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9238/web/

◆  聯合報社論/你擔心政黨分裂,我們則憂慮國家撕裂
◆  聯合報黑白集/原來都是民主的錯
◆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2019-04-23 00:4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受到全球景氣趨緩及美中貿易戰持續的影響,原先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並不被看好,但先前公布的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達6.4%,高於預估的6.2%表現差強人意。一些最新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最近已經有觸底回升的跡象,包括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乎預期地上升,為去年12月以來首見,反映在新訂單成長及產出增加,以及購買活動的熱絡,凡此都顯示大陸經濟有升溫的現象
中國大陸經濟回溫的主要原因,第一是之前在兩會期間宣布相當於人民幣2兆元的減稅措施,以及擴大公共建設的投資,意味中國大陸將以拉抬內需市場來支撐經濟成長;目前相關措施雖然還未全面實施,但已經提振市場信心。另一重要原因,則是跡象顯示美中貿易戰有機會達成協議,至少不會再擴大;由於干擾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降低,也有助於景氣止跌回升。
國際間各主要經貿機構也紛紛提高對中國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以國際貨幣基金(IMF)為例,最近已將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6.2%,提高到6.3%;IMF上修的幅度不大,至少已不像去年般持續下修,而且未來有可能再度上修。
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好轉,但是中國大陸由這回美中貿易戰所得到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能過度依賴美國市場,因為風險太大,未來即使美中貿易戰熄火,美國仍有可能隨時對中國大陸再度實施制裁或是採取其他手段為了要彌補美國市場出口可能受阻的缺口,必須積極開拓其他出口市場
強化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連結為一項重要的途徑。中國大陸已經與24個國家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中國大陸也在加強原有FTA的廣度與深度,例如與韓國的FTA在民國104年(2015年)生效,已經有超過一半的雙邊貿易值屬於零關稅的產品範圍;目前雙方正在進行第二階段服務業的談判,中國大陸首次以負面表列做為開放服務業的模式,顯示其自由化的決心。另外,中國大陸也與「一帶一路」涵蓋國家進行產業合作,加強基礎建設投資來帶動貿易,伴隨中國大陸建構FTA網路的加持,期望可以有效地分散出口市場。
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仍在原地踏步,特別是對於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完全沒有進展;對於今年可能完成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只能觀望。相對於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在FTA的攻城掠地,台灣未來在國際市場勢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好轉,對於其他國家提供不少機會,加上中國大陸政府減稅及投資等利多措施,也有助於各國企業拓展中國大陸市場。然而,目前政府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仍然停留在意識形態的框架中,內閣官員以接力的方式,質疑地方政府爭取農產品外銷大陸訂單的效力,以及不斷提出會陷入中國大陸統戰陷阱的疑慮,完全漠視中國大陸最新的經濟情勢變化
政府的另一大盲點,是將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關係視為是一種彼消我必長的零和賽局,不斷宣稱在美中貿易戰下已經有大陸台商轉移回台生產,甚至加碼投資台灣,如此可以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並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我們當然樂見大陸台商回台發展,但中國大陸仍然是國際產業鏈分工的重要一環;美中貿易戰促使一些大陸台商及外商外移,但是這些外移企業大多數並非連根拔起的全面撤離,大多數企業在大陸仍保有生產據點。即使這二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速度已經放緩,但仍領先亞太各國,更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絕對不能輕忽。政府對大陸的經貿政策,不應只有鼓勵大陸台商回台投資及不鼓勵農產品出口大陸,而應有更宏觀的視野及完整的規劃。






聯合報黑白集/原來都是民主的錯


2019-04-22 23:5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曾兩度擔任民進黨主席,也曾兩度請辭,原因都是「為敗選負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曾兩度擔任民進黨主席,也曾兩度請辭,原因都是為敗選負責」。當時說得義正詞嚴,但現在大家才明白,表面說為敗選負責,她心裡想的卻是敗選只因太民主」。
去年民進黨敗選後,蔡英文辭黨主席。但不久她就宣稱:「假訊息讓人心浮動」、「選民沒跟上」、「民主可以被操弄」;後來又說,「假訊息透過網路傳播,確實對這次選舉造成衝擊」。用白話文翻譯敗選是因為言論太自由,老百姓易受騙,民進黨才會輸,並不是她的錯
民進黨政府於是劍及履及,緊接著,便立刻施壓NCC開罰媒體。又修法加大對言論自由的管制、取消赴陸同胞戶籍、驅趕大陸學者。各種打壓、管制措施接連出爐,把不同意見當成洪水猛獸
民國101年(二○一二年)蔡英文輸了大選,她的落選感言卻被譽為最有風度的演說。這次民進黨初選鬧到不可開交,她竟說「只要有初選競爭,民進黨必然大敗」,還說「民調就有競爭與攻擊,就會造成黨分裂」。大家才恍然大悟,當年宣稱為敗選負責其實是心有未甘,她怨的是當年蔡蘇初選導致民進黨分裂,才害得她落敗
言論自由是民主的核心價值,選舉更是民主實踐的方式,民進黨甚至把「民主」二字放在黨名裡。而如今民進黨的領導人,不僅開始緊縮言論自由,還聲稱黨內民主造成分裂,「一切都是民主的錯」。這連民進黨支持者看了,都會搖頭吧!







