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樂為良專欄】當年鄧小平訪日本 如今101年的Panasonic向中國取經

【樂為良專欄】當年鄧小平訪日本 如今101年的Panasonic向中國取經



2019-04-23 11:55 專欄作家  樂為良
日本電子大廠Panasonic今年進入第二個100年,面對中國業者的急起直追,這家日本大廠選擇向中國企業取經。圖/路透
Panasonic高層已做出三大變革,希望能扭轉在中國市場的頹勢。圖/路透


日本電子大廠Panasonic今年進入第二個100年,這家曾經所向披靡的企業,以高價位、高品質,把家電產品賣給全球,還深受各國消費者的追捧。這層風光在南韓崛起後,便大幅失色,在近幾年大陸家電的急起直追下,更是每況愈下,不得不改弦易轍,請益中國。
Panasonic與中國結緣起於民國65年(1976年)文革結束後,鄧小平於次年復出,隨即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他於民國67年(1978年)以副總理身份訪問日本。
鄧小平15歲便遠赴法國打工留學大陸的用語是勤工儉學),心裡有數何謂先進」。坐上日本高鐵的他,不停的稱讚它的快速和舒適,難以相信一路所見的獨棟式房屋都為農民所有。在大阪,83歲的Panasonic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冒著細雨在工廠門前迎接。
松下幸之助與鄧小平兩人之間的談話,成為中日關係的一段佳話。急迫改革的鄧小平直接邀請Panasonic進入中國,振興當時貧窮落後的大陸工業。這位日本經營之神欣然同意,次年便把黑白映像管等成套技術設備,送到上海燈泡廠與北京大學等單位。民國76年(1987年),Panasonic在北京成立映像管合資公司,成為二戰後首家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
Panasonic引進多項技術到大陸,先從生產雙桶、全自動洗衣機開始。第一年生產10萬台,接著年年翻倍。從建廠之初到整個90年代,Panasonic開創了輝煌業績,一度占有中國家電市場的20%。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於民國83年(1994年)成立,十年內在大陸設立了50間家電工廠,民國99年(2010年)增加到117家,達到最高峰。年銷售額一度超過1兆日圓
民國96年(2007年)前,Panasonic保持兩位數的年銷量增長,但在民國99年(2010年)開始下滑。當時,大陸本土企業帶著成本與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競爭優勢逐步崛起。而仍滿足於現狀的Panasonic,則守著那套「把高品質日本產品帶到中國、自主開拓市場」的閉門主義,開始露出緩慢、脫節的敗象。曾經銷量破百萬台的電視機市場,在該年減了六成,市占率跌破10%。整體家電產品的市占率僅存2%
民國104年(2015年)Panasonic決定在全球退出離子電視機市場,關閉了山東工廠,不再於大陸自主生產電視機,損失慘重。然而,中國市場大到無法割捨,就像執行董事伊東大三說:「不展開合作,擴大在華業務是不可能的。」Panasonic在大陸擁有80多家企業、約10萬員工,事業活動涉及研究開發,製造、銷售、服務、物流、宣傳等。
痛定思痛,Panasonic最高層做出了幾項重大變革,扭轉頹勢。

一、任用中國籍的最高主管

民國106年(2017年)4月1日,Panasonic在浙江成立統括大陸家電業務的「松下AP中國公司」,任用資深業務高手吳亮為總經理,期望他能根據市場的變化實情,加快經營決策的流程。此項任命驚動大陸業界,因為吳亮創了松下中國40年的首例,年薪也被拿來熱議(至今是個謎)。
接著Panasonic向德國西門子(Siemens)挖角,民國107年(2018年)8月重金禮聘趙炳弟出任社長,負責Panasonic與中國官方的溝通。兩人全權負責在中國的所有家電業務,形成從產品策劃到開發、製造、銷售的完整體系。

二、改變營運與銷售模式

淘汰日式管理模式,採取合乎大陸市場的途徑。吳亮首先推出承包責任制,讓業務員講清楚自己的銷售方案,並分享完成任務的紅利。這是仿照海爾家電的得意之作。吳亮整合了散於不同公司的研發人員,減少浪費並提高資源的運用,下一步就是成立研發獨立公司。吳亮不但減少管理層級,還去除一些代理商,成立線上銷售部門,與阿里巴巴、京東合作,例如推出為期一天的「松下家電特賣日」擴大了銷售。他希望最後能攻克線上線下同價的難關。
此外,就松下中國整體,加速往汽車電池、太陽能、照明設備等領域發展,並擴大家電與住宅的配套產品業務,增加高附加價值。

三、把決策機制搬到中國

今年4月Panasonic成立中國東北亞社,由執行董事本間哲朗擔任社長。他強調「將提高在當地的決策速度,開拓最重要的中國市場」。換言之,成立中國東北亞社,就是將整個東北亞的事業在中國做出決策並執行。
Panasonic計劃要在民國110年(2021年)前,將中國及東北亞的家電及住宅設備業務的銷售額提高至1兆日圓,約比民國107年(2018年)的業績高出五成。
目前大陸消費者因收入提高和健康意識抬頭,富有設計感和功能性的家電、浴室和室內裝修廣受歡迎。高品質的居住空間方案成了Panasonic當前與未來的賺錢主力
產業龍頭向後起之秀學習實屬無奈大陸的家電就像高鐵、航太、核能,都位居世界尖端三大品牌海爾、美的、格力不但把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做的美觀耐用,還加入IT技術、電子化數據,給予用戶全新的體驗。再加上價格因素,Panasonic不得不甘拜下風,就像被年輕力壯的雄獅趕下台的獅王。
所幸企業不同於生物,可以透過再造,重創生機Panasonic不想步入三洋、東芝、夏普被收購的後塵,以破釜沈舟的決心,祭出革新的必勝戰略,並提出恢宏的願景。雖遇挫敗,卻不可小看日本企業專注而沈穩的力量,Panasonic提出向中國取經的方案,實可拭目以待。

樂為良

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曾任《聯合報》駐華府特派記者、大陸新聞中心特派員、商業週刊出版社副總編輯,長期關注國際情勢,對國際社會發展有精闢理解,曾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擔任講座。譯著超過30本,包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數位神經系統》、《六標準差》等暢銷書。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9238/web/

