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經濟/G20的政策牛肉在那裡?

.聯合報社論..蔡柯驚訝:葵花寶典未練急自宮
.聯合報黑白集.陸客逛誰的店都是好的
.聯合報黑白集.G20的政策牛肉在那裡?




經濟/G20的政策牛肉在那裡?


2016-02-29 00: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及央行行長會議(簡稱財長會議)27日在上海閉幕並發表聯合公報,聲明將運用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政策促進經濟復甦,並重申將避免競爭性的貨幣貶值。在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高及金融市場劇烈震盪之際,G20作為目前全球最重要的經濟對話與合作論壇,能否舒緩當前全球經濟金融亂局,進而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備受關切。
G20涵蓋傳統七大工業國、金磚五國及主要新興經濟體,人口約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二,GDP(國內生產毛額)約占全球總量85%,貿易額占全球總額80%以上,這樣龐大的經濟實力讓G20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政府間論壇,原本只有各國財長及央行總裁出席的高層會議,也晉升到定期召開領導人高峰會,並正式取代過去八國集團(G8)峰會,其代表性不言而喻。
今年9月G20將在杭州召開第11次高峰會,因為是中國大陸第一次舉辦G20峰會,故格外受到矚目。這次G20上海財長會議有替杭州峰會熱身的政治意涵,會議聚焦在如何因應2016年開年以來全球股匯市的動盪不安,以及不斷下修的全球經濟成長率。
回顧2014年G20財長會議曾就全球經濟政策達成共識,各國承諾採取行動,以期在2018年以前實現全球GDP額外增加2%、近2兆美元的目標。但是,近兩年各國承諾非但沒有兌現,反而經濟下行風險愈來愈高;今年初國際貨幣基金(IMF)才剛下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值,上周三IMF又提出警告,受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和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等因素影響,可能會進一步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值。
迄今為止,全球央行可用的政策手段幾乎已經用罄,但貨幣政策效果卻快速衰減,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均面臨困境,並先後採行效果更是難料的負利率政策。連一向主張大力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IMF,也開始擔憂貨幣政策的負面影響,並呼籲G20應擴大財政支出、加快經濟改革,以提振經濟成長。
G20聯合聲明也強調僅靠貨幣政策不能實現平衡增長,未來將靈活實施財政政策,以促進成長、創造就業和提振市場信心,並重申發揮宏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相輔相成的作用,加快結構性改革以提升中期潛在成長。
問題在於,近年來各國政府不斷承諾推動經濟結構改革,並擴大基礎設施投資,但這些承諾多數未真正兌現或產生實質效果,因此G20原則性的政策宣示已難以提振市場信心。
各國最關心的是近年愈演愈烈、以鄰為壑的貨幣戰,尤其是大陸經濟持續放緩,各國擔心北京可能讓人民幣大幅貶值來促進出口,進而造成全球金融動盪及擴大貨幣戰。因此,G20財長會議前,美國財政部長陸伍公開喊話,要求北京必須承諾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若干國際輿論亦呼籲施壓中國大陸簽署「新廣場協議」。但畢竟大陸不是當年的日本,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也有限,人行仍有掌控匯率變動的強大力量,因而大陸官媒新華社發表措詞強硬的評論,指無論是在G20還是其他場合,要與中國達成「新廣場協議」,註定只是一場空想。
所以,上海財長會議並未針對人民幣問題進行討論,聯合聲明僅表示將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並重申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承諾。不過,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會上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也算是給各國一些交代。
因為各國利益考量極為分歧,G20上海財長會議未能看到具體的政策牛肉,但預料相關問題仍將持續進行討論和溝通,以利9月杭州峰會能夠推出一些具體的政策牛肉,否則,若連G20各國領袖都無法對解決全球經濟及金融問題作出一些貢獻,那世人還能期待什麼呢? 究竟未來會如何演變,大家仍須耐心觀察和等待。

聯合/陸客逛誰的店都是好的


2016-02-29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時代力量反對兩岸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的立場迄未動搖,但該黨新科原住民立委高潞.以用卻主張:應當拓展陸客來台的旅遊動線,「安排陸客走進原住民部落的商店來消費」。
高潞.以用指出,陸客來台旅遊被「一條龍式陸資旅遊產業」壟斷,且沿途「定點」消費的模式,不能雨露均霑。她說,此一現狀「根本無法帶動原住民部落經濟」,因此主張「應安排陸客走進原民部落的商店來消費」。
高潞的見解有討論空間:一、所謂「一條龍式陸資旅遊產業」,會不會過甚其詞,或以偏概全,只要查核如今打算關門的旅館及脫手的遊覽車是誰的即知。二、日月潭及太魯閣等景點,即有「原住民商販」,不能說沒有陸客光顧。
其實,兩岸商貿旅遊,只要在禁絕政治貪腐、減少中間剝削,及提高來客之自由消費機會的前提下,仍應以提升各自行業的吸引力與競爭力為要務。陸客無論到任何商店消費都是好的,因此,與其「安排陸客進入原民部落消費」,不如提升原民部落的旅遊賣點。試問:若真出現「安排」,時代力量會不會稱之為「統戰」?
更令人玩味的是,時代力量反對服貿、貨貿這些全面性的商貿交流機制,又自稱「我是台獨」,卻竟然會想到「安排陸客到原民部落商店消費」。撿芝麻、掉燒餅,一至於此,不知大家相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聯合/蔡柯驚訝:葵花寶典未練急自宮


2016-02-29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最近,蔡英文面對環保團體提出「非核」之外的「無煤」訴求,表示驚訝與困難;柯文哲則對北市行人車禍近半莫名被撞,大感意外。事實上,這兩個議題均非現在無端冒出,而已存在多時,兩人的訝異反應才更教人吃驚。
蔡英文「產業之旅」第三站拜訪台中火力發電廠,環保團體提出「二○二五非核無煤家園」;蔡驚訝表示,沒想到「非核」之外,還要面對「無煤」這麼困難的事。然而,環團去年十二月廿六日舉辦反空汙救健康大遊行時,民進黨有多位立委候選人參與,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也到場支持,民進黨並以「反空汙抗暖化是國安問題」正面回應;而「非核無煤家園」正是當時反空汙大遊行的主要訴求之一。面對環團的相同訴求,如今蔡英文卻說「這是很艱困的挑戰」;其態度讓人意外。
另一方面,柯文哲對於台北市元月發生二九○件行人被撞事故,其中一百卅九件是行人無違規被撞,也大感意外,坦承「台北市對行人來說是不安全的環境」。事實上,柯文哲兩個月前聽取交通會報簡報,對台北市行人交通事故死亡數居全台之冠,即曾表示「很驚訝,沒想到行人車禍死亡率也這麼高」。兩個月前才聽過的簡報,今天聽了又再度稱奇,柯文哲的健忘更讓人不解。
最近,蔡英文方約束黨籍立委節制提案爭議亂象,指示議題設定要有整體戰略思維與節奏;柯文哲也才力推停車收費自動化,斥責官員依法行政的保守態度,「沒人叫你用葵花寶典,就引劍自宮」。兩人的談話,正可以註解他們自己面對問題的態度。
在標舉「非核家園」的大旗下,蔡英文提出的能源政策,包括電源開發、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等方向。在再生能源尚難撐大局的情況下,立即廢核,勢必要增加燃氣或燃煤的比重。儘管增加燃煤違背減碳趨勢,但為彌補減核發電的缺口,燃煤不可免,因而必須提高排碳的管制標準及提升機組發電效率來緩解其危害。蔡英文的能源政策,選前不斷遭到「電從哪裡來」、「電價漲不漲」的質疑;而遇到反核團體談廢核,碰到環保團體反排碳,將面臨兩者難以得兼的困境。
試想,如果沒有整體戰略思維與節奏,尚未練成葵花寶典,就先引劍自宮,對蔡英文而言,不僅「非核」將淪為口號,再加「無煤」,恐怕就太過夢幻!
同樣的,台北市稍早曾努力建立「禮讓行人」文化,但柯文哲上任後,已經看不到類似的宣導或執法了。台北市曾從嚴取締車輛在斑馬線前未減速、不禮讓行人,現在也已罕見警方在路口取締了。警察從街頭撤崗,柯P博得令名;但尚未成形的禮讓行人文化已告廢弛,車輛又開始和行人搶道。包括重大交通工程與措施在內的諸多市政決策,即興轉折,缺乏配套;只見柯P標榜毛澤東戰法的「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卻看不到他「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更未見整體的戰略思維與進攻節奏。於是,當柯P急著為台北市交通CPR時,才赫然發現行人事故半數以上發生在斑馬線,許多行人無故命喪斑馬線。會發生這種事,同樣是沒練好葵花寶典,就先引劍自宮。
蔡英文的能源政策,已經要從選前的畫大餅,進入執政的具體落實階段;非核、減碳與無煤,能源議題、環境政策與產業經濟,都必須作進一步的盤整。年前年後,柯P的自行車挑戰從「一日雙城」到「一日雙塔」,大有精進;但台北市的行人安全,還是沒有改善。柯P掛起單車後,也該想想如何建立用路文明,不讓行人莫名被撞。不過,蔡、柯兩人的課題,都在建立整體戰略思維與節奏,而且千萬不要剛拿到葵花寶典,就迫不及待先自宮。

聯合筆記/中國大陸的北韓噩夢

.G20示警:小心匯率戰、負利率
.聯合筆記/中國大陸的北韓噩夢
.嚴懲建築師借牌 還有些事得釐清
.大師凋零 技藝傳承要快
「先工作再進修」 何不問問年輕人
.當我為228出版坐牢 誰為我坐監惜別
.學習柯P態度 別掀轉型仇恨
.活在過去 台灣如何向前走
.政治人物們 別得意忘形




