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0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凍漲前 政府請回答三問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戰爭與和平:第一擊和掃帚的解讀
◆  聯合報黑白集╱鄭文燦的豬隊友
◆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凍漲前 政府請回答三問題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凍漲前 政府請回答三問題


2019-03-09 23: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日前在立法院公布新版民國114年(2025年)能源配比,未來燃氣占台灣能源配比,將達50%,燃煤27%,再生能源20%,剩下的3%,則由核能、燃油、抽蓄水力各占其一。待民國114年(2025年)5月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後,全台僅剩1%的核電,就將歸零。此外,經濟部也以未來每年平均電力需求成長率最大值1.86%估算,民國114年(2025年)每度電價是3.39元,比起民國106年(2017年)電價漲了三成三。
一個正在走向去核、減煤、增氣、增綠的新能源國家,已可預見長期電價看漲,但是弔詭的是,在經濟部公布未來電價後,政府又開始闢謠,先是強調經濟部預估的是發電成本,電價不一定要實際反映,接續強調4月電價即將凍漲彷彿在政府眼中,「電價凍漲」就是解決國家能源轉型陣痛的萬靈丹
殊不知,價格所代表的,不只是民眾、企業要付多少錢;價格本身也承載了市場訊號,足以對個人行為,及市場供需發生影響。試想,若台灣的電價長年都不須反映實際成本,那麼民眾還需要認真節電嗎?市場也可能判斷消費者不存在「痛點」,用不著催生更多經濟實惠的節能方案。這一切難道就是政府推動國家能源結構轉型,所要追求的結果嗎?
電價上漲,必然牽動物價敏感神經,也容易激起民怨,這是有意在大選年尋求連任的執政者,自然要極力避免的。但是,台灣不是年年在選舉,過於泛政治化的電價,雖可暫時壓抑轉型陣痛,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全民終有自己買單的那一天。
更何況,人民有權利知道政府推動這場翻天覆地的新能源轉型,將把台灣帶往何處去?又,經濟部掛保證未來六年不缺電的立論基礎穩不穩固,有哪些政府預定中的電源開發計畫,還未跨過關鍵里程碑?未來六年,再生能源能如政府預期長出七倍的發電量嗎?
直言之,電價問題,雖是政府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一環,但是民眾更擔心的「萬一」,也在於六年後,出現有錢也難以挽救的缺電窘境。為此,一個有意尋求連任的政府,必須負責任地回答以下這三道問題,而不是以超出任期的空虛保證,回應外界的疑慮。
首先是,政府對於民國114年(2025年)發電成本的預估,除了假設燃料成本不變,並考量再生能源增加、燃氣取代燃煤,以及核四資產減損等因素,是否還有漏網之魚?比如有民間團體質疑未計入的再生能源輔助成本,像是電網、系統平衡成本等,政府如何作答
其次是,因應台灣長期電價看漲,政府未來的電價調漲政策為何?是要在大選後,在電價公式3%上限內逐年調一點,還是完全向規模780億元的電價平穩基金伸手?為了避免電價調高,帶動物價上漲,政府必須要有盤算。
第三是,政府規劃中的再生能源開發計畫,未來六年能否逐一追上台灣的電力需求,例如承擔能源配比50%的燃氣,其重中之重的大潭第三接收站,雖然已通過環評,但近來因中研院提出新的藻礁報告,也讓三接是否能如期如質上路,投擲新變數。又如未來用電量會不會超出預期,中電與南電能否繼續北送,稍一失誤,政府的完美構圖就將破功。
政府實施電價凍漲,除了讓承擔政策責任的台電,負債累累外,也讓民眾對於真實的電價無感,甚至將原本應當自主的用電選擇權,拱手讓給政府代操。政府與其開出一張超出自己任期的支票,不如誠實面對現實,讓民眾相信政府擘劃的新能源路徑,是行得通的,不枉民眾日後要多付電價,換來更安全、潔淨的生活。






聯合報黑白集╱鄭文燦的豬隊友


2019-03-09 23:4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綠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右)與桃園市長鄭文燦(左)合影。圖/取自王浩宇臉書

桃園綠黨市議員王浩宇爆料,指控韓國瑜在北農期間幾乎天天喝酒,常常中午就醉,並出示幾張宴飲照佐證。網友立刻舉一反三,找出桃園市長鄭文燦舉杯,蔡英文和柯文哲、李登輝同桌敬酒,乃至王浩宇喝啤酒的照片,反問到底誰天天買醉。
僅幾張飲宴照片,就能用來指控別人天天喝酒,大概只有台灣才有此等輕蔑選民智慧的民代。更值得反省的是,究竟是誰縱容,讓這種狂言妄語的政客膽敢如此大吹法螺
王浩宇身為桃園議員,也加入民進黨團運作,自當以監督桃園市政為務。但他為追逐網路聲量,屢屢對韓國瑜死纏爛打,以「不分區市議員」自居。他只用幾張照片,就想證明韓國瑜日日喝酒,結果只是自砸招牌。
以民進黨明日之星鄭文燦為例,其宴飲應酬無法勝數,號稱「就算遲到也不會不到」,以勤於跑攤博感情聞名,因此無法擺脫「胖周瑜」之稱。鄭文燦剛風光訪美返國,就遭王浩宇的打韓冷槍波及,只怕心裡也直怨這位「豬隊友」。
王浩宇表面聲稱是關心韓國瑜的身體狀況,卻在遭反諷後又「烏龍轉桌」,想將話題導向韓國瑜跟誰喝酒、誰付的錢?以此標準,豈非更該要求鄭文燦逐一說明他攤攤飲宴的帳單?
民進黨失去民心,主要原因就是兩套標準面對對手,便斷章取義、無限上綱對於同志居高位吃香喝辣,則視而不見。竟有人連喝酒都分藍綠,實不知這位綠黨民代在為誰服務?






