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報社論/上海封城效應 衝擊兩岸經貿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人命交關之際,政府大話不斷徒惹民怨
◆  聯合報黑白集/印度神童與「類新聞」
◆  經濟日報報社論/上海封城效應 衝擊兩岸經貿





經濟日報報社論/上海封城效應 衝擊兩岸經貿


2022-05-14 01:0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上海封城對台商和兩岸經貿產生嚴重衝擊。圖為上海洋山港碼頭。新華社



3月底上海為了控制突發疫情,突然宣布嚴格的封城措施,限制人員移動,上海附近工廠的生產立即受到明顯影響。上海是大陸第一大港口,在商品出口與原物料進口雙重受限的情況下,進一步衝擊附近工廠的生產與出口。現在上海疫情逐漸受到控制,城市逐漸解封,5月上旬工廠的復工率已經達到七成,但因原物料供應不足,大部分企業的產能還是無法完全恢復。由於上海、昆山與蘇州等地是台商聚集之地,上海封城已對台商和兩岸經貿產生嚴重衝擊。

先從大陸的出口來看,3月份出口仍成長14.7%,4月受到疫情、尤其是上海港口封鎖的影響,出口增幅大幅下滑到只剩下3.9%。雖然5月上旬上海逐漸解封,大部分廠商的產能仍然受到限制,可以預期大陸5月的出口會比去年縮水很多。

事實上,今年第1季上海市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幅只有3.1%,不但低於全國第1季的4.8%,更比去年上海第1季的17.6%低了很多。疫情使得上海第2季的出口大幅下滑,上海的GDP增幅勢必再降低,且同時拉低大陸全國GDP成長率。

上海封城不但影響出口,且因一些重要的原物料和零組件進不來,造成附近內外資工廠生產瓶頸。以汽車業為例,一些重要車用電子難以進口,加上員工無法順利上班,上海地區汽車大廠的生產明顯受阻。例如4月上海特斯拉產量只有1,512輛,即較3月少了97%。不止是上海的汽車廠生產受到影響,包括長春和武漢等汽車生產大城也受到波及,因為需要從上海進口的汽車電子零組件也多無法足量供應。

上海是大陸台商的大本營之一,尤其是電子五哥的主要工廠都設在上海及附近地區。設在上海松江的廣達電子,4月筆電出口就比3月減少47%,仁寶筆電出貨減少52%,電腦大廠華碩也有類似情況。

一般預期,5月解封以後,原物料供應上來,出貨可以逐漸恢復,但能否全面恢復,必須要看原物料供應、港口出貨速度及人員恢復移動等情況而定。

上海幾家大規模台商利用所謂「環閉生產」方式因應,讓員工長期居住在廠內,維持生產,但若有員工確診,生產仍然會受到影響。有些台商工廠自行把員工宿舍分成紅區、綠區與灰區,以區隔健康和確診員工。但在多數時候,還是會因為一些原物料供應不足,導致生產或出貨不順。

另外,由於這一次上海封城管得太嚴,不但廠商無法順利生產,包括台商和外商在內許多上海人民的生活都受到嚴重干擾,無法購買生活用品,造成生活不便,甚至生活都出現問題。5月初上海歐盟商會問卷調查327家歐商,結果就顯示近六成受訪企業預計今年收入下滑,超過七成五的業者生產受到影響,九成二受訪業者表示上下游供應鏈受到影響,八成五無法獲得生產所需原物料,二成三開始考慮轉投資其他國家。事實上,不只是歐商,不少日商和韓商已把家眷遷回本國,以躲避上海過於嚴格的管制。

上海台商的家數與生產規模都比歐日韓商要來得多,尤其是台商在兩岸之間所扮演生產鏈的角色,關係更為緊密,我們相信上海台商不論在生活與生產上受到的影響都更有甚之。過去幾年,因美國對大陸出口產品課徵重稅,已經有不少台商選擇轉單回台灣生產,如今再受上海封城的打擊,相信會有更多台商選擇把部分工廠或生產移回台灣,尤其美國已選擇與大陸生產脫鉤,在此大環境之下,未來台商可能會持續出走大陸,長期而言,我們已可預見兩岸經貿關係勢必受到相當可觀的衝擊。












聯合報黑白集/印度神童與「類新聞」


2022-05-14 04:0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衛福部長陳時中(圖)、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時隔空交火。圖/指揮中心提供
季青漫畫



衛福部長陳時中、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時隔空交火,互酸「印度神童」。顯然他們都認為「神童」是負面符號,想奉送對方;但這位號稱通靈少年的報導聲量,只怕讓不少政治人物羨煞。即使被當地媒體踢爆,一切只是其父母炮製牟利的神話,不少台灣媒體仍樂於有聞必載,傳誦他的各式預測。

印度神童號稱,對新冠肺炎起伏及俄烏戰爭等事件,都曾提前警告。然而,人間的災害與兵禍本就不曾斷絕。只要發表預測頻繁一點,措辭模稜兩可一點,事後解釋尺度寬鬆一點,一波波散彈轟出去,自然不乏命中之事。