聯合筆記/中國大陸的北韓噩夢


2016-02-29 01:28 聯合報 郭崇倫


中美對制裁北韓終於達成協議,聯合國安理會即將通過決議,但對中國大陸來說,這不僅是另一次制裁決議案,更是朝鮮半島政策的分水嶺。
自從危機發生以來,國際輿論聚焦中國,對中國極端不利,北京面臨著多重風險,包括:與南韓關係惡化、被迫與北韓為伍,以及被美日韓排擠出局。
但中國對策卻遲遲未能定案,內部激辯程度,遠超過過去的台海危機、中日釣魚台危機。左派認為應該重新提供朝鮮核保護傘,重建中朝特殊關係;右派則認為平壤已成為中國負擔,應拋棄朝鮮。爭執更上升到對外交政策不信任,質疑恐將波及中俄關係與一帶一路。
王毅外長廿三日赴美,代表中共終於確定方針,即加強制裁、反對薩德系統,以及反核與和平協定並行,然而這並不能夠真正解決朝核問題。
首先中共向來反對過度制裁,擔心逼得狗急跳牆,但朝核既已構成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威脅,所以必須加強制裁,包括禁止提供航空燃料,而且不向朝鮮購買煤炭,單是去年就占對中出口的四十二點三%(超過十億美元),同時準備嚴查中朝邊境走私與地下錢莊。
北京之所以同意加強制裁,因為要換取美韓在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上的讓步,中國駐韓大使邱國洪講得最坦白:「如果中國的安保利益因為這一問題受損,韓中關係發展到今天的努力可能在一瞬間因為一個問題被破壞。中國可以相信韓國的承諾,但問題是美國擁有部署、升級、調整薩德的所有權力。」
這當然讓韓國沒面子,雖然韓外交部向邱國宏抗議干涉內政,但是就在王毅到華府當天,美國率先甩開對韓國的承諾,推遲了原定廿三日簽署的韓美「薩德」聯合工作組協議,韓國再一次淪為兩強妥協的犧牲品。
但北韓卻不是這麼好對付,破罐子破摔,有可能與中國撕破臉,永遠不參加六方會談,所以也要顧到北韓的面子與利益,王毅提出的辦法是無核化和停和(停戰和平)機制轉換並行推進,進行「中美韓朝」四邊會談,朝鮮的安全,在去核後,能夠以與美國和平協議確保。
問題是,朝鮮把擁核認定為不能交涉的神聖權利,更多制裁只會更加深對北京的敵意;而經過薩德的折騰,南韓對中國的外交努力並不領情,難以恢復過去的親密關係;看到中國焦頭爛額,美國心中暗爽,趁機拋開北京,直接與北韓締約,這才會是中共真正的外交噩夢。

王文華/兒子,我也想開咖啡廳啊!

.王文華/兒子,我也想開咖啡廳啊!
.王健壯/一個時間祇有一位總統
.馬家輝/香港「二二八」的台灣影子
.平路/華勒沙與轉型正義
.朱宗慶/無常世界有情天
.薛承泰/震出美麗與哀愁
.陳立恆/學習失落日本的不失落





王文華/兒子,我也想開咖啡廳啊!


2016-02-29 01:18 聯合報 王文華



過年假期,朋友聚會。大家都在中小型公司,共同煩惱是找不到人。
「失業率這麼高,起薪這麼低,為什麼合理的待遇找不到人?」
原因是:
一、人才在大公司或自己創業。
二、很多人才已經離開台灣。包括當天現場的幾位,也只是回來過年。他們讚嘆:「台灣的空氣真好!」「台灣的東西好吃!」「還是台灣的生活舒服!」
那為什麼不住台灣?
「我在研究的技術,台灣沒有。」「台灣的薪水太低。」「台灣的市場太小。」
我也曾在國外工作,可以了解。他們在外面,的確對自己,甚至台灣,都有好處。現在學到一身武藝, 將來也許把武藝帶回台灣。
找不到人的第三個原因是人才待不久。做兩年,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同事跟我辭職:「我想到國外走一走。」
「可以請假啊!」
「我跟男友一起辭職,我們打算到國外流浪一年。」
我也曾這樣流浪過,所以支持她。但為了公司,還是要試圖挽留:「存款足夠讓你們一年不工作嗎?」
「我們這兩年的儲蓄剛好可以撐一年,回來後重新開始。」
綜合以上三類,我發現人才難找的根本原因是:在今天的台灣,「線性人」變得更線性,而「非線性人」變得更非線性。
「線性人」對人生的規畫是直線向上的。他們按部就班,追求更高、更大、更多。當台灣的經濟和薪資萎縮,線性人自然離開台灣,追求外面的機會。
「非線性人」的人生則是迂迴轉折的。他們未必追求更高、更大、更多,而追求更新、更獨特、更有趣。他們不在乎「累積」餘額,而重視「運用」餘額。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們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想做。而為了做那些事,省吃儉用一年後從零開始,都沒關係。
每個人都有「線性」和「非線性」的一面,只不過在做選擇時,給予兩邊的權重不同。
當「線性人」逐水草而居,而「非線性人」都出國流浪時,留在台灣的中小企業,自然就找不到人了。
當天聚會有位「線性人」媽媽,兒子最近要離開大公司去開咖啡廳,跟她借創業基金。
「你借不借?」
「當然借。」
「為什麼?」
「因為我自己也想開咖啡廳啊!」
沒錯,有的「線性人」也想開咖啡廳!
大家笑她寵壞兒子,她說:「不是寵他,我是想幫他把咖啡廳搞到星巴克的程度。」
這當然又是「線性」思維,兒子未必領情。但這樣的世代合作,也算各取所需。
大家都憂心台灣人才的「流失」,我也憂心。但我看到的一絲亮光,是台灣人才的「轉型」。那些非線性的年輕人:流浪的、開咖啡廳的、做志工的,創業的…會創造一個不一樣的台灣。
那是習慣於持續經濟成長的上一代,不熟悉、不習慣,甚至不樂見的。
上一代能幫他們做大,當然很好。若他們不想做大,就靜靜地去捧場,喝一杯咖啡吧。
那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我不知道。也許就像咖啡,有些香醇,有些苦澀。
我期待,喝到那杯「咖啡」。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經濟/企盼新政府展現拚經濟的能力

.聯合報社論..刁民,且看柯P辣手
.聯合報黑白集.時代力量的虛名與實力
.聯合報黑白集.企盼新政府展現拚經濟的能力




經濟/企盼新政府展現拚經濟的能力


2016-02-28 04: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近日展開產業之旅,陸續拜會「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綠色能源、生技醫藥、智慧機械、國防產業及物聯網(亞洲矽谷)業者,希望透過專家討論及深度溝通,讓政策在實踐上更妥善周全,顯然新政府將以五大產業作為台灣經濟的亮點,但能否「點亮台灣」,仍需有更大開大闔且周延的思維。
首先,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的內容涵蓋範圍本來就不夠寬廣,明顯忽略傳統、服務、文創、觀光等也相當重要的其他產業;而且只針對投資層面提出對策,未對持續衰退的出口、消費和政府支出等當前經濟困境對症下藥。產業之旅若不能將視野打開,涵蓋更多產業,未來的政策效果恐怕極為有限。
其次,針對該五大創新研發產業,民進黨將推出「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草案」作為政策工具,但令人擔心重蹈過去「產業別」獎勵的覆轍。過去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時代,政府偏好選擇重要產業、策略性產業給予各種租稅、金融等優惠獎勵,遭人詬病為贏者圈的明星產業「錦上添花」,忽視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不但造成每年上千億的重大稅收損失和稅制不公,甚至誤導資源競相投注於政府指定的產業。扁政府時代的兩兆雙星產業,後來演變成「慘業」,正是產業別獎勵政策失敗的事證,新政府研擬的「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如何避免產業別的政策濫用過頭?又如何保證這五大產業不會淪為新興的「慘業」?恐怕先要解釋清楚。
事實上,產業別的獎勵問題重重,以致於促產條例後來被「產業創新條例」取代,改以「功能別」例如研發、創新等給予獎勵,且調降營利事業所得稅至17%,讓所有產業和企業雨露均沾。產創條例既然已對「創新研發」獎勵,新政府又何必再挑選「創新研發產業」給予獎勵?新政府如果認為政府投入的資源不夠,何不直接在既有的產創條例和生技新藥條例的基礎上整合資源?如果捨此不為,而以「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退回到租稅減免模式,等於以納稅人的血汗錢來培植明星產業,恐怕會惡化所得分配,豈不是與新政府一再強調的轉型正義相互衝突?
再就此五大產業而言,其實馬政府的「六大新興產業」就已涵蓋「五大創研」的生技與綠能產業,並非全屬新意;且大多屬於高科技,無法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對低迷經濟的突破,助益有限;若新政府的產業政策無法鼓勵業界建立自有品牌或切入行銷來提升附加價值或打入國際市場,恐怕只有量大而無轉型升級的經濟效益。
更何況綠能產業受到化石能源價格崩跌的衝擊,短期內不容樂觀,國防產業、亞洲矽谷若無法突破關鍵技術或關鍵零組件自給自足,很難心想事成。生技醫藥有賴「兩岸醫療衛生合作協議」,但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受到質疑,又如何落實協議?若失去大陸市場,國內市場如何支撐?而每一產業需才孔急,民進黨又反對外籍白領人才給予優遇。還有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等重大問題,都跟民進黨的土地、環保、反核、反外勞等政策或意識形態環環相扣,恐怕短時間內都無法解決,甚至造成內部的政治衝突和社會動盪。
因此,建議蔡總統的產業之旅,能夠跳脫「五大產業不代表全部產業,產業政策也不等於經濟政策」的邏輯框架,進一步提出更有高度、寬度和深度的經濟政策,新國會也能多將心思用在財經法案上面,我們才能對新政府拚經濟的能力寄予厚望。