聯合報社論╱戰爭與和平:第一擊和掃帚的解讀


2019-03-09 23:3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閣揆蘇貞昌引用英前首相邱吉爾之言,強調中共入侵時,將戰海上、戰海灘、戰街道、戰山上;即使只剩一支「掃帚」,他也要與對方拚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不願與對岸商談「和平協議」,但一聽到吳敦義重返執政後要與對岸洽簽「和平協議」,陸委會竟立刻展開修法行動,要以「雙公投」箝制未來任何和平進展。她接受CNN專訪,說台灣只能承受「第一擊」,隨即需要全世界站出來支持;而閣揆蘇貞昌則引用英前首相邱吉爾之言,強調中共入侵時,將戰海上、戰海灘、戰街道、戰山上;即使只剩一支「掃帚」,他也要與對方拚命。
從「第一擊」到「掃帚論」,在在洩漏了蔡政府對於台灣前途的想像此一想像即拒絕兩岸和平發展路徑,不惜引致兩岸兵戎相見,讓台灣陷入烽火。這麼直白的表述,民進黨絲毫不考慮「和平協議」的可能性,斷然否定人民的和平選項,直接告訴全民台灣要準備打仗。但對於戰爭的後果,蔡政府卻只有一個因應方案,那是寄託於「全世界站出來」;把台灣的命運交到不確定的外國人手上。
蔡政府的表述顯示,無論是表面「維持現狀」的漸進台獨,或「公投建國」的急進台獨,都將無可避免地把台灣推向戰爭。這種態度,不僅符合藍營對台獨發展的推論,也符合對岸的判斷。國台辦前主任張志軍即曾直言,「台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他指的是以武力解放台灣的武統」。
在「台獨將招致兩岸戰爭」的這一命題上,藍、綠、紅三方在此出現了罕見的交集。過去,民進黨與獨派向台灣民眾販售迷惑性的說詞,稱台灣可以在國際制約下以和平方式實現台獨。但在中國快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下,此一說法已難以為繼,連蔡總統和蘇貞昌都自動放棄了。
蔡、蘇兩人同時勾勒中共侵台情狀,主要是為了操作明年大選的恐懼牌,卻也自暴了殘酷的事實要實現台獨,唯有靠武力亦即,唯有「武獨」一途,再無「和獨」之可能。而且,「武獨」也只能倚靠外國救援。但兩人的觀點仍有不同:蔡英文相信,台灣承受了第一擊後,美、日諸國都將為台灣挺身而出;但蘇貞昌的想像卻很慘烈:不願當臣民的百姓,將只剩掃帚肉身一搏。
蔡、蘇兩人的不同想像,正反映民進黨對「武獨」的天馬行空。前者相信台灣得道多助,將靠著外國的救援而獨立;後者卻是與汝偕亡的悲壯,掃帚禦敵的結局畢竟只是覆亡。蔡英文的遐想能否發生,只怕沒有驗證的機會;這個靠國際馳援實現的「武獨」憧憬,實看不出可能性何在。至少,蘇貞昌不作此夢想。
至此,人們當然要問:難道台灣連不承受「第一擊」的選項都不存在嗎?蔡政府承認台獨即意味戰爭,而戰爭的勝利是寄望於不可寄望的外國馳援與自救掃帚;那麼,人民有什麼道理要追隨這個愚不可及的「武獨」戰略?兩岸「和平協議」長期以來被汙名為「投降協議」,但當台獨論述露出「第一擊」和「掃帚」的真相時,人們能不好好想想「和平」的可能嗎?
儘管「協議」二字很容易拘限人們的思維框架,但「和平」的內容和形式卻充滿想像空間,也是大家不能不嚴肅思考的事。過去卅年,兩岸僅憑著親情的渴望及交流的善意,即撐開了一段在冷戰年代難以想像的和平發展時期,看到了兩岸發展的偌大變化。那麼,在下一個階段,兩岸除了戰海上、戰街道、戰山上,難道沒有其他可能?
蔡英文說,訂定兩岸「和平協議」即走向「一國兩制」;她卻不說,「和平協議」可能導向兩岸更好的共同機會。那是因為她缺乏胸襟及遠見,只想著自己當下的權力與操控國家目的,而不是念著台灣下一代更美好的未來。選擇戰爭而不選擇和平的領導人,是不值得追隨的而只想用「外國力量」及「掃帚」來禦敵的政府,則是虛妄而不負責的

【即時短評】「飛機有黃泥 就知來自桃機」 桃機成國恥

◆  【即時短評】台南鐵票區輸贏 驗收民進黨整合派系成果
◆  【即時短評】「飛機有黃泥 就知來自桃機」 桃機成國恥

◆  【即時短評】山林解禁 社會觀念也解禁了嗎?
◆  【即時短評】對公僕砍蘿蔔、加重鞭 國家機器能順?
◆  【即時短評】年改兩面刃 藍營膽戰心驚
◆  【即時短評】只能「互相漏氣」求進步?
◆  【重磅快評】鄭文燦呼喚賴清德 隱藏蔡英文的小算盤
◆  【重磅快評】算數無誤799 王浩宇新南向問政勢成明星
◆  【即時短評】防鬥毆探長式撂狠話 院長夠嗆但警察遭殃
◆  【重磅快評】川金會破局後 金正恩在想甚麼?
◆  【重磅快評】官威治國 蘇貞昌拔官令禁得了聚眾鬥毆?
◆  【重磅快評】韓流來襲 卓榮泰歸去時記得帶走那支掃把
◆  【重磅快評】此地無銀三百兩 國防部為何愈描愈黑?
◆  【重磅快評】17年都做不到 再給老王4年有用嗎?
◆  【即時短評】給方向沒給路徑 王金平怎築通向未來之橋
◆  【重磅快評】太錯亂!鄭寶清作球給林佳龍打盧秀燕
◆  【重磅快評】非核家園=荷包縮水+犧牲健康
◆  【即時短評】國民黨太陽向禿子借光 不如自己發光
◆  【重磅快評】朱立倫會韓國瑜 路過台南可曾想到賴神?
◆  【即時短評】朱立倫會韓國瑜 不失分就是加分
◆  【重磅快評】王金平說「只做一任」的政治解碼
◆  【重磅快評】鬆綁山林前 山友須先為自己安全負責任
◆  【重磅快評】林黛玉吃酸梅補身體 韓國瑜力戰神隱少女
◆  【重磅快評】藍軍留徵召多條活路 選到底唯剩死路
◆  【重磅快評】邱吉爾打張伯倫 剖析小英兩岸論述新策略
◆  【即時短評】三波國旅方案變變變 觀光局閉門政策找罵挨







