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超越實境的想像體驗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9507/web/

◆  今年是冷冬 還是暖冬?
◆  畫中有話/待解封的笑容
◆  保護變束縛…長者也有自主需求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超越實境的想像體驗
◆  上帝又帶走一個巨星
◆  政府淡然看秋鬥 人民太小聲?
◆  自獻萊豬 換來國王新衣
◆  美豬政策疑義多 別自陷幻想!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超越實境的想像體驗


2020-11-27 03:34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囍宴機器人》劇照。圖片來源:白晝之夜


在科幻史詩電影《阿凡達》裡,卡麥隆運用真人動作捕捉技術,將演員臉部表情和身體動作投射到數位分身,仿真呈現二一五四年潘朵拉星球上的阿凡達和納美人。在科幻冒險電影《一級玩家》裡,史匹柏融合懷舊元素,再搭配環景虛擬實境特效,擬真構築二○四五年讓人類逃離現實環境的虛擬競賽世界。

立體電影發展至今已逾百年,藉由不同角度同步取景,使觀眾視覺上產生了身歷其境的立體深度。猶記七○年代台灣首部立體功夫電影《千刀萬里追》,由張美君執導,觀眾戴上立體眼鏡後,武林人物躍出銀幕,刀劍武器飛到眼前,現場此起彼落的驚呼聲更強化了感官娛樂效果。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突飛猛進,從數位存在到現實存在的軸線來看,包括虛擬實境、擴增虛擬、擴增實境、混合實境及延展實境等領域的軟硬體日趨成熟,虛實整合的影音製作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粉絲們可大飽眼福了。盛夏推出的田馥甄新歌〈一一〉音樂短片,以多鏡頭多面向同步拍攝,呈現西洋鏡層層堆疊的走馬人生,受困生命因一一轉念而掙脫枷鎖。又如下月在北高上演的《囍宴機器人》沉浸式體驗,藉由實體創意空間及虛擬實境影片的互動演出,讓每位觀眾化身玩家,協力探索事件真相。

然而,日漸成熟的多媒體技術,也衍生更能魚目混珠的深度造假,偽作逼真程度已如科幻大師艾西莫夫小說《第二基地》所言:「任何事情不必為真,但必須令人信以為真。」日昨某部剪輯短片將韓劇姜漢娜角色替換成台灣女孩周子瑜,片中以假亂真橋段,肉眼完全看不出破綻。因此,對來源不明的影音資料,眼見為憑不再可行,必須經過防偽偵測判讀才行

最近剛出爐的研究指出,藉由心跳脈衝在肌膚顯現的微觀變化,可更精準過濾出深度造假的影片;問題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未來的深度造假,勢必納入擬真的心跳脈衝,防不勝防。但願這波對抗終究邪不勝正,數位世界的秩序得以重歸正軌。

有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當你流連數位世界的時光愈漫長,是否覺得與現實世界愈有違和感呢?別忘了《一級玩家》的最後忠告:「現實才是唯一真實。」五色令人目盲,何不暫時遠離數位塵囂,沏一壺好茶,靜心聆聽德布西的交響樂素描《》,徜徉於腦海自然浮現的葛飾北齋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裏》,如真似幻,豈不更加引人遐思!








今年是冷冬 還是暖冬?


2020-11-27 03:53  聯合報 /   何石松/教(桃園市)
今年立冬當天是個晴天。報系資料照片


時序雖是入冬農曆十月,仍豔陽高照,有「十月小陽春,無雨暖溫溫」之感。報載氣象局說今年有反聖嬰現象,冬季氣溫會偏低。今年到底是冷冬,或是暖冬,試從廿四節氣諺語,窺知一二。

所謂「雙春夾一冬,麻布好遮風」,又云「雙春夾一冬,無雨暖烘烘」,說明今年可能是暖冬。又從冬至來看,今年冬至在農曆十一月初七日,所謂「冬至在月頭,無被毋使愁。」「霜降在月頭,無被毋使愁」今年霜降也是在九月初七的月頭,真有可能是暖冬。

另從立秋看,所謂「立秋無雨,廿四日秋老虎」,今年夏秋可謂非常炎熱。今已入冬,雖無「魚鰍熱極田中死,烈燄熬烤鬱難開」的悶熱,卻也是伏虎揚威動地摧。更何況「立秋無雨冬霜少」「立秋無雨一冬旱」,國曆八月七日立秋無雨,是大晴天,象徵入冬無霜溫暖。

不止如此,白露亦晴。所謂「白露無雨冬霜少」「白露無雨春雨遲」,依傳統經驗法則,可能整個冬天雨量少,呈冬暖之象。

立冬當天也是晴天,所謂「立冬晴,一冬晴」,晴天,則大多溫暖。也可看看郊外竹子,大多新生竹子高於老竹,有謂「子竹高過娘,一冬暖洋洋」。今冬到底是暖冬或冷冬?且拭目以待。

