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經濟/勞動政策思維 要跟上技術革命

.聯合報社論..大右翼聯盟將主導日本政治主旋律
.聯合報黑白集.蘇嘉全坐視立委受辱
.經濟日報社論.勞動政策思維 要跟上技術革命








經濟/勞動政策思維 要跟上技術革命


2017-10-22 23:5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生產技術革命對於就業所可能造成的衝擊愈來愈受到重視,在新一波的產業革命席捲下,各國勢必建構新的勞動政策思維以為因應,值得我們關注。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上個月發布了《遭逢麻煩?製造業導向型發展的未來》報告,指出智慧自動化、先進機器人與3D列印等新技術的進步,將對製造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對開發中國家就業創造及扶貧能力的影響。若干產業將會因機器人與其他技術進步等原因,使原本由人類從事的工作被自動化所取代,除了這個眾已周知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廠商在選擇生產地點時,考量因素將由工資逐漸轉變為技術,引發先進國家企業將工廠遷回母國。例如,最近德國愛迪達及荷蘭飛利浦均分別將運動鞋及刮鬍刀的生產工廠遷回本國,以接近終端消費者。
無獨有偶地,世界貿易組織(WTO)在上個月發布的《2017年世界貿易報告:貿易、技術及就業》中,也指出隨著貿易開放及技術進步,雖然促進了經濟成長並提升人民生活水準,但由於技術勞工需求增加、非技術勞工需求減少,將對部分地區與產業帶來衝擊。報告中也以美國為例,具體指出若衡量貿易開放及技術進步對美國勞動市場的影響,則美國的總失業僅有20%來自於貿易開放,其餘80%實係由科技進步所造成。這實與川普總統的認知大異其趣。
事實上,科技革新的影響正方興未艾。在經濟成長趨緩及科技應用的帶動下,已助長了歐洲「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趨勢,愈來愈多的歐洲年輕人從事約聘或短期工作。為了因應零工經濟的衝擊,歐盟正研擬改革政策,包含了規範雇主明確說明勞動條件義務、保障最低工時、明訂試用期上限,也拉近傳統與非典型工作的保障差距(如保險與休假制度),以提升非典型工作的勞工權益與社會保障。歐盟試圖先與工會和雇主協商,若無法取得共識,就將透過立法提案方式進行改革。
歐盟的做法還只是治標。WTO更進一步呼籲,為了降低貿易及技術進步對就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各國政府應制定一系列具競爭性、包容性以及補償措施的調節性政策來妥善因應;也指出WTO、G20應發揮功能,協助政策制定者意識到當前及未來的挑戰,並提供研商因應對策的對話平台。
世界銀行也對當前眾多尋求提振製造業的國家提出了「3C策略」建議以因應新技術趨勢。一是競爭力(competitiveness)─在透過改革以降低單位勞動成本之餘,亦可藉由創新商業模式、擁抱新技術及製造業服務化等方式來提升競爭力。二是能力(capabilities)─培訓員工學習新技能,加強企業吸收新技術的能力,建立有利於使用新技術的新基礎設施及新的法律規範等。三是連結力(connectedness)─除了提升包含原材料及零組件等貨品的貿易開放程度外,也應重視將服務融入製造產品以創造綜效。
無論歐盟對零工經濟的因應對策、WTO針對各國勞工政策的建議或是世界銀行對產業發展政策的建議,都凸顯了全球對於新技術趨勢所可能帶來影響的憂慮。而台灣也正面臨派遣勞動的諸多問題,未來還可能更加嚴重,但我們處理的積極程度尚不如日、韓等國。台灣也急於朝向智慧製造與智慧應用發展,但日前麥肯錫的報告指出,台灣企業數位化的程度與能力薄弱,加上台灣企業使用外勞的人數仍在快速成長等事實,在在顯示一來台灣產業轉型、運用新技術的趨勢依然遠遠落後,二來面對新技術所該建立的勞動政策新思維仍付之闕如。
面對WTO及世界銀行的言者諄諄,台灣實亟需善用他山之石,儘速擬定因應新技術趨勢的勞動政策,不該再陷於一例一休的無盡漩渦中。