【即時短評】「飛機有黃泥 就知來自桃機」 桃機成國恥


2019-03-10 12:22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即時報導
桃園機場狀況不斷,圖為2016年進場道路地下道淹水。本報資料照片

停電及漏水成為桃園機場「日常」,攸關飛安的跑道及滑行道不斷出現坑洞,一下雨就充滿泥濘,被譏為黃土高原,別國機場人員一看到帶黃泥的飛機,就知道來自桃園機場。作為我國對外交通重要門面,桃機卻狀況百出,簡直成了國恥。
桃機近年重大出包,民國105年(2016年)大淹水癱瘓十小時,民國106年(2017年)停電91分史上最久,去年還有四個月跳電四次的丟人紀錄。破爛跑道及滑行道還曾被機師批評「沒有一天平整過,不要到出人命再來檢討
對這些風波,桃機總是回應正在改善,或提出短中長期的整建計畫,但下次依然繼續出包。交通部長林佳龍日前喊出5月前桃機大體檢,但民眾也不是第一回聽到這些漂亮話,能執行度能有多少,令人質疑。
交通部稱打算改善桃機設備系統及工作流程,但這種思維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桃機問題不是出在硬體,而是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內部制度有待改革
從過去的中正國際航空站,到更名桃園國際航空站,再到民國99年(2010年)正式公司化,桃機的工程委辦方式都未隨著組織變革而進化,從經費編列及妥適性、設計監造及品管都瑕疵處處,以前在「中正國際航空站」時代看不到的問題,隨著每年運量增加而逐一浮現。
桃機今年40周年,許多機電系統在經年累月使用下,設施早須翻修或汰換,經費卻成一大問題。桃機看似收益豐厚,其實賺得的錢有一部分須回饋地方及民航作業基金,機場服務費也要分給觀光發展基金,但這些分出去的經費使用少有人檢討,例如被稱為「大撒幣」的國旅補助,極大部分就來自觀光發展基金的挹注。當桃機經費有限,妥善運用資源也就更顯困難。
第三航廈完工期不斷展延,政府又頻喊每年衝高旅客入境數,已是桃機不可承受之重。某次桃機淹水,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曾失言「是漏水不是淹水」,還認為國人標準太高。但桃機作為國家門面及飛安考量,理當用最高標準檢視,但願這次的大體檢不再是漂亮






【即時短評】台南鐵票區輸贏 驗收民進黨整合派系成果


2019-03-10 21:54 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即時報導
陳水扁支持郭國文 陳筱諭表示是騙選票。本報資料照片

立委補選周六投票,台南第二選區的輸贏代表綠營「鐵票區」支持度,民進黨背負著輸不得的壓力。面臨選戰倒數的時刻,民進黨終於請出代表正國會的立委陳亭妃及前總統陳水扁錄影力挺郭國文與其說這一戰是民進黨民國109年(二○二○)的政權保衛戰,不如說是九合一後派系是否整合的一場驗收
台南第二選區情勢從提名開始就相當詭譎,泛綠分裂成挺扁勢力、反新潮流勢力及目前執政的民進黨,無論黨中央及黨內天王賴清德、陳菊一再呼籲團結,黨內整合的速度卻非常慢,再加上外有高雄市長韓國瑜捲起的「韓流」加持國民黨候選人謝龍介,讓該區選情從平靜變成狂熱,藍綠幾乎被打成五五波,讓黨中央也不得不正視風向真的變了。
民進黨在去年九合一選舉輸掉高雄市,嚴重衝擊前市長陳菊十二年執政打下的基礎,一開始民進黨的基本盤有如銅牆鐵壁,但最後卻催不出基本盤選票,原因與初選分裂遺留的後遺症脫不了關係。再看台南市立委補選的狀況,泛綠分裂猶如重演去年高雄市長選舉,九合一選舉之後,各種黨內恩怨爆發,派系之間表面和諧卻互不相讓,嚴重影響接下來黨主席補選及立委補選的作戰策略,隨著黨內立委表達對各種政策的疑慮,也可以看出眾人心裡早就將「保命」放在「黨意」之前。
周六登場的立委補選,將是民進黨在九合一之後最殘酷的「滿意度」考驗,民進黨雖目標「坐二望三」,希望拿下基本盤票倉台南、新北之外,也攻下艱困選區彰化縣。但民進黨一開始的策略就處於「守勢」,而非追尋突破,導致彰化縣尚未拉抬之前,新北、台南也因「韓流」及黨內分裂等因素圍攻,錯過了選前整合的黃金時機。
如今在黨中央努力之下,請出跨派系立委及陳水扁公開表達支持,希望淡化派系鬥爭印象。然而民進黨是否真的整合成功,不是候選人自己說了算,還得看選民是否埋單。

名家縱論/AI開啟智慧醫療的新紀元

◆  漫畫/爬窗式關係
◆  立委補選…大選前的抽考
◆  比照防詐 建立防酒駕氛圍
◆  酒駕重懲 不如強制性治療
◆  要食安 不要農地工廠
◆  夜店站崗 累死警察
◆  偏鄉改變了校長
◆  畫中有話/拚經濟 好久不見
◆  大屋頂下/蔡英文應直言台獨不台獨
◆  星期透視/從酒駕看生命教育與社會安全強化
◆  名家縱論/AI開啟智慧醫療的新紀元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AI開啟智慧醫療的新紀元


2019-03-09 23:29 聯合報  簡立峰(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對廿年後科技發展再次做預測。 (歐新社資料照片)

