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最低工資立法 還欠東風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952/web/

◆  聯合報社論/會革命不會執政,民進黨的性格宿命
◆  聯合報黑白集/10月25日這一天
◆  經濟日報社論/最低工資立法 還欠東風







經濟日報社論/最低工資立法 還欠東風


2018-10-25 00: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勞動部長許銘春近日表示,勞動部已完成「最低工資法」草案,將在月底預告。她認為,最低工資法上路後,不僅可提高法律位階,就連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的開會時間、應參考或得參考指標,乃至行政院的准駁,都可法制化而更明確。
最低工資法是蔡總統在競選時提出的勞動政見。她認為,最低工資法能改善長期受低薪化影響的低所得勞工及其家庭的最低生活水準,不僅要提高立法審議位階,還要將最低生活所需參考的社經指標入法,以「撐住勞工及其家庭經濟生活」。
報載勞動部設計了七項最低工資參考指標,除了現行基本工資「形式上」會參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勞工平均薪資年增率、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國民所得與平均所得、勞工工資與家庭收支調查外,還列入「最低生活費」。
現行的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是在民國77年(1988年)誕生,雖然也訂有不少參考指標,但是實務上運作,卻演變為主要考量雇主的支薪能力,及勞工的購買力。例如,在亞洲金融風暴、國際金融海嘯發生之際,基本工資幾乎就處在「凍漲」狀態,而勞工領到薪水,則多與養活個人有關,少了維持家庭支出的面向。
一般說來,一份能考慮到支撐家庭經濟生活的工資,多會被認定為「生活工資」,它和基本工資並不是互斥的,世界上很多國家在計算基本工資時,也會融入生活工資的概念。
在國際上,百年來積極主張生活工資的國際勞工組織(ILO)就倡議,最低工資應足以克服貧窮,不僅要能滿足勞工個人,還要能滿足家庭生活所需。目前像是美國、英國的一些城市,以及韓國的部分行政區,都透過了鼓勵、自願、公家機關先行的方式,推動生活工資
在台灣,目前除了勞動部即將預告最低工資法草案外,包含國民黨團、時代力量也有類似提倡生活工資的立法主張。像是時代力量就直指,最低工資要能滿足勞動者及受扶養家屬的最低生活需求,其採用的公式是以社會救助法所規定的最低生活費乘上勞工本人與就業扶養比
從理想面來說,一份有溫度能養活家人的工資,可讓工作者充分感受到勞動尊嚴,似乎也可為時下飽受低薪、工作貧窮所苦的厭世代,提供一盞明燈。不過,從務實面來說,最低工資法要能推動,眼下還缺了不少「東風」,最直接的就是雇主能否負擔一份包含生活工資,但總額勢必超過基本工資的薪水?雇主是否因此減少聘僱,或改用更多派遣,造成更多的非典型僱用?抑或乾脆關廠外移?
對於政府來說,如何制訂漸進、可行的路徑,讓雇主負擔得起,又能抑制「政策調薪」帶動的物價、失業率飆升,至關重要。舉例來說,韓國為了在今年調升最低薪資16%,在去年就準備了3兆韓元要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即便如此,韓國此刻還是創下了八年來最高的失業率,十足考驗政府損害控制的能力
在論述上,為什麼在政府建構的社會安全、福利體系外,雇主現有除了支付員工薪酬,提供員工福利外,還要再兼顧員工撫養家庭的需求,若是單身員工,薪水就可少發一點?另外,什麼是最低生活費?它的內涵有哪些?食品、醫療、教育、稅賦、居住等,都要全包嗎?這些外界尚有疑慮的地方,還有待政府建立社會共識







