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國安政策改弦更張 解經濟困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5180/web/ 

◆  聯合報社論/不准疑美!賴政府踩著關稅慘業表忠
◆  聯合報黑白集/郭智輝「快樂而同餐」
◆  經濟日報社論/國安政策改弦更張 解經濟困局









經濟日報社論/國安政策改弦更張 解經濟困局


2025-08-18 02:22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美關稅談判,疊加關稅和232晶片半導體可能的高稅率,都是無可承受之重,台灣談判團隊隱喻美國需索無度、予取予求。台美關係示意圖。(路透)


台美關稅談判,疊加關稅和232晶片半導體可能的高稅率,都是無可承受之重,台灣談判團隊隱喻美國需索無度、予取予求;這不是一個對等談判,而是美國對台灣的霸凌。台灣有人認為,後川普時代,關稅會回復到新關稅之前的稅率,但這不可能,關稅收入是美國的既得利益,新政府不可能拋棄;共和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時,課徵中國關稅,後來民主黨拜登上任,率由舊章,針對中國大陸關鍵產業加碼鎖緊

台積電(2330)及40多家供應鏈廠商到美國設廠,帶去大量的人才、技術、研發、資金,還有川普要的製造業回流。現在台、美同步操作;五年後,人才、高端技術、市場、工廠、股東都在美國,加上免關稅低、公司稅。台積電極有可能變成美積電。

台積電及供應鏈廠家都屬尖端 AI整套投資美國。經濟戰略上看,就是美國窮台計畫產業結構上,AI 產業東移,金字塔頂端空乏,台灣產業留下破口

台美關稅談判中的傳統產業,如汽車及零組件、機械、工具機、模具、塑化製品、農產品等,利潤原本就低,要面對美國同類商品零關稅進口,競爭加劇;到美國銷售,有疊加關稅高牆阻蔽到美國設廠資金籌措又有困難,所以美國市場愈做愈小,困守台灣。政府雖有急救措施,但產品多角化市場多元化,都不是一蹴可幾,對產業衝擊前景相當不利。這些傳產年產值數百億美元,就業人口百萬人計,如果工廠歇業停擺,牽動大量的失業人口,對台灣經濟、社會、家庭會有很大的撞擊,政府現在不因勢利導,政策改弦更張,會釀成國安問題

長期以來,台灣對中、美的貿易總額,分居第一、第二。但賴清德政府脫中入美地緣政治策略,對中國大陸仇視抗中保台,對美國舔親百般迎合台灣面臨的是中國大陸漸進地削減對台 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優惠,美國則築起關稅高牆。

兩岸之間的 ECFA,中國大陸對台灣有大優惠,從民國九十九到一一三年(2010到2024年)稅收減免累計超過100億美元。這兩年,兩岸關係緊張,中國大陸管制石化產品進口,ECFA 早收清單減至每年銷售額百億美元,減稅優惠僅5億美元;受惠產業包括工具機、機械、汽車零組件、農產品。如果兩岸關係持續惡化,中國大陸停止 ECFA,甚至高築關稅壁壘,台灣的傳產夾在美中兩國高關稅中,眼見內銷市場有限,台灣又不是 RCEP、CPTPP 會員國,何去何從?

傳產如歇業停廠,加上尖端 AI 高科技大量移到美國,台灣產業掏空中高階層消減、失業高、出口減、台幣升、內需不振、消費低迷,連帶的國內金融服務業都會萎縮這是嚴重的國安問題

為今之計,唯有延續 ECFA,並擴大優惠欄項,台灣傳產才能注入新的活水;前提必須是兩岸關係恢復相互往來;兩岸關係要正常交往,台灣的國安政策就必須改弦更張。

賴清德執政以來,兩岸文教、觀光旅遊、參訪全面中止,後又祭出賴十七條,視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抗中保台是危險的經濟號誌,面對中國大陸可能中止 ECFA,對台灣傳產會造成嚴重影響,台灣要戒慎恐懼,重心放在人民福祉上,不在兩岸問題言辭挑釁製造紛擾。這次關稅談判,美對台高關稅毫不讓步,看得出「脫中入美」毫無效益台灣唯有「和中親美」才是正途新加坡經濟策略靈活敏銳,親美也親中,和中也和美,左右逢源財源廣進

經濟面看,政治上都顯偏執,不是好選項,我們只有不統不獨,以時間換取空間百般謀和才是正道,重點放在福國利民經濟上。陳水扁政治才能高超,蔡英文國際視野遼闊,但他們都知道「台獨辦不到,就是辦不到」相信以賴清德總統的政治智慧,也知道台獨建國是一條艱辛,走不通的路。唯有回歸不統不獨,才能創造台灣最大的經濟動能。















