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之眼】排除偏見,看清被操作的大陸涉台司法案件(廿五)
◆ 【專家之眼】馬習會十週年的回顧與省思(廿一)
◆ 【專家之眼】大陸「十五五」為何重要?
【專家之眼】排除偏見,看清被操作的大陸涉台司法案件
2025-11-14 06:31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前日在立院的問政詢答,具體而微地呈現賴政府兩岸政策意圖與交流困境。立委翁曉玲質詢陸委會對台赴陸失聯人口是否在搞認知戰問題,也就是問,關於台人在陸「被失蹤」情況,陸委會說法有沒有誇大誤導?無可諱言,台人詬病大陸司法問題已久,也不關心近年發展情況,很容易被帶風向,翁委員具有相當勇氣。然而,為社會進步,現代公民不能隨便被偏見引導,負責任的政治人物也該根據事實講話。
答案顯而易見。民進黨政府一直告訴國人去大陸很危險,被失聯留置盤查關押主因是碰觸國安、台獨議題,風險還愈來愈高。這點可以看賴總統在今年3月提出17條策略,就講赴中國旅遊風險愈來愈高,113年元旦迄今,陸委會接獲通報之國人赴中失聯、遭留置、盤查或關押者合計71人,未通報之數字可能數倍於此;中間陸委會發函與大官宣傳就不講了,最近的9月24日,陸委會大官又在媒體指出,台人赴中國大陸被拘禁風險升高原因,是中共推出的「懲獨22條」。
從觀光署今年1-8月統計國人赴陸人次僅次於赴日來看,很多台人其實不信上述說法,但我們還是該從陸委、海基兩會公布資料,來分析綠營的以偏概全。
首先,參考「海基會協處台商經貿糾紛案件處理統計表」的「人身安全類」數據,長期來看,台人人身安全風險沒有愈來愈高,近兩年甚至降低:98年是有統計資料以來最高年度,為353人,但110年是201人,111年為230人,112年是233人,113年再掉回200人,今年1至10月則為140人,由每月增長數據來看,應不會高過去年。
其次,陸委會發言人在10月記者會公布的數字是:去年1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止,失聯61人、遭留置盤查19人、被限制人身自由132人,合計212人;11月再加上10月數據為233人。由於最新數據缺乏細節,只從到9月的數字來談。
該知道的是,失聯有很多原因。因為司法案件要低調的、有躲債糾紛的、做生意出問題覺得沒面子的…五花八門理由各異,留置盤查也有許多故事,近年美國常懷疑入境者動機,海關留置盤查更多,每年絕對超過19件數倍,我們沒有具體數據,現在先不談。至少看陸委會公布被限制人身自由者的數字細節:132人中有93人涉及詐騙案、25人刑事案件,宗教問題 13人,因國安案件1人。大官提到台人赴陸被拘禁風險升高是因中共公布「懲獨22條」,不知所本為何。
至於宗教交流風險,除了13人占比不高之外,應該要以宗教交流人數與這兩年被限制自由的人數比,才好評估情況。如果參照內政部之前引用,所謂民間研究團體推估去年台灣參加大陸宗教交流約為1萬6,234人次作基數,來看宗教問題被限制自由者占比,是0.08%,如果要加上陸委會統計數字包括的今年1-9月,宗教交流人次母數應該更大,再扣掉中共早就點名的特定宗教,不太可能有交流情況的9人,只剩下4人,比率就更低了。但記者會當天海報,標題是「宗教界赴陸交流風險高,行前登錄才安心」,這個說法有誇大之嫌。
對於標題前一句話,立院答詢時,大官主回有一個案子就很嚴重,每月增加人數多少還不嚴重云云。話說得大聲,但未正面回答賴總統說赴中國旅遊風險愈來愈高,以及風險升高原因是不是因為中共推出的「懲獨22條」疑問,令人遺憾。
標題下一句「行前登錄才安心」也是誇大的。這句話似乎在告訴人民,如果有登錄,萬一在大陸出事,陸委會可以把人救回來。然而,兩岸官方管道早就不通許久,綠營一向說法是傳真到對岸,對方不回但會處理,可是怎麼處理?有結果數據、追蹤瞭解嗎?沒有。以前兩岸官方溝通順暢時,陸方還會告知關切案情解決進度,現在當然是不可能了。所以綠營政府早就無法維持現狀、保護在陸台人,全賴中共地方台辦決定怎麼做,所謂安心云云,不過是依賴中共善意罷了。
沒人該受不平待遇,許多傳聞也讓人對中共有不同看法。但不論是團結或仇視,都應該建立在事實基礎上,人民如果寬容政府以誇大誤導方式操縱輿論人心,只會讓政府更藐視民意而已。
陸委會日前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赴陸交流有風險。(圖/陸委會F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