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經濟/中國積極併購 台灣應正面迎戰

.聯合報社論..改革與暴衝,僅一線之隔
.聯合報黑白集.烽火經濟?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積極併購 台灣應正面迎戰




經濟/中國積極併購 台灣應正面迎戰


2016-05-28 02:2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全球最領先的德國磊晶設備商愛思強(Aixtron),日前宣布將接受來自中國大陸福建投資基金6.7億歐元的收購要約;同一天,全球最領先的網路借貸公司美商Lending Club(借貸俱樂部),也宣布中國大陸盛大遊戲創辦人陳天橋已入股11.7%股份。這兩件企業併購案,雖然不同行業,卻別具意義。
近幾年,中國大陸海外收購行動不斷加溫,根據湯森路透的統計,今年光是第1季,中國的海外收購就達1,011億美元,已超越去年一整年的金額。大陸資金如今可以說已買遍全世界,從石油、天然氣、礦產等戰略物資,再到體育、電影、娛樂事業等軟實力,如今又快速布局半導體、網路、金融科技等創新科技領域,大陸積極展開跨國併購,已對全球產業競賽造成巨大衝擊。
大陸的收購行動方興未艾,背後當然有很多因素,包括中國資金充沛、市場龐大及策略結盟等,除了少數因政治或競爭因素無法完成,大部分的收購談判都很順利,畢竟在全球經濟環境不佳、產業競爭激烈的現實下,一方願意花大錢,另一方想獲利了結,也讓中資的全球收購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在全球積極展開的併購大戲中,台灣卻相對沈寂,大部分台灣企業還在為生存而戰,僅有少數能夠展開跨國併購。面對這波來得又快又急的併購潮,台灣產業該如何因應?對於這種另類的國際產業併購外交戰,新政府又應該採取那些對策與行動?
首先,台灣企業家絕對不應該在這波併購潮中缺席,尤其此波收購對象均鎖定具戰略性高附加價值的關鍵技術,台灣若沒有參與,未來的仗肯定更難打。
事實上,此波大陸的收購動作,是有目標、有計畫地展開,範圍從半導體、LED關鍵技術與設備,到軟體、網路等新經濟的全面布局。例如,愛思強生產的MOCVD磊晶設備,是掐住LED(發光二極體)產業發展咽喉的關鍵設備;迄今已累積近200億美元交易量的Lending Club,則以顛覆華爾街金融業為目標。這些企業被中資收購或入股後,未來結合大陸本地的產業實力與市場優勢,必然對全球行業生態造成巨大改變。
台灣大部分企業都沒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資金實力,但更關鍵的問題是缺乏創新超越的企圖心,這是目前台灣企業最欠缺的精神,因為即使個別企業無法獨立完成跨國併購,也可以尋找志同道合的國內外合作夥伴,想辦法參與國際併購的行列。
其實,併購目標原本就不限於海外,台灣內部的整併也很重要。由於台灣人才、資金等資源均很有限,更需有效整合利用,因此,若國內產業整併可以加快,尤其是重疊性高的產業進行整合,更有實力跨到海外。台灣的產業整併一向很慢,如今面對關鍵轉折時刻,企業家更應捐棄成見,像日月光與矽品最後合組控股公司的模式,大家一致共同對外,就是值得鼓勵推動的示範。
至於政府,絕對要正視這個問題,列入優先處理事項,並委託智庫深入分析及研擬對策,做為未來制定產業政策的重要參考。過去台灣的產業政策容易侷限在島內觀點,但如今產業生態發生重大變化,尤其對岸在經濟與產業實力大幅提升下,台灣若持續以迴避或圍堵方式因應,恐怕落得全盤皆輸的局面。
此外,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推出三大促進民間投資策略,其中均較偏重國內產業轉型或五大創新產業的投資,至於對外的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則以配合南向政策為主,但這些規畫都疏忽了國際產業生態的改變,政府仍應針對台灣重要產業項目中,在全球有那些重要的關連企業,進行深入研究與了解,甚至展開合作意願的探尋與接觸,事實上,台灣在多項產業領域中都是具分量的參與者,也是有機會坐上談判桌上的玩家,只有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持續發聲,才不會讓台灣在全球收購潮中被忽略。

聯合/烽火經濟?


