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RCEP:美中「印太戰略」的交鋒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9507/web/

◆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沒那麼愛獨立
◆  聯合報社論/「討厭民進黨」的感覺正與日俱升
◆  經濟日報社論/RCEP:美中「印太戰略」的交鋒







經濟日報社論/RCEP:美中「印太戰略」的交鋒


2020-11-27 01:21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經過了八年的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在印度臨陣退縮一年後日前完成了簽署。這個全球最大的自貿區,範圍從東北亞、東亞、東南亞,再向西延伸到了南亞,向東南延伸到了大洋洲,海域則從西太平洋聯繫到了印度洋。15個成員國中有全球第二及第三大經濟體、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全球最具經濟活力地區以及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可以想見,未來將為這個區域注入巨大的新動力與能量。

雙邊及多邊自貿區是近30年的產物。二戰結束之後邁入了一個新的全球化時代,但要期待所有生產要素在不同的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無障礙地自由流動,還得克服兩個挑戰,一是排除掉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人為障礙,一是排除掉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自然障礙。前者如對貿易及投資所設定的關稅及非關稅規定與投資門檻,後者如阻礙要素移動的崇山峻嶺及大江大海。前者要靠自貿區,後者則靠基礎建設。

原本世界貿易組織(WTO)有個更宏大的企圖,想要搞一個將所有成員都納入的全球自貿協定,但困難度太大,「多哈回合」談判終告失敗,於是退求其次,從難度最小的雙邊出發,乃至三邊、四邊、多邊等協定;理論上想要談成區域性自貿協定,參與成員數與難度成正比,但現實上還要看參與成員間的產業結構是否互補,以及區內是否有核心大國主導而定。

原本由美國主導、旨在建構一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2016年2月即完成簽署,未料美國卻在2017年1月川普總統上台後即宣布退出,因而遭到重大挫折。之後改由日本扮演中流砥柱,極力穩住所有成員,並在2018年簽署了一個轉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但氣勢已大不如前。

TPP最初並非美國倡議,但在歐巴馬2009年擔任總統之後,見獵心喜,宣布加入TPP談判並轉為由美國主導,原因是鑒於中國快速崛起並自2010超過日本成為直追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決定以TPP做為遏制中國的經濟手段,並宣布在2020年前將美國全球軍力的60%部署於西太平洋,配合如此的軍事手段,共同形成歐巴馬時代針對中國的「亞太戰略」組成部分。

面對美國日增的戰略壓力,中國除了積極推動RCEP談判,習近平上台之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號召籌建了亞投行,通過大力推動基礎建設,逐步克服從亞洲到歐洲、非洲阻礙生產要素自由移動的各種自然障礙。可以看到,一帶一路要打通的是「硬障礙」,RCEP要打通的是 「軟障礙」,兩者相輔相成,把軟硬障礙一一排除,就能逐步實現從亞太、印太,再進一步延伸到歐洲、非洲的經濟一體化。

由於歐巴馬總統八年任內推動的亞太戰略,並未在遏制中國上產生明顯實質效果,使得繼任者川普決心在亞太戰略的基礎上加碼為「印太戰略」,企圖在更大範圍、更大力度上壓制中國。印太戰略的實際操作,即是建構一個由美、日、澳、紐四國聯合的「平行四邊形」框架,標榜以西方價值、西方體制為特色的價值聯盟,與他們所貶抑的中國價值、中國體制對抗。

這即是正深陷於「修昔底德陷阱」美中兩強從亞太到印太的戰略交鋒,目前尚難預卜最終誰將勝出。從政治或軍事上看,似乎對美國有利;從產業或市場上看,似乎對中國有利,於是日、印、澳洲就會成為兩股力量較勁之處,這些國家態度取向,也將成為美中印太戰略大交鋒的風向指標。但不管如何,RCEP與一帶一路必將為區內除了美國以外的所有成員,帶來程度不一的經濟紅利。另外,無疑地台灣的處境將日益困難,這也是對台灣所有政黨與政治人物的重大考驗。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沒那麼愛獨立


2020-11-27 01:2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8日做成決議,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本報資料照片


「獨立」是民進黨神主牌,國外媒體或學者提到它,總不忘加上「pro-independence」(支持獨立)的形容。但面具之下的民進黨,真的很崇拜「獨立」嗎?

民主政治源於對人性抱持警醒,避免權力過度集中或擴張。因此,立法、監察、司法、考試諸權必須獨立於行政權之外,作為制衡。即在行政權中,具有裁判性質的單位也要劃為「獨立機關」,主政者不可任意指使。

當年高唱「民主靠制衡,制衡靠黨外」的民進黨,執政後卻不喜歡接受監督和制衡。尤其取得「全面執政」後,從司法院長到監察院長,大法官、監委、NCC 與中選會,所有可以伸手的人事絕不縮手,被安排進入這些獨立機關的人也絕不知要保持獨立中天換照事件,半年前府方密件就預告結局即使輿論期期以為不可,NCC 主委仍兀自約業者喝咖啡,告以這是府方的意思」。如此公然

主張「台灣獨立」是一回事,除此之外,民進黨並不歡迎與己意不同的「獨立」。過去的威權領袖自知不夠民主,還會作出海納百川狀,聽聽不同意見。但媳婦熬成婆的綠色新威權,絕不來這套,所有權力都要抓在自己手裡,絕不讓一點給其他人。它的獨立,沒有你獨立的空間

民進黨真的支持獨立」?答案要打個大問號














聯合報社論/「討厭民進黨」的感覺正與日俱升


2020-11-27 01:2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高雄市長陳其邁在六都「最不欣賞」市長中名列第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失聽的政府系列六