◆  聯合報社論/你擔心政黨分裂,我們則憂慮國家撕裂
◆  聯合報黑白集/原來都是民主的錯
◆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2019-04-23 00:4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受到全球景氣趨緩及美中貿易戰持續的影響,原先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並不被看好,但先前公布的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達6.4%,高於預估的6.2%表現差強人意。一些最新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最近已經有觸底回升的跡象,包括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乎預期地上升,為去年12月以來首見,反映在新訂單成長及產出增加,以及購買活動的熱絡,凡此都顯示大陸經濟有升溫的現象
中國大陸經濟回溫的主要原因,第一是之前在兩會期間宣布相當於人民幣2兆元的減稅措施,以及擴大公共建設的投資,意味中國大陸將以拉抬內需市場來支撐經濟成長;目前相關措施雖然還未全面實施,但已經提振市場信心。另一重要原因,則是跡象顯示美中貿易戰有機會達成協議,至少不會再擴大;由於干擾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降低,也有助於景氣止跌回升。
國際間各主要經貿機構也紛紛提高對中國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以國際貨幣基金(IMF)為例,最近已將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6.2%,提高到6.3%;IMF上修的幅度不大,至少已不像去年般持續下修,而且未來有可能再度上修。
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好轉,但是中國大陸由這回美中貿易戰所得到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能過度依賴美國市場,因為風險太大,未來即使美中貿易戰熄火,美國仍有可能隨時對中國大陸再度實施制裁或是採取其他手段為了要彌補美國市場出口可能受阻的缺口,必須積極開拓其他出口市場
強化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連結為一項重要的途徑。中國大陸已經與24個國家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中國大陸也在加強原有FTA的廣度與深度,例如與韓國的FTA在民國104年(2015年)生效,已經有超過一半的雙邊貿易值屬於零關稅的產品範圍;目前雙方正在進行第二階段服務業的談判,中國大陸首次以負面表列做為開放服務業的模式,顯示其自由化的決心。另外,中國大陸也與「一帶一路」涵蓋國家進行產業合作,加強基礎建設投資來帶動貿易,伴隨中國大陸建構FTA網路的加持,期望可以有效地分散出口市場。
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仍在原地踏步,特別是對於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完全沒有進展;對於今年可能完成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只能觀望。相對於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在FTA的攻城掠地,台灣未來在國際市場勢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好轉,對於其他國家提供不少機會,加上中國大陸政府減稅及投資等利多措施,也有助於各國企業拓展中國大陸市場。然而,目前政府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仍然停留在意識形態的框架中,內閣官員以接力的方式,質疑地方政府爭取農產品外銷大陸訂單的效力,以及不斷提出會陷入中國大陸統戰陷阱的疑慮,完全漠視中國大陸最新的經濟情勢變化
政府的另一大盲點,是將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關係視為是一種彼消我必長的零和賽局,不斷宣稱在美中貿易戰下已經有大陸台商轉移回台生產,甚至加碼投資台灣,如此可以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並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我們當然樂見大陸台商回台發展,但中國大陸仍然是國際產業鏈分工的重要一環;美中貿易戰促使一些大陸台商及外商外移,但是這些外移企業大多數並非連根拔起的全面撤離,大多數企業在大陸仍保有生產據點。即使這二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速度已經放緩,但仍領先亞太各國,更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絕對不能輕忽。政府對大陸的經貿政策,不應只有鼓勵大陸台商回台投資及不鼓勵農產品出口大陸,而應有更宏觀的視野及完整的規劃。






聯合報黑白集/原來都是民主的錯


2019-04-22 23:5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曾兩度擔任民進黨主席,也曾兩度請辭,原因都是「為敗選負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曾兩度擔任民進黨主席,也曾兩度請辭,原因都是為敗選負責」。當時說得義正詞嚴,但現在大家才明白,表面說為敗選負責,她心裡想的卻是敗選只因太民主」。
去年民進黨敗選後,蔡英文辭黨主席。但不久她就宣稱:「假訊息讓人心浮動」、「選民沒跟上」、「民主可以被操弄」;後來又說,「假訊息透過網路傳播,確實對這次選舉造成衝擊」。用白話文翻譯敗選是因為言論太自由,老百姓易受騙,民進黨才會輸,並不是她的錯
民進黨政府於是劍及履及,緊接著,便立刻施壓NCC開罰媒體。又修法加大對言論自由的管制、取消赴陸同胞戶籍、驅趕大陸學者。各種打壓、管制措施接連出爐,把不同意見當成洪水猛獸
民國101年(二○一二年)蔡英文輸了大選,她的落選感言卻被譽為最有風度的演說。這次民進黨初選鬧到不可開交,她竟說「只要有初選競爭,民進黨必然大敗」,還說「民調就有競爭與攻擊,就會造成黨分裂」。大家才恍然大悟,當年宣稱為敗選負責其實是心有未甘,她怨的是當年蔡蘇初選導致民進黨分裂,才害得她落敗
言論自由是民主的核心價值,選舉更是民主實踐的方式,民進黨甚至把「民主」二字放在黨名裡。而如今民進黨的領導人,不僅開始緊縮言論自由,還聲稱黨內民主造成分裂,「一切都是民主的錯」。這連民進黨支持者看了,都會搖頭吧!







