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經濟/勞動政策思維 要跟上技術革命

.聯合報社論..大右翼聯盟將主導日本政治主旋律
.聯合報黑白集.蘇嘉全坐視立委受辱
.經濟日報社論.勞動政策思維 要跟上技術革命








經濟/勞動政策思維 要跟上技術革命


2017-10-22 23:5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生產技術革命對於就業所可能造成的衝擊愈來愈受到重視,在新一波的產業革命席捲下,各國勢必建構新的勞動政策思維以為因應,值得我們關注。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上個月發布了《遭逢麻煩?製造業導向型發展的未來》報告,指出智慧自動化、先進機器人與3D列印等新技術的進步,將對製造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對開發中國家就業創造及扶貧能力的影響。若干產業將會因機器人與其他技術進步等原因,使原本由人類從事的工作被自動化所取代,除了這個眾已周知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廠商在選擇生產地點時,考量因素將由工資逐漸轉變為技術,引發先進國家企業將工廠遷回母國。例如,最近德國愛迪達及荷蘭飛利浦均分別將運動鞋及刮鬍刀的生產工廠遷回本國,以接近終端消費者。
無獨有偶地,世界貿易組織(WTO)在上個月發布的《2017年世界貿易報告:貿易、技術及就業》中,也指出隨著貿易開放及技術進步,雖然促進了經濟成長並提升人民生活水準,但由於技術勞工需求增加、非技術勞工需求減少,將對部分地區與產業帶來衝擊。報告中也以美國為例,具體指出若衡量貿易開放及技術進步對美國勞動市場的影響,則美國的總失業僅有20%來自於貿易開放,其餘80%實係由科技進步所造成。這實與川普總統的認知大異其趣。
事實上,科技革新的影響正方興未艾。在經濟成長趨緩及科技應用的帶動下,已助長了歐洲「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趨勢,愈來愈多的歐洲年輕人從事約聘或短期工作。為了因應零工經濟的衝擊,歐盟正研擬改革政策,包含了規範雇主明確說明勞動條件義務、保障最低工時、明訂試用期上限,也拉近傳統與非典型工作的保障差距(如保險與休假制度),以提升非典型工作的勞工權益與社會保障。歐盟試圖先與工會和雇主協商,若無法取得共識,就將透過立法提案方式進行改革。
歐盟的做法還只是治標。WTO更進一步呼籲,為了降低貿易及技術進步對就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各國政府應制定一系列具競爭性、包容性以及補償措施的調節性政策來妥善因應;也指出WTO、G20應發揮功能,協助政策制定者意識到當前及未來的挑戰,並提供研商因應對策的對話平台。
世界銀行也對當前眾多尋求提振製造業的國家提出了「3C策略」建議以因應新技術趨勢。一是競爭力(competitiveness)─在透過改革以降低單位勞動成本之餘,亦可藉由創新商業模式、擁抱新技術及製造業服務化等方式來提升競爭力。二是能力(capabilities)─培訓員工學習新技能,加強企業吸收新技術的能力,建立有利於使用新技術的新基礎設施及新的法律規範等。三是連結力(connectedness)─除了提升包含原材料及零組件等貨品的貿易開放程度外,也應重視將服務融入製造產品以創造綜效。
無論歐盟對零工經濟的因應對策、WTO針對各國勞工政策的建議或是世界銀行對產業發展政策的建議,都凸顯了全球對於新技術趨勢所可能帶來影響的憂慮。而台灣也正面臨派遣勞動的諸多問題,未來還可能更加嚴重,但我們處理的積極程度尚不如日、韓等國。台灣也急於朝向智慧製造與智慧應用發展,但日前麥肯錫的報告指出,台灣企業數位化的程度與能力薄弱,加上台灣企業使用外勞的人數仍在快速成長等事實,在在顯示一來台灣產業轉型、運用新技術的趨勢依然遠遠落後,二來面對新技術所該建立的勞動政策新思維仍付之闕如。
面對WTO及世界銀行的言者諄諄,台灣實亟需善用他山之石,儘速擬定因應新技術趨勢的勞動政策,不該再陷於一例一休的無盡漩渦中。

聯合/蘇嘉全坐視立委受辱


2017-10-22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長蘇嘉全。記者陳柏亨/攝影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帶妻子邱議瑩參加泰國公務行程,備受爭議;接受立委徐榛蔚質詢時,更怒嗆對方:「我對你很有意見!」對於李永得的失禮,賴清德卻幫腔說「他是真性情」;對於立院同僚受辱,議長蘇嘉全更裝作沒看見,無意維護國會尊嚴。
現在,大家終於明白,為何蔡英文要一再提醒民進黨同志「謙卑,謙卑,再謙卑」了。因為,民進黨公職只要本性發作,就能黨政不分、公私不分,理不直氣也很壯。李永得辯稱邱議瑩是「自費」,這可以接受;但說她是以「立委」身分受邀,這就讓人質疑:那麼多立委,為何獨厚邱議瑩?
再說,徐榛蔚的質詢或者夾纏,至少仍維持基本禮貌。李永得是因為部門預算在場接受質詢,卻反而高調回嗆,簡直是主客易位。試問,若以邱議瑩的表現為標準,她潑水、打耳光、踢破法務部長室大門,徐榛蔚的問政有何不對?
更遺憾的是,對於李永得的粗魯,蘇嘉全卻從頭到尾不發一語,彷彿此事與立法院的尊嚴無關。他難道不知道,李永得叫囂的不止是徐榛蔚一人,而是整個立法院?在蘇嘉全眼裡,此事如果只是自己的綠營同志在「修理」藍營立委,他當然會選擇袖手旁觀;但身為中華民國國會議長,他若看不到國會「同僚」遭到行政官員的無理對待,他就是嚴重失職。
民進黨過去批評國民黨「黨政不分」,如今看蘇嘉全、賴清德的表現,根本是猶有過之。


