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變局 重塑產業鏈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226/web/

◆  聯合報社論/陳道輝的哽咽,和他無法說出的真相
◆  聯合報黑白集/真的很荒謬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變局 重塑產業鏈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變局 重塑產業鏈


2020-04-24 02:4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各國都祭出超級紓困振興方案,雖然或可應急避免經濟崩盤,但有些傷痕造成的長期性影響已開始浮現,使得「後新冠」時代全球經貿變局山雨欲來,必須掌握動向謹慎因應。

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國都出現醫療公衛甚至一般物資短缺問題,小則排隊搶購,大則對醫護人員生命造成威脅。各國政府都使出渾身解數全力動員改善,但困擾卻持續存在。這種情況引發對經濟全球化的質疑,認為過去30年來的全球化不斷深化,卻導致先進國家高度仰賴外包off-shore),喪失了工作機會及對基本物資的生產能力,也使各國暴露在供應鏈斷鏈的風險中。尤有甚者,認為「經濟全球化」正是「疫情全球化」的主因。這樣的反思引發的後果,就是開始出現生產回流Re-shoring)、經濟「自給自足」,等去全球化的主張,更聳動的喊出「全球化已死」。

首當其衝的無疑是中國大陸。近期最常被舉出的例子,就是民國92年(2003年)SARS疫情時中國僅占全球商品產出的4%,而伴隨全球化進展,17年後的今天竟已提高到16%,因此中國任何風吹草動,世界都跟著遭殃。本次重災區湖北是全球汽車零組件重鎮,於是湖北封城後,從日、韓到德國義大利的車廠也都跟著停產或減產。而過去中國供應了全球口罩及個人護具需求的一半,這次全球短缺,更讓中國背上了全球化罪人的原罪。歐盟是另一個受重傷者;新冠疫情深刻的烙下歐盟政府的遲鈍及無力,各國只能自求多福的傷痕,未來對歐盟整合應該只有不利影響。

台灣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若非全球化,台商不會包辦了全世界多數的筆電、主機板、半導體、機能性布料、運動鞋以及其他我們引以為傲的成就,因此若「後新冠」時代「去全球化」思潮蔓延,台灣絕對也是受害者。

全球化在新冠疫情前就已經傷痕累累。各國或因內部的貧富差距、治理失靈,或有感於南海、朝鮮及美中等大國及地緣衝突風險,乃至於看到新科技帶來的機會,都出現某種程度的去全球化作為。川普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的論述,就是「去全球化」思維的代表作。然而,因新冠肺炎引發的去全球化主張,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論點。例如全球外包生產架構下,不但物美價廉,而且多數利潤最終還是被先進國家企業拿走。同樣拜全球化所賜,才讓先進國家壟斷全球智財權、金融、數位經濟到高等教育市場。

更重要的是,去全球化或自給自足根本無解於「後新冠」時期的挑戰。以口罩為例,台灣在疫情前每日產能近200萬片,現在力拚日產2,000萬片。中國更是大賺全球口罩經濟,日產能已經超過2億片,單月產能已接近民國108年(2019年)整年產能(50億片),再加上各國投產數量,後新冠時代全球口罩產能過剩的問題,只是各國追求自給自足不可行的一個實例。

簡言之,全球化有成本代價,但完全拋棄也不是解法。不過全球供應鏈的重塑可能就難以避免。後新冠時代各國的自給自足率,可能會反應在供應鏈布局的調整上,例如企業分散供應來源、縮小外包程度及深耕在地市場,政府提高關鍵物資戰備存量,誘使少數重要能量回流等作法,才是相對合理的對策。