聯合報社論/你擔心政黨分裂,我們則憂慮國家撕裂


2019-04-22 23:5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本報總統選情民調發現,有五成一綠營選民希望蔡連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蔡賴之爭遲遲協調未果,蔡英文與綠營基層座談時,竟說出「民調做下去,黨就分裂了」的話。對此,外界的批評有二:一是蔡英文的「工具性」,她把初選和民調都看成自己保住大位的工具若無法達成這個目的,就說這些制度有問題。二是蔡英文的「威權性格」,她把自己放在黨和國家至高無上的位置,不容他人挑戰,無論在野黨或她任命的閣揆都一樣,這類反民主作風也不斷出現在決策上
事實上,當蔡英文不斷號召「民進黨團結」時,人們不能不意識到,身為國家元首的蔡英文已許久不再號召「國家團結」或「人民團結」。面對賴清德的挑戰,蔡英文多次喊出民進黨團結就會贏」,她心裡想的,其實是自己如何繼續保住總統大位。但面對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及軍事挑戰時,大家卻聽不到她呼籲「台灣團結就會贏」,或提出任何全民可以共同支持的「贏的策略」。蔡英文忘記「國家領導人」的身分已經太久了,她只記得自己是「民進黨總統」。
不可否認,蔡英文剛就任總統時,確實帶著不少新的「價值」出現,諸如婚姻平權、司法改革、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等,也受到民眾高度期待。然而,這些新價值帶來的社會振奮,很快就淹沒在眼高手低的施政上。婚姻平權和司法改革變成有膽子說、沒膽子做的吶喊,貪功躁進的年金改革變成一場軍公教大屠殺,轉型正義則在磨刀霍霍中變成整肅國民黨及其周邊組織的工具包括立意良善的一例一休,都因蠻幹導致民怨滔天自此,蔡英文即失去了人民的敬意
問題在,民意支持的退潮去得太快,而蔡英文的掌權者覺悟卻來得太慢,不僅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互信出現了斷層,民進黨內的不安與不滿也在升高。然而,蔡英文對此卻毫無警覺,即使在去年底選舉大敗後,她仍然不肯虛心反省,以為自己只要鞏固好綠營的支持便可以高枕無憂。誰料,這樣的太平假象,禁不起賴清德輕輕一推,瞬間即地動天搖,迫使民進黨必須為她修改初選機制。
蔡英文迄今民調支持度仍落後賴清德一段距離,原因無他,是她的施政已失去了民心。這點,無論民進黨分不分裂,都是難以改變的事實。深一層看,蔡英文之所以失去民心,主要是她自棄扮演「全民總統」的角色,把自己當成了「民進黨總統」,一切建設、一切職位分配都以民進黨為先,一切施政都以鞏固自己的執政為考量,而不是以國家發展全民利益為優先
更糟的是,蔡英文在憂慮民進黨分裂時,她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許多執政作為都在擴大國家社會的裂痕。她不屑提中華民國,傷害了許多民眾的國家認同她強硬的兩岸政策,不在乎打擊人民的生活她濫用政治任命,破壞了文官體系的中立她恣意為綠營量身修訂特定法案,破壞法制的持平她的能源政策一意孤行,使供電和環境陷於險境她卡管中閔而挺吳音寧,是為了黨派而非事理她婚姻平權的高調,連許多綠營支持者都被嚇壞她管制言論之嚴峻,更違背民進黨一向的理念
蔡英文總統的連任危機,並不是由於單一意外事件,而是她在治國、用人、任事各方面都一再出現傲慢和硬拗的情況,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最嚴重的是,她忘記自己身為人民的總統的角色,卻只照顧綠營一小撮人的利益,把自己的連任擺在上位然而,當失去文青腔調的粉飾後,她便露出了自私粗鄙的原色
民進黨會不會分裂,不是人們關心的事;說初選民調會造成民進黨分裂,更是危言聳聽的反民主論調。事實上,在蔡英文以黨領政的偏私領導下,國家社會的裂痕正在持續擴大,這才是人們更擔憂的事

【重磅快評】韓國瑜的「承擔」,是誰的局?

◆  【即時短評】韓5點聲明後 總統路一掃障礙?荊棘更多?
◆  【重磅快評】沒有黨的一絲溫暖 韓國瑜如何沉得住氣?
◆  【重磅快評】韓國瑜被動承擔,誰還會背後開槍?
◆  【即時短評】徵召和初選有牴觸嗎?韓國瑜在等他表態
◆  【重磅快評】韓國瑜的「承擔」,是誰的局?

◆  【即時短評】民調一枝獨秀 韓國瑜已難下馬
◆  【即時短評】總統初選 蔡賴競爭走向深水區
◆  【重磅快評】柯文哲籌建陸軍及逐鹿的打算
◆  【重磅快評】韓國瑜郭台銘須體認的課題:成功不必在我
◆  【即時短評】與2020距離 柯的強項是韓的阿基里斯腱?
◆  【重磅快評】「太監穿西裝」之亞曼尼無用論






【重磅快評】韓國瑜的「承擔」,是誰的局?


2019-04-23 11:34 聯合報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本報資料照片

近兩個多月來,國民黨總統初選情勢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從朱立倫、王金平宣布參選,黨中央為吳敦義參賽熱身打造初選制度,到「韓流」鋪天蓋地,吳敦義從「可能的參選者」變成「King Maker」,尋找位韓國瑜參選的解套方案,然後是郭台銘宣布參選,初選看似「死裡復活」,再到現在的韓國瑜聲明承擔」,正式為自己參選埋下伏筆,把球丟回黨中央,可說每天都有新戲碼
從正面來看,吳敦義不愧是選戰操盤老手,因應時局變化作出的戰術調整十分靈活,意欲找出國民黨最強選將」,爭取最大勝選機會的戰略目標清晰但從負面來看,國民黨令人詬病的「因人設事」傳統,也在此次初選達到高峰。尤其在過程當中,國民黨由去年高雄選戰「全黨救一人」,把自己變成「一人救全黨」,讓原本也有勝選機會的朱立倫被邊緣化,甚至連郭台銘也飽受自己人攻擊,「韓國瑜參選」也就成了唯一和不得不的選擇。
對韓國瑜而言,他自己參選與否,顯然也受到大環境的牽動而有所變化。才剛當選高雄市長不到半年,若馬上轉戰總統選舉,對他和對國民黨,都多少會造成傷害。因此同時顧及高雄甚至全國選民觀感,是韓國瑜參選的大前題。「兩全兩傷之間,可能只有一線之隔
但郭台銘宣布參選,韓粉的大動作和特定媒體的炒作,加上國民黨中央堅持「民調徵召」,卻逼得韓國瑜不得不提早攤牌。韓國瑜妻子李佳芬說的「背後捅刀子」,韓粉認為是郭台銘,但又何嘗不是指要他在現在就表態的國民黨中央?韓國瑜的聲明,等於把球又丟回黨中央:不排斥參選,但不會參加現行制度下的初選換句話說,國民黨若一心要韓國瑜出馬,就要自己幫韓找出解套辦法
就國民黨而言,鋪好紅地毯迎接韓國瑜出馬當然很簡單,但如何擺平郭、朱、王三人,也是無法忽視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未來,是國民黨的初選形同再度被「凍結」,情勢再度朝向「只有韓國瑜能打」的方向而去。這對國民黨的總統選情是福是禍,恐怕也只能等待時間來驗證了。






【即時短評】徵召和初選有牴觸嗎?韓國瑜在等他表態


2019-04-23 12:06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即時報導
高雄市長韓國瑜歷經4個月的長考與天人交戰,對是否投入2020總統大選,今天發表5點聲明。記者劉學聖/攝影