聯合報黑白集/10月25日這一天


2018-10-25 00:1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黨日前舉辦「慶祝台灣光復」大會,揮舞國旗齊唱愛國歌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天十月二十五日,少數人仍手執國旗慶祝,但已不復「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的氣氛。獨派甚至使用「終戰日」一詞,明言拒絕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手中「光復」台灣的說法
台灣人民擁有不同歷史集體記憶,或許不能勉強「定於一尊」。但史實不容竄改二戰期間,台灣為日本殖民地,縱然有些台灣人因生長背景而以「皇民」建立了身分認同,但日本軍國主義對台胞徵軍,製造出大量戰爭犧牲者此乃史實,非「詮釋」的問題吧
現今的「台日友好」呈現奇妙景象。去年台灣赴日旅客超過四百五十萬人次,台灣高官今年赴日高達四十三次,可見交流熱絡。而日本政府除鍥而不捨推銷核安疑慮食品入台,最新爆發造假醜聞的日本KYB承認瑕疵避震設備「只外銷給台灣」,這也太不夠意思了吧?
日本確有「八一五終戰日」,是當年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如今往「和平祈願日」推動,將退位的明仁天皇今年此日也鞠躬道歉表示對二戰「深切懺悔」。但政客如安倍晉三推動修憲,顯示軍國主義心思不死,各國皆表疑慮
唯有台灣,在琉球設立悼念戰爭亡魂的「台灣之塔」,明載「當年日台戰士皆為同袍,生死與共」,落款人明白寫著「總統蔡英文」,府方卻諉為民間團體撰擬,與政府無涉。看來,小英與堅不道歉的安倍,對「終戰」想法站在同一戰線?也難怪,十月二十五日這一天,思憶「光復」者越來越失落了!







聯合報社論/會革命不會執政,民進黨的性格宿命


2018-10-25 00:1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選戰主軸由「改革挺下一代」,改成「改革不回頭,鬥陣顧台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原本選戰主軸「改革挺下一代」,已悄悄改成「改革不回頭,鬥陣顧台灣」。民進黨想擁抱下一代,奈何新世代不領情,只好撐著變調的「改革」,重彈「顧台灣」的意識形態老調。問題是,雖然蔡英文總統「改革」不離口,民進黨政府卻用革命的手段治國理政,不領情的又豈止新世代;會革命不會執政,正是民進黨的性格宿命
卅年前,蔣經國總統逝世後,國民黨內有大老堅持絕不可放棄「革命民主政黨」頭銜。這種墨守過去的「凡是派」,很快就在要求民主開放的社會思潮中被吞噬。進入九○年代後,黨內有人緬懷革命理想,但已沒人想戴「革命」這頂帽子。
民進黨成立之始就自詡民主,並對「革命」百般嘲弄抨擊。經過卅年的民主發展,甚至三次政黨輪替後,我國早已脫離革命階段,但民進黨把民主先賢的理想揮霍殆盡,卻愈來愈迷戀起革命的血腥
革命的政黨,是對現今制度抱持否定態度,相信激烈的非常手段才能革除問題過程即使造成破壞與傷害,也是應該容忍的代價。舊制度與舊價值的擁護者,必然冥頑不靈,非革命打倒不可;其間並不存在一般政黨政治的談判與妥協,只有你死我活的戰鬥關係。不摧毀反動勢力,就不能樹立正義。
革命政黨另一特色,是對本身正確性有絕對自信,對一般大眾的覺醒卻高度懷疑,不同立場者的權力也非平等。就像「革命民權」,主張支持革命者才能享受民權,反對者不可授予權力又認為民智不足,即使革命成功,仍要繼續「牧民」行憲前國民黨主張,經過軍政、訓政,才能還權於民至今共產黨則仍宣稱,「要擔負起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責任」,根本不認為他人有權執政
民進黨的興起,反映了社會對國民黨「黨八股」的厭惡。然而對照今日蔡政府作為,可以發現:即使民進黨根本不知革命理想為何物,掌權後卻毫不掩飾地以改革為名,肆行革命的顛覆
當然,民進黨與革命黨仍有不同。它的使命褪色,「顧台灣」其實是顧自己門面;它的轉型未成,當家會鬧事,執政搞革命。它坦言無力推翻中華民國,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和國號;需要穩定台海情勢時,還會更往中華民國靠攏。傳統革命黨透過武裝鬥爭奪取政權;從黨外到民進黨,則是在街頭衝撞與選舉運動交相掩護中,不斷擴大黨國體制的缺口。
但民進黨的民主價值只剩選舉即使取得政權,民主的形式也愈發難掩革命方式的破壞。民進黨被質疑搞文革、去中國化,甚至對中華民國「偷梁換柱」。憲政主義被棄如敝屣,分權制衡和程序正義的要求,完全不能約制民進黨的革命顛覆手段。凡被認定為舊體制的代表或附隨,甚至舊價值的符號,都屬不義的象徵,都應徹底剷除;株連之廣,不僅動搖國家基石,更攪翻社會深層核心價值。
蔡政府毫不介意使出各種違反民主法治的手段,例如挾國會優勢,量身制定踰憲的法律,擴張權力,追殺在野黨。獨立機關雖然「升格為東廠」,其實淪為民進黨附隨原應扮演分權制衡角色的立法、司法兩院,也分別成為行政權的側翼與奴婢甚至監委都爭當廠衛而不以為恥。一個民主政黨怎會如此破壞民主憲政?如果不是民進黨的性格宿命,執政又怎麼像在革命?
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民進黨國代曾呼籲「防止革命政黨破壞民主憲政秩序」,如今民進黨政府卻頻以改革之名破壞民主憲政秩序。會革命不會執政,所以當民進黨拿改革之名邀寵下一代,下一代卻不挺民進黨了;蔡英文還高呼「改革不回頭」,但社會大眾已經體認,民主時代不再需要「非常時期」,更不需要每天把「改革」掛在口頭的革命顛覆,台灣需要的是民主憲政與民生經濟