因此後新冠時代台灣一方面有沉重的義務,要跟志同道合的國家一起努力,避免經濟全球化繼續受到打擊,他方面政府及產業都要因應供應鏈的變遷有所準備。

要小心的是,因為去全球化常常跟去中國化有所連結,而因供應鏈變遷很容易被理解為離開中國」,這種狹隘的解讀會使產業及政府無法精準的提出有效回應之道,不可不慎










聯合報黑白集/真的很荒謬


2020-04-24 00:2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香港前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日前在台遭潑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港人林榮基銅鑼灣書店周末要在台北開張,開張前夕,他好端端在巷子裡吃早餐,卻突然遭人潑了紅漆。林榮基懷疑背後是中共搞鬼,還說開個書店就要恐嚇,「真的很荒謬」。

林榮基只是一個賣政治禁書小書商,誰讓他聲名大噪不就是五年前辦出一齣人間蒸發懸疑驚魂記那群辦案人員那起所謂書店員工集體失蹤案,大陸執法者越界到香港抓人,香港警署卻被蒙在鼓裡,若非林榮基趁奉命回港取證之隙開記者會揭露黑幕,真相恐怕永遠石沉大海。

「荒謬」兩字說得一語中的,據說弄得如此喧騰沸揚,不過是為了一本情史,這是一層荒謬。泱泱大國對付一間其貌不揚的小書店,宛若洲際飛彈打蒼蠅,這是另一層荒謬。最荒謬的是,把升斗小民辦成民主英雄,有如北京的馳名商標!
北京心裡應明白,此案可能讓港人對「一國兩制」僅存的一點信心徹底崩毀,惶惶不可終日。此舉,也等於為反送中運動預鑿一座油井,輸送源源不絕的動力去年萬頭攢動的抗議黑潮,不就是被這個送中的魅影嚇出來的

畢竟也被嚇著了,林榮基不得不跑來台北開店。但荒謬依舊如影隨形,阻止不了他繼續開書店,乾脆潑他紅漆洩憤。如果真是北京隱身幕後,使出這等低下尋釁小技,豈不讓人哭笑不得?這事或可倒過來看,嚇壞了的卻是北京。若非如此,怎會跟一個開書店的老先生過不去,一直鬧到如今。











聯合報社論/陳道輝的哽咽,和他無法說出的真相


2020-04-24 00:2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海軍敦睦支隊長陳道輝被拔官調職,引發許多官兵悲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海軍敦睦艦隊發生嚴重群聚感染,國防部迅即將艦指部指揮官高嘉濱敦睦支隊長陳道輝兩將官拔官調職。未料,此舉卻引發許多官兵悲憤,批評國防部為了切割止血作出不公平的懲處。陳道輝後來接受立院委員會電話詢訪,詳述自己處理經過但問到誰下令全艦無需隔離就地解散,他哽咽稱自己只是奉命行事」。

陳道輝少將無法說出的真相,其實正是解開軍艦官兵防疫破口之謎的鑰匙,但這把鑰匙卻被沒收了。沒收這把鑰匙的人,除了迅速揮刀懲處的國防部長嚴德發還有在立院委員會當眾切斷陳道輝電話訪問海軍參謀長敖以智當然還有更多躲在幕後操弄政客。陳道輝顯深受軍中同袍愛戴,因此許多人為他不平;比起美國「羅斯福號航母艦長克羅齊爾為官兵健康請命而遭拔官,兩人境遇卻有幾分相似。

追溯源頭,敦睦艦隊三月五日出訪時,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各洲,「鑽石公主」號郵輪已有數百人染疫,我國各項大型活動均已取消,海軍艦隊為何仍執意依原計畫出訪?國防部說,此次出訪事前經過疫情指揮中心同意;那麼,指揮中心的「同意」會不會顯得輕率,低估了可能的風險?尤其,艦隊此次本來預計訪問多國,但有些國家因防疫鎖國無法入境,最後僅剩帛琉一地可以造訪。在這種情況下,艦隊仍要在大疫中強行出訪,豈是理智的選擇?