2016-05-28 02: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政府政經戰略的全貌逐漸揭露,儼然愈來愈像李扁時代的格局。
一、否定九二共識,被北京指為「破壞現狀」。二、否定「活路外交」,「烽火外交」可能死灰復燃。三、宣示不再重啟貨貿談判,這是「新戒急用忍」?四、強調加入TPP,這是「不抱美國大腿、抱誰的大腿」?
最令人矚目的是新南向政策,與兩岸經貿儼然不是以「增補」為目標,而是以「替代」為宗旨。北京已將新南向視為蔡政府的政治性挑戰,謂為「違反經濟規律/為政治服務」。也就是說,新南向非但將是兩岸未來的經濟戰,且將是政治戰與外交戰。
在「烽火外交」可能再燃之此際,「烽火經濟」有否可能成為蔡政府未來四年的關鍵詞?
貨貿不重啟,ECFA架構若動搖,這是烽火。陸客來台減額、鳳梨酥賣不出去、遊覽車停駛,大陸對台內需及出口的助益皆可能生變,這是烽火。TPP未必進得去,要進去則美豬及其他高標準的准入門檻對台灣的衝擊,也是烽火。如果,又以新南向政策與北京主導的RCEP、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硬拚,更將烽火連天。此時,北京駐東南亞使館必已全面備戰。
南向素來是「增補」而非「替代」;若欲逆勢翻轉,恐是災難。北京的策略是:一、拉住關鍵台商入陸。二、收縮對台灣內需及出口的讓利。三、圍堵台灣的國際經貿。
這面南向大旗,會是烽火經濟的第一縷狼煙嗎?

聯合/改革與暴衝,僅一線之隔


2016-05-28 02:2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政府上任後首次行政院院會,行政院會後拍攝新任內閣團隊合影,
首次採用俯角拍攝,並雙手交叉胸前向上仰望,拍出不同以往的角度。 
記者邱德祥/攝影


新內閣的首次大合照,不同於以往的排排坐,採取了集體抱胸仰望的姿態,象徵這個被稱為「老男藍」的團隊將以不同的姿態面對執政。事實上,從上任一周來各部會端出的新政,無論被稱為第一槍、第一炮、第一刀或第一把火,皆受到社會廣大的注目;其中不乏「有感」的改革,但「暴衝」式的決策更不在少數。
相對於國民黨執政八年卻提不出多少可觀的作為,民進黨一上台即放手改革,似乎更能讓人民有感。問題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第一槍」中,有些決策缺乏深思熟慮,有些則根本未曾協調溝通,有些甚至超越了自身主管部會之權責。這林林總總,有些引發地方民意反彈,有些理由顯得貧弱,有些則將留下執行後遺症。改革當然是必要的,但若不能減少這類無謂的「暴衝」現象,不僅將抵銷民眾對新政府的信任,更會增加改革的困難。
歸納而言,新內閣受到歡迎的政策,例如購買花東火車票改採實名制,學校服裝儀容的解禁,都是長期引發民怨的生活細節問題,如今獲得解決,民眾自然有感。
至於發生「暴衝」的政策,主要有幾個類型:第一,政治正確型:例如教育部長潘文忠廢微調課綱,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談開放美豬,都是仰承上意而作的宣布,其實缺乏循序推動的計畫。第二,專業傲慢型:例如交通部長賀陳旦宣布端午連假取消夜間免收費政策,及東西向國道擬收費,都是不顧現實因果、也未溝通協調而做的草率決定,後者隨即因反對而喊停。第三,權責混淆型:例如環保署長李應元宣布太魯閣國家公園明年起禁採水泥,其大方向儘管沒錯,卻侵犯了經濟部的權責,也以政治凌駕了環評。其後,他也坦承並未和其他部會溝通,這項說法只是他個人的「國土願景」。
在上述的政策暴衝中,有些將牽動許多民眾的權益,因此很快就遭到反撲;有些關係到特定地區民眾的生計,反對聲浪也很堅定。前者,例如東西向國道收費,賀陳旦馬上遭到綠營地方諸侯的圍剿;後者,例如亞泥禁採,將有上萬民眾生計受到影響,花蓮也傳出不滿聲音。
簡言之,如果內閣政務官不對問題作深入研究,將相關議題層層釐清、解決,卻以為只要擺出改革姿態,說幾句冠冕堂皇的大話,就能使國家新政順利推動,那恐怕唬不了百姓。以連假期間國道夜間免收費為例,目的原在疏散白天的車潮;如今交通部以「肇事率高」為由要取消免收費,試問,如果夜間車流轉而流向日間造成回堵,會是更英明的交通決策嗎?
此外,橫向國道收費若是為了「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那麼,難道因為地方首長群起反對,改革大旗就可以棄之於地嗎?如果新政府真有改革決心,其實可以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減半收費,讓民眾在感受減半優惠中漸漸習慣付費,一兩年後再提高到七五折,然後再視實施狀況決定下一步。如此,讓民眾漸漸適應,也讓地方政府有餘裕觀察國道與一般公路的分流和替代狀況,逐步調整區域交通系統,最後達到付費的公平原則。
一個勇於作為的內閣,自應受到民眾的歡迎。但是,如果閣員不時暴衝,無法精準掌握改革、專業與協調的平衡點,太多抽搐式的決策只會使行政路線陷於混亂,讓人民無所適從。必須提醒的是:得票再高的政府,也會因決策失當而撞上民意高牆,以致一蹶不振。二○一二年馬英九連任後,高姿態提出油電雙漲,難道不是為了改革能源成本結構?遺憾的是,總統直接干預電價的笨拙手法,卻讓民意快速離他遠去。去年初,柯文哲以政壇奇葩之姿橫掃台灣,然後展開一場大整頓、大揭弊;如今他卻卡在大巨蛋、交通等市政改革,狼狽之至,也是前車之鑑。
改革和暴衝只是一線之隔,抑不住權力的傲慢,即可能釀禍。

