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黃介正/中國大陸走向海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黃介正/中國大陸走向海權
◆  蘇蘅/記者和AI會不會是好夥伴?

◆  王健壯/台灣距離不自由民主有多遠?
◆  方祖涵/一百八十六年後的決定
◆  盛治仁/打造冠軍隊伍的條件
◆  薛承泰/大選是球賽還是戰爭?
◆  葉銀華/論泛公股金融機構董總的改派
◆  【重磅快評】郭台銘考慮選總統,藍綠怎接招?
◆  周行一/美國能強大多久?

◆  洪蘭/AI時代 人文素養更重要
◆  楊志良/社會福利該不該排富?
◆  嚴震生/盧安達種族滅絕25周年的省思
◆  王文華/為什麼閉關、放空、沉澱沒長效?
◆  沈呂巡/台灣關係法40年,助選總統嗎?
◆  馬凱/「自由貿易經濟特區」是什麼?
◆  劉維公/在城市坐下來的基本權利

◆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  葉銀華/為保戶得罪股民?
◆  方祖涵/運動賭博商機與危機
◆  薛承泰/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
◆  盛治仁/NCC罰媒體…God bless Taiwan
◆  黃介正/《臺灣關係法》四十周年
◆  陳亮恭/長照可否共享經濟?







黃介正/中國大陸走向海權


2019-04-22 23:49 聯合報  黃介正(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4月23日是中共海軍建軍70周年,中共將舉行一系列的海軍活動。 (中新社)

陸權國家能否同時為海上強權?卅年前在美攻讀博士,即打定主意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為標的,探索此一國際關係的百年課題。同班的各國同學常戲稱當時解放軍為「世界最大軍事博物館」,嘲謔「中國人怎會航海」。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認定的天下,的確與海洋幾乎沒有關係,史籍記載之英雄豪傑多在萬里長城內,自己的土地上「網內互打」,此民族基因之強,至今承傳不變。或因安土重遷、閉關禁海、耕織富足,中華民族向來只有水師,沒有海軍;天下總是「江山」、「河山」,不出大洋。
民國77年(一九八八年)大陸央視製播電視紀錄片《河殤》,對於黃河所孕育的華夏文明反思批判,刺痛因「背向蔚藍色海洋」招來「百年屈辱」的不堪。與前一年趙紫陽總書記在中共「十三大」所提「沿海經濟發展戰略」相對照,中國大陸對外開放,面向海洋的戰略方向逐漸成形。
對於出大洋早有雄心,曾任海軍司令員七年的劉華清,在鄧小平民國74年(一九八五年)確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後,提出面對黃海、東海、台海、南海近海防禦海軍戰略。卅年來,大陸的海軍力量飛快壯大,從核潛艦到航空母艦,從奪島演訓到遠海長航,從南海島礁到海外基地,海軍逐漸走向蔚藍色,中國已成美國首要長期競爭對手
今年四月廿三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七十周年海軍司令員與政委循例在中共機關刊物求是雜誌聯合發表專文,宣稱「海軍發展戰略更加契合大國崛起進程」,矢志「向海圖強、奮楫追夢」,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
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戰略從「大洋作戰」轉移到「從海上來」,再演進到「前進部署從海上來」的廿一世紀三軍聯合作戰,以遠征軍概念將兵力投射至全球各濱海區域,以平時交往、預防嚇阻、作戰制勝,支撐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
解放軍海軍航跡已環繞地球,海外可用基地逐漸擴增,海軍戰略亦推進修改為「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然而相較於美國從海上來的海軍戰略,解放軍海軍仍處於試圖掙脫前蘇聯海軍「從陸上來」作戰概念的階段。以現階段各項演訓任務的內涵與實施的範圍觀之,相當程度屬於依託大陸,演練防阻外軍介入近海的拒止能力,建構伸入西太平洋「海上長城」的戰略部署。
追求建立海上霸權,除與本國先天地緣位置、民族特性、關鍵技術、建造工藝、教育演訓息息相關,更取決於領導人之決心,而其真正關鍵則在於國家財力
近年來美國海軍的處境,可以做為解放軍海軍的一面鏡子當今美軍雖仍為海上首霸,但在國力下滑、財政緊縮、任務頻繁、人員與裝備均顯過勞的情況下,實有難掩之困境。大陸目前雖可以「下餃子」式的造艦速度,以睥睨群雄之姿,辦理國際海上閱艦儀式慶祝解放軍海軍建軍七十周年然應牢記經濟是支撐海軍的根本,更不可忘記陸權國家競逐海上霸權無一持久的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