聯合報黑白集/郭智輝「快樂而同餐」


2025-08-18 00:1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經濟部長郭智輝。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議員侯漢廷爆料,台美公布關稅當天,經濟部長郭智輝竟出席「當我們快樂在一起」福容宴,網友戲稱,這是郭智輝版「快樂而同餐」,問題是「他快樂、你痛苦」。

關稅危機當前,郭智輝的福容宴引發相對剝奪感媒體查出,在福容飯店貴賓廳宴客,一餐低消至少六萬六千元起跳,遠高於許多上班族一個月薪水;相較之下,行政院拖延普發一萬元現金,郭智輝卻能輕鬆品嚐高級大餐,無疑是現代版「何不食肉糜」。

經濟部聲稱當天餐宴是「醫界友人」作東,但他究竟是何方神聖?根據爆料,郭智輝在上班期間趕去赴宴,監察委員趙永清、生策會長翁啟惠達官顯要也是座上賓,這一餐顯然不簡單。侯漢廷還質疑,郭智輝在餐宴現場停留三小時,絕非經濟部聲稱的「僅到場致意即離席」,但經濟部反嗆,要議員提出證據,並揚言不實指控依法訴究

郭智輝現在是經濟部長,不是慣老闆,公務行程理應自行揭露,不是像切香腸一樣,查到多少才說多少。這場福容宴聚集產官政界等「有力人士」,他們到底在快樂什麼?檢調、監察院為什麼不調查相關人士有無違反利益迴避原則

福容宴主題是「當我們快樂在一起」。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郭智輝如果坦蕩蕩,不妨說出來讓全民同樂,何樂而不為?
















聯合報社論/不准疑美!賴政府踩著關稅慘業表忠


2025-08-18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接受網媒專訪時表示,「疑美論」對哪個國家最有好處,其實答案很清楚,「就是中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刀步步進逼,台灣產業哀鴻遍野;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紐約的計畫又被川普羞辱性否決;美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還專文解釋「台灣如何失去川普」。台美關係在經濟、政治、外交等層面上正面臨著艱難的處境,美國的政策也受到普遍質疑。不過,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秉持賴清德「不准疑美」的立場,指責「疑美論」是中國大陸散播的認知作戰。但台灣快被榨成檸檬渣了,竟還不准民眾發聲質疑,這個政府到底是哪國政府?

林飛帆自問自答,為什麼會有疑美論疑美論對哪個國家最有好處?「答案很清楚,就是中國」他解釋,疑美論最主要目的,就是認知作戰,讓台灣內部混亂、分裂再來就是抹黑,削弱對這個盟友的信任,最終達到孤立台灣的目的。但林飛帆的解釋,才是轉移焦點認知作戰,他的抹紅戰術最終也只會讓賴政府更陷孤立

以台美關稅談判為例,領軍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坦承,每一次赴美談判都有新變化美方期待談判議題會逐漸擴增,要求也會提高,而有的國家提供幾乎全面性零關稅條件,美方希望我方也提供關稅減讓。川普要「讓美國再度偉大,卻要求全球進貢,以關稅霸凌世界各國。美國媒體貼切形容台美關稅談判過程:「美方代表正像擠檸檬一樣壓榨台灣」。在這種背景下,疑美論的產生,還需要認知作戰抹紅戰術

關稅衝擊遍及全台,業者惶惶不可終日,川普卻樂數關稅進帳,還可能對美國人普發現金。各國都對遭受美國關稅霸凌感到不平,只是因國家實力而有反制承受的不同反應。台灣民間也普遍存在美國「吃人夠夠」的怨言,但賴政府只想轉移焦點,甚至不准人民疑美!

其實,疑美論首先是美國造成的。從《對華白皮書》到蔣經國前總統半夜被叫醒通知斷交,中華民國遭到美國背棄歷史陰影從來不曾真正散去。從越戰撤軍、阿富汗撤兵到俄烏代理戰爭,疑美論豈是台灣獨有台灣利益可能因美中關係而犧牲百工百業慘遭關稅霸凌疑美都是很自然反應。連獨派都存在疑美論,林飛帆的抹紅戰術,到底想堵誰的嘴?