何止印度神童,台灣社會早就習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任何議題都能發表宏論的名嘴和網紅。民眾倒未必真信這些人無所不通、無所不曉,而是在資訊爆量的時代,各種媒體和自媒體競相爭取閱聽者的結果。所謂的意見領袖是否具備「搏眼球」的話題創造本事,言論蘊含的臧否偏好能否迎合受眾的既定立場,在網路流量掛帥下,都變得比訊息內容更加重要。


訊息徹底「綜藝化」的結果,自然是各取所需,內容一天比一天淺薄,一天比一天有趣。重點在相濡以沫:接收者聽了覺得撫慰,發布者說了名利雙收。但如此持續久了,演戲與看戲的人會不會忘記,每天生產與服用的,其實只是「類新聞」罷了?












聯合報社論/人命交關之際,政府大話不斷徒惹民怨


2022-05-14 04:0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總統在臉書誇稱「防疫團隊成績相當好」。本報系資料庫



北桃三都單日確診皆破萬,新北甚至高達兩萬多,疫情海嘯席捲全台。值此之際,蔡總統卻在臉書誇稱,「防疫團隊成績相當好」。此話遭網民狠酸,「自我感覺良好」;一向平實的侯友宜也開嗆,「我在第一線看見人民的痛苦,絕對不是總統說的那回事」。台灣疫情一天比一天嚴峻,從快篩、就醫到給藥每一關都問題重重。在人心紛亂時刻,政府領導人還只顧著官腔官調說大話,卻不解決問題,只會徒增反感。

蔡政府官員虛浮成習,每天若不說些大話,自吹自擂一番,彷彿自己的「存在感」就不夠堅實。也因此,行政院長蘇貞昌同一天也在院會上,對政府防疫成績自我表彰了一番。他還說,今年以來,台灣的新冠肺炎死亡率是萬分之二,比起韓國的千分之一,日本的千分之二,香港的千分之八都低,可見我們的作法是「很有效的」。這些話未免說得太快,蘇貞昌莫非忘了去年五月那波Delta疫情,台灣曾以五%的死亡率慘列世界前茅?

蘇貞昌拿台灣當下的死亡率和鄰國相比,完全是錯誤的邏輯。原因是,台灣疫情自四月失控後,目前正處於往高峰爬升的狀態;至於韓、日、港,則都已在三月過了疫情高峰。簡言之,高峰期會因不同因素造成大量死亡;台灣尚未到那個階段,蘇貞昌便沾沾自喜,根本是搞錯重點。檢視近日的死亡數,呈現的是逐日攀升的曲線,十一日僅有八死,次日增至十七死,昨天跳升為四十一。在這種情況下,蘇貞昌的發言除了無知與輕率,更不把人命當命看。百姓的生命,在他眼中難道只是數字?

回顧去年夏天那波疫情,即使到了高峰,每日確診也不過五百多人。然而,當時全台卻有近八百人死於確診或死後才發現確診,導致七月下旬死亡率一度飆破五%。這個數字,比全球的平均死亡率二・二%高出兩倍多,蔡政府不記得了嗎?台灣擁有良好而便利的健保體系,為何遇到新冠疫情,卻無法比其他國家更能有效地挽救人民性命?其中,是否是因決策錯誤導致失控,是否因程序繁複而耽誤救治,是否醫療配置不當導致搶救不及,在在值得檢討。但以陳時中「要怪就怪病毒」的邏輯,他反省了什麼?

去年五%的死亡率,直到最近才靠著近五十多萬人確診Omicron,拉低成○・一七%,因為分母數已變得極大。在這種情況下,蘇貞昌還敢自誇死亡率低,豈非掩耳盜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疫情積累拖住醫療量能,近日中重症的比率有上升趨勢。以十二日為例,單日即有十七人死亡,使重症致死率高達六十八%。面對這樣的數字,任何官員還有心情吹噓台灣的防疫成績和死亡率,都是冷酷不仁的。試問,哪一個流失的生命,不是誰家的親人?

同樣令人扼腕的,是許多確診者得不到所需藥物及良好照顧。陳時中曾以染疫率十五%估計,屆時台灣將有三百萬人確診;但政府目前準備的治療輕症口服藥物Paxlovid,竟只有廿七萬份。換算下來,十個人之中,不到一個人能領得到藥。正因為僧多粥少,醫療院所獲配數量均極有限,加上給藥手續繁瑣,許多確診者根本無法拿到治療藥物。最近,國內已連續發生多起確診者在家昏迷死亡的案例;如果對輕症患者不投藥,難道要眼睜睜看著他們變成重症?