這次海軍艦隊出航,兼具外交敦睦官兵演訓的目的;唯因為兩項目的夾雜,孰輕孰重已難分解。國軍而言,海上操練軍校生實習也許更重要但對蔡總統外交部而言,或許敦睦才是重點。然而,一旦事態演變成艦上官兵染疫,這些順序及指令系統極可能被攪成一團,變成軍方難以說清楚的真相。也因此,國防部一日三改口」的事情才會不斷發生,因為背後有太多政治指導員指揮與避險

也正因為如此,當陳道輝被問到是誰下令全員無需隔離就地解散,他的電話詢訪就被海軍參謀長急忙打斷。也正因為如此,染疫的事實和責任還未確實查明,嚴德發就急忙發布懲處名單。也因此,綠委王定宇公開放送艦隊機密任務的消息企圖模糊焦點。也因如此,陳道輝說他曾通報一名官兵發燒,海軍司令部立刻否認收到報告。也因如此,這波染疫最多的高雄市要進行疫調,卻有九十多官兵以「未獲上級指示」為由拒絕受訪。陳時中的回應同樣令人不解,他說高雄「不應該用電話做疫調」;但對於被集中隔離的接觸者,公務員難道還能和他們「面談」嗎?

由此可見,海軍艦隊出訪「零確診」的帛琉,為何帶回廿多例群聚感染,不可能只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上述的種種疑點,每一項都是我們的防疫「破口」;每一處疑點,都有人企圖阻止公眾追查真相每一個轉折,都有人想把責任推給別人。美國羅斯福號航母艦長克羅齊爾因請命停靠而丟官,卻贏得官兵和民眾的掌聲;陳道輝則更慘,他被拔官後,卻仍無法說出關鍵真相。相形之下,本來在野黨立委要與艦上醫官進行視訊,卻遭執政黨立委以「獵巫」和「公審」為由阻攔;這也顯示,用堂皇的藉口遮掩真相,已成為我們政治生活日常

艦隊官兵染疫事件能不能有最後的真相,人們所能寄望於醫療科學專業的機會,恐怕要大於國防部的行政調查。在一個政治掛帥社會,往往是目的決定手段與過程當事人除了說謊掩飾極力扭曲,沒有其他選擇這點,從上次總統出訪專機夾帶大量私菸的事件已充分顯示,最後都由國安特勤人員擔責,府方人員安然無事在當前政府大外宣的氛圍下,陳道輝的哽咽和他無法說出的真相,會有透氣的一天嗎

酷經濟/疫情與科學交互影響經濟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226/web/

◆  世界閱讀日 看見文字的力量
◆  酷經濟/疫情與科學交互影響經濟
◆  後新冠時期的中美博弈
◆  漁港警戒啟動 打響防疫保衛戰
◆  漫畫/提線木偶
◆  畫中有話/高雄 加油
◆  願景回響/守護大樹爺爺 讓孩子能森呼吸
◆  海峽兩岸上的疫情迷霧
◆  教宗訪陸 我第二波斷交潮警訊?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疫情與科學交互影響經濟


2020-04-23 23:21 聯合報 /   林建甫
國軍出動化學兵針對左營軍區外進行大消毒。 記者劉學聖/攝影


新冠病毒疫情發展有點撲朔迷離。歐美國家新增病例好像已逐漸從高峰趨緩,但都很擔心疫情再度死灰復燃。就像日本、新加坡,前些日子感覺已經控制住,但近日又增加大量確診病例。台灣在幾天零確診後,很多人以為可以放鬆心情,但是海軍軍艦官兵的確診爆發,又讓大家繃緊神經。

經濟社會百工百業,不是所有行業都因疫受害,有的還會因禍得福。生產面:確定的產線、確定的工人,流程容易掌握,只要有訂單,生產可以不受太大的影響。消費面:食衣住行基本生活,該有的消費跑不掉;需要見面做生意的零售、旅遊、餐廳,業績是大打折扣。但逛街購物改成網路購買,宅經濟、電子商務大行其道。