台灣民意基金會近日公布最不欣賞的六都市長」,三個月前才補選就任的高雄市長陳其邁名列第一。無獨有偶,同一機構上月公布的「最討厭的政治人物」排行,行政院長蘇貞昌則高居榜首。這個親綠民調機構所做的兩次調查,清楚提示蔡政府:民進黨勝選的嘉年華已經結束,不肯面對民怨的政府只會讓百姓厭憎。

陳其邁不受市民欣賞,蘇貞昌被民眾討厭,各有不同的因素,但顯然也受到大環境氛圍的拖累那就是:人們討厭民進黨的感覺又回來了。民進黨在罷韓期間製造的割喉對立,似非陳其邁所能撫平的創傷,他的治理也顯未為高雄帶來新意。更嚴重的,是中央執政引發的紛擾及不平,諸如開放美豬、關閉中天、打壓政敵、操弄網軍等,一波接一波,引發民眾強烈反感與憤怒。因此,作為蔡政府核心成員的蘇貞昌和陳其邁首當其衝受到討厭,也就不足為奇。

目前的情況,其實有點像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的氛圍。當時,民進黨憑恃完全執政的權力傲慢,一再硬拗。例如,為台大校長的任命「卡管」整整一年,耗損三名教育部長仍不改其志;為了呵護「最高薪實習生」吳音寧,和韓國瑜、柯文哲纏鬥年餘;為了蔡英文失當的能源政策堅持興建深澳電廠,最後犧牲了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那年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大敗,國民黨奪下逾三分之二縣市首長,蔡英文因而辭去黨主席

對於那些前車之鑑,民進黨只要留有一絲記憶,它這次處理萊豬或中天等議題,都應該會更謹慎。然而,民進黨的記憶是短暫的,它的傲慢卻是無底洞。民進黨不僅忘記它九合一敗選的慘痛教訓,它更忘了自己在野時堅持過的所有立場:當年民進黨為了全民健康反美牛,如今卻開放美豬又不要求標示;當年鄭南榕為言論自由自焚,如今蔡政府卻重手關中天;當年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和校園,如今政府卻極力插手大學校長任命,又引媒體大亨進入黨中常會;當年極力提倡人權,現在卻大肆修法為便於入人於罪。這樣的民進黨,還記得什麼叫「進步」嗎?

民進黨不斷觸犯自己劃出的「天條」,但黨內有誰發出過警告之聲從來沒有!蔡英文重任黨主席後,黨政又回到「一言堂」狀態,黨內發不出異音,對黨外的異聲則置若罔聞,只一味沾沾自喜於「八一七」萬個支持。事實上,檢視蔡英文年初的大勝,主要是得力於香港「反送中」運動和美中貿易大戰等兩股「反中」張力,讓她得以鼓動「亡國感」擊敗韓國瑜。換言之,蔡英文喚起了人民的「恐懼感」,她不是贏得人民的「信任感」。而如今「反送中」遭中共鎮壓,川普則因任性與極端而失去政權,蔡政府顯難再藉著撿到槍的「外力」予取予求。此時,她若還不正視人民的不滿,「討厭民進黨的大浪隨時會再湧現

蔡英文日昨否認「內閣改組」的傳聞,被解讀為意在力保「蔡蘇體制」,也避免自己提早跛腳。事實上,明眼人都能看出蔡蘇體制的病灶兩人既缺乏共同信念,又無法共同負責美豬開放,是蔡總統所做的決策,蘇貞昌便堅不為此道歉關中天事件,是蘇貞昌插手更深,蔡總統意圖保持距離由此可見,「蔡蘇體制某種程度的貌合神離,正是政府施政悖離價值又難獲民心的主因若內閣遲不改組,情況只會更糟

蘇貞昌最受討厭,陳其邁最不被欣賞只是討厭民進黨風起雲湧的前兆。(系列完

【專家之眼】解放軍075型兩棲攻擊艦海試 戰力引關注

◆  【專家之眼】有請大神拜登 讓多邊協議起死回生
◆  【專家之眼】笨蛋!台灣走向世界 問題不在開放萊豬
◆  【專家之眼】解放軍075型兩棲攻擊艦海試 戰力引關注







【專家之眼】解放軍075型兩棲攻擊艦海試 戰力引關注


2020-11-27 11:36  聯合報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中國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圖/取自微博


解放軍首艘 075 型兩棲攻擊艦2019年9月25日在滬東中華船廠下水,隨即於次日出塢,並於2020年8月5日進行首次海上測試14天航程,在10月初又在華東海域進行第二次海測作業後,各項後續發展進程步調就更加緊湊。

該艦果不其然就在10月19日啟航南下通過台灣海峽直駛南海,11月初就已經在大陸網際空間出現該艦在南海近岸海域活動影像,而11月24日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網站(https://www.csis.org/analysis/chinas-new-amphibious-assault-ship-sails-south-china-sea)更陸續曝光其在南海不同海域現身之衛星照片,其中包括在湛江外海海域航行,再加上11月12日該艦靠泊榆林外港神島航艦專用碼頭影像,更可證明所有測試驗證作業都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除此之外更有訊息指出,發展自解放軍陸軍直-20型戰術通用旋翼機之直 -20J 型艦載多用途旋翼機,以及另行衍生出之直 -20F 型反潛旋翼機,不無可能亦在此時,自陝西閻良試飛院遠赴南海,配合進駐至海軍航空兵旋翼機部隊基地,以便搭配075型艦南海測試活動,進行各項驗證與性能參數蒐集作業。

儘管各方都已從 075 型艦基本構造型式,認識到其擔任兩棲作戰之任務職能,並且亦從其所能提供兩棲輸具、旋翼機以及兩棲登陸部隊作戰人員進駐艙間容積,推估出其遂行各類型兩棲作戰任務之作戰能力。但是對於其作為反潛作戰平台、水雷清掃母艦、反海盜空中支援平台、人道救援任務以及災難紓困作業等不同作戰支援性任務職能,或是支持民事非戰鬥性任務之作業能量,其實都還有深入探討空間。