聯合筆記/龍王鯛與太魯閣

.民進黨開始務實 棄獨?
.問政變作秀 議會愈來愈膚淺
.核廠除役 安全嗎?經費呢?
.逆子弒母/把溺愛當愛 弒母案隱含的教育失敗
.逆子弒母/讓孩子缺乏 也是種給予
.獄政改革/教育辦好 誰須睡監獄床
.核武兩敗俱傷 大國不會重演廣島悲歌
.光開放不補貼 農民當然怕TPP
.聯合筆記/龍王鯛與太魯閣





聯合筆記/龍王鯛與太魯閣


2016-05-28 02:24 聯合報 蔡惠萍

涉嫌捕殺綠島保育類「龍王鯛」的陳姓民宿業者,以5萬元交保,有法界人士認為「交保金額太低」。 
圖/海巡提供

一隻綠島海域珍貴的龍王鯛(蘇眉魚)被放在砧板上的照片,瞬間在網路沸騰。繼而透過「鍵盤柯南」的抽絲剝繭,讓「打魚」的民宿老闆不得不俯首認罪。一條魚,竟引發包括綠島居民在內眾多台灣人的怒火,逼得各主管機關趕緊偵辦,台灣真的不一樣了。
過去被視為珍饈的蘇眉魚,如今因被捕殺,就引起如此大震撼,不只因牠是保育類野生動物。綠島每年吸引數十萬觀光客,其中大半是潛水客,綠島人了解,維護海岸的生物多樣性,觀光收益也能源源不絕。因而不難理解,少了一條蘇眉魚,除了遊客聲討揪兇,居民更大罵「魚被捕光了,要靠什麼吸引觀光客?」
一條魚,在不同的文明國度,會有不同的價值;既可以是條秤斤論兩的鮮魚,也可以是隻長生不老的金雞母。同樣地,一座青山,不同的思維,也能產生不同的想像。而台灣的選擇是什麼?
環保署長李應元希望明年能讓水泥礦場退出太魯閣國家公園。但除了太魯閣,從宜蘭蘇澳以南、山勢峻巍的蘇花公路沿線國有林班地,都滿布大大小小的水泥礦場。數十年來,一座座青山用體無完膚換來水泥,甚至一度半數以上外銷。
根據經濟部礦務局說法,台灣採礦業產值每年約一百億,政府一年從水泥礦業收取的權利金約四億。而許多水泥礦場座落在國有林地,租金低到無法想像,每公頃月租金僅五到七千元。林務局四百多公頃國有林地出租作為採礦,多半位於景觀壯麗或自然生態豐富的山區,但一年能收到的租金也不過約三千萬元。
農民租用國有林地,若不造林卻轉作農用,土地會立即被林務局收回並剷除地上物。但採礦業者租用國有林,將原有森林植被清除殆盡,進而移除表土將整座山頭剷平,卻一切合法。
即便是採礦結束後的「復育」,礦區因已沒了表土,也只能在上頭種植草本或淺根性灌木,讓外觀看來不致光禿,但原本森林的所有功能與價值,卻再也回不去了。
如果將蘇眉魚變成餐桌上的珍饈讓人匪夷所思,那任令蘇花公路沿線珍貴的森林生態與自然地景不斷因採礦而破碎,就是同樣的愚蠢。得天獨厚的高山與峽谷景觀,如果善用優勢發展觀光,長期產值必遠高過採礦;更重要的是,資源不會有枯竭的一天。
縱然水泥是經濟發展的必要之惡,但能不能提高土地使用成本,逼使業者改用開挖面積較小、對景觀與生態衝擊較低的採掘工法?能不能縮小產業規模,只供應內需市場?能不能教育國人,除了水泥,還有其它對環境較為友善的建材?
如果一條魚不僅僅只能是盤中飧,那何以我們會任令青翠壯麗的大山一座座因採礦而被毀容與開腸破肚?