【重磅快評】「會做事的政府」連請辭都演得拖拖拉拉

◆  【重磅快評】「會做事的政府」連請辭都演得拖拖拉拉
◆  【即時短評】普悠瑪案司機員大概要獨自揹黑鍋了

◆  【重磅快評】辦司機員結案? 普悠瑪事故調查「出軌」了
◆  【重磅快評】押普悠瑪司機員防串證 是否有什麼誤會?
◆  【重磅快評】大官這樣的災害應對,可以嗎?
◆  【重磅快評】大官這樣的災害應對,可以嗎?
◆  【即時短評】政府帶風向責推司機扛?不要草菅人命了
◆  【即時短評】18死…部長還認為運安會「海運」優先嗎 ?









【重磅快評】「會做事的政府」連請辭都演得拖拖拉拉


2018-10-25 15:12 聯合報  主筆室
行政院今天舉行院會後記者會,交通部長吳宏謀(右二)出席報告台鐵事故的因應,吳宏謀在會中鞠躬道歉。 記者邱德祥/攝影



普悠瑪出軌事故一路掩蓋真相的主角鹿潔身請辭獲准,社會的反映沒有絲毫正面;因扭曲真相、嫁禍下屬遭戳穿而請辭,其實是「東窗事發、遁逃」;請辭還不只是先前綠委談外配差別待遇的「剛好而已」,根本是演戲
行政院記者會上透露鹿潔身請辭獲准的交通部長吳宏謀,社會更關心他的去留,用詞也更直接「還戀棧嗎?」吳宏謀道高一丈地回應「已口頭請辭…,會負起政治責任…,去留由長官決定…」,部長的用詞嫌冗長,其實意思是「我賴著不走,你能怎辦?」記者再問,他老兄一律以大打呵欠回應。
政務官請辭其實重如泰山,民國66年(1977年)蘇澳港翻船師生傷亡慘重,時任教育部長的蔣彥士第一時間請辭負責;民國72年(1983年)豐原高中禮堂倒塌,省教育廳長黃昆輝立刻請辭負責。政壇高官重視名節、風骨,遠超過權力滋味
遺憾的是政權輪替後綠營高官請辭變得輕如鴻毛,甚至淪為戲碼,升官圖遊戲再上一階,吳宏謀即是罄竹難書的例子民國103年(2014年)高雄氣爆案炸翻鬧區,時任高市副市長的吳宏謀請辭幫陳菊市長扛責,避幾個月風頭後,菊姐感恩邀他回任原職不好久,吳宏謀高陞政務委員、工程會主委、高港董事長,之後竟然出任交通部長
請辭應是何等嚴肅的大事,吳宏謀模式成了範本,下位會是誰?沒錯,鹿潔身是候選人吳宏謀只要命夠重、臉皮夠厚,普悠瑪超級大災難沒讓他摔下交長寶座,怎能不大大酬謝幫他擋子彈的鹿潔身?什麼位子讓你選,即使暫時沒缺安插,交通部事業單位有的是獨董肥缺
可惜這齣辭官戲碼演得太過拙劣普悠瑪事件意圖栽贓給尤振仲司機員,第一時間全民都質疑劇本毫無邏輯宜蘭檢方之前聲請羈押禁見下重手,更讓不願多事的台灣人站出來講話更關鍵的發展是真相呼之欲出之際,台鐵當局竟然開記者會擺明咬尤振仲到底,那股狠勁,讓同為綠營的上級、中央調查小組召集人吳澤成都看不下去,戳穿全局
鹿潔身去職,國人只覺得罪有應得,無絲毫欣慰之情。一因更多高官還賴在位子上,再因綠營官衙風氣竟然敢公然說謊、殺忠臣鋪遁逃之路不算複雜的事故真相調查,竟然敢扭曲事實挑戰全民智慧,難道這就是「會做事的政府」?









