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鼓勵高齡就業 應有積極作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706/web/ 

◆  聯合報社論/恢復兩岸交流,蔡政府勿再惺惺作態
◆  聯合報黑白集/谷辣斯在委屈什麼?
◆  經濟日報社論/鼓勵高齡就業 應有積極作為





經濟日報社論/鼓勵高齡就業 應有積極作為


2023-02-07 03:53  經濟日報/ 社論
蔡總統最近交付新內閣團隊要持續完成四大任務,其中為因應高齡化社會「進行社會照顧體系總檢討」的要求特別醒目。圖為示意。本報資料照片


蔡總統最近交付新內閣團隊要持續完成四大任務,其中為因應高齡化社會進行社會照顧體系總檢討」的要求特別醒目。今年中央政府超過四分之一的預算用於社福支出,就充分說明台灣人口結構失衡的嚴重性。過去嬰兒潮帶來經濟快速發展的人口紅利,現在儼然已成為社會沉重的負擔。

台灣當今人口年齡的分布出現兩極化問題:嬰兒出生不足,但老人卻有增不減。政府處理此結構性難題,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那麼縱使投入大量資源,對於解決問題仍猶如杯水車薪而事倍功半。養兒育女涉及的問題既深且廣,並無立即見效的萬靈丹,可是對於高齡者生養卻是有步驟可以緩解的。

首先,高齡者就該退休的觀念應該被揚棄了。醫學進步讓人老當益壯,這可由蘇前院長的退休感慨得到印證,「我哪有要退休,生命就是我的任期,服務是我的志業」、「力量雖小,但國家若需要「『就算我一份』」。蘇前院長的言談說明,高齡者其實仍有不同程度的工作能力,不過也需要就業的彈性。

其次,台灣人口結構失衡,更需要高齡者的就業來維持經濟運作。國發會推估,今年台灣65至74歲有217.4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2%。這群人不宜全然以退休對待,反該是國家要珍惜的人力資源。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底全台65歲以上僅有39.3萬人就業,參與率不到10%。反觀新加坡最近公布65至69歲的勞動參與率竟高達47.5%。我們的高齡者若能提升勞動參與率,確實可有效紓解現在勞動供給短缺的問題。

高齡者想就業的原因不一而足,物價上漲、儲蓄不夠、年金危機、退休金不足、利率過低等因素都有可能。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齡者希望能維持與社會的連結度。國際人力機構最近調查指出,亞洲專業人士延後退休除了減輕生活成本壓力外,工作能「讓他們與社會保持聯繫,獲得歸屬感」亦是重要考量。的確,高齡者的身心健康才是減輕國家社福負擔的最佳策略

比較遺憾的是,台灣企業對中高齡與高齡就業的接受度過低。民國一O九年(2020年)台北市政府的調查報告指出,企業只有一成四會考慮僱用中高齡新員工,更僅有3%會僱用65歲以上的高齡者。雖然《就業服務法》保障國民公平就業機會,但現實社會卻扼殺中高齡的求職空間,最後衍生出眾多「下流老人」只能靠福利救濟殘喘度日。

更有甚者,連政府對年長者工作權也極度的僵固化。民國一O八年(2019年)政府施行《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特別明言雇主「不得以年齡為由予以差別待遇」。但教育部為防止「門神與肥貓」,竟透過刪減補助阻卻退休軍公教人員轉任私校。雖然勞動部繼續僱用高齡者補助計畫」以最高25.8萬元來補助企業僱用高齡員工,可是僱用最低比率30%的限制,導致高齡者的就業被限縮在保全及清潔業,徹底抹除社會高素質的人力價值。

高齡者或許有家庭及健康限制,但其經驗與成熟度仍是重要的社會資本。政府提出的高齡就業方案應符合產業結構現狀,讓「老人們」能繼續在職場發揮所長。我們建議可從一個前提下的四個面向著手。在維持高齡者退休給付原則下,推動四大重點工作,包括積極鼓勵中小甚至微型企業僱用高齡人力、增加彈性工時租稅補貼,推動職業專長再培訓,以及建立就業媒合與監督平台。

新內閣應深刻檢討現有政策是否能解決高齡社會的問題。營造對高齡者友善就業多元彈性職場,才是解決人口老化問題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新內閣雖然任期不長,卻不可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心態。我們建議提升高齡就業參與率策略,對於台灣經緯萬端的社會問題有提綱挈領效益,希望政府能夠察納。











聯合報黑白集/谷辣斯在委屈什麼?


2023-02-07 04:52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花蓮縣長參選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王思慧攝影


參選花蓮縣長落敗,谷辣斯回鍋擔任總統府發言人。被質疑為何不留在花蓮經營選立委,谷辣斯說,自己是原住民身分,依法不得參選區域立委。言下之意,不是不想選,而是被法律卡住,回總統府任發言人似乎不得不爾。

原住民無法參選區域立委的問題,政壇確曾討論多年。谷辣斯自稱擔任不分區時曾提案修法,但檢閱立法院議事紀錄,她提案後兩個月即轉進行政院任發言人,此案便告無疾而終。民進黨掌握立院絕對多數,若真有心推案,當然不會過不了。

去年,新北市也有議員參選人因原民身分失去登記資格。但法律並未明確規定可否,而是行政機關作此行政解釋罷了。谷辣斯一路官運亨通,都在權力核心,卻不曾見她積極倡議或推動此事。如今她抱怨法令不合理,說不過去。

谷辣斯說,原住民不能選區域立委,根本是「政治上的種族隔離」。但如果政府侵害原權如此深重,她擔任立委提案後卻無下文,身在權力核心亦未聞關切,如今卻說自己不能參選區域立委是被法令侷限剝奪。這麼多理由,卻無說服力,恐怕是有官做就忘了原權。

被質疑「空降」選縣長,谷辣斯說自己不是「九天玄女」,不會降落。但看在民眾眼裡,她得天獨厚的官運,官場亦屬少見。她的委屈,更像是過場交待而已。











聯合報社論/恢復兩岸交流,蔡政府勿再惺惺作態


2023-02-07 04:55  聯合報/ 社論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表示,希望2023年達成來台旅客數破600萬人次,其中包含100萬陸客,但防疫指揮中心仍不開放陸客來台,圖為春節假期陸客湧入澳門旅遊。路透


新內閣上任,交通部長王國材說,今年來台旅客目標六百萬人次,其中包括百萬陸客,歡迎陸客來台。大陸「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隨後致函台灣,提議恢復兩岸航點;國台辦也稱疫情已趨平穩,要求廣州等十六個台胞較集中的航點優先復航。未料,我民航局卻官腔官調答稱,已收到「申請」,正在討論中;交通部也說,還在考慮運量問題,評估妥善就會開放。

吊詭的是,恢復兩岸航點,對岸倒成了「請求方」,而我方則是「准駁者」,彷彿手握審批的生殺大權。事實上,目前我方仍未開放陸客觀光或自由行,恢復航點造福的都是台灣同胞,蔡政府何以要把姿態擺這麼高?如果王國材提出「百萬陸客」的目標,但政府卻卡著航點和陸客不想開放,那麼,這百萬陸客的數字豈不是「說心酸」的嗎?