當然,諺語也有地區限制。所謂「雙春兼閏月,雨水多到絕」,應之於大陸,夏天連下兩個月大雨,真是多到絕;而台灣雨量少,故不論冷冬暖冬,能如中庸所言「凡事豫則立」(有萬全準備就能成功),立於不敗之地。











畫中有話/待解封的笑容


2020-11-27 03:51  聯合報 /   記者林澔一
記者林澔一/攝影


新冠肆虐全球,回首民國 109 年(二○二○年),因疫情而改變民眾的生活方式,讓人們愈來愈習慣、也愈來愈麻木

人與人互動只能隔著口罩,而在螢幕端的彼此,或多或少都被裝飾扭曲著,就像圖中窗戶反射的數位屏幕。衛福部長宣布一千五百萬劑新冠疫苗到手時,國人期盼面對面展現笑顏的那天到來。











保護變束縛…長者也有自主需求


2020-11-27 03:41  聯合報 /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因應老年民眾照護需求,不應忽視高齡者的自主需求。 圖/新北社會局提供


台灣進入高齡,甚至超高齡社會的當下,因應老年民眾照護需求,適時建構合宜的長照服務體系,與居家照護對策時,不應忽視高齡者的自主需求。

張爺爺八十八歲了,住院前他還是可以獨居生活,雖說日常多少要子女幫點忙,如較大量採買或者陪同就醫等,但基本都算是能走能吃好好過日的老人家。

爺爺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算是較親叫得動、也願意聽他說話,所以大事小事張爺爺習慣先向女兒開口,連這回因肺炎住院,一開始也是先找女兒幫忙。但這次,她有壓不住地抱怨:「我好倒楣,就因為我是女兒嗎?兒子也該盡點孝道吧?」

醫護為此有事先找哥哥或弟弟,但怎麼打就是聯絡不上;輾轉聯絡他們的孩子(張爺爺孫子),孫子只能協助傳話。

醫院苦惱的是,爺爺看護在照顧上跟醫護非常不同,間接導致老人家病況無法好轉。看護說,張爺爺一點也不配合,晚上都不睡覺。於是我去病房了解,張爺爺說:「我被綁得動都不能動,當然沒法睡覺。其實我也不是傻瓜,我也知道孩子們狀況,也觀察醫護跟看護;可是,我的意見跟想法都很危險,講也沒人要聽,只是因為我『衰老、危險』。我都活這麼久了,早看盡人間冷暖。」

我想先解決被約束在床上情形,於是我問看護:「為什麼要綁他呢?」看護看著我說:「醫師啊,爺爺下床就會有跌倒風險,如果摔倒了,我可是要負責任的,當然要綁起來。」

營養師告訴她:「幫爺爺灌牛奶時,請盡量讓他坐起來,不要躺著灌牛奶。」看護搖頭:「他坐起來後都會滑下去,受傷風險很高。我看到安養中心都是讓老人家躺著灌牛奶,妳們在醫院工作的看得沒有我多啦。」

護理師也受挫,他請看護多為爺爺拍痰;看護還是拒絕:「他消化不好,餵完牛奶又拍痰,會吐的。我會自己斟酌,請不要干涉我的專業。」

我們很無奈,因為家屬不在床邊,只看見張爺爺孤單面對強勢的看護;老人家的要求都被忽略,醫院給的專業指導,也被拒絕

更悲傷的是,這次住院過程中張爺爺過世了,家屬能理解他畢竟高齡。反而是我,幾度回想,我想起張爺爺在生命最後一段日子中,身旁沒有可說話家人、沒有人尊重他意願和想法;醫院人來人往、他可說是,孤獨寂寞的走向死亡,我忍不住感傷。

其實,每個人都會變老,屆時因病住院總是想和家人說話;一定如張爺爺般,期望不要被綁手綁腳約束在床、連簡單坐起,或下床走走都被拒絕;一點心願卻連嘗試都沒開始,就被身旁人因安全而拒絕,讓看似「保護」變成「束縛」了。

我相信照顧上有風險,但再怎麼說,每個生命都該被尊重,不要讓我們的愛護變成痛苦,尤其是至親我們要學會面對風險,透過學習更專業照顧方法,減低風險、讓生命更值得活下去










上帝又帶走一個巨星


2020-11-27 03:25  聯合報 /   馬鈺龍/台灣體大運傳系助理教授
外號「上帝之手」的阿根廷足球傳奇馬拉度納因心臟病發過世,享壽60歲,20世紀足壇最偉大球星之一殞落。 美聯社