冠狀病毒是狡猾的微生物,如何傳染?接觸、飛沫、氣溶膠?如何治療?瑞德西韋、羥氯奎寧因為不確定是服務業最大殺手。如何化不確定為確定?尤其確保顧客安全,才有臨場消費。

現在為確保安全,到處量體溫,因為非典SARS病毒的經驗,有症狀就會發燒,才會傳染。但新冠病毒可能確診沒症狀,可能不發燒就傳染。所以量體溫的判斷實在不科學。大陸有些地方用手機健康碼來進行控管,但顏色的賦予及變動可能失準,也怕侵犯人權。

對抗疫情的三個方向:「採檢快篩、治療藥物、預防疫苗等,都得依靠生化科技。首先,檢測病毒,目前是以病毒核酸的特異性基因片段,設計引子與探針,未來會發展更少量樣本和微量試劑進行即時檢測,加速臨床判斷、取得更好的準確度。更進一步以基因定序與編輯技術,搭配影像辨識化、資料視覺化,再結合微機電和微流體系統的藥物動力學,來加強治療藥物與疫苗的研發。

科學的進步,一方面走巨大工程的建造,另方面走微小世界的探索。現時很多材料的微觀尺度,都是以奈米為單位、半導體製程標準在千禧年後大多是以奈米表示。最小的病毒直徑約廿奈米,最大就是四百奈米,因此更準確的檢測,就應該有辦法對病毒監測,就像熱感應器判讀體溫。

有人說,這是天方夜譚。但科學的精神就是把想像付諸實現。科學研發是沒有限制的,限制的只是你的想像。










世界閱讀日 看見文字的力量


2020-04-23 23:22 聯合報 /   卓玫君/ 編劇(台北市)
423是世界閱讀日,圖為遠見天下捐贈北北基市府實體與電子書序號,將分配到居家檢疫者手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廿三日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的世界閱讀日」,發起初心是紀念大文豪莎士比亞與《唐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對世界文明的貢獻。自民國90年(二○○一年)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評選「世界書都」(World Book Capital)計畫,在閱讀日當天啟動為期一年的振興閱讀推廣任務,是出版界盛事。

因疫情影響,今年世界書都馬來西亞吉隆坡日前宣布取消活動,而去年書都沙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三大城市亦取消閉幕儀式及該市重要回饋項目—「世界智慧知識中心落成開幕式

角逐世界書都榮銜的城市,須由該市市長具銜,提出推廣閱讀的相關願景與活動,承諾傾全城之力,讓智慧之花開遍城市。雖未頒發獎金,卻有助於城市甚至國家優質形象之建立。以吉隆坡為例,獲選原因是馬國是多元族群國家,該市提出透過閱讀推廣活動促進社會共融、發展知識型社會,及為該市所有人口提供無障礙閱讀

吉隆坡推出的各項提案,除書展、讀書會、作家與讀者見面會暨論壇外,最具企圖心的莫過於將出版產業納入首都今年願景與生態城市計畫生命之河改造計畫。吉隆坡位於兩河交會處,長年汙染嚴重,經過充滿創意的生態整治後,蛻變為水藍河道,白天河上緩緩噴著白霧,晚上打上神秘色彩的燈光,成為新興觀光景點書都計畫在藍色水道上建造大量露天書店與圖書館,讓整個城市可以隨處閱讀;這或許是出版產業第一次被公部門納入都市改造計畫中,讓出版、觀光與地方創生有機結合,世界愛書人無不對這跨域碰撞期待。

出版產業被視為沒落產業,或許本身就是振興對象。其實出版或出書不只是印刷,出版產業無疑是當代知識形貌的形塑者之一,更是未來世代所需智慧的開發者,關係人類下一波文明走向。此外,隨著當代社會愈趨複雜,知識產業以其創新研發能力,更具有翻轉社會、改變社會的力量。

