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對新財經內閣的期許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693/web/ 

◆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如不播種和平,國安團隊留任何用?
◆  聯合報黑白集/女立委的沒品味鬥嘴
◆  經濟日報社論/對新財經內閣的期許







經濟日報社論/對新財經內閣的期許


2024-04-22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公布第4波內閣名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總統和卓內閣的新財經團隊,大致確定,特別引起國人關注。這次財經團隊有幾個特色:首先,絕大多數的成員都是來自業界,其優點是行動力會比學者強,缺點是較缺乏理想性,能否觀照全面,有待考驗。其次,這些閣員的知名度較低,一般人比較不了解他們的視野與能力,所以也很難對於他們有直接評斷。第三,團隊成員以高科技人才為主,對於未來國內產業發展應該會有所助益。即將就任的行政院卓院長在介紹他們時,特別提到 AI內閣(Active & Innovative),也就是兼顧行動和創新,我們希望未來他們真的能帶給新政府更多的行動力和創意

其實台灣民間的力量很強,尤其是高科技相關產業一枝獨秀,政府要做的是把相關的軟硬體基礎建設做好,其他的就交給民間部門去自行尋找最適的發展途徑。簡單地說,過去八年產業界一直呼籲要解決「五缺」的問題,如果新任的 AI 財經團隊能把這個大問題圓滿解決,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另外,有幾個立即重大挑戰,等待新任財經團隊去處理:首先是能源問題。當經濟和產業發展愈快的時候,對於能源和電力需求就愈殷切,而過去蔡政府快速推動非核化導致現在出現供電嚴重不足問題。日前,桃園超過萬戶大停電情況,差一點變成全台大停電;現在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供電穩定會是新任內閣首要面對的問題,因此核能是否要延役是一個需要立即決定的事。

其次,民國一三 九年(2050)淨零碳排的問題,也將是另外一個大挑戰,因為歐盟推動的「碳邊境稅」隨時會啟動。台灣一方面要擴大綠色能源的供應,另一方面,如何節能減碳也非常重要。因此,電價和碳費等問題是新任財經團隊無法避免責任,需要立即採取有效行動方案

第三,在產業升級方面,新任內閣指明要推動 AI 產業化與產業 AI 化,這個大方向是對的,尤其是產業 AI 化更為重要,因為幾乎所有的產業對面臨產業升級的問題。而為了協助產業 AI 化,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所以相關科系與人才的培育就非常關鍵,這屬於軟體基礎建設

第四,台灣的產業不應該過度集中在科技產業傳統產業發展也同樣重要。由於傳統產業已經相對成熟,重要的是由政府協助尋找更多市場,也就是說,未來台灣仍然需要積極參與多邊與雙邊自由貿易協議,這是過去八年蔡政府完全無法做到的事。當然,受到國際政治現實壓力,我們也應該與大陸維持一個良好的關係,這樣台灣在推動國際經貿參與也會比較容易。

新財經團隊最後一件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維持良好財政紀律,同時也應該要重新檢視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問題。過去八年,蔡政府花了太多的經費在特別預算上面,這些都不容易受到立法院的監督,再加上過度財政超徵,讓蔡政府有太多浮濫預算,很容易浪費納稅人的錢。另一方面,過去幾年中央的支出占全國總支出將近七成,而地方政府只占三成,這與傳統六四比有很大的差異,結果造成很多中央開票,卻由地方埋單權責不分問題,應全面重新檢討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法,讓中央與地方的權責相符

最後,經濟與產業發展固然重要,相關軟硬體基礎建設非常關鍵,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些經濟成長果實應該要能夠讓全體國人所共享。所以,如何透過經濟成長與產業發展普遍帶動國人薪資,也是關鍵課題;另外,過去幾年台灣的通膨都在2%左右,幾乎把人們的薪資成長都吃掉了,因此如何壓低通膨維持經濟穩定,也是新財經團隊無法避免責任













聯合報黑白集/女立委的沒品味鬥嘴


2024-04-22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委徐巧芯的大姑夫婦涉嫌詐欺,徐巧芯夫婦也成為綠營掃射對象。連日來,藍綠攻防砲火愈來愈離譜,一路歪向誰身上穿什麼名牌,誰的年收入到底買不買得起這些行頭。這些事與公眾一無關係,二名女立委卻吵得起勁,真的很失格!

徐巧芯平日勤於揭弊,綠營逮到機會自然要加倍奉還,討個夠本。但詐欺案與她無關,黃捷和苗博雅卻緊咬不放,加上綠營名嘴從旁鼓譟,接下來便一路歪樓。尤其黃捷,連「早餐店女孩」的貶抑標籤都敢說,言下之意,徐巧芯沒資格戴勞力士。如此走火入魔發言,根本在歧視勤奮工作民眾,難道身為立委就好尊貴、好高尚?結果打到賴清德,他有三支勞力士都沒申報。

徐巧芯平日得理不饒人,遇到圍剿更不認輸。但問政問到在自己家事、私事上糾纏,還把別人「贈衣」底醞、父母早餐店收入都抖出來,也就有點令人不忍卒睹了。個人私事扯個沒完,其中有多少公義值得爭辯?就連吃瓜群眾都覺得無聊,正直的選民會想看嗎?

