴願。陳明通卻堅持喊冤,強調林智堅並非抄襲余正煌,而是抄自己提供的「客製化公版」。亦即,這些論文雖由學生掛名,其實大半出自其手筆。

大學裡有所謂「營養學分」,台大研究所竟還有「營養學位」,令人大開眼界。論文題目與架構,教授都替你擬好;大綱、材料都咀嚼好了,再餵給學生吃。這種「恩師反哺」大戲,到底在給學生什麼教育?

陳明通振振有詞。他形容自己「指導教授兼助理」,是感念昔日受業恩師胡佛,因為胡老師指導論文就是字斟句酌;身為「佛門」弟子,當然也要效法。胡佛院士若天上有知,自己對學生的關懷,竟被用來曲解包庇,也會拍桌吧!

若不是陳明通這類提供「營養學位」的教授,林智堅也不致淪為過街老鼠。若不是台大過去廿多年對陳明通的縱容放水,陳明通又怎能在門下大搞「學位工廠」,藉著廣收有力人士,墊高自己在學界及政壇的分量。

近年教育部擴充研究所,放寬在職班「量產」學位,一時間政媒人士競相返校鍍金。如今,這些廉價的「金身」,反而成為可恥的身分標記。

台灣高教界的集體扭曲畸形,至今仍未止血。但陳明通說出「客製化公版」的奧祕,卻是學術沉淪、教育墮落的鐵證












聯合報社論/投資兩岸和平觀光,遠比買布雷車划算


2023-02-17 00:0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陸委會宣布開放港澳自由行來台旅遊,民間觀光團體和業者均盼政府能早日開放陸客來台。 圖為過往陸客來台旅遊景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宣布恢復港澳來台自由行,為低迷的觀光產業與餐飲服務業注入強心針。人們更關切的是,政府何時開放兩岸直航與觀光,讓國內景氣獲得更多復甦能量。蔡政府稱,陸客來台須視疫情而定;但國民黨赴陸爭取台商權益,卻遭民進黨和側翼醜化為「朝共」,陸委會還要求大陸「勿將經貿措施當作統戰工具」。目前各國皆視中國大陸市場為加速疫後重建的引擎,努力搶商機,蔡政府卻沒看在眼裡。

二月初,大陸透過「海峽兩岸空運協議」白手套,建議恢復十六航點,我方以疫情為由未積極回應。一周後,國台辦宣布具體航點,陸委會則稱還在討論,並要求陸方「只作實事,少點口水」。又隔一周,陸委會才宣布解除對港澳人士入境管制;還推稱因大陸突然解封造成疫情不確定,才延後宣布。

中共在廿大之後,對美日加強布武,對台政策則釋出更多彈性與主動,在經貿領域提出多項友台措施,表達恢復兩岸人員交流意願。例如,春節前推動小三通復航,節後要求我方對大陸十六航點復航,兩者皆從服務台商與台生出發。兩岸航班營運要正常化,則需要觀光商務旅客支撐,也就是社會交流。陸方政策針對台商與台灣內需市場有備而來,切中民情;但蔡政府始終只有「疫情考量」一張擋箭牌,顯得被動。

開放港澳人士來台自由行卻不開放陸客,根據的顯非疫情,而是政治。大陸與港、澳已恢復全面通關,陸委會卻拿大陸疫情不透明作文章,難道不擔心港澳受疫情黑數影響?大陸恢復境外旅遊團,第一批有廿國,東南亞國家占一半;這些熱情迎賓的國家難道不怕疫情侵襲?證諸其他國家做法,陸委會的說詞顯站不住腳。

蔡政府三年前以疫情為藉口,關上兩岸交流大門,利用民眾對病毒的恐懼滋養社會反中情緒。兩岸交流全面中斷,不僅深化仇恨螺旋,也將台灣推向戰火邊緣。過去三年,兩岸關係幾乎回到卅年前,友中被扣上通敵帽子,抗中保台凌駕了親情與人性。台商不能返鄉,小明們得為「父母選的國籍」自負責任,甚至農漁民及食品業者碰上產品無法輸陸的問題,只能配合政府罵中共鴨霸,以免拿不到補助。