回顧歷年世界書都的提案,可窺見城市希冀以閱讀面對,甚至解決社會問題的趨勢。民國107年(一八年)世界書都雅典提出的願景,包含透過閱讀工程,協助移民與難民融入社會,並舉辦伊斯蘭文學相關展覽;民國104年(一五年)書都仁川,提出藉由出版為核心的文化交流促進兩韓和諧;民國100年(一一年)書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則由觀念藝術家向民眾、出版社與五十國大使館募書,設計一座以各種語言書本堆疊成的巴別塔裝置藝術,傳達閱讀可促進世界互相了解的厚望。

身為世界閱讀日起源的西班牙原是加泰隆尼亞聖喬治節),為慶祝這一天,讀者每購買一本書,就可獲得一朵玫瑰花。閱讀,有如讓無形的知識,以智慧之花形態現於世人眼前。










後新冠時期的中美博弈


2020-04-23 23:30 聯合報 /   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長(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將疫情損失歸咎於中國大陸。 (美聯社)


當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密蘇里州不會是最後一起狀告中國大陸案件時,後疫情時期的美中博弈,悄悄揭開序幕。

當新冠疫情延燒之際,究責聲音紛紛響起。中共認為,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將矛頭指向中國大陸,是企圖甩鍋給中國。大陸環球時報還點名美國,認為川普政府三月起即開始打造中國隱瞞論、病毒製造論、中國賠償論等三支毒箭以挽救選情。中共強調,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狀告中國「借疫謀利」;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源自美國的H1N1流感、愛滋病及全球金融海嘯,國際社會有誰要求賠償?要求究責或承擔後果?基本上反映大陸官方對美態度

一直以來,中共認為,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預設了所謂「現代化」道路,任何國家/種族,都必須依循西方現代化道路,作為發展或進步途徑;然而這事實上是種帶有文化殖民的論述。這樣的發展方式,不但不適合中國,甚至並非文明發展的正確途徑。也就是說,中共認為讓國家/政府在市場資源配置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模式」,不但有助經濟快速發展,且在此次新冠疫情應對過程中,展現了優越性

因此,對中共來說,西方國家的指控,是一種隱含西方價值優越的論述。美國的終極目的,仍是希望透過美國/西方價值的標舉,遂行其帝國主義霸權。但面對以美國為主西方世界究責壓力,在「新型國際關係」戰略思考下,中共仍希望建構有利「中國模式」發展的全球化環境;因此,一方面積極推動各種海外援助的「防疫外交」;另一方面,仍極力避免和美國形成對抗格局。換言之,後疫情時代的中共發展戰略,在強化與西方世界進行話語權爭奪的同時,仍強調「維穩」與「發展」。

可預見,後疫情時期的美國不同黨派,都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並將更全面的對中共施壓。在美中兩強都不可能退讓情況下,後疫情的美中關係,勢必是一場遍及多領域的持久戰。而中共將採取「以拖待變」等迂迴戰術:針對美國要求的貿易逆差,短期透過購買美國商品妥協;針對科技封鎖,在推動自主發展道路的同時,尋求繞過美國的可能。但面對美國為主西方國家對疫情的究責甚或求償,中共絕不可能退讓,因為這不僅是對「中國模式」的挑戰,更是對中共政權的顛覆與和平演變。

因此,後疫情時期美中戰略博弈,注定是一場沒有太多交集的各說各話。在這情勢下,台灣要如何創造最佳利益?是值得深思的嚴肅課題。









畫中有話/高雄 加油


2020-04-23 23:43 聯合報 /   記者劉學聖
記者劉學聖/攝影


上周數日零確診,民眾好不容易放下心頭大石;不想,海軍敦睦艦隊染疫骨牌效應,又讓高雄陷入疫情。確診者高風險足跡都在高雄打轉,為此,高雄市府更與中央疫情中心不同調,高雄人又如何高興的起來?

