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952/web/
◆ 聯合報社論/會革命不會執政,民進黨的性格宿命
◆ 聯合報黑白集/10月25日這一天
◆ 經濟日報社論/最低工資立法 還欠東風
經濟日報社論/最低工資立法 還欠東風
2018-10-25 00: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勞動部長許銘春近日表示,勞動部已完成「最低工資法」草案,將在月底預告。她認為,最低工資法上路後,不僅可提高法律位階,就連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的開會時間、應參考或得參考指標,乃至行政院的准駁,都可法制化而更明確。
最低工資法是蔡總統在競選時提出的勞動政見。她認為,最低工資法能改善長期受低薪化影響的低所得勞工及其家庭的最低生活水準,不僅要提高立法審議位階,還要將最低生活所需參考的社經指標入法,以「撐住勞工及其家庭經濟生活」。
報載勞動部設計了七項最低工資參考指標,除了現行基本工資「形式上」會參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勞工平均薪資年增率、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國民所得與平均所得、勞工工資與家庭收支調查外,還列入「最低生活費」。
現行的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是在民國77年(1988年)誕生,雖然也訂有不少參考指標,但是實務上運作,卻演變為主要考量雇主的支薪能力,及勞工的購買力。例如,在亞洲金融風暴、國際金融海嘯發生之際,基本工資幾乎就處在「凍漲」狀態,而勞工領到薪水,則多與養活個人有關,少了維持家庭支出的面向。
一般說來,一份能考慮到支撐家庭經濟生活的工資,多會被認定為「生活工資」,它和基本工資並不是互斥的,世界上很多國家在計算基本工資時,也會融入生活工資的概念。
在國際上,百年來積極主張生活工資的國際勞工組織(ILO)就倡議,最低工資應足以克服貧窮,不僅要能滿足勞工個人,還要能滿足家庭生活所需。目前像是美國、英國的一些城市,以及韓國的部分行政區,都透過了鼓勵、自願、公家機關先行的方式,推動生活工資。
在台灣,目前除了勞動部即將預告最低工資法草案外,包含國民黨團、時代力量也有類似提倡生活工資的立法主張。像是時代力量就直指,最低工資要能滿足勞動者及受扶養家屬的最低生活需求,其採用的公式是以社會救助法所規定的最低生活費乘上勞工本人與就業扶養比。
從理想面來說,一份有溫度能養活家人的工資,可讓工作者充分感受到勞動尊嚴,似乎也可為時下飽受低薪、工作貧窮所苦的厭世代,提供一盞明燈。不過,從務實面來說,最低工資法要能推動,眼下還缺了不少「東風」,最直接的就是雇主能否負擔一份包含生活工資,但總額勢必超過基本工資的薪水?雇主是否因此減少聘僱,或改用更多派遣,造成更多的非典型僱用?抑或乾脆關廠外移?
對於政府來說,如何制訂漸進、可行的路徑,讓雇主負擔得起,又能抑制「政策調薪」帶動的物價、失業率飆升,至關重要。舉例來說,韓國為了在今年調升最低薪資16%,在去年就準備了3兆韓元要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即便如此,韓國此刻還是創下了八年來最高的失業率,十足考驗政府損害控制的能力。
在論述上,為什麼在政府建構的社會安全、福利體系外,雇主現有除了支付員工薪酬,提供員工福利外,還要再兼顧員工撫養家庭的需求,若是單身員工,薪水就可少發一點?另外,什麼是最低生活費?它的內涵有哪些?食品、醫療、教育、稅賦、居住等,都要全包嗎?這些外界尚有疑慮的地方,還有待政府建立社會共識。
聯合報黑白集/10月25日這一天
2018-10-25 00:1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黨日前舉辦「慶祝台灣光復」大會,揮舞國旗齊唱愛國歌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天十月二十五日,少數人仍手執國旗慶祝,但已不復「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的氣氛。獨派甚至使用「終戰日」一詞,明言拒絕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手中「光復」台灣的說法。
台灣人民擁有不同歷史集體記憶,或許不能勉強「定於一尊」。但史實不容竄改。二戰期間,台灣為日本殖民地,縱然有些台灣人因生長背景而以「皇民」建立了身分認同,但日本軍國主義強對台胞徵軍,製造出大量戰爭犧牲者。此乃史實,非「詮釋」的問題吧?
現今的「台日友好」呈現奇妙景象。去年台灣赴日旅客超過四百五十萬人次,台灣高官今年赴日高達四十三次,可見交流熱絡。而日本政府除鍥而不捨推銷核安疑慮食品入台,最新爆發造假醜聞的日本KYB承認瑕疵避震設備「只外銷給台灣」,這也太不夠意思了吧?
