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選擇性調漲 無法抗通膨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693/web/ 

◆  聯合報社論/農業困境癥結在政治,問題根源在陳吉仲
◆  聯合報黑白集/停火不符誰利益?
◆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選擇性調漲 無法抗通膨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選擇性調漲 無法抗通膨


2023-03-20 02:13  經濟日報/ 社論
電價費率審議會17日拍板電價漲價方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外界質疑再生能源躉購制度導致台電去年虧損2,271億元,台電則表示,去年再生能源每度躉購成本並未增加,但因為購電度數增加,而多支出160億元。在2月時台電也曾發新聞稿,說明電價調漲會影響物價,因而無法完全反映成本。而經濟部則在3月17日宣布4月電價平均調漲11%,估計將影響177萬戶。綠電購買對台電虧損的影響為何?台電選擇性微調電價的政策在長期間是否能夠抑止通膨?皆值得討論。

根據台電公司網站所提供的電價、成本結構以及盈虧資料,可以明瞭再生能源躉購制度對台電經營績效的影響。在前年,台電平均每度電費為2.5885元,而平均每度發電成本為2.4646元,因而出現盈餘223億元。其中,再生能源躉購量占總發電量的4.8%,達到90.8億度。以平均每度購買價4.69元扣除每度電費2.5885元,再乘以購買電量,可得到再生能源躉購制度造成台電虧損190.8億元。在去年時,台電平均每度電費2.7246元,而平均每度發電成本3.8985元,因而出現虧損2,271億元。台電並未提供去年再生能源的購買量及單價,但曾說去年再生能源收購價格未變,但總收購金額增加37%,因而可推估去年此項虧損約244億元,占總虧損金額將近11%。上述數據顯示,當台電由再生能源每多收購總發電量的1% ,則會多出現40億元虧損。因此,當我國朝向綠能占總發電量20%的目標邁進時,台電的虧損會愈疊愈高。

去年台電每度發電成本雖超過電價43%,但僅在6月對2.2萬工、商用戶調漲15%電價以及對3%民生用戶調漲9%電價。反觀南韓去年及今年調漲電價近兩成,導致目前電價較民國一O九年(2020年)高出43%。這對兩國的通膨及基準利率造成不同衝擊。在民國一O九年(2020年)5月時,南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21%,到了去年7月到達6.34%的高點後,在今年2月降為4.8%。為了壓抑通膨,南韓央行將重貼現率由民國一一O年(2021年)7月的0.5%增加到今年1月的3.5%。相對地,在民國一O九年(2020年)5月,我國CPI年增率為-1.21%,到了去年6月到達3.59%的高點後,在今年2月降為2.43%。由於央行將重貼現率由去年3月的1.125%僅增加到去年12月的1.75%,因而短期間台電似乎抵擋住輸入性通膨的「海嘯」。

然而,長期間凍漲電價是否仍能抗通膨?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代美國尼克森總統實施的工資及物價管制政策提供很好的借鏡。這個政策從民國六十年(1971年)8月開始實施,直到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4月結束,而在此期間實施了包括凍結薪資與物價90天、限制薪資成長5.5%、必須向政府證明物價上漲有正當理由,以及汽車每隔一天才能加油等措施。此政策剛開始實施時,民眾為政府的決心喝采;然而,其後當各種被管制的商品紛紛出現短缺時,民眾逐漸醒悟到通膨無法被壓住,反而對未來通膨產生了預期心理,而最後實際通膨也往這些預期靠攏。另一方面,在和雇主協商薪資時,勞工要求彌補通膨的損失,而雇主只好將薪資增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終形成工資物價螺旋膨脹。這種惡化的發展一直到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12月,聯邦資金利率住上調至接近20%才被遏止。

上述經驗顯示,來自供給面所產生的通膨壓力必須以升息因應。我國針對少數用電戶調漲電價的政策,長期間並無法抑制通膨;這是因為民眾會形成政府無法承受油價凍漲及電價微調,導致中油及台電的巨額虧損,因而日後必定大幅調漲的預期心理。此種預期易使通膨形成自我實現,從而摧毀物價的穩定性。因此,台電宜將去年可使其損益兩平的電價漲幅43%,在今年分階段補足。如此一來,除了能使用電量較多的個人及廠商承擔更多成本外,也可誘使所有民眾節能減碳。另一方面,當國內通膨壓力因油、電價不再凍漲而宣洩出來,則央行恐須被動以較大幅度升息因應。










聯合報黑白集/停火不符誰利益?


2023-03-20 02:10  聯合報/ 黑白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出訪俄羅斯,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右)見面。(新華社資料照片)


習近平今起訪俄三天後並將與澤倫斯基通話,外界猜測他可能試圖斡旋俄烏停火。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立即表態,稱美國不支持此時停火的呼籲,因為「不符合烏克蘭的利益」。柯比的潛台詞其實是:停火「不符合美國利益」。

俄烏戰爭打了一年多,去年德、法試圖調停都失敗,主要阻力就來自美國。美國提供軍火和金援,讓烏克蘭幫它「抗俄」,別人的囝仔死不完,這是划算的生意,但也太自私。「普習會」的消息一出,國際刑事法庭隨即下令逮捕普亭目的就是要削弱停火斡旋成功的可能性,可見一斑。

喜歡看別人打仗,到底是什麼居心?兩年前,拜登宣布從阿富汗撤軍,高呼「改造他國的時代已經結束」。但一遇到俄烏戰爭,他的興趣又來了。這次,拜登不必派美軍上戰場,只要讓烏克蘭人民在那裡代打及挨打,美國則遠遠在幕後操控即可。從台灣的觀點看,美國對於台海衝突,難道沒有一點這種隔岸觀火、乃至意圖挑撥之心?