今年年初,NBA洛杉磯湖人隊當家球星柯比布萊恩空難驟逝,驚震世界體壇;沒想到年尾,上帝又帶走了阿根廷足球巨星馬拉度納,再度引人唏噓。一年頭、一年尾,兩位在各自領域的佼佼者,留給不同世代球迷的懷念

馬拉度納,被喻為天才洋溢的足球選手,尤其民國 75 年(一九八六年)世界杯,以「上帝之手」在八強賽淘汰英格蘭,率領阿根廷在決賽打敗西德捧冠的過程,最讓球迷津津樂道。

「小馬哥」在足球場上獨領風騷,他的球技被視為巴西球王比利的接班人,在八零年代的世界足壇,縱然各國群雄並起、球星林立,但馬拉度納極具特色的個人球風,讓球迷眼光為之一亮,吸引世界各國的球迷追捧與崇拜。

阿根廷的足球,如果少了「小馬哥」,肯定失色;世界足壇,如果少了「小馬哥」,更少了橫跨世紀的話題。所以,馬拉度納即使褪下球衣,但其特立獨行的個人風格,一舉一動仍受世界矚目。

小馬成為老馬」,馬拉度納從球員成為教練, 民國
99 年(二○一○年)南非世界杯,雖然阿根廷在八強鎩羽,他被解除兵符,他的生命旅程雖然沒能以教練身分奪冠,但也足以傳誦經世,並未讓他傳奇一生遜色

馬拉度納強烈的個人丰采,為足球迷注入無限的活力,他被喻為時代經典的成就,足以掩蓋他球場下特異獨行的負面形象,難怪就連 NBA 球星布萊恩也把馬拉度納視為偶像。今年,兩人都離開人世,相約天堂相會

今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賽事多數停擺,已經讓運動迷難耐不已,沒想到上帝之手一年內又牽走兩位才華洋溢的巨星,更是留給體壇震驚與不捨。巴西球王比利為馬拉度納辭世,留下「未來在天上一起踢球」的承諾,更道出心中的不捨。誠如阿根廷現役球星梅西所言:「因為他永恆不朽,留給我們許多共有的美好時刻。」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但在世代交替的時光洪流裡,能吸引世人駐目的天才,並不多見世人對馬拉度納的懷念,不會被洪流消滅。他生前曾說要把「很感謝這輩子能踢足球,因為這項運動給了我最大的快樂和自由,就像用手觸碰到天空。謝謝足球。」這句話刻在自己的墓碑上,相信,足球迷也會以「謝謝馬拉度納」回敬給這位曠世奇才。












政府淡然看秋鬥 人民太小聲?


2020-11-27 03:24  聯合報 /   林宜靜/自由業(台北市)
波波漫畫


秋鬥遊行雖人數眾多,但因議題多重,陳時中部長淡然表示,不見得有五萬人,也不見得是針對「萊豬」。以人數多寡輕蔑人民對「萊豬」的關心度;宛若將人民當成孩子,鬧得不夠大聲…

蔡英文總統針對「萊豬」議題,定調為國家最大利益考量,重申是讓市場多一種選擇」;但卻忘了,人民有權利表達訴求,更是對政府作為的最大監督力量。總統提及「萊豬」政策討論有不實說法、不完整的資訊流傳,試問,這些不就是由行政院及各部會首長口中和「哏圖」產生?甚至帶風向、散布不實論述攻擊反對者

總統又稱,回歸事情本質以及國家的體制。事情本質不就是,對於弱勢族群食用無有效的評估研究,報告數據也未與時俱進,人民更是不願意接受這種粗糙、先斬後奏的行政程序,以及具有食品安全疑慮而走上街頭。事後各部會及民代,不斷以亡羊補牢方式掩蓋政策唐突,是誰沒回歸國家體制

請政府先回歸體制,人民可以等,不急著擁有多一項食品選擇;人民很知足,只期望可以安全的食用產品、安心的選購食材,飯桌上為家人增添安心菜色。但人民也不願意接受不清楚、有疑慮的政策

「萊豬」議題,行政單位論述反覆,總是以其他國家食用量,試圖說服人民進口的合理性;事實是台灣民意與國情與他國有異,總統重申不要求國人食用,但人民也沒有選擇的機會

秋鬥只是開始,相信人民願意當一個薛西弗斯,石頭(即人民對政府的要求)次次落至山腳,人民會一再將石頭推上山頂,期望政府能夠真正聽取人民的意見。












自獻萊豬 換來國王新衣


2020-11-27 03:23  聯合報 /   方天賜/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前外交官(新竹市)
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華府四季酒店登場。(台駐美代表處提供)