畢竟就該型艦艇來說,其係承擔兵力機動運輸、支持作戰展開、任務指揮管制與後續作業支援等多項子任務,但真正主任務還是由該艦所承載之兩棲登陸部隊輸具、反潛、水雷以及各項作業載台兵力所負責。所以若需掌握理解該艦未來各項作戰任務能力,觀察重點其實更要配置在與該艦配套作業之各項作戰儎台,特別是兩棲輸具與各種形式旋翼機,甚至還要再加上各類型能自該艦施放之無人機。

從該艦測試期間被媒體與智庫所揭露照片,其推進系統排煙汙漬以及飛行甲板作業所留下痕跡顯示,其所進行測試驗證項目極為密集繁重,此外從泊位繫纜、浮箱碰墊安排、銜接管線以及港勤拖駁與岸上勤務支援運作狀況,其實處處都是門道,更是各方解讀該艦作業模式重要依據,未來必然是網際空間關注討論焦點所在,如何能從熱鬧看出門道,就可知真正功力高低。

台灣天天擔心共軍艦艇跨越海峽,但有趣的是當大家專心注視海峽西南空域戰機活動時,有誰還想得起該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何時穿越海峽駛往南海呢?











【專家之眼】笨蛋!台灣走向世界 問題不在開放萊豬


2020-11-27 14:19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已12度遭國民黨杯葛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上午赴立法院做施政報告,國民黨立委不滿民進黨團護航,祭出「豬內臟」攻擊。記者許正宏/攝影


在民進黨立委強勢護航之下,行政院長蘇貞昌27日終於上台提出施政報告,但由於執政黨人多勢眾,藍委不敵,只有向民進黨投擲豬內臟,撒得立院議場滿地豬內臟與豬血,讓這一天成為立法院有史以來最血腥的一天。

孰令致之?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自始獨斷獨行,不顧程序正議,不僅未與反對黨溝通,甚至也不和大多數黨籍立委及從政黨員打個商量,就自行在8月28日宣布自明年元旦起開放美國萊豬進口。

當萊豬議題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民進黨政府仍不願與反對黨溝通,聽取在野黨合情合理的意見,以致一錯再錯,終至一發不可收拾,演變成今天「血腥」的局面。

針對萊豬進口爭議,行政院長蘇貞昌26日定調「萊豬進口五原則」:赴美查廠、新增貨號、逐批查驗、清楚標示、嚴格稽查。表面上,蘇揆似乎在回應民意,但由於「赴美查廠」重點只查新肉品廠,疑似對舊廠放水;而「清楚標示」僅以圓形貼紙標示為台灣豬,三角形貼紙為美國豬等國外進口豬,並未標明是否含有萊劑,造成廣大民眾對政府誠意高度懷疑,在野黨也抨擊政府為德不卒,只做半套,因此而引發更多民怨,也讓執政黨民調直直落。

更引人非議的是,蔡英文總統、蘇貞昌、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人老是以「只有開放美豬進口,台灣才能推展台美貿易並走向世界」的大帽子,來壓制反對進口萊豬的聲浪。

蔡英文18日在台灣被排除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之後,刻意迴避她2016年就職演說帶領台灣參加RCEP的承諾,卻大言不慚地表示政府會努力為台灣打造新的方向與願景。

蘇貞昌在23日(周一)的院會中強調「我們要出去,台灣才不會被困死,這是基於國家整體經貿利益考量。」在27日以「守護台灣、走向世界」為主軸的施政報告中,他進一步表示,「台灣必須開放走向世界,台灣在國際村的責任與義務、台美貿易推展及其中的美豬議題,朝野都必須共同面對」。

「台灣必須開放走向世界」話雖不錯,但並不是一定要開放美國萊豬才能走向世界。更何況,蔡政府開放進口萊豬,以為可以換到洽簽「雙邊貿易協定」(BTA),結果卻連邊都沒沾到。

對台灣來說,我國雖然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 ) 的範圍之內,但是距離參加卻又何其遙遠?台灣迄今沒有參加全球任何一個重要的自貿體,又如何走入世界,善盡「台灣在國際村的責任與義務」?

笨蛋!台灣走向世界,問題不在開放萊豬,而在於兩岸關係!











【專家之眼】有請大神拜登 讓多邊協議起死回生


2020-11-27 17:05  聯合報 /   盧信昌/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副教授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強調美國不該恣意參戰和誓願要重回巴黎氣候協議等的論點,後續將面臨檢視。美聯社


隨著大選後美國社會的逐步冷卻,總統當選人拜登的施政藍圖正透過人事派令,逐步開展和踐履當中。最早在拜登競選總部的政見網頁,以及散見各處的筆仗文宣,已強調美國不該恣意參戰和誓願要重回巴黎氣候協議等的論點,都讓和平倡議與環境守護的人格者形象,深植人心。

究其實,對應「美國第一」的高唱入雲,川普主義徒然引來主要友邦的疑懼和猜忌;反觀總統當選人拜登,則透過祝賀電話和公開場合,讓善意對等的訊息能傳檄給盟國,及時安住各方人心和爭取在歸隊後的收效合作。尤其在川普任上,美國先後退出《巴黎氣候協定》、TPP等重大協議,以及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和國際教科文組織(UNESCO)。

誠然,當選人拜登一貫支持全球氣候議題;他明確表示,將在2025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2005年要減少28%的承諾。拜登的綠色新政,更將斥資聯邦政府1.7兆美元預算,投到綠色科技的相關研發;期望能在2050年時與歐盟同步,實現碳零排放的新修正目標。如果當真,美國必然能成為防杜地球暖化的科技領頭羊;同時,借重歐盟與中國大陸聯手推動的綠色新政的交相強化,必然能振興凋敝的世界經濟和尋找新型態的就業創造。