高雄地標85大樓,昨晚特別點燈排出「加油」兩字,旁邊有張大大笑臉。業者希望市民可以打起精神面對疫情反撲,也為所有防疫人員加油打氣,期待只是黎明前的短暫黑暗。











漁港警戒啟動 打響防疫保衛戰


2020-04-23 23:34 聯合報 /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新冠肺炎已對水產漁獲造成衝擊。 圖/北觀處提供


新冠疫情雖然目前為止,還未對糧食供應鏈產生影響;但運輸物流確實面臨挑戰,且若干糧食出口國開始出口管制,甚至禁止出口;有些國家則於國際間大量採購糧倉以備不時之需,恐讓問題更加惡化。為此,國際組織大聲疾呼,各國應確保食品貿易暢通。

這次疫情,首當其衝的是生鮮及漁獲交易,養殖漁產品則漲跌互見;至於加工品,則受員工短缺及因防疫導致生產效率降低影響。受疫情影響,過去漁船入港後港邊人聲鼎沸,大批買家忙著挑選魚貨,並圍著拍賣員競價場景,已不復見,連帶漁港附近餐廳與商店,生意大受影響。

民眾希望政府能及時伸出援手,紓困以協助度過難關。疫情當下,如何維護港口正常運作的同時,也能確保漁業供應鏈所有人員(特別是外籍漁工)的健康和福祉,成為政府防疫上的另一考驗。

目前國外已有漁港採取遠端辦公方式,在不減少員工情況下,大幅減少港口現場工作人員,並保持社交距離;也有嘗試採取電子拍賣或線上拍賣,避免人潮聚集;對於港區進出人員,一律進行體溫量測(在台灣則要求戴口罩),超過標準值者禁入;船員出海、返港及海上作業期間都要量測體溫,及注意身體狀況並定期回報;對漁港及周遭環境動員社區力量,加強清掃及消毒來確保安全。這些措施,對維護漁業正常運作及相關人員的健康起了很大作用。

此次病毒傳染力雖可怕,但是根據國外經驗,團結和社區意識對克服疫情挑戰,及確保食物供應鏈順利運轉,極為重要,畢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獨善其身,需要一起抗疫。













海峽兩岸上的疫情迷霧


2020-04-23 23:38 聯合報 /   段昌國/大學退休教授(台北市)
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愈行愈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籠罩全球,對海峽兩岸其實如一片煙幕,終究會飄散而去,但兩岸的形勢已漸變化。

九二共識,不論主觀客觀,已失去定海神針的作用。這本是雙方當事者的一種善意,推倒這個美意的,正是民國105年(二○一六年)上台的蔡政府。當時環繞在勝選情緒下的親綠團體,不但肯定這是台灣的多數民意,甚至認為中國大陸也不會採取疏遠民心的政策。

泛藍的一方,愈來愈往懷舊傾倒,而且瀰漫一種焦慮不安的情緒。更有趣的是,中國大陸儼然成為泛藍心中的期待,統一尚未成為選項,但對大陸中國自由、民主、人權的看法,有了新的認識,擁有這種看法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多得多。

蔡政府用「這個國家」取代中華民國後,這種現象愈來愈顯著,不當黨產造成的分裂,年改代表的新正義,同性婚、一例一休、經濟低迷;蔡政府卻訴諸原住民,表達歉意,從根本來剷除漢人中國的意識。蔡政府種種匪夷所思的政策措施,造成兩岸愈形分離;蔡政府隱藏在新冠肺炎疫情迷霧中,台灣有何不妥,執政者就透過LINE行銷八十三項政績,來自我麻醉

台灣意識是蔡政府的勝利攻擊線,我們若不斷列舉執政者的對策,非但不能警醒蔡政府,反使得綠營各派系的尖嘴利牙得到更大的辯護天地。

泛藍一方在小確幸下自我陶醉,另有取樂之道。我學史多年,常想這個國家究竟是「偏安」,還是「裂解」?