徐巧芯和黃捷剛從市議員轉型當立委,仗著年輕氣盛又各擁網民,演出這齣罵街打鬧的一幕,品味真的很差。二人如果在比問政專業,比質詢監督高度,那麼大家為你們拍拍手。如果是在比名牌、比收入、比誰狠,那就敬謝不敏了。請把心思專注在問政上吧!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如不播種和平,國安團隊留任何用


2024-04-22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宣布下任國安會秘書長與外長名單,外界質疑她將繼續指點江山。無風不起浪,外媒報導「賴清德沿用蔡總統國安團隊,釋放讓美國安心訊號」,隔天蔡英文就對著外賓「宣布」人事。難怪引起朝野對未來國安決策的疑慮。更讓民眾疑惑的是,這個一再拉高台海危機的團隊,除了看顧務實台獨工作者讓美國安心,還有什麼非留不可的理由?

內定的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及國安局長蔡明彥,都是國不安紀錄創造者。吳釗燮是冠軍的斷交部長;顧立雄是歷經裴洛西訪台、蔡總統訪麥卡錫及金門陸船事件等三次危機的國安會秘書長;蔡明彥任內對國人認知作戰達到極致。尤其大選時,以「國安官員」為名抹紅在野黨的假消息氾濫,製造社會不安對立,但從不見重視「資訊戰」的國安局正視聽。

蔡總統自詡維護台海和平從不挑釁、不冒進但四年來,台海未曾穩定美國兩任眾院議長都為中共製造藉口,海峽中線在裴洛西訪台後被中共抹去總統配合麥卡錫的抗中秀訪美,引發共軍藉演習擴武到台灣東部,我方腹背受敵失去防禦縱深全力配合美國第一島鏈抗中,台灣成為刺蝟島催進解放軍武統時程軍備競賽使台灣未來財政必須犧牲民生投入備戰

當台灣外交誤判失去軍事防線國安團隊作了什麼補強對策?沒有。更可議的是,為抵禦武統接受美方指導提升軍備,但下愈多訂單,延宕交貨清單愈拉愈長,甚至趕不上美國研判中共犯台的時間,主戰的國安團隊有何因應方案?沒有。

讓人不解的是,民進黨已在大選保住政權,國安團隊還藉金門事件引燃兩岸主權衝突,為抗中保台添柴煽火,並大內宣美國將有五艘航母馳援。結果航母不僅沒來,反而中共海警船在金馬水域常態執法,我方治權被沒收。金防部要對廈門實彈演習,也被美國喊卡。前線國防與公權力被剝奪,國安團隊根本沒從前兩次台海危機學到教訓,最近又發布五二○前五天在烏坵朝福建莆田實彈演習。這是向北京及國際釋放什麼訊號?

台灣備戰尚未達標進入看守期的蔡總統卻對兩岸問題強勢演出。除升高金馬海域緊張,國安團隊在前總統馬英九訪陸時,發動一系列認知作戰,以「國安官員」名義透過外媒及綠媒每日釋放假消息,捏造馬習二會時地,抹紅馬英九接受矮化接待,並稱「情資顯示」中共密謀藉馬習會打擊美日菲峰會,破壞區域和平。

總統府表示尊重馬英九行程。倘若蔡總統有心在下台前緩和兩岸關係,為何容許綠色網軍伸黑手潑髒水,引導仇中民粹?諷刺的是,蔡政府慣以「國際民主同盟」之名抗中,但美國國務院對馬習二會表態支持降低緊張並改善兩岸關係的步驟」。相比美國對金門事件冷淡,國安團隊豈非又誤判情勢?

國安團隊留下許多傷害台海和平的爛攤子,不只金門事件無法善後,從國家經濟發展來說,最嚴重的困局就是被擋CPTPP區域經濟組織門外攸關傳統產業與服務業出路的 ECFA 與貿易壁壘、兩岸觀光都無解。危機全被高官藏在黑箱裡,若賴總統還是任由同一批人粉飾太平,對大陸遞來的橄欖枝吐口水,兩岸能有撥雲見日的轉機嗎?

地緣政治風向改變,台灣既被綁在反中前線,又淪為美中共管對象,放在餐桌上成為雙方的菜單。蔡總統畢業前,若無法打開兩岸機會之窗,取得自主管控風險的空間,這個「國不安團隊」還有何延續正當性



【專家之眼】台灣綜所稅率分5級,為何德國999級?

◆  【專家之眼】台灣綜所稅率分5級,為何德國999級?
◆  【專家之眼】美歐國家左右為難







【專家之眼】台灣綜所稅率分5級,為何德國999級?