聯合/時代力量的虛名與實力


2016-02-28 04: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開議,「時代力量」新人問政,獲得超乎比例的曝光度。然而,從洪慈庸的緋聞,林昶佐的「我是台獨」論,黃國昌的核廢質詢,徐永明和柯建銘因交換委員會引發的爭執,都暴露該黨立委的問政光鮮有餘、而深度不足的問題。時代力量如何拿出與其社會期待相符的問政實力,將是它的大挑戰。
時代力量趁著洪仲丘事件及太陽花學運的風雲而起,成立不到一年,即突破五%的不分區門檻,並扳倒多位國民黨資深立委,躍居第三大黨。如此快速的崛起,顯示它的確抓住年輕世代的主流思維,不愧「時代力量」之名。然而,觀察其與聞政治的表現,卻不禁令人憂心:這股力量代表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社會思潮?
不可否認,時代力量的表現深受各界期許,因而能吸引這麼大的關注。但也正因為期待甚深,外界對該黨的整體或個人表現也會放大檢驗,這也是洪慈庸的緋聞、林昶佐未服兵役,徐永明和柯建銘互控等事件不斷浮現的主因。進一步說,一個新政黨的問政表現,恐怕不能僅繫於咄咄逼人的質詢秀,而必須在專業議題上拿出夠水準、夠深度、夠持久的立法表現;就這點而言,時代力量的「阿基里斯之腱」恐怕正要浮現。
時代力量急於找民進黨商討交換立院委員會,主要原因,正是該黨立委多人抽中的委員會均非他們所長。黃國昌想進交通委員會,卻抽中財委會;林昶佐想去教育委員會,卻抽到外交國防;洪慈庸也想進教委會,卻抽中衛環會。問題是,立法院的生態就是如此,熱門的委員會搶破頭,冷門的委員會乏人問津;國、民兩黨自己內部都不夠分,哪有多餘之粥與新政黨分享?
以黃國昌為例,他之所以要進交委會,是因為希望推動「反媒體壟斷法」,以遂其媒體改革之夙願。然而,立委職志只為推動一法,會不會太窄化了問政面向?進一步看,時代力量之崛起,一路上是靠著民進黨或其他陣營的「讓賢」而來,包括黃國昌在汐止當選,是民進黨中央強迫沈發惠禮讓;林昶佐在中正萬華出線、洪慈庸在后里潭子勝出,均是如此。而如今挑選委員會,這些人還擺出一副他黨有義務禮讓的姿態,這種心態難道就是時代力量的民主信念?或者,它已經把「被寵壞」當成理所當然?
這也難怪,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在臉書上嘲諷說:「從前我們的天下,得自己打出來。現在進入廿一世紀,社會文明得不得了,叫別人讓出來就行了。」此話雖酸,倒也道出了民進黨對時代力量「天之驕子」心態之不以為然。務實地說,被林昶佐打敗的林郁芳,被黃國昌打敗的李慶華,被迫禮讓黃國昌的沈發惠,被洪慈庸擊敗的楊瓊瓔,乃至多年來推動環保、人權等價值的「綠社盟」成員,如果有機會進入立法院,其表現未必輸給時代力量這些立委;他們缺乏的,只是像時代力量那樣的人氣光環加持罷了。
諷刺的是,時代力量竟然也向國民黨團私下探詢交換席次的可能性,且在被揭發後才被動承認。這種作法,豈不落入時代力量口口聲聲要打倒的「反黑箱」窠臼?黃國昌同一天還在臉書宣稱自己如何峻拒遠傳前來說明中嘉案,要求一切都到公聽會上說;但對於委員會交換,與國民黨的私相授受卻暗地進行。
外界對時代力量的期待,是希望它能扮演國會的「防腐劑」,並大膽為年輕世代的生存與發展代言。若以此標準觀察,時代力量的表現令人失望。原因是,他們最近的質詢,多半不脫台灣社會討論已久的議題,其發言亦未提出新的見解或創見;而在委員會中挑三揀四談交換,卻見其黑箱手法不輸國會老將。更嚴重的是,他們在大剌剌高唱「我是台獨」之際,對年輕世代的問題竟絲毫未提,讓人失望。

聯合/刁民,且看柯P辣手


2016-02-28 04:2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天龍國的市民,平日養尊處優慣了,以為凡事不滿意只要大聲嚷嚷幾句,馬上會有政府官員來幫你收拾。但是,今天碰上的是柯文哲,你有本事再吵吵看!
春節前首都交通大打結,許多民眾責怪市府交通規劃不力,害得柯文哲臉上無光,差點就革了交通局長的職。但君子報仇三月不晚,柯P馬上推出新政,停車將改採e-Tag自動收費,市民若不配合,將加收兩百元手續費,罰到你投降為止。同時,還要推動「汽車共乘制」,不遵行的,「我就用價格來對付你」。
你沒聽錯,柯文哲用的就是「對付」兩個字。天龍國的市民,現在是他眼裡的「刁民」。柯P那天的原句是:駕駛人又要路邊停車,又抱怨塞車,「這樣就民粹到頭了!」一向民粹的市長,竟然罵起民眾民粹,就知道這個城市的問題不輕。
改採e-Tag收費,是與時俱進,又可監測流量、實施量化管理,自是好事。然而,台北市停車場規模和形制五花八門,未必能統一執行。儘管有人提出可能造成千名收費員失業,請放心,這等小事絕不會干擾柯P的意志。
有趣的是,柯文哲隨即遭人「起底」:兩年前遠傳e-Tag上路時,曾遭不少民眾反對,柯文哲還以台大醫師身分上街聲援示威活動,指控政府圖利財團,侵犯個資。時移勢易,醫師變市長,英雄變狗熊,市民變刁民;那麼圖利財團、侵犯個資這些老帳,柯P又怎麼說?
柯文哲看來已經失去耐心,刁民小心!

名家縱論/提升數位競爭力 翻轉台灣產業

.開發社子島 資訊先透明
.社子島開發/投廢票 也是 i-Voting
.社子島開發/拜託市長謙卑 傾聽居民心聲
.星期透視/共同推動「新」獨立宣言
.天真就業政策 納稅人埋單
.名家縱論/提升數位競爭力 翻轉台灣產業
.重視人格教育 孩子,你就是名牌
.敘利亞停火 中東和平仍未定
.唯有讀書高 誰管一技在身?
.回響/教育有風險 學生融化我的心
.慕谷慕魚 應實施門票制
.畫中有話/危樓都更 讓人民安心





名家縱論/提升數位競爭力 翻轉台灣產業


2016-02-28 04:29 聯合報 簡立峰



總統大選結束,除了政黨再次輪替,結果也呈現出世代交替現象。網路世代開始翻轉台灣政治,年輕人的聲音、價值與生活方式,正逐步影響台灣發展;不過,年輕世代的創意是否能進一步翻轉台灣產業,全民數位競爭力的提升將會是關鍵。
從全球發展脈動看,軟體與網路正顛覆傳統產業的各面向。台灣多年來建立的產業模式與技術,在新經濟衝擊下已呈脫節與疲態。正如Netscape創始人Marc Andreessen所言,軟體正在吃掉全世界(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包括亞馬遜、蘋果、Google、臉書、阿里巴巴與騰訊等全球高市值企業,都屬網路或軟體公司,它們開發的雲端運算、大數據、數位金融、共享經濟等服務,對大眾可能是新鮮名詞,但對產業經營者卻是一波波衝擊。
這股浪潮對全世界都是地動山搖的革命,包括商業模式、產業技術、經營管理與跨境服務都出現翻轉。
以商業模式言,新經濟企業鮮少以銷售硬體獲利,反而藉由數位服務創造新的營運方式,例如推低價平板電腦,亞馬遜的Kindle可藉電子書銷售獲利,但純硬體公司只能賺微利,甚至虧錢苦撐;Google的服務可進行廣告播放,包括搜尋、Gmail、Android多是免費,這是顛覆思維的新經濟—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埋單。在新的價值鏈下數位服務當道,台灣擅長的硬體代工,甚至日本高品質終端產品,多半只是低毛利商品。
然而在萬物聯網的未來,新商業模式還是會不斷推出,台灣要有一拚高價值鏈的企圖,新一代創業家有較佳的數位服務思維,老一輩有硬體底子與規模經濟經驗,新舊世代若能合作翻轉產業,包括智慧汽車、智慧工廠、智慧家庭、智慧醫療,台灣都具硬體優勢,可以軟硬整合創造新服務領域。
在新技術方面,新經濟服務多運用大量數據,透過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分析使用者行為,不斷開發創新服務。例如,此次感恩節購物季,亞馬遜一成五商品是透過機器分析各地銷售情況與競爭對手售價,自動決定價格且隨時調價;最近全球寒流來襲,一些航空公司也藉機器綜合天候、交通、旅館等即時數據,針對個別旅客狀況,透過手機協助轉機與旅館服務,這些服務過去即使有大量人力也難施行。台灣長期以B2B、製造代工為商業模式,缺乏對終端產品、終端消費者的掌握,不易累積消費端的資料庫。
新經濟也帶來全新管理思維。在軟體與網路產業中,需要各式各樣的創意服務,也更尊重創意人才,重視平等的價值觀,倡導扁平化組織,強調給員工優質工作環境與參與公司治理,Google在這方面具代表性,甚至員工對外的名片,都讓員工自己有空間展現創意,像有些人的職稱是「Google經濟學家」或者「網路傳道者」(Evangelist)。
新經濟更改變跨境服務與國際貿易。過去台灣企業為爭取市場,經常帶一只皮箱跑遍世界;但進入網路時代,真正戰場是如何透過網路行銷,吸引各地客戶的眼球。若能發展強勢商品,便可輕鬆利用網路穿透國界,提供跨境服務。
發展新經濟明顯需要大量優秀數位人才,各國都在加強數位人才培育,例如矽谷有不少創新育成組織與開設線上課程,包括編寫程式或大數據分析,協助非資訊科系人才投入新經濟,其中提供一對一線上程式協助的Codementor網站,是台灣團隊所開發。台灣有優秀數位人才,就是缺乏發揮的舞台。
數位人才培育更要向下扎根。英國在前年將程式語言納入義務教育,學童從五歲起學習;新加坡則是在公立學校推廣程式設計課程,就連美國也在歐巴馬總統支持下,鼓勵學童從小學習程式設計與加強數位能力。全球各地逐漸形成Code for America, Code for Singapore, Code for Tomorrow鼓勵提升數位競爭力的浪潮。
台灣網路世代已開翻轉政治運作,如果台灣要翻轉產業,一定要提升各行業及各年齡層的數位能力,Code for Taiwan提升台灣的數位競爭力,才有機會讓台灣產業脫胎換骨。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星期透視/共同推動「新」獨立宣言

.開發社子島 資訊先透明
.社子島開發/投廢票 也是 i-Voting
.社子島開發/拜託市長謙卑 傾聽居民心聲
.星期透視/共同推動「新」獨立宣言
.天真就業政策 納稅人埋單
.名家縱論/提升數位競爭力 翻轉台灣產業
.重視人格教育 孩子,你就是名牌
.敘利亞停火 中東和平仍未定
.唯有讀書高 誰管一技在身?
.回響/教育有風險 學生融化我的心
.慕谷慕魚 應實施門票制
.畫中有話/危樓都更 讓人民安心