每當被問起是否參選民國109年(2020年)總統一役,韓國瑜從未把話說死,給的標準答案總是「目前為止不在考量內」。韓內心真正的糾結是,去年底有將近90萬張選票支持他攻上市長寶座,韓若要轉換跑道,除了高雄市民感受,更重要的是他必須獲得參選總統的正當性,否則無法得到民意尤其是高雄市民的支持,這才是韓能否披戰袍出征的第一項挑戰。
國民黨內總統初選暗潮洶湧,韓國瑜一天不表態,黨內和基層的焦慮感一天比一天嚴重,韓粉們已經喊出「非韓不投」、「給我韓國瑜其餘免談」,全黨都在等答案,且答案全繫於韓國瑜一人。但韓國瑜才做了4個月的高雄市長,現在就面臨是否必須為黨參選總統的兩難,若黨真的有需要、必須為黨承擔責任的壓力下,就算再艱難,韓國瑜已無法不面對這項抉擇。
韓今天在眾人千呼萬喚下發表的聲明,還是沒明講「我願意參選總統」,持續採「拖延戰術」,保留空間與彈性,發表5點聲明提到「對於國民黨民國109年(2020年)總統大選,此時此刻,我無法參加現行制度的初選」,把問題拋回給黨中央。真正的問題可能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為郭台銘參選總統初選的黨員資格解了套,吳能不能也為韓加入總統初選的方法也幫忙解套徵召和初選有沒有牴觸韓在等吳表態
「只有台灣能改變,我才能真正改變高雄!」、「長久以來政治權貴熱衷於密室協商,已經離人民越來越遙遠了」、「我熱愛中華民國,對中華民國的發展及守護,我願負起責任,不計個人得失榮辱」,韓已經在聲明稿中展現企圖心,拉高他的格局,也表明了願意選擇「有條件承擔責任」,接下來就看黨中央高層的智慧,能否設計出一套讓韓國瑜參選「師出有名機制且提出有力的論述說服廣大的民意支持,這才是韓能否披上戰袍出征民國109年(2020)的挑戰。








【重磅快評】沒有黨的一絲溫暖 韓國瑜如何沉得住氣?


2019-04-23 19:04 聯合報  主筆室
韓國瑜今天發表「願不計得失的承擔對國家的責任;以現行的國民黨初選制度,無法參選」的聲明,還要看國民黨如何接招。本報資料照片

千呼萬喚,高雄市長韓國瑜今天終於發表「願不計得失的承擔對國家的責任;以現行的國民黨初選制度,無法參選」的聲明,國民黨民國109年(2020)這場初選大戲要怎麼演下去,還要看國民黨如何接招,看戲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韓國瑜沉不住氣,倒是說對了,以民進黨的拖棚歹戲看來,藍白陣營確實都要多一點謀定而後動的工夫。
韓國瑜發出五點聲明後,國民黨很快回應,肯定韓國瑜對高雄及中華民國的未來發展的關心與使命感,但仍「盼望韓國瑜同志亦能參與初選」,國民黨初選辦法將由中常會充分討論決議後實施;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稍後參加三重宮廟活動,極力否認開槍、權貴密室協商的說法,看來吳、韓之間仍有互信的問題,國民黨的僵局未解,一切似又回到原點。 
韓國瑜的聲明引發兩極反應,熱情韓粉受到鼓舞,高雄市議員黃紹庭建議國民黨應以勝選為出發點,讓初選遊戲規則更靈活,而非沿襲過去的權貴政治密室協商立委柯志恩也認為既然韓國瑜民調最高,後續就看黨能否研商一個能為韓國瑜解套的初選制度
與黃紹庭、柯志恩抱持相同看法的人不少,但也有人持不同觀點,例如昔日戰友林正杰就呼籲韓國瑜冷靜,國民黨有那麼多人要登記初選,黨要如何徵召韓國瑜?巧的是,他送韓國瑜一句話「天下至廣,非一人所能獨治」,稍後也被新北市長侯友宜拿來用,提醒台灣的未來不是仰賴任何一個個人,必須採取團隊合作
韓國瑜來自基層、接了地氣,對於來自基層的這兩種聲音,他當然都清楚,今天他掀開民國109年(2020)大選的底牌後,把問題踢回中央,藍營支持者關心的是國民黨及韓國瑜下一步的策略是什麼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得知韓國瑜聲明內容後,他表示這其實要沉住氣,韓本來應該在他之後,現在卻沉不住氣云云,柯文哲嘴快無意中再度透露他問鼎民國109年(2020)的企圖,柯文哲和蔡英文有過合作及作戰的經驗,應該比較抓得準經驗值,他的盤算是要等到綠營蔡賴之爭底定後再出手,藍軍握有兩張王牌,卻在此時搶出牌,難怪他要說韓國瑜沉不住氣。
柯文哲能沉得住氣,在於他深諳蔡賴之爭的節奏,民進黨延長初選,但沒有進行任何協調,更沒打算做什麼民調,在沒有規則的遊戲中,賴清德漸被淹沒,蔡英文罵藍軍越兇,賴清德就變得越緲小,柯文哲還是要看蔡賴最後配不配,才決定下一步,他自然沉得住氣,看到韓國瑜熬夜紅眼寫聲明掀底牌,柯的提醒也勉強算是「忠告」吧。
不過,韓國瑜能不能沉得住氣,也不是韓國瑜一個人可以決定,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韓國瑜面臨的困境及壓力,國民黨似乎無感,檯面上的大人們口惠而實不至的說法一堆,但總比不上具體的行動來得有溫度,韓總沒有感受到黨的一絲溫暖,要他如何沉得住氣?








【即時短評】韓5點聲明後 總統路一掃障礙?荊棘更多?


2019-04-23 22:38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即時報導
高雄市長韓國瑜。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市長韓國瑜今天發出5點聲明,雖未明確說要選民國109年(2020)總統,但從「改變台灣」、「守護中華民國」字裡行間,已有不置身事外打算,而政治權貴、密室協商的聲明內容,卻也隱隱有著一股怨氣,讓基層憂心一盤好棋最後打成自傷。
韓表明拒絕初選的態度和郭台銘堅持初選大相逕庭,固然有中常委打算提案為韓解套,但黨中央高層的態度是重要關鍵。韓訪美期間批判3位總統之一的馬英九會支持韓嗎?還是馬更青睞郭台銘?吳敦義為郭的有效黨員資格發榮譽狀解套,有可能也為韓的參選排除障礙,呼應韓粉「非韓不投」的訴求嗎?
韓沒明講「我願意參選總統」,不把話講死,拖延戰術既是保留空間也保留彈性,如今把燙手山芋拋回給黨中央,黨中央怎麼處理,至為關鍵
高民氣固可以把人送上大位,但崩跌之速恐也會超過想像,韓發表聲明後的處境,究竟是導致國民黨高層加快腳步想辦法為他的參選開路,抑或適得其反,參選之途反荊棘更多,讓自己進退兩難,韓的政治風險正要開始。






【重磅快評】韓國瑜被動承擔,誰還會背後開槍?