晚近以來,美國經貿談判大使就世貿組織的爭端仲裁,或是冗長拖延,或是其評議結果侵犯主權國家的立法權;更有甚者,在當事兩造的爭議之外,另做成貿易法規的解讀和逾越授權的調整建議。美國方面再再對此一實質造法的行徑,表達不滿;因而在過去2年間連番杯葛繼任法官的聘用。再加上世貿組織的理事主席,阿澤維多先生提前一年的請辭明志,而導致國際經貿的多邊架構與組織運作產生嚴重缺口。

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共識之下,三強聯手的綠色投資,成效可期;更何況是新冠病毒的衝擊,亟可能持續到明年下半年,也惟賴國際合作才是眼前唯一的出路。往下,立即能檢視拜登團隊的決心與善意,自然是美國在世衛組織的會籍存續和全球防疫的公衛捐贈;其次,就是能否同意世貿組織的新一任理事主席,以及在爭端上訴機構內能盡快補足六位懸缺已久的法官。有請拜登大神,以實際行動來維繫崩解中的世局與多邊機構。

【重磅快評】莫非只有「拿掃把抗敵」才是標準答案?

◆  【即時短評】質疑中上台 蘇貞昌難漂白民進黨昨非今是
◆  【重磅快評】莫非只有「拿掃把抗敵」才是標準答案?







【重磅快評】莫非只有「拿掃把抗敵」才是標準答案?


2020-11-27 09:57  聯合報 /   主筆室
立委趙天麟質詢時提及,調查局南部機動工作站內部閒聊時,幹部回應若中共打過來就投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委趙天麟(圖)質詢時提及,調查局南部機動工作站內部閒聊時,幹部回應若中共打過來就投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調查局南部機動工作站傳於內部聚餐時,有幹部在閒聊時對於同事提問「要是中共哪天真的打過來怎麼辦?」隨口應了句「那就投降啊!」竟引起立委趙天麟關切質詢,調查局督察處更大動作南下約談十餘人。眼看政府演出此等荒謬劇,說相關人等是「吃飽太閒」,真是再也貼切不過。

趙天麟說,他得到消息後覺得不妥,不過本意倒不是要懲處,而是以個案來提醒,台灣於兩岸仍屬戰爭威脅處境,主管國家情報的單位,被賦予的國家忠誠度跟軍人一樣,講話雖是言論自由,但這人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些言論是不可以、也不應該。

國家安全相關工作是調查局重要職掌之一,調查局相關人員確實不宜「公開」宣揚「投降論」。以「那就投降啊!」來回應同儕「閒嗑牙」提問,雖屬是個人言論自由,卻也凸顯包括提問的、回應的調查局人員,還真是吃飽太閒沒事幹,才會在內部吃飯時去「討論」這「大哉問」。

但更像是「吃飽太閒」的,只怕是立委與調查局督察處。不知趙天麟可曾想過,為何馬政府時期並未傳調查局人員會吃飽閒閒去討論「中共打過來怎麼辦」?若非兩岸關係嚴峻,又怎會讓人連吃個飯都會想到那上頭去?卻又是何以致之?其次,「對國家不忠誠」與「中共打過來就投降」之間,當中實充滿著太多的變因,又哪裡是一個恆等式?

就算調查局人員必須被賦予與軍人一樣的國家忠誠度又如何?我國軍事審判法第 24 條規定,「投敵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盡其應盡之責而降敵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換言之,就算軍人投降,也還得要先證明其未盡責才會論罪責,遑論公務員或民眾

其實,類似此等「閒嗑牙」對話,無時無刻不存在各種於職場之中。縱使有人發言內容不當,口頭告誡一番也就算了;如果事事當「共諜案」、人人當「叛國賊」查辦,只怕無論公私機關行號,都將無時無刻處於內鬥、黑函的白色恐怖氛圍之中,永無寧日。

因此,真正可議的是,面對此等幾近找碴的檢舉,難道竟不去懷疑是否有是有心人故意想把事情搞大?或是否為下屬挾怨報復上級的檢舉?將此等「閒嗑牙」小事上綱到國會質詢、高層大動作調查層次,除了想趁機洗腦人民閣揆蘇貞昌的「掃把抗敵,絕不投降」才是唯一標準答案,又有何更好解釋?









【即時短評】質疑中上台 蘇貞昌難漂白民進黨昨非今是


2020-11-27 14:34  聯合報 /   本報記者周志豪
民進黨強力護航下,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終於在豬內臟齊飛的議場中完成施政報告。 記者葉信菉/攝影


民進黨強力護航下,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終於在豬內臟齊飛的議場中完成施政報告民進黨強勢排除國民黨杯葛,雖讓蘇被杯葛的難堪紀錄畫下句點,但面對罔顧民眾食安質疑的回應似是而非,民進黨仍無法漂白對萊豬開放的昨非今是。

回顧民國 101 年(2012年)間馬政府礙於美國壓力,必須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牛、豬進口,當時在野的民進黨不僅夜宿議場五天杯葛議事,當時還發動社會輿論戰,最後在馬政府妥協同意「牛豬分離」,僅開放30月齡以下萊牛進口控管風險後才放行。

為了反萊豬進口,當時仍為學者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主張,「瘦肉精美豬進口後果很嚴重,政府打死也要擋」;當時仍是民進黨立委的高雄市長陳其邁也嗆,「瘦肉精豬肉進口的那天,絕對是總統下台的時候」。

即使蔡政府執政初期,衛福部長陳時中民國 106 年(2017年)談到開放萊豬進口時也強調,「為食安把關,若不安全賭上烏紗帽也在所不惜」。但在蔡總統8月28日宣布開放萊豬後,三陳都各自安居高位,萊豬的問題突然已不是問題。

國民黨執政時開放萊牛,現在在也卻擋萊豬,於理上確實有所虧欠,也因此國民黨瞭解民進黨執政的難處,僅要求蘇貞昌應對昨非今是道歉,並非是不合理的訴求。但結果是,蘇提出的五大管制措施仍是美國利益優先,不敢真捍衛人民。