2024-04-22 07:45  聯合報/ 劉明德/前四川大學副教授
相對窮人則相對少繳稅;相同給付能力者,應負擔相同稅捐。但是,我們的所得稅法,不是這樣設計的,長期以來,大部分台灣人都深受稅法上不公平的對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基於憲法上的比例原則,相對富人應相對多繳稅,相對窮人則相對少繳稅;相同給付能力者,應負擔相同稅捐。但是,我們的所得稅法,不是這樣設計的,大大違背比例原則,長期以來,大部分台灣人都深受稅法上不公平的對待,怎麼說呢?

根據台灣的所得稅法第 5 條,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及累進稅率如下:所得淨額在56萬元以下,適用稅率5%;超過56萬元,未達126萬的部份,適用12%稅率;超過126萬,未達252萬的部份,適用20%的稅率;超過252萬,未達472萬的部份,適用30%稅率;超過472萬的部份,適用40%的稅率。換言之,台灣的所得稅率只分成5%、12%、20%、30%、40%,5個級距

大概很少人對財政部的這種稅率設計提出攸關公平性的質疑,這篇文章可能是第一個。到底課稅級距越多越公平還是越少越公平?級距少是加重了還是減輕了納稅人的稅負?級距越多,是否就意味著計稅就越繁瑣,因而違背租稅節約原則?以下就用實際的例子來說明。

某甲淨所得127萬元台幣,某乙250萬,兩者淨所得相差123萬,卻適用同樣20%稅率,公平嗎?再舉一個例子,某丙所得淨額252萬整,稅率適用20%,某丁253萬,相差不過1萬,卻適用30%稅率,這公平嗎?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德國政府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德國的個人所得稅徵收規定於德國所得稅法第32a條。稅額的計算,根據年淨所得劃分成五個稅區(Tarifzone)。第一區是免稅區,也就是年淨所得低於11,604歐元(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的標準)以下者,免繳所得稅;第二區,年淨所得在11,605- 17,005歐元之間,適用14% - 23.97%的累進稅率;第三稅區,年淨所得在17,006- 66,760歐元之間,適用23.97% - 42%的累進稅率;第四區,淨所得在66,761- 277,825歐元之間,適用42%的單一稅率;第五區,年淨所得超過277,826歐元,適用45%的單一稅率。

可能有人注意到,德國第二區、第三區的稅率並不像台灣是固定值,例如20%、30%,而是一個區間:14% - 23.97%、23.97% - 42%,為什麼這麼做?就是要達到比例上的公平,為了避免上述某甲和某乙所得差距123萬,卻適用同樣20%稅率這種很不公平的現象。若按照德國的算法,那麼,某甲的適用稅率絕不會是20%,而可能是12.3014%。如果某甲的稅率不是20%,而是12.3014%,那麼,某甲不就每年都可省下一筆不少的錢了嗎?而且,也更公平,不是嗎?

那麼,一個德國納稅人的最高邊際稅率(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第四位)又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它有一個數學方程式,例如第三區的公式就是(181,19 • z + 2 397) • z + 1 025,38。因此,大部分的人,也就是扣除掉不用繳稅以及稅率42%以上的那些人,他們的最高邊際稅率(Grenzsteuersatz)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德國所得稅稅率究竟有多少級距?德國財政部每年都要出版一本1,078頁厚的冊子,(扣除封面頁)每一頁有240筆淨所得以及相應的繳稅額,寫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你說,有多少級距呢?很多很多,簡直算不清,所以,我用 999 級來代稱。

德國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雖然非常複雜,但所有人都不需要擔心,因為早已發明出個人所得稅計算機,每一個人都可以上網查詢,立刻得到結果。

德國綜所稅的優點在哪裡?首先,體現精準公平,賺多稅率高,賺少稅率低,很難會有相同稅率(請不要雞蛋裡挑骨頭,這裡指的當然是第二、第三區);第二、減輕了納稅人的稅負;因此省下來的錢就可以拿來消費和投資,因而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第三、有利於所得重分配改善而不是惡化。而台灣呢?剛好相反。













【專家之眼】美歐國家左右為難


2024-04-22 07:27  聯合報/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繼美國對大陸電動車、鋰電池與太陽能板(新三樣)等產品展開市場傾銷調查之際,歐盟也隨即跟進。(歐新社)


繼美國對大陸電動車、鋰電池與太陽能板(新三樣)等產品展開市場傾銷調查之際,歐盟也隨即跟進,在中國的歐盟商會甚至語出驚人稱,火車即將對撞,中歐即將爆發貿易大戰!