聯合/大右翼聯盟將主導日本政治主旋律


2017-10-22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選前在東京池袋站站台助講照片,東京記者蔡佩芳/攝影


一如預期,在打著「國安威脅」的大旗下,安倍所領導的「自公執政聯盟」在這次大選中獲三分之二左右席次,席次雖然略減,卻絲毫未動搖安倍的地位。有「選舉女王」之稱的小池百合子所帶領的「希望之黨」,則是先盛後衰,淪為第三大黨。令人意外的是,被小池勢力排擠的「立憲民主黨」,在同情票的挹注下異軍突起,成為第一大在野黨,也為左派勢力搶下了灘頭堡。
安倍這次勝選,其最大的助選員,無疑是北韓。由於安倍的經濟政績不如預期,又有森友及加計學園政治醜聞的陰影籠罩,原有超過五成八的日本選民並不支持他連任。但是,在近期北韓接連發射導彈的巨大威脅下,硬頸又外交經驗豐富的安倍於是成為日本人民的心靈寄託,不得不再度把票投給自民黨
原先被外界看好最有實力抗衡安倍的小池百合子,卻因為拒絕與「民進黨」組成在野大聯盟,導致在野勢力分裂。加上她自己不願辭去東京都知事一職投入選戰,讓希望之黨在選戰中顯得群龍無首。在政策路線上,同屬「右翼保守聯盟」的小池,也無法與自民黨作出有效區隔,這也讓選民對希望之黨失去了希望,只能再次把票投給安倍。
表面上看,這次大選似乎讓日本又重回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原點,但仔細觀察,日本政治格局在這次選後出現了可觀的變化。
首先,從政黨政治看,大右翼聯盟勢力將主導日本政治。安倍與小池百合子雖是政治對手,但兩人卻都出身於「小泉學校」,都具有濃厚的右翼天然基因。這次,小池雖反對安倍調漲消費稅及重啟核電政策,卻支持其修憲路線;而小池領導的希望之黨表現雖不如預期,但與自民黨、日本維新會加總起來,右翼保守勢力將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反觀左翼三黨(立憲民主、社民及共產黨),卻僅取得不到四分之一的席次,這如此一來,將形成大右翼保守政黨主導的政治格局。
其次,從民主制衡看,強人政治將主宰未來的日本政壇。歷經民主黨執政時期產生「弱勢首相」的慘痛經驗,自民黨二○一二年再次執政後,安倍便同時取得參眾兩院的絕對優勢,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政治強人。這次自民黨的席次雖略減少,但仍在國會取得過半的優勢;亦即,明年自民黨黨魁選舉,黨內將無人可以挑戰安倍的威權。安倍的任期將延續到二○二一年,成為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強人政治也將會成為日本政壇的主旋律。
這次大選,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別無選擇的日本:在野黨山頭林立,各懷鬼胎,彼此拒斥,讓選民對在野勢力感到失望。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選民只能無奈地再次擁抱安倍,這是民主的悲哀。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失去制衡力量的日本:儘管有近六成選民不希望安倍連任,但在野黨不爭氣,選民只能繼續選擇把票投給自民黨,繼續接受安倍的統治。對民眾而言,強人政治只是無奈的選擇。
在大右翼保守勢力主導及強人政治的加持下,「修憲」勢必將會成為安倍第三任期的歷史大業,也是安倍擺脫森友、加計學園的政治泥沼,重拾政治威權的最佳利器。孱弱的在野黨,恐怕無力阻擋這股修憲的浪潮。
從日本大選看台灣,對我們而言,此一場景看來如此熟悉。在歷經兩場大選的慘敗後,國民黨似乎也陷於一蹶不振的困境,迄今尚未恢復元氣,根本無力對民進黨扮演在野制衡的力量。這跟日本的在野黨如出一轍。而民進黨完全執政後,也不斷以清算、鬥爭手法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盤,且不顧拚經濟一無所成,不斷祭出修憲、正名、去中等措施,這和安倍的作法沒有兩樣。
令人擔心的是,在二○二○年,我們會不會重蹈日本覆轍,在別無選擇下,只能再度投票給蔡英文?