疫情風暴當前,從街頭各種隊伍,已可看出民眾的惶恐與不安。政府再節省,也不能省藥物,不能省試劑。官員該省的,是省省自己的傲慢和吹噓,省省漫長的官僚程序。



【專家之眼】北約東擴—實力提升抑或負擔增加

◆  【專家之眼】北約東擴—實力提升抑或負擔增加

◆  【專家之眼】爸媽看過來 Omicron是大魔王?
◆  【專家之眼】不獨立的獨立機關NCC應該砍掉重練
◆  【專家之眼】兩岸關係類焦慮 頻傳類口誤
◆  【專家之眼】親痛仇快的台鐵公司化
◆  【專家之眼】北約東擴?美國印太戰略下的合縱連橫
◆  【專家之眼】別人的囝死袂了 快篩劑應開放自由進口
◆  【專家之眼】台灣停電問題已大幅改善?
◆  【專家之眼】拜登亞洲行前 北京正悄悄調整立場
◆  【專家之眼】原來你這麼無恥:若要怪病毒,何必陳時中







【專家之眼】北約東擴—實力提升抑或負擔增加


2022-05-14 10:51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有鑑於俄國入侵烏克蘭,芬蘭、瑞典有意加入北約。路透


從今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雙方爆發武裝衝突後,整體歐洲安全體系受到嚴重衝擊,但亦總算是讓全球戰略觀察家與政治評論者,開始認真反省思考,從冷戰結束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不斷向東擴張其涵蓋範圍,從安全架構來說,究竟是實力提升抑或負擔增加?

不論誘發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之具體因素為何?但從整體安全環境之結構性角度分析,其實就是繼承前蘇聯政治體系之核心實體俄羅斯,面對北約組織不斷東擴,特別其勢力範圍即將涵蓋至烏克蘭境內,在喪失緩衝國隔絕直接衝突,所產生疑慮與畏懼,被迫運用武力攤牌,倒是各方學者專家獲得共識之不爭事實。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民國 38 年(1949年)由12國創始會員國組成以來,在冷戰期間曾經五度增加其成員國並隨之擴張其地理涵蓋範圍。冷戰結束後,儘管多位西方政界大老與戰略學者再三提出警告,同時莫斯科亦不斷撂下狠話,但從民國 88 年(1999年)開始,北約就開始五度不斷向東擴張,並毫不避諱地,將俄羅斯視為戰略緩衝地帶之東歐國家,納入其集體防衛軍事體系。

其實遠在民國 97 年(2008年),烏克蘭就已經申請加入北約,當年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中,就曾經決議通過未來將會接受烏克蘭與喬治亞兩國加入北約,只是詳細時程與條件細節都還需要協商,因此莫斯科對於基輔所抱持加入北約政策傾向是早就確認,只是在找尋時機攤牌,並還希望能夠透過烏克蘭內部政局變化,扭轉此等趨勢。但當民國 103 年(2014年)2月底克里米亞情勢發生變化,俄羅斯悍然派兵在3月完全掌握克里米亞後,俄烏關係就走上難以回頭之不歸路。

從今年俄烏爆發衝突後,再度掀起另波加入北約潮;特別是在冷戰時期,刻意保持中立之芬蘭與瑞典政策亦開始轉向,明確表態要加入北約。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與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發出新聞聲明,宣示芬蘭將立即送出加入北約申請書,並將儘速在芬蘭國內完成申請加入北約各項程序。而瑞典外交部長林德Ann Linde)則是重申瑞典加入北約將可穩定波羅的海周邊情勢,依據外界解讀,瑞典亦將隨後採取具體行動,向北約遞送申請書。

儘管在俄烏開戰後,西方媒體不斷密集報導烏克蘭、芬蘭、瑞典與喬治亞有意申請加入北約訊息,但其中卻是暗潮起伏,未來整個過程絕不是如外界所想像般那樣平順無礙,能夠依申請國意願一蹴而成。對此吾人應思考下列因素,方能作出公允評斷。

首先要指出,申請加入北約組織其審查決議是採取共識決,換言之,只要有任何特定會員國出面有所異議,其實就有可能讓整個申請案泡湯。基於此項北約規章上之結構性因素,巴黎與柏林才有機會向莫斯科提出保證,以排除烏克蘭加入北約來換取停火協議。目前土耳其出面指控瑞典與芬蘭包庇恐怖組織成員,表態將抵制其申請案,其實就是點破申請國必須化解其與北約組織成員國所有政治矛盾,才有可能獲得機會加入北約。

其次就是要提醒,加入北約組織誠然是能夠獲得集體防禦之安全保證,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申請國若不是要加強本身軍備實力,擺出帶槍投靠實力與意願,同時還要答應許多支持北約組織採取集體軍事行動之政治承諾,否則不可能會有搭順風車,白吃北約其他會員國安全保證與軍事支援霸王餐機會。

再者就是申請國在加入北約組織後,為能達到北約組織軍事作戰行動共同規範要求水準,不但在軍事硬體上要符合北約標準,在作業程序與組織架構等軟體面向上,也要經過很嚴重折騰才能無縫銜接。從以往北約成員國多次擴編過程觀察,這不僅是要投注經費,更要徹底改造軍事思維,其陣痛期相當長久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此外還是要回到原始出發點,北約東擴對著潛在會員國不斷招手,究竟到最後會是實力提升抑或是負擔增加?擴大集體防禦地理涵蓋範圍,會不會成為不可承受之重?有沒有可能是叫好不叫座,申請國最後變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戰略雞肋,更有無可能是激化對立招來橫禍引發衝突之誘因。