在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中之後,日前德國總理蕭茲才結束北京的行程,兩人都充分表達了對於對中國產品日益大量銷售美歐市場的擔憂,而中方並未相應改善美歐產品的市場准入,並認定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不公,同時展開多項調查。同時蕭茲總理還期盼中方能運用其影響力,來勸說伊朗與俄羅斯,以便在中東與俄烏戰爭方面,減輕歐洲國家的相關負擔,可見美歐之間在這些問題上利益一致,而美國國務卿也將於4月25日到訪,這就必定會談到台海問題。

此外,近來美國積極拉攏日本與菲律賓等國,建立反中統一戰線,激化了南海地區的爭議。但另一方面,美方研判烏克蘭在抗俄戰爭中已居下風,若美歐國家的外援不及,烏克蘭極可能在今年內戰敗。

雖然川普最近又改口稱,烏克蘭對美國十分重要,但其日前曾言,若勝選將在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如此顛三倒四的立場,確實讓歐洲國家無所適從。可見就是因為美國立場的搖擺,致使北京在亂世中促和的角色凸顯尤其是歐洲國家,目前還硬著頭皮支持烏克蘭,以捍衛其國家安全與民主理念

再加上,當前中東情勢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4月14日伊朗對以色列進行攻擊之後,4月19日以國也對伊朗進行還擊。雖然雙方都相對克制,也都未造成對方的重大傷亡,但也可以看出美中之間立場的差異。至今中方並未抨擊伊朗與哈瑪斯,還對伊朗的行動與處境表示同情與理解

為反制伊朗,美國還將加強制裁,除原本金融與外貿等各方面之外,伊朗的石油輸出已列入美方考量。但這又是一把兩面刃,由於伊朗絕大部分的石油是輸往中國,這不但將開罪北京,更會因中方被迫在國際市場購油而炒高國際油價,這對西方國家而言,就如迴力鏢反彈,終將自傷。

由此可見,當前西方國家自己陷入困境而難以解脫,還要不同層次地求援於中國又因大陸產品價廉物美,還想以關稅加以抵制,又擔心北京不悅,美歐國家政治人物才會相繼訪中尋求解方,確實左右為難。而北京要出面調解歐美的危機,只有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有大幅放鬆,否則難以達成共識,我方自然必須關注。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民粹的電信打詐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693/web/ 

◆  美援烏以台 徒增紛擾
◆  關稅武器化 外溢效應不利全球
◆  寄望準環境部長彭啟明 期待淨零承諾新氣象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民粹的電信打詐
◆  台電出包 棄車總座難保帥
◆  苦澀神聖的日子 被消費主義吞噬
◆  為錯誤政策謊話連篇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民粹的電信打詐


2024-04-22 01:24  聯合報/ 周韻采(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國人無奈的痛,近來已釀出巨浪民怨。故在等待新政府上位的垃圾時間,打詐成為舊閣員表功的政績。

過去檢調常抱怨查緝盜版或網路詐騙「執法速度比不上犯罪快」。原因在於,獲利豐厚且刑責輕微,故行政院研擬《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草案以為回應。然草案中充滿便宜心態,直接甩鍋給已被高度監管的電信業者,強制其配合官員獨創的「實名圍堵法」,以為如此便可高枕無憂。

主管電信業務的 NCC 認為,針對時下猖獗的以黑莓卡/比特卡詐騙案例,只須啟動實名制即可偵測人頭戶,阻絕連網的可能,降低犯罪機率。國人申請電信服務可採實名制,乃因電信業者可透過戶政系統驗證,然黑莓卡乃國外電信業者,包含行動虛擬業者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MVNO),所發行的行動漫遊卡。若在台灣開通、落地使用,台灣業者則根據國際漫遊協議提供該卡漫遊服務。

換言之,台灣電信業者並沒有黑莓卡使用者的個資,若法律強制黑莓卡也須實名制,業者只能向原電信商索取。然在歐盟實施《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後,個資恐不允許出境,國外電信商亦無義務配合。又或按 NCC 指示,使用者必須實名登錄,業者始得開通漫遊服務,然業者沒有司法管轄權可介接其他國家的戶政資料庫,以驗證使用者身分,更遑論如美國並沒有戶政系統國家,根本無法驗證。

若 NCC 執意要實施漫遊實名制,可能的後果是犯罪集團偽造證號登錄,電信業者無法驗證真偽,犯罪持續存在,NCC 將被嚴厲批判打詐無效。且絕大多數正常使用的外國旅客卻因實名制而徒增連網難度,影響我國聲譽。

另據報導,NCC 要求電信業者開通境外高風險區之服務時,在技術可行下應介接移民署資料做驗證,降低詐騙風險,無異又是緣木求魚。由於通訊服務已大部分移轉至網際網路,業者只能偵測流量,卻無從得知使用者傳遞之內容。僅憑使用數據量,業者殊難判定是否疑似犯罪行為,亦與《電信管理法》及《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定義業者角色衝突,並讓業者身陷國家法規與國際規範的適法衝突困境,甚至危害人權。

要解決黑莓卡詐騙問題,NCC 應回到「源頭管理」,即規定只有依《電信管理法》申請的電信業者才可販售漫遊卡,並依法保留用戶相關紀錄。若檢調發現不法情事,即可追溯購買人。

黑莓卡事件再一次彰顯我國數位平台立法進程落後。NCC 兩年前推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卻因羅秉成政委強加資訊限制令,引起輿論譁然,不得不撤案,使得現今網路諸多亂象皆無法可管。NCC 應認清手段可行性,不要被譏「請鬼開藥方」! 