美國學者安德森分析民族主義時,提出想像的共同體理論,認為人們主觀認知到自己與他人同屬一群體中,因而建構民族這一極具爭議性概念。回顧台灣近期的外交政策主軸,特別是對美關係,似乎也陷入「想像的共同體」迷思中。基於厭惡中國心態,自認與美國是「休戚與共」的共同體關係,衍生出美麗卻虛幻的外交想像

這種想像的台美共同體外交,至少帶來兩種效果

第一是對川普政府過度迷戀。川普雖是基於美國優先,才對中國採取多項制裁措施。但由於「想像共同體」的心理投射,許多民眾反將此舉美化為川普力挺台,想像我們是川普的自己人,共享榮辱。「川粉」對美國大選結果躁動不安,便是例證。政府也自動獻祭萊豬,以向美方明志

事實上,川普政府任內簽署的友台法案多是由國會發動的,並非川普本人的意志。這些友台法案也只是戰術上的調整,遠不如民國 68年(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的戰略意涵。美方近期公布的六項保證電文,則是雷根政府的遺產,並非川普的貢獻。川普任內雖批准不少軍售,但一次台美 TIFA 會議也沒有召開過

其次,這種想像讓李登輝總統以來的「親美」外交戰略,淪為一邊倒的「傾美」扈從。其影響就是原來蔡總統上任所提的新南向政策逐漸受到印太戰略的排擠,也讓政府有藉口不必積極改善兩岸關係。為迎合美國印太戰略,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重點不在於經營台灣與目標國的雙邊關係,而是尋求與美國印太戰略「對接」。換言之,其思考點從台灣主體演化為美國視野

台灣若可以搭上印太戰略順風車,確實省力不少。可惜它畢竟是美國優先的戰略,而非新南向的終南捷徑,從台灣對新南向國家經貿交流,可見一斑。今年前三季我對新南向國家貿易額為七九一.三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八三一億美元衰退達五%。我國對中港澳的貿易反倒成長了十一點六%,更加依賴。備受期待的新南向政策,反而只能「寄生印太」。

支持者可能會以近日登場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辯護,認為台美關係有實質突破。其實這又是一件「國王的新衣」。美國國務院針對此對話的聲明中明確提到,台美夥伴關係是基於投資和民間交流」。換言之,並非我方追求的貿易及官方往來。對話後簽署的合作備忘錄,雖洋洋灑灑列出一大堆可合作內容,但約文第三條卻又無情地載明,該備忘錄並未產生在法律上具有約束力的權利和義務」!換言之,這個合作備忘錄日後是否能確實執行,將繫於美國行政當局的善意

這段期間的「想像的共同體」外交,或許帶給我們心理上難得的滿足感,實際上卻是自我設限,喪失外交主體性,而這又恰恰是我們面對北京國際霸凌時所長期追求的目標。川普退場,RCEP 成型,舞台上徒留尷尬立於一隅的台灣。大夢初醒,時猶未晚。

日、韓、澳洲等美國盟友紛紛加入 RCEP,證明這些國家並非一味選邊站隊。務實調整外交取向及正視困境,方有突圍的可能性。











美豬政策疑義多 別自陷幻想!


2020-11-27 03:18  聯合報 /   張嘉娟/大學生(新北市)
季青漫畫


政府公布針對美豬開放的管制辦法,盼透過詳細說明安穩人心,使抗議群眾消停,所提「萊豬進口五原則」,我認為仍恐有弊端,值得關注。

以赴美查廠言,全球疫情延燒,美國尤其嚴重,相關防疫措施訂定與否,是否有妥善的經濟泡泡計畫?往返風險是否已評估?並無詳盡說法,此外,派駐人員前往美國查廠也耗費大量時間及金錢,讓人質疑政府是否又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裡。

再來,逐批查驗與清楚標示,都需要大量人力,台灣目前食安管理人力嚴重不足,如何招募人力,及計畫詳細執行辦法皆未完整說明。若透過機器查驗,如何運作、辨別方式為何也無相關說法,流於形式的操作,真能符合標準嗎?

最後,標示問題更讓人匪夷所思,明言店家未標示或標示不實就要受罰,但店家標示若是過期、或是貼紙小字、內容造假等,稽核人員若為求快,淪為「形式稽查」,導致店家有漏洞可鑽,誰能保證民眾健康?另外,所謂的「標示不實」,除追溯源頭至流向攤販,內容標示需涵蓋多少訊息也未明確,容易讓店家及民眾霧煞煞。

中小學營養午餐團膳,明訂用國產肉品方法是很明確,但大學學生餐廳、公司行號員工餐廳…等,是否也要清楚標示其肉品來源,讓眾人吃的安心,政府指示若含糊其詞、無法具體論之,如何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