最後必須很冷靜地提醒,對芬蘭瑞典之所以要在此時加入北約,真正原因是畏懼俄羅斯對其所能產生威脅?抑或是打算趁機進場揀個便宜呢?依據冷戰時期蘇聯所具備軍事實力,對比俄羅斯目前實質戰力,再加上軍事對峙程度與蘇聯擴張之企圖心,為何當時瑞典芬蘭未曾旗幟鮮明選擇加入北約,到底其真正底牌與盤算為何?看來絕不是如其表面所說那樣單純。

不過千算萬算,總還是不值天一劃;申請加入之新會員國將面對北約既有會員國進行政治精算,未來協商談判過程,將會有可能成為國際關係學門中教科書層級之題材,且讓吾人屏息等待好戲上演吧!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應有發展半導體設備計畫

◆  共存成敗關鍵 在死亡率
◆  新冠演化快 無症狀才是最大威脅
◆  中央失能 追不上病毒傳播
◆  政府沒準備好 百姓吞苦果
◆  防疫成績 全民求自保換的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應有發展半導體設備計畫
◆  一旦跨紅線…美國務院刪文 禍福難料
◆  修藝教法 勿模糊焦點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應有發展半導體設備計畫


2022-05-14 04:38  聯合報 /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半導體設備是精密工業,能夠製造出半導體製程中用的設備,不僅要懂得半導體,而且一定要非常精通機械、電機、化工、物理、化學、數學等等學問。二○二○年世界上十大半導體設備公司中,美國占了四個(應材、柯林、科磊和泰瑞達),日本也有四個(東京威力、愛德萬、迪恩士和日立),荷蘭有兩個(艾司摩爾和先藝)。

美國常常說他們的半導體工業有問題,我對此實在不了解,因為美國在半導體設備上是相當領先的。日本雖然沒有像台積電這樣的公司,但是也在半導體設備上有非常卓越的成就。中國也已經有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營業額到達每年八千億台幣。

我建議政府應該有半導體設備本土化的計畫,因為這個計畫不僅對半導體工業有用,也一定會帶動各種產業,包含電機、機械、化工等等。也希望政府知道,我國有很多非常優秀的青年工程師,現在是在中國半導體設備公司工作的。我們很難責怪他們,如果我們也有這種公司,當然他們會在台灣工作。

卅年前,政府曾經有過想法,要推展半導體設備本土化,但是他們似乎忽略了一些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半導體設備是精密設備,發展精密設備需要很多工程師以及很長的時間,因此在產品問世以前,公司必須投下相當大的資本。如果政府的確想使我國有這類的高級設備,就必須利用法人機構投下足夠的資本,讓他們能夠安心地做研發。這一筆投資是絕對需要的。

我們絕對不能奢望在短期內有像歐美日那樣的公司,能夠製造出世界級的頂尖半導體設備。比較切實際的做法乃是先從低規格的設備著手,要知道,有很多半導體製造廠商並不一定要用最精密的設備。如果我們在低階設備上能夠做得非常好,乃是奠定基礎的第一步。所以政府的計畫應該是先發展出比較不太難做的設備。

政府一定要確立一種機制,使得本土公司發展出來的設備能有被測試的機會。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因為半導體廠商無法停工換掉現在使用的設備而採用本土發展的設備。中國已有這種機制,使得各種設備可以得到妥善的測試。如果我們自己發展的設備不能被測試,那當然也就不可能被採用。政府應該設法使得每一個設備都有被測試的機會,至少很多大學可以扮演測試的角色。

希望政府知道,中國和韓國都相當注意半導體設備的發展,我們不得不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醫:共存成敗關鍵,在兩周後死亡率


2022-05-14 04:40  聯合報 /   沈政男/醫師
季青漫畫



本土單日死亡四十一例,創下 Omicron 疫情以來的新高,引發關注。其實這是八日累積的數字,平均來看並未暴增,真正值得擔心的,是兩周後高峰到來時的死亡率。

台灣決定走向「共存」,成敗與否可說繫於死亡率三字,而後者又決定於八十歲以上族群染疫占率與死亡率。目前八十歲以上占所有確診案例的一點二%,相當於紐西蘭,但比韓國、香港、新加坡都低,這是台灣目前能夠保持死亡率不到萬分之三的關鍵因素。香港死亡九千人,七成都是八十歲以上,其中超過一半來自安養院,可見長照機構將是接下來的防疫重點。

長照機構要避免病毒攻進去,最重要是工作人員必須隨時小心,不要傳染給同事與住民。住民應全面施打第三劑疫苗,若不願意,應請家屬帶回家自行照顧。

台灣目前八十歲以上死亡率不到一%,明顯低於鄰近國家。可能因老年族群疫苗施打較晚,重症保護力尚未明顯衰減,或者BA.2的重症率已低於前一波各國盛行的BA.1。無論如何,若能衝高老年人第三劑施打率,有助保持低死亡率。

