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沒出息才會把TikTok看作民主威脅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6603/web/ 

◆  高鐵寧靜車廂行不行?
◆  讓治安形象蒙羞的北車性侵案 揭露台灣社會冷漠與治理盲點
◆  沒出息才會把 TikTok 看作民主威脅
◆  相交50年 今尤念程建人
◆  程建人仗義護禮 我仍感念在心
◆  限制計程車進入機場是雙輸政策 問題不會因拖延而消失 2025-06-13 00:00
◆  審慎管制輔以自律機制,促進融資租賃業與企業共榮 2025-05-21 00:00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2024-12-20 10:00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2024-12-02 10:42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2024-10-24 00:00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沒出息才會把 TikTok 看作民主威脅


2025-10-16 00:01  聯合報/ 田方倫/博士生(台北市)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近期這首由大陸的音樂博主王博改編的「沒出息」火爆華語自媒體圈,「原唱」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看到這首「神曲」,大笑著表示「嘆為觀止」;於此同時,面對立委質疑不禁 TikTok 恐對兒少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數發部長林宜敬昨天指出,因攸關媒體言論自由,要禁 TikTok 必須要有社會共識,但數發部會先從兒少保護開始做起,例如遮蔽中小學的 WiFi 連線,限制兒少透過校園網路連線至 TikTok

「沒出息」取材自王世堅過去在市議會質詢的經典語錄,搭配上洗腦的旋律和王世堅怒斥的畫面,在大陸的抖音平台爆火,現在更一路燒回台灣;除了很多年輕網友跟風拍攝影片,政治人物也以此為幽默,在國會殿堂大開王世堅的玩笑。這個影片如此轟動,合迷因成形的三大特質:易引起共鳴、搞笑、容易重製流通或被大量轉載。

當事人不介意,青年世代也玩得很開心的同時,綠委王義川卻大動作提出不同意見,說這是中國設計的、有劇本的,甚至在直播當中高呼「大家不要唱那個歌,那是來統戰的」;還說「點進去看,你整支手機的資料就出去了」。綠營的意見領袖們對 TikTok 有意見,早已不是新聞;綠委林月琴八日稱,據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調查TikTok 社群平台兒少心理健康構成重大威脅,九歲至十二歲國小兒童使用 TikTok比例達四成六,推算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使用 TikTok 的人數可能達卅八萬人,恐將大量兒少隱私暴露於中國。

監察院日前亦通過調查報告,指「TikTok 對兒少學習造成負面作用,且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包含蒐集用戶個資儲存於中國、兒少個資很可能為中共所掌握;是中共對外認知戰工具對台散播錯假訊息平台」。監委還表示「政府推動數位服務中介法立法受挫,對社群平台治理消極,任由爭議訊息不透明推播演算法散布…對 TikTok小紅書平台國家安全威脅缺乏因應作為」。但當初「數位服務中介法」受挫的主因,乃因該草案有傷害言論自由疑慮,連民進黨都沒辦法說服自家人相挺現在卻以此為由,希望透過立法限縮特定平台,更顯其假借監管之名控制平台輿論意圖

回到 TikTok 控制權問題觀察九月十四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美中第四輪貿易磋商,雙方已達成了基本框架。川普與習近平通話後,川普隨即社交平台宣布兩人「批准了 TikTok 交易」,九月廿五日也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確認把 TikTok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國際投資者,符合「不賣就禁」法律對國家安全要求TikTok 既已「歸屬」美國投資者主導經營,此時執政黨立委竟還要求對 TikTok更多監管,是想趁機讓數位服務中介法復活

「沒出息」暴紅,顯示台灣不應對民主沒自信,應趁機把議會民主行銷到整個華語圈。筆者也在不同的平台下看到大陸及新馬港澳的很多留言表示,因為這則「迷因」而對台灣民主有了興趣。試問,執政黨還要「沒出息」地把這看作對民主的威脅嗎?



【MV】王世堅神曲《沒出息》萬人演唱會
|人生回顧版 Life Recap「cover by 音樂人王搏」|我全都要製
|I want it all 我全都要



2025-10-15 23:05 聯合報 / 季青  季青漫畫

















高鐵寧靜車廂行不行?