去年大選結果證明,人民不希望兩岸關係惡化成兵凶戰危,不希望台灣被美國當成「制中」棋子。如今,北京當局率先回應台灣這股民意,恢復疫前的直航狀態亦無涉主權爭議;蔡政府如果繼續卡著直航交流,倒顯得罔顧國內民意了。

直航與兩岸觀光都是人員交流的一環,社會交流帶來的善意與互利,正是兩岸和平「惠而不費」的最佳投資。然而,這也正是蔡政府舉棋不定的主因,因為這不利於蔡政府建設「刺蝟島」,也擔心國民黨收割政治紅利。但若換一個角度思考,正因恢復兩岸交流有利民生,對景氣復甦、中小企業等基層生計都是活水,人民獲益自然會肯定執政者。若未忘記執政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蔡政府放下阻擋,其實就在轉念之間。

這次大陸主動提出恢復直航,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向大陸喊話,呼籲恢復兩岸兩會互訪。李大維說,如果增加直航航點有助台商,就會考量。事實上,增加直航除方便台商,更有助於兩岸的敵意降低;這點,不宜與兩岸兩會復談的政治議題混為一談。

以俄烏戰爭為鑑,兩岸現在應該加強的是和平投資,放寬兩岸交流正是最佳策略。與其爭論布雷車的嚇阻效力,讓兩岸民航機往返台海天際,兩岸關係更有機會心平氣和。



郭董出牌 侯表態不宜遲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990/web/ 

◆  郭董出牌 侯表態不宜遲
◆  台電漲價再補貼 非真正公平正義
◆  氣球危機延燒 美國弄巧成拙?
◆  啟動區域治理 許各個和尚有水喝
◆  賴神不敢面對兩岸接觸?
◆  吵AI繪圖 模糊焦點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郭董出牌 侯表態不宜遲


2023-02-17 02:40  聯合報/ 鈕則勳/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主任(台北市)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記者潘俊宏/攝影


日前,郭台銘對二○二四年總統選舉起心動念,也作了一定程度表態,先不論郭是否就能順利回到國民黨,仍是好事一樁,除了凸顯藍軍人才濟濟外,也可給其他可能參選者一定程度壓力,包括侯友宜,選或不選可能都得加快決策作為。

更促使黨主席朱立倫不能以拖待變、「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或一直藉各種名目下地方想來累積自己的政治能量,以利自己做參選與否決定,得加快思考國民黨提名制度的鋪排與建構。

郭董已經出牌,現在球等於回到了侯友宜市長手中,到底侯會不會表態願意承擔或何時表態,便成各界關注焦點。

雖然坊間能理解,侯至今仍然按兵不動的原因,是希望能將參選與否的變數做更細膩的釐清,特別是若要參選,他更得考慮是要帶職或辭職參選?若選上後新北市長得補選,又將如何鋪排?變數若不作某程度的控制,以侯做事負責的態度看,或許會一動不如一靜;然總統大選日程確實已逼近,侯還真得騰出手來思考、甚至規畫如何表態或者何時表態。

若是從較有意義時間點來看,其實有三個。第一個,市長就職一百天時,屆時勢必有媒體六都首長民調,侯的支持度若仍最高,當然可順勢表達參選意願;第二個時間點則是五月廿日總統就職日,特別是侯也可藉以將高度拉高,點出民進黨執政問題,同時提出未來期許,作為表態參選的起手式。第三個則是新北市議會總質詢結束時,約五月中至六月初之間,也可能是表態的適合時機;畢竟可視為手邊工作暫時告一段落,也能對市政有所交代,只要當時各項民調支持度仍高,也能代表民眾對侯更上一層樓有期許。