【重磅快評】大將軍易求官 小連長難覓一職

.【重磅快評】在野黨神隱自宮 荒謬打造安倍變強人
.【重磅快評】大將軍易求官 小連長難覓一職

.【重磅快評】台大杜鵑花城淪空城 新校長挑戰重重
.【重磅快評】台大怎麼了?近期「多事之秋」 新校長新挑戰
.【即時短評】力推動罷免門檻降低 黃國昌現反成苦主
.【重磅快評】尊重族群,姓名可否採簡體字登記?
.【重磅快評】不射飛彈 北韓19大賀電後還有什麼氣魄?
.【重磅快評】當蔡英文的新情勢 走進習近平的新時代
.【即時短評】文資法也指定不了的俞大維故居
.【重磅快評】一天兩硬頸 李永得用錯地方了
.【重磅快評】習近平大膽提民主 將成十九大後最大懸念
.【重磅快評】戴奧辛資歷顯赫 大閘蟹卻從不驗這一項
.【即時短評】芬普尼蛋不開罰 合法業者情何以堪?
.【重磅快評】熱臉要貼冷屁股 莫拿免簽充當外交解憂劑
.【重磅快評】硬把蝦皮搞成陸資 小心打到小英和陳菊
.【重磅快評】陳時中的幽默 讓低薪年輕夫婦笑不出來
.【重磅快評】看4年前的柯文哲 吳敦義沒時間再蹉跎!
.【重磅快評】地方開第一槍 雲林社區拒絕太陽能板包圍
.【即時短評】國民黨地方主委直選 2018提名布局前哨戰
.【重磅快評】語言政策的邯鄲學步化
.【即時短評】全民不再「菜英文」 國力一定強?
.【即時短評】嘉市「剪髮」節能無厘頭 噱頭大於實效
.【重磅快評】川普是不是瘋了
.【重磅快評】搶攻國語日報 教育部戰力不輸黨產會
.【重磅快評】蔡英文內外交迫 應回歸中華民國
.【即時短評】農業補貼 是一帖裹著糖衣的毒藥
.【即時短評】為何15年前金城武的台灣觀光廣告好看
.【重磅快評】外交管兩岸 賴揆真心話成了小英的夢魘?

.【即時短評】長隧道防災應「料敵從寬、禦敵從嚴」
.【重磅快評】馬無罪非黃鐘毀棄 柯氏政治秀不算舉證
.【重磅快評】江振誠回家:米其林於我何有哉?
.【重磅快評】捉迷藏、搶資源 玉山論壇失了高度與氣度
.【重磅快評】新南向與一帶一路相輔相成? 小英愛說笑
.【即時短評】馬英九洩密案 浪費司法資源
.【即時短評】馬英九洩密案 浪費司法資源
.【重磅快評】中台灣日夜都以紫爆慶祝國慶
.【即時短評】政府拚經濟 請讓投資人有信心把錢拿出來
.【重磅快評】對政客無限寬容 正是對民主的最大傷害
.【重磅快評】警政首長們拿鐵欄杆幫了蔡政府一個大忙
.【重磅快評】10個柯P也沒輒 台南12層樓只蓋2層的啟示
.【重磅快評】國發會主委不識TPP 只需識DPP?
.【重磅快評】國防自主不是「自耕自食」
.【重磅快評】「一例一休」的最後剩餘價值竟是消滅國旗
.【重磅快評】新一波太空競爭 讓目前紛爭變得可笑
.【名人快語】郭強生評石黑一雄獲諾貝爾獎的意義
.【重磅快評】農會、水利會…那裡管不到 蔡政府定要插旗
.【重磅快評】柯文哲喊冤 只因為少了50公尺?
.【重磅快評】蔡英文應懂得:新情勢指向的是老模式
.【重磅快評】改變生理時鐘能讓夜鷹變早鳥?
.【即時短評】月餅─ 600年前最夯的社群媒體
.【重磅快評】老屋全打成危屋 能算官府政績嗎
.【即時短評】彰化縣環保局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重磅快評】賴獨覆水難收 小英提遠水救火
.【重磅快評】這種賣台失格的主權獨立,是我們要的嗎?
.【即時短評】革新?再造?國民黨還是那個國民黨
.【即時短評】賴揆台獨論 未來台灣恐有更多「被缺席」
.【即時短評】國家不和,萬事不興 總統應遞橄欖枝









【重磅快評】大將軍易求官 小連長難覓一職


2017-10-23 09:16 聯合報  主筆室

針對退役連長求職受辱,李翔宙表示將強化退伍軍人融入社會能力,促進社會的融合與發展。 聯合報系資料照



網路世界無遠弗屆,其中有一類特殊的訊息常獲得廣泛關注與點擊:美國社會對現役美軍及退伍軍人的敬重。例如流傳給在前線軍人「驚喜會親」或民眾義助落魄軍退的影片,應邀出席職業運動賽事,或是處處可見的專屬停車位、VIP席座。美軍之所以強大、願為國效命,很大原因就是社會敬軍的潛移默化效應。