美援烏以台 徒增紛擾


2024-04-22 01:25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美國眾議院通過總價值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其中包括《烏克蘭安全補充撥款法案》,為向烏克蘭提供數百億美元資金掃清了道路。路透


美國眾議院四月廿日批准向烏克蘭、以色列和印太地區提供九百五十億美元撥款法案,媒體簡稱為「援助烏以台法案」。包括為基輔提供六百億美元;向以色列提供兩百六十億美元,並向包括加薩在內的衝突地區平民提供人道援助;八十億美元用於印太地區。預計參議院最將於三日後通過該法案。法案雖被稱為「援助」法案,但實為撥款法案,分析前因後果,頂多只是提供以色列援助,其餘部分則與「援助」相去甚遠。

俄烏戰爭主要由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而起,特別是前此兩次策動「顏色革命」,推翻親俄的民選政府,不啻美國引領西方諸國在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也就是由烏克蘭人對抗入侵的俄國,並希望藉此削弱俄國。但由於戰事不順,美國國內停止對烏撥款呼聲日益增強。雖然共和黨籍議長呼籲「寧願向烏克蘭發放子彈,也不願向美國男孩發放子彈」,仍有大多數共和黨人投了反對票。之前美國已投入超過一千一百億美元,戰局前景卻頗不樂觀。撥款中約有三分之二用於美國提供的軍事裝備,讓美國軍工產業乘機再度大賺一筆。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立國,一方面是由於在二戰納粹屠殺的陰影下,流離失所的猶太人亟需領土建國,一方面也是美英列強在中東阿拉伯人環伺的產油重地布下的棋子,以制衡「非我族類」的阿拉伯人。拜登就常說「如果以色列不存在,我們就必須發明它」。而美國強大的「以色列遊說團」在兩黨政客中可謂「所向披靡」,因而在眾院以壓倒性比數通過援助法案。

以色列在加薩的「種族滅絕」暴行令人髮指,其國防部長早些時候表示,以色列正在與「人形動物」作戰,他承諾「全面圍困」。最近報導更揭露其軍方利用人臉辨識技術鎖定哈瑪斯成員,待其返家後再定點轟炸,亦即意圖殲滅其全家,慘無人道已近瘋狂。

據統計,目前已遇害的三萬四千巴人中,絕大多數為婦孺,同時以色列試圖斷絕對難民的糧食供給;軍方轟炸美國納稅人支持的國際救援委員會據點,這起攻擊是由一架美製戰鬥機投下的美製炸彈造成的。前拜登和歐巴馬政府官員評論說:「我們提供了維持戰爭的物資及政治支持,在聯合國提供了維持戰爭的外交掩護」,直指這就是美國人的戰爭

最近以色列對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進行致命轟炸,導致伊朗對以色列進行報復性打擊,凸顯出一場更大規模的衝突危險,可能會如以國總理內唐雅胡希望的,將美國捲入其中。

撥款方案中最無辜的是台灣。美國眾議院以約十一比一的投票率批准了媒體所稱對台灣的撥款;實際上其全名為「印度太平洋安全補充撥款法案」,宗旨是「繼續努力對抗共產中國並確保強大的區域威懾」,主要用於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能力。提到台灣的部分總與其他主要盟友、區域合作夥伴並列,不像將烏克蘭與以色列名稱明訂於撥款方案中。

即使其中有實質部分用於台灣,由以往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指指點點,其有效性也讓人存疑,卻讓人誤會美國鉅資援助台灣,首先將台灣與正發生戰事的烏克蘭與以色列並列,讓人怵目驚心再者使台灣數十年前脫離美援長期引以為傲自立自強蒙塵,可謂得不償失











關稅武器化 外溢效應不利全球


2024-04-22 01:19  聯合報/ 王亮/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台北市)


最近一周,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及國務卿布林肯陸續訪中,恐有要事;惟在此時美國總統拜登卻在美國鋼鐵業中心匹茲堡發表演說時預告,美國考慮將現行課徵中國鋼鐵及鋁的關稅提升兩倍,這情況可能使雙方原本薄弱的互信更加惡化。

課徵關稅本是為了財政目的,後來也兼具經濟目的。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美國國會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以大幅提高關稅,實施保護主義,引起多國報復,使當年「經濟大衰退」事件更加惡化,該法案提案的二位參、眾議員後來均未連任。

川普總統上任後,為了反中,採取以關稅作武器的策略,引起中國報復,最後搞得兩敗俱傷。拜登總統上任後,除以高關稅管制特定中國貨品進口外,並擴展使用關稅作為對付他國貿易政策及制度的反制工具。上述各項行為似應了雷根總統在任時所說的「國際貿易議題對政治人物來說,是永無止境的誘惑」。他們認為以關稅當武器,不論是為政治目的或經濟目的,都可快速、直接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一旦政策付諸實施,立刻可作用在進出口貿易上,也可回應民粹爭取到選票。

