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別太樂觀看待美中協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131/web/

◆  聯合報社論/勿讓全民淪為5G競標囚徒困境的受害者
◆  聯合報黑白集/十萬橫磨劍?
◆  經濟日報社論/別太樂觀看待美中協議







經濟日報社論/別太樂觀看待美中協議


2020-01-19 23: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談判歷經23個月、13輪磋商,終於今年1月15日正式簽署第一階段協議。但金融市場反應相對平淡,一來是樂觀情緒已於先前陸續反映,二來是正式的協議內容與預期相去不遠。
本次協議共計有八個章節,其中有明確的品項、執行細節及時間點規範者,僅有第3章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第6章擴大貿易。例如協議內容指出,今、明兩年中國對美的進口金額將再擴增2,000億美元(以2017年為基礎計算),年增率分別達88.1%、53.2%,達成難度明顯偏高。再者,協議中也列出不少但書,像是若遇不可抗拒因素或是可歸咎於美方的問題,將造成中方購買量不足等情形。也就是說,當市場狀況或天氣等因素有變化時,農產品實際採購量將難以達標;又或是隱含當美中科技戰升溫,美國對華為的出口禁令將成為中方未達成協議購買金額的藉口。
至於,造成去年4月美中協商破裂癥結──中國政府對國有企業的補貼與立法落實結構性改革方面,皆未在此正式協議中提及,對智慧財產權與強制技術轉讓雖有些許亮點,如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將採取條件式的有罪推定,以及中方不可再以中國市場為誘因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技術轉移,但均缺乏明確的執行細節、認定標準及時間點,僅有方向性的共識,預估這將會是後續第二階段談判的重點
就協議內容文本來看,有高達九成以上是美方對中方的要求,以及中方對美方的承諾,也就是中方的退讓遠大於美方,還有金融服務開放幅度優於預期的意外成果(大部分的金融產業外資持股限制最遲將在五個月內開放;在一個月內要接受萬事達卡、Visa卡和美國運通的牌照申請),有利美方在中國市場擴大服務貿易範圍。再加上現行關稅並未隨之調整,中國仍有許多對美出口商品被課徵懲罰性關稅,而美國總統川普更公開表示,關稅手段仍是後續對中談判的重要籌碼等,都似乎符合白宮宣稱第一階段協議是美方「巨大勝利」之說。
惟就政治面細究去年4月至今的談判角力可發現,第一階段協議雖看似對美國經濟有利,但從中國在結構改革方面並沒有作出明顯退讓,且成功將談判範圍限縮、本次協議又處處留有下台階等情形看來,這場交鋒是美方贏了面子,而中國對美立場鷹派的官員以時間換得空間。
此一情勢極可能讓中國在未來談判時,採取以拖待變策略迫使有選舉與政績壓力的川普妥協,甚至持續拖延到美國總統大選,以換取新政府會有轉趨鴿派的可能。更何況,貿易戰開打一年多來,中國已陸續降低對美出口的比重,使美國從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國,退居東協、歐洲之後,多少降低川普調升關稅所帶來的壓力,也避免被迫做出不必要的讓步,例如結構性改革涉及中國國內法律修訂,中方必將以維持國家主權為由,拒絕配合美方要求。
同理,在美國經濟持續擴張,未出現因中國進口商品關稅調升,所造成的消費動能減損,美國股市對貿易戰的起伏也似乎更有韌性,使川普面對中方不願在結構性改革上讓步時,可以放膽地調升關稅。尤其華府政治圈內的國家安全務實者(national-security realists)仍強烈堅持,美國絕不應為了發展經濟而放棄對國家安全的固守,而這種觀點將與崇尚自由市場經濟的保守主義(conservatism)傳統互相衝突,也使貿易爭端不休將成為美中經貿關係的常態。
如此一來,在雙方未來皆可能傾向強硬立場的局面下,準備處理結構性議題的第二階段貿易協商將更為棘手。而當前第一階段協議之所以能簽署,也只是去年中國面臨經濟低迷不振、川普飽受農業州選民不滿政治壓力,才促成了這場雙方各退一步的機緣












聯合報黑白集/十萬橫磨劍?


2020-01-19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總統接受外媒訪問表示,「對中國來說,侵略台灣的代價將非常巨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晉有十萬橫磨劍,翁若要戰則早來」,這話出於五代後晉宰相景延廣他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有種就來一決雌雄,輸了遭天下恥笑可別後悔。耶律德光大怒揮兵南侵,後晉無力招架,迅速被滅。
百年前的庚子,慈禧太后不滿洋人欺凌,向列強宣戰。面對聯軍槍砲,太后才發現自己寄予厚望的「神功護體完全是騙局,首都失陷,還簽下天價賠償辛丑和約
景延廣不願臣服契丹,慈禧太后對抗帝國主義,固表現民族精神,卻「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招致敗績甚至喪國
回到當今政壇,蔡總統接受外媒訪問,批馬政府模糊化的兩岸定位已不適用,「中國需要向台灣表示尊重」;尤其台灣軍力相當不錯,「對中國來說,侵略台灣的代價將非常巨大」。支持者雖叫好,但蔡政府叫戰未必明智
舉一個簡單的想像:蔡政府規畫核電歸零,未來半數電力來自船運天然氣;夏季用電高峰,存量可能低到一星期。兩岸一旦開戰,不僅天然氣儲槽易受攻擊,海峽一被封鎖,台灣即電力不繼。
許多決策,都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選擇。「抗中」是蔡總統的優先價值,她也說「無法排除戰爭可能」;但為確保防衛台海的能力,能源戰略就不該冒進廢核,否則便自曝弱點。何況,兩岸量體大小懸殊,讓定位問題模糊化才不會製造與中共「直球對決」機會,才符合我方最大戰略利益否則,就只是景延廣與慈禧的翻版而已