陸方要求的十六個航點目前尚未公布,但據悉,除了廣州、南京、杭州、福州、武漢、鄭州、合肥、海口、西安、瀋陽、長沙及哈爾濱等十二個省會外,另四個航點,重慶是直轄市,深圳是中國矽谷,無錫是製造業重鎮,寧波更是全球與中國吞吐量第一大港,每個航點都是台商匯聚之地。這些航點,若根據台商往返需要、未來爭取陸客來台觀光需要,乃至國人赴陸探親和觀光需要,分階段次第開放,應該都是務實且必要的作法。

蔡政府官員的態度卻南轅北轍,相互矛盾。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聲稱,會恢復的「不只有十六個航點」,但希望陸方更公開疫情。王國材則說,目前開放的四航點搭乘率都在五成以下,一次增加為十六航點,可能有些航線沒人搭乘。這兩種說法,是雙方忘了「對嘴」,還是劇本仍未寫好,只好各唱各的調?

邱太三的態度看似積極,但拿疫情為由阻擋,卻是刻意推託。事實上,根據我入境旅客確診統計,自陸入境旅客的確診率已降到二%以下,與其他國際旅客沒有差異;再拿疫情阻擋,已失去正當性。至於王國材的理由,則明顯邏輯不通。目前開放的四航點之所以搭乘率不高,主要是台胞分布在大陸不同廣袤地區,光是到達航點之內陸交通就要耗掉許多金錢、時間和精力,極其不便。若能多增加幾個對岸區域性樞紐航點,包括准許台商台胞利用金馬小三通返台,才真正有助於台胞返鄉的便利性和經濟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北京對台政策,在軍事面雖仍強硬依舊,但在政經面已有放軟的趨勢。例如,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親赴廈門會晤金門縣長陳福海及立委陳玉珍,並即時解禁六十三家台灣食品企業輸陸,明顯釋放善意。其後,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主動致函我方提議開放十六航點,也顯示對岸在打破兩岸僵局上採取了主動權,不再是鐵板一塊。蔡政府若繼續以「抗中保台」阻擋兩岸交流,將受到民眾厭惡。

三年大疫,不僅阻斷兩岸客貨往來,也嚴重撕裂兩岸感情。三年前,蔡政府以防疫為由,將大陸兩岸航點從六十一個縮減到四個,醜化中國的政治大戲也隨之登場。當時,為撤離武漢台商和眷屬的返台包機被視為「瘟機」,以「小明」為代名詞的陸配子女遲遲無法返台。對此,北京用「以疫謀獨」概括蔡政府的舉措,蔡政府則繼續建構「抗中」堡壘。但選民並不盲目,人們看穿蔡政府犧牲人民的利益來營造民進黨的利多,這正是民進黨去年底大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被疫情封鎖的世界已宣告解封,大陸已是全球最後一個解封的國家,蔡政府的步調難道要比它更慢?



【專家之眼】夏立言再次訪陸 各方要珍惜寶貴時機

◆  【專家之眼】美國內政攻守忙 中國氣球好藉口
◆  【專家之眼】夏立言再次訪陸 各方要珍惜寶貴時機






【專家之眼】夏立言再次訪陸 各方要珍惜寶貴時機


2023-02-07 07:37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左二)去年率團赴陸,抵達昆山後參觀慧聚廣場。本報資料照


年前出現一些蛛絲馬跡新聞後,國民黨終於正式宣布將在8日由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對岸。相較於去年中共軍演後的出訪,此次時機的爭議性看來較少,而由於台美兩方正要進入總統初選安排,在明年大選前,恐怕不會再有類似機會,相反地,卻有升高衝突可能,希望藍營能把握此次機會,帶回實質收穫。

說此次時機不錯,是因為民進黨最近也在營造兩岸對話與和平氣氛,而這恐怕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定訪陸消息有關。理由是兩岸兵凶戰危並非始自最近,綠營搭上美國與中共競爭風向,一路對兩岸社會的敵意螺旋推波助瀾,即便美前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的中共軍演後,也沒見其放鬆立場;再加上賴清德競選該黨主席時稱不能疑美的言論,台灣的執政黨隨美指揮棒起舞,應是合理推論。

接下來就看到「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主席的兩岸政策主張是「和平保台」;2月2日蔡英文總統出席由海基會主辦的「2023大陸台商春節活動」時強調,我方溝通大門始終敞開著,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願意與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起尋求雙方可接受、可促進區域和平及穩定的可行之道;3日創黨十八人工作小組成員、新潮流系開派元老之一、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表示,交流接觸是化解誤會,找到共識的不二解方。

不管如何,台灣要避戰存續,應該是國內共識。而兩岸近年瀕臨打仗邊緣,連洪都說「當前兩岸關係持續逼近衝突臨界的趨勢」,再加上明年將進行總統大選的政治狂潮,現在布局預先溝通,是負責任政治人物應有之義。

由於綠營沒有與中共的溝通管道,在此前提下,台人應該要歡迎藍營再次派人出訪。再深一層談,這其實不僅是面對中共高層的預先溝通,更符合兩岸政治社會希望和平的期待。因為此次訪團將前往華中,大陸人民將會看到訪團的諸多言論表現,有機會遏止兩岸敵意螺旋的增加。

至於中共,看來也是期待多交流的。因為他們目前對訪團表態如同以往四平八穩,並未提及前次接待台灣客人時的特殊用語。國台辦稱歡迎夏團來訪,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交往,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

而對藍營出訪必不會少的抹紅傳聞,外界也該多花時間沉澱觀察一下。例如最近也是各黨討論民國一一三年(2024)總統候選人時機,夏是否負有「重要政治任務」?包括要跟中共談總統及立委大選、建立兩岸政策新框架、甚至尋求北京認可等。對於這些猜測,人民或許可以想,過去台灣選舉裡,中共一向是負面因素,而九合一選後,國民黨已被認為有可能贏得總統大選,若真引北京力量入台,這是畫蛇添足,消息一出無異政治自殺,不符合兩岸關係的基本常識。此外大家或許也可以注意,此次訪團成員的新意。

目前的問題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遲了訪陸行程,與中共的緊張氣氛又開始升高。執政黨忘記自己之前追求和平與對話的初衷,又開始抹紅國民黨。要提醒綠營的是,布林肯還是有機會去北京對話,與其到時態度再變,綠營何不把握時機,先規劃自己的和平議程?過去美國與中共衝突,可以發生在朝鮮半島,也可以發生在南海,台灣實在沒必要把火往身上引。時機難得,希望政治人物都能以人民為念啊!