2025-10-16 00:04  聯合報/ 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台北市)
寧靜車廂宣導圖卡,讓帶小孩搭車的家長感到壓力,高鐵已將宣導圖卡撤下,也不會再派人員舉牌提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鐵公司近期宣布將陸續推出管理措施九月廿二日起實施的「寧靜車廂」,目的是打造一個相對安靜、不受干擾的乘車環境。實施方式包括針對車廂內講電話、使用 3C 產品卻不戴耳機、大聲交談等打擾其他旅客的行為「舉牌勸導」;對於嬰幼兒,或因其他健康與年齡因素而影響他人的行為,列車人員將持續安撫提供貼紙、糖果餅乾等,以協助家長或同行者處理狀況。

該措施推出後,家長反映帶孩童搭車壓力倍增,立委與親子團體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推動「寶寶哭泣我 OK 」的公共運輸文化,希望高鐵調整寧靜車廂政策,落實友善育兒環境衛福部表示已發函請交通部督導高鐵公司解實際執行情況,在一個月內擬定更彈性、能兼顧親子與乘客寧靜需求的辦法。台灣高鐵董事長史哲昨天也致歉,坦言沒想過寧靜車廂會對家長和小孩造成影響;另外,考量國外火車的親子車廂多集中在長途,台灣高鐵旅客平均搭乘時間僅一小時內,及民眾對親子車廂服務方式有不同意見、目前因運量增長等原因,已無法提供親子車廂空間。

檢視目前其他軌道運輸,台北捷運及桃園捷運都設有親子友善車廂,台鐵也在八年前推出親子車廂。高鐵其實不需開闢專用親子車廂,只要維持現有車廂營運方式,仍可同時推動寧靜車廂親子友善車廂,後續再滾動式調整找出更精進的做法。目前高鐵列車第七車廂配備輪椅席無障礙廁所敬老票訂票優先畫位在此車廂,已是提供給長者優先保留車廂

親子友善車廂可參考此做法,依需求畫設適當的親子友善車廂並清楚標示,例如對號座第八車廂、自由座第十車廂,並調整高鐵訂購票網站平台及App,讓家長在訂票時可勾選「帶有孩童」之選項,即可優先安排在親子友善車廂,減輕家長心理壓力。在親子車廂的其他乘客就需以「寶寶哭泣我OK」的態度看待。至於親子與商務車廂以外的車廂,則可全規畫寧靜車廂,一般乘客若干擾其他乘客寧靜,即可加以勸導。

檢視高鐵公司其他即將推出的管理措施,其中對消費者影響較大的是,十一月十日起取消對號座彈性乘車,限制對號座旅乘客若想提前搭乘,必須先完成換票手續,且對號座車票僅限於指定日期與車次使用,逾期將失效且不接受退票及改票。這項措施已引起消費者擔心,若沒趕搭上該車次,對號座車票將作廢,無法彈性以空位搭乘該日較晚車次。

反觀台鐵目前彈性的做法,對號座車票如錯過搭乘該車次,仍可經人工驗證進出閘門、改搭該日購票區間的區間車,而不作廢車票。車票價格較高的高鐵,更應清楚說明此措施是「限於想提早搭車的乘客,而不影響錯過購票車次的乘客」,這樣才能在新購列車尚未到位營運的運量過渡時期,仍能盡量維持以往彈性的乘車方式與服務品質。
















治安形象蒙羞北車性侵案 揭露台灣社會冷漠治理盲點


2025-10-16 00:02  聯合報/ 高思安/大學兼任教師(高雄市)


本月九日午後,台北車站人潮如織,一場令人髮指的性侵案卻在光天化日下發生。一名疑偽裝成街友通緝犯,竟在車站牆角對一名疑似酒醉的女子拖行強暴;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並非發生於偏僻角落,而是在行人穿梭公共空間。當下許多人經過、有人駐足,無人報警。直到一名外籍旅客出面通報,警方才趕抵現場。

這起事件赤裸地揭露出台灣社會的冷漠與治理的盲點,我們的城市看似安全,卻早已在「見怪不怪」的習慣裡逐漸失溫。台北車站長年街友聚集熱點,這裡有遮風避雨屋簷,也有熱心民眾提供施食救濟。當結構性貧窮房租高漲社福資源不足問題交錯,這片公共空間便成了治安人權模糊地帶。警方顧慮「人權」不敢強制驅離,社會局「長期輔導」執行績效存疑,民眾則在同情恐懼之間進退失據