聯合報社論/勿讓全民淪為5G競標囚徒困境的受害者


2020-01-19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5G第一階段頻譜競標結束,得標金達1380億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國第五代行動通訊(5G)第一階段頻譜競標結束,寫下了另類的「台灣之光」,因為得標金一,三八○億元寫下台灣頻譜競標新紀錄,超越了4G時代的一,一八六億元。其中,最熱門的頻段三點五GHz,每單位得標金五○.七五億元,在目前全球已招標的5G國家中,台灣超越南韓、德國與義大利等國,居世界第一
面對這樣的「世界第一」,除了政府以外,從電信業者、5G應用開發商到一般的國人,都未見喜色。然而,失控的競標金額讓電信業者經營5G的成本壓力大增,意味著5G開台後,國人要用更高的資費才能使用5G服務。若5G使用者增加速度不如預期,必然拖累我國5G產業的發展。連日來企業領袖已提出警告,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就說,台灣5G頻譜價格成為世界最貴的頻段,以後誰來埋單?
政府把5G的底價設為三百億元,國庫和立法院分別將5G標金收入設定為四百億與四百四十億元,但最後的開標金額,竟超出政府原訂目標的千億以上。如此大的落差,一則凸顯政府事前對預算與產業的評估失準,二則是競標制度設計不佳,釋出的頻寬又偏少,讓競標落入了「囚徒困境」。電信業者為了爭搶有限的頻寬,只能不斷的加碼,造成競標金額失控。
企業界批評,政府設計5G競標規則「聰明過頭」,凸顯政府的競標設計「大智若愚」。競標制度讓決標金額飆高,國庫因此多了千億進帳,最大獲益者就是政府。相對的,電信業者未來端出的5G資費方案也必然飆高,超過現在的4G資費;這除了會加重民眾的負擔,更將壓縮4G用戶升級5G的意願。如果5G的普及速度因此而落後其他國家,我國5G相關產業的發展速度將因此受到拖累,這才是業者最擔憂的事。政府還未孵出5G應用產業的金蛋,就可能因5G的天價標金,害死了金雞母。
5G天價標金的另一後遺症,是將加深城鄉的5G落差。5G架構跟4G架構一個重要的差異,是前者的基地台密度需遠高於後者,業者若要達到一定的5G服務水準,必須架設比以往更密集的基地台。電信業者為追求效益,架設5G基地台時必然以城市為優先;但偏鄉民眾繳交的電信資費跟都會民眾相同,卻得不到相同的服務。政府有責任避免這種問題發生
在各界的質疑聲浪下,行政院對外表示會善用5G標金,將多出的標金用在資費、基礎建設及服務等三大方向。但從蔡政府過去的表現看,這筆天上掉下的禮物未必能用於回饋電信用戶,而會被當成政府小金庫運用。舉例來說,《電業法》規定台電的超額獲利須納入「電價穩定基金」,但過去兩年,電價穩定基金變成政府凍漲電價避免影響選情的工具,原本近千億元的基金已消耗過半。政府過去對類似的基金一再上下其手,未來5G超額標金也可能歷史重演,變成蔡政府為自己拚政績的最佳金庫
去年此時,當蔡總統還卡在九合一選舉後的政治低潮時,一度喊出要把四百億元的超徵稅收以發紅包的方式回饋全民,以拉抬她低迷的民意支持度;最後在各界的反對聲中,蔡政府才緊急煞車。即使如此,去年蔡政府到處撒幣,從高鐵南延到農具補助無所不包,濫用民脂民膏莫此為甚
對於木已成舟的5G天價標金,我們呼籲立法院必須從嚴把關,確保5G標金超收金額能正確用在行政院當前宣稱的資費、基礎建設及服務三領域上。一則不能讓5G資費失控,二則應適時支持5G相關應用產業的發展,三則必須兼顧城鄉電信建設的落差。這些亡羊補牢的措施,必須立刻啟動且接受嚴謹的監督,絕對不能讓全民成為5G競標囚徒困境的受害者。