上午民進黨團強勢排除國民黨杯葛,讓蘇貞昌完成施政報告,但面對各種質疑,蘇貞昌除一臉笑容,卻仍是堅持以善盡把關開放萊豬進口後職責,卻絕口不提為何肉品不能標示是否含萊劑?為什麼昨非今是合情合理?執政傲慢一覽無遺。

蘇貞昌今天終於完成施政報告,讓民進黨開放萊豬的一項不名譽紀錄畫下句點,但在激情過後,仍無法漂白自己的昨非今是。綠營諸公若能真正冷靜檢視自己為護航萊豬、護航官位猙獰嘴臉,對人民背信忘義,午夜夢迴時刻不知會不會感到絲毫羞愧?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超越實境的想像體驗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9507/web/

◆  今年是冷冬 還是暖冬?
◆  畫中有話/待解封的笑容
◆  保護變束縛…長者也有自主需求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超越實境的想像體驗
◆  上帝又帶走一個巨星
◆  政府淡然看秋鬥 人民太小聲?
◆  自獻萊豬 換來國王新衣
◆  美豬政策疑義多 別自陷幻想!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超越實境的想像體驗


2020-11-27 03:34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囍宴機器人》劇照。圖片來源:白晝之夜


在科幻史詩電影《阿凡達》裡,卡麥隆運用真人動作捕捉技術,將演員臉部表情和身體動作投射到數位分身,仿真呈現二一五四年潘朵拉星球上的阿凡達和納美人。在科幻冒險電影《一級玩家》裡,史匹柏融合懷舊元素,再搭配環景虛擬實境特效,擬真構築二○四五年讓人類逃離現實環境的虛擬競賽世界。

立體電影發展至今已逾百年,藉由不同角度同步取景,使觀眾視覺上產生了身歷其境的立體深度。猶記七○年代台灣首部立體功夫電影《千刀萬里追》,由張美君執導,觀眾戴上立體眼鏡後,武林人物躍出銀幕,刀劍武器飛到眼前,現場此起彼落的驚呼聲更強化了感官娛樂效果。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突飛猛進,從數位存在到現實存在的軸線來看,包括虛擬實境、擴增虛擬、擴增實境、混合實境及延展實境等領域的軟硬體日趨成熟,虛實整合的影音製作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粉絲們可大飽眼福了。盛夏推出的田馥甄新歌〈一一〉音樂短片,以多鏡頭多面向同步拍攝,呈現西洋鏡層層堆疊的走馬人生,受困生命因一一轉念而掙脫枷鎖。又如下月在北高上演的《囍宴機器人》沉浸式體驗,藉由實體創意空間及虛擬實境影片的互動演出,讓每位觀眾化身玩家,協力探索事件真相。

然而,日漸成熟的多媒體技術,也衍生更能魚目混珠的深度造假,偽作逼真程度已如科幻大師艾西莫夫小說《第二基地》所言:「任何事情不必為真,但必須令人信以為真。」日昨某部剪輯短片將韓劇姜漢娜角色替換成台灣女孩周子瑜,片中以假亂真橋段,肉眼完全看不出破綻。因此,對來源不明的影音資料,眼見為憑不再可行,必須經過防偽偵測判讀才行

最近剛出爐的研究指出,藉由心跳脈衝在肌膚顯現的微觀變化,可更精準過濾出深度造假的影片;問題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未來的深度造假,勢必納入擬真的心跳脈衝,防不勝防。但願這波對抗終究邪不勝正,數位世界的秩序得以重歸正軌。

有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當你流連數位世界的時光愈漫長,是否覺得與現實世界愈有違和感呢?別忘了《一級玩家》的最後忠告:「現實才是唯一真實。」五色令人目盲,何不暫時遠離數位塵囂,沏一壺好茶,靜心聆聽德布西的交響樂素描《》,徜徉於腦海自然浮現的葛飾北齋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裏》,如真似幻,豈不更加引人遐思!








今年是冷冬 還是暖冬?


2020-11-27 03:53  聯合報 /   何石松/教(桃園市)
今年立冬當天是個晴天。報系資料照片


時序雖是入冬農曆十月,仍豔陽高照,有「十月小陽春,無雨暖溫溫」之感。報載氣象局說今年有反聖嬰現象,冬季氣溫會偏低。今年到底是冷冬,或是暖冬,試從廿四節氣諺語,窺知一二。

所謂「雙春夾一冬,麻布好遮風」,又云「雙春夾一冬,無雨暖烘烘」,說明今年可能是暖冬。又從冬至來看,今年冬至在農曆十一月初七日,所謂「冬至在月頭,無被毋使愁。」「霜降在月頭,無被毋使愁」今年霜降也是在九月初七的月頭,真有可能是暖冬。

另從立秋看,所謂「立秋無雨,廿四日秋老虎」,今年夏秋可謂非常炎熱。今已入冬,雖無「魚鰍熱極田中死,烈燄熬烤鬱難開」的悶熱,卻也是伏虎揚威動地摧。更何況「立秋無雨冬霜少」「立秋無雨一冬旱」,國曆八月七日立秋無雨,是大晴天,象徵入冬無霜溫暖。

不止如此,白露亦晴。所謂「白露無雨冬霜少」「白露無雨春雨遲」,依傳統經驗法則,可能整個冬天雨量少,呈冬暖之象。

立冬當天也是晴天,所謂「立冬晴,一冬晴」,晴天,則大多溫暖。也可看看郊外竹子,大多新生竹子高於老竹,有謂「子竹高過娘,一冬暖洋洋」。今冬到底是暖冬或冷冬?且拭目以待。

當然,諺語也有地區限制。所謂「雙春兼閏月,雨水多到絕」,應之於大陸,夏天連下兩個月大雨,真是多到絕;而台灣雨量少,故不論冷冬暖冬,能如中庸所言「凡事豫則立」(有萬全準備就能成功),立於不敗之地。