【專家之眼】美國內政攻守忙 中國氣球好藉口


2023-02-07 08:04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一顆中國高空偵察氣球闖入美國領空被戰機擊落,這次事件凸顯美中之間欠缺溝通。示意圖/路透社


今年以來的美國黨政新聞,令人目不暇接。先是從拜登的德州住家,也發現有擔任副總統期間的機密檔案;緊接著聯邦預算審查的困局、舉債天花板調整,一路揭開了民國一一三年(2024)大選年的前期攻防戰。

而前總統川普的人氣一路不墜,只剩在上個月底宣布投入大選之後,馬上要開始的黨內初選與時間表。雖然川普欽點支持的參選人,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期中選舉的斬獲並不佳;但與其交好的共和黨極右派眾議員,卻在眾議院院長的選舉,大顯神威,讓議長麥卡錫的登基之路,連番經過14回的艱辛票決!

不僅創下眾議院議長選舉難度的歷史新紀錄;其投票累計次數,更直逼過去二個世紀以來的教宗選舉!由主教會議選出教皇的投票次數,平均歷時13回

拜登總統與麥卡錫議長的公開交手,從預算案的刪減談判到政府關門,雖然都展示出十足的誠意,彼此都了解這一刀,砍或不砍的嚴重傷害!一方面,立即影響到美國經濟復甦與國防裝備升級的可能,尤其在俄烏戰爭已經陷入持久戰;其次,一旦今年年中聯邦政府因為舉債上限而爆表,如果再次被迫關門,屆時美國國債信用評等的降級,立即衝擊到的將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

更驚人的是,上周末面對從遠處飄來的中國探測氣球,拜登總統在消息傳出之後,立即責成軍方提出完整的監控計畫與處置建議;而議長麥卡錫則以推特發言,”China’s brazen disregard for U.S. sovereignty is a destabilizing action that must be addressed, and President Biden cannot be silent.” ,「拜登總統不能坐視不管中國對美國主權的侵犯」。

自氣球事件以來,議長麥卡錫接連在其推特版上發言,連二日指控,先是在事件發生的隔天說:拜登總統棄守南方邊界在先,任令拉美非法移民如潮水般湧入美國各城市,讓內陸城市也都成了邊界。緊接著的又一天,更說:” First Biden refused to defend our borders. Now he won’t defend our skies.,「現在又不設防的讓中國探測氣球,長驅直入。」

有趣的是,就在各方紛紛探問美國揭發氣球的政治目的;但此刻的拜登總統則已然被困,從聯邦預算刪減的重開談判、聯邦舉債上限的調整,和在其德拉瓦州住家內被發現的機密檔案。更可怕的發展,就是民主黨三位議員,接續被新任議長逐出情報委員會,瞬間讓兩黨互動與府會關係走向徹底撕裂。

蜀道本難行,華府忙救火!當氣球被美國以最先進的戰機擊落,現下的演變,彼此都不給對方下台階使;遑論是一度最被期待的中美防撞護欄啊!而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金融大海嘯的當時,全球金融信心的扶持,最需要有中美聯手出擊和由中方來吸納大半的風險!如今,都因著俄烏戰爭之後,俄國央行與富豪在全球資產被沒收,也再無對於企業財產的維護信任了。

何況,就連三位民主黨議員被逐出情報委員會,也未見到能有緩解的機會;美國極右派勢力於對內、對外的劃分敵我、清除異己,已然成局,也只會越演越烈的。往下,在本周二由拜登總統到訪國會,在參、眾議院的聯席演說,才是此際美國政治博弈的重頭戲啊!

因此,面對預算赤字和稅制改革已全面被封住,此際中、美戰略對話的開啟,再無對美國國內政治的拉抬與全球外交持穩,有任何操作槓桿和利用價值。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1:別為小事抓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5:哦!多奇妙的改變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4:被自己判了無期徒刑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3:上帝的生命冊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2:冬天比較冷是正常的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1:別為小事抓狂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1:別為小事抓狂


2023-02-09 14:44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別為小事抓狂。 示意圖(ingimage)


我住在士林外雙溪,房子雖然很ㄆㄧㄝˋ,但是景觀很好。為了欣賞美景,我將多扇小窗改成一片大玻璃窗,一眼望去,舒坦多了。

玻璃窗上的鳥屎
但是大玻璃窗的壞處是清洗困難。最近鄰居養了一群鴿子,居然在我家大玻璃窗上拉了許多鳥屎,真是讓人洩氣,很想去找養鴿人家理論,甚至想如果有散彈槍,就打他一槍,打幾隻鳥下來。

但是後來忍忍也就算了,遠親不如近鄰,為一坨鳥屎,萬一跟鄰居吵起來,亦非為人之道。可是最近玻璃窗上的鳥屎慢慢地不見了,因為經過日曬鳥屎粉末化再加上雨水沖刷,鳥屎便被洗乾淨了

不鑽牛角尖
世界上很多事,就跟玻璃窗上的鳥屎一樣,久之就會不見了,沒甚麼了不起。但人們常常會認為那是很了不得的事,結果就會為小事抓狂。台灣現在自殺死亡的人數,已進入十大死亡原因的排行榜。這些自殺的人當中,有很多都是因為小事抓狂所造成的。遇到芝麻小事就鑽牛角尖,鑽到最後就抓狂,不是殺人就是自殺。

有個女孩子,交往多年的男朋友居然移情別戀,跑了!這個女孩子又怨又氣,幾乎要活不下去。我告訴她:「這種三心二意不負責任的男朋友,現在跑了對妳是福不是禍,你幹嘛這麼要死要活的呢?如果結婚以後,他再移情別戀,那你不是慘了?」她聽了以後,就開朗起來,現在又找到條件更好的男朋友了。

沒有什麼事可抓狂
勿為小事抓狂,那麼遇到大事應該可以抓狂了?是啊,不過世界上並沒有甚麼大事。我們家裡大事我管,小事太太管。甚麼是大事呢?像登陸月球啦,千禧蟲作怪啦是大事,其他都是小事。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家的事都是由太太在管,因為家中從來沒有發生過大事。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2:冬天比較冷是正常的


2023-02-13 15:19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冬天比較冷是正常的。 示意圖(ingimage)


美國布希總統不當總統後,他說:「最近我發現與我一起打球的同僚,球技都大有進步。」很多大官卸任後也會發現,從前他發表的意見,別人多所稱讚,奉為英明;現在對他的言談則多有不同意見,他的智慧突然降低了。

慨嘆世態炎涼
其實這些都是官場上常見的事。所謂在朝時,車水馬龍,戶限為穿 ; 下台時門可羅雀,一片凄涼。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如同冬天下雪,天氣比較冷是一樣的道理,不值得大驚小怪;如果冬天不冷反倒奇怪了。有些人大驚小怪,慨嘆世態炎涼,只是往自己頭上加炭火,自尋煩惱而已。

南宋時有名將岳飛,也有奸臣秦檜。當時有一名叫曹詠的,官拜侍郎,因與秦檜有姻親關係得以顯赫,其妻兄厲德新甚為不齒。曹詠懷恨而將其貶官。厲被貶官時派人送信給曹詠,內寫「樹倒猢猻散賦」一篇(這是著名的成語「樹倒猢猻散」的由來)。樹倒了,依附在樹上的猴子當然都散了,各找棲身樹去了。這是正常的,否則要這些猢猻到哪裡去呢?