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美國曾對日本電腦、電視及電動工具課徵百分之百的關稅,但日本並未報復。這是因美日與美中關係不同,美國對日本有重大的利害關係;日本靠美國協防北韓及中國的威脅,不得不讓步。中國不是日本,它是世界最大的市場,第二大經濟體,武力也僅次於美國,強烈民族主義意識下,不可能讓步。川普曾說「貿易戰是好事,容易取勝」是一廂情願的說法,美國對美中貿易戰應嚴肅看待。

美中貿易戰屬美國在國際政治與外交戰略上的變更,可視為美國印太戰略的一環。但以關稅作武器,將使出口貨物須轉移市場,或利用「原產地規則」,將原料送到他國加工至可以他國為原產地時再輸美。另外,供應鏈斷鏈後,美國進口人須另覓供應商,成本也會增加。

這些都會引起供應鏈重組及提高貿易不確定性,並增加供應鏈韌性及風險管理的成本此外也增加了人民的生活成本,並影響美國的國際關係

美中貿易戰的後果必定是兩敗俱傷,其外溢效應將不利全球,歐盟已為此表達關切,美國盟邦可能也有意見。貿易爭端仍應循 WTO 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規範走,美國如不願意,雙方就應建立「貿易護欄」,即協商美中雙邊貿易的「行為規範」,以防發生貿易戰。但假如貿易戰是美國反中戰略的一環,那就比較複雜了。














寄望準環境部長彭啟明 期待淨零承諾新氣象


2024-04-22 01:19  聯合報/ 
陳長文/超國界法律教授
謝英士/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第四波新內閣人事案,由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接任環境部長。記者余承翰/攝影


在眾多評議中,內閣大黑馬無疑是環境部長人選彭啟明。

原任環境部長薛富盛壯志未酬,甚為可惜,然候任環境部長彭啟明出身氣象領域,是最接近氣候變遷政策的人選,涉獵多元身分,斜槓再斜槓,富有創意與執行力,故外界雖可能稍感陌生,卻仍屬可寄予希望之人選。尤其環境部初設(去年八月),在既有的環境事務外,氣候變遷法之通過是重中之重,諸多氣候政策尚待落實,例如,淨零目標如何確保實現?碳費可否達成減碳目標?均是橫亙在前的艱鉅挑戰。

正值世界地球日,謹提供以下數點意見,供新任彭部長及各界參考。

一、認真面對淨零困境,檢討現行政策,有效減碳、增匯
蔡總統雖曾表示「二○二四年以後就不關我的事」,就任期而言,或有所本,但就政策延續而言,則能否誠實面對,策勵精進,更有待後繼者圖強進取。台灣能源政策錯誤、亂象叢生的問題,雖非環境部直接造成,但環境部有責任以氣候視野,融貫在各項環境政策之內,重整內閣相關政策。例如,以核養綠公投結果以及非核政策應即務實調整,活化環境基本法的各項精神,使環境部成為氣候法治的奠基者,不僅預算得以用於有效減碳,執法也有更高標準可倚。

二、減碳與轉型雙軌並重,應力求公正有效
當前台灣各界對於碳費之徵收莫不投以關注,儘管根據「共同但有差別原則」,政府擬先向「用電大戶」收取碳費,但碳費之高低事關企業營運,政府應該「取之有道」,「道」就在於公平正義。直接碳排的最大宗台電繳得少,責任低,用電者是間接排放,責任重,就不符合這個「道」。而為了預防「漂綠」及綠色通膨攪亂社會人心,碳費的徵收也必須有「可得確定的預期」,必須及早確定、有序推行,以減碳實績為基礎,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三、大膽訂定減碳總量,政府齊心合作推動
政府已經公布淨零目標,但眾所周知我們離目標很遠。環境部責無旁貸,必須在高碳的能源結構下致力減碳,以免落隊。社會關注碳費固然可喜,但事實上碳費僅是諸多氣候政策的一環,碳交易、自然碳匯、減碳技術等環環相扣,必須以務實的態度加以因應,並且依法嚴加管考。比如,目前環境部設定的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減量廿五至廿八%,流於空洞,若無嚴謹的標準與執行力度,根本無法達成。各部會的本位以及被動,有賴積極溝通與數據論述,環境部應承擔承上啟下之責任,成為內閣的氣候政策軸心,而不是依附經濟需求而已。

四、氣候教育與法治應該得到重視
環境部的成立,承載了國人的深切期許。原本以防治、工程為主的環境業務,首當其衝,環境部人員本身的能力建構及橫向的部會溝通,是當前重要的事務。新任環境部長出身環境教育人員,曾取得認證,深刻體會環境教育之重要,應可大力推動中央及地方的氣候教育,連同氣候法治,建構淨零時代的新型公務能力。才不會再出現講到氣候人權,環境部無人涉及的窘境,也不會出現文化部認為環境教育不屬於文化事務這樣的矛盾。換言之,新政府必須有「氣候視野」,才能有「氣候企圖心」。推動「氣候目標」,環境部應該先「正己」才能「化人」,必須「盡己」才能「服人」。比如,環境部自己的「碳盤查」與「碳足跡」就不能忽略。