畫中有話/待解封的笑容


2020-11-27 03:51  聯合報 /   記者林澔一
記者林澔一/攝影


新冠肆虐全球,回首民國 109 年(二○二○年),因疫情而改變民眾的生活方式,讓人們愈來愈習慣、也愈來愈麻木

人與人互動只能隔著口罩,而在螢幕端的彼此,或多或少都被裝飾扭曲著,就像圖中窗戶反射的數位屏幕。衛福部長宣布一千五百萬劑新冠疫苗到手時,國人期盼面對面展現笑顏的那天到來。











保護變束縛…長者也有自主需求


2020-11-27 03:41  聯合報 /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因應老年民眾照護需求,不應忽視高齡者的自主需求。 圖/新北社會局提供


台灣進入高齡,甚至超高齡社會的當下,因應老年民眾照護需求,適時建構合宜的長照服務體系,與居家照護對策時,不應忽視高齡者的自主需求。

張爺爺八十八歲了,住院前他還是可以獨居生活,雖說日常多少要子女幫點忙,如較大量採買或者陪同就醫等,但基本都算是能走能吃好好過日的老人家。

爺爺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算是較親叫得動、也願意聽他說話,所以大事小事張爺爺習慣先向女兒開口,連這回因肺炎住院,一開始也是先找女兒幫忙。但這次,她有壓不住地抱怨:「我好倒楣,就因為我是女兒嗎?兒子也該盡點孝道吧?」

醫護為此有事先找哥哥或弟弟,但怎麼打就是聯絡不上;輾轉聯絡他們的孩子(張爺爺孫子),孫子只能協助傳話。

醫院苦惱的是,爺爺看護在照顧上跟醫護非常不同,間接導致老人家病況無法好轉。看護說,張爺爺一點也不配合,晚上都不睡覺。於是我去病房了解,張爺爺說:「我被綁得動都不能動,當然沒法睡覺。其實我也不是傻瓜,我也知道孩子們狀況,也觀察醫護跟看護;可是,我的意見跟想法都很危險,講也沒人要聽,只是因為我『衰老、危險』。我都活這麼久了,早看盡人間冷暖。」

我想先解決被約束在床上情形,於是我問看護:「為什麼要綁他呢?」看護看著我說:「醫師啊,爺爺下床就會有跌倒風險,如果摔倒了,我可是要負責任的,當然要綁起來。」

營養師告訴她:「幫爺爺灌牛奶時,請盡量讓他坐起來,不要躺著灌牛奶。」看護搖頭:「他坐起來後都會滑下去,受傷風險很高。我看到安養中心都是讓老人家躺著灌牛奶,妳們在醫院工作的看得沒有我多啦。」

護理師也受挫,他請看護多為爺爺拍痰;看護還是拒絕:「他消化不好,餵完牛奶又拍痰,會吐的。我會自己斟酌,請不要干涉我的專業。」

我們很無奈,因為家屬不在床邊,只看見張爺爺孤單面對強勢的看護;老人家的要求都被忽略,醫院給的專業指導,也被拒絕

更悲傷的是,這次住院過程中張爺爺過世了,家屬能理解他畢竟高齡。反而是我,幾度回想,我想起張爺爺在生命最後一段日子中,身旁沒有可說話家人、沒有人尊重他意願和想法;醫院人來人往、他可說是,孤獨寂寞的走向死亡,我忍不住感傷。

其實,每個人都會變老,屆時因病住院總是想和家人說話;一定如張爺爺般,期望不要被綁手綁腳約束在床、連簡單坐起,或下床走走都被拒絕;一點心願卻連嘗試都沒開始,就被身旁人因安全而拒絕,讓看似「保護」變成「束縛」了。

我相信照顧上有風險,但再怎麼說,每個生命都該被尊重,不要讓我們的愛護變成痛苦,尤其是至親我們要學會面對風險,透過學習更專業照顧方法,減低風險、讓生命更值得活下去










上帝又帶走一個巨星


2020-11-27 03:25  聯合報 /   馬鈺龍/台灣體大運傳系助理教授
外號「上帝之手」的阿根廷足球傳奇馬拉度納因心臟病發過世,享壽60歲,20世紀足壇最偉大球星之一殞落。 美聯社


今年年初,NBA洛杉磯湖人隊當家球星柯比布萊恩空難驟逝,驚震世界體壇;沒想到年尾,上帝又帶走了阿根廷足球巨星馬拉度納,再度引人唏噓。一年頭、一年尾,兩位在各自領域的佼佼者,留給不同世代球迷的懷念

馬拉度納,被喻為天才洋溢的足球選手,尤其民國 75 年(一九八六年)世界杯,以「上帝之手」在八強賽淘汰英格蘭,率領阿根廷在決賽打敗西德捧冠的過程,最讓球迷津津樂道。

「小馬哥」在足球場上獨領風騷,他的球技被視為巴西球王比利的接班人,在八零年代的世界足壇,縱然各國群雄並起、球星林立,但馬拉度納極具特色的個人球風,讓球迷眼光為之一亮,吸引世界各國的球迷追捧與崇拜。

阿根廷的足球,如果少了「小馬哥」,肯定失色;世界足壇,如果少了「小馬哥」,更少了橫跨世紀的話題。所以,馬拉度納即使褪下球衣,但其特立獨行的個人風格,一舉一動仍受世界矚目。

小馬成為老馬」,馬拉度納從球員成為教練, 民國
99 年(二○一○年)南非世界杯,雖然阿根廷在八強鎩羽,他被解除兵符,他的生命旅程雖然沒能以教練身分奪冠,但也足以傳誦經世,並未讓他傳奇一生遜色