這次事件,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這個縫隙。當社會上早已習慣視街友為「城市背景」,有心犯罪者自然能在冷漠中藏身。車站周邊的「街友聚落」多年來被媒體點名治安隱憂,卻總是被時間沖淡。政府的「持續關懷」淪為例行巡視通報,等到悲劇發生「檢討精進」,台灣式的治理風格總是如此循環。

輿論最痛心的不只是罪犯殘暴,而是眾人沉默。為何沒人在第一時間報警?或許有人以為是「情侶爭執」,也有人怕惹禍上身;這不是個別膽怯,而是整個社會麻痺,心理學稱之為「旁觀者效應」。我們習於「勿惹事」,卻鮮少明白「何時該挺身而出」;又或一旦伸手相助恐遭誤指為加害者,於是人人學會冷眼旁觀,正義遂消磨於「怕麻煩」與「怕誤會」之中。當勇氣存在高風險冷漠勢必成社會常態

這起案件嚴重之處,不只是性侵案發生於台北心臟地帶,尤其報警者是外籍旅客,這一幕格外諷刺;在所謂的「友善國度」裡,伸出援手的竟不是本地人,這讓台灣長年標榜治安良好人民善良蒙上陰影,更損及台灣觀光國際形象。面對這場形象危機,政府若仍以「個案」看待,只會加深國際旅客疑慮。主管機關主動說明案件查辦街友管理強化公共安全具體作為,並以多語言國際旅客交代治安問題不能口號維持城市安全更不能形象包裝

城市安全的根本不在監視器的數量,更需要人心的溫度。若社會普遍對他人冷漠,縱使再多警力也救不了一個失溫的城市。政府應該重新檢討見義勇為的保護機制,給予報案與協助者明確的法律保障;教育體系更應推動「公民勇氣教育」,讓人學會在安全前提下行動。

城市的溫度是由每個不袖手旁觀的人維繫的,台北車站性侵案是不容忽視的警訊。若我們都選擇低頭趕路,城市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安全。願這起悲劇成為我們重新審視安全社會的起點;不只是沒有犯罪,更要有彼此守望的勇氣。















相交50年 今尤念程建人


2025-10-16 00:00  聯合報/ 馮寄台/前駐日代表
外交部前部長程建人9月26日辭世,享壽86歲前總統陳水扁送上「外交尖兵 不辱使命」花籃表達敬意。記者黃義書/攝影


認識程建人部長,已是快五十年前的事了。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我奉派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服務,當時程部長(大家都暱稱他 CJ)是政治組二等秘書

民國六十一年(一九七二年)上海公報簽訂後,美國與中共關係持續正常化,建交只是時日問題。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下午三點,大使館接獲台北外交部錢復次長電話,稱美國駐華大使安克志半夜喚醒蔣經國總統,告知卡特總統八小時後將宣布於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與我國斷交,並與中共建交

台北立即派外交部政務次長楊西崑赴華府,主導後續台美關係談判斷交前一天傍晚,楊次長率全體館員及家屬,於雙橡園主持最後一次降旗典禮。當天寒冷,氣氛哀戚,許多美國友人都來參加,CJ 國務院窗口,中華民國科科長費浩偉Harvey Feldman)也來了。

典禮結束後, 在悲憤淒涼交錯氛圍中, 一位館員的眷屬忽然高聲質問:「Mr. Feldman,are you satisfied?(費先生,你滿意了嗎?)」這突如其來咆哮,讓全場頓時陷入尷尬。費浩偉面色凝重,CJ 隨即趨前,抱著費的肩膀及時沉著善意風度,令我終生難忘

其後,楊次長開始與行政部門展開台美關係新架構談判,美方代表為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郝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每次會談,均由 CJ 陪同,結束後也都由他向台北發回往往都是數十頁的電報。那些關乎國家命運談判內容,讓我們掌握美國行政部門毫無保障台灣安全意願,也讓我們更積極爭取國會支持,成了奠定台灣關係法》的基礎

CJ 曾向我提起,在某次談判中:「Holbrooke(卅八歲)坐在沙發上,雙腿翹上茶几,雙手枕在腦後,面對著白髮蒼蒼筆直端坐的楊次長(七十歲)。會談結束後,楊次長在回程的路上,一路望向車外不發一語」。當時我深深感受到楊次長與 CJ 兩位外交前輩如此忍辱負重,就為了國家大局