樹倒猢猻散
可是有些人偏偏在自己這棵樹倒下,猢猻散的時候,感慨萬千的說,從前對他奉承有加的猢猻怎麼都跑了呢?其實這不能怪猢猻,要怪的反而是自己不識時務。

樹倒猢猻不散的例子當然也有,但總是少數。九二一大地震時,有人房子被震倒,主人被壓死,但家裡養的狗卻不願離去,一直坐在倒塌房子的門口,不吃不喝,哀戚地守著主人的家。但是這種忠狗到哪裡找呢?

婚前熱,婚後冷
很多女孩子結婚後,大嘆先生不像從前那樣愛她了。從前先生總是百依百順的讚美她,隔沒幾天就送禮物或鮮花。可是現在這些都不見了,有時連多看她一眼都不願意的樣子。想著想著就感嘆不已,甚至與先生爭吵起來。

婚前熱,婚後冷,這是正常的,如果婚後還天天送花又送禮物,你家的鈔票受得了嗎?想通了,就不會自尋苦惱了。千萬要記得冬天比較寒冷是正常的,既是正常的,就不要大驚小怪。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3:上帝的生命冊


2023-02-13 15:23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我想貝多芬的心中一定也在呐喊:「我好不甘心!」 示意圖(ingimage)


有位縣長英年早逝,終前他說:「我好不甘心!」這位先生在群雄並起的選舉裡,當選縣長是相當不容易的,正值可以好好為縣民做點事,政治前途正興旺時,得了不治的肝病。他說:「我好不甘心!」,這換了我們,恐怕也會有相同的感慨,大家不免要為這位縣長灑下同情的眼淚。

天有不測風雲
有位苦命的媽媽,一輩子辛苦,好不容易熬到現在,五個孩子, 最小的也要大學畢業了,丈夫的生意亦小有規模,最近又換了一個大一點的房子,還買了部車。就在苦盡甘來之時,發現自己得了乳癌,且是末期的,她也在呼喊:「老天爺呀,為甚麼要這樣待我呢?我好不甘心!」

大音樂家貝多芬二十幾歲時就已名震樂壇,他在寫信給朋友時說:「我現在寫的曲子,總有六、七家出版商搶著要出版。」貝多芬又說:「我現在幾乎都不需要跟他們談價錢,只要我開價,他們就接受。因此你可以知道我現在的境遇是多麼的愉快。」

好不甘心!
但是好景不常,這位大音樂家在二十六歲前後,發現聽力衰退,醫生說無藥可救,有一天會變成聾子。貝多芬感到無限的悲傷,但又沒有辦法。他的朋友告訴他:「你現在只有聽天由命。」貝多芬難過的說:「聽天由命是多麼悲慘的辦法。」但貝多芬接著又說:「這大概也就是我目前唯一的辦法了。」

我想貝多芬的心中一定也在呐喊:「我好不甘心!」

人為甚麼會有生老病死及各種意外,各種「我好不甘心」或「死不瞑目」的事情出現?這實在不是我們人所能搞懂的,這是造物主的奧妙。

隱藏了生命之冊
莎士比亞說:「上蒼十分仁慈,為我們隱藏了生命之冊。」如果上蒼不仁慈,生下來時就讓我們知道何年何月,我們會在何種情兄下離開世界,我想那將是十分痛苦的事。人生在世總有一天會被擺平的,何時擺平,造物主必有神的美意,大家就平心靜氣的接受吧,「好不甘心」又能怎樣呢?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4:被自己判了無期徒刑

2023-02-14 14:25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不需要悲傷一輩子。 示意圖(ingimage)


有位太太的先生移情別戀,眼見別戀的對象也不怎樣,這位太太因此氣、怨、恨,憤怒不可終日。後來婚當然是離了,但是先生移情別戀這件事,她卻永遠不能忘懷,甚至對所有男人都產生排斥。許多想追求她的人,最後都不了了之。

忘記背後
這位太太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她一直生活在丈夫移情別戀的痛苦中,被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她被自己判了無期徒刑。

跳脱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迎向自己的未來。人生的旅途很長,如果一直背著一個大包袱,路怎麼跑得順、跑得快、跑得愉快呢?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雖是眾人皆知的道理,但做來卻常常走樣,甚至在觀念上都還轉不過來。有個年輕寡婦,打扮得很漂亮,常常談笑風生,很快樂的樣子,於是惹起了一些流言。

不需要悲傷一輩子
後來這位寡婦說:「我死了丈夫當然很痛苦,但是你們喜歡看到我一直生活在喪夫的痛苦中嗎?我能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快快樂樂過我自己的日子,你們應該鼓勵才對,為甚麼要在背後說閒話呢?」

這位寡婦所言,充分顯示人們對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認知不夠,好像死了丈夫或遇到不幸,就應該悲傷一輩子的樣子。

美國有位大公司的董事長退休後,在自己公司當約雇的門房,就是在大門口的接待員,這件事被媒體視為新聞加以報導。因為一般人辦不到,辦不到的原因,是放不下以前是董事長的事實,董事長的經歷成為他當門房的包袱。

放不下身段
有些在政府當大官的人,後來參加公職選舉,常常放不下身段,無法走入群眾去拉票。放不下身段的原因,是因為他背了一個從前是大官的包袱,他還活在當大官可以發號施令的日子裡。

很多的事做起來有困難,很多痛苦要忘記不容易,但是解決的方法,還是那句話,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5:哦!多奇妙的改變


2023-02-15 14:29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改變從心開始。 示意圖(ingimage)


有首詩歌名字是「哦!多奇妙的改變」,第一段歌詞說:「耶穌在我裡面,作工在我外面,哦!多奇妙的改變!」詩歌在描寫耶穌基督進入人心以後所帶來的奇妙變化。其實這種奇妙的改變模式,在我們日常生活裡也都常存在。

孝心生出孝順
有個孩子服兵役,當憲兵,抓到一位偷渡的婦人,必須遣送出境。這位婦人淚流滿面的說:「我花了很多錢才得以坐漁船偷渡,目的是要到台灣打工賺錢,因為我有五個孩子,日子過不下去,請可憐我,放我走。」

這個年輕的憲兵,看到這位為人母的婦人,惻隱之心油然而生,想到自己的媽媽也有五個孩子,母親一輩子都活的很辛苦。他突然開竅似的,發願一定要孝順母親。放假回家時,一有空就幫忙做家事,為媽媽買新衣,經常帶媽媽去吃小館子,更重要的是對母親講話也比從前溫和多了。