最近,比爾蓋茲對廿年後科技發展再次做預測,過半項目都與人工智慧(AI)及智慧醫療有關。研究AI需要仰賴電子資訊科技,而推動智慧醫療,需要健全醫療產業支持,這都是台灣產業強項。電子資訊醫療產業能成功攜手,AI智慧醫療將是台灣下一階段非常重要的產業方向
比爾蓋茲廿年前曾成功預言智慧手機、社群軟體等重大科技誕生。最近他對廿年後的科技發展再次做了十項預測。其中至少有四項與智慧醫療直接有關,包括藥丸式的腸道探測器、手腕上的心電圖、定制癌症疫苗、預測早產兒技術,這些技術都必須結合AI與醫療科技。若加上另兩項懂自然語言的AI助理、更靈巧的機器人,對醫療照護也會有所助益,AI智慧醫療相關技術就占六項,可以說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心。
近來AI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確實獲致不少進展,其中以影像辨識、大數據分析的成果最為豐碩醫學實務上有很多學門都跟影像科技有關,像是電腦斷層、X光判讀等,如能借重AI影像辨識與機器學習技術,將有助於提高診斷能力;以Google為例,只利用十二點八萬張的視網膜眼底影像,便可藉由機器學習成功建立診斷模型自動辨識視網膜病變其精準度已可達到專科醫生的程度。此外,大數據分析用於基因定序、病理資料庫分析,也可增加醫療數據的精準度與分析價值。
發展前述這些智慧醫療科技,須有良好的電子資訊與醫療科技為基礎。電子資訊與醫療剛好是台灣兩大優勢產業。雖然出口為導向的電子產業,與內需市場為主的醫療產業,過去其實沒太多交流機會,但隨著AI在醫療應用愈來愈受重視,最近跨產業之間的合作也開始熱絡起來。一些資通訊大廠紛紛嘗試投入AI生技醫療領域。鴻海捐贈的台大癌醫中心已正式試營運;廣達結合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及物聯網技術,開始與國際醫療研發機構合作;仁寶也布局遠距醫療、電子病歷、癌症免疫細胞等領域,緯創則是鎖定醫療檢驗與大數據整合軟體領域,並發展智慧機器人;明基友達在醫材領域也有可觀的發展成績。
不過,台灣發展AI醫療產業仍有幾個關鍵問題有待突破。首先電子業與醫療業的產業結構與型態有很大差異,電子業偏向大量生產、追求高效率醫療業則是強調精準安全、速度不是唯一,尤其醫療體系主要工作是服務病患,雖然也會進行醫學研究,但較缺乏開發產品與服務的動機,加上認證測試的程序複雜冗長,因此電子業與醫療業的合作雖然不少,但至今商業化的成果有限。
其次,電子病歷資料的取得不易,即便有最先進的AI技術也派不上用場。AI要能達到精準醫療的目標,須仰賴大量且準確的資料,但目前累積大量國人健康資訊的健保資料,因涉及隱私權、責任歸屬等議題,使用限制多,加上台灣醫療體系的資訊系統一般過於老舊,且多未建置完整的雲端病歷系統,都讓AI醫療研究很難使得上力。
相較於過去推動的醫療E化,醫生較少參與,最近AI智慧醫療似乎獲得更多醫療院所與醫生的關注與支持,這是一個好現象。要加速獲得進展,可考慮從醫學院階段就讓學生學習AI概念,培養跨領域人才;另一個重點也必須借重台灣在硬體的優勢,多往具備AI功能的智慧醫療裝置多所嘗試,例如可以協助帕金森氏症患者防手震的智慧湯匙、可以測血糖免扎針的隱形眼鏡等,讓台灣智慧醫療技術有其獨特性。若是電子資訊與醫療產業兩強能成功攜手,AI智慧醫療有極大潛力成為台灣重要的科技產業。






星期透視/從酒駕看生命教育與社會安全強化


2019-03-09 23:33 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台北區監理所與板橋殯儀館合作,安排76名酒駕累犯到殯儀館參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酒駕議題最近引起廣泛討論,無論是從刑事政策加重刑責、加裝酒精鎖、沒入車輛或同乘者連坐責任,甚至是讓酒駕者清洗大體,社會各界各類不同的修法或行政措施,包含近日實施震撼教育的殯儀館上道路安全講習,亦無疑是希望扼止酒駕事故發生,同理受害人家屬的痛苦我們支持任何政府或民間倡議可以防止道路安全意外的做法
但必須提醒的是,酒駕僅占致死或重傷交通事故原因的百分之一點七,其他百分之九十八點三的致死或重傷交通事故原因,同樣值得我們探討並提出解決策略。
依據內政部警政署警政統計年報,民國一○六年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以未依規定讓車占百分之十九點五九最高,其次是轉彎(向)不當,占百分之十四點一,違反號(標)誌管制占百分之八點一六,至於酒醉(後)駕駛占百分之一點七,未依規定減速、超速失控占百分之一點五二。
台灣對於酒駕事件,從「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宣導口號深入民心,的確多少改變了勸酒的文化,對交通安全的維護發揮一定的成效,但加上酒測機制及警察定時定點執法的配套,卻仍不免發生憾事。
當然,徒法不足以自行,加重酒駕肇事者刑責之後,公權力仍否有效貫徹是重要關鍵。從法務部近十年酒駕案件偵結情形就有百分之六十是簡易判決,近三成緩起訴,另外每年酒駕累犯則是近二萬人。酒駕肇事者不分社會地位、職業身分,即便是位高權重的官員或是一般社會民眾,都有可能是肇事者,從以上執法情形結果來看,酒駕者只要花錢了事,根本不會怕。
酒駕累犯是我們認為更應該重視的問題。這已不是只有法務部的刑責處理就可以,建議政府必須對酒駕者成因、背景有一個大數據分析及其後追蹤,若是有酒癮問題的人,即便坐監服刑,其再犯高機率依舊存在,此時就是政府的社會安全網必須更積極介入戒癮治療,這需要政府和民間一同合作。
社會事件的發生往往不是單一原因,解決對策也不能只是單一面向。藉由此次酒駕事件的社會關注,我們會希望更聚焦在道路交通安全政策的全面檢討,任何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事,也應慮及受害人家屬的悲痛,對肇事者所課予的社會責任並應同時兼顧維持衡平。
誠如以上統計所述,很多道路事故原因引起的生命傷亡,這些多是可以自己做好安全預防,並非是不能掌控的因素,可能只是一時貪快、圖自己方便而造成意外。又例如是吸食毒品駕駛,一般酒測機制無法處理,更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黑數,難以預防。此類對於危及他人生命安全及社會安全的危害,與酒駕肇事一樣重要,政府也應思考如何針對發生事故的原因及類型預為因應並提出不同對策。
生命無價,放諸在道路交通安全的天平上皆然。珍惜自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這也是每個人要學習的生命教育。