但侯市長表態的戰略,應是宜快不宜慢。畢竟愈慢表態會消耗自己去年獲得一一五萬票所累積的能量,失去主場優勢;況且太慢表態也會喪失針對提名等議題的主動詮釋權,反而讓先表態者針對提名制度,有更多表達意見的機會,一靜一動,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若侯一直不表態,在媒體詢問時,侯的論述可想而知仍會是「侯侯做代誌」、「我現在是新北市長」、「最重要的是團結」,恐會讓支持者的期待漸漸消融,反而可能轉而支持其他被認為更積極的候選人,為自己造成大風險。

不論如何,郭董雖先出牌,但正如國民黨祕書長黃健庭也對外透露「郭沒有非選不可」,似仍有迴旋空間;而可能參選的侯,在個性上也不是唯我獨尊,是以藍軍二○二四形勢看似複雜,未必不能理出個脈絡頭緒。特別是黨主席朱立倫若也覺得勢不可為,而能退而求其次,不硬要逆勢參選的話,相信他更能以超然獨立的高度來處理與規畫國民黨的勝選方程式,如此一來,提名難題便可能迎刃而解。











台電漲價再補貼 非真正公平正義


2023-02-17 02:40  聯合報/ 葉宗洸/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新竹市)
電價費率審議會預計3月下旬開會決定今年4月至9月電價是否調漲。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蘇健忠攝影


為了協助台電因應今年估計超過二千七百億元虧損,經濟部日前釋出訊息,三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時,將進行電價調整討論。台電亦先行損益評估,結果是電價必須調漲三成以上,才可能有效抑低今年虧損並獲利。

部分企業主認為,台電發電成本上升是錯誤能源政策導致,政府不該躁進廢核。經濟部立即反駁說台電虧損無關能源政策,單純是因國際燃料價格上漲,並強調即使是擁核國家,虧損也一樣嚴重。

過去五年,國內電價僅在二○一八年四月調漲三%,其後歷經四年七次的審議會,均決定不調整。一直到去年六月廿七日,審議會才決定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當時的平均漲幅為八.四%,但台電全年依舊虧損嚴重。

電價長年凍漲後果,是台電售電價格(每度二.七元)無法反映發電成本,且兩者差距愈來愈大,終於造成去年一口氣出現二六七五億元鉅額虧損。台電售電價格歷經多年凍漲後,早低於總體發電成本,去年火力發電占比高達八十二.四%,台電每售出一度電立賠一.二元。

當然,肇因於俄烏戰爭的國際燃料價格飆漲,是不可忽略因素,但另有其他兩項因素不能忽視。第一,去年每度平均躉購費率達五元的光、風兩電發出一四○億度電,讓台電增加近三三○億元淨支出;第二,核電去年發出二三七億度電,但較二○一九年短發八十六億度,因此讓台電必須多付近二五○億元發電成本。

事實上,計入便宜核電與高價光風兩電在今年注定出現的消長,台電自估的三成電價漲幅顯然過度保守,恐怕連五成以上調幅,都不見得能轉虧為盈。

此外,經濟部關於擁核國家售電虧損更嚴重說詞,根本禁不起檢驗。去年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包括法國)核電占比超過四成,火力發電若是主力,自然躲不掉燃料價格上漲衝擊。

以韓國為例,國營韓國電力公司去年虧損高達台幣七千二百億元,據此遂稱其虧損較台電嚴重許多,非常不恰當。一方面是因為韓電年發購電量超過五五○○億度,超過台電年發購電量的兩倍,無法直接相比;另一方面韓電主要負責全國輸配電業務,其購電來源僅核電與水電為國營,另有近六成五電力購自民營火力電廠。民營公司毋須面對政治凍漲,售電除考量燃料成本,也納入一定利潤,致使韓電每度電購入價格達七元台幣。不過,韓電今年調漲電價後價格卻是三.八元台幣,主因正是國營電力中的便宜核電占比近三成,藉此壓低售電價格。

我國能源自產率本已嚴重不足,現行能源政策不啻加重對化石燃料的進口依賴,被墊高的支出自然得全民承擔。錯誤既成,經濟部仍應秉持使用者付費精神,進行全面性電價調整,以鄉愿心態選擇性調漲後,再用全民稅收補貼單一事業體,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氣球危機延燒 美國弄巧成拙?