在台灣,軍退的「另類驚喜」不少於美國,就像日前發生的陸官畢業、曾在8軍團任連長的王姓男子,至王品集團的西堤西餐廳應徵大廳見習襄理時遭嗆「最痛恨志願役」事件,搞到軍人士氣低迷,問題究竟出在軍人、企業或整個社會?實值探究。
嗆王男的副店長說:「我最痛恨的就是你們志願役。志願役平常又沒什麼事又只會凹義務役,錢領這麼多,憑什麼我們老百姓還要繳稅養這些志願役?我最痛恨的就是這點。」所凸顯的,正是許多民眾被一些刻意誤導資訊所產生的潛移默化效應,終至形成其對志願役軍人的負面刻板印象。
如果這名「面試官」願意多花點時間去了解,當知在大環境遠不利基層軍士官、帶「覺醒兵」大不易,以及前途混沌未明等因素綜合下,如今早已是官校招不滿、連長難求,甚至許多基層軍官不惜裝瘋賣傻以求脫身。當然,難免會有凹義務役的志願役軍士官,但如果真是錢多事少好康多,試問那麼多抱怨22K者為何不去當志願役?
老百姓還要繳稅養這些志願役云云,更是中誤導之毒已深的徵兆。軍人無論志願義務,不都是老百姓納稅錢在養?有此質疑,可能是接受太多關於領十八趴及不下於現職薪水月退的負面資訊,豈不知這些在若干人眼中的「好康福利」,其實並不適用於王男?為何他卻得連帶被羞辱?
此事雖在西餐廳經理登門致歉並獲「理解」後暫告平息,但問題才正要發酵。尤其,對於肩負退除役官兵轉職就業問題重任的國防部及退輔會更不能等閒視之。試想,能管理百人連隊自有一定能力,以往各行各業可有多少職缺需求,如今竟致許多軍退只能吃保險、保全、寶塔「三寶飯」,這其中的鴻溝該如何彌補?
又,王男是透過人力銀行網站應徵,為何官方輔導體系竟致失靈?是否正如軍退所抱怨的整個輔導就學、就業、就醫、就養規畫,依舊改不了軍中喊口號文化、表面文化、虛擬文化、得過且過文化?
面對種種問題,百分部長、不求官主委,難道竟是「好官自為之」即足?尤其退輔會主委李翔宙,之前才經歷過退黨入閣、遭立委批評「求官」憤而請辭,旋即被行政院長賴清德強力慰留「不准辭」的「被(閣揆)求作官」風波,想來對於軍人受辱、失業,更是點滴在心頭。
李翔宙說,將強化所有退伍軍人融入社會能力,促進社會的融合與發展。大哉斯言!前者是對即將退伍軍人的要求,但後者豈是軍退責任?難道不該先從執政黨的立委乃至支持者要求起?如果只知導風向於遭侮辱,卻連基層軍人最起碼的尊重都無法護持,那就真是在台灣活生生上演「大將軍易被求官、小連長難求一職」諷刺劇了。

【重磅快評】在野黨神隱自宮 荒謬打造安倍變強人


2017-10-23 10:46 聯合報  主筆室

面對這場得來不易眾議院改選大勝,安倍表現得格外謙遜。美聯社資料照片



在選前北韓威脅氛圍的瀰漫下,安倍所領導的自公聯盟超乎預期,在這次大選中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然而,面對這場得來不易的大勝,安倍卻表現得格外謙遜,表示將「謙虛」的面對這次勝利。
一向霸氣硬頸的安倍,這次為何要如此「謙虛」呢?其實,根據選前的民調顯示,在森友及加計學園醜聞的紛擾下,日本有將近六成的選民不希望安倍連任,因此,他深知這次日本選民主要是投給自民黨,而不是投給安倍,他能夠連任首相,只因為他是自民黨的總裁。
從過去以來的每次大選,日本選民一直是在極為有限的選擇下投票,這次當然也不例外,這次日本的在野黨不但不成氣候,還四分五裂,原本最有能力抗衡安倍的小池百合子,不但拒絕與民進黨成立在野大聯盟,在選前更扮演神隱少女的角色,不見她出現在競選場合。
原本的民進黨,在黨魁前原誠司的一廂情願下,竟以自我毀黨的方式,來以熱臉貼上小池的冷屁股,民進黨不但在這次大選缺席,讓許多民進黨議員只能打著「無所屬」(無黨無派)的大旗競選。
而檯面上在野黨的不爭氣,讓日本選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立憲民主黨,被小池排擠的枝野幸男,在日本一向同情弱者的心態下,意外獲得選民的青睞,一舉成為最大的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雖然號稱最大,但卻也只有54席,根本難以撼動執政聯盟的優勢地位,由此可見,日本的朝大野小。
安倍是個政治賭徒,他深知日本選民不愛求變的心態,因此在選前大打國家安全牌,強調唯有執政經驗豐富的自民黨,才有能力抵抗來自北韓的威脅,將日本人民與自民黨牢牢地綁在一起,也讓自己搭上這班順風車。
在日本在野黨的「自宮」下,讓這場選舉成為安倍個人的獨角戲,但經過這次大選,安倍無疑已成為真正的政治強人,而最荒謬的是,這個強人竟是由在野黨一手所打造的。

聯合筆記/回應習近平 打破兩岸僵局

.民進黨修憲方向 創世界紀錄
.改變…民進黨的首要任務
.為脫離大陸改時區 天下大亂
.香蕉又價崩… 農產加工應列前瞻
.愛台也愛陸 再多些盧麗安
.台灣學術的玉山在哪裡?
.聯合筆記/回應習近平 打破兩岸僵局
.總統挺客家人 更要團結全民