【重磅快評】國民黨改革的「過猶不及」與「過才能及」

◆  【重磅快評】國民黨改革的「過猶不及」與「過才能及」
◆  【重磅快評】入冬後的細菌、病毒流竄該大大繃緊神經

◆  【即時短評】「陳師孟之亂」還有續集?
◆  【重磅快評】陳師孟辭職秀做大了自己 卻做小了蔡總統
◆  【即時短評】慰留陳師孟 蔡英文捨不得?
◆  【重磅快評】柯文哲跨海喝斥蔡壁如 時力舊傷已變新傷
◆  【即時短評】年紀輕不等於年輕 國民黨要正視世代差異
◆  【重磅快評】蔡英文的「這個國家」已定錨? 或流亡中?
◆  【重磅快評】為何大陸會吞下懲罰性關稅?
◆  【重磅快評】蔡政府再伸手管媒體 只為防治自殺?
◆  【即時短評】蔡英文的「口諭憲法」 片面改變現狀?
◆  【重磅快評】被消失的柯市長是不是蔡總統的家人?
◆  【重磅快評】糟糕,武漢非典病毒證實會人傳人
◆  【即時短評】搶救國民黨 改名劉德華就會變萬人迷?
◆  【重磅快評】凌遲或改革國民黨?吳敦義有三個遺憾
◆  【重磅快評】接力辭中常委 不如檢討中常會功能
◆  【重磅快評】九二共識要進化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呢?
◆  【即時短評】要怎麼痛 國民黨才能真心改革?
◆  【即時短評】農業補貼雖可恥 但對選票有用











【重磅快評】國民黨改革的「過猶不及」與「過才能及」


2020-01-20 15:44 聯合報  主筆室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與黨務一級以上主管請辭獲准,中常會推舉林榮德(左)代理黨主席,立委曾銘宗(右)代理秘書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代理主席林榮德宣布,將在本周三中常會上全面勸退60歲以上的中常委,並讓具有民意基礎的縣市首長、立委、縣市議員在中常會占八成以上。這個變革如果成真,想必會引發不少爭議。
首先,林榮德、曾銘宗這兩位代理的黨主席、秘書長,僅是過渡、看守性質,程序上能否決定如此重大事務?其次,黨內改革是否一定和「年輕化」畫上等號?尤其國民黨年輕世代,許多其實都是派系政二代、三代,所謂的「黨內年輕化」、「世代交替」,是否會成為「政二代接班」?
最核心的關鍵是:選戰思維是不是能跟上時代,恐怕也未必和年齡直接相關。就拿這兩年國民黨與民進黨中央的選戰表現來看,民進黨操盤者和發言人體系未必比國民黨年輕許多,卻勇於站在第一線面對媒體,國民黨卻是永遠像個大宅院,莫諱若深;這不是簡單的「年輕化」就可以解釋清楚。
但這是否意味林榮德揭櫫的「中常委60歲以下」和「中常會內造化」兩個方向是錯的?或者應該等待補選後,再來決定是否這麼做?恰恰相反。有句成語叫「過猶不及」,但對新敗的國民黨而言,黃金治療期不長,現階段而言沒有「過猶不及」,只有「過才能及」。
首先,可以想見,接下來國民黨主席補選,一定充滿各種政治算計和合縱連橫,可能在過程裡,就已經再在傷痕累累的國民黨身上劃一道傷口;如果沒有選舉包袱的看守團隊不能訂下原則,未來的主席要整合各方勢力,恐怕更加困難。而且屆時距離國民黨敗選已經二個月,敗選鋒頭已過,很難說是否仍有強大的改革動能。
其次,「中常委年輕化、內造化」仍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作為。國民黨執政時,權力中樞行政團隊在野時,則集中在主席一人之手說穿了,中常會多半只是拿來當橡皮圖章用。持續在野的國民黨,是要走過去的家父長一人領導制或集體領導制,仍是未定之天。但如果連象徵性的中常會組成都不改,若說能有甚麼大開大闔的檢討改進,也很難取信於人。
最後,觀諸過去國民黨的改革訴求,往往是對外放話大鳴大放,內部開會鄉愿退縮,所謂的改革,進三步退兩步牛步化;如果還抱著「過猶不及」的看法來看待改革,那就永遠「不及」了。