環境部長人選出現大黑馬,我們深刻期盼是真正的一匹好馬;好馬識途,台灣的有效減碳路徑與氣候願景,尚待新任部長博採眾議、堅定目標、厚植能力、貫徹執行,或仍可期於有成。












台電出包 棄車總座難保帥


2024-04-22 01:19  聯合報/ 李坤隆/大學教師(高雄市)


近來停電事件頻傳,現在還沒進入酷熱,問題更讓人震驚。過往單一停電事故,台電只要提出原因,民眾即使無法完全認同,尚且還接受台電的說法;但這次發生連續停電事故,要民眾再相信台電的片面之詞,顯然相當不容易,所以才會出現民怨及台電總經理辭職的結果。

就這樣的政治操作來看,很明顯的就是棄車保帥,因為經濟部長不動如山。但這樣的停電狀況顯然已是結構性問題,經濟部長不能免責;如果只會推卸責任,恐怕會連最後的尊嚴都丟掉,到時候責難勢必會加劇。就像桃園市長張善政的重話批評:「不覺得台電總經理辭職以後,台灣就不會發生停電」何況台電是上位錯誤-能源政策的受害者之一,總經理辭職反而更讓民眾對於整體能源政策錯誤無法諒解,這都是經濟部長要概括承受的

更何況台電董事長懸缺二年多,都是由經濟部次長暫時代理,現在出大包卻要總經理負全責,不僅沒檢討能源政策,也沒檢討台電的財務結構與基礎建設問題,只是用「強韌電網」的名詞企圖掩飾太平,這樣的政務官如果還能安然在位,對整體官箴的影響更是巨大

看守內閣激起的民怨勢必會延續到下一任身上。尤其少數總統的執政效能已經讓人憂心,還沒上任就被現任經濟部長攪亂一池春水,棄車保帥策略不僅無法保住王美花的最後尊嚴,若連賴清德的起手式都成為陪葬,那就得不償失了。












苦澀神聖的日子 被消費主義吞噬


2024-04-22 01:18  聯合報/ 朱立安/教(嘉義市)


世界地球日,苦澀又神聖的日子,在台灣竟被明目張膽消費主義吞噬。先是漁業署打出第一波,與超市合作促銷台灣鯛,接著旅館、餐飲、觀光、美妝、咖啡店都卯起來推優惠,彷彿人們平常吃不夠、喝不夠、玩不夠、買不夠,必得在這天更努力消費,同時不忘喊「永續」、「環保」的漂綠口號

資本主義染指環保,比中世紀羅馬教廷拿贖罪券斂財更虛假。這顯然是美式資本主義的毒害,美國的耶誕節如今沒了神學辯證,感恩節不感謝原住民、感謝神,變成瘋狂大促銷。更慘是五月國殤日,別說緬懷陣亡將士,除了排隊、上網搶特價商品,美國小孩只記得那天是游泳池開放的大日子。

地球日起源很哀傷,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越戰成為美國人的夢魘,年輕人對於把他們送去亞洲受死的政府極度不滿,一點火星就民怨燎原。當時加州聖塔芭芭拉外海的油井爆炸,漏油使得海鳥、海豚、海獅等等橫屍遍野,年輕人紛紛上街抗議,要求乾淨的空氣和水,那是地球日濫觴,也促成尼克森總統開啟美國首度環保立法。

今日地球比五十多年前更凶險,當年的聖塔芭芭拉事件後,至少發生兩次更大規模海洋漏油,每年也有破紀錄的熱浪、颱風、颶風、龍捲風、森林大火、南北極融冰、珊瑚大規模白化死亡等全球暖化引發的災害。幾十年前筆者開始參與環保,那時頗容易,就是教導大家把喝完的飲料盒子摺起來丟回收桶;如今,環保如百廢待舉,李遠哲日前都表示民進黨欺騙百姓,蔡政府宣稱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根本不可能,但賴清德會比蔡英文更重視全球暖化嗎筆者最近甚至還看到因台灣電力需求增加,所以兩個火力發電抵四個核電廠的恐怖論調

資本主義倚賴消費和經濟成長而生存,但從地球有限資源追求無限成長,必定成為環境災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曾指出,好的資本主義創造財富,壞的資本主義掠奪財富(例如收房租或炒股票)。然而從環境觀點來看,資本主義都是掠奪,從地球擷取資源變現牟利,然後還給地球幾千年無法處理的垃圾。台灣完全接收美式消費資本主義模式,但若全球八十億人口都以此方式生活,地球將很快完蛋。

環保與簡約當在全年實踐,四月二十二日地球日這天,祈願我們別落入生意人陷阱,而應像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的年輕人誠心想想這地球、空氣、水,也對滋養生命環境表示一點感激













為錯誤政策謊話連篇


2024-04-22 01:18  聯合報/ 李克/退休人員(高雄市)


為官者愛說謊話,三歲小孩都知道電力不足停電肇因,偏偏當官的卻將事故成因定調為輸配電的電網問題,而非供電不足。

台灣高度依賴進口能源,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政策,除衝擊穩定的供電系統,也侵蝕既有的能源安全。躁進的非核與增氣減煤路徑規畫,既無法確保短期內的供電穩定,更無助於中、長期的電力發展及減碳目標的達成。