大屋頂下/蔡英文應直言台獨不台獨


2019-03-09 23:35 聯合報  黃年
蔡英文總統的兩岸立場強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就當前情勢而言,台灣面臨的兩岸思考,還不是統一不統一的問題,而是台獨不台獨的問題
台灣面對兩岸關係的生存戰略,有「中華民國」與「台獨」兩種選擇
持守「中華民國」的生存戰略,不能排除「統一」的議題,必須接受「統一前」的框架。然而,中華民國可以主張「一中各表」、「如何統一,先於是否統一及何時統一」、「互統一」、「大屋頂中國兩制」與「台灣方案」等等。在馬英九總統任內,甚至主張「不統/不獨/不武」。因為主張「不獨」,所以可以主張「不統」及「不武」。由於中華民國可以主張「統一,不是現在」,因此兩岸出現了和平競合的空間。
相對的,則是主張以「台獨」為生存戰略。台獨,北京不答應,美國不支持。由於不說「不獨」,所以也失去了說「不統」的餘地,兩岸甚至可能失去「不武」的保障。
前面說,中華民國可以公開主張「一中各表」,但台獨政府敢公開主張「一中一台」嗎?中華民國可以主張「統一,不是現在」,但台獨政府敢說「台獨,不是現在」嗎?
本文逕稱蔡政府為台獨政府如果不是,可以更正。但蔡英文想必不願戴台獨這頂帽子,卻又沒有脫掉的勇氣。這種「玩台獨其實不敢台獨」的錯亂與尷尬,正是民進黨一切問題之所在
韓國瑜三問蔡英文:不敢台獨,不接受九二共識,又不愛中華民國,到底要把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帶到哪裡?
此問打破了長年的政治禁忌。因為,在過去的約二十年中,台獨是不容挑戰的「政治正確」。說什麼台獨才能護持台灣的主權及主體性。台獨就是民主,民主就是台獨。台獨就是「愛台灣」,「愛台灣」就要台獨。
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中,誰敢挑戰台獨?又誰敢戳破「玩台獨其實不敢台獨」的騙局?現在,韓國瑜直白抨擊台獨,並直截了當地指出,蔡英文這些人「玩台獨其實不敢台獨」,是裝腔作勢,是「喊假的」。
從「台獨是愛台灣的同義詞」,到「台獨是喊假的」,這是台灣政治論述的大翻轉
民國107年(二○一八年),高雄三山出現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海,使人們開始思考:就「愛台灣」而言,在兩岸抗衡關係上,中華民國有哪一點不比台獨強?
例如就體現國家主權及主體性而言,中華民國和台獨誰比較強?中華民國已有一部總統直選及三度平順政黨輪替的憲法,但台獨的「正名制憲」還在「裝腔作勢」。又如就維護民主而言,中華民國容許台獨運動公開主張「正名制憲」,但台獨政府卻連國人主張「兩岸和平協議」都要圍堵封殺。台獨已漸成民主的反義詞。
甫聞「兩岸和平協議」之說,台獨政府就提出「前後雙審核/前後雙公投」的扼制手段。然而,迄今仍保留《台獨黨綱》的民進黨,是否亦應一體比照,也對台獨的正名制憲設下「雙審核/雙公投」的規範?但現況卻是:台獨主張降低「正名制憲台獨公投」的門檻,台獨政府卻打算對「和平協議」設下較修憲還要嚴格的政治障礙。民進黨的「雙標黨」,誠非浪得虛名
蔡英文政府的台獨只是「裝腔作勢」。妳不敢台獨,但總不能連「兩岸和平協議」也要封殺吧?
「和平協議」是一種中程協議,主要目標是想要在兩岸間,為中華民國爭取主體性,並用以節制統一的發展,緩和統一的壓力,以和平競合來保護台灣
且看金正恩願以討論非核化來交換「和平協議」,蘇貞昌卻要拿著掃帚去抵制「和平協議」。你說奇怪不奇怪?
蔡英文只須回答一個問題,就能澄清內外的各種猜疑,那就是妳及民進黨究竟是不是要搞台獨
蔡英文若不先回答這個問題,她所有的國家論述及兩岸論述,如韓國瑜說的,都是「沒有羅盤」。
若是台獨,當然就反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若不是台獨,依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就沒有理由反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若不是台獨,總統就應依憲法,稱「這個國家」為中華民國;若是台獨,「總統」才會想用「中華民國台灣」,來假裝是另一個國家。若不是台獨,反對一國兩制是因反對「一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若是台獨,由於支持「一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巴不得「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也就變成了北京一國兩制的啦啦隊。若不是台獨,就絕不會不擇手段地去中華民國化;若是台獨,就會淪為北京去中華民國化的OEM代工者,淪為北京在台灣去中華民國化的第五縱隊……
這一切,只等蔡英文說清楚一句話妳到底是不是台獨
是台獨,就做台獨的事,行台獨的道理。不是台獨,而是中華民國,就應做中華民國的事,行中華民國的道理。
最惡劣與最愚蠢的就是:不敢台獨,卻盡幹些北京去中華民國化OEM代工者以及第五縱隊的事。也因此才會不敢台獨,也不准議簽「和平協議」。
韓國瑜指台獨是裝腔作勢,不啻指台獨是騙局。這是中華民國的支持者忍受了至少二十多年壓抑的大反彈,這也才能解釋幾乎「藍綠三七開」的高雄市為何會在五十天內一個筋斗翻轉過來。
民間對台獨的質疑與思考,正在快速浮現。柯文哲從「墨綠」能走到「喊台獨卻取消徵兵是喊假的」、「兩岸一家親」、「反對九二共識,蔡英文應有替代方案」、「我也很想知道她的台灣價值是什麼」及「台灣能不能撐過兩天」,而韓國瑜又能在深綠的高雄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些無疑皆顯示了綠色版塊的鬆動及綠色選民的漂移。
在這樣的民意流動下,蔡英文其實不是沒有引導民進黨轉型的機會,何況她也有領導民進黨轉型的責任。但蔡英文卻眼看著柯文哲和韓國瑜兩頭灰犀牛來引領這場綠色漂移,她自己卻淪為台獨的囚徒,仍然陷於「台灣國無膽/中華民國無能」的困境之中
再問一次。台灣若想與大陸和平競合,就維護主權及主體性、保障民主,及「愛台灣」來說,中華民國有哪一點不比台獨強?
沒錯,中華民國的處境的確非常非常困難艱苦但比較而言,中華民國比台獨強,中華民國比台獨好。強得多,好得多。
蔡英文須先說清楚,她究竟是不是台獨。要先答清楚這個前提性的問題,她自己才會知道,她要不要反對九二共識及封殺兩岸和平協議,或尋求任何安保對話,等等。
民進黨,放下你的掃帚吧!