疫情將在五月下旬攀上高峰,對醫療量能造成衝擊。以目前每日新增住院人數看,約每兩百例就需一張床位,而假使確診高峰達新增廿萬例,平均每例住院五天,那麼約需五千張床位,尚落在現有空床範圍內。但須注意院內感染問題,避免大量醫護同時感染,無法上班。

另一個降低死亡率方法,是及早給確診高風險族群投以抗病毒藥物,問題是目前PCR檢驗塞車,很容易錯過五天以內黃金時間,因此有人呼籲「全面以快篩取代PCR確診」。目前只在居隔者施行,理由是「陽性預測值」較高,可減少「錯殺」,但「陰性預測值」也會跟著降低,導致「錯放」。香港本來也堅持 PCR 確診,後來新增太多,也只能兼採快篩確診。事實上,當「有症狀」又「快篩陽性」,偽陽性的機會低到可以忽略。若仍擔心,可先擴展到未打疫苗的高風險族群,因為投藥的效益較高。

急診室目前大排長龍做 PCR 景象,乃因民眾仍沒做好「共存」的心理準備,擔心染上重症,因此蔡總統已要求增設大型篩檢站,並提升快篩供貨。其實民眾更須注意的是,家中若有八十歲以上老人家,應避免被年輕人感染,並隨時更新確診相關處理流程,讓老人家及早接受治療。

台灣目前是全球每日新增前幾名,原因出在到了 BA.2 才臨時改採「共存」策略。「輕重症分流」做得不錯,就是從香港經驗得到啟示,但還有韓國與新加坡的「檢測量能夠多」與「模型預測夠好」可資學習。台灣在「清零」時期創下防疫佳績,來到「共存」階段也應訂下高標準,為民眾守護健康與福祉。












病毒願意與我們共存嗎?學者:無症狀如病毒培養箱,是最大威脅


2022-05-14 04:52  聯合報 /   吳仲義/中研院院士(美國芝加哥)
華盛頓郵報報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努力了解過去2年多的疫情期間能避免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希望找到更好的預防措施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法。路透



現在對付病毒最時髦說法就是與病毒共存。但沒人問過病毒,他們願意與我們共存嗎?如果願意,他們開出的條件是什麼?我是演化遺傳學家,所以來推測病毒會怎麼回應。先回顧一下,新冠病毒這兩年半演化策略與進程。

病毒是個快速進化群體,是人類進化速度幾萬倍。如果疫情擴大,病毒會進入一個滾雪球式的「失控進化」狀態。基於演化學理論,被病毒感染的人數(N)與病毒進化速度(R)形成一個正反饋的循環。N增加,R加快;R增速,N擴大,周而復始。

我們知道新冠的N值一直隨著時間增大,那麼R呢?新冠病毒現在是第六波,平均起來,五個月一波。每一波帶一組新的突變。從第一到第六波突變數如下:四;三;十;廿一(Alpha);卅一(Delta);五十+ (Omicron)。突變數積累可看成病毒改良進度,也是進化速度。很明顯的,新冠失控進化是很驚人的。

真正可能讓疫情更嚴重、對人類更有威脅性的,其實是無症狀的人群。醫學上可能認為沒症狀就沒事,可是他們正如病毒培養箱。病毒就靠無症狀(或輕症)的人群繼續進化。相對地,流感還好,因為流感病毒在每年春夏幾乎消失,進化積累就這樣一筆勾銷。到秋天時又得重新來一次。新冠進化則是不停的、無障礙的加速。因此,從演化視角,流感與新冠是兩個級別的威脅。

與病毒共存是歐美作法。他們疫情還好嗎?美國不管是感染率、重症或死亡都非常嚴重。筆者在美國四十年,從來沒看過這麼失敗的公共政策,這還僅是表面現象。

回頭談談疫苗接種與疫情防控。疫苗對於防止重病應該很有用。但是對於N的效果很有限。根據最近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假定一個區域完全沒有疫苗接種,感染人群大小是N,另一個區域全部居民每半年打一劑BNT,平均二至三劑。分析結果顯示,感染人群確實會減少,但大概還是有N的一半以上。理論上,有效的疫情防控,N必須是數量級降低(百倍,千倍等等),畢竟N在一個星期裡改變兩三倍是很平常的。 換句話說,用公認最好的疫苗,全民接種,可達到平均保護率五十%上下,但遠不足以壓制病毒的失控進化。

治療中重症是醫界責任,公衛責任是疫情控制,取決於N的大幅降低,而N主要是輕症與無症狀感染人群。醫界與公衛界各有使命,沒什麼誰進誰退問題。重要的是,新冠疫情該如何結束?有沒有解決方案?筆者希望大家商討解決之道。方法是有的,但必須嚴謹討論,「別人怎麼做,我們照抄不誤」思路把創新阻斷,應該改變了。











中央失能 追不上病毒傳播


2022-05-14 04:46  聯合報 /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本土個案數上升,民眾開始學習「與病毒共存」。記者侯永全/攝影



當國內確診人數飆上四萬、五萬到六萬時,顯示指揮中心已錯失控制疫情先機,防疫戰線不是爆量幾近癱瘓,就是受制於繁瑣的行政作業,完全落於病毒之後;既談不上防堵在前,更談不上適時搶救,總體而言,我們完全處於病毒快速傳播的劣勢之下,絕非與病毒共存!