聯合報社論/你擔心政黨分裂,我們則憂慮國家撕裂


2019-04-22 23:5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本報總統選情民調發現,有五成一綠營選民希望蔡連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蔡賴之爭遲遲協調未果,蔡英文與綠營基層座談時,竟說出「民調做下去,黨就分裂了」的話。對此,外界的批評有二:一是蔡英文的「工具性」,她把初選和民調都看成自己保住大位的工具若無法達成這個目的,就說這些制度有問題。二是蔡英文的「威權性格」,她把自己放在黨和國家至高無上的位置,不容他人挑戰,無論在野黨或她任命的閣揆都一樣,這類反民主作風也不斷出現在決策上
事實上,當蔡英文不斷號召「民進黨團結」時,人們不能不意識到,身為國家元首的蔡英文已許久不再號召「國家團結」或「人民團結」。面對賴清德的挑戰,蔡英文多次喊出民進黨團結就會贏」,她心裡想的,其實是自己如何繼續保住總統大位。但面對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及軍事挑戰時,大家卻聽不到她呼籲「台灣團結就會贏」,或提出任何全民可以共同支持的「贏的策略」。蔡英文忘記「國家領導人」的身分已經太久了,她只記得自己是「民進黨總統」。
不可否認,蔡英文剛就任總統時,確實帶著不少新的「價值」出現,諸如婚姻平權、司法改革、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等,也受到民眾高度期待。然而,這些新價值帶來的社會振奮,很快就淹沒在眼高手低的施政上。婚姻平權和司法改革變成有膽子說、沒膽子做的吶喊,貪功躁進的年金改革變成一場軍公教大屠殺,轉型正義則在磨刀霍霍中變成整肅國民黨及其周邊組織的工具包括立意良善的一例一休,都因蠻幹導致民怨滔天自此,蔡英文即失去了人民的敬意
問題在,民意支持的退潮去得太快,而蔡英文的掌權者覺悟卻來得太慢,不僅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互信出現了斷層,民進黨內的不安與不滿也在升高。然而,蔡英文對此卻毫無警覺,即使在去年底選舉大敗後,她仍然不肯虛心反省,以為自己只要鞏固好綠營的支持便可以高枕無憂。誰料,這樣的太平假象,禁不起賴清德輕輕一推,瞬間即地動天搖,迫使民進黨必須為她修改初選機制。
蔡英文迄今民調支持度仍落後賴清德一段距離,原因無他,是她的施政已失去了民心。這點,無論民進黨分不分裂,都是難以改變的事實。深一層看,蔡英文之所以失去民心,主要是她自棄扮演「全民總統」的角色,把自己當成了「民進黨總統」,一切建設、一切職位分配都以民進黨為先,一切施政都以鞏固自己的執政為考量,而不是以國家發展全民利益為優先
更糟的是,蔡英文在憂慮民進黨分裂時,她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許多執政作為都在擴大國家社會的裂痕。她不屑提中華民國,傷害了許多民眾的國家認同她強硬的兩岸政策,不在乎打擊人民的生活她濫用政治任命,破壞了文官體系的中立她恣意為綠營量身修訂特定法案,破壞法制的持平她的能源政策一意孤行,使供電和環境陷於險境她卡管中閔而挺吳音寧,是為了黨派而非事理她婚姻平權的高調,連許多綠營支持者都被嚇壞她管制言論之嚴峻,更違背民進黨一向的理念
蔡英文總統的連任危機,並不是由於單一意外事件,而是她在治國、用人、任事各方面都一再出現傲慢和硬拗的情況,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最嚴重的是,她忘記自己身為人民的總統的角色,卻只照顧綠營一小撮人的利益,把自己的連任擺在上位然而,當失去文青腔調的粉飾後,她便露出了自私粗鄙的原色
民進黨會不會分裂,不是人們關心的事;說初選民調會造成民進黨分裂,更是危言聳聽的反民主論調。事實上,在蔡英文以黨領政的偏私領導下,國家社會的裂痕正在持續擴大,這才是人們更擔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