畫中有話/拚經濟 好久不見


2019-03-09 23:36 聯合報  陳柏亨
圖/陳柏亨

近年因兩岸關係急凍,致陸客銳減,引發觀光百業蕭條;近日高雄港碼頭停泊一艘郵輪,帶來大批觀光客,讓高雄動起來,這是轉機,抑或只是曇花一現,還有待觀察。
去年底九合一選舉,訴求「人進貨出發大財」的拚經濟政見,形成一股不可逆民意風潮,鼓動政壇紛紛向錢看。今年以來,中央地方馬不停蹄出訪找農產訂單與招商引資。除了高雄市韓國瑜日前分赴星馬推銷農產品,農委會主委更在日本食品展大秀農漁產出口戰績,大有互別苗頭之勢;許久未見藍綠尬場拚經濟,對百姓來說,是好事一樁






偏鄉改變了校長


2019-03-10 00:34 聯合報  李凡/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第七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偏鄉教育」獲社會前進獎「台灣真善美感人事蹟」報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當你不想追求成績時,成績反而起來了」,他帶我參觀他爭取經費裝修好的圖書室和家政、木工教室,一臉驕傲。前述話是在他辦公室對我說的。聽到這話,我深深感受到他終於變了!
過去他在都會學校任教務主任時,以追求學生會考成績表現當績效,他曾得意的跟一位前輩說:本校考上第一志願學生贏過你們。當時我曾說了他一頓,他很不以為然。當上偏鄉校長後,他想把經驗帶過去。隔年遇到他,他興奮地說學校成績贏過了哪個學校,當時我只是說「你未免太容易滿足。」
沒想到這次受邀到他的學校演講,我看到他變了。他感慨說「這邊的孩子不是都市孩子,我們除發揮教育功能外,還必須扮演家庭的陪伴功能」,他告訴我哪個孩子由祖父母帶大;哪個孩子家庭破碎亟需介入支援;「深入了解才知道他們欠缺的是甚麼,那絕非給錢補助了事」,我聽到這裡已經點頭如搗蒜。
他又提起一些放棄學習宛如放棄自己人生的孩子,學校老師即使威逼利誘,依然無法吸引孩子讀書;但他用技職教育帶孩子,沒想到孩子因為在操作過程的成就感,找回學習意願願意嘗試,「國中學技藝,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回自信,偏鄉孩子很需要自信呀!」他提到如今學生竟願意進圖書室,且能安靜看書
「您知道嗎,我現在開設的木工職群多受孩子們的喜愛?他們不只擁有原住民木雕的藝術天分,我們還培養他們設計能力,及製作各種家具的技能…」他真的變了,這改變來自於,他願意走入社區,深入部落,進入孩子的家庭,看到以前從沒見到或想到的景象,終於知道對偏鄉教育不是光談會考成績,而是要回歸到「人」問題,不深入了解孩子情況,無法對孩子有實質幫助
回來後,關心的朋友問起他的情況,我說偏鄉不但改變他原先對教育的看法,更激發出他的愛與使命呢







要食安 不要農地工廠


2019-03-10 00:42 聯合報  程仁宏/文化大學教授(台北市)
行政院正修法,對全國七千多家臨時登記的小工廠,要取消明年六月的合法化大限,到期後仍可繼續輔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工廠管理輔導法將在明年六月落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該法已列立院優先法案,行政院三月提修正草案,農地工廠若要變更為丁種建築用地,將依土地公告現值約一定比例繳回饋金,即可輔導合法化以「消除民怨」。請問蘇院長農地非法工廠危害消費者食安的民怨,如何消除政府不依法整頓,一再退讓是蔡政府的轉型正義嗎
筆者在消基會服務時,即多次發現農漁產品含重金屬問題;後至監察院與楊美鈴委員共同調查,更發現至一○二年三月止,全國受汙染農地面積五百一十六公頃;但至一○六年六月,汙染面積增至五百卅三公頃,至今年二月更高達一千一百卅八公頃,怵目驚心!政府有在管理嗎?
依工業局一○五年底調查,當年農地違章工廠近四萬家;上月蘇院長在立法院報告,稱違章工廠數目為六萬到八萬之間。顯然經濟部及農委會仍未能掌握農地違章數量,連違章工廠數量都無法掌握,政府又如何管理
蘇院長宣稱,有責任消除民怨,但是不能為了消除少數違法業者的民怨,造成更多數消費者更大的民怨;更不能讓農地違法地下工廠鯨吞蠶食優良農地,造成消費者無法安心吃本土農漁產品