【即時短評】普悠瑪案司機員大概要獨自揹黑鍋了


2018-10-25 08:31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台鐵普悠瑪列車翻覆造成嚴重傷亡。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杜建重攝影



日前普悠瑪列車翻覆造成18死百餘人傷,檢調、行政部分正在進行調查之際,特定媒體又爆出,尤姓司機員涉嫌吸食安非他命,在今年2月被台北地檢署緩起訴,在調查期間,台鐵基層、高官與行政院輪流放話互相打臉之際,又扯出司機員吸毒,看來這個案子大概已經偵查終結,司機員揹黑鍋一人扛責大勢底定,而台鐵、交通部及行政院,這次可望順利過關
不少長途駕駛者為求提神,輕則檳榔抽菸、重則吸安,這已經是業界的潛規則,公路駕駛都會如此,像台鐵這種司機員人力長期不足的企業,會有司機員吸毒,不意外,只是,台鐵內部有無控管,倒是令人起疑
安非他命屬於二級毒品,吸食若遭查獲,初犯可以在看守所觀察勒戒45到55天,經醫師評估無再犯之虞就可以緩起訴,若被告同意在外自費戒毒,也可以獲緩起訴,但期限時間較長,根據北檢調查,尤在去年底被查獲,現在還在緩起訴處分期限內。
若尤不主動告知台鐵,依照現行法令,台鐵無從得知司機員犯案,若只是單一個案也就算了,倘若台鐵發生像過去台中清泉崗基地士官兵染毒案,那搭乘火車的民眾,恐怕陷入司機員毒駕危機,危害性不輸給酒駕。
另外,司機員並非名人,涉嫌吸毒也已經過數月,為何在此敏感時機突然被特定媒體爆料,是否高層授意?要讓司機員獨自扛責之前,持續不斷抹黑他,然後再順理成章將他單獨起訴,這樣,台鐵、交通部、行政院就可以順利過關
司機員吸毒固然不對,但這是個案,還是台鐵內部的普遍現象台鐵、交通部有無徹查到底還有哪些司機員染毒,現在看來中央持續帶風向,目的就是要讓司機員一個人扛責,看來政府對行政體制的紊亂毫無作為,只期望透過司法來解決,實在令人憂心。

聯合筆記/韓國瑜現象只是曇花? 牽動國民黨未來布局

◆  激進路線 難把選票極大化
◆  聯合筆記/韓國瑜現象只是曇花? 牽動國民黨未來布局
◆  非核列車失速 能源政策恐出軌
◆  普悠瑪翻覆/當年人命犧牲 沒改變台鐵
◆  普悠瑪翻覆/建立災情平台 正確、動員、安民心
◆  普悠瑪翻覆/台鐵跑馬燈狀況外
◆  華郵記者命案 川普會捨利益制裁沙國
◆  回響/健保病床 定期監控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952/web/