四月廿六日小英視察指揮中心時揭示防疫四大新指施,宣布進入「與病毒共存」新階段;指揮中心也在這天實施「三加四」居隔政策。小英要國人「戒慎而不恐懼」言猶在耳,廿八日確診人數就破萬,接著一路狂飆。明天會有多少人確診?民眾陷入無奈與無助的恐懼。

與病毒共存不應是現階段執行的,連李秉穎醫師在民進黨中常會報告都建議,疫情如果太嚴重不排除加嚴防疫措施,如改回十加七緩解疫情。儘管前副總統陳建仁衛報專訪時,坦言快篩試劑不夠,顯示指揮中心根本沒有準備好,這麼重要的防疫決策,卻沒有完整與充分的準備就上路。換來的苦果,就是全民天天在大排長龍搶快篩試劑。

五月十三日,小英總算聽到醫護與民眾的心聲,召開高層防疫諮詢會議,並指示「結合大型及基層醫護系統、簡化確診看診時程、持續增購藥物及快篩試劑」三大防疫原則,看似要解決當前熱爆的疫情。

只是阿中部長還在為快篩陽即確診槓上雙北市長,不僅反問「快篩陽即確診要做什麼用」,並指快篩仍有七至十五%偽陽性;他還說沒確定就隔離、供藥,恐有處分過當、醫療責任歸屬的問題。但阿中忘了雙北疫情燒成這樣,就是沒有充分供應快篩試劑,要求PCR檢驗才確診的規定拖累。中央直到五月十二日才改為三類快篩陽即確診,卻讓不安民眾擠爆各大醫院急診室,沒有簡化分流讓醫療與行政處處塞車,確診者無法獲得即時治療,只有讓「病毒笑我們的呆」,確診數當然持續飆升。

還有最關鍵盲點:政府一直強調Omicron病毒九九%是輕症或無症狀,致死率不高,因此只要死亡數不要節節高升,這波防疫就算過關了。然而,這種心態完全忽略,即便打三劑疫苗還是有可能突破性感染,而這一波最容易受到病毒攻擊的就是老人/幼童/孕婦/重症病患族群…,若再糾結致死率高低而不積極處理,死亡數恐難壓低啊!











政府沒準備好 百姓吞苦果


2022-05-14 04:44  聯合報 /   王賢文/公退(台北市)
政府協調藥妝店、超市、超商等八大通路開賣快篩試劑,每劑售價約180元。 記者胡經周/攝影



最近網路流傳一則漫畫:一隻躺著的貓無奈地說:「對我來說,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就是今日確診數,比我的薪水還高。」這還是新冠單日本土確診數在三、四萬時流傳的,如今本土確診數已連兩天過六萬了。

這凸顯小市民的悲哀,面對通膨,萬物飛漲,薪水已趕不上物價高漲,偏偏新冠疫情又大爆發,還要多花錢排隊買篩劑、準備藥物等等,生活不是更加辛苦。

若政策在有序下實施,小市民還可忍一忍;可是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沒準備好反讓Omicron病毒肆虐。人民才發現,說要與病毒共存政府,根本沒做好準備!疫苗打不足,快篩試劑買不足,又不像美國可免費快篩、發藥品。

政府小看了Omicron病毒株,要與病毒共存,事不豫則廢;苦的是老百姓,荷包日薄,精神又受折磨。











防疫成績 全民求自保換的


2022-05-14 04:42  聯合報 /   葉美霞/公退(彰縣和美)
蔡總統在臉書稱讚台灣防疫成績好,要歸功於防疫團隊。總統府檔案照片


小英總統在臉書稱讚台灣防疫成績好,要歸功於防疫團隊;殊不知這乃是全民為求自保,蔡總統怎能自我感覺團隊表現良好,卻不知民間疾苦?

日前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勇於為民喉舌,曾為快篩試劑價格與唾液試劑進口槓上陳時中,引用陶淵明詩句「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正說出全民處於疫情不斷飆升的心境!

民眾日夜排隊為搶快篩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連排數天好不容易才買到,儘管衣褲沾溼了雨水、汗水,都不覺得可惜,因為購買快篩劑的願望達成啦!

這一幕幕台灣百姓為免染疫,求自保畫面,不知小英總統與衛福部陳部長與防疫團隊看到否?尤其陳指揮官猶擺出一副要民眾自主應變臉孔,難怪他視察北榮時遭民眾嗆下台,到部桃醫院訪問也被民眾冷漠以對,還能說台灣防疫成績好,是防疫團隊的功勞?