2023-02-17 02:41  聯合報/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大陸氣球在6.5萬英尺(20公里)的高空被美國擊落。路透


中國偵察氣球導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訂出訪北京延後,美中陷入另一場僵局。但隨著越來越多氣球出現在全球各地,美國官方攻擊北京的力道減弱,甚至華盛頓郵報引述情報官員的說法,首個遭擊落的氣球是誤闖美國,因為從它升空就一路被監控著。對比美國前後態度的轉折,內情恐不單純。

首先,普立茲獎得主、美國資深記者赫希近期調查指出,去年波羅的海北溪天然氣管線是拜登總統批准爆破的,雖立即遭到中情局斥為虛構故事,但在赫希的報告中詳細說明,執行者是畢業於佛州巴拿馬城「海軍潛水打撈中心」的學員,計畫始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白宮內部多次的會議內容,挪威政府答應配合行動的條件,是利用北約夏季演習安裝爆裂物,目的是切斷西歐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看來他是有所本的。

其次,假設調查報告是真的,又有鑑於赫希的國際聲望,為避免與德國的關係出現嫌隙,影響對烏國的支持,美國必須盡快轉移焦點,正好利用中共失控的氣球做文章,因為間諜氣球一詞不是出自於官方。

一位蒙大拿州居民道格在推特上說,起初認為天上的物體是飛碟,然後是綠野仙蹤裝扮場景,但就是一個普通的中國間諜氣球。問題是,一般人發現天上有東西,很難想像會聯想到是來自中國的間諜氣球;之後,一位同州的女士表示美軍已將其擊落,接著美軍就在大西洋擊落該氣球。將整個氣球事件串起來看,似乎是照著劇本走。

氣球危機延燒半個多月,北京指控美國也使用間諜氣球,日本、歐洲天上相繼出現不明物體後,美國開始出面緩和失控的場面,將後續擊落的東西,從不排除到不涉任一國情報行動,如此說法難令人心服,因為美國情報官員也承認中共的氣球偵察並非偶發,表示他們已有所掌握,如今卻無法說明氣球的出處,有失強國的風範。

美國前倨後恭的轉變,主要是因為俄烏戰爭尚看不到盡頭,不宜再樹立直接衝突的敵人,且美國國內主流媒體及西方國家,對北溪爆炸案相對冷處理,赫希報告應起不了太大作用。

反倒是拜登未正面回應間諜氣球,令國會相當不悅,所以媒體報導他有可能在訪問波蘭前,針對這些氣球事件發表評論,屆時就看他如何自圓其說。












啟動區域治理 許各個和尚有水喝


2023-02-17 02:41  聯合報/ 伊佳奇/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
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由七縣市擴大為八縣市,日前在台中舉行成立大會,八縣市首長皆出席。記者黃仲裕/攝影


中部八縣市首長宣布,啟動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日前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會議也首次舉行,前者目的是資源共享,後者是建立沒有阻礙的共同生活圈。

倘若民進黨也在南部建立高屏南嘉四縣市組合,能夠讓民眾看到政黨競爭,是從城市治理提升到資源整合的區域治理,創造出台灣地區性的建設,讓政黨政治導入以政績為競爭的籌碼,降低派系分贓、跳脫抹黑式的網路攻擊。

政治與棒球等球類運動一樣,無法僅靠一位明星球員,得分仍是需要團隊合作,勝利更是屬於有團隊合作精神的隊伍。

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早在二○一九年,先以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平台的基礎,如今增加民眾黨新竹市擴大為八縣市。回顧過去四年,七縣市並未落實當初宣言所提針對空汙環保、經濟發展、交通建設等議題擴大合作,宣示效益大於實質合作成效。

都市間要打破人為的行政區邊界,先要放下本我的狹隘心態,建立大我的合作心胸。各縣市財政、經濟、人力等資源不一,因地理位置及位處鄰近區域的縣市,早形成一日生活圈,經由政黨競爭,跨縣市合作,進行資源整合與分享,可從區域發展有利於帶動城市建設。