日本確有「八一五終戰日」,是當年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如今往「和平祈願日」推動,將退位的明仁天皇今年此日也鞠躬道歉表示對二戰「深切懺悔」。但政客如安倍晉三推動修憲,顯示軍國主義心思不死,各國皆表疑慮。
唯有台灣,在琉球設立悼念戰爭亡魂的「台灣之塔」,明載「當年日台戰士皆為同袍,生死與共」,落款人明白寫著「總統蔡英文」,府方卻諉為民間團體撰擬,與政府無涉。看來,小英與堅不道歉的安倍,對「終戰」想法站在同一戰線?也難怪,十月二十五日這一天,思憶「光復」者越來越失落了!
聯合報社論/會革命不會執政,民進黨的性格宿命
2018-10-25 00:1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選戰主軸由「改革挺下一代」,改成「改革不回頭,鬥陣顧台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原本選戰主軸「改革挺下一代」,已悄悄改成「改革不回頭,鬥陣顧台灣」。民進黨想擁抱下一代,奈何新世代不領情,只好撐著變調的「改革」,重彈「顧台灣」的意識形態老調。問題是,雖然蔡英文總統「改革」不離口,民進黨政府卻用革命的手段治國理政,不領情的又豈止新世代;會革命不會執政,正是民進黨的性格宿命。
卅年前,蔣經國總統逝世後,國民黨內有大老堅持絕不可放棄「革命民主政黨」頭銜。這種墨守過去的「凡是派」,很快就在要求民主開放的社會思潮中被吞噬。進入九○年代後,黨內有人緬懷革命理想,但已沒人想戴「革命」這頂帽子。
民進黨成立之始就自詡民主,並對「革命」百般嘲弄抨擊。經過卅年的民主發展,甚至三次政黨輪替後,我國早已脫離革命階段,但民進黨把民主先賢的理想揮霍殆盡,卻愈來愈迷戀起革命的血腥。
革命的政黨,是對現今制度抱持否定態度,相信激烈的非常手段才能革除問題。過程即使造成破壞與傷害,也是應該容忍的代價。舊制度與舊價值的擁護者,必然冥頑不靈,非革命打倒不可;其間並不存在一般政黨政治的談判與妥協,只有你死我活的戰鬥關係。不摧毀反動勢力,就不能樹立正義。
革命政黨另一特色,是對本身正確性有絕對自信,對一般大眾的覺醒卻高度懷疑,不同立場者的權力也非平等。就像「革命民權」,主張支持革命者才能享受民權,反對者不可授予權力。又認為民智不足,即使革命成功,仍要繼續「牧民」。行憲前國民黨主張,經過軍政、訓政,才能還權於民;至今共產黨則仍宣稱,「要擔負起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責任」,根本不認為他人有權執政。
民進黨的興起,反映了社會對國民黨「黨八股」的厭惡。然而對照今日蔡政府作為,可以發現:即使民進黨根本不知革命理想為何物,掌權後卻毫不掩飾地以改革為名,肆行革命的顛覆。
當然,民進黨與革命黨仍有不同。它的使命褪色,「顧台灣」其實是顧自己門面;它的轉型未成,當家會鬧事,執政搞革命。它坦言無力推翻中華民國,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和國號;需要穩定台海情勢時,還會更往中華民國靠攏。傳統革命黨透過武裝鬥爭奪取政權;從黨外到民進黨,則是在街頭衝撞與選舉運動交相掩護中,不斷擴大黨國體制的缺口。
但民進黨的民主價值只剩選舉;即使取得政權,民主的形式也愈發難掩革命方式的破壞。民進黨被質疑搞文革、去中國化,甚至對中華民國「偷梁換柱」。憲政主義被棄如敝屣,分權制衡和程序正義的要求,完全不能約制民進黨的革命顛覆手段。凡被認定為舊體制的代表或附隨,甚至舊價值的符號,都屬不義的象徵,都應徹底剷除;株連之廣,不僅動搖國家基石,更攪翻社會深層核心價值。
蔡政府毫不介意使出各種違反民主法治的手段,例如挾國會優勢,量身制定踰憲的法律,擴張權力,追殺在野黨。獨立機關雖然「升格為東廠」,其實淪為民進黨附隨。原應扮演分權制衡角色的立法、司法兩院,也分別成為行政權的側翼與奴婢;甚至監委都爭當廠衛而不以為恥。一個民主政黨怎會如此破壞民主憲政?如果不是民進黨的性格宿命,執政又怎麼像在革命?
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民進黨國代曾呼籲「防止革命政黨破壞民主憲政秩序」,如今民進黨政府卻頻以改革之名破壞民主憲政秩序。會革命不會執政,所以當民進黨拿改革之名邀寵下一代,下一代卻不挺民進黨了;蔡英文還高呼「改革不回頭」,但社會大眾已經體認,民主時代不再需要「非常時期」,更不需要每天把「改革」掛在口頭的革命顛覆,台灣需要的是民主憲政與民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