聯合筆記/回應習近平 打破兩岸僵局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郭崇倫


十九大之後,本來是台灣國安團隊預設大陸最有彈性的時候,習近平的政治報告,蔡總統將在本周四回應,但是許多考慮牽制了蔡總統,回應或將重申原來立場,果真如此,將來會後悔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蔡總統的遲疑,可以諒解,畢竟兩岸有嚴重的互信問題;在台灣這邊一直強調釋放出善意,譬如像奧運會章程的修改,不搞以台灣名義入聯,但是對岸並不領情,尤其去年五二○就職演說,台灣都已經給出大陸希望的答覆,但是大陸卻得寸進尺,蔡政府覺得「一份考卷答完,還有一份,沒完沒了」。
今年以來,大陸雖然一再堅持要蔡英文回到九二共識,但是內部會議已在討論:「如果她真的說了九二共識,怎麼辦?」言下之意是,即使她說了這四個字,大陸也不會相信,因為台灣有太多矛盾的訊息,最近的羅馬拼音登記姓名、更改台灣標準時區,更對互信完全沒有益處。
由於沒有互信,兩岸越來越失去交集,有人期待蔡總統的政策談話能夠開啟兩岸的接觸談判,但是能夠談什麼?我方強調什麼都可以談,北京則撂下話來,要台灣先說明兩岸是什麼關係。
本來紅藍綠最大公約數在「中華民國」,兩岸關係可以含糊的表述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馬政府時期,大陸可以默認中華民國,因為彼此有一定的信任,然而現在已經質變,對蔡政府沒有這樣的信任,甚至認為蔡要以「中華民國」借殼上市,骨子裡是台獨,實際搞的是兩國論,但是如果真的否定了中華民國,長遠對大陸可能更得不償失。
最後,沒有往前的政治動力,兩岸怕會繼續僵持下去。從大陸來說,只要控管好台灣的國際環境,不怕台灣逃出手掌心;而從蔡總統的角度,只要不越過大陸紅線,北京與華盛頓都無法挑剔,同時國民黨如此之弱,更無須為了爭取中間選民,而去改變兩岸主張,反而要擔心的是,不要觸怒獨派選民(甚至不要觸怒自己的行政院長),持續目前的路線,就穩穩地可以連任。
持續現行路線,雖然對自己的個人利益有益無損,但是僵持下去,對整體台灣利益卻是有損無益,今年經濟略有增長,靠美國、靠出口,還可以勉強混下去,但是大陸越來越強大,拒絕來往,政府可以因循,但大企業不敢做五年以上的長程規劃,台灣的年輕人更看不到未來。
政治人物要替台灣的未來找出路,沒有悲觀的權利,但是政治人物也不應該逞一時之勇,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普伊格蒙特的殷鑑在前,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蔡英文還是應以全體人民的福祉為先,積極回應,開啟對話。

民進黨修憲方向 創世界紀錄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沈佑龍/文字工作者(台中市

圖/波波

民進黨擬主導修憲,改變目前台灣政治制度實施經驗中的缺陷。這本是好事;不過,目前已知兩大改革方向:「總統制」加「聯立制國會」,若加上目前「剛性政黨」體質,將讓台灣成為台灣難波萬(Number one)!
憲政體制欲改為「總統制」,修正目前台灣雙首長制中總統有權無責的不民主狀況,這的確是美事;不過台灣實施總統制本身,首先得克服目前「剛性政黨(黨紀強、黨綱嚴謹)」的條件,避免政黨相互掣肘下一事無成。
另一方面,「聯立制」國會選舉的確重視「票票等值」、較能反映民意,但聯立制的壞處是可能造成小黨林立(尤其台灣這幾年的政治發展已經使原有兩黨制鬆動)。
況且,聯立制中的執政聯盟內部相對鬆散,只是擁有不同理念政黨間權宜結合,立法監督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欲監督對象是總統制中分立團結的行政權,只怕更難有效監督。
加上前面所提,台灣「剛性政黨」的屬性將造成總統制中透過議題尋求個別委員在議題「倒戈」,以及聯立制產生多黨的國會中政黨黨際合作的難以達成。
在未來這可能的世界首創組合中,如何能做到「總統制」要求三權分立的精神—制衡與平衡?如何避免目前國會更加「戲劇化」?如何促進良性政黨發展?恐怕台灣要書寫另類「台灣經驗」了。
希望這些改革方向「迸放新組合」只是修憲過程中,廣納想法過程的「美麗的誤會」,還沒考慮到方向之內的壞處與方向之間可能的牴觸,否則如此修憲產物真的是適得其反的台灣難波萬了!