一旦跨紅線…美國務院刪文 禍福難料


2022-05-14 04:38  聯合報 /  王晨鐘/自由作家(高雄市)
美國國務院5月初更新網站內容,將關於台灣的「事實清單」中刪除原有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獨」等文字。圖為美國國務院一景。路透



美國國務院修改美台關係介紹網頁,移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支持台獨」等字句,國內有論者認為,美國刪除此等字句,是為了擺脫中共所設定的一中框架,目的在於取得法理依據,美國將來有理由介入台海戰爭。

此事可有兩面向思考:其一、美國的真實意圖是否如此?倘如是,一旦台海開戰美國是否真的介入?要如何介入?其二、美國試圖擺脫一中框架,對台灣而言是福還是禍?

美國此作法固然有其深層考量,但無論出於何動機,恐怕都是美國的一廂情願。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糾葛,完全源自當年國共內戰。法理上美國對兩岸事務根本毫無置喙依據。

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完全是基於美國獨霸地位,憑藉軍事、經濟及科技等綜合實力,使中共無法抗拒。

然而中共所設一中框架,早獲得國際承認。一九七一年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清楚表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目前聯合國成員國無人有意否定此決議,因此美國想要跳脫,恐徒勞無功。

即使美國刪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字句,暗示美國認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台灣究竟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不是美國說了算。這是國際政治的現實,不是任何其他方面宣示能夠改變的。

更重要的是,中共堅持「一個中國」思維,是大陸對台灣保持戰略定力的支柱。如今美方刪除此句,等同除去兩岸和平基石,恐將動搖大陸與美國互信,及對台灣進行「去中國化」作為的容忍。

我外交部聲稱,美國對台承諾堅若磐石。但,堅若磐石是美國口頭表述,並沒有說明具體內容。事件未發生前,口頭承諾價值千金。但事件發生時,才能驗證口頭承諾的真實價值。

俄烏開戰前,美國對烏克蘭百般支持。開戰後也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城市被毀、國民流離失所。美國對烏克蘭承諾,也可說堅若磐石,但必要時卻未發揮有效實際作用。

目前台海緊張情勢不斷升高,美國真正意圖未明。論者認為美國並未跨越紅線,然此說極為危險。因為美國一旦跨越紅線,則台海即成戰場。

美國參謀首長聯合會議主席米利上將日前公開表示,中共將在二○二七年前具備武力攻台能力。此話必然有其憑據,並非空穴來風。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參院聽證時表示,從現在開始到 二○三○年前,台灣都將面臨急切的威脅。在此敏感時刻,台灣切不可掉以輕心,尤其不能誤判情勢,助長台獨氣焰,以免肇生事端,引火上身而後悔莫及。











修藝教法 勿模糊焦點


2022-05-14 04:36  聯合報 /   朱立安/大學教師(嘉義市)
藝術教育法修法草案擬明定學校應推動師生參訪藝文場館與相關活動,並訂每年5月第四周為「藝術教育周」。圖為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參觀兩廳院。圖/兩廳院提供



藝教法廿多年來第一次大修訂,社會冷眼以待,媒體也僅見聯合報關注,彷彿大家都麻木,對台灣藝術教育環境毫無渴望。

法條文字洋洋灑灑,教育界認為最切身的是經費與資源,或者再也沒資源—所謂「藝才班退場機制」。報導中提到兩現象,其一,拚升學的「假藝才班」吃香,真藝才班恐被「退場機制」錯殺;其二,民間比賽良莠不齊,扭曲藝術教育本質。

所謂真假藝才班,顯露一個悖論,就是認為學藝術的孩子功課一定不好,所以必須在入學考試用種種限制剔除學科成績好的學生。

當年藝教法制定,起因教改不願投資藝術教育,後來折衷拿掉「資優」兩字,改名「藝術才能班」,才勉強保留。隨此新政策,資優孩子從藝才班消失,持續留在藝才體系者,從小放棄學科。另方面,新課綱逐漸成形之際,因強調多元表現,學術並重的班級再度興起,那些孩子學習態度好、功課佳,周末留在學校練社團,就贏遍大小比賽,且升學成績亮眼,日後多進入台清交成等好大學。這種班級不僅學校喜歡,也受家長青睞。

藝術愛好者早發現,近來一些音樂會、畫展、文學獎,是讀醫、讀理工、法律的人在展演和得獎。一些本科生把小時候興趣探索窄化成及早職業分流,又把所謂「學生主體」自主精神誤認為教育是服務業,加上藝才班財源普遍依賴家長後援會支持,校方任學生予取予求。試想,這態度會造就什麼樣的學生和班級?當政府坐在冷氣房裡決定要砍哪個藝才班,能不先理解教育現場的實況嗎?