馬拉度納強烈的個人丰采,為足球迷注入無限的活力,他被喻為時代經典的成就,足以掩蓋他球場下特異獨行的負面形象,難怪就連 NBA 球星布萊恩也把馬拉度納視為偶像。今年,兩人都離開人世,相約天堂相會

今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賽事多數停擺,已經讓運動迷難耐不已,沒想到上帝之手一年內又牽走兩位才華洋溢的巨星,更是留給體壇震驚與不捨。巴西球王比利為馬拉度納辭世,留下「未來在天上一起踢球」的承諾,更道出心中的不捨。誠如阿根廷現役球星梅西所言:「因為他永恆不朽,留給我們許多共有的美好時刻。」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但在世代交替的時光洪流裡,能吸引世人駐目的天才,並不多見世人對馬拉度納的懷念,不會被洪流消滅。他生前曾說要把「很感謝這輩子能踢足球,因為這項運動給了我最大的快樂和自由,就像用手觸碰到天空。謝謝足球。」這句話刻在自己的墓碑上,相信,足球迷也會以「謝謝馬拉度納」回敬給這位曠世奇才。












政府淡然看秋鬥 人民太小聲?


2020-11-27 03:24  聯合報 /   林宜靜/自由業(台北市)
波波漫畫


秋鬥遊行雖人數眾多,但因議題多重,陳時中部長淡然表示,不見得有五萬人,也不見得是針對「萊豬」。以人數多寡輕蔑人民對「萊豬」的關心度;宛若將人民當成孩子,鬧得不夠大聲…

蔡英文總統針對「萊豬」議題,定調為國家最大利益考量,重申是讓市場多一種選擇」;但卻忘了,人民有權利表達訴求,更是對政府作為的最大監督力量。總統提及「萊豬」政策討論有不實說法、不完整的資訊流傳,試問,這些不就是由行政院及各部會首長口中和「哏圖」產生?甚至帶風向、散布不實論述攻擊反對者

總統又稱,回歸事情本質以及國家的體制。事情本質不就是,對於弱勢族群食用無有效的評估研究,報告數據也未與時俱進,人民更是不願意接受這種粗糙、先斬後奏的行政程序,以及具有食品安全疑慮而走上街頭。事後各部會及民代,不斷以亡羊補牢方式掩蓋政策唐突,是誰沒回歸國家體制

請政府先回歸體制,人民可以等,不急著擁有多一項食品選擇;人民很知足,只期望可以安全的食用產品、安心的選購食材,飯桌上為家人增添安心菜色。但人民也不願意接受不清楚、有疑慮的政策

「萊豬」議題,行政單位論述反覆,總是以其他國家食用量,試圖說服人民進口的合理性;事實是台灣民意與國情與他國有異,總統重申不要求國人食用,但人民也沒有選擇的機會

秋鬥只是開始,相信人民願意當一個薛西弗斯,石頭(即人民對政府的要求)次次落至山腳,人民會一再將石頭推上山頂,期望政府能夠真正聽取人民的意見。












自獻萊豬 換來國王新衣


2020-11-27 03:23  聯合報 /   方天賜/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前外交官(新竹市)
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華府四季酒店登場。(台駐美代表處提供)


美國學者安德森分析民族主義時,提出想像的共同體理論,認為人們主觀認知到自己與他人同屬一群體中,因而建構民族這一極具爭議性概念。回顧台灣近期的外交政策主軸,特別是對美關係,似乎也陷入「想像的共同體」迷思中。基於厭惡中國心態,自認與美國是「休戚與共」的共同體關係,衍生出美麗卻虛幻的外交想像

這種想像的台美共同體外交,至少帶來兩種效果

第一是對川普政府過度迷戀。川普雖是基於美國優先,才對中國採取多項制裁措施。但由於「想像共同體」的心理投射,許多民眾反將此舉美化為川普力挺台,想像我們是川普的自己人,共享榮辱。「川粉」對美國大選結果躁動不安,便是例證。政府也自動獻祭萊豬,以向美方明志

事實上,川普政府任內簽署的友台法案多是由國會發動的,並非川普本人的意志。這些友台法案也只是戰術上的調整,遠不如民國 68年(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的戰略意涵。美方近期公布的六項保證電文,則是雷根政府的遺產,並非川普的貢獻。川普任內雖批准不少軍售,但一次台美 TIFA 會議也沒有召開過

其次,這種想像讓李登輝總統以來的「親美」外交戰略,淪為一邊倒的「傾美」扈從。其影響就是原來蔡總統上任所提的新南向政策逐漸受到印太戰略的排擠,也讓政府有藉口不必積極改善兩岸關係。為迎合美國印太戰略,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重點不在於經營台灣與目標國的雙邊關係,而是尋求與美國印太戰略「對接」。換言之,其思考點從台灣主體演化為美國視野

台灣若可以搭上印太戰略順風車,確實省力不少。可惜它畢竟是美國優先的戰略,而非新南向的終南捷徑,從台灣對新南向國家經貿交流,可見一斑。今年前三季我對新南向國家貿易額為七九一.三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八三一億美元衰退達五%。我國對中港澳的貿易反倒成長了十一點六%,更加依賴。備受期待的新南向政策,反而只能「寄生印太」。

支持者可能會以近日登場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辯護,認為台美關係有實質突破。其實這又是一件「國王的新衣」。美國國務院針對此對話的聲明中明確提到,台美夥伴關係是基於投資和民間交流」。換言之,並非我方追求的貿易及官方往來。對話後簽署的合作備忘錄,雖洋洋灑灑列出一大堆可合作內容,但約文第三條卻又無情地載明,該備忘錄並未產生在法律上具有約束力的權利和義務」!換言之,這個合作備忘錄日後是否能確實執行,將繫於美國行政當局的善意

這段期間的「想像的共同體」外交,或許帶給我們心理上難得的滿足感,實際上卻是自我設限,喪失外交主體性,而這又恰恰是我們面對北京國際霸凌時所長期追求的目標。川普退場,RCEP 成型,舞台上徒留尷尬立於一隅的台灣。大夢初醒,時猶未晚。

日、韓、澳洲等美國盟友紛紛加入 RCEP,證明這些國家並非一味選邊站隊。務實調整外交取向及正視困境,方有突圍的可能性。











美豬政策疑義多 別自陷幻想!