星期透視/共同推動「新」獨立宣言


2016-02-28 04:29 聯合報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一)經濟獨立最為重要
美國獨立宣言,發表在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新」獨立宣言是我以退休年齡的身分宣布:「人人必須尋求自己的經濟獨立。」
沒有一個現代人不嚮往「獨立」─尤其是思想與行為獨立;甚至拋頭顱、灑熱血,爭取獨立的民主體制─自由、人權、法治、正義、公平…。我何其幸運在一生的關鍵歲月中,生活在自由與開放的美國校園中。
今天的台灣人民,已享受民主果實;可惜的是在民主沒有成熟扎根前,就演變成了民粹!目前陷入束手無策的地步。
本文的「獨立」是指:做為個現代人,不要常依賴政府,時時想占政府便宜。在市場經濟運作下,如個人沒有經濟自主,那會比失去政治民主更痛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史丹佛大學演講時,形容一九六○年代初大陸家庭的貧窮。他說:「因為吃,我曾經喪失過自尊;因為吃,我曾經被別人像狗一樣地凌辱;因為吃,我才發憤走上的創作之路。」因此,古今中外「窮」是最可怕敵人。
(二)內鬥與白吃
這個世界最可靠的不是政府承諾,而是自己的志氣;此刻最需要的志氣:就是拒絕「白吃午餐」—除了低所得及弱勢團體外—大家都需要接受:排富條款、使用者付費、以及能者多付稅。
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以來,最大白吃午餐製造者,就是參選政治人物,在內鬥與白吃操縱下,不斷以國家資源、納稅人的錢及政府舉債,對特定團體、區域、年齡、產業…補助、獎勵、施惠,製造更多白吃午餐者,造成少數獨占與壟斷。
接著產生四個必然後遺症:(1)從政者「討好」替代「求好」;(2)白吃午餐者胃口愈來愈大;(3)自我奮鬥意志愈來愈弱;(4)財政赤字愈來愈不可收拾。民粹籠罩下,台灣站在懸崖邊緣。
(三)推動五階段的獨立人生
新政府有太多施政要推動;給人民更多「白吃午餐」是絕大誘惑,但絕不是理性選項。新政府要提倡「新」獨立宣言,就是「經濟獨立」。
讓我提出「新」獨立宣言中人生五個階段論:
第一階段:求學階段,自己功課自己做。
第二階段:踏入社會,自己工作自己找。
第三階段:建立家庭,自己幸福自己建。
第四階段:事業奮鬥,自己舞台自己創。
第五階段:夕陽餘暉,自己晚年自己顧。
學習「自立」最重要階段,是從幼年開始:從小要養成自己動手、動腦;流汗、流淚;用力、用心。親人、師友、同學、同事都可以當「推手」,但自己要上台演出。別人可幫忙,但不能替代。臨門一腳要靠自己。
人生中最重要的名片,不是家世,而是自己的本領—學識、技能、人品、態度總和。這些資產不能以遺產方式繼承,必須要靠自己努力獲得。大部分的人都像你我,生長在小貧與小康家庭,養成獨立奮鬥性格,自己要面對每一次困難,珍惜每一個機會,克服每一次挑戰。
(四)年長者的自述
工作一輩子,如果晚年不能獨立安排晚年,豈不是功虧一簣?到了晚年,如有政府照顧(如研擬中的長照法案),子女孝順,要把這些看成「額外」及「意外」的好意,不能視為當然。
不要認為這說法是高調,而是回歸到人性的自尊與自立本質—不占公家便宜、不增加子女負擔,不倚靠不相識第三者幫忙。更進一步說:自己的財富與愛心,應當慷慨與社會分享。「捨」比「得」、「施」比「受」更延年益壽。
新政府要有「溫暖的心」照顧大約二成的弱勢團體,但必須要以「冷靜的腦」推動施政,為八成人民構建一個工作、創業、投資、開放競爭、自我奮鬥的大環境;這些施政才能逐漸走向全民的經濟獨立。

王健壯/一個時間祇有一位總統

.王健壯/一個時間祇有一位總統
.馬家輝/香港「二二八」的台灣影子
.平路/華勒沙與轉型正義
.朱宗慶/無常世界有情天
.薛承泰/震出美麗與哀愁
.陳立恆/學習失落日本的不失落
.葉銀華/傳承搞紛爭 集團難永續




王健壯/一個時間祇有一位總統


2016-02-28 04:29 聯合報 王健壯

歐巴馬與小布希的政策立場一向南轅北轍,總統大選期間,痛批小布希更是歐巴馬的政見主軸,但他們二人的政權交接卻被公認是史上罕見範例。
歐巴馬在當選後一周就與小布希在白宮見面,當時美國內有剛爆發的經濟危機,外有拖延多年的戰爭,歐巴馬幕僚為此曾多次要求他對小布希的政策施壓,免得接任後要收拾太多爛攤子,但歐巴馬的回答卻是「一個時間內,我們祇有一位總統」(We have only one president at a time.),拒絕干預將卸任總統的政策。
總統當選人不干預即將卸任總統的政策,其實是美國政權交接的一個傳統。自一九六三年制定「總統交接法」後,這部法律雖曾多次修訂,但其內容卻始終祇涉及事務性的交接項目,從早期僅規範交接補助金應如何撥款運用,到目前增列製作交接指南與人員職前訓練等事項外,「交接法」中並沒有任何規範總統當選人與將卸任總統的條文,也就是說,這部法律完全不涉及總統當選人與將卸任總統,在權力或政策上,應有如何的積極作為或消極不作為。從「交接法」的主管機關是聯邦總務署來看,更可知美國政權交接祇有關行政事務,而無關權力或政策。
在政權交接的過渡期間,將卸任總統雖仍有憲法權力,但影響力卻劇減;而總統當選人卻是影響力劇增,但並無任何憲法權力,以至於政府治理在交接期間難免會受到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領導真空的狀態。
但即使如此,將卸任的總統仍是總統,他的憲法權力不能被任意限縮或剝奪。相對的,總統當選人即使再有影響力,但他仍然祇是當選人而非總統,既非總統,當然就不擁有憲法所賦予總統的應有權力,否則豈非國有二主?總統當選人如果對將卸任總統行使憲法權力又擁有否決權,總統當選人豈非變成了太上總統?
美國「總統交接法」之所以完全無涉將卸任總統與總統當選人的權力作為,正是根據前述那些憲政常識而來;而立法院綠營版本的「總統職務交接條例草案」,之所以被質疑有違憲之嫌,也是因為這些版本完全違背了那些憲政常識。
況且,民進黨當初拒絕在交接期間提前組閣,理由之一是擔心責任不明,卻又何以會在「交接條例」中規定「經總統當選人認定之爭議性政策、命令、預算等均應暫停執行」?如果總統當選人擁有叫停政策的權力,難道不應負叫停可能所應有的政策責任?既然要負責任,豈非跟提前組閣一樣,也會面臨責任不明的問題?彼非而此是,這種斷裂式的思維在「交接條例」中比比皆是。
而且,綠營版本不但可能創造出一個不存在於憲法中的太上總統,「時代力量」的版本更可能創造一個也不存在憲法中的太上國會。「交接條例」祇是一部法律,但若依照綠營版本完成立法,其結果不但如同修憲,而且是法律凌駕了憲法,但天底下有這樣的憲政國家?有這樣不懂憲政常識的國會議員嗎?
政權交接當然應該法制化,但立法的人先看看美國的「交接法」,也先想想歐巴馬講過的那句話吧。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經濟/張內閣不應只是看守 要能斷力行

.聯合報社論..且聽梅健華說些什麼
.聯合報黑白集.重視王毅憲法說的動能
.聯合報黑白集.張內閣不應只是看守 要能斷力行



經濟/張內閣不應只是看守 要能斷力行


2016-02-27 01: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局勢之險惡早不待言。且不論國際市場黑天鵝滿天,台灣的景況更著實令人憂心,卻又偏遇頂頭風。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也提前讓施政進入空窗期;從1月中旬一直要到5月下旬新政府才會就位。臨危受命的張內閣成了爹不疼、娘不愛的孤臣孽子,空有一腔熱血、滿身幹勁,但不知該進該退,動輒得咎。於此緊急時刻,寶貴的百日又將徒呼奈何,連這筆帳究竟該算在誰的頭上都不知道。2,300萬焦心如焚的台灣人民,難道要因為政治體制規劃失當而遭人放棄,成為芻狗?
去年不是個好年,但主計總處在年初預估全年成長率時,還給出個3.75%令人不滿意仍可接受的數字;孰料又是一季不如一季,到年末已落到0.85%的慘況,是2009年受金融海嘯衝擊以來之最低。然而今年年初,主計總處對全年的預估已打了對折,只及1.47%,還同時將去年的成長率下修到0.75%;比諸去年,大家心裡都惴惴不安。果然,1月的外銷訂單出爐,大減12.4%,不僅連十黑,而且是連續第二個月兩位數衰退;尤其20年來一直做為台灣經濟成長主要動力的對大陸、香港訂單更是連12黑。
這正坐實了多年來我們的疑慮,當大陸決定將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做為世界工廠重要原材料及中間財供應者的台灣廠商,立即失去用武之地,也因而傷及經濟成長的倚恃。由於世界工廠退場難以再起,而台灣廠商發展多年的生產模式三、五年內也不易轉型,因而任何偏於樂觀的期待都必須審慎斟酌。
於此緊急時刻,可以救全民於倒懸的希望完全繫於內閣之手;張內閣若瞻前顧後,一心只盼在兩大之間委屈求全,甚至由於妾身未明而自縛手腳,就真是全民之禍。日前甚至見到為了是否在股市危殆時由國安基金出手護盤一事,苦苦要求即將執政的民進黨高抬貴手,早日通過「交接實施要點」以免貽誤時機。
我們認為張內閣此舉差矣!不論有無「交接實施要點」或位階更高的交接條例,行政部門只有一個職責,就是依法行事;在520新舊政府正式交接之前,除非有更高階的法律規範,行政院就是最高行政單位,在總統的任命及立法院的監督下施政。因此凡不涉及立法院職責,在既有法規下即可全權實施之,行政院責無旁貸要盡心竭力善謀能斷,以求最大成效;即使必須受立法院規範者,也應提出最適方案送交審議通過實施。若不如此作為,反而形成失職怠惰。
所謂「英雄創造時代,時代考驗英雄」,眼前正是英雄豪傑大展身手的時刻;下焉者,可以有效對治經濟難題,使之不致惡化;上焉者,更可大開大闔,將過去八年執政者敬小慎微、瞻前顧後不敢放手衝刺的措施大膽推動,則一個新的局面乃至一個新的時代,或可在這百日內閣手中開出新頁、創造新機。
或謂政治氣勢反轉,新國會中在野黨已掌握絕對多數,在其掣肘杯葛之下寸步難行;又或百日後新政府即將當權,若所做決策違逆其意,最終仍將作廢豈不徒勞?其實二者皆不足慮,怕的只是張內閣不能用心體察民意,針對眼前經濟困境,乃至為國家未來興革提出一針見血、振衰起敝的良策。若費心研究良藥,全民皆曰善,唯獨立院在野多數黨全力杯葛,則一切罪咎必由他們承擔,未執政已先落下罵名;智者恐不取此。
至於不必經由立法院規範,行政院依法即可執行者,只要用心良善,心中全無黨派之私,所做決策都切合時宜且一本大公,即使到520仍未能竟全功,又有何妨?只要真能福國利民,新政府斷不敢肆意阻擋;若真阻擋,反讓全民對壯志未酬的張內閣長留去思。張內閣,請直道而行,唯千萬人吾往矣!