2019-04-23 14:12 聯合報  主筆室
對於是否投入2020總統大選,高雄市長韓國瑜今天發表聲明表示他無法參加國民黨現行制度的初選。記者劉學聖/攝影

韓國瑜畢竟講得比較明確了,對於參選民國109年(2020)總統,無法參加國民黨現行制度的初選,但對中華民國的發展及守護,願負起責任。這段聲明,等同是韓國瑜表態願意被動承擔
柯文哲說,韓國瑜的表態,是沉不住氣。但韓國瑜要不要選總統,懸念未解,不僅讓韓粉躁動,國民黨焦慮,民進黨更是屏息以待;連自稱「如來如去」的柯文哲,其實也是每天盯著看。
尤其從去年九合一選舉迄今,「韓流」聲勢不墜;韓國瑜在各種總統參選組合的民調中一直獨佔鰲頭,韓粉要求韓國瑜競逐大位的聲浪更見高漲;「非韓不投的情緒,已經嚴重衝擊國民黨的任何可能提名人選,並可能拖垮立委選情
英雄創造時勢,時勢也催逼著英雄繼續往前走。多次強調「民國109年(2020)不在考量之內」的韓國瑜,開始願意進一步承擔對中華民國的責任,但擔任高雄市長才四個月,要他去參加國民黨的總統初選的確是為難他。
然而,韓國瑜發表聲明前夕,他的夫人李佳芬被問到要不要讓韓國瑜參選總統時,卻突然搖頭嘆息說,「人與人交往應該是真誠,背後被開槍的感覺很不舒服」。情勢的詭譎,顯然不是一句「沉不住氣」可解。
誰在背後開槍?難道「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果真是國民黨難以修補的基因缺陷?難道「正面擁抱,背後插刀」,果然是黨內同志間不變的交往定律
韓國瑜在聲明中提到,「長久以來政治權貴熱衷於密室協商,已經離人民越來越遠了」。這段話說的是「台灣的政治改革」,但外界從「背後開槍」,卻很容易聯想到郭台銘參選後有關「卡韓」或「逼韓表態」的陰謀論。
如今韓國瑜既已表態,不論韓粉會不會對國民黨施加更大壓力,就看黨中央要不要像解決郭台銘的黨籍疑義一樣,也為韓國瑜的被動參選解套,以及有沒有智慧在黨內制度上鋪出一條團結的道路
韓國瑜被動承擔,還是必須接受選民檢驗。但面對民國109年(2020),韓國瑜對國民黨內高層的提醒沒錯,「勿忘世上苦人多」;更重要的是,如果國民黨想搞權貴政治密室協商,勢將被韓流所代表的庶民政治吞沒

聯合筆記/即將迎來什麼樣的大法官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9238/web/

◆  蘇揆百天十大菜 能吃嗎
◆  解讀聯合報民調/千呼萬喚盼韓流?後繼無力神出局?
◆  藍綠初選徵召兩難 不治國只求贏?
◆  願景/世界閱讀日 培養讀書人
◆  願景/閱讀不可缺 從看報做起
◆  非韓不選 真假韓粉?
◆  絕食勸進韓 揠苗助長!
◆  大資本家的政治必答題
◆  聯合筆記/即將迎來什麼樣的大法官
◆  漫畫/辣死賴神不償命
◆  郭台銘大有機會、蔡柯配不配… 從聯合報民調看大選三腳箸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即將迎來什麼樣的大法官


2019-04-22 23:53 聯合報  蕭白雪
總統即將提名四位新大法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法界一大熱門話題是總統即將提名四位大法官,已經開過兩次會的審薦小組,本周將再度開會,預計近期內可望公布名單,新一輪的大法官群像會呈現什麼樣的面貌,考驗著總統的智慧。
作為憲法守護者的大法官,是司法體系內最具政治性的任命,過去早有是否會發生十五位大法官全由同一總統任命的爭議;握有提名權的總統,選擇與自己理念、見解相同者,並不意外,但過去也不乏提名能無私兼容各方者。
撇開馬政府不談,扁政府時期提名許宗力、林子儀、許玉秀等在學界具有聲望的年輕學者,加上來自最高法院、在實務界有相當分量的林永謀,包括被不少綠營視為具偏藍色彩的彭鳳至,都有機會因優秀受拔擢;該時期的釋憲案,不論是解釋文或不同意見書的表現,都有許多受肯定而引為流傳、引用的見解。
總統蔡英文上次提名的七位大法官相較於過往歷史,不但首開大法官再任先例,在更換正、副院長過程中,也讓不少實務界心寒其他五位大法官則被質疑在某些理念的同質性過高
這屆大法官在攸關土地、稅務正義上,雖作出多號重要解釋;但在同婚、年改、甚至前瞻等敏感釋憲聲請案上的處理,卻為大法官帶來更多的爭議。
尤其在同婚釋憲案後,行政院敲定的創新專法名稱,連法界都有人覺得是對大法官的諷刺,更遑論有人提出以大法官解釋施行法為名的法案,是否該由司法院作為主管機關。
如今,又將有四位新大法官獲得提名,值得關注的是,過去幾個月各方推薦人選不少,甚至有審薦委員因收到大堆請託而感困擾,但學界跟實務界都有人婉拒推薦,代表著何種意義,頗值得玩味審薦小組及具有提名權的總統,最後會挑出什麼樣的人選,未來大法官是什麼樣的的組成,更有待檢視。
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在釋憲七十周年紀念會上提到:「期盼大法官作成解釋案要符合人民的感情,須符合正義公平,並對歷史負責」。
有卸任大法官形容,翁前院長話說得很含蓄,但弦外之音很多人都聽懂了至於決策者要給民眾什麼樣的大法官,更代表著想給這個社會哪種公平正義





願景/世界閱讀日 培養讀書人


2019-04-23 00:08 聯合報  吳義德/台灣長老教會牧師(台南市)
宜蘭市公所響應世界閱讀日,由圖書館推出「Open Book‧Open Mind悅讀集點樂」系列活動。 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據報導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人最愛讀書,一是以色列,平均每人每年讀書六十四本,而占全國人口八十%以上的猶太人平均讀書更達六十八本。
另一個國家匈牙利,它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五百人就有一座圖書館。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讀書風氣最濃的國家,常年讀書的人數達五百萬以上。
中國讀者在《夏日閱讀》一文中,引用資料指「在全球,讀書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國名落孫山。
也讓我憂慮的是,每三個月會乘火車去高雄,一車廂的人大部分在滑手機,看書的人不會超過六人;又一年有四次去台北,乘捷運觀察也差不多。
正如聯合報系願景數位專題「滑手機不讀書,台灣閱讀淺碟化」的報導:「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一○七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逾四十%受訪者,一整年沒看書;去年沒看書的人,平均最近一次看紙本書是七點七年前,且六十五%受訪者整年沒買書。」
以色列教育制度的例子:除了鼓勵孩子思考、發問、辯論外,如何在廿年內培養出十位諾貝爾得主,很重要的就是他們有菁英培養制度。孩子稍稍懂事,幾乎每個母親都會告訴他:書裡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鑽石貴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
四月廿三日是「世界閱讀日」,盼望藉由閱讀習慣的建立,能培養更多的人才。