筆者有位學弟服務於電力公司調度站,夏天往往備轉容量沒有達標,每日上班都為調度問題提心吊膽,及時覺醒提早退休,讓人不勝唏噓。能源政策錯誤,要多少官員來遮掩說謊話

電價更讓全民埋單,還常常遭到停電的威脅。我們從最近的歷史考驗,證實錯誤的政策使國家退步,人民付出慘痛的經驗,如教改卅年後留下的難題一大堆,誠如已故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曾評論教育改革空有理想,卻從未對實施後果進行「咎責」如今非核家園也只是空有理想,卻鮮少追蹤評估!至今留下的難解後遺症,必須由全民承受後果。

林義雄在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時以禁食抗議的方式迫使馬英九政府宣布龍門核能發電廠停工,而無法貫徹能源政策。世上沒有後悔藥,當年如果堅持做下去的話,將改寫狗熊變英雄的傳奇!



嚴震生/川普孤立主義的歷史傳統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嚴震生/川普孤立主義的歷史傳統








嚴震生/川普孤立主義歷史傳統


2024-04-22 01:18  聯合報/ 嚴震生(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EIU列舉未來兩年全球經貿的五大風險,預料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並擾亂全球貿易和安全聯盟的機率「非常高」。 路透


前一陣子當川普的民調超越拜登,特別是在幾個搖擺州都領先時,全世界都在擔心這位有可能贏得大選的前任總統,是否會像過去一樣強調「讓美國再度偉大」及「美國優先」等單邊主義口號?外交政是否走向孤立主義

他過去在總統任內要求北約盟友分攤軍費,以及近來有關他以候選人身分對北約成員未能滿足應有的集體防禦預算要求時,將鼓勵俄羅斯總統普亭對該國進行攻擊等談話,都透露出川普不想介入歐洲的衝突。在烏克蘭戰事方面,川普曾誇口若自己當時為美國領導人就不會發生俄烏戰爭,因為他不可能讓澤倫斯基說出加入北約或歐盟的談話,讓普亭先發制人地採取攻擊。川普多次表示若他重掌白宮,美國將停止對烏援助。

事實上,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川普首次競選時,就對外交路線走向孤立主義做了背景說明。在一篇刊載於《國家利益》的專文中,川普先對失衡與危機重重國際秩序表達憂心,認為美國承擔所有經濟、政治及生命代價的安全負荷,而盟邦長期以來並未達成其應有的分擔,造成美國經濟與軍事資源的過度延伸,反倒讓其敵人趁勢壯大力量。基於此,美國不應當「多管閒事」,而是著重安定國際秩序下的自身利益

川普所揭櫫孤立主義,不僅逐漸為共和黨的國會議員所擁抱,處處刁難拜登援助烏克蘭的預算編列,同時也是多數共和黨員的意見;後者是近五十年來首次出現的數據,即超過半數的共和黨人認為美國應當從全球事務抽身。若川普贏得大選,美國確實有可能重返其兩百多年歷史中,不斷出現的孤立主義外交路線,與二次戰後自由派與保守派所共同接受的國際主義相左

首位美國孤立主義的倡議者就是華盛頓。對於一個新獨立的國家而言,美國最不希望捲入歐洲複雜的國際關係,因此華盛頓在其告別演說指出,美國不應「將本身的命運與歐洲任何一部分結合,讓我們的和平及繁榮,與歐洲的野心、對抗、利益、情緒或反覆無常,糾纏在一起」。其後的美國總統大都提醒這個新興國家不要嘗試出口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是在海外尋求想要毀滅怪物,更不要成為世界獨斷專行者,而是強化本身的發展,讓美國成為其他國家和人民的燈塔。

孤立主義思維,曾使美國在一次大戰爆發的前兩年多選擇獨善其身,威爾遜總統在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競選連任的口號是「他讓我們遠離戰爭」(He Kept Us Out of War),強調美國應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但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政策及有意結盟墨西哥,最終還是讓美國投入一次大戰。不過戰後美國重返孤立主義,參議院甚至不同意美國加入威爾遜總統所提倡的國際聯盟。

希特勒的興起,並未讓美國放棄這個置身於外的路線,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代末期連續通過三次《中立法》。二次大戰爆發後,美國雖然力挺英國,但並未立刻軍事介入,直到兩年多後日本偷襲珍珠港,才正式進入二次大戰。有了兩次戰爭期間採行孤立主義的負面效應後,美國在二戰後始終奉行自由國際主義,並以霸權身分領導這個秩序,對抗來自極權國家的威脅。

川普若重返白宮,不僅烏克蘭前途令人憂慮,台灣的安全保障亦不容樂觀。如果美國船隻或領土未受到攻擊,川普是否會如兩次大戰初期一樣選擇保持中立,不願介入?這或許是川普當選對國際社會所帶來的最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