比照防詐 建立防酒駕氛圍


2019-03-10 00:53 聯合報  陳宏煇/教官(新北市)
酒駕肇事造成重大死傷,社會難容。政府朝不確定故意殺人處理、擬將預備犯先關三天,社會上更有一派支持鞭刑的聲浪,莫不企盼降低酒駕再犯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拜讀昨天「臨檢少宣導缺,酒駕重罰又如何」一文,深有同感。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會把酒駕和犯罪劃上等號,行政部門在思考酒駕防制時都是以法為優先,民眾也是認定「治酒駕用重典」。但多年下來,酒駕問題還是持續存在,行政部門是否應該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如何才能讓酒駕有效減少?
十幾年前詐騙案層出不窮,政府委由警政署協助防制,先是制訂防詐專線一六五,接著加強向民眾宣導,透過各種媒體強勢播送各種詐騙方式,再藉由轄區派出所加強對銀行、學校及老人實施預防宣導,漸漸地銀行行員開始熱心注意大額提款的老人,警察也會耐心協助勸導,社會逐漸形成一種防詐騙氛圍,有效減少詐騙案。
如果能比照詐騙案的模式,先是制訂防酒駕專線,再透過各種媒體強勢播送酒駕的下場,接著請轄區派出所加強對學校、娛樂業者及企業實施預防宣導,當娛樂業者會熱心注意喝酒客人離去的交通工具,警察會耐心地勸導時,社會逐漸形成一種防酒駕的氛圍時,酒駕傷亡或能慢慢減少。







酒駕重懲 不如強制性治療


2019-03-10 00:51 聯合報  李金城/退休教師(苗縣三義)
台北區監理所與板橋殯儀館合作,安排76名酒駕累犯到殯儀館參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昨有酒駕再犯者參加「震撼教育」,在殯儀館進行道安講習,效果有待評估。飲酒肇事、致人於死,站在受害家屬立場,令人難以承受,法務部因應輿論,劍及履及著手修法。
如今只修法加重論罪,恐造成許多人因遭遇酒測,雖未肇事,卻成「殺人未遂」現行犯,其意圖與動機,和拿刀、槍殺人確有分別;況且酒量因人而異,標準如何定奪難有公平性
惟數據顯示,酒駕累犯比例占近四成,酒後肇事也以累犯居多。此類酒癮案例,真能以雷厲風行手段遏止?
酒駕肇事,天理難容針對酒癮、累犯祭出「強制性治療」,如此遇疾不亂投醫,方可治本







夜店站崗 累死警察


2019-03-10 00:36 聯合報  張有賢/製造業(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指出,若特種店再有鬥毆治安事件,警察局長就要負責,外界擔心未來局長不夠換,蘇貞昌表示治安好「局長就會升官」。 記者王敏旭/攝影

台灣警察真辛苦!以前菜價飆漲時,被要求去市場查價回報,現在行政院長耍官威,如果特定行業門口有人鬥毆,警察局長烏紗帽難保;接下來各分局警力首要工作,恐怕就是守在這些店的門口,豈不都成夜店「保全」。
在特定行業門口滋事,對治安形象固然不佳,但是其它區域或一般住宅區,難道就不重要嗎?政府該指示的,是深入瞭解各都會區治安不佳原因,減少幫派組織滋事機會,而不是逞官威作秀
動員大批人馬站崗臨檢,沒多久就人仰馬翻,反而影響其它區域治安。治安的事應該是責成專業的警政主管機關拿辦法,而不是閣揆老是想自己跳下來當署長衝衝衝,這反會累死三軍







立委補選…大選前的抽考


2019-03-10 00:54 聯合報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
高雄市長韓國瑜昨天專程到台南幫台南市立委補選候選人謝龍介站台助選,還一起上街頭拉票。 記者劉學聖/攝影

如果說去年地方選舉是期中考,立委補選則是明年總統大選前的抽考
以當老師的經驗法則看,只要期中考成績開跟號、再乘以十能超過六十分,表示還有努力低空飛過的機會。民進黨九合一選舉縣市長只剩六席(廿二%)、得票率卅九%,不能算是死當。然而,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日前「民進黨現在就只剩一口氣」說法,雖有哀兵必勝的用意,聽來卻是怵目驚心,連現任閣揆蘇貞昌也不得不承認,民進黨現在情勢確實不好、所以更要努力。
先前已完成補選的台北及台中各一選區,原本就是綠、藍地盤,鳳還巢並不意外。然而,在接下來的四席,看來國民黨是坐二望四,民進黨則是全力護盤,萬一輸掉既有的台南及新北,一葉知秋,對於執政黨而言將是相當難堪。雙方全力衝刺,藍營喊出「要讓賴神也挫敗」,綠營則寄望這一役能夠止跌回升。其實,輔選大將也各有盤算,國民黨的太陽們想像的是再創「三山」,民進黨內部對於守住馬其諾防線,有不同盤算,也就是究竟帳要算在誰的身上。
台南第二選舉區是新市長黃偉哲留下來的,幅員跨越東西,包含七股、佳里除了黃偉哲本人出身前者,其他名人包括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及前縣長蘇煥智,後者則有前省議會議長高育仁,各有千秋。只不過,民進黨原本在台南囊括所有五席,儘管候選人郭國文中央地方資歷完整、朝中有人好辦事,選戰卻打得十分辛苦,應該是提名不夠透明,讓同路人出走有理。肥水不落外人田,是派系生存之道,排他性太強的結果就是同志袖手旁觀,前車之鑒是高雄拱手讓人
三重是民進黨的鐵票區,只因高志鵬馬失前蹄,只好徵召余天出來重作馮婦。藍綠近年在此實力旗鼓相當,雙方兩度對決,民進黨終於重拾陳景峻擔任市長光景。余天沒有什麼不好,藝人從政不乏表現亮麗者,最有名的是美國總統雷根;相較之下,對手鄭世維口才便給,時常曝光代表國民黨辯護國家大政。民進黨提名有太多支持者無法理解的邏輯,艱難選區花蓮縣長原本打算逕自徵召許傳盛,最後由被勸退的劉曉玫出線,翻來覆去,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宏觀調控,也就是補償未能提名上回孤軍奮戰的游錫堃再戰新北之憾。
民進黨因為年金改革,惹來軍公教投票排隊再久也要出一口氣,而勞工及其他受薪階層則冷眼旁觀,只能倚賴發放各種補貼來估票,沒有想到陳水扁執政時期所鞏固的南部選區竟然會生鏽。韓國瑜勝選有很多因素,謝龍介有樣學樣主打農產品出櫃外銷,一下子海峽兩岸、一下子南北奔波上電視,民進黨政府似乎有點招架不住,究竟是不會做事、還是不會宣傳,自許接地氣的閣揆蘇貞昌應該是非常焦急。
話又說回來,學生考試有時候不免還要碰運氣,特別是當老師臨時換人、出題方式丕變之際。眼前,在民進黨政績不佳的情況下,臨危授命的蘇貞昌當然不容官僚顢頇、大體已經止血,不過,已經宣布要連任總統的蔡英文是否能如願,還要看柯文哲是否加入戰局、以及有心問鼎九五的人赴美口試結果。對於中國與美國交鋒下的辣台妹蔡英文來說,萬一輸掉南北兩區,受挫的不是只有自己,內部要逼宮恐難