願景/閱讀不可缺 從看報做起


2019-04-23 00:06 聯合報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
宜蘭市公所響應世界閱讀日,由圖書館推出「Open Book‧Open Mind悅讀集點樂」系列活動。 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四月廿三日是「世界閱讀日」,倡導閱讀是必須持續推展的重要社會工程,不是只有在這天大家喊一喊閱讀,聊表意思而已。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民眾閱讀行為調查」,發現逾四十%的人整年一本書都沒看過。這項調查結果獲得社會廣大回響與討論。
許多專家學者表示,現代社會誘惑太多,許多人「只讀手機不讀書」。滑手機不讀書,使台灣社會變得膚淺而不夠理智成熟,凡事都容易引起爭論,也容易訴諸情緒。
既然我們意識到人們普遍不讀書,是社會許多紛擾的病癥之一,就要讓全民知道閱讀的重要。推廣閱讀是巨大的社會工程,不能流於形式,只講求速成績效,活動結束人群散去,一切就成了過去。推廣閱讀從上到下都要認真執行,持續追蹤,定期檢討。讓大家改變只滑手機的習慣,體認閱讀的重要,讓閱讀成為每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從政府各級機關學校、圖書館帶頭做起,結合民間社體、出版業者,宣導閱讀重要,經常性舉辦圖書市集與各種類型的圖書閱讀活動並給予獎勵,把閱讀風氣擴散至社會各個角落。
至少,從最基本的每天閱讀報紙做起,全民養成閱讀習慣。讓我們的社會不因缺乏閱讀而變得醜陋,讓周遭因閱讀而變得文明、有氣質、有智慧,社會變得和諧且富有。






蘇揆百天十大菜 能吃嗎


2019-04-22 23:54 聯合報  杜震華/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臉書表示,政府決定將「農漁子女獎助學金」增加三成,也刪除原本的成績規定。 圖/取自蘇貞昌臉書

蘇貞昌院長上任百日,端出了十大利多政策,包括四項價格凍漲或補助提高、四項設立租稅優惠或租稅延續和提高、一項非法工廠就地合法、一項捷運建設預算拍板。如果號稱「會做事的內閣」只會通過預算、撒錢、減稅,對違法的「施恩」,我看這個閣揆還蠻好當的,只是台灣很快就會變成既「又老又窮」,再加上「無法無天」,環境繼續惡化到不適人居。
台灣百病叢生,再不痛心整治即將病入膏肓;既然號稱「會做事的內閣」,就不應只會砍軍公教退休俸、奪國民黨不當黨產、選擇性地轉型正義,一切作為都著眼在為民進黨增加選票,而非為國家社會強化競爭力和社會公平。否則,人民再笨也會看穿這些伎倆和吹噓。若無法從高雄市的失敗學到教訓,做出一些實事求是、讓人民感動、感激的事情的話,高雄市的失敗絕不會是起死回生的谷底。
我們期待蘇院長宣示,他要在明年初總統大選之前,弄到二%的台商回台、投資金額超過一兆元新台幣、創造五萬個以上的工作機會、有二家排名全球前十名的名校簽約要來台設立分校,提供大師級師資和全英語教育給二千位以上台灣菁英學生、全球百大企業中有五家在台設立亞太總部,創造三千個以上高薪就業機會、中央和高雄合作建設「高雄自由貿易經濟特區」再創台灣經濟生機、讓台灣高中生開始必修人工智慧及程式編碼、增加三成國中小學教師為落後學生因材施教、淘汰五十家劣質私立大專院校、每年提高軍公教待遇三%來保障其素質和工作誘因、規定都會建築每五年必須重新粉刷一次、全面強烈拆除都會及農村違章建築、讓勞保與健保永續廿年不會虧損、河川完全沒有汙染、噪音不會到處都是、擾人清夢、走在人行道上不必擔心隨時被摩托車或自行車撞…。
如果蘇揆如此宣示並著手進行,並且讓兩岸敵意降低、人民生活有和平保障,上述挑戰不必全部做到,只要能做出一半或三成,我都將為文讚頌其為「會做事內閣」,並號召親朋好友全部加入民主進步黨,並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拉票!





郭台銘大有機會、蔡柯配不配… 從聯合報民調看大選三腳箸


2019-04-22 15:31 聯合新聞網   文/賴健汀(聯經數位副總經理)
二○二○總統大選,國民黨可能參選人韓國瑜、郭台銘呼聲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0台灣總統大選之勢,媒體多用「三腳督」比喻。何為「三腳督」難從字面理解,我以為說成「三腳箸」較為有趣,音義或更貼切。
台語「三腳箸」就是三隻筷子。但三隻筷子難用,若有兩隻筷子成雙,另一隻筷子就無用可棄。「三腳箸」較勁,就是爭取「聯絡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眼前,大選之局是綠藍白「三腳箸」,國民黨內初選也有「三腳箸」之勢,本文就聯合報22日發布的兩份總統大選民調,說說「三腳箸」可以怎麼看。

一、國民黨內互比支持度:

1.先看全體支持度。朱立倫、王金平二人民調居末,勢不可為,國民黨內初選擁韓或投郭,以「棄保」定勝負不言可喻。朱與韓國瑜不合,郭台銘吸納朱營支持的可能性高。王曾助韓卻被「擺了一道」,且王、郭舊識多互動,王金平助郭不助韓也是常理。如此,國民黨內初選,郭台銘大有機會後來居上壓制韓國瑜。
2.再依支持者人口變項來看,郭在39歲以下選民支持度勝出,有點讓人小意外。年輕選民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期待勝過意識形態之爭,應算清楚。韓國瑜支持者在中高齡及泛藍支持者中,則取得壓倒性勝利,這些人是韓粉也多深藍,是否「非韓不投」有待觀察。
如果韓國瑜代表國民黨出選,如上述,要取得朱、王泛綠支持者移轉過來,困難度高於郭台銘。如果郭台銘出選,能否爭取韓流中高齡泛藍選民則是關鍵。至於「非韓不投」的韓流鐵粉,7% 泛綠者可能真的不會轉而支持郭、朱、王任何一人,但相較於原屬郭、朱、王的59% 泛綠支持者,泛綠韓粉的影響力反而是少數了。至於48%的泛藍韓流有多少人「含淚投票」轉而支持郭台銘,就不容易猜出來了。
小結:韓國瑜、郭台銘兩人得朱、王支持多者,可在國民黨初選中勝出。而且必須能得其他參選提名者支持,為國民黨重掌政權的勝率才能高。此次總統大選併立委選舉,其中,郭董財力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另若韓國瑜審時度勢,不與郭董對戰,那麼,韓立即從可能被棄的筷子化身為配對成事的筷子。如此,國民黨內的「三腳箸」比民進黨的火車對撞之局,就樂觀許多。