媽媽有點受寵若驚,心中一直在喊:「哦!多奇妙的改變!」孩子自己也覺得:「哦!多奇妙的改變!」

為什麼有這樣的改變?因為孝心在我裡面,行動在我外面。因為心中有孝心,孝順的動作就會做在外面,結果所表現的,就是:「哦!多奇妙的改變!」

改變從心開始
有個歹徒與 KTV 店發生糾紛,對 KTV 店丟擲汽油彈洩憤,引起大火,燒死十幾位客人,大家都對歹徒都恨之入骨。警方現場模擬時,人人喊打,打死他也不足以洩心中的恨。其中有一對兄妹皆被燒死的母親,寬恕了這位歹徒,且到監獄去看歹徒,一方面表示饒恕之意,一方面勸其悔改信耶穌。

這位失去一子一女的母親,原本也是憤怒悲傷難當的,為什麼會生出如此大的寬恕之心呢?因為寬恕在我裡面,表現在我外面」,心中有了寬恕,就會有去監獄探望歹徒的動作

據專家研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在盛怒之下,做了錯誤的事,因為憤怒在我裡面,就會作工在我外面。所以善與惡的行為,其變動都是來自內心。

人生在行為上要想有奇妙的改變,都必先從「正心」做起。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幫助人事的判斷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706/web/ 

◆  氣球流浪 是意外或「意內」
◆  減少分別心 不只是星雲的願望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幫助人事的判斷
◆  實體交流難取代 書展轉型更吸睛
◆  使用權住宅公平合理嗎
◆  無痕山林7準則 留自然原貌
◆  房價愈高 生育率愈低 怎打?怎救?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幫助人事的判斷


2023-02-07 04:47  聯合報/ 張瑞雄(作者為台北商大前校長)


人生的很多事情都牽涉到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判斷,從小開始,老師就要幫學生打各種分數,長大工作後,老闆也要幫你打考績,這些都只是例行的工作。還有一些事是攸關緊要的,例如監獄囚犯申請假釋時要被評斷,應徵工作時要被評斷,教授升等時要被評斷,當結果不如人意時,我們是否會感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旗下擁有立頓、白蘭、康寶等品牌的跨國日用品製造商聯合利華,為了加快人員招募作業,採用 AI 技術來輔助新人招募作業。聯合利華要從全球幾十個國家,涵蓋十幾種語言的好幾十萬份應徵履歷中,找出合格的人選。為了加快速度和準確性,聯合利華利用了一套視訊面試系統,讓面試者直接面對鏡頭回答一系列的問題,這不用即時,應徵者可以隨時上網進行。公司再用 AI 技術辨識面試者回答問題時的臉部表情、瞳孔變化等非口語特徵,來判斷面試者對問題的真實感受,並搭配性向測驗遊戲及面試者社交媒體帳號分析結果,自動產生一份候選者清單供面試官參考,決定是否錄取或面談,來加快招募作業。

還有美國法院的陪審團制度,通常有十二人,不論有罪或無罪的裁決,都必須由陪審員全體一致意見才能形成。無法達成裁決的情況被稱為陪審團僵局。美國部分州法律規定,十二人陪審團中如有十人以上的多數意見一樣即可,但不管怎樣,人的見識和教養不同,尤其對於重大案件,有時無法達成一致的判決,就必須曠日廢時討論,否則就必須解散陪審團重來審判一次。如果使用如上述聘人面試的AI,可以在法庭上就每位證人的言詞、臉部表情等分析判斷,可以知道每位證人證詞的真實性如何,這樣陪審團決定是否容易一點?

還有以前在大陸很流行的網路P2P貸款,P2P貸款公司的唯一問題就是對於借款人如何做信用調查,銀行可以查詢類似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網路貸款公司就只能就網路上借款人的網路蹤跡來做綜合判斷,難免失真。如果 AI 系統也可以對借款人來個面試,再依據網路上的各種資料,或許可以做得比目前的更好。

除了臉部表情的判斷,AI也可以應用到語音詐騙的預防,未來所有的電話都有 AI 助理在旁邊側聽和分析(語意、音調、腔調等等),等通話結束就可以給我們一個判斷說這是否是詐騙電話,避免受騙。

以前我們常常有「識人不明」的問題,透過 AI 的幫助和分析,或許未來我們都可以「識人很明」,騙子就不容易生存,被騙的悲劇也可以少很多。 










氣球流浪 是意外或「意內」


2023-02-07 04:47  聯合報/ 鄒文豐/教師(台中市)


美國空軍已將中國大陸空飄氣球擊落,目前美海軍與海岸防衛隊正在打撈氣球殘骸,將送往維吉尼亞州聯邦調查局實驗室進行分析

對此,中共外交部表示,中方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是意外情況,美方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中方將維護有關企業正當權益,同時保留進一步必要反應權利。

在此事件已明顯衝擊美中關係的情況下,氣球流浪,究竟是意外還是「意內」,勢將決定事件走向與會否對雙方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倘若如中方所言係屬意外,則北京有必要盡快清楚說明該氣球究竟屬於哪個企業?從事什麼科研項目?為什麼會因「不可抗力」導致意外?既是民間研究,對此情形應有應變措施,按計畫原應在何處以何方式回收氣球?

又假使如美方所說,該氣球是有基本迂迴能力、搭載監偵設備與感測器、停止飄移時處在不同的通訊狀況等,明顯非「浪浪」,而是「高空間諜氣球」,則事件又將走上新的岔路。

一是北京有意而為,亦即經高層統籌授意下的行動;既由外交系統與美保持接觸,表現願意談的態度,亦由軍方利用偵察氣球成本低、飛行距離遠、容易偽裝等特性,一方面傳達訊號試探美國反應,另方面也順便進行技術情蒐。不過這意味著北京將美國玩弄於股掌間,推翻現階段中方有求於美方的說法,如此為真,國際戰略學界須重新全面評估美中關係發展。

二是北京內部存在蓄意破壞美中對話的勢力,不樂見雙方藉高層會晤重拾互信,儘管這是陰謀論的說法,在習近平完全掌控中共黨政軍權力的情況下不一定禁得起檢驗,但「意外」可以製造,且學界習於將共軍未言明的行動與中共涉外政治立場結合,賦予其特殊意涵;這種可能性若為真,則將引發的後果將是最危險的。

氣球事件發展,或將隨美方檢驗殘骸以及抽絲剝繭釐清線索而逐漸明朗;儘管不見得能消除美中雙方誤解,但可以確定的是,美中關係已經呈現單一意外就可能引發衝突的狀態,唯有盡快恢復高層對話方能改善,畢竟,只要肯談,都是好事。












減少分別心 不只是星雲的願望


2023-02-07 04:47  聯合報/ 黃瑞彬/自由撰稿人(新北市)


前天是台北書展最後一天,人潮眾多,筆者途經佛光山出版社時,獲贈了一本星雲法師總監修的《獻給旅行者365日》,晚間便在媒體中得知星雲法師圓寂一事,感到十分惋惜。

人間佛教由不少大陸來台高僧所提倡,例如印順法師、星雲法師、聖嚴法師等星雲法師的人間佛教,其中包含六個主要特質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普濟性」,如今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面臨許多經濟、社會上的種種問題,這些困境應該用何種方式解決,我們或許能從《獻給旅行者365日》書中找到人間生活喜樂的解方。