2020-11-27 03:18  聯合報 /   張嘉娟/大學生(新北市)
季青漫畫


政府公布針對美豬開放的管制辦法,盼透過詳細說明安穩人心,使抗議群眾消停,所提「萊豬進口五原則」,我認為仍恐有弊端,值得關注。

以赴美查廠言,全球疫情延燒,美國尤其嚴重,相關防疫措施訂定與否,是否有妥善的經濟泡泡計畫?往返風險是否已評估?並無詳盡說法,此外,派駐人員前往美國查廠也耗費大量時間及金錢,讓人質疑政府是否又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裡。

再來,逐批查驗與清楚標示,都需要大量人力,台灣目前食安管理人力嚴重不足,如何招募人力,及計畫詳細執行辦法皆未完整說明。若透過機器查驗,如何運作、辨別方式為何也無相關說法,流於形式的操作,真能符合標準嗎?

最後,標示問題更讓人匪夷所思,明言店家未標示或標示不實就要受罰,但店家標示若是過期、或是貼紙小字、內容造假等,稽核人員若為求快,淪為「形式稽查」,導致店家有漏洞可鑽,誰能保證民眾健康?另外,所謂的「標示不實」,除追溯源頭至流向攤販,內容標示需涵蓋多少訊息也未明確,容易讓店家及民眾霧煞煞。

中小學營養午餐團膳,明訂用國產肉品方法是很明確,但大學學生餐廳、公司行號員工餐廳…等,是否也要清楚標示其肉品來源,讓眾人吃的安心,政府指示若含糊其詞、無法具體論之,如何使人信服?

范疇/美國大選亂象與台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范疇/美國大選亂象與台灣
◆  楊志良/「法律與秩序」對抗「正義與公平」
◆  葉銀華/當個別風險遇到系統性風險
◆  盛治仁/別用過去思維規畫未來教育
◆  方祖涵/暫時無緣花旗球場的台灣精釀






范疇/美國大選亂象與台灣


2020-11-27 03:54  聯合報 /   范疇(作者為跨界思考者)
美國總統川普。(法新社)


十一月三日我曾在專欄為文說「這次美國大選的結果,不會在投票日出台。事實上,最終結果能在十二月十五日出台就算夠快的了。甚至不能排除到總統就職日都還爭議不休,造成二戰以來、甚至內戰以來最大的憲政危機。」

經過三周折騰,我依然持同樣看法。接下來近六十天中,本屆總統川普依然有著極大的行政權力,足以做成兩件事國內築起制度性高牆,使得支持他的至少七千萬選民及共和黨內志同道合者,繼續推動他的「清乾沼澤」諾言。國外採取決斷性的行動,以阻擋(六十%民眾視為主要威脅的)中共擴張。前者,與台灣只有遙遠的間接關係而後者,無論其行動為何,台灣都會面臨即刻性的抉擇。台灣政府,沙盤推演工作得做足;台灣社會,心理安全帶得繫緊。

此次大選亂局,反映的不只是美國的問題,而是整個地球秩序的問題,或說是人類組織秩序的問題。若看不到這點,可說就是沒看到過去四百年歷史格局。

微觀來看,我們可僅僅視為美國憲法(或憲制)的一次危機。美憲自一七八九年以來,歷經卅三次修憲廿七次通過,六次未過),顯然當年立憲者具備極大的思維彈性,但是依然無法全面照顧到一切可能發生的變化。當然,今年大選即將帶來的憲政危機,或許會以第卅四次修憲最終過關,但即使那樣也僅是微觀層次的過關

美國憲法,無疑是當今各國憲法中最完善、最具彈性的一部,它帶著美國走過了南北內戰、一戰動員、二戰動員、冷戰、黑白人權衝突、性別權、持槍權、金融危機。

換句話說,憲法的發明及起源,是為解決國家利益路途上的問題,對於其他國家的利益問題,不在憲法範圍內。這是西方一六四八年「西發利亞」(Westphalian)國際體系以來的最基本假設

因此,宏觀來看,今日應該問的是:「憲法」這種依附於「國家」(Nation 或 State)為載體的秩序規範制度,當遇到「國際問題」時,究竟耐震度如何?廿世紀以來,人類用所謂的「國際關係」、「國際法」或「外交」的補丁來試圖緩解這個根本問題,但隨著世局,打補丁的方式很快就要行不通了。

從一七七六年獨立戰爭以來,美國人就分兩派一派承襲舊歐洲風格,講究全球化,一派崇尚拓荒自治兩派之間的理念鬥爭,一直到今天,可說是美國國體內待解之題多邊主義、普世價值干預他國內政,可說是全球派的一貫傳統而相對的,在雙邊主義、美國優先的價值觀下,自治派一向傾向於各國自救、自付成本的精神

川普的「清乾沼澤」劍鋒指的其實多屬全球派,「紅脖子」自然支持他。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自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通俄門疑雲開始,「外國勢力介入美國憲政聖牛:選舉制度就已經止不住了,今年「通共門」疑雲更是雪上加霜,以態勢之激烈,全球派及自治派之間的鬥爭絕無法善了,即使後來通過新的憲法修正案暫時過渡,終戰還是要來臨的,也許就是未來四年。

說來確實弔詭,阻止中共全球擴張,原來應該是全球派的任務,現在竟落到代表自治派的川普身上。而台灣遠在天涯海角之外,照理來講應該進入不了川普的法眼,而促成局面清晰化的卻又是他。看來,政治真的是陰陽辯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