聯合/重視王毅憲法說的動能


2016-02-27 01:3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說:期待「台灣新的執政者」,在五二○後,「以自己的方式」表明願意依照「他們自己的憲法」所規定的「大陸、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王毅說:「她既然是按照他們的憲法所選出來的,她就不能違反自己憲法的規定。」王毅曾任國台辦主任,這是大陸高層第一次使用「他們自己的憲法」這個詞彙。
這也許揭示了大陸對台政策的重大拐點。二○一二年三月,胡錦濤曾對吳伯雄說「確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符合兩岸各自現行規定」;如今,「兩岸各自現行規定」一詞,還原為「(他們的)憲法。」
是黑桃就叫黑桃。如果北京承認台灣確有一部「憲法」,自然是指《中華民國憲法》;又說中華民國總統是依中華民國憲法選出,不可違反自己的憲法規定。這意味北京已知必須否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的戰略論述,直面中華民國憲法的運作,接納中華民國為一個「不是外國的國家」(無違「兩岸同屬一中」),並在「一中各表」的過渡概念下,以兩岸各自的「分治政府」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北京必須先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始有理由期待台灣人民維護中華民國憲法。蔡英文說「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而今王毅說「期待蔡英文回歸自己的憲法」。當兩岸相互以「各自憲法」來指涉現狀,應可期待兩岸關係發展出現新的動能。

聯合/且聽梅健華說些什麼


2016-02-27 01: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在一月廿日經自由時報發表「九二歷史事實/推動兩岸關係」;一月廿七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記者會上十三次提到「堅持九二共識」;最近,二月廿四日,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在記者會上,又十六次提到「堅持九二共識」。馬安二人皆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由此可見,蔡英文與北京在「九二共識」上的對峙尚未化解。
在這段期間中,二月四日,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梅健華接受udn TV專訪,論及九二共識,頗受各方注意。他的相關談話,可以歸納並引伸如下:
一、他肯定馬政府八年來在推動兩岸交流、降低台海緊張的貢獻。並支持蔡英文新政府「延續目前交流成果,持續進行兩岸建設性對話」。
二、他說:「美國留意到九二共識在馬總統過去八年任內在推動兩岸交流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並肯定馬總統過去八年「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降低台海緊張的貢獻。這些論述,應可解釋為:梅健華承認,馬總統八年來在兩岸政策上的成就,與九二共識有因果關係,在一定意義上可視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所實現的成就。
三、梅健華表示,美方長久以來對九二共識沒有抱持觀點,「但我們相信,(過去八年)雙方的(九二)共識是對話基礎」。這段話,似又在表達他對「九二共識是(過去八年)兩岸對話基礎」的觀察與評論。
四、但是,梅健華強調:「兩岸對話基礎為何,美方並無立場。」他說:「兩岸交流的基礎為何,應該由兩岸領導人與人民共同決定。」
試將梅健華的論述略作整理。一、他承認馬政府在兩岸政策上的成就,並希望蔡政府能「延續目前交流成果」。二、他也承認馬政府在兩岸政策上的成就,與「九二共識」有因果關係,並認知「九二共識是(過去八年)兩岸對話基礎」。也就是說,他肯定兩岸關係的現狀,也對「九二共識為(過去八年)對話基礎」表示接納。三、但是,他說:「兩岸對話基礎為何,美方並無立場。」也就是說,「九二共識」是馬政府與北京共構的「對話基礎」,美國不持立場,但對因此而實現的兩岸成就表達肯定與讚賞。未來,蔡政府與北京將共構何種「對話基礎」,美國亦不持立場,只是寄望蔡政府能「延續目前交流成果」。
歸結梅健華的看法,可解讀為:美方肯定馬府在九二共識上實現的兩岸關係成就,並希望蔡政府能「延續目前交流成果」;至於對蔡英文是否接受九二共識為「對話基礎」,美方不持立場。這是對蔡政府的政策選擇表達尊重,是梅健華表示的禮貌。
如此一來,球就到了蔡英文的手裡。她的處境是:又要延續馬政府因九二共識而實現的兩岸成果(她說「要維持兩岸關係現狀」),卻似又不願接受「九二共識」。但若北京仍然「堅持九二共識/意志堅如磐石」,蔡英文就必須理智斟酌:台灣的政經情勢能否挺得過去?梅健華的弦外之音,有無可能是在知悉或揣度北京的立場後,給蔡英文的善意示警?
更值得蔡英文注意的是:美國希望蔡政府能「維持馬政府(因九二共識)實現的兩岸現狀」,但若因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而致無以維持,美國有無可能回過頭來幕後施壓,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屆時,梅健華如今因維護蔡英文政治尊嚴的這些客氣話,會不會成了明日黃花?
國人只知道蔡英文不願接受「九二共識」,但迄今完全不知她何以拒絕接受。如果美國也承認今日兩岸成就是建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之上,蔡英文難道不該認真聽一聽梅健華究竟說了什麼?及其因禮貌而保留了什麼沒說?

聯合筆記/如果人民幣也姓黨…

.王毅談我憲法 陸開始正視中華民國
.「分區」治空汙 別打全區迷糊仗
.流感塞爆 分級分流把急診留給危急病患
.接種疫苗仍中鏢…這波流感不能怪疫苗
.綠提兒少津貼? 根本是芭樂票
.只要測耐震、外牆 老屋健檢無需全面補助
.「ㄢ、ㄤ」難辨 聽障師遭逼退
.聯合筆記/如果人民幣也姓黨…



聯合筆記/如果人民幣也姓黨…


2016-02-27 01:38 聯合報 劉秀珍

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去年列出的必讀書單中,有一本是美國前財長保森所著的「與中國打交道」(Deal With China)。急於讓臉書進入中國市場的祖克柏,選讀此書,學習前輩如何與中國高層打交道的用心,不言可喻。
與中國打交道、搞懂中國,確實不容易。
美國財長陸伍出席在上海舉行的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一抵達就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提及去年八月他正好休假的那周,發生了人民幣中間價大幅貶值的大事,雖然他經常打電話與大陸聯繫,但對於如何解釋人民幣大幅貶值這件事,他說:「我從電話裡聽到的,與我從報紙上讀到的不同。」
陸伍強調與大陸方面有定期的溝通。但可想而知,碰到大事,光是比對直接聽到與報上看到的信息落差,就足以讓人傻眼,以致他認為,大陸「必須公開清楚地與外界溝通,否則別人就會替你解讀」。
但事實上,調整有限。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走訪三家中央媒體後,就更加不易了。這三家央媒分別是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自然凸顯了中央領導人對掌握「人民喉舌」、輿論陣地的重視。接連幾天,央視新聞聯播大篇幅報導中央到地方媒體集體學習的內容,搖旗吶喊,毫不掩飾。
習近平調研後發表重要講話提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 在習調研時,央視的辦公室牆上掛著「央視姓黨、絕對忠誠、請您檢閱」幾句標語。相互對照,令人大開眼界。
央視的提法並非首創,之前習到黨校、解放軍報視察,都有類似說法,且在中國大陸體制下,媒體為黨所用,也符合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的教條綱領。但在一片「黨媒姓黨」的擴散效應下,大陸企圖透過改革與國際接軌,經由多元管道形成監督的效果,仍將被緊箍咒所制。
向有「任大炮」之稱的大陸房地產界名人任志強,在新浪微博上貼文說,黨媒不是應該為人民服務?一番留言立即被官媒狂批,微博甚至被關閉,但也反映出近來的黨媒風,把媒體已被訾議的公信力,吹得愈形式微。
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高成長,「中國模式」成了全球熱門話題,「黨媒姓黨」無疑是傳媒領域的另一種中國模式。G20召開之際,那些雲集而來的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關切人民幣匯率之際,恐怕也想問:如果「人民幣也姓黨」,那麼說好的「市場機制」呢?

王毅談我憲法 陸開始正視中華民國


2016-02-27 01:37 聯合報 孫揚明/資深媒體人(新北市)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華府智庫演講時表示,
希望台灣新的執政者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聯合報資料照片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美國智庫提及,「希望也期待台灣新的執政者五二○後以自己的方式,表明願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接受『他們自己憲法』規定的大陸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台北方面的反應真是可用「一個表述,各自解讀」來形容。
準備執政的民進黨,依其現行的模糊政策,其實是很難回應。首先,王毅的說法,充其量只能說他是「認知」到我方有這麼一部憲法;如果想說成是「承認」了這部憲法,那就太沉重了。
王毅的表述真正重點應是在於,北京開始正視中華民國仍舊存在於台灣的這個事實;而北京也認識到,所有兩岸問題的處理,是繞不過這個事實的。大致上也可以認為,北京已經意圖準備著手處理這個議題了。
民國一○三年二月的「王張會」,當時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和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以官銜互稱呼對方,不妨看成是這個過程的顯著起點之一。
更清楚的說法則出現在去年。習近平去年九月訪美,在與歐巴馬的共同記者會上,歐巴馬曾說,習近平與他分享「將如何逐步推動維護中國完整統一的作法」。當然,這並不必然單指台灣問題;但如認定習近平所指未必是台灣,可能也有一廂情願之嫌。
習近平處理兩岸結構的最後一層外網準備,應是去年十一月在新加坡的馬習會。習近平對全世界公開宣示,「九二共識」是處理兩岸問題的標準與底線。
在九二共識的結構下,兩岸雙方並不承認對方主權,但不否認對方的治權。不承認對方主權,所以沒有承認對方憲法的問題;不否認對方治權,所以說認知到對方的憲法存在。
從另一角度來說,只要雙方憲法對於領土主權的規範是重疊的,而且雙方沒有承認對方的憲法,就不會有「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疑慮。這在相當程度上還合於中共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內外有別」的說法。
最後,王毅此次談話的地點,與去年蔡英文訪美時,說出她「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是在同一處,這就有趣了些。