二、政黨對比支持度

依「三腳箸」格局的民調來看,韓國瑜、郭台銘都可勝出。但選舉不是靜態的數字比對,大位之爭必有合縱連橫棄保的謀略較勁。
1.棄民進黨保柯。
1.1若韓代表國民黨。柯、韓兩人的特質都接近讓選民「選爽」,治國理念和能力都還糢糊,同質性高。台灣公民究竟比較討厭民進黨或比較討厭國民黨,決定柯韓勝負。
1.2若郭代表國民黨。郭的財富有利於拉高競選活動的能量。能吸納多少韓、朱、王的支持者,及郭商霸身段能否得助於幕僚包裝而不讓人生厭,決定柯文哲與郭台銘勝負。
小結:柯出選,藍白對抗,民進黨重傷。

2.最大變數在於「蔡柯配」。
一旦「蔡柯配」成局,綠白配勝率過半,國民黨成為被丟掉的那隻箸,可能性很高。若是韓戰,韓國瑜財力物力組織力有限,競選能量不足,單憑網路空軍和南部基層散兵游勇,不耐久戰。即便是郭台銘出選,競選團隊若是由老、中、青、政、商合組的雜牌軍,管不住郭董商霸大氣狂言,「師出無律」、「弟子輿尸」亂軍多號令,四處失火卻無護衛停損止血,面對紀律嚴明的民進黨,國民黨最後落到不知怎麼輸掉選戰,並不讓人意外。
總結:2020台灣大選「三腳箸」之勢,聯合報這兩個民調甚有參考價值。落實到選戰策略,藍營外施連橫之勢務必破壞「蔡柯配」,內凝「韓郭朱王同心」合縱一擊則勝;綠營唯求「蔡柯配」合縱對抗「吳郭瑜」才有勝算。若是柯文哲自成一軍,且同時對戰今上蔡英文與商霸郭台銘,將必後悔莫及。
【相關閱讀】
‧ 聯合報民調/藍誰最強棒 26%拱韓國瑜 19%挺郭台銘
‧ 聯合報民調/藍綠白3腳督 柯都贏蔡賴








解讀聯合報民調/千呼萬喚盼韓流?後繼無力神出局?


2019-04-22 23:57 聯合報  陳陸輝/政治大學選研中心研究員暨政治系合聘教授
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內的支持度逐漸贏過了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 記者楊凱竣/製表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上周宣布參加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後,使二○二○年的總統選舉更具話題性。聯合報民調中心也在上周末進行了民意調查,其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但也讓目前撲朔的選情,更為迷離。
該民調結果顯示:如果台北市長柯文哲參選的話,在藍營中,人氣最高的是目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儘管韓市長在聯合報的民調中超越柯文哲市長,也勝過蔡英文總統或是賴清德前院長,但他至今始終沒有鬆口表達願意參選。郭台銘也同樣在各種組合中擊敗綠或白的候選人,但是民調差距並不大,且嚴格說來,他在不同的組合中與柯文哲的差距僅二到四個百分點,都在統計抽樣誤差之內。
至於賴清德在各種組合中,都無法超過柯文哲,如果綠營無法團結一致的提名並超越白色力量,他的實際得票應該會在棄保之後更加限縮。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的變化,她雖然聲勢較為低迷,但在強勢反擊「一國兩制」並強調「怯戰不是我的風格」後,讓她的聲勢出現轉變。
本文利用聯合報的民調資料,先假定綠、白的參選人是蔡英文與柯文哲,再比較郭台銘與韓國瑜的相對優劣,我們可以發現:韓國瑜更能夠開拓女性選民與四十歲以上選民的票源,並可以讓泛藍的支持者回歸陣營。韓國瑜在女性可獲得約三成五的支持,但郭台銘僅有兩成八。而四十歲以下的民眾約有四成四是支持柯文哲,但是韓國瑜在四、五十歲的選民超越郭台銘六個百分點,有約四成六的支持度,在六十歲以上韓更超過郭約九個百分點,達到近四成的支持度。此外,根據聯合報的民調可以發現:泛藍對郭董的支持度約五成六,但是對韓國瑜的支持度將近七成。
我們換一個角度,假定藍、白的參選人是韓國瑜與柯文哲,也比較蔡英文與賴清德的支持度。根據該調查可以發現:賴清德與蔡英文的各方面的差距並不多。蔡英文在四十歲以下的支持度超越賴清德,而賴清德則在六十歲以下的支持度勝過蔡英文。女性民眾略青睞賴清德,不過,兩人在藍綠選民中的差距並不大,都在兩個百分點之內。換言之,該份民調並未顯現賴清德相對於蔡英文的參選優勢。
我們看到二○二○年選舉中,推陳出新的候選人對戰組合以及百變選情,當參選人未定,政經與社會情勢多變下,目前要精確掌握選舉方向確實有一定難度。不過,根據世新大學莊文忠教授分析二○一六年的選舉發現:在六十歲以下之各個年齡層選民中,女性之投票率幾乎均高於男性,而除了首投族外,民眾的投票率大致是隨著年齡上升而增加,直至七十歲前後,男女的投票率才開始逐漸下降。因此,除了網路聲量以及民調支持度外,參選人實際的選舉動員能量,及多方競逐下的棄保效應,都是決勝的關鍵。屆時,沒有組織力量的獨立參選人或是民調中未能擠入前兩名者,其否將民調支持度轉換成實際得票數,將是極大考驗。






藍綠初選徵召兩難 不治國只求贏?