聯合/蘇嘉全坐視立委受辱


2017-10-22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長蘇嘉全。記者陳柏亨/攝影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帶妻子邱議瑩參加泰國公務行程,備受爭議;接受立委徐榛蔚質詢時,更怒嗆對方:「我對你很有意見!」對於李永得的失禮,賴清德卻幫腔說「他是真性情」;對於立院同僚受辱,議長蘇嘉全更裝作沒看見,無意維護國會尊嚴。
現在,大家終於明白,為何蔡英文要一再提醒民進黨同志「謙卑,謙卑,再謙卑」了。因為,民進黨公職只要本性發作,就能黨政不分、公私不分,理不直氣也很壯。李永得辯稱邱議瑩是「自費」,這可以接受;但說她是以「立委」身分受邀,這就讓人質疑:那麼多立委,為何獨厚邱議瑩?
再說,徐榛蔚的質詢或者夾纏,至少仍維持基本禮貌。李永得是因為部門預算在場接受質詢,卻反而高調回嗆,簡直是主客易位。試問,若以邱議瑩的表現為標準,她潑水、打耳光、踢破法務部長室大門,徐榛蔚的問政有何不對?
更遺憾的是,對於李永得的粗魯,蘇嘉全卻從頭到尾不發一語,彷彿此事與立法院的尊嚴無關。他難道不知道,李永得叫囂的不止是徐榛蔚一人,而是整個立法院?在蘇嘉全眼裡,此事如果只是自己的綠營同志在「修理」藍營立委,他當然會選擇袖手旁觀;但身為中華民國國會議長,他若看不到國會「同僚」遭到行政官員的無理對待,他就是嚴重失職。
民進黨過去批評國民黨「黨政不分」,如今看蘇嘉全、賴清德的表現,根本是猶有過之。


聯合/大右翼聯盟將主導日本政治主旋律


2017-10-22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選前在東京池袋站站台助講照片,東京記者蔡佩芳/攝影


一如預期,在打著「國安威脅」的大旗下,安倍所領導的「自公執政聯盟」在這次大選中獲三分之二左右席次,席次雖然略減,卻絲毫未動搖安倍的地位。有「選舉女王」之稱的小池百合子所帶領的「希望之黨」,則是先盛後衰,淪為第三大黨。令人意外的是,被小池勢力排擠的「立憲民主黨」,在同情票的挹注下異軍突起,成為第一大在野黨,也為左派勢力搶下了灘頭堡。
安倍這次勝選,其最大的助選員,無疑是北韓。由於安倍的經濟政績不如預期,又有森友及加計學園政治醜聞的陰影籠罩,原有超過五成八的日本選民並不支持他連任。但是,在近期北韓接連發射導彈的巨大威脅下,硬頸又外交經驗豐富的安倍於是成為日本人民的心靈寄託,不得不再度把票投給自民黨
原先被外界看好最有實力抗衡安倍的小池百合子,卻因為拒絕與「民進黨」組成在野大聯盟,導致在野勢力分裂。加上她自己不願辭去東京都知事一職投入選戰,讓希望之黨在選戰中顯得群龍無首。在政策路線上,同屬「右翼保守聯盟」的小池,也無法與自民黨作出有效區隔,這也讓選民對希望之黨失去了希望,只能再次把票投給安倍。
表面上看,這次大選似乎讓日本又重回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原點,但仔細觀察,日本政治格局在這次選後出現了可觀的變化。
首先,從政黨政治看,大右翼聯盟勢力將主導日本政治。安倍與小池百合子雖是政治對手,但兩人卻都出身於「小泉學校」,都具有濃厚的右翼天然基因。這次,小池雖反對安倍調漲消費稅及重啟核電政策,卻支持其修憲路線;而小池領導的希望之黨表現雖不如預期,但與自民黨、日本維新會加總起來,右翼保守勢力將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反觀左翼三黨(立憲民主、社民及共產黨),卻僅取得不到四分之一的席次,這如此一來,將形成大右翼保守政黨主導的政治格局。
其次,從民主制衡看,強人政治將主宰未來的日本政壇。歷經民主黨執政時期產生「弱勢首相」的慘痛經驗,自民黨二○一二年再次執政後,安倍便同時取得參眾兩院的絕對優勢,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政治強人。這次自民黨的席次雖略減少,但仍在國會取得過半的優勢;亦即,明年自民黨黨魁選舉,黨內將無人可以挑戰安倍的威權。安倍的任期將延續到二○二一年,成為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強人政治也將會成為日本政壇的主旋律。
這次大選,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別無選擇的日本:在野黨山頭林立,各懷鬼胎,彼此拒斥,讓選民對在野勢力感到失望。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選民只能無奈地再次擁抱安倍,這是民主的悲哀。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失去制衡力量的日本:儘管有近六成選民不希望安倍連任,但在野黨不爭氣,選民只能繼續選擇把票投給自民黨,繼續接受安倍的統治。對民眾而言,強人政治只是無奈的選擇。
在大右翼保守勢力主導及強人政治的加持下,「修憲」勢必將會成為安倍第三任期的歷史大業,也是安倍擺脫森友、加計學園的政治泥沼,重拾政治威權的最佳利器。孱弱的在野黨,恐怕無力阻擋這股修憲的浪潮。
從日本大選看台灣,對我們而言,此一場景看來如此熟悉。在歷經兩場大選的慘敗後,國民黨似乎也陷於一蹶不振的困境,迄今尚未恢復元氣,根本無力對民進黨扮演在野制衡的力量。這跟日本的在野黨如出一轍。而民進黨完全執政後,也不斷以清算、鬥爭手法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盤,且不顧拚經濟一無所成,不斷祭出修憲、正名、去中等措施,這和安倍的作法沒有兩樣。
令人擔心的是,在二○二○年,我們會不會重蹈日本覆轍,在別無選擇下,只能再度投票給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