聯合筆記/韓國瑜現象只是曇花? 牽動國民黨未來布局


2018-10-25 00:34 聯合報  林修全
台鐵發生普悠瑪翻車意外,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到高雄捐血中心捐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創造一股「韓流」,恐怕不只讓民進黨緊張,就連國民黨人士都可能心存忌憚。
韓國瑜能否選上高雄市長,尚屬未知數,不過,選戰過程中,他將對手壓到喘不過氣,還能抽空南北趕場,為其他候選人站台,拉抬國民黨整體聲勢,就算韓國瑜最後輸掉選戰,幾可斷定各界評價將是「雖敗猶榮」,因為他替國民黨立下汗馬功勞,未來藍營布局絕對有他的一席之地
何況韓國瑜去年投入國民黨主席選舉,已充分展現企圖心,當時同台競爭下,韓國瑜的票數雖然輸給現任黨主席吳敦義、前主席洪秀柱和副主席郝龍斌,如今韓國瑜即將一戰成名,未來在國民黨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只要韓國瑜繼續發光發熱,成為國民黨內耀眼的明星,指日可待。
因此,面對韓國瑜是否為黨內另一顆太陽,吳敦義才會說,「幾個太陽都很好,但地球只要一個太陽。」同時,不忘解釋是他任命韓國瑜為高雄市黨部主委;針對同樣話題,韓國瑜也巧妙回應,「國民黨需要一個后羿,把其他太陽射下來,因地球不可能有那麼多太陽。」更強調說「國民黨有黨主席」。
雖然雙方展現對彼此的尊重,眼前考量當然是一個月後的選舉,但談話裡暗藏機鋒,恐怕待選舉結果底定,國民黨展開新一波的人事洗牌、布局時,就被迫得處理國民黨內幾個太陽的問題,屆時,是合縱連橫、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還是正面迎戰、直接上演卡位戰,現在各陣營早已私底下盤算。
只是與其算計未來黨內競合關係,倒不如正視韓國瑜快速竄紅的現象,這正是國民黨以往最大的弱點
昔日的國民黨,予人「老、男、藍」的刻板印象,總是吸引不到青年族群,連帶將網路世界拱手讓給民進黨。但韓國瑜懂得利用年輕人熟悉的語言,在網路上占有極大聲量,甚至可以和綠營網軍一較高低。
即便最後縣市長選舉結果,無法將這些能量換成實際選票,日後只要能掌握韓國瑜的這些優勢,截長補短,國民黨將可充分注入新血、重新打造形象,但就怕國民黨內不允許其他太陽的存在,讓韓國瑜現象在藍營只是曇花一現。






回響/健保病床 定期監控


2018-10-25 00:34 聯合報  李純馥/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台北市)
健保病房常一床難求,但依規定,公立、私立醫院健保病床比率應分別達七十五%及六十%以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廿四日「急診室躺三天 住不進、出不了」,提及一對老夫婦在急診室待床三天,寧願等候健保病床;身為健保署一員,也有家人住院的經驗,可以充分感受民眾看病之苦。
根據健保署統計,近三年醫院急性病床約維持十一萬張床,醫學中心占床率約八十二%,區域醫院六十七%,地區醫院僅五十%,顯示各層級醫院急性病床平常仍有收治病人的空間,僅少數醫學中心會有一床難求之現象,且又與各醫院內部收治病人機制管理方式有關。
依規定,公私立醫院健保病床比率應分別達七十五%及六十%以上若未達標準,依其不足數每床處一至五萬元罰鍰,健保署定期監控健保署也要求特約醫院公開資訊,每日於住院櫃檯、官網及病房護理站標示相關資料,不定期實地查核
健保署也提供急診轉診獎勵、醫學中心急診病患下轉住院獎勵、急性醫療醫院醫師訪視獎勵等,透過醫院協調轉院,原醫師也可到轉診醫院訪視,讓病人放心


王正方/國語日報70歲 只值458.75元的轉型正義?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正方/國語日報70歲 只值458.75元的轉型正義?
◆  沈呂巡/只是川普貨架上的商品?
◆  王文華/變老的初學者
◆  蘇蘅/媒體看選戰 眼裡只有馬戲團

◆  王健壯/羅秉成維權本色的政治考驗
◆  陳亮恭/電玩遊戲防老的產業契機
◆  盛治仁/選舉一時 做人一世
◆  方祖涵/計畫經濟的體育計畫
◆  洪蘭/棉花糖實驗新啟示
◆  林中斌/以色列最大港交中國
◆  黃介正/「辜汪上海會晤」廿年

◆  葉銀華/大陸經濟怎麼了?
◆  薛承泰/兒虐尤烈於恐攻
◆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  楊志良/選民易冷
◆  周行一/美國到底要什麼?要得到嗎?
◆  嚴震生/實至名歸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蘇起/美國會來救嗎?