2019-04-22 23:59 聯合報  鄭百州/教(高雄市)
蔡英文總統。 記者羅建旺/攝影

二○二○總統大選未演先轟動,兩黨在民主程序的初選和徵召的兩難中,遲遲無法推出最後人選;是要按政黨倫理走?抑或選擇有利股?檯面下暗潮洶湧,檯面上有人躍躍欲試,爭相表態,甚至拉神明旨意以明志;有人卻仍在等候與觀望。想要爭大位者,不知是否冷靜思考,能否掌好兩千三百萬人搭乘這艘船的舵?要為人民做什麼?國家需要什麼?自己有什麼能力,可以讓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還是先拿到國家主導權再說?
小英總統上任後,社會抗爭不斷,年改重挫軍公教退休生活品質,兩岸關係搖擺不定,台獨思維更將台灣帶入戰爭一觸即發的險境,經濟發展缺乏實際作為,挖東牆補西牆,顯現出領導者的無能為力和缺乏遠見!
治國不是用人唯才?為何以政黨治國,營黨之私,罔顧六百多萬選民託付?製造兩岸關係緊張,必然無益人民的生計維持,對岸不斷在各方面抵制和威嚇,試問這樣對人民的生活有何幫助?統獨意識形態的論辯和認定,真的對人民有如此重要嗎?還是只是政治人物一廂情願的觀點?如果領導者的兩岸觀點和政治立場,讓人民生計困苦,生活不安,這樣的領導者還值得繼續擁護他嗎?
未能思民所思,苦民所苦,只會站在高處空喊口號,自詡「經濟最好」、「前朝不敢改革的,如今都大刀闊斧的改革」,九合一選舉執政黨的敗選已證明,那些所謂「為國家好,為人民好」的政策都是愚民作風。
想爭取大位的人是否思索過,總統條件不只是憑藉經濟長才,也不光靠聲量和民調,更不能仗勢黨政資歷,唯有提出全方位治國理念,嘉惠百姓的人,才是最佳人選。那些把兩岸關係搞砸了,把人民生活搞爛了,把政治生態搞腥了的人,都缺乏治國遠慮!






非韓不選 真假韓粉?


2019-04-23 00:04 聯合報  柯凡/退休教師(高雄市)
韓粉發動四月二十七日誓師大會,要讓高雄市長韓國瑜「感受」到高雄人力挺他進總統府的心聲。 圖/韓國瑜市長後援會

韓國瑜是否選總統眾所矚目,韓粉還喊出「非韓不選」的口號,是意氣之爭抑或別有居心,實在不得而知。
即使目前檯面上韓市長聲勢領先群雄,韓粉也一面倒支持,但選戰的成敗往往只是一線之隔。韓市長好不容易才在長期綠色執政的高雄翻轉政局,基礎都尚未穩固,若貿然再投入總統選戰,不僅可能得罪有心角逐的黨內諸大老而不自知,未來的勝負亦將難料。且螳螂捕蟬焉知黃雀在後,一旦離開高雄後,民進黨虎視眈眈必將伺機奪回高雄政權,而造成韓市長的進退失據。
既然另有極具分量的人肯承擔重任且勝券濃厚,正可解決黨內非韓不可的燃眉之急,而無破釜沉舟的急迫性。韓市長只要持續在高雄深耕,未來爭取大位者無分藍綠,都不得不正視韓市長在南台灣的影響力,正如同當年蔡英文選總統也非借重陳菊影響力不足以成大事一般。
真韓粉與假韓粉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能設身處地為韓市長設想,得失之間全賴真韓粉為韓市長鋪下一條可長可久的政治路。






絕食勸進韓 揠苗助長!


2019-04-23 00:02 聯合報  高凌華/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58歲楊姓建築工人,到高市府絕食靜坐3天,請求韓國瑜市長選總統。 記者蔡孟妤/攝影

從去年選舉過後,誰來選總統的話題熱度就不曾降溫過。今日更有絕食勸進的狂熱出現,但問到為什麼,大家也只能回答「可能」比較好。回顧選舉的過往,民主似乎變成投一種希望、投一種可能。所以所謂的變天、翻盤成為選舉最激情與渴望見到的畫面,但真的可以嗎?真的誰來就一定好嗎?
市長上任不到一年,硬是黃袍加身會不會是揠苗助長?有人駁,真的有賣東西!但過去的蛋撻不也是一時熱絡,現在呢?為何不能給他四年累積能量,先做好當時給市民的期待,讓我們知道他是真的有功夫的,然後下一次大家肯定,相信連反對黨也不會過度反對而攻擊。








大資本家的政治必答題


2019-04-23 00:00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二○二○總統大選,四位國民黨可能參選人,韓國瑜、郭台銘(圖)、朱立倫、王金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總統參選人支持度民調顯示,在假定柯文哲參選情形下,韓國瑜以卅六%支持度勝算最高,若由郭台銘代表國民黨參選,雖能力克柯文哲,但聲勢差距不大;至於蔡英文或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皆居落後態勢。顯然,民眾認為韓國瑜是藍營中最有勝算及風險最少的最強棒參選人。至於郭台銘也有勝算,但必須要能有效化解可能的質疑。
韓國瑜曾預測這次選戰將會是「把意識形態打到最高點」,「主權牌」與「經濟牌」對壘程度恐會是十分尖銳,此種極限操作將因郭參選而更極化。郭訴求「九二共識」、「經濟牌、民生牌、和平牌」,民進黨必然質疑其國家利益與商業利益、政治自主與經濟利益如何平衡、區隔。
首先,二○一二年大選郭台銘曾力挺馬英九倡議九二共識,當時不少大企業紛紛表態支持。蔡英文敗選關鍵,在於經濟選民支持九二共識,冀望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然二○一四年爆發太陽花反服貿運動,國民黨與企業之政治關聯被批為兩岸政商複合體,此批判延伸至二○一六年大選,國民黨及相關政要被影射成國家資本主義者及資本家的利益掮客。郭之參選將被批判為坐實國民黨與大資本家結合,國家利益為龐大私人資本俘獲。
其次,資本家經濟利益與威權政體政治利益結合,剝削勞動者權益。獨派會標籤化郭為權貴資本主義的代表,淪為與中共黨國威權政體結盟的政商利益共同體,剝削大陸勞動階層之幫兇。富士康在深圳之工廠曾多名勞工跳樓,將再被檢視。威權政權合法性基礎植基於經濟增長,與大資本家在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相互轉換的誘因刺激下,不僅降低勞動工資,甚至壓制勞工運動,國家機器官員與資本家合謀共同盤剝弱勢社會階層。
最後,郭如何在自身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經濟利益與政治自主進行衡平、切割頗為重要。對國內企業經營環境,應避免創造不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朝有利於自身企業利益的法律政策設計;也應規避自身企業與國營企業的合作,而導致國有資產與利潤回向自身企業;甚至必須排除未來國民黨黨營事業與其企業合作進軍大陸市場的可能性。這些問題若不釐清,企業家執政可能造成國有資源向其私人企業傾倒,造成更不公平競爭環境。
國民黨若提名大資本家參選總統,其經營長才將獲經濟選民支持,但也可能失去勞工、農民階層支持,造成社會階級衝突與分化加劇;同時面臨被標籤化的「兩岸權貴資本主義」,若無有效破解之道,恐難避免二○一六年敗選的歷史重演。這次選戰中「主權牌」與「經濟牌」的對峙,恐將是「歷史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