改變…民進黨的首要任務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劉容生/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新竹市)


一個政黨的偉大,不在於過去她給人民做了多少事,而在於她未來能給社會、人民帶來多少福祉!
一個偉大的政黨,不在於她的強大,而在於她的適應力,在於她能夠改變自己的能力。
歷史的發生的事件,不論是多麼不合理、不公平,不愉快,都不是我們這一代人民及子孫的選擇。一個偉大領袖能夠做到的,是把握現在,為現在這一代及未來的世代,創造美好的未來生活!
現在蔡總統帶領的執政黨有一個大好的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政黨,對社會、人民做出偉大的貢獻,只要她能改變自己!徹底地改變自己!當然這樣做很不容易,要有勇氣、有智慧、更要有大破大立的決心!
企業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諾基亞、摩托羅拉、柯達、西屋都曾是偉大的公司,對社會有過偉大的貢獻。但由於這些公司不能改變,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而被淘汰。
政治人物亦復如此:美國尼克森總統身為共和黨總統,一生堅決反共,卻能為了國家利益,主動地訪問大陸拜會中國共產黨毛澤東黨主席。尼克森總統破壞共和黨傳統的行為,徹底改變了中美兩國的關係,也改變了人類歷史的發展。
台灣的民主進步黨曾為台灣社會的民主開放做出許多重大的貢獻,目前更是掌握一個大好的歷史機會,對台灣、對兩岸、對人類文明做出偉大的貢獻。所需要做的是改變!改變不是投降!改變是為了全民的大利大義,大福大祉,要能大破大立,為萬世開太平!
在這次對岸的十九大會,習近平主席用了「六個任何」,明確地說明了反台獨的決心和底線,並提出在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兩岸一切都可以談,同時強調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故若蔡總統能夠乘勢而為,配合九二共識(其實這又何嘗不是維持她接任中華民國總統時的現況?),再加上四個字描述台灣未來五十年的遠景,代表全台灣人民的願望,這將會讓民進黨成為一個真正進步的政黨,也讓台灣的政治系統及台灣人民給兩岸和平做出偉大的歷史貢獻,兩岸關係向前邁一大步。

為脫離大陸改時區 天下大亂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蔡志方/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南市)


最近有人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將台灣的時區改成與日本、南韓相同,脫離GMT+8大陸標準時區,連署不到二天,就超過成案的門檻人數,相關部會得在十二月十九日前回應。
提案人表示,台灣由GMT+8(東八區)改為GMT+9,可象徵性脫離大陸的從屬,讓到台灣的陸客、外國旅客潛意識體會到台灣與大陸互不相從屬,而連署者有則或認為「在冬季下班時間不會這麼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或認為「日光節約是個好概念」;更有認為「時間的更新,可有效利用晝夜的長短變化,進而提升工作效率」等等。對此,引發正反看法,在此姑不置論。
究竟調整時區的優劣點如何?究竟是應該調整時區?還是恢復多年停止實施的日光節約時間?實在是應該先區分清楚,而且兩者各自的優劣點,也是見仁見智的事。不過,參與連署的人與主管機關是否曾經想過,兩種變更時間基準的作法,在法律關係上是否可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而必須有充分的衡量與因應?以下作者簡要提出幾點,以供各界參考指教:
民事上請求權消滅時效與物權取得時效的計算,是否將受到影響?
民事上行為能力之有無或限制,是否將發生變化?
民事上權利的享有期間,是否會被剝奪一小時,甚至是一日?
民事上與公法上的義務履行期間,是否將提前一小時,甚至是一日結束?
商業上利息的計算基準,是否會受到影響?
刑事上的追訴權與行刑權時效,是否將受到影響?
公法上的請求權、處分權與強制執行權的消滅時效基準,是否會發生突變?
各種公職人員任期,是否將提前一小時,甚至一日屆滿?
又如果只是要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則對於實施區與非實施區有關的既有法律秩序,會發生如何的影響?要如何處理與因應?更是必須未雨綢繆,謀定而後動才是!
最後,如果參與連署者的真意,是要「節約日光」或「有效利用陽光」,則應該提案建議政府恢復實施「夏令日光節約時間」才對,而不是隨興參加意圖與中國大陸劃清界線的「調整時區」才是!當然有關機關要做成決策時,也要有完整的利害衡量與應有的法制配套措施,不要做即興式的決定,以免造成天下大亂的後果!

香蕉又價崩… 農產加工應列前瞻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林嘉應/水利技師(嘉縣鹿草)


國內農產品一直有產銷失衡的問題,颱風期是葉菜類,現在輪到香蕉,約一年前蕉價每斤貴到百元,現在不到十元,真令人不敢相信,暴漲暴跌會發生在網路科技時代。農委會不能由生產履歷源頭統計蕉苗、控制植株量嗎?已經預知今年將過剩約七萬公噸,為何仍然無法外銷或從事農產品加工,任由暴殄天物讓農民血本無歸?
去年農委會輔導成立官民合資的「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號稱農業行銷國家隊,但是外銷執行力不佳也搞錯方向,忽視農產品易腐爛的事實,不從農產品加工優先著手,反而承租台糖農地,利用大面積低成本優勢與農爭利,無助農民,反害慘農民。如果能在前瞻計畫中投資農產品加工廠,只要幾千萬的前瞻預算,廣設冷藏倉儲與加工廠就能解決產銷失衡問題,政府面對蕉價崩跌數月卻找不到香蕉加工廠,只能鼓勵國人多吃,如果不能徹底解決,可以想像產銷失衡以後仍會一直重演。
韓國傾舉國之力發展泡菜,菲律賓也能有足夠倉儲與工廠加工芒果乾、鳳梨罐,科技發達的台灣不能有工廠從事農產品加工?只有看到立委舉辦「香蕉的一○一種吃法」記者會,賴清德院長偕同其他政府高層出席,呼籲國人多吃香蕉,有部分單位加購香蕉協助挽救蕉農,這些外銷無力、只是頭痛醫頭的內銷作為,以後仍會常常出現。
為了減免產銷失衡的痛苦,請農政相關單位利用網路科技控管產銷、積極打通外銷網路,趕緊輔導設立農產品加工廠,加工製造魚罐頭、水果乾等,大型冷藏倉儲調節蔬果,食材不過剩腐爛,既環保又經濟,消費者與農民才能減輕下一次的受害。