民進黨政府對疑美論也有推波助瀾之功。開放萊豬、天價軍購、奉送台積電,從蔡英文到賴清德,一路黑箱,助長疑美論。尤其賴清德既要洗刷「疑賴論」,又要「脫中入北」,更是賣力表忠。賴清德競選黨主席時就強調,不能讓疑美論成為社會共識;擔任黨主席後,更曾親向時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當面表態,要避免疑美論對台美關係持續造成負面影響但兩年多來,疑賴論未消,疑美論高張人民對賴政府能否捍衛台灣利益的疑慮日增,並且因「疑賴」而更加「疑美」

美國在台協會前後任處長孫曉雅谷立言都坦然面對疑美論,致力化解孫曉雅雖稱刻意散播錯誤訊息,試圖讓台灣民眾對「美國的目標意圖」感到困惑,是「讓人覺得不安的趨勢」但她更指出,在民主社會,健康的懷疑論是有好處的,美國不會要求合作夥伴盲目跟隨、相信美國,美國相信夥伴應該要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和擔憂換言之,連美國都相信夥伴國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和擔憂,只有賴政府忠心捍衛川普政策,強調百分之百的晶片關稅「不一定不合理」

賴清德不准人民疑美,人民卻因為無法信賴而更加疑美,疑美與疑賴激盪升高。賴政府要向美國再次表態,但為什麼要踩著淪為關稅慘業百工百業表忠?





闕志克/AI所帶來明顯立即的威脅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闕志克/AI所帶來明顯立即的威脅










闕志克/AI 所帶來明顯立即威脅


2025-08-18 00:00  聯合報/ 闕志克/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過去十二個月來大語言模型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從文字處理進展到多模態資料(文字、圖像、視訊、音訊)理解;從簡單問題對答進步到運用多層次推理解決科學難題(如證明數學定理);現在更進一步發展出能夠規畫行動方案完成牽涉多元面向複雜任務(如針對特定消費產品的促銷方案)的自主運作能力這些方案不僅能援引模型自身知識,還能善用如計算器、網頁瀏覽器、資料庫管理軟體、圖像渲染程式等第三方工具

大語言模型技術如此快速推進,讓一般大眾對人工智慧可能帶來未知不可知威脅憂心重重,於是要求政府未雨綢繆制定法規降低可能傷害呼籲也此起彼落。但是,人工智慧當代社會最明顯立即危險究竟是什麼

首先,因大語言模型將成為未來許多資訊應用基礎服務,因此大家希望它的輸出是準確、公平、沒有偏見,並能免於被犯罪分子用於惡意非法的應用。基於商業考量,今天營運中的大型語言模型大致都符合這些期待。

其次,現代大語言模型心智能力,從文書的閱讀寫作、程式設計到資料分析、邏輯推理和數學證明等各領域,其實都已超越一般大眾。如果這些模型照現有速度持續進步,最終進化到超越人類想像,甚至不受人類控制的境界,應只是時間的問題譬如說,大語言模型會不會主動尋找更好架構訓練方法增強自身能力,且秘密進行自我強化,最終將人類為次等公民這正是諾貝爾獎得主和圖靈獎得主辛頓所一再示警的末日場景不幸的是,多數大語言模型開發團隊皆視此風險理論性威脅,因此不甚在意

世界經濟論壇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未來就業報告預測:未來五年將有九百萬個工作崗位將被人工智慧和其他新興技術取代。人工智慧新創 Anthropic 的執行長宣稱,大語言模型技術可能會在未來五年內蠶食掉一半以上的入門級白領職位先進大語言模型現在可以將百分之八十日常程式設計工作自動化,因而大大降低程式員的需求。Indeed 網站上今年七月的軟體開發職缺數量比新冠疫情高峰(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七月)少了三點五倍微軟公司今年的瘦身動作更是驚心動魄:一月就裁員約兩千人,五月裁掉超過六千人,六月解雇至少三百人,七月再裁九千人

本世紀初的「中國衝擊」(China Shock)讓美國製造業城鎮及其無大學學歷的居民失去了數百萬藍領工作機會,從而滋生了撐起川普崛起「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革命,最終導致美國霸權旁落大語言模型技術預期將大幅降低白領勞動力需求,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引發新一輪規模更大社會動盪,甚至從根改變未來數十年世界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走向

同時大語言模型也正大幅改變大學裡人文教育面貌:大學生愈來愈依賴大語言模型分析總結閱讀材料,構思新視角與想法,設計文章結構和語調,起草提綱,甚至產出全部文句;而教授也開始使用大語言模型來給學生的作品打分數和評論;最終大學教育中整個論文寫作和評估的過程將淪為大語言模型內部操作大語言模型盛行也有可能會弱化大學生分析批判、綜合思考、創造新穎想法和清晰表達複雜理念的能力,而這些正是整個大學教育讓他們終生受益最重要最寶貴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