就以高齡化、少子化議題來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召開記者會,揭露長照2.0困境,指出長照服務能量、機構床位不足等問題。政黨為何不從中央到地方進行結合,既然認為中央執政的民進黨長照政策有缺失,何不先透過區域治理平台,在北部四縣市、中部八縣市建立區域性資源整合長照典範,同樣,民進黨在南部執政的高屏南嘉四縣市,亦可建立自身的合作平台,在資源分享下規畫出滿足民眾需求的公共政策。

以住宿型長照機構為例,長照服務法通過後,有了「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基於法規及成本,台北市住宿型長照機構數量銳減,導致供不應求,成為長照家庭之苦;若經由區域治理,地價相對較低的新北、基隆、桃園多設立住宿型長照機構,倘若配合「北北基桃一二○○月票」交通的便利合理化,四縣市資源進行整合,就能增進新北、基、桃就業機會與長照建設發展。

一九九四年,英國梅傑政府就在蘇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等地,建立九個區域政府辦公室,除帶動經濟發展,還進行資源整合、組織變革,解決公共服務碎片化難題,建立區域層級合作的政府組織。

民主社會政黨競爭是常態,民眾希望看到的政黨競爭,能提出解決問題的公共政策,都市發展若能依附在政黨競爭之下,由單一城市治理進行區域治理,政黨的角色也可以協助黨籍市長落實選舉政見,建立政黨政績,希望從區域治理平台開始,看到各個和尚都有水喝。











賴神不敢面對兩岸接觸?


2023-02-17 02:41  聯合報/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無論是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抑或是北京定義的「九二共識」,都是有意忽視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意圖,也都有壓縮中華民國生存空間的目的。

賴推說北京的「九二共識」,無中華民國生存空間;那麼賴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何嘗不也是想讓中華民國無生存空間。只是中華民國有無生存空間?不是賴清德或北京當局說了算。

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賴清德想藉北京定義的「九二共識」,做為抗拒與中共接觸的理由。所謂與對岸交流承諾不變、善意也不變,全都是假話,不過是想嘴上占點便宜。

賴主席志窮,不敢面對兩岸接觸以此當託辭,要想競選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令人搖頭。














吵AI繪圖 模糊焦點


2023-02-17 02:40  聯合報/ 余豈/大學教師(嘉義市)
作家吳淡如一連發了多篇文章反擊酸民。 圖/截自臉書


作家吳淡如發表了張小圖,網路酸民為了該稱為「電腦繪圖」或者「AI繪圖」吵翻天,討論焦點迅速模糊,卻沒對人工智慧熱潮進行反思。倘若人類思考與對話能力僅是如此,恐怕真不如讓AI取代算了。

教育界最先面臨人工智慧衝擊,ChatGPT也必將被學生們當成作弊利器。其實,防弊本身不難,可以請學生口頭報告,或者在課堂考試,都能取代在家用高科技作弊的書面作業。但是更大問題是,人工智慧是否貶低人的價值?既然,機器聰明、人類笨,那麼要人類幹嘛呢?

新聞報導,清華大學教授拿神經生物學期末考卷給ChatGPT作答,拿到七十五%分數,在廿三位學生中排第十三名。美國實測顯示,ChatGPT也通過明尼蘇達大學法學院和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考試,雖然成績都在及格邊緣,但上述三所是名校,以台灣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念大學現況,九成以上學生根本進不了這些名校,無法在這些考試及格,都是AI手下敗將。

樂觀派認為,人工智慧既由人類創造,也將臣服於人類,甚至有學生預測享受科技為人類服務就好,不必讀書也不必辛苦工作了。證諸歷史,人類幾次工業革命後,現代人常抱怨慣老闆、過勞、爆肝,半夜與清晨都接到工作相關的LINE,又比古代日入而息、秋收冬藏的生活輕鬆多少呢?