民間比賽多,在美術、音樂、健美、舞蹈都很普遍,因為政府資源集中在少數項目少數人手裡,其他人必須想法子建構產業鏈互相支撐。建商與保險公司辦繪畫賽,目的是拓展客戶人脈;樂器公司辦比賽,是把音樂教室和樂器行的餅做大;健美比賽一個接一個,健身房、教練、營養品公司才有生計,這些都是資本社會供需必然現象,若未抓到消費主義核心,就貿然修法整治,反而模糊焦點,只是慢半拍跟在現實後面跑,讓基層疲於奔命,甚或如過去幾年大專校院相繼倒閉,及甫在立院三讀之私校退場條例,成為政府甩鍋責任的尚方寶劍。

台灣經歷過藝術蓬勃的美好時代,記得上世紀的龍門畫廊、阿波羅畫廊等等,風起雲湧,當時的畫家,如席德進,可以大膽辭掉教職,賣畫為生;當時的樂手,靠著演出和私人教學可以月入六位數。如今,一個小學或中學專任教職有幾百人搶,搶不到專任的人領幾百元一堂課鐘點費,羞辱式的待遇甚至不如大學生打工教英文理化。

藝術界教育界慘到只能掩面挨刀,而今中央政府喊修法,若未明列經費預算比例,讓藝術教育有明確財源,卻聚焦在裁撤藝術才能班,大家又能對那個法律有什麼期待呢?



楊志良/以疫謀財,以疫謀權,霸凌全民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以疫謀財,以疫謀權,霸凌全民
◆  嚴震生/美國墮胎權判決提前曝光的效應
◆  馬凱/以「慈悲資本主義」解天下危
◆  葉銀華/長榮集團控制權爭奪的啟示
◆  林中斌/戰狼調降 將成氣候
◆  洪蘭/享受當下勝過到處打卡







楊志良/以疫謀財,以疫謀權,霸凌全民


2022-05-14 04:34  聯合報 /   楊志良(作者為退休教授、前衛生署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考量Omicron變異株之潛伏期較短且為兼顧維持國內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為「7+7」。記者葉信菉/攝影



染Omicron會不會導致死亡?當然會,流感會、傷風感冒也會。但傷風要不要疫調、追蹤足跡、快篩、PCR?不就是戴口罩、保持距離、勤洗手,避免傳染家人同學?症狀嚴重去診所就醫,若門診醫師認為病情嚴重,再轉至醫院治療。

新冠疫情前,台灣每年死亡十七萬人,每天近六五○人,這是背景值。疫情如果增加額外死亡,才需要恐慌。另外,假設每年意外死亡的人數是三千人,那麼做好一切防護,避免一切意外發生,是不是全年就少了三千人死亡?錯!因為這些人不意外死,也可能因其他疾病死亡。

就如近年癌症死亡比率增加,主要是因醫學及公衛進步,其他病症死亡大幅減少,此所謂多元互相競爭模式。疫情指揮中心是否有人懂,不得而知,但我台大公衛學弟,同事多年的陳建仁一定懂,他不對外說明,社會一片驚恐?

Omicron疫情一開始,本人即指出,出處多源且傳染力強大,清零已不可能。疫調、足跡追蹤、防疫所、防疫旅館均無用處;且朝令夕改,醫事人員、衛生局所、地方政府從縣市長至區鄉公所、鄰里長多一頭霧水。此次疫情是否增加死亡?當然有,原因就是這個無良政府及完全沒有基本常識的疫情指揮中心。

台灣原本的緊急醫療網,可隨時掌握各醫療機構量能,現在卻因政府胡亂作為,耗盡社會資源,此制度完全被破壞。生命誠可貴,二歲孩童、十六歲少女,原本可救,卻因各種行政官僚成為人球,而不能得救,主政者罪不可赦。

為今之道,首在恢復正常生活,取消一切管制,並以症狀為主。今日口罩,除了宣稱外科口罩及N95由食藥署認證外,已成一般商品,價廉且隨處可得,甚至成為選舉贈品。快篩劑也該如此,只要是十大工業國政府認可的,均應自由進口買賣,必然便宜又隨處可得。如同口罩,實名制就是虐民制。

凡是自己覺得有症狀者,自己篩,陽性可不通報,就如感冒在家休息,盡量與家人區隔,由政府配給或是自我購買血氧機,隨時自我檢測;若無特別症狀,五、六天就恢復,比打疫苗有效;覺得不舒服,先至社區家醫科或內兒科等診治;若症狀更嚴重,台灣開業醫的水準甚高,絕對有能力合理判斷,是否轉至醫院。民眾不再赴醫院排長龍PCR,醫師確診只要通報衛生局所,休診五至七天即可。

目前診所醫師染疫就要關門,醫院醫師自己確診不想通報,護理長請求護理師不要篩,免得人力吃緊。有的員工要確診才能請假,有的卻只要沒有症狀,照常上班才有薪資,亂成一團。染Omicron者九十九點五%以上是輕症,死亡率是十萬分之一點五。哪天不死人,若死亡數跟背景值差不多,防疫就應集中全力,救治那些不到百分之零點五的中重症。

從口罩之亂、天價高端疫苗,到花百億元買快篩劑,又要民眾以百元購買,真的是「以疫謀財」以供養一四五○、選舉經費、官員口袋。然後控制全民行動,違者重罰,「以疫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