【重磅快評】入冬後的細菌、病毒流竄該大大繃緊神經


2020-01-20 12:58 聯合報  主筆室
西南沿海黑面琵鷺近日遭細菌類肉毒桿菌攻擊,嘉義縣救援協會理事長徐紹唐連續2天出動會員搶救。圖/取自徐紹唐臉書

每年時序入冬,人類早已儲備度冬糧秣,細菌、病毒也不例外,紛紛從藏身的宿主處出來,大肆在生物圈中搜刮、捕獵。眼前發生的有細菌類肉毒桿菌,攻擊對象是西南沿海黑面琵鷺棲地,這兩天雖急送保育中心搶救,仍然造成7隻死亡;來西南沿海度冬的黑面琵鷺近700隻,約佔全球黑面琵鷺總數近2成,這樣的死亡比率,已引起全球保育界心驚。
冬天肉毒桿菌從藏身的棲地土壤逸出不是新聞,過去沒特別注意,直到民國92年(2003年)約630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竟然死亡75隻,是空前嚇人的數字;向國際求助,還好美國緊急提供抗毒血清才救了黑面琵鷺;可是肉毒桿菌來無影、去無蹤,沒好久就不見了,農政官員還以為是防疫措施奏效,不曾深究肉毒桿菌藏哪兒去了。
病毒為惡的流感比細菌恐怖得多,死亡人數比伊波拉、愛滋加起來還多,估計每年全球死亡人數將接近5萬人。這個冬天北美流感大流行,超過40個州都疫情嚴重,可能致死人數迄今不敢估算。
每年針對北半球冬天流感可能病毒株的判定,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態是每年2月召開「選株」會議,從遍佈全球的120所實驗室取得資料,研判入冬是哪一株,或哪幾株會肆虐;WHO選株之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幾家疫苗廠商開始研製疫苗,等WHO宣布入冬流感可能達「嚴重」等級,疫苗廠才能生產線全開製造疫苗。
這是疫苗廠年度最大一筆生意,因此指控WHO勾串疫苗廠,刻意危言聳聽疫情的傳聞不斷;勾串疫苗廠不是不可能,去年疫苗廠獲利達17億歐元,確實賺得肥滋滋,但不到年底「疫苗無效」的指控即聲量巨大;台灣也傳出流感疫苗無效的質疑。
對東亞國家眼前最大的麻煩,是武漢新興非典肺炎〈n-cov〉會爆發到什麼程度?已知n-cov變異的速度快得驚人,不要說至今茫無頭緒,甚至民國92年(2003年)上一次sars過去近18年,仍然對病毒序列一無所知,當然更談不上相關疫苗、藥物研發。
另個無法查知變數,大陸到底有沒有隱瞞疫情?諸多病毒研究、防疫先進國家都強烈質疑大陸隱滿疫情,若真有,經過春節、春運世界最大規模的人口移動,風險恐難以預判。

聯合筆記/中華民國離中國愈來愈遠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131/web/

◆  澳洲野火警惕 今年極端氣候 戒慎恐懼
◆  PPT世代的選舉攻略 易被帶風向
◆  臉書假消息 選舉「非死不可」
◆  聯合筆記/中華民國離中國愈來愈遠
◆  反滲透法 毒樹結毒果能算數?
◆  漫畫/選後真和解?
◆  私校「苟延殘喘」 教師怎安心
◆  私校減薪潮 廣設大學反噬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中華民國離中國愈來愈遠


2020-01-19 23:55 聯合報  陳言喬
國民黨輸掉總統大選,黨內出現檢討「九二共識」的聲浪。圖為一九九三年「辜汪會談」歷史性的一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華民國能否簡稱或代表中國,過去可以,現在大概沒幾人會信。網路有一段話:「中華民國說:我是中國;中共說:你不是中國,我才是中國。中華民國說:好吧,那我是台灣;中共說:不對,你是中國」。這段話悲愴無奈又矛盾可笑,但深刻描述七十年來的兩岸關係
悲愴無奈」是指七十年前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自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以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維繫中華民國國祚。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與中共在聯合國爭奪中國代表權;七十年代後加緊維繫邦交國;九十年代後兩岸開始和解,但在台灣民主化、政權交替後,台灣與中國的連結反愈來愈遠,新一代台灣人不再稱自己是中國人
退居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棄守對中國的主張和詮釋,最早從九十年代初李登輝全面掌權之際,最明顯的例子是,原本國軍的軍服是「中國陸軍」、「中國海軍」、「中國空軍」,隨後中國兩字不見,中華民國不再簡稱中國」;過了幾年,中華民國的護照,國名後再加了(台灣),以示與對岸區別。
矛盾可笑」是指中共自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奪取政權後,一是聲稱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二是全力圍剿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中共花了廿二年取代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自稱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為削弱中華民國主權,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更海外扶持資助台獨人士對抗國民黨政府
九十年代起,台獨勢力逐漸成形,他們原本打著獨立建國的旗號,但面臨更改國號的現實困難,發現以借中華民國外殼推進台獨更為有效。於是,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中華民國台灣,執政者對國家定位逐漸推移。
近年來,民進黨從國民黨手中拿到早年「反共詮釋權話語權,爭取到更多年輕選民的支持。多數台灣人一再用選票否定大陸,並與大陸疏離感愈來愈重,中共再三提醒九二共識是符合兩岸各自雙方的規定(暗指台灣要遵守自己的一中憲法),似已時不我予。
多年來,中華民國無法走入國際社會,邦交國一再被中共拔除。為了生存,中華民國(台灣)只能被逼得走另一條道路。
台灣與大陸,兩個不同的政治實體,為了主權的競合,七十年來雙方的對抗從沒少過,只是在硬對抗與軟對抗之間來回。即使是兩岸關係最融洽的馬政府時期,馬政府的「九二共識」也是以「一中各表」為基礎與大陸展開交流;同時藉著外交休兵,厚植經濟實力,突破中共封鎖走出自我。
這次民進黨再次勝選,九二共識路線被藍營拿出來檢討。其後大陸國台辦說出了十餘次的「九二共識」,並提到「撼山易、撼九二共識難」的大陸決心。但大陸重申的「九二共識」若只能是一中原則兩岸共謀統一的九二共識,不容有「一中各表」的空間,不僅國民黨沒有能力捍衛九二共識,更無助改善兩岸關係,今後台灣操控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只會在民進黨手上,兩岸也將重新走上硬對抗的道路