◆  王健壯/監委得不到大法官的關愛眼神
◆  施振榮/財團法人法 衝擊財團法人業務推展
◆  馬凱/兩岸賽局 誰能勝出?
◆  盛治仁/別把子女成就 當自己的桂冠
◆  劉維公/一座生病的城市
◆  沈呂巡/從諮議引起「滋議」說起
◆  范疇/台獨與台灣中性化(Neutralization)







王正方/國語日報70歲 只值458.75元的轉型正義?


2018-10-25 00:34 聯合報  王正方(電影導演)
教育部與國語日報社的戰火延續迄今未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陪伴絕大多數台灣孩子長大的國語日報,今年十月廿五日滿七十歲,如今小亨利是個老亨利了。國語日報為台灣語文教育長年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國語日報七十年來奉公守法,從不曾有踰矩之想,如今卻為訴訟所惱。當今的教育部認為:最初本部出錢辦國語日報,該報是個屬下機構,現在該歸位了。教育部不承認新改選的董事會,派七個人任報社董事。雙方告上法庭,初審結果教育部敗訴。
七十年前的事,很多人都不清楚。早年在北平的「國語小報」,奉命赴台灣創辦國語日報,教育部撥經費金圓券一萬元(折合新台幣四五八點七五元),後因戰事緊張,教育部答應的編制和經費都未兌現。經過千辛萬苦,國語日報於民國37年(一九四八年)十月廿五日如期出版了創刊號;但新報紙尚未打開銷路,沒有經費,有斷炊之虞。
文獻記載,當時的教育部次長田培林面告國語推行委員會主委:「你們必須做自給自足的打算,千萬不要仰賴教育部給錢。」黨國元老吳稚暉先生也說:「你們應該把它當作一種社會事業來辦。」
教育部沒有再撥一毛錢給報社。不久國語日報拿到生意:台灣省政府訂卅萬冊有注音符號的三民主義,暫時解去燃眉之急。那時只有國語日報,才能印發注音書籍。它是一樁普通商務交易,並非政府補助。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自己的版稅,多年作無私的奉獻,終於奠定了局面,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教育部下令辦國語日報,出刊後棄之不顧,國語日報成了「棄嬰」。七十年後「棄嬰」奮鬥有成:世世代代的台灣孩子,人人爭看國語日報、讀古今文選,增進語文程度、出版多種書籍刊物屢屢獲獎、年年舉辦少年國語杯桌球賽,培養了多位國手…,貢獻多到不可勝數。
棄嬰兒於不顧的父母,回頭來確認親子關係,應該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誰料到卻是要派員入駐(或入主)財團法人董事會,不承認它是民間組織等。只因為早年曾資助過四五八點七五元,便要你們認祖歸宗,一切由爸爸來管!當年的棄嬰一無所有,長年刻苦奮鬥,如今有點身價。算起來是個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或許不是圖利,是「去中國化」的措施之一,要推行另一種國語切莫胡言揣測,傳「假新聞」的廣電媒體罰二百萬元,識時務者應謹言慎行
民主制度選出的執政者,以「人民公僕」自況,公僕應該為民眾服務,憑著什麼天條法理,就「巧取豪奪」起來?封建時代的帝王,全面執政唯我獨尊,通常是這樣對待「棄嬰」的。
或許它是促進「轉型正義」的又一章?「棄嬰」行徑絕非正義,政黨輪替,應概括承受,至少現在該道個歉吧!卻又意圖將「棄嬰」的非凡成就拿來我用,算哪門子的正義?
台北地方法院駁回教育部的抗告,認為政府沒有捐助國語日報,但核准教育部派七人進董事會;「拿過來」的目的達到了?
四五八點七五元的轉型正義不可取,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名家觀點/台灣能源政策的四大問題