星雲法師逝世於二月五日,該書於這一天所收錄的偈語〈句容慧居寺是清朝雍正皇帝所寫:「即心即佛是非是,非佛非心非是非試把是非皆坐斷,管他心佛作何依。」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一切執著是不好的;禪宗初以即心即佛作為解說,然而對於「即心即佛」本身的偏執也須去除,因此以「非心非佛」來破除此執著,沒有絕對的是與非,保持於中道方能使天秤不傾斜一側。

若從入世角度來理解,台灣社會面臨兩極化,充滿強烈的立場與偏見;南北的敵對、族群的衝突、兩方政治立場的對立都導致社會不穩定,近年更是愈演愈烈,缺乏團結。

因此,跳脫歷史的共業,拋棄無謂的意識形態與倔強的是非對錯觀念,不把自己所知當成絕對的真理,甚至將其作為分化社會的工具,如此才可減少分歧。當然這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理想,但至少做到容忍對方說話的自由,不被偏見所綁架,方能形成一個擁有包容力的社會,許多爭論可迎刃而解。

星雲法師在「人間佛教的當今態勢與未來走向」演講中提到:人間佛教以社會為對象,以圓滿為目的,減少一些分別心來成就更和諧的台灣社會,不是星雲法師一人的願望,而應是台灣全體民眾的期盼。「試把是非皆坐斷,管他心佛作何依」,吾輩應以此為今後之目標。












實體交流難取代 書展轉型更吸睛


2023-02-07 04:46  聯合報/ 劉韋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新北市)


台北國際書展在五日閉幕,吸引超過五十萬人參觀,可說是疫情解封後大型文化盛宴,主題國家波蘭帶來多項活動表演,幾乎場場爆滿。看起來國內出版業似乎春天再現,讀者逐漸回流,筆者對此現象分享幾點看法。

首先,書展已有三十年以上歷史,分別有版權交易、銷售圖書、文化展演等面向,究其本質而言,國際書展是促進不同語言的交流互通,透過翻譯讓國人知道異文化內涵,有增廣見聞之效。雖然網路無遠弗屆,拜全球化之賜,可獲取各式消息,然而要深入理解,書籍仍是關鍵管道,書展的舉行是讓世界各國對於台灣的文化軟實力有更加一層認識。

其次,國人買書習慣不再依賴實體書店或書展,網路購物成為主流。因此,書展從早期販售回頭書或清倉拍賣,到現在的文化商品開發,儼然成為文創的集散地,筆者看到這次書展有些攤位並沒有書可以買,反而是讓親子共遊,從遊戲中找到閱讀樂趣。另外攤位設計成為亮點,打造文學可能性,主辦單位頒發設計獎,鼓勵業者在未來有更精采的巧思,吸引讀者駐足。

再者,文化展演是近年書展的主要功能,數十場作者演講,專家分享,書展變成大大小小的演講廳,讀者自由選擇,親自與作者交流,比起疫情時代的線上會議,面對面接觸是無法取代。建議書展下次統整業者舉辦之活動,完整列表公布在專屬網站,提供讀者事先準備入場,達到聚眾吸睛效果,增加買氣。

整體而言,書展的舉辦值得鼓勵,尤其是網路當道,各類閱讀媒體攻占,電子書亦有後來居上之勢,如何讓實體書展存續,轉型更顯重要。蔡政府去年以「生活文化」與「文化生產」作為文化政策施政方針,這些口號需要具體落實,國際書展是最直接的實踐場域,對內不但有公共教育目的,對外則是凸顯台灣在世界的獨特性,期待文化部更重視書展,提升閱讀競爭力。











使用權住宅公平合理嗎


2023-02-07 04:46  聯合報/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台北市)
台灣高房價問題難解,國產署透過「包租代管」活化國有閒置房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閣揆上任,期待政府能更積極回應人民的心聲。根據過往調查,高房價是民怨之首。對弱勢族群而言不僅是買不起房子,連租房子也面臨租屋黑市,租屋資訊與租屋品質均欠缺保障,形成租不到或租不好的居住困境。

新閣揆為了能展現對住宅政策的重視,解決當前住宅問題,立即推出「使用權住宅」,希望能提供租屋者較長期穩定的住宅,讓人民有多一個住房方式的選擇,立意良善。然而此類住宅若是經市場機制由民間業者提供,和當前地上權住宅的產生類似,應予鼓勵。但若是要透過公地政府補貼提供,且排擠社會住宅資源,就大有爭議,應再審慎評估。

住宅補貼政策主要目的,是在幫助租不到的社會弱勢及租不好的經濟弱勢之居住困境,因此住宅政策目標並不是興建多少戶社會住宅,而是在幫助多少弱勢家戶。

原本公共住宅政策從國宅出售改為社宅出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限的補貼資源應更公平且有效率運用,不應只有少數家戶獲得幫助。進而規定社會住宅租用年限為三年,若租用行為良好且有必要者得延長三年;最多六年的租屋期限,目的就是要讓少量的社宅能夠幫助更多的弱勢家庭。

過去台北市政府曾實施三處五十年的地上權國宅,結果產生屆期住戶不願搬遷、要求賣地糾紛,中央政府因此喊卡。至今地上權住宅多由民間業者經由市場機制所提供,沒有政府包袱的糾紛,價格多為一般所有權住宅價格的七成左右,但市場接受度仍不高,個案數量有限。

如今政府新推出使用權的住宅,將修訂《住宅法》有關社會住宅的定義,讓公地可以無償撥用。期限二十年以上的社宅,居住時間延長,相對被幫助弱勢家庭的數量就減少,這明顯和住宅政策要幫助更多弱勢家戶的目標衝突。尤其當前蓋社宅的公地有限,社宅興建數量嚴重不足,使用權住宅排擠原有社宅資源,資源分配並不公平。

進一步探究,誰有資格獲得使用權住宅?使用權住宅比原本出租社宅補貼時間更長更多,理論上要比社宅對象更弱勢才是。然據報載,使用權住宅主要提供給經濟能力高於社宅租戶、但又買不起一般住宅的民眾,僅設排富條款。如此將更加不公平的扭曲原本住宅政策目標!

目前住宅市場沒有此類使用權住宅,即便地上權住宅亦不受民眾青睞。再看世界其他國家不論是民間或政府均無提供類似產品,何以如此?使用權住宅若沒有政府大量補貼,其使用權費用將不如地上權及所有權住宅划算,屆時將不會有市場需求。而其他國家即便社宅存量比例遠高於台灣,均認為社宅應為出租使用,以符公平正義原則。

再論使用權住宅能否對當前高房價及租屋困境提供解方?在公地與社宅數量稀少情況下,顯然是緣木求魚!即便想要少量的示範效果,也看不出有任何可能市場化的跡象。令人質疑新閣揆團隊提出的使用權住宅只是突發奇想,是否有經各界嚴謹的討論評估過程?