CJ 後來與我先後離開華府再度共事,已是近二十年後,上任外交部長時,我是禮賓司司長每逢重要外賓來訪,CJ 親自主持宴會時,禮賓司總會安排現場伴奏CJ 會以歌聲帶動氣氛,讓拘謹外交場合增添輕鬆溫度

CJ 幽默令人稱道。有一次海地總理訪台,由程部長陪同拜會李登輝總統,待外賓都坐妥後,總統府禮賓官法語高呼:「各位先生女士,中華民國李總統閣下!」此時全場起立,但李總統剛踏入會客室,又忽然轉身去交代幕僚。侍衛隨即把門關上,現場頓時錯愕。CJ 立即以法語笑說:「總理閣下,我們這位禮賓官法語很好,因為他常常練習,剛才就是在練習,所以不算,大家請坐」。全場哄堂大笑, 尷尬頓時化解。

兩千年國民黨敗選後,程部長指示我為外交部與總統當選人陳水扁團隊交接窗口,當時我的對口正是如今的蕭美琴副總統。那是第一次政權輪替,但 CJ 對我說:「外交是沒有派系的,不論哪個政黨執政,我們外交官都必須超越黨派。」

在他的督導下,我與蕭美琴女士的溝通交接順暢圓滿CJ 專業風骨,給了我最深刻示範

CJ 與我在華府共事時,同時學打高爾夫,也從此培養深厚興趣。他退休後,我們每次球敘,總愛小賭一番,分個高下。我在東京任駐日代表時,他同藍智民林尊賢大使一起來打球;餐敘時,我們都笑他說:「CJ 最愛想當歌星,其次想當職業高球選手,但最後都被外交耽誤了。」

日前參加 CJ 的追思禮拜,會場擠滿了昔日同事和朋友。當螢幕上播出他的精彩人生剪影伴著他的歌聲時,全場動容CJ 音容宛在,我們和他卻天人永隔。當他唱起那首我聽他唱了幾十年的電影「綠野仙蹤」金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望著 CJ 生前微笑身影往日點滴湧上心頭;我再也忍不住,老淚縱橫了。




















程建人仗義護禮 我仍感念在心


2025-10-16 00:00  聯合報/ 郭冠英/曾任新聞局官員(台北市)
外交部前部長程建人享壽86歲。本報資料照片


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二日,我在聯合晚報寫了篇文章,標題是「APEC 是苦肉計」,批評「APEC」以來的台獨務虛外交。我是氣極了,當時不管以公務員身分投書媒體批評政府的後果會如何。

程建人是新聞局長,他在新聞局內部討論投書媒體的事情的公文上,批了「用心良佳」四個字

李敖聽說這個批示,要我給他檔案,用在他的「有話說」節目裡。我笑未從命

隔天即九月十三日,我奉命說明為何具名投書文章聯合晚報。我在說明報告中表示,根據我在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在溫哥華辦理 APEC 記者接待事宜以來,發現台灣記者人海戰術霸占麥克風不當現象我方官員亦有在幕後煽風點火者,目的在塑造中共藉機打壓我方的印象,以苦肉計的方式,煽動國內民粹情緒形成民情憤激推促台獨聲勢

李登輝在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提出兩國論後,記者APEC 故意提問刺激中共,也造成友我國家的惡感,連當時的經濟部長王志剛也說,紐國主席尊重各國經貿外交代表,每每點到台灣媒體代表都不以為然,民國八十九年(二○○○年)的 APEC 主辦國汶萊可能出現專門抵制台灣媒體的情況

程建人看完我的報告後,核示:「今後仍請照本局職員手冊相關規定辦理為宜。」我遵照程建人批示新聞局規定,未再以真名寫政論文。

李登輝向德國媒體提出兩國論時,正好是程建人陪德國之聲訪問李登輝,李登輝關於兩國論講話,程建人事前不知,陸委會主委蘇起也未知曉。就在兩國論吵得不可開交時,又碰到九二一大地震襲台。

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二月,我在聯合報筆名范蘭欽歷史評論,與職務無關之文,卻被行政院新聞局免職、監察院彈劾、公懲會撤職

在我撤職期滿求職無門時,程建人寫信幫我求取公道要求給我復職,還有連戰也出面幫忙。雖然沒成,我仍感念在心他們仗義護禮作為,也載入了中華民國民主人權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