澳洲野火警惕 今年極端氣候 戒慎恐懼


2020-01-20 00:16 聯合報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兼任教授(台北市)
澳洲野火肆虐導致雪梨籠罩在濃厚的霧霾之下。(路透)

美國太空總署日前發布,民國108年(二○一九年)全球平均溫度比廿世紀平均水平高零點九五攝氏度,僅比民國105年(一六年)的紀錄低零點零四攝氏度,為歷史第二最熱年分,但後者係受到聖嬰現象加持的影響。
英國基督徒互援會於民國108年(一九年)十二月底發表報告指出,該年全球至少發生十五次造成超過十億美元損失的氣候變遷相關災害,其中七次甚至造成至少一百億美元的損失,包括肆虐印度北部的洪災、中國的利奇馬颱風、美國的多利安颶風、中國洪災、美國中西部和南部洪災、日本超級颶風哈吉貝,以及美國加州野火等,其中加州野火造成的損失高達二百五十億美元。
顯示在氣候變遷助長下,民國108年(一九年)極端天氣衝擊全球每個角落。從非洲南部到北美洲,從亞洲到歐洲,洪水、暴風雨和火災造成各種破壞損失。但該報告沒有將澳洲自去年九月(冬季)起發生的野火列入。
民國108年(一九年),澳大利亞的年均氣溫比歷年高一點五二攝氏度,是自一九一○年有氣溫紀錄以來的最高值,同時年降雨量只有二七七毫米,是自一九○○年有降雨紀錄以來的最低值。由於高溫、乾旱,造成澳洲四個月前發生的零星山火,逐漸失控,火苗隨著強風在全國蜿蜒燃燒,演變成目前噩夢
澳洲東海岸受到的打擊最大,已燒毀逾六百萬公頃土地,是澳洲有史以來最致命的叢林大火災難,造成數十人死亡,千人受傷。大火並對自然生態帶來毀滅性破壞,已有數億動物燒死。林火產生的有毒煙霧籠罩沿海各大都市。根據衛星監測,澳洲野火煙霧在十天內即傳遍世界,影響全球懸浮微粒水平。估計澳洲叢林大火已向大氣排放約四億噸二氧化碳
儘管澳洲遭遇三年乾旱及空前野火災難,澳洲總理莫里森能源部長泰勒日前仍堅持澳洲不需要為了抑制全球暖化而採取更積極的減排作為,引發民怨
因此今年一月十三日澳洲Newspoll民調顯示,莫里森的支持率從百分之四十五下滑至百分之卅七,大跌八個百分點,係自民國107年(二○一八年)八月接任自由黨黨魁以來最低者,支持率也被工黨領導人安東尼.阿爾巴尼斯所超越。迫使莫里森終於在十五日承認氣候變遷是真實的,改變以往否認野火跟氣候變遷有所關聯的立場,試圖緩和災民的不滿情緒。
俄羅斯專家預測全球暖化將決定民國109年(二○二○年)的天氣,世界各地將出現更多自然災害,而亞洲地區遭受的損失將超過其他地區。
民國108年(二○一九年)強烈颱風多從台灣南北擦邊略過除了淹水外並未有重大災情因此在總統大選期間,兩黨總統候選人均未對氣候暖化的因應有所表述,令人遺憾。預計民國109年(二○二○年)暖化衝擊將愈凶險,建議連任之蔡政府應以澳洲大火為殷鑑,除了加強民眾對氣候變遷教育宣導,相關部門更應以戒慎恐懼的態度面對今年梅雨、高溫、颱風等極端天氣的考驗,做好充分準備,以減少災害損失。











PPT世代的選舉攻略 易被帶風向


2020-01-20 00:16 聯合報  李念晨/勤益科技大學教師會理事長(台中市)
蔡英文能連任成功,年輕選票是關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次總統選舉,蔡英文之所以能大贏韓國瑜,其中一個關鍵是廿歲到四十歲的年輕人極大比率支持蔡英文,同時年輕族群踴躍出來投票,主導了這次勝負。
年輕人接收資訊的方式,迥異於他們父母一代。對於四十歲以上的人而言,許多人會看報紙,看評論文章,以及看候選人政見,最後做出決定。但年輕人多半不看報紙,也無法理解太複雜的論述,他們只能接受一些簡單的概念作為判斷依據
現在大學生很多不喜歡閱讀,也不買課本,他們覺得這些都太麻煩也沒必要。取而代之的是看上課的PTT簡報檔和做考古題應付考試。很多重要觀念必須反覆論證而得到結論,這些必須藉由認真閱讀文章才能深刻體會。而現在學生只看PTT,只想要得到答案,缺乏思辨的過程,這樣得到的答案往往禁不起考驗,稍加詰問就站不住腳。
在這樣習慣下,年輕人不會去看候選人的政見,那太枯燥也太繁瑣。他們容易理解的是二手訊息,經過剪輯或是重製的短片,常常是過度美化或是醜化的影片,尤其是嘲笑對方的影片特別對年輕人的口味。很多抹黑醜化的影片,只要稍加求證就可以得到澄清,但年輕人習慣於被動接收訊息,缺乏主動探求真相的動力。這種情形,提供了極大的網路操作空間,利用網軍攻擊對手,不斷抹黑打負面選戰,只要能帶風向就能贏得選戰。
由於不喜歡閱讀文章缺乏深刻抽象思考訓練,很容易人云亦云被帶風向,受到感官情緒的鼓動,而非理性思考做出判斷這將是這一代年輕人最大的危機