中國大陸崛起後,西方各國心情複雜,不知是要圍堵、還是交往,但美日兩國顯然是傾向對抗與衝突,這正給了蔡政府一個安慰的倚靠,以川普所代表的美國善變,使美國更強大背後隱藏的自我利益取向,是放棄台灣或一中原則,隨時發生的可能性不能忽視。

外交休兵,海峽中線本是兩岸善意的表現,若是雙方漸行漸遠,美日的勢力下滑,實體一中出現的可能,也是不容忽視的。











教宗訪陸 我第二波斷交潮警訊?


2020-04-23 23:24 聯合報 /   李晨鐘/大學特約講師(高雄市)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十二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主持復活節彌撒。 (美聯社)


義大利媒體真相廿日報導,教廷國務卿帕洛林正秘密安排教宗方濟各訪問大陸,第一站就是首傳新冠疫情的武漢。報導稱,教宗訪問首站選在武漢,是因為近日武漢正式解封,教宗到訪可為當地與其他地區和國家帶來重生、重啟的希望。外交部宣稱,報導內容是一則未經查證的傳言,屬小道消息,外交部不會評論

但是小道消息往往是正式訊息的前奏。教宗若能訪問大陸,代表教廷準備將大使館遷往北京。面對此情勢,民進黨政府除加強與教廷溝通外,束手無策

過去,我邦交國傳出警訊時,民進黨政府總是立刻對邦交國加碼援助,與中共展開拉鋸戰。如果不幸斷交,就指責中共金援外交。但教廷不是一般世俗國家,民進黨政府無法對教廷加碼援助。教廷如果轉向中共,也完全不是金援因素。

教宗倘若真的訪陸,可說是教廷進一步對大陸送暖,並希望取得回報。中共外長王毅二月曾為了宣傳中國抗疫成果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教廷外長蓋拉格則於十四日藉機會晤王毅,表達教廷對中國對抗疫情的肯定。

前述報導分析,如今全球多國仍處在疫情高峰,大陸則因疑似隱匿疫情,飽受國際抨擊。教廷在此時展開教宗訪陸計畫,顯然有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鞏固聲望。

教廷亟欲向中共示好其來有自。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位時,即積極與陸方接觸,目的在改善雙邊關係,希望中共承認教廷在天主教領袖地位,同時停止迫害大陸忠於教廷的地下教會

民國107年(二○一八年)九月廿二日陸梵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北京首度承認教宗是中國天主教會領袖,對教廷而言,是前所未有的進展。然而這項臨時性協議效期僅兩年,教廷盼延續協議,予制度化。教宗訪陸當能有助根本解決主教任命,同時促進大陸愛國教會地下教會逐步共融

教廷與中共關係升溫,也可說是近來兩岸關係冰凍結果。民國108年(一九年)九月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相繼與我斷交後,中共考量我總統大選將至,刻意避免予民進黨政治操作口實,沒有繼續奪我邦交國,第一波斷交潮暫時終止。日前,海地邦交出現警訊,現在又傳出教宗訪問大陸訊息,民進黨政府如不立即設法改善兩岸關係,將如何避免第二波斷交潮來襲呢?

陳亮恭/退休=退+休?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退休=退+休?
◆  盛治仁/危機時的決定 定義了我們是誰
◆  蘇蘅/新冠挑戰 媒體展現了什麼?
◆  朱宗慶/表演藝術「現場」與「線上」的撞擊
◆  楊渡/發一點良心,發現金吧!

◆  王健壯/亂噴口水的人應該保持政治距離
◆  方祖涵/灌籃,抖音,與會議軟體
◆  王正方/新型冠狀病毒與種族歧視
◆  黃介正/「將道」亦為「人道」
◆  薛承泰/在疫情中升學,苦了誰?
◆  趙春山/冷眼看一場無謂的政治口水戰
◆  葉銀華/繼續觀察文曄被收購案

◆  洪蘭/找回同舟共濟的精神
◆  周行一/我們如何一起抗疫?
◆  盛治仁/不讓疫情改變善良的心
◆  林中斌/疫災煞全球 人類共戚休
◆  馬凱/對抗新疫應如世界大戰!
◆  陳立恆/求真者生.魔幻者亡
◆  朱宗慶/紓困藝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  王健壯/這個獨立機關忘了我是誰
◆  范疇/習近平現在需要蔡英文 川普也是
◆  方祖涵/每天都是愚人節
◆  楊志良/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陳亮恭/退休=退+休?