人工智慧有如阿拉丁神燈的精靈,只聽特定少數人的話,換言之,那是少數菁英分子的智慧結晶和權利。ChatGPT母公司OpenAI和臉書一樣,從非營利的面貌起家,然後變成商業公司,其執行長日昨推文,認為人工智慧將讓許多人致富,且說外界低估馬斯克創辦 OpenAI對人類的貢獻。

馬斯克在商言商,利益為先,他的特區論在台灣有不少批評,而人工智慧毫無疑問將讓他那個菁英階級致富,甚至再開幾家抓AI作弊公司,賣給全球學校賺更多錢。

從前封建時代,少數貴族主宰大多數平民生活;十九世紀後,資本家主宰大部分人生活;如今,科學家結合資本家,將聯手決定大部分人生活樣態。仔細思考這些階級問題、思考自己萬一被人工智慧取代後的出路,比在網路圍剿作家,更能顯出人類比AI高尚的價值。


周行一/戳破台海戰爭的完美風暴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戳破台海戰爭的完美風暴
◆  馬凱/兩岸同病相憐的國安問題 
◆  劉維公/新IT產業的時代
◆  王文華/油箱滿嗎?
◆  葉銀華/淘帝案之公司治理啟示






周行一/戳破台海戰爭的完美風暴


2023-02-17 02:26  聯合報/ 周行一(政大財務管理系名譽教授)
台灣禁不起萬一戰爭發生,必須付出慘痛代價的風險。筆者認為,我們必須停止辯論戰爭會不會發生,趕快團結起來努力尋找避戰的第三支柱。 美聯社


戰爭通常在三種情況下會發生:如果國防積弱不振,而且敵人將因發動戰爭而獲利;如果軍力強盛,但對別國發動戰爭有利可圖;可是即使國防強大,也沒有侵略別人的企圖心,仍舊會發生戰爭。第一、二種情況很容易理解,烏克蘭被俄國侵略就是第一種情況的例子,第二種情況的例子是美國入侵伊拉克,第三種情況雖然不符合直覺,但是許多戰爭卻是在這種情形下發生的,例如日本偷襲珍珠港,引起美國全面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國防強大並不足以避免戰爭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相信侵略者將付出很大的代價,因而低估對方發動戰爭動機,而且當人民的民族心強,願意犧牲生命保衛鄉土的時候,會有強烈的作戰意志,並不懼怕別人發動戰爭。

烏克蘭以為有北約的強力支持,俄國將不敢輕越雷池,就算戰爭發生,人民有強烈防衛鄉土的決心,並不怕打仗。烏克蘭人也許的確低估了戰爭發生的機會,可是開戰後展現了無比的抗戰意志,由於北約在物資及情感上的強烈支持,戰爭結束時間成未定之數,烏克蘭受創已非常巨大,最後的創痛難以想像。

因為國防與民心士氣不足以規避戰爭,而且大眾難以承受戰爭的後果,在美國不停高調釋放台海戰爭風險大增的訊息,以及共軍日益逼近台灣海岸的情況下,台灣人民必須做其它的努力才可以消弭戰爭風險,當然我們應當加強國防,同時願意為國犧牲,這兩項的確是避免戰爭的兩個重要支柱(Pillars),可是仍必須盡全力想第三支柱(就是別的方法),才能真的避免戰爭。

台灣現況讓人極為擔心大家無法團結起來努力尋找第三支柱。儘管已經有許多民眾認知戰爭風險已大為升高,但是也有許多人認為加強備戰可以避免戰爭,還有一些人認為戰爭發生了就是起身應敵,別無他法,而這正是讓戰爭風險無法下降的完美風暴。譬如有人說,我們備戰而不求戰,也有人說台灣有護國神山,如果中共攻擊台灣,對全世界的影響會嚴重到中共不敢輕啟戰端,這些想法都有道理,但是會造成台灣人民對於尋求第三支柱缺乏共識。

大家必須了解,如果兩岸發生戰爭,就算最後勝利了,台灣會和烏克蘭一樣,起碼數十年之後才可能恢復元氣。也許強大的國防與民心士氣,或者台灣對世界的重要性可能規避戰爭,但是大家禁不起萬一戰爭發生,必須付出慘痛代價的風險,我們必須停止辯論戰爭會不會發生,趕快團結起來努力尋找避戰的第三支柱。