政府在非常有限的公地及補貼資源下,應先加強落實社會住宅,才符合公平與效率,同時應解決高房價和租屋黑市。使用權住宅只是移轉嚴重住房問題的焦點,人民期待的居住正義又將落空!









無痕山林7準則 留自然原貌


2023-02-07 04:46  聯合報/ 吳崇旗/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新北市)
清境國小低年紀學童攀登百岳石門山,也沿路撿拾垃圾,落實無痕山林教育。圖/清境國小提供


上周末假期,在八仙山事業區林班造林地,一組登山客在林區內非法搭建營火基地炊煮;該處遍植香杉、紅檜、扁柏等造林樹種,且在營火燃燒時並未留人進行看護,所幸並未釀成火災情勢,但一行人之生火行為違反森林法,將面臨刑責與鉅額罰金。

隨著休閒意識受到重視,愈來愈多的民眾走入山林進行遊憩活動。然在民眾走入山林,享受自然景色、舒暢身心的同時,也為環境帶來衝擊。為降低登山與露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衝擊,國內外皆在推動「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LNT)的概念,主要包括七大準則

一、事前籌畫與準備:在進入自然環境前,如能事先蒐集當地相關資訊、充實戶外知識與技能、做好充分的計畫與準備,可將危險及傷害降至最低。此外,應避免攜帶過量食物。

二、行進或紮營於耐用的地:踐踏會破壞植被生長,造成土壤侵蝕與地表流失,因此請在已規畫好的步道及宿營範圍內活動,避免破壞步道及營地周邊脆弱的植物及地表,不走捷徑,盡可能留下最輕的足跡。

三、妥切處理廢棄物:攜帶適量的裝備與食物,帶出所有攜入的垃圾、食物及廚餘,避免汙染水源及使用清潔劑,並妥切處理個人的排遺和無法攜出的物品。

四、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保持造訪地點的原始風貌,不任意改變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不取走任何物件,也不要丟棄或放養任何生物。

五、減少生營火及其衝擊:用火的疏忽往往危及許多自然區域,除非必要,盡可能減少使用火,並以高效能的器具煮食及照明。重複使用已搭建(或之前有人使用)的生火地點。若有必要生火,一定派員全程看管,並妥善處理燃燒後之餘燼。

六、尊重野生動物:自然環境是各種生物的家,應避免影響牠們的生活與習慣,不餵食、不破壞、不侵犯,讓牠們在山林裡繼續繁衍茁壯。餵食野生動物會影響牠們的健康、改變牠們的食性及行為,請不要餵食。

七、尊重其他遊客權益:與他人分享山林環境,尊重他人所需的寧靜,審慎思考自己的行為對環境和他人的影響。降低音量、避免吵雜的戶外活動,尤其在夜晚和偏僻的地方。

這次新聞事件的啟示是:若能事先籌畫與準備,定能瞭解相關法規、避免不當行為。若能瞭解非必要不生火,即可避免生火對環境的衝擊。若能保持環境原有風貎,定能瞭解不應擅自取用林木,因而違規受罰。

無痕山林行動準則之目的是透過規範的內化,讓每一位登山健行者發現自己與大自然的密切關係,不再把大自然當作廉價的消費品,進而出自真心對待與愛護大自然,讓憾事不再發生。













房價愈高 生育率愈低 怎打?怎救?


2023-02-07 04:46  聯合報/ 曾文哲/醫(台北市)
少子化危機延燒,新住民子女也減少,學童示意圖。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杜建重/攝影


少子化已成台灣嚴重國安危機,台灣人口不僅已經開始負成長,估計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四十%,且扶養比將成長三倍;現在是三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或小孩,之後則會變成一個年輕人就要養一個老人或小孩,青壯年負擔將變成三倍

據台灣社會調查所的「台閩地區婚育調查」,已婚但未生小孩者中四十六%有意願生育,另外五十四%則沒有生小孩的計畫。不生小孩的原因,五十八%表示是因為「經濟因素」;調查進一步剖析,發現高達五十九%的男性對於「沒有自己房子」有明顯焦慮。同份調查也詢問了未婚者的生育意願,婚後有意願生育者占六十二點五%,另有三成表示「不生」。進一步詢問未婚者婚後不打算生育的原因,高達六十一%表示「無法負擔費用」,四十四%表示「沒房」,其中男性對於「沒有自己的房子」的擔憂明顯高於女性。

自從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無殼蝸牛」運動以來,房價不但沒有漸趨合理,反而一路往上飆。現今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平均起薪約僅三萬元,在物價飛漲的時代,要存錢買總價一、二千萬以上的房子談何容易?何況台灣是用「虛坪制」,若把建案的公設比納入考慮,則實際房價更高。以台北市平均房價每坪近一百萬元來看,實際房價可能高達每坪一百五十萬。台灣上班族平均年薪不過六十萬元,即使不吃不喝一整年也買不起一坪房子。

台灣生育率的下降速度超英趕美」,顯然背後有其他原因。筆者研究台灣過去二十年房價與生育率之關聯,在同時考慮女性勞動參與率、男女性薪資差距、國人教育程度、結婚率等可能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後,分析結果顯示台灣房價與生育率具有顯著的負相關性,也就是說「房價愈高,生育率愈低」。

如果以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的生育率當作基準,則房價所得比每上升一倍,生育率會下降四%。房價飆漲動輒數百萬,政府想用幾千元的津貼來提高生育率,根本杯水車薪。

有趣的是,研究分析結果還顯示,「全國不動產業總盈餘」比起房價竟然與生育率有更強烈的負相關性。可說高房價是「肥了建商,苦了年輕人」。

雖然大部分台灣民眾(特別是中、老年人)都擁有房屋,但大都只有一棟,因此房價上漲帶來的資產增值只是「紙上富貴」—如果賣舊屋、換新屋,其他房子也一樣變貴,因此完全沒占到便宜。

而未來數十年間,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國家勞動力將大幅減少,勞保、公保、健保相繼面臨破產危機,台灣的國力恐大幅衰退。也就是說,炒房的行為是短多長空,短期看起來可以支撐台灣的經濟,實際上是犧牲了台灣的未來。

由「房地合一稅」及「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可看出政府有一些順應民意的作為,但努力仍遠遠不夠,只有將利率及持有成本提升到合理水平,才有可能成功壓抑房價,挽救生育率以及國家的未來。



薛承泰/遊民包圍了北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遊民包圍了北車?
◆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東南亞本幣結算合作趨勢觀察






薛承泰/遊民包圍了北車?


2023-02-07 04:47  聯合報/ 薛承泰(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媒體報導台北車站四周,到了夜晚被遊民所占;有用紙箱鋪地而睡,有裹著身子鑽進睡袋,有身上僅蓋著外套倚牆閉眼。遊民集中在北車不是新聞,令人驚訝的是,怎麼增加了那麼多?「寶馬雕車香滿路,落魄江湖夜北車」,大家過年團圓,他們呢?