2020-04-23 23:28 聯合報 /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將在5月施行,鼓勵企業繼續雇用已達退休條件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44年(一九五五年)成立的經濟事務研究院是英國政府經濟政策智庫,於民國102年(二○一三年)發表「工作愈久,健康愈好的報告,內容指出,無論退休年齡為何,英國人平均退休兩年後,生病、憂鬱、失能等風險明顯上升。隔年法國的大規模退休研究也發現,與同齡人相較,每晚一年退休的失智風險下降百分之三,退休與健康間具有令人擔憂的關聯

現代退休制度,是十九世紀末俾斯麥所提,當年的背景在於建立勞工保險年金制度,當時所用德文為rente,與法文相同,概念上比較像是養老金,係指一定年紀以上勞工由政府以養老制度照顧.當年德國平均餘命不到五十歲,接受養老制度照顧的門檻為六十五歲,制度設計目的,在照顧真正老邁且多病的勞工。

英文退休為retire,字根的意義比較像是withdraw,也就是自工作退下,類似狀況在日文則以「引退」稱之,也是自某個工作退下,都只有「退」而無「休」的意義。退休制度發源的時候,人民的平均餘命短,依照年齡自工作崗位退下時,多已是老邁多病狀態,自然以休養與休息為人生的階段目標,現在德文退休為 ruhestand,意思是平靜的休息,已非rente所指養老金。

中國歷史上只有士大夫官員有退休制度,自西周起稱為「致仕」,是指將官位返還給主上,僅有「退」而沒有「休」的意義。《禮記提及七十而致仕,告老還鄉也已是養老概念。「退休兩字首見於唐代韓愈復志賦序》,旨在抒發他因病辭退官位的心情,感嘆仕途不順,才華未有發揮卻已轉眼老病而退休。自韓愈之後,「退休」一詞便常見於文獻,除闡述因老邁疾病而辭去官職之外,也逐漸多了縱遊山林的逍遙寫意,逐漸構成今日對於退休的想像。

退休制度源自德國,但歐美卻逐漸修正退休內涵,已開發國家平均餘命超過八十,六十五歲退休除增加年金負擔,更因社會勞動力老化與缺乏,造成社會經濟發展困境。部分國家更廢止以年齡作為退休依據,以免失之對年齡的歧視,僅規範年金請領年齡,不以年齡定義社會角色。歐盟對國家活躍老化評比,直接納入五十五歲以上勞動參與率作指標,也是強調過早離開職場,對國家活躍老化的影響

台灣平均退休年齡約六十二歲,而六十五歲以上勞動參與率僅約百分之八,平均享有廿年退休時光現代的退休與俾斯麥思考的處境已然不同。現今政府與民間不斷推動各種退休後活動及志願工作,倡議「退而不休」理念,以維持年長者的健康與社會價值。但,趕著退休再拚退而不休,是個有點怪的邏輯,「退休」兩字的意涵應該重新檢視,甚至應以更積極詞彙取代。

瑞典與德國,在高齡人口百分之十五時推漸進式退休」,若干年前開始調整工時、工資,搭配職務再設計,改變退休內容。一方面減少國家因高齡化導致勞動力缺乏影響經濟,二方面促進年長者活躍老化,再者也可促進職場世代共融,自高齡者調整出的薪資與工作轉為聘任新員工,避免影響年輕世代就業,台灣今年高齡人口達百分之十五,退休不應是單純「退」與「休」,應賦予嶄新的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