馬家輝/香港「二二八」的台灣影子

.馬家輝/香港「二二八」的台灣影子
.平路/華勒沙與轉型正義
.朱宗慶/無常世界有情天
.薛承泰/震出美麗與哀愁
.陳立恆/學習失落日本的不失落
.葉銀華/傳承搞紛爭 集團難永續
.盛治仁/台灣該發展生活美學了



馬家輝/香港「二二八」的台灣影子


2016-02-27 01:38 聯合報 馬家輝 (香港作家)



香港立法會的「新界東」選區即將舉行補選,事緣一名屬於「泛民」陣營的議員去年因跟其黨(公民黨)的政改取態意見不合,憤然辭職,其空缺須以變相的「單議席、單票制」形式選出接任者,任期僅有四個月,卻意義重大,關乎民主改革勢力的鬥爭路線,亦即所謂「和平理性」和「勇武抗爭」之間的對立分殊。
由於影響關鍵,也由於補選日期為二月廿八日,故不妨戲稱之為「港式二二八事件」。
可用此戲稱的另一個理由是:「勇武抗爭」派的年輕候選人在競選過程裡不斷以台灣為例,聲言沒有「勇武」便沒有民主,從中壢事件到美麗島事件,從朱高正到林正杰,皆被他掛在嘴邊。雖然他沒有直接談及台灣的二二八,但其心中的重量級民主化範例,正是台灣的街頭抗爭,沒有當年灑在街頭上的鮮血,便沒有今天的台灣民主選舉制度。他誓言,一旦當選,將把「勇武精神」帶入議會,跟街頭戴口罩、丟磚頭、揮棍棒的行動者裡應外合,進行「無底線」抗爭,令香港問題「國際化」,徹底暴露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的不公不義云云。
民主改革勢力的另一位候選人來自公民黨,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鬥爭路線,認為香港社會承受不了暴力抗爭,也不應有不符合正義原則的暴力抗爭,深信唯有經由和平而得的民主始是有價值的民主。而他這信念,理所當然地被「勇武者」嗤之以鼻並嘲笑為徹底無效的「和理非非主義」。
「新界東」的選民人數接近一百萬,是立法會的一級戰區,民主改革勢力向來占了上風,掌握六、七成的選票,但這一仗確實難打,左有建制陣營的全力進擊,右有「勇武抗爭」對手的強力搶攻,所以他日夜含淚拜票,呼籲泛民支持者以「大局為重」,別讓建制派得逞,更別讓「勇武者」壯大。
票箱仍未打開,勝負猶為未知,但在政治意義上,「勇武者」其實早已取得勝利,因為候選人能夠在競選過程裡光明正大地宣揚「勇武理念」,用議會競爭遊戲反議會競爭遊戲,遊說香港人,至少在這階段,議會無效,別再迷信議會,香港必須用「無底線」來爭取新出路,不流血便沒有真民主。在其眼中,議會制衡的所謂大局,早已信譽破產,名為「大局」,實為「敗局」,必須用「亂局」來創「新局」。一局拆一局,「以台為師」的「勇武者」有其自成一格的抗爭邏輯。
甚至從策略的角度看,搶了「和理非非主義」候選人的票源,讓建制因漁人得利而占據補選議席,更有助於迫使香港人放棄議會幻想,由之更同情、支持甚至參與街頭抗爭。
所以,這一仗,「勇武者」只贏不輸,差別只在於贏的形式和贏的程度。
民主改革勢力的兩條路線,猶如賭場裡的兩張賭桌。一張桌上玩的是傳統廣東麻雀,十三張牌,可以胡大也可以吃小。另一張桌上玩的則是傳統牌九,每門四張牌,一翻兩瞪眼,攤牌見高低,容不下囉唆的餘地。
二月廿八日,港式「二二八」,政治賭局揭盅在即,台灣原來是無形的「影武者」呢。
(作者為香港作家)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經濟/鴻夏戀一波三折的關鍵考量

.聯合報社論..從「鴻夏商戰」看拒迎失據的台灣
.聯合報黑白集.張景森的「不容許」
.聯合報黑白集.鴻夏戀一波三折的關鍵考量



經濟/鴻夏戀一波三折的關鍵考量


2016-02-26 02:1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夏普在昨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決定接受鴻海的收購案,可望為漫長的鴻夏戀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雖然鴻海有些疑慮推遲簽約,但雙方情投意合已很明確。
對夏普一往情深的鴻海集團郭台銘董事長,在2012年欲注資夏普未成後,一直緊追不捨,還積極加碼嫁妝,展現志在必得的決心,最後出資金額高達7,000億日圓。相對於此,代表日本政府扮演救世主角色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則試圖出資3,000億並集結銀行團再聯貸3,500億日圓來參與夏普的重整,企圖心明顯不如鴻海,終將被淘汰出局。
相較於2012年鴻夏雙方第一次交手,如今的夏普,歷經了全球裁員近5,000人、出售各式不動產與總公司大樓、關閉天理和三重面板廠的部分生產線,乃至要求員工須購買自家商品等各式因應對策,但都徒勞無功,除了今年可望上市的機器人手機,看不到其他令人期待的新產品與新戰略。
在此競局中,鴻海的意圖,外界解讀主要是為了取得夏普的面板技術,以提升與大客戶蘋果的議價能力,透過其商品創新力提升鴻海集團的獲利能力,運用其優質的品牌與各式家電產品為鴻海EMS體質作轉型。而為了爭取輿論與各界的支持,鴻海更喊出「台日攜手抗韓」,希望藉此提高購併的勝算。
對夏普而言,鴻海本次提出的「注資7,000億」、「保障經營團隊」、「40歲以下員工不裁員」、「不會切割太陽能事業部以外的事業領域」等條件,從濟弱扶傾的角度,堪稱都是再好不過的禮遇,但夏普期望的承諾更多,雙方有些落差需再謀合。
在這過程中,令人難以捉摸的是夏普的態度,除曾提出希望鴻海不要干涉經營權且不能裁員等消極條件外,自2012年來,會長、社長、員工、銀行、乃至政府官員,也是一路交相變臉,時雨時晴,結論總是欲拒還迎。何以瀕臨倒閉的夏普在面對鴻海的誘人條件下,仍能矜持再三?觀察可能有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談判身段的展示。夏普畢竟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名門企業,特別是作為日本關西地區的產業龍頭,無論談判局勢如何險峻,這都是必然也必要的姿態。若雙方確認達成整併協議,則希望能確保夏普員工日後在鴻家軍中,仍能保有某種程度的驕傲與尊嚴。
其二:夏普對鴻海的疑慮。日方根據2012年鴻夏第一次談判破局的經驗,鴻海郭董的條件雖然大器,但之後也因形勢改變而調整,給人口惠實不至之感。而企業文化的融合也是議題,一個以獲利和績效為優先的42年歷史的壯年企業,和一個講究年功序列及人情義理的百年老店之間,單要交易就有難處,何況是牽涉到所有員工身家財產的購併?
其三:官方的態度。這包括金融風險與技術外流的權衡,以及日本政府在重整電子產業結構的主導權與發展方向等議題。舉例而言,在日本官方的觀點裡,日本這些叱吒一時的電子電機大廠,除了夏普外,後續還有可能爆發財務醜聞的東芝、索尼等名門。以東芝來說,另擁有核電與國防技術,日本政府是否容忍外資參與重整,會更加棘手;索尼則是日本最驕傲的電子品牌,也是對製造業寄託情感的所在,但這兩家民族品牌隨時都會面對破產的風險。日本政府唯有利用這些大廠發生重大危機的時刻,予以產業別的解構與重組,例如面板與面板併、家電與家電併、重工與重工併等,一方面可延續日本國產技術不致外流,二方面還能提升新公司的事業規模與客戶組合。
如果鴻夏戀能修成正果,而且未來可以發揮合作綜效,將可為台日產業合作樹立新的典範與方向;亦即日本的「High Touch」與「High quality」與台灣廠商的「Flexibility」與「Speedy」等優勢間應可發揮互補效益,那麼未來其他的日本電機大廠有可能比照辦理,而更加緊密兩國產業實質的合作;這也將是鴻夏戀修成正果之外,對台日產業界最大的貢獻。

聯合/張景森的「不容許」


2016-02-26 02:1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傳聞選後陸客來台減少二至三成,對觀光產業造成衝擊;民進黨緊急邀集觀光業者座談,研商因應之道。蔡英文辦公室執行長張景森會後說,民進黨歡迎陸客,上台後要全面「解放」旅遊業,「兩岸觀光不容許倒退」。
「不容許」一詞說得霸氣,顯示決心,也反映了民進黨對陸客衰退的憂慮。但陸客來不來,關鍵不在新政府決心有多強,或喊得多大聲,而得看北京的態度。後者,則將取決於民進黨在九二共識議題上如何迴旋轉身。
進一步看,張景森宣稱要全面「解放」旅遊業,這似非正確的解方。來台陸客減少,並非台灣旅遊業束縛太多;而是民進黨一味反中,無法提出有益兩岸交流的和平立場,導致對岸政策緊縮。簡言之,陸客減少之癥結不在旅遊業,而是政治因素;那麼,對症下藥之方,顯不在旅遊業之解放,而在民進黨心態的解放。
何況,由於民進黨的「反中」,不時醜化陸客,進而讓許多陸客遭到民眾冷眼或不友善待遇。這種不文明的態度,恐怕才是蔡英文和張景森更需要擔心的問題。且看,去年底傳出陸客人數下降後,不少綠媒都認為是「好事」,聲稱是台灣觀光業「提升品質」的好機會。那麼,張景森的「解放說」,莫非在對綠媒「提升品質說」打臉?可見,先改善待客之道,說歡迎才有意義。
把事情做得恰到好處即可,民進黨不必太誇張。矯枉過正或翻雲覆雨,都讓人擔心。

聯合/從「鴻夏商戰」看拒迎失據的台灣


2016-02-26 02: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鴻夏戀五年,25日終於宣布聯姻,國際矚目。
夏普成為日本首家被外資併購的大型電機企業。 美聯社