王健壯/蘇貞昌不要像鼓氣的青蛙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蘇貞昌不要像鼓氣的青蛙
◆  盛治仁/目標與關鍵結果
◆  薛承泰/「千里江陵一日還」序曲
◆  方祖涵/過街老鼠的第二人生
◆  黃介正/強軍維和 不戰為勝
◆  劉維公/文化4.0政策時代
◆  李清志/看不見的魅力

◆  范疇/「四個算總帳」的日子何時到來?
◆  葉銀華/該如何治理泛公股企業?
◆  陳亮恭/扶老比與經濟動能的連結






王健壯/蘇貞昌不要像鼓氣的青蛙


2019-03-10 00:59 聯合報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高雄市長韓國瑜月底將出訪中國大陸,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表示樂見平等互惠交流,但也強調台灣不畏戰、不挑戰,隨時應戰,「只有做戰爭的準備,才能得到和平。」右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戰爭是政治的決策,反戰是道德的抉擇一個追求進步價值的人或政黨,在面對戰爭與和平這個議題時,絕不會讓自己陷入「和乎?戰乎?」的道德兩難,和平一定是唯一選項但就像艾蓮娜羅斯福所說談論和平是不夠的,必須信仰和平,信仰和平也是不夠的,必須爭取和平」。
爭取和平當然是反戰,但反戰是爭取和平的被動作為,非戰,不要戰爭,消弭可能發生的戰爭,才是爭取和平的主動作為。一個自稱反戰的人,如果未曾竭盡一切可能去爭取和平,或者創造爭取和平的條件,卻又同時夸夸其談不畏戰的決心,這樣的人即使不是偽反戰,也是不徹底、不完整的反戰論者。
中國對台灣至今未放棄戰爭威脅,這是事實中國已加速統一進程,也是事實台灣絕大多數人不接受一國兩制,更是事實。但這三個事實相加,卻並不必然會讓台灣陷入「戰乎?降乎?」的困境,台灣任何人或政黨執政,應為當為的最優先事項,就是避免讓國家一步步走向二選一的困局,而和平,或者說竭盡可能創造和平的條件,當然是第三種也是唯一的選擇。
但在蘇貞昌的邏輯裡,談論和平就是失敗主義、投降主義,主張簽署和平協議的人更等同於張伯倫、汪精衛者流;他的榜樣是「戰海灘、戰山上」的邱吉爾,連蔣介石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也被他拿來佐證他的「掃帚抗敵論」,呼應他不惜與敵人戰鬥到底的決心。
蘇貞昌的大無畏勇氣,即使不必懷疑,但邱吉爾的「戰海灘」呼籲,發表於民國29年(一九四○年),蔣介石的「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發表於民國33年(一九四四年),時間都是「在戰爭中」,當時中國與英國都不得不戰,不戰即敗即降即亡,國家領導人在危急存亡時刻,當然必須展現衹剩一根掃帚也要奮戰到底的決心,這是「戰時領袖」應為當為之事。
但台灣現在並未處於「戰爭中」,兩岸仍有可以不戰的可能,蘇貞昌也非「戰時領袖」,何必動輒以邱吉爾自況,又何必讓人感覺,戰爭未起,「他的言論卻像一場戰鬥」?難道台灣的主權與民主,可以靠精神勝利法去捍衛去守護難道台灣未來衹有不戰則降的唯一出路
更何況,即使是蘇貞昌榜樣的邱吉爾,在二戰結束後的非戰時期,也曾多次呼籲「我不支持我們重整軍備投入戰爭,我們應該重整旗鼓開始談判」,因為「喋喋不休總勝過連續戰爭」,蘇貞昌顯然衹看到邱吉爾「不得不戰」的一面,卻未看到他「寧可不戰」的一面。
民進黨一向自稱是個追求進步價值的政黨,反戰是進步價值,非戰當然更是;民進黨在內政上念玆在玆追求性別平權等進步價值,在兩岸關係上,當然也應不可或忘要追求非戰的進步價值,民進黨如果衹談手段性的反戰,而不主張目的性的非戰,不把非戰內化成政策思維,不把非戰落實為具體的政策言行,民進黨追求的進步價值,衹不過是半調子的進步價值。
中南海那批人也許時刻不忘戰爭,但台灣領導人卻必須要有「阻止戰爭的方式是傾盡全力抑制戰爭」的認知民進黨政府因此應該自問的是:對創造兩岸和平條件是否已傾盡全力、竭盡所能?而非像鼓氣的青蛙一樣夸言勇氣與決心;「如果國家渴望和平,那就應當避免引發大炮齊鳴的那些摩擦」,拿破崙這句話也許可作為兩岸領導人思考非戰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