愛台也愛陸 再多些盧麗安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陳長文/海基會首任秘書長(台北市)


台灣有許多來自台灣以外的配偶,特別是三十年前開放探親後,因為語言相通的關係,一半以上的比例是大陸籍配偶。他們來到台灣,組成了台灣的家庭,也就應該是台灣人了,可是從法律上,卻是處處受到歧視(和原其他國籍配偶比較)。
拿到身分證的時間、應考試服公職的權利,前婚姻子女來台依親……很長一段時間,台灣政府、台灣社會看陸配,也總是戴著一副有色眼鏡。他們也常常被問到,「你是愛台灣,還是愛大陸?」
「怎麼會問這種問題呢?」一位陸配說,「我父母住在大陸,自己跟子女是台灣人,當然是兩個都愛啊!」
會問這種問題的人,通常內心想的是,「如果台灣跟大陸起衝突,你會站在那一邊?」從現實來看,如果台灣跟大陸起衝突,其實,你會慶幸自己的家庭中,有一位了解大陸的人。你會慶幸,台灣的陸配愈多,這個「兩岸衝突」的假設發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連問都不必問。
而大陸,也有「台配」,這一次的十九大,就有一位黨代表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盧麗安。她也被問到「愛台灣還是愛大陸」,回答令我拍案叫絕,她說:「現在是二○一七年,不是一九二七、一九三七、一九四七年」,「要有信心、有勇氣,不要再糾結於過時的、對立的意識形態。」
的確,現在已經不是國共內戰的年代,也非「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時期。現在是大陸國力蒸蒸日上、兩岸交流密切、台灣對陸一年近千億美元順差的時候。
如果硬要把台灣與大陸看作敵對的兩方,那麼大陸這個「敵人」,對台灣也未免太好了,一年讓台灣賺近千億的順差,時不時還買些農產品,讓陸客為台灣帶來外匯,送陸生來台灣,作戰時的人質。
捫心自問,今天的台灣,有多少人可以說,自己沒有因兩岸貿易而得利呢?科技新貴不用說了,台灣的科技業已經成為兩岸產業鏈的一部分;觀光旅遊業也重視陸客,影視產業更視大陸為重要的市場之一。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問「愛台灣還是愛大陸」不是自我矛盾嗎?
今天的台灣政治人物,不管是統也好,獨也好,都主張兩岸要密切交流,和平發展,就連「主張台獨的政治工作者」賴清德院長,也拋出「親中愛台」,那麼顯然政治人物有義務,真心真意的從自己做起,進而影響他人,讓「愛大陸」與「愛台灣」成為一個並存的命題,如此,「良制一國」的選項也就有了平等的動力。

台灣學術的玉山在哪裡?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陳復/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宜縣冬山)


教育部希望強化台灣高教的競爭能量,並帶動教學與研究品質,規劃推動「玉山計畫」。然而,教育部三大方案的重點都放在薪資加給,卻毫無國家整體戰略,告訴我們該計畫到底想如何引領台灣未來的高等教育,開展出台灣學術具有前瞻性的大格局與新視野,絕大多數學者願意從事於學術工作,本就具有相當的理想性,光靠撒錢就想讓學者「根留台灣」的作法,恐怕最終效果有限,卻無法挽回學術界已經士氣低落的人心。
雖然「玉山學者」名稱設計有如大陸的長江學者,或各省級的閩江學者、天府學者或泰山學者,目標卻看不出想培養與造就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帶動國家重點建設學科或自立發展出國際先進水平。若只按既有模式實施,並未對學者相互整合發展出「學派」提供積極的學術支持,是否只有各領域早已獲獎無數的資深學者,或跟著大老集結成「幫派」的人能成為玉山學者,有志於「跨領域」或「新領域」的學術開拓者將註定與玉山學者無緣?雖然玉山學者名稱很本土化,用意到底有沒有建構「華人自主學術典範」的企圖呢?屬於台灣學術高峰的「玉山」到底在哪裡?
「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讓各校投入留才與攬才所需的彈性薪資,但由於教育部並沒有制訂任何限制條件,本來甚具有大學自治的精神。然而,任由學校自訂如何給付彈性薪資,教育部卻不要求申請者提出真正有益於高教深耕的教學型或研究型計畫,據此檢核相關成果,作為繼續彈性薪資的依據,這樣是否只會讓各大學變相替各級主管加薪?當教育部希望鼓勵學校充實師資陣容,卻沒有任何配套機制,讓剛獲得博士的年輕學者有機會按照自身專長獲得合理的申請管道,在少子化的大海嘯浪潮裡,各大學早已緊縮員額,真會提供機會給正在流浪的博士?
最後,教育部將調增教授學術研究加給十%,擴大教授與其他職級教師間學術研究加給差距。然如只採職級為標準提供學術研究加給,卻不衡量該教授是否真有從事學術研究,如其過去五年內都沒獨立申請通過任何個人的教學型或研究型計畫,更沒擔任學科帶頭人,組織教學或研究團隊,引領其他職級學者從事於學術發展工作,當他們平白增加五千多元學術研究加給,雖然杯水車薪,難道不會有如成語「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引發正認真從事於教學與研究並已獲得計畫案的副教授甚至助理教授不滿?
當對岸福建宣布三年內引進一千名台灣教師到其大學任教,教育部官員指出兩岸教育交流是擋不住的好事前,希望我們的玉山計畫能設計出更清晰的國家整體戰略。