經過近四年的纏鬥,鴻海集團終於擊退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等對手,搶下夏普的經營權。高達七千億日圓的收購代價,與變數橫生的纏鬥,凸顯了郭台銘勢在必得的決心。此案創下外資收購日本大型機電品牌之首例,突破保守、排外的日本企業高牆,也引起全球產經界的注目。
此案雖被稱為「鴻夏戀」,其實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激烈商戰;它影響的不僅是鴻海與夏普兩家企業,對全球蘋果供應鏈、面板業及台日產業的走向,都將有長遠影響。對鴻海而言,這次併購,是布局面板產業、白色家電及鞏固蘋果供應鏈的勝利。然而,以七千億日圓的代價收購市值二千億的夏普,也可能對鴻海造成沉重的財務負擔,甚至拖累其獲利。
夏普對鴻海遲未點頭,除了百年品牌拱手讓人的民族情結外,它不甘心的是自身的技術不輸人,在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領域也擁有關鍵技術,卻在市場上節節敗退。夏普最終低頭接受鴻海併購,主要是鴻海提出的振興夏普方案含金量最高,讓夏普股東和債權人難以抗拒。
在收購過程,日本官方、企業界乃至夏普本身,都表露出欲迎還拒的矛盾心理。夏普最初只想得到鴻海的資金奧援,二○一二年它邀鴻海入股不到十%的股權,但當鴻海想要進一步掌控經營權時,夏普與日本業界的抗拒就一一浮上檯面。
日方與夏普最大的顧慮,並不是鴻海能否幫夏普振衰起敝,而是擔心夏普的關鍵技術外流,影響國家科技競爭,並損害日本的經濟競爭力。其背後,當然還有與中國大陸競爭的心結。儘管鴻海是台灣的上市公司,但日本業界擔心鴻海以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夏普的技術終將輾轉流入大陸。
也因此,夏普最後雖同意出售,但對保護專利不外流及員工權益等,設下了不少但書。外傳鴻海已同意接受夏普條件,提出一千億日圓保證金,作為鴻海履行此收購案條件的「押金」。但昨天傍晚鴻海宣布暫緩與夏普簽署「最終協議」,其目的,就是要確認雙方同意的條件沒有落差,以免大意失察。
日本正積極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夏普出售案正是外資觀察日本開放跨國併購的重要指標。稍早日方力阻這項併購案時,外資圈即指出,鴻夏戀一旦觸礁,必定影響國際社會對日本開放市場的信心,坐實日本市場太不透明的批評。如今,鴻夏戀出現積極結果,對日本而言,其實是一個正向指標,將增加外資參與日本企業的興趣。
回看台灣,近期國內正為紅色供應鏈來襲一事爭執不下;民進黨對類似案件一直持反對立場,但其理由僅有「影響國家安全」等空泛說詞。台灣究竟何種產業與技術必須保護,哪些產業在技術或市場面已走到瓶頸,必須藉併購、整合取得再生動力,政界和產業必須有更理性、務實的討論。
年初,大陸家電企業海爾宣布以五十四億美元收購美國通用電氣(GE)的家電業務,美國政府和民間並沒太多雜音。主要原因,通用電氣的家電業務對通用或美國而言,已不再是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另外一案,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要審查紫光入股科技公司威騰(WD)一案,最後迫使紫光取消該收購;這意味,美國認為此案可能危及其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這些案例顯示,在愈來愈多的跨境資本併購中,各國都要在自身利益上決定什麼該「拒」、什麼該「迎」,在迎拒之間,找到產業發展與企業經營的最大公約數。這也正是台灣目前的困境所在,通常是企業界想「迎」,而政界卻選擇「拒」,而缺乏對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正確評估。就如民進黨在野時常操弄陸客來台的負面觀感,但執政後卻改口歡迎陸客,心中只有政治盤算。觀察鴻海的進擊,終於讓夏普低頭,這次商戰是值得反思的一課。

聯合筆記/中國農二哥 多少是曠夫

.鴻夏戀/鴻海勝出 台灣代工展現十足戰鬥力
.鴻夏戀/跨國併購 更需國際化人才
.長榮接班/做好家族治理 才是家族企業後盾
.921前房子90度箍筋 誰的錯?
.光靠快篩 卻不重視流感教育
.被告怕了 逼得老師想早退
.幫學生保管手機 做他最大支柱
.聯合筆記/中國農二哥 多少是曠夫





聯合筆記/中國農二哥 多少是曠夫


2016-02-26 02:11 聯合報 李春


這兩天為一個拆墻滅區,中國人民「炸了鍋」,其實那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因為今天的中國,怎能沒墻。成為問題還很緊迫的問題,不在城裡,而在農村,比如大批青壯的農二哥,沒有媳婦,成為曠夫。
以前中國常說的一句話,叫「十三億人口,八億農民」。現在農民沒有那麼多了,按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公報,到二○一四年末,城鎮常住人口已占總人口比重五十四.七七%。所以現在只能說「六億農民」。
農民六億,數量也不小,過去一年來,人們高度關注農村的「三種人問題」,即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問題。這「三種人問題」,是因大批青壯年離鄉背井去打工帶來,其中又以老人和兒童問題最為悲慘。
按官方機構老齡委員會的口徑,中國農村老人約有一億二千萬人,其中約九千萬是所謂「空巢」留守老人,即身邊沒有子女。說他們的問題,相當簡單,即老缺所養。
另一機構,說農村的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現的「留守兒童」,目前有約五千萬人,他們的問題也很大,之前貴州出現的個案,已引起全社會的討論,但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案,倒有個民政部的昏官,出來罵「留守兒童」的父母,被很多人斥罵。
中國農村最新的問題,是「三種人」之外曠夫問題,即農村中大批青壯男人找不到媳婦。出現這種問題,跟「計畫生育」有很大關係,農村人崇尚「養兒防老」,歧視女童,導致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目前農村青壯男人「打光棍」者甚眾,西部地區再現「光棍村」。
中國農村的曠夫現象,改變了相當數量中國農村人的觀念。據說現在農村,再也不會「重男輕女」了,已變成「養女防老」,因為女兒養成,可收大筆彩禮。同時「寡婦門前是非多」,已變成「寡婦門前媒婆多」。
但更大的變化,還是中國農村現狀的改變。中國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拐賣婦女案,還不是因為農村光棍多,有人口買賣的市場。這個市場越來越興旺,再怎麼打擊人口買賣,也是禁而不絕。
由之而起的更大麻煩,是相關的犯罪滋生,以及其對社會的衝擊。想想一大群青壯農民,別說立業去做「中國夢」,成家的幸福都難以實現,基本生理要求無法完成,這是怎樣巨大的一顆炸彈,會帶來多少社會問題。


平路/華勒沙與轉型正義

.平路/華勒沙與轉型正義
.朱宗慶/無常世界有情天
.薛承泰/震出美麗與哀愁
.陳立恆/學習失落日本的不失落
.葉銀華/傳承搞紛爭 集團難永續
.盛治仁/台灣該發展生活美學了
.方祖涵/倒數四十四名的奇蹟





平路/華勒沙與轉型正義


2016-02-26 02:11 聯合報 平路(作家)


一則跟抓耙仔有關的國際新聞,主角是華勒沙,人們幾乎忘記的名字。時代過去了,但在八○年代華勒沙曾是眾人仰望的英雄。他組織「團結工聯」,反抗波蘭的共產政權,那股「蘇東波」肇致蘇聯集團整個解體。一九八三年,華勒沙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後共黨時期,華勒沙當選波蘭第一任民選總統(一九九○—九五年)。
新聞裡,公布消息的機構是波蘭「國家記憶局」(Institute of National Remembrance)。機構於一九九八年設立,蒐集納粹及蘇聯時期的資料與人權罪行。波蘭的「國家記憶局」擁有調查權,也是研究與教學中心。
消息曝光前,華勒沙當過線民的說法就已經流傳多年。波蘭「國家記憶局」新取得一批一九七○到七六年的檔案,證據很充足,包含華勒沙向秘密警察領錢的簽單,並有華勒沙提供的情資及與秘密警察的見面紀錄。
反共為號召的英雄,做過共產黨的抓耙仔?如今七十二歲的華勒沙真是情何以堪!他立刻為自己澄清,說從未與秘密警察合作。然而專家們多認為新取得檔案的可信度頗高。
華勒沙個人的人生,某種意義上,隱喻著東歐國家扭曲與背叛的集體命運。蘇聯解體後與解體前的政府組織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成員難以解釋自己的過去,機構則亟於抹滅幫凶的歷史…與者為了合理化後來,必須翻修先前的記憶、否認自己的出身,再加上前後任政治人物的憎怨情仇,其複雜度如同發生了弒父逆倫劇的家庭關係。
如今回顧,尤其看清楚人在層層欺瞞中怎麼樣寬以待己?二○○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德裔,寫過《錫鼓》等作品)在新作中吐露年輕時參加過納粹黨衛軍,華勒沙立即高舉正義大旗(顯然忘了自己不可說的過往),要求格但斯克(Gdansk)收回頒給葛拉斯的榮譽市民(葛拉斯生在格但斯克),並以放棄自己的榮譽市民(華勒沙曾在這城市組織工會)作為要脅,他放話不願跟曾經加入納粹的人「站一起」,逼著城市要在他與葛拉斯中間二選一。
哪裡有威權,哪裡就有欺瞞與背叛;日後欲蓋彌彰,愈可能做些over的事來遮掩不安。或者,華勒沙也真想把過去一筆勾銷,據說他在總統任內曾動手腳,意欲銷毀自己當線民的紀錄。
台灣在大選之後,除了國民黨的不當黨產引動情緒,有立委揚言將提相關法案,以法令解禁鎖住的政治檔案,種種「轉型正義」議題在社會上持續發酵。畢竟,只有把當年的人權犯行公諸於世,社會才邁向真正的和解。冤案得以重新檢視,深藏的創傷才找到療癒的起始點。
事實上,「轉型正義」的意義不只平反、不只昭雪、也不只追討,台灣需要設立「國家記憶博物館」(或其他名稱)的永久性組織,蒐集與保存包括二二八、白色恐怖等重大事件的原始檔案,並詳列事件中各種犯行,而不是如往昔…總由看不見的手先行篩選,決定史料中哪部分存留、哪部分修刪、哪部分任其逸散。
前面提的小說家葛拉斯坦承曾加入納粹後,他寫給格但斯克市長的一封信裡說:「隨年歲虛長,我終於找到最適當的方式及透徹的角度訴說這段經歷。」
台灣的「轉型正義」正在起步,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歷史紀錄的保全。只要史跡俱在,隨著人權罪證重新出土,往後人們將比今天有更寬闊、透徹的角度去理解當年諸多的不正義。
(作者為作家)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經濟/全球經濟大動盪的三個亂源