臉書假消息 選舉「非死不可」


2020-01-19 23:55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台北市)
臉書對假消息的管理,並不積極,造成很多爭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臉書粉絲專頁台北惡棍去年貼文攻擊韓國瑜學歷造假,警方已經揪出幕後造謠的張姓男子,翟神翟本喬跳出來說,這個案件能夠偵破,是他提供資料給警方辦案。但這個只是眾多選舉期間的黑候選人粉專之一,沒有被告或沒有被抓的不知凡幾。
如果要區分民國105、109年(二○一六和二○二○)的大選有何不同,那就是社群網站大量用於選舉帶風向,加上手機和4G網路的普及,大選資訊於手機上隨手隨時可得,其中大部分還是錯誤的資訊,真正的民主就淹沒在網路的假訊息當中
美國最有權力的女人,眾議院議長波洛西在最近的一場記者會中就嚴厲地批評臉書可恥、不負責任和是罪惡的共犯;只要有錢賺,臉書就不管廣告內容的真假,也不認真去做事實的查核,導致臉書變成抹黑和謠言的製作工廠,危害國家社會。
凡是政黨政治民主國家都因臉書而在國內形成對立,如美國的民主和共和兩黨、英國的反脫歐和脫歐、台灣的反中和和中、德國的反移民和接納移民等。雖然對立本來就存在,但因為臉書的公開、匿名和快速傳遞的特性,使得尖酸惡毒的語言快速流竄,善良直接被淹沒
臉書老是說它要維護言論自由,拿美國憲法的第一修正案來辯護。第一修正案主要是禁止美國國會制訂任何法律來剝奪言論自由或侵犯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其中並沒有提到對商業機構的任何限制,臉書對內容的放任,其實純粹是商業的考量而已
臉書的特性讓錯誤資訊的傳遞更加難以預防,一個廣告客戶可以將完全不同的資訊定向到不同的接收群眾這種有針對性的廣告很容易挑出易受攻擊的群體,將錯誤資訊直接指向他們,而幾乎沒有責任,因為其他公眾不會看到這個廣告,因此也就無法預防或引起公眾的憤慨。
臉書CEO祖克柏一再提到「給每個人一個聲音」的重要性,在某個演講中就用了卅一次這個詞。但這種廣告手法意味著某些聲音比其他聲音更重要,有錢人或政客可將他們的聲音傳遞給更多人,政客們要說的比我們其他人說的話更值得傾聽政治廣告來講,每年為臉書帶來約六億美元的收入,他哪會捨得這塊肥肉、哪管它資金來源為何、哪管資訊內容是否正確?
如果說很多國家因臉書而更加分裂也不為過,所以各國政府如果能夠禁止臉書國內運作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政策。當然有人會說沒有臉書還是有其他的社群媒體,但其他的社群媒體沒有臉書的破壞力和特性,也通常比臉書更負責任地檢查假消息
任何國家如果放任臉書繼續猖狂,在往後的任何選舉一定會搞得烏煙瘴氣「非死不可」。當然或許所有嘗到甜頭的執政黨不會悔改,但臉書可載舟亦可覆舟,時間終將證明臉書是一個毀害人類發明











反滲透法 毒樹結毒果能算數?


2020-01-19 23:55 聯合報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反滲透法已上路實施,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會盡快提出「參考案件類型」給社會各界參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滲透法十五日公布施行,國民黨等立委即聲請釋憲,其欠缺主管機關與立法欠明,討論聲浪不斷;然滲透來源乃境外」,自應探討反滲透法與境外證據合法性
舉十七世紀英國外交官兼詩人亨利.沃頓的名言:「所謂外交使節,就是派一名老實憨厚的人,去幫他的國家利益扯謊。」中國《韓非子》亦有一例:韓昭侯沐浴,卻發現浴缸裡有小石子,叫官員問責,有司無任何失職的動機;於是他問:「如果你去職,誰會接你的位置?」韓昭侯一查,該可能遞補之人俯首認罪,真相於是大白。
今反滲透法證據,不可能單由台灣本地取證,且被量身訂做的北京政府,不可能授柄以人,就只能靠西方或其他國家,由外交或情報為渠道,提供資訊。然遙想民國49年(一九六○年)代:美國高空偵察機U-2遭蘇聯擊落,二戰英雄艾森豪總統第一時間還必須公開說未派軍機偵查,他並非蓄意說謊,而係維護國家利益。然若用境外中台以外,第三地的人證或物證,能夠排除外交與情報的扯謊動機?
更甚者,反滲透法係針對非獨立的統派勢力,與前開韓昭侯小吏,為獲取官位而陷害人,假設執政者獲取自身利益,為圖永續執政,與第三地情報與外交單位「裡應外合」,又怎能不讓人膽寒呢?
如果有外交使節在國外取證,即可擔保反滲透法證據「真實無疑」?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五九條,「傳聞證據法則無證據能力,原因無他,只因其未經證人到公開法庭進行對質詰問,侵害被告憲法上對質權利
此外,或認在境外文書的證據能力,除刑事訴訟法第一五九條之四規定,認為該駐外人員所做文書,依法院囑託,或依使館職權製作的外交文書,方屬「傳聞證據法則例外」有證據能力;然絕對不能於國外製作類似警詢筆錄,若為之仍屬違反傳聞法則,取證無證據能力
例如「王立強共諜案」,人在國外,我國法院自不能傳訊,然若欲對台灣境內人士追訴,豈能逸脫「傳聞證據法則」?況且,即便假設我國外交人員在外願意擔保王立強所言無虛;然依學者意見境外取證,應仿照美國法制,增訂境外偽證罪」,且與對證人進行詰問時,可延聘該地律師行使在場權,然我國法制均付之闕如,對人權保障「大開天窗」。試想:若允許海外人士含沙射影,我使館照單全收,在未經我國法院對質詰問,逕作台灣境內人士「通敵」的「鐵證」,真可謂:無核實、無底限,被誣陷的無辜人民,能不坐穿牢底?
漢代呂后逝世後,叮囑呂祿與呂產不可放棄長安南北軍兵權,未料,周勃與陳平綁架呂祿好友,酈寄的父親酈商,要脅酈寄勸說呂祿,騙得呂祿交出兵符,原因無他,就是說話的人「身不由己」。同理,國外媒體、智庫、人證,即便指證某人違反反滲透法,指證者或雜於自身利害,或遭監管保護,又怎能說自己非「受制於人」?毒樹結毒果,還能用,還敢用嗎?