只要全民團結一致,我們一定可以找到一個台灣、大陸雙贏的方法,因為美國在兩岸有重大利害關係,我們實際上必須找出三贏的支柱。台灣所有的企業家都有強烈的利害關係、資源與管道,應該團結政府與人民,努力尋找第三支柱,我呼籲台灣企業家共同領導台灣戳破台海戰爭的完美風暴。



黃正忠/淨零入法 八年抗戰

◆  黃正忠/淨零入法 八年抗戰
◆  劉大年/知中才能保台
◆  陳國樑/疫後特別條例是「檸檬條例」
◆  詹文男/大智若愚vs.大愚若智
◆  彭金隆/願保險市場 也能快雪時晴






黃正忠/淨零入法 八年抗戰


2023-02-17 02:28  聯合報/ 黃正忠(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今年元月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此攸關國家與產業低碳競爭力法案,不僅要推動溫室氣體排放之稅費機制,更要實施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

按照國際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淨零趨勢與控溫一.五度C科學基礎減碳目標,接下來近程檢核點,即是能否在民國一一九年(三○)前減碳五十%。美國目標是在民國一一九年(三○年)前較民國一○四年(○五年)減五十%;我國原訂民國一一九年(三○)前較民國一四年(○五)減廿%,去年三月國發會淨零路徑藍圖則調高到卅%。無論高低,年減碳達四至七%,是嚴苛挑戰,因此我將民國一一二至一一九年(二三至三○)稱淨零入法後低碳抗戰八年。

淨零既已入法,除非當兒戲,政府必須處理對化石能源(油、天然氣)補貼漸減壓力。換言之,我國油、水、電及瓦斯價格勢必面臨反映實價挑戰,講白點,價格會調漲。拿掉政府掌控的保護傘,民生與工業必受負面衝擊。政策誘因與時程控制,會趨使公私部門用力節能、能帶動能源效率與低碳創新技術躍升,增進台灣低碳國力的正面效應。因此,必須啟動能源補貼去除的世紀大工程,工商業界更應積極表達主張,只有掌握低碳競爭新遊戲規則發言權。

根據權威機構分析,化石燃料消費補貼去除,民國一三九年(五○年)可減少全球排碳六.四%至八.二%,化石燃料生產補貼去除,民國一三九年(五○)可減全球排碳三七○億噸,因此去除補貼將貢獻全球近十%減碳成果。因此,對能源價格低的台灣言,這項變革帶來的淨零助力絕不可少。

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減緩機制,涵蓋碳稅、碳費、產品與服務效能標準、碳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然經濟體低碳發展基礎架構中,這些機制的優先順序、互補或互相支援條件尚不清楚,工商業界必須主動要求政府規畫及釐清相關機制進場及退場條件與時程,才能明確掌握低碳投資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因應法明示減緩與調適並重,可是整部法與前身溫管法相同,減緩調適,總共六十三條文中,雖有調適專章(第三章),但僅四條文(第十七至廿條)與調適有關。以最具重大性之一水資源為例,台灣倚賴梅雨季及颱風帶來雨量,然而這些年氣候變遷減少颱風來襲數量,缺水問題日益嚴重。農作灌溉、工業及民生用水如何因應,法並未揭示方向;同樣地,極度熱、極度冷常態下,台灣建築與住宅如何變革,也未在法中賦予應被凸顯的角色。

以出口為主企業非常關注歐盟與美國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俗稱碳關稅),而氣候變遷因應法第卅一條也有近似規定。為避免碳洩漏,事業進口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產品,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產品碳排放量,並依審查核定之排碳差額,於我國法定平台取得減量額度。但於出口國已實施排放交易、繳納碳稅或碳費且未於出口時退費者,得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定減免應取得之減量額度。此規定對進口商衝擊甚大,但針對那些產業進口產品、時程、實施框架均尚未與企業具體議合。

通過這部世紀大法,算得上是政治承諾上成就但要能落地得經過一個極度不討好過程。馬上又要總統大選了,膽子得夠大,毅力得夠強,方能挑得這個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