劉維公/一個都不能少vs.最好少一個

.劉維公/一個都不能少vs.最好少一個
.林中斌/五二○餘波的解讀
.馬凱/100、2、兩1/2加3「星」
.李清志/咖啡館是我的修道院
.葉銀華/拚經濟 振民心
.薛承泰/社會安全網,該怎麼補?
.王健壯/國會不能是不負責任的夥伴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葉銀華/日本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劉維公/一個都不能少vs.最好少一個


2016-05-28 02:24 聯合報 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現今高等教育發展的悲哀是,不少人抱持著「最好少一個」的心態,去看待學校面臨的危機。他們認為,最好是少一間院校、少一個系所、少一位教職員…因為一旦少掉那些沒有「競爭力」的機構與人,其他還留著的就可以分配到更多資源。教育資源應該集中用在有競爭力學校上。
然而,我們不該忘了,「一個都不能少」才是教育的神聖理念。同樣是資源的議題,該理念在意的卻不是競爭力,而是教育的價值。教育是普世的人文價值,它擔負著許多功能,例如傳道、授業、解惑等。我們不能也不該單獨以市場競爭力的功利標準為由,去評判一所學校是否存廢。
主張「一個都不能少」,絕對不是要替任何假教育之名中飽私囊的學店辯護,而是希望回歸教育的價值,以長遠角度出發,去思考高等教育的時代意涵。現今的意見討論與對策提案,往往把焦點集中在「少子化」、「青年就業」、「國際競爭力」等表層的社會議題,忽略了更根本的時代趨勢議題。
我們習慣在「高等教育」既有框架中看問題與找答案。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大學學生組成,主要是廿歲左右的人群;考進來的學生要循規蹈矩修完一定的學分,才給予象徵一技之長的學士/碩士/博士文憑;學校聘的老師要好好教書與做研究,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升到教授。一旦這些框架出了問題,就等於是高等教育出現危機。殊不知是這些框架經不起時代變遷考驗,到了該被替換的時候。
只要能夠跳脫框框,我們才會注意到,社會老年人口增加,是比少子化更值得大學重視的趨勢,法規上區分高等教育與終身學習是落伍的作法。現在各大學只想開設在職進修專班,未來則是要針對銀髮族規劃更多專屬課程。
學生與老師的角色需要重新認定。受到機器人、人工智慧、3D列印技術等影響,職業技能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現在要求學生工作與學習分開,規勸學生不要因為打工耽誤學業,未來則是要鼓勵學生直接工作(不是半吊子的實習與產學合作),讓職場經驗與學校學習產生更多有機連結。
現在校園中常看到學生社團辦公室,未來則是看到老師與學生成立更多創新工作室,其設立不一定是為了創業,而是以提出解決方案為職志,在生態危機、生命健康、公平正義等議題上做出貢獻。
這些變化牽涉到法條的修訂與觀念的突破(例如學生身分的界定、學分數的彈性設計等)。我們必須解除不合時宜的框架,大學發展才會有活路。不然,再多的資源投入也是枉然。
當今人類社會發展,已經來到「大轉折」的階段。面對劇烈變化的環境,人們對學習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然而,我們現在卻是一天到晚在討論如何讓大學退場,而沒有好好想過,要如何打造一個屬於未來的大學?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