私校「苟延殘喘」 教師怎安心


2020-01-20 00:01 聯合報  陳林生/廣告設計文案(高雄市)
嘉義市大同技術學院教授平均月薪大減,校方指全校專任教師皆同意減薪,共體時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高等教育學校數的過度擴張,與人口出生率,恰恰背道而馳,更讓部分私立大學經營面臨「苟延殘喘」的窘境。媒體報導部分私立大學教師薪資大幅縮水,雖然校方稱教師都能與學校共體時艱,但是問題解決了嗎?大學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如今薪資僅剩四、五萬出頭,情何以堪
學校因經費拮据,減少教師薪資,這僅是問題的一環,教學設備更新、實驗器材添購等優化教學的必要開支,必定也受到相對的壓縮。教師的心理素質,能否坦然面對減薪或遭到資遣的壓力,他們還能安心於教學嗎?再加上教學設備器材缺缺或老舊,教學品質豈不更令人擔憂。
總統大選期間,政見發表會或辯論會,三位候選人在高等教育問題上,幾乎完全沒有觸及忽視此項重大問題或刻意迴避,令人費解。也許高等教育的問題錯綜複雜,選民難以深入理解,更因不關切身之事,縱然花了時間闡述,也難引起共鳴,還不如開些華麗的空頭支票,有助於增加選票。
選舉結束了,國家高等教育所面臨的窘境,期盼主政者能真誠勇敢面對,並提出相對的因應之策,否則為數不少的大學,勢必呈現更勝於「苟延殘喘的難堪局面












私校減薪潮 廣設大學反噬


2020-01-20 00:01 聯合報  王釗洪/大學兼任教授(嘉縣民雄)
教育部證實,已收到東方設計大學一○八位專任教師調降研究費的同意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披露部分高教學校與教師立馬年關難過。過去一年,繼多所私校退場之後,更多私立大學教師面臨減薪困境,薪資一夕大幅縮水,普遍減薪已達四成,以致比中小學教師還低,更有三成五學校發不出年終獎金
對於全國一五○多所大學,後段的私校出現退場、砍薪的問題,教育當局總是歸咎於少子化而它們不願面對的事實,卻是少子化也與廣設大學有關。自民國89年(二千年)起,台灣急遽快速下降的生育率,更在民國99年(二○一○年)達到全世界最低的水準,其下降的速度遠超過日、韓等也有少子化問題的國家。而此生育率由緩降到急降的轉捩點,正好就是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台灣正式實施廣設大學之後四年。
在台灣人人可以讀大學這個世界少有的事實,想必就是少子化的一個肇因,至少會是一個催化劑。此兩項數字的因果分析,佐以筆者在大學授課時的意見調查,得到大學生較注重個人休閒生活品質的注解,曾於民國102年(二○一三年)十二月投書,結語點出如果廣設大學的政策回不去,少子化的現象恐怕也回不去了的可能性。其後,有其他學者提出婚姻階梯論,認為女性較偏好找尋學歷較高的男性為配偶,人人可以讀大學之後機會就少多了,此也可以證諸內政部婚配資料呈現年年遞減的事實。
當今後段的私校出現財務惡化、退場、砍薪的問題,與其歸之於表面的少子化,勿寧說是廣設大學反噬的現象。可嘆的是教育部迄今仍不思尋找可行之策,協助過多的私校(甚至公校)安全而無憾地退場,只是一味地用「警告」、「懲處」等字眼來延宕問題。
回思當年政府廣設高中大學,除想提升國人的專業知識,供給更多就學機會,也是為了革除大學聯考一試定江山,學非所用之弊。然而,根據教育部統計,當今大學生因志趣不合而休、退學或轉系的比率仍與教改之前的情況相當,而且持續攀升。可見廣設高中大學的政策,仍逃不出一個問題沒能解決,卻引發出更多問題的決策陷阱,誠不可不慎