.聯合報社論..柯氏苛政:用鞭子逼市民去投票
.聯合報黑白集.台獨不是搖滾演唱
.聯合報黑白集.全球經濟大動盪的三個亂源




經濟/全球經濟大動盪的三個亂源


2016-02-25 01:4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6,肯定在近代世界經濟史上,可註記為一個特殊甚至是危機之年。
從新年到春節,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黑天鵝亂飛,全球市場的震盪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匯市,美元、日圓強勢,其他貨幣紛紛貶趴;股市則大範圍、大幅度的重挫;油價欲振乏力中不時下行,金價則扶搖直上……。全球市場人心惶惶,各國政府一片惘然而束手無策。
如何解讀?有無轉機?何時才有轉機?
先作解讀。這一場空前的、方興未艾的全球經濟金融大動盪,說到底,是長期以來,全球經濟結構大失衡加全球政策大誤導之下的綜合結果,或者說,一次全面的反映或反撲。
從本質上探源,有三個原因:結構面、政策面、心理面。從主體上觀察,有三個亂源:美國、中國、體制。
先從美國談起。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憑恃的卻是一個在理論上不可長久持續的運作模式:一、高度消費甚至是超額消費(占全球5%的人口卻消費全球25%的資源);二、靠什麼?靠三樣法寶。一是擁有全球獨占發行權的美元,基本上可做到愛印多少就印多少;二是發債。美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發債國或債務國。所以能如此,靠的是債信,債信靠的又是國力,國力說穿了就是軍力,此即第三個法寶,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軍事霸權。這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既不健康又不可持久的模式,但為什麼過去幾十年一直運行無礙呢?奧妙即在於這三個法寶之間存在的「良性邏輯」。即便到了2008年世紀金融海嘯爆發後,利率太低影響國債發行,美國還是可搞出一個QE(量化寬鬆),以自印的鈔票買自己發行的債券,一搞就是三輪。無奈當前全球及美國經濟問題的本質是,有效需求太過於疲弱,印出來的超量流動性根本不進入實體經濟,最終只能在資產市場中亂竄,導致各國資產市場的泡沫與匯率的動盪。所以美國的問題一在於結構,二在於政策。
再看中國。雖然自1979年改革開放走上市場經濟之後,經濟能量獲得巨大的釋放,但很明顯,長期以來中國的發展模式也是不健康與不可長久持續的:一、粗放式大量投入生產資源(土地、資本、勞力),不僅邊際生產報酬明顯下降,資源供給也不再寬裕;二、環境生態透支嚴重;三、貧富差距惡化。這些,是結構的。
與此同時,金融海嘯爆發之後,中國也出現了巨大的政策錯誤。與美、日、歐的QE不同卻又類似,為了保增長,中國也採取了極為擴張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結果是產能巨大過剩,房市龐大庫存,企業債與地方債債務嚴重。這樣的形勢當然也難以為繼,必須改弦易轍。此即為中共18大後習近平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背景。換言之,不再通過政策刺激強拉需求了。
美國的形勢,是QE難以為繼,叫停了;中國的形勢,是粗放式及擴張型政策也難以為繼,開始調整了。這就意謂著全球兩大經濟體同時放鬆油門,全球經濟頓失動力,但這還只是第一波影響。當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最大國減速後,全球包括石油、礦砂及各種大宗物資的需求即大幅萎縮,巴西、澳洲、俄羅斯等資源國即受衝擊,這是第二波。接下來是消費,各國影響程度不一,但普遍減弱則毫無疑問。
正是在這樣的全球結構與政策的大調整之下,市場普遍出現了悲觀預期心理,此等心理不僅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下行壓力,還誘發了強烈的投機行為,讓以華爾街為基地的炒家借勢做空。
有無轉機?何時才有轉機?答案有三,一是出現了科技方面的大突破,但這可遇不可求;二是全球體制的改革。上世紀布列敦森林體制瓦解後全球經濟金融的危機愈來愈頻繁,愈來愈嚴重,所以必須在新世紀有新的體制,但何時?現在毫無苗頭。第三,中國經濟正在啟動的「供給側改革」,見效雖慢,但方向正確,假以時日或可重振元氣,屆時中國經濟或將再度成為新世紀全球最大的火車頭。

聯合/台獨不是搖滾演唱


2016-02-25 01:4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科立委林昶佐在首次總質詢時砲火連連,其放在議事台上的個人電腦,
貼著「台灣軍」字樣的 LOGO貼紙。 記者陳柏亨/攝影


搖滾樂手出身的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首次質詢,就宣告「我是台獨」,並把張善政和夏立言貶為「華獨」。對此,自命為「台獨先覺」的自由台灣黨主席蔡丁貴不滿反嗆,說林昶佐和時代力量充其量只是「華獨」,因為他們說不出自己的台獨內容。
彷彿流行感冒一般,台灣人突然紛紛趕起「獨」的時髦來了。蔡英文把台灣年輕人封為「天然獨」,於是,林昶佐站上立委質詢台,也就「你華獨、我台獨」地自吹自擂起來了。
這看在老台獨如蔡丁貴眼裡當然不是滋味:我們在為台獨流亡、打拚的年代,你小子還不知道在哪裡;我們打造的台獨桂冠,卻被你搶先拿去戴了!蔡丁貴率領的公投盟在立法院前埋鍋造飯多年,掩護太陽花學生占領國會,自認居功厥偉。林昶佐不過是在舞台上搖滾,就大剌剌炫耀自己的台獨身分,簡直得了便宜又賣乖。
林昶佐那句「我是台獨」,太過招搖,太過自嗨。台獨當然不是搖滾演唱那麼輕鬆愉快的事,何況,如果不是有他不屑的「華獨」在那裡撐著局面,台灣會有今天的安定或繁榮嗎?問題在,一如蔡丁貴的質疑,林昶佐高掛台獨的招牌,但他說得出台獨的內容嗎?連李登輝都說台灣沒有獨立的必要,只要把中華民國「台灣化」就好;那麼,老李也是「華獨」囉,林昶佐幹嘛還去拜見?
當年逃兵役的林昶佐如今抽中國防委員會,大家且看他要如何獨法,並把對岸變成「中華北京」吧!

聯合/柯氏苛政:用鞭子逼市民去投票


2016-02-25 01:4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二)率都發局長林洲民,
與兩位副市長出席「社子島解禁開發地方定點宣傳」活動,與當地居民交換意見。
社子島原有三大開發方案,市府再拋第四選項「不開發」,讓當地里長傻眼。 
記者蘇健忠/攝影



柯文哲的社子島開發計畫,陷入了對峙僵局。台北市政府提出三個開發方案,要當地居民在本周末進行 i-voting,但社子居民對於三個選項無一中意,揚言拒投。為此,柯文哲更展示鐵腕端出第四個選項──「不開發」,威脅說如果投票率太低,社子島可能回到沒水沒電的生活,五十年不會再談開發。
事態發展至此,便充分暴露了「柯式民主」的殘酷面貌。表面上,柯市府讓社子居民進行 i-voting,顯示他對當地民意充分尊重;實際上,他明明拿不出合理可行、或讓社子居民覺得滿意的方案,卻以三個看起來沒有太多差別的開發案充數,這也使 i-voting失去意義。更嚴重的是,在得知多數社子居民可能拒投時,他立刻變臉,並祭出「不開發」的威嚇及「斷水斷電」的懲罰;這種「翻臉如翻書」的態度,又顯示了什麼民主精神?
以社子島的特殊地理條件,位於兩河交會的沙洲地,又是土壤液化潛勢區,談開發確實需要一些不同的眼光和智慧。前市長郝龍斌的「台北曼哈頓」計畫,或許過於志大言大且所費不貲;相形之下,柯市府的「運河社子島」、「生態社子島」、「咱的社子島」三方案,則顯得詞藻豐富而內容平淡,不過是遷就現狀,再加點「開發」的佐料罷了。社子居民之所以不滿,正在於此。
社子島的長期限建政策,讓當地居民對國民黨不滿,因此成了綠營鐵票區。一年多前柯文哲當選市長,囊括了當地八成的選票,這也是柯文哲想要「投桃報李」,解除社子島限建的主因。問題是,社子島客觀條件如此,就算柯文哲再聰明過人,他能從帽子裡變出兔子來嗎?再說,社子島的土地在投機客的覬覦下,已形成複雜的生態,許多居民擁有老舊房屋、卻沒有地上權;那麼,i-voting的結果將遂行誰的利益?
撇開社子開發的難題不談,僅看柯文哲處理這次 i-voting的手法,可謂處處暴露了他的霸道與專斷。第一,柯市府未能提出令居民滿意的方案,那麼不論是「三選一」或「四選一」,對居民有什麼意義?第二,在投票前夕,柯文哲不僅以投票率低的話就「五十年不開發」來恐嚇居民,又擅自增加了「不開發」選項,還自稱是「鬧脾氣」;白色力量就是這樣尊重民意的嗎?第三,柯文哲還公開宣稱自己最喜歡的是第二案「生態社子島」,批評第一案空間較小,第三案並不可行;除了企圖對市民下指導棋,其實也是在踩自己的痛腳。第四,柯文哲稱若「不開發」選項最後勝出,將取消社子島接水、接電及修繕,這和拿鞭子逼迫居民上陣有何兩樣?
柯文哲上任時,曾誇稱 i-voting是多進步的「參與式民主」;但不過短短一年多,這項進步手段卻已玩得圖窮匕現。就社子島開發案看,i-voting不過是用來掩飾市府技窮的手段,當地居民其實並沒有太多自主意識,也沒有太多好選擇;但最後的後果,卻全部要社子居民自己吞下。弔詭的是,透過 i-voting,市府把自己的責任變不見了,把自己專業不足的問題轉嫁給了民眾;而柯文哲的手卻像木偶師傅的手一樣,不斷操控著民眾的意志和行動。
這個周末,社子居民將對社子的前景作出什麼樣的選擇,外界仍難預知;但從最近數日的對峙,可以看出他們對柯文哲的誠信與能力打了大問號。對其他台北市民而言,則透過這個事件,看到柯文哲高唱的參與式民主,如何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中。事實上,對於像柯文哲這樣自命不凡且作風霸道的市長而言,處處要逞強爭勝,和他談「民主」真的是太奢侈的事。
從柯文哲最近不斷撤換局處首長,從他屢屢失言失行卻絕不道歉或認錯,所有過失都怪給左右手能力不足;那麼,社子島的命運恐怕也可想而知,最後責任恐怕都將被他歸咎於居民的貪婪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