名家觀點/台灣能源政策的四大問題


2018-10-25 00:13 經濟日報  梁啟源(作者是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行政院賴清德院長10月12日宣布停建深澳燃煤電廠,以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的供氣餘裕新建另一燃氣電廠來替代但16日大潭燃氣電廠所在地桃園市政府宣布,桃園不再接受新建燃氣電廠。行政院的新政策,使能源轉型計畫將帶來的未來電價上漲、北部供電缺口擴大、國家電力更為短絀及國家能源安全堪慮等問題,更為嚴重。
電價影響方面,以觀塘代深澳,是個以氣代煤的政策。經濟部估計民國114年(2025年)電價每度僅需漲0.03元,或上漲1%。這是根據民國106年(2017年)的燃氣與燃煤發電價差-每度約新台幣0.84元計算得出。惟液化天然氣成本約占燃氣發電成本九成,而我國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與原油價格掛鉤,民國106年(2017年)原油價格平均為一桶53美元,是十年來低價區,今年油價平均約為一桶72美元,國際預測機構並認為油價將回到百元以上。
若燃料價格以原油每桶100美元,即民國102年(2013年)燃料價格來計算民國114年(2025年)氣價。民國102年(2013年)燃氣發電與燃煤發電的價差為每度新台幣2.47元,約為民國106年(2017年)價差的三倍,因此對電價的影響約為經濟部估計值(新台幣0.03元/度)的三倍,達每度新台幣0.09元或上漲3%。
在北部供電缺口擴大方面,依據台電電源開發規劃,民國107-114年(2018-2025年)北部新增機組為558萬瓩,除役機組為524.2萬瓩(包含核一、核二及協和電廠),僅淨增33.8萬瓩。惟上述估計沒有考慮北部負載成長的問題,以民國105年(2016年)及民國106年(2017年)平均北部負載成長率1.7%推估民國107-114年(2018-2025年)平均成長率,則至民國114年(2025年)北部尖峰負載將達1,625.5萬瓩,比民國106年(2017年)增加204.6萬瓩。
加上民國106年(2017年)北部原有的供電缺口57.3萬瓩,共計262萬瓩需要新增電廠加以彌補。深澳新電廠(120萬瓩)取消興建,若大潭無法興建替代的新電廠,北部電力缺口達348萬瓩,超過中-北輸電幹線可靠送電能力(200-300萬瓩),北部供電嚴重失衡。由南到北, 若有一高壓電塔倒塌,北部地區就會大停電。
在國家電力短絀方面,政府預期民國108年(2019)後,備用容量率會提高到法定的15%以上,實立基於政府對民國106-114年(2017-2025年)電力供需的預測。在電力需求預測方面,係假設民國106-114年(2017-2025年)年均成長率為1.37%,但由近兩年實績來看,預測實屬偏低。民國107(2018年)比上年成長3%,並已接近民國109年(2020年)預測值。
在供給方面,觀塘接收站已因環差延擱,未來還將面臨環保抗爭, 將影響大潭對八、九號發電機供電,無法如期商轉。而再生能源發展,除可掌握土地嚴重不足外,執行上更困難重重。以太陽光電為例,民國106年(2017年)實際僅年增52.3萬瓩,民國114年(2025年)目標需再增1,823萬瓩,進度嚴重落後。如此立基在需求預測偏低及供給預測偏高的假設下,能源轉型目標原就過度樂觀,現決定放棄深澳電廠,大潭興建又有困難, 未來國家電力, 將更短絀。
在國家能源安全方面,觀塘第三LNG接收站因藻礁保護問題,建廠土地由237公頃縮減十分之九而為23公頃,儲槽僅能保有原計畫四座中的兩座,若再增供氣需求,兩座儲槽僅供發電,沒有多餘容量儲氣,因而每星期都要有船靠岸卸氣,且每艘天然氣船僅能卸一半的氣,須另找台中港或永安港再卸另外一半
一旦天然氣運輸船因冬季季風或颱風因素無法靠岸卸貨,未來靠觀塘接收站供氣的大潭電廠十座機組,半數將會停擺,國家能源安全堪慮。民國106年(2017年)8月15日全台大停電不就是因為大潭電廠供氣發生問題造成的嗎?問題的根源實在於能源轉型政策,殷切期盼政府於此務實重做評估。


梁啟源

現任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為台大經濟系博士,曾赴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為台灣知名經濟學家,專長為能源經濟、產業經濟。梁啟源曾以樂透中獎形容核災發生機率,直言核能政治問題比技術問題難解,是政府能源政策重要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