遊民集中北車,乃因能遮風避雨,喝水用水較方便,也較容易找到零工賺點生活費;當然,善心人士與公益團體也會在那裡發放物資並提供生活協助,遊民不至於餓仆路倒。還有一點,都市因人多而「匿名性」較高,露宿街頭是不得已,總不希望碰到親朋好友,或忽然聽見有人喊「舅舅」,不是嗎?

過去在北車逗留者多數並非遊民,而是為了等候夜車,或準備搭乘清晨火車的返鄉遊子,通常有行李箱隨行。真正的遊民,過去大都在地下停車場過夜,如今卻「包圍」了北車!

遊民可分為無家可歸者、有家歸不得者、負氣離家者、以天地為家者四種類別。「無家可歸者」時間最久也最為弱勢,許多是年邁或身障,他們是真正的 homeless。「有家歸不得者」通常因惡習而被家人所排斥或遺棄,也有患精神疾病不知家在何處者,也可能是欠了一屁股債不敢回家。

負氣離家者」以年輕人為主,和家人大吵一架而出走,身上錢花完了通常會硬著頭皮回家,但有些會鋌而走險進行偷搶,女性則落入性交易陷阱;相信嗎?前面兩類遊民碰到負氣離家年輕人,有時候還會扮起心靈導師呢!

最後一類「以天地為家者」,當中有高學歷、曾是企業家、老師、藝術家…等,一般人認為他們「想不開」或「頭殼壞了」,可是對他們來說,「居無定所」或「以天地為家」是一種「生活」、一種「修行」。社會局同仁嘗試來協助這類遊民,難度最高;在寒冬夜晚,他們寧願睡在公園石板上,任野狗來舔其臉頰,也不願進入庇護所,來忍受隔床的打鼾聲。

話說回來,民眾總以為遊民會帶來髒亂、犯罪與疾病,而成為都市的「毒瘤」;然而,當我們以「街友」稱之時,就不宜以「毒瘤」對待。試想,在同樣的公園石板椅上,白天若躺著年輕人不著上衣,一般人會認為他在享受陽光;夜晚若躺著老人穿著邋遢,他會被認為是…

筆者服務台北市社會局期間,曾經為街友舉行過「街友 Kara OK大賽」,萬華區長提供活動中心做為場地。消息傳出,街友報名踴躍,當時估計該地區遊民約有一百二十位,沒想到來了一百五十位;據說,淡水河對岸的街友也聞風而至。我囑咐同仁穿著簡陋些,男性三天不刮鬍子,才可以拉近街友的距離。沒想到當天參賽者,個個都梳理整齊,我們反而較像遊民!

更令人詫異的,每位參賽街友歌喉極佳,特點是情感爆表,忽而幽怨忽而悲壯,如癡如醉,被風霜所刻劃的黝黑面孔,張張道盡了人生的滄桑!我見到他們相互鼓勵與支持的熱情,「輪到你(妳)了,免怕,催落去!」,登上高度只有五十公分的舞台,是他們平生的第一次!最後大家票選出代表遊民歌曲,前四名:春夏秋冬、空笑夢、流浪到淡水、想厝的心情。結束時,大家合唱「春夏秋冬」,許多眼睛泛著淚光,不知是高興,還是憶起了不堪往事?「無聊的春風伴我流浪…」。 



【名家觀點】郝充仁 / 年金改革 可借鏡瑞典經驗

◆  【名家觀點】郝充仁 / 年金改革 可借鏡瑞典經驗
◆  【名家觀點】丁予嘉 / 談談風險吧!





【名家觀點】郝充仁 / 年金改革 可借鏡瑞典經驗

2023/02/07 03:20:28
經濟日報  郝充仁 (作者是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
德國學者卡爾在2000年曾說,年金與大象有許多共同點,包括龐大、灰色、受眾人喜愛,卻又不易移動。(本報系資料庫)


德國學者卡爾在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曾說,年金與大象有許多共同點,包括龐大、灰色、受衆人喜愛,卻又不易移動。以台灣為例,歷任總統信誓旦旦要改革,但卻不了了之。但是,下任政府一定會碰到年金破產,如何因應此一挑戰,便成為本文之重點。

從國際的角度來看,瑞典是很好的典範。瑞典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成功推動全面且激進的基礎年金制度,被世界銀行讚揚爲典範轉移,成為世界各國爭相仿效的對象

在瑞典改革過程中,有兩點值得注意。首先,瑞典工會團體非常強大,但該國卻能擺脫反對勢力的牽制其次,瑞典政府可以成功促成朝野主要政黨達成協議。改革前的瑞典,與當下的台灣何其相似,瑞典的成功關鍵,必能提供台灣醒思

瑞典的年金改革過程,可以分為年金委員會,年金工作小組,與年金執行小組三個階段。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政府任命年金委員會負責調查現有年金之缺失,並提出具體改革建議。民國八十年-八十三年(1991年至1994年)則進入年金工作小組,而小組成員必須排除利益團體(工會與老人團體等),僅包括由主要政黨所選派之專家學者。工作小組成員必須承諾兩件事,先確認指導原則再規劃細節,並在協商完成後,不再更動協商內容。最後,民國八十四年-八十七年(1995年至1998年),則進入執行小組階段。其主要議題,在於政府各部門在法案執行過程中,其所需要的溝通與協商,尤其是財政部門與社會福利部門。在此階段中,專業的幕僚單位,便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瑞典政府,這個單位便是國家社會保險局

以筆者的觀察,要引進瑞典制度,有幾點值得思考。首先,時間是重要考量因素。勞保年金破產議題已經迫在眼前,我們要跳過第一階段,直接進入第二階段。

其次,朝野主要政黨必須要在年金議題,取得基本的共識,並遵循瑞典模式,成立年金工作小組。以目前時間的急迫性,最好是期限在兩年內的工作小組。

第三,在政府内部組織中,要成立類似瑞典的國家社會保險局。以目前現況來看,以國家發展委員會下設該單位爲宜,而人力的部分,可以抽調各單位幹練的人員,例如勞動部勞保司,衛福部社保司,與財政部等。

第四,引進民間專業人才,建構借調機制,這些將有助於政策之擬定與執行。最後,應建立社會年金的財務預警機制,並且利用相關指標,期待能早期因應人口結構對社會年金之衝擊

先進國家大多設立官方的年金硏究機構,例如美國於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設立社會安全諮詢委員會,並要求每四年向總統與國會,提出年金財務穩定的報吿,並提出年金改革方案,並提供法案執行上的權威。如此,可以強化改革的合法性,並提供制度面上之保障°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基於我國各項年金制度之給付內容,存在修正不易之殘醪現實面。實有必要仿效先進國家,在未來法規設計中,加入定期評估機制例如每四年),針對年金的長期財務穩定提出建議。如此,才能未雨綢繆,及早因應。



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其具備嚴謹的數字邏輯訓練,能在複雜的退休金制度找出不合理之處,並理性思索年金改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