總統挺客家人 更要團結全民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張園欣/服務業(南投市)


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卅周年在凱達格蘭大道登場,蔡總統用客語表示,「過去客家人挺客家妹,現在客家妹做總統,也會挺客家人」。
這番話很「耳熟」,選舉的時候常常聽到,為了拉票博感情,無可厚非。以前曾經有候選人競選時,幾天之內在不同的三個地方,說「我是XX(當地)人」,媒體比喻他是「三生有幸」,一個人怎麼可能在三個地方出生?經查原來是他把曾經住過一段時間的地方都算在內。
蔡總統,不是只有客家人才挺客家妹,現在客家妹做總統,挺客家人,也要挺台灣所有其他族群和住民,胸襟開闊、格局廣大才對。套用一下廿二日聯合報的社論說「現在您就是總統,請團結我們」。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王健壯/習近平的弦外之音
.朱宗慶/夢想不滅、初衷不變、育成不斷
.盛治仁/人生要追求多少顆星星?
.趙春山/十九大後的兩岸關係:一場「定力」與「耐力」的較量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薛承泰/「博愛」與「愛博」之間
.羅智成/尋找部落

.王正方/小程和他的廖老師
.嚴震生/美國人露出肩膀的權利
.林中斌/王岐山十九大應會留任
.葉銀華/什麼是金融政策?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2017-10-23 00:51 聯合報  王文華



少子化和高齡化是台灣的兩大問題,有沒有創新解法?
這所紐約公立小學的故事,給我一些啟發。
紐約三三四號公立小學,周末把操場和禮堂,租給非營利組織開跳蚤市場。最後造福了學生、居民、和無數小商家。
故事要從卅五年前說起。紐約的公立學校和台灣的國小一樣,缺乏資源。常見的補救方式,是家長會去募款。當年,幾位家長募款受挫之餘,突發奇想:何不來做個跳蚤市場?
結果一炮而紅。幾年後,這群家長的孩子畢業了。為了讓市場能夠繼續,公益組織接手經營。所有獲利,捐給鄰近四所小學,造福四千位學童。
除了孩子們受惠,這個善用閒置資源的做法,也扶助了小型商家。在這個占地一千二百坪的賣場,一百多組個人的、獨立的、非主流的商家,在昂貴的紐約,找到零售空間。
這裡販賣的產品,偏向藝術類,比如說手作的衣服、肥皂、繪畫、珠寶、卡片、零食,以及古董的手錶、眼鏡、陶瓷茶杯…操場的籃球架下,懸掛著波斯地毯,名符其實地跳脫「框架」。
為了讓紐約的窮藝術家都能有展示舞台,市場還不定期舉辦特定主題的活動,比如說手作珠寶大展。讓無法負擔長期租金的賣家,也能嶄露頭角。
因為商品偏向藝術,所以捐給學校的經費,也專款專用,增加學校藝術教育的資源。期待有一天,學校的學生會回到學校,販賣自己的創作成果。
不同於誠品書店前擺攤的是年輕人,這裡的老闆大部分是銀髮族。他們賣的不只是一生蒐集的寶物,也是一生經歷的故事。
這是這市場最迷人的一點。
為老人家打造一個實體市場,有三個好處。
首先,從顧客的角度,在跳蚤市場中,老人家的攤位一定比年輕人好逛,因為舊東西比較多。畢竟,他們用了一輩子累積。而且每一件東西,都有動人的故事。
其次,因為老人家對新科技不如年輕人熟練,在線上世界,兩個世代徹底隔絕。實體市場,讓世代之間能重新相遇。
最後,年輕人對老人家的想像,常局限在養老院或長照。但很多老人家不想只待在養老院跟同齡朋友相處,也不想只是被「照顧」。到市場賣東西,跟不同年紀的族群互動,並從「被照顧者」變成「生產者」,對老人家的身、心,都有很大幫助。
就像裡面的老闆,這個市場本身,卅五年來也走過興衰。新的管理團隊,在去年重新招商。他們選了一個特別的開幕日:九月十一號。
是的,面對悲劇,可以用積極的態度來療傷。
面對老去的無奈,也可以正面地來回應。
台灣那麼多小學,因為少子化而產生的閒置空間。有積極、創新的用法?
台灣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年輕人對他們能有不同的想像?跟他們發展出除了「照顧」以外的關係?
當我在市集中把錢交給一位老先生時,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是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