楊志良/失敗的團結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失敗的團結

◆  陳亮恭/世代觀點與政策決斷
◆  葉銀華/大聯大可改公開收購條件?
◆  馬凱/一場「青年+媒體」革命之後(解讀大選系列 完 )
◆  薛承泰/蔡總統會留給台灣什麼樣的教育?(解讀大選系列 5)
◆  盛治仁/2020後的台灣路線(解讀大選系列 4)
◆  黃介正/國家安全危機總評估(解讀大選系列 3)
◆  趙春山/因應兩岸形勢,發球權在誰手中?(解讀大選系列 2)

◆  王健壯/台灣從此將進入威權民粹年代(解讀大選系列 1)
◆  陳亮恭/東京大飯店
◆  王正方/下一代的事怎可以不管?
◆  洪蘭/邊改考卷邊煮飯的鬱卒
◆  周行一/投資人應很關心地緣政治風險
◆  嚴震生/新的一年 新的論文
◆  馬凱/滄海桑田卅年兩岸驚夢

◆  盛治仁/了解自己、理解別人的最好方式
◆  楊志良/寧可骯髒勝選 不可乾淨敗選
◆  方祖涵/棒球名人堂的全票通過危機
◆  趙春山/盼兩岸關係回頭是岸
◆  薛承泰/成見、偏見、歧視










楊志良/失敗的團結


2020-01-19 23:55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台灣2020大選,最終蔡英文總統成功高票連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四月,幾位朋友鑑於蔡政府施政荒腔走板,不婚、不育、不養(虐兒及虐老)、不活(青少年自殺)不斷惡化,經濟成長相對鄰近國家不斷落後,貧富差距達到有史以來最高,而在野的國民黨還在倡議完全沒有共識的九二共識所以邀請我共同組織新政黨,名為玉山黨」。本人以自己不競選為條件,被推舉為黨主席
後來,曾競選台北市長的吳萼洋先生告知,台灣政黨已多,在民國105年(二○一六)的選舉中,小黨加起來近一五○萬票,但因太分散,連一席不分區立委都沒有。只要小黨能夠聯合,就可以成為關鍵少數,不必再另外成立新政黨。後來有不少小黨請我出面整合,就在青島東路成立中華民國政黨聯合服務處」,多次開會討論,在四項基本理念上達成共識
一、支持中華民國維護主權;
二、下架貪汙腐敗的執政黨;
三、兩岸在文化血緣上高度聯結,但政治體制差異甚大,目前無法一中;
四、還權於民,還錢於民
這四項理念以顯明文字列在牆上,路人皆可觀看;另外提出恢復徵兵制,婦女在培訓後從事社會服務一年,顧小或顧老,以彰顯自我防衛及強化社會相互扶持機制。
所謂「還權於民」,即比照縣市長選罷法,總統就任滿一年,即可由選民啟動罷免;而非今日的總統選罷法,要先由立法院三分之二提出(總統可輕易以權及錢收買三分之一立委),才可由公民發動罷免。還錢於民,即將全部公營事業及公股一律集中發行股票,全民配股,監督及分享股利,減少政府蓋蚊子館詳見聯合報名人堂還權於民,還錢於民〉,民國108年(2019).10.30)。
經過一再討論,決定共同推出一個認同四大理念,且資源較多的黨為首,其他各黨將政黨票集中於該黨,但不分區立委的人選及排名,需共同商議,且共同支持各黨參選之區域立委。因沒有提總統候選人,總統票達成默契就一律投國民黨候選人。然而各政黨人力、財力及影響力有限,其中雖有若干具相當追隨者的小型政黨,以及不少信眾的宗教團體贊成,也頒發本人榮譽主席、最高顧問等聘書,甚至由我擔任黨主席,但個個黨小志氣高,最後還是各行其是。
這次選舉結果,除了政黨票超過五%的四黨外,扣除親民黨及台灣基進黨(分別為三.六六%及三.一五%),各小黨合計也有六.六%。可惜所有努力都如同打水漂,所提政見也未引起社會重視,更未被採用。團結、團結,說很容易做很難,基本理念和目標相同,尚無法團結,國民黨喊了百多年,從大陸喊到台灣,至今如何?更何況惡鬥中的政黨蔡總統天天嘴上喊團結,但所作所為卻不斷在分裂台灣,靠她團結國人,無異是痴人說夢
國民黨口口聲聲「九二共識」,被冠上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的帽子,而世上從無成功實行一國兩制的國家,最後不是二國,就是一制。「抗中保台」加上「下架吳斯懷」,就可狠狠打敗國民黨候選人(包括總統及立委)。然而蔡政府以權、錢、酬庸、派系,收買媒體網軍,其腐敗為二十年未有之怪現象」(《聯合報》民國108年(2019).11.15),如此錢、權、媒緊密結合的邪惡集團,絕不可能悔改,中華民國如何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