當西方的調停都以失敗收場,習近平能否斡旋成功,自難過度樂觀。關鍵就在,他能否提出讓俄烏同意的條件,使雙方都能有尊嚴地收場。美國「不支持此刻停火」,把條件畫在「此刻」,是畫錯重點;柯比應該等斡旋結果出來,再下評語。

熱中戰爭的人,怎麼會懂和平?











聯合報社論/農業困境癥結在政治,問題根源在陳吉仲


2023-03-20 02:11  聯合報/ 社論
中央研究院今日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針對台灣農業面臨的問題提出8大解方。聯合報系資料照


就在農村衰頹、農民凋零、農業面臨存續危機,而農委會卻連一個缺蛋問題都纏鬥經年束手無策之際,中研院遴聘多位院士與跨領域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歷經數年研議,適時公布了《農業政策建議書2.0》,提供政府決策及研擬執行方案參考。未料政策建議書公布後,專家只一句話就說破解決台灣農業問題的關鍵:擺脫政治介入及考量,才能真正發展農業。

中研院研究團隊針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長期結構性困境,深入思考農地利用、農食產業、生態環保、醫療照護,以及農業科技、教育、金融、人力等議題,提出訂定《農業基本法》、貫徹《國土計畫法》精神等八大政策方向,以奠定下一世代農村發展的永續基礎。然而,專家卻指出,中研院的八大解方幾乎沒有亮點,因為很多問題農委會都了解並擬有相關辦法,但礙於政治考量,無法讓農業回歸真正發展方式。換言之,農業問題的癥結,仍在政治。

政治影響農業發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農地流失與破碎化。中研院指出,在不同部門競爭土地使用、農地工廠與農舍等蠶食鯨吞下,近四十年來農地面積減少約一半,令人膽顫心驚。各地方政府在國土規畫中,卻還想把農業用地從平地轉移到山坡地,這將導致良田減少,增加坡地災害。但內政部強調,國土功能分區畫設條件,是經會商農委會等確認後才納入全國國土計畫規範,再由地方政府畫設,不會影響糧食安全或造成坡地災害。內政部貌似誠懇,願將建議納入參考,但面對國土破壞,其實是一否認、二推拖、三擺爛;而面對「令人膽顫心驚」的農地流失,農委會居然蒙著頭不吭一聲。

另一個沉痾,是農地遍布工廠與農舍。對於這個備受爭議與詬病的不當農地利用問題,中研院似乎有點放棄希望,認為涉及糾結的法令競合關係,「尚需進一步解方」。但蔡政府只想方設法讓農地工廠就地合法化,卻無心無力監管,因此納管期限將屆,出現許多新增建或擴建的違章工廠,甚至混雜著中高汙染行業的工廠。顯然經濟部的審核虛有其表,環保署也把頭埋進沙裡,而農委會面對農地破碎與汙染,更早就繳械了。

中研院沒有提到農村與農地正面臨著光電的新威脅。近年蔡政府急著填補錯誤能源政策下的缺電黑洞,放任「假種田真種電、假養魚真賣電」,光電大量吞噬農地,衝擊農漁村生態與風貌,綠金甚至打造了黑金新故鄉,農委會難辭其咎。

另外,中研院直指政府長年為應付短期的政治目標,不斷提出殘補式政策,加深農民對政府計畫補貼和福利傳送的依賴,阻礙農業轉型,不利農業發展。然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施政只有大撒幣一招;如按中研院建議,以發展促進策略取代殘補式手段,陳吉仲怎麼摸頭農民?以農業保險取代天災補助津貼,農委會怎麼收買農民?讓老農津貼回歸國民年金制度,蔡政府怎麼大內宣?而以網絡連結的社區發展模式取代個別補貼式發展的計畫模式,民進黨又怎麼綁樁?

其實中研院的政策建議書,對當前農業問題的觀照堪稱全面,對政策方向的建議也很具體;但對農業備受政治介入與干擾,只點到為止,對政府怠職、輕縱或政策惡果的責任,也多隱而未提。然而,政治枷鎖沒有解開,八大解方恐怕還是淪為空談。尤其,如果說許多農業問題的根源都在政治,那麼這幾年來台灣農業發展深陷困境,更大的問題就是出在陳吉仲,以及對其無限寵溺的蔡英文總統。


【專家之眼】沒想到新加坡公務員這麼慘:比較台灣

◆  【專家之眼】沒想到新加坡公務員這麼慘:比較台灣







【專家之眼】沒想到新加坡公務員這麼慘:比較台灣


2023-03-20 07:32  聯合報/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新加坡絕大多數公務員的薪資低於同性質的私人企業員工的薪資。(歐新社)


中央社前駐新加坡記者唐佩君引用過來人的話形容新加坡公務員這份差事是「三不一沒有」:不考試、不是鐵飯碗、不排資論輩,且做不到高官,就沒有高薪,所說雖是事實,但未得全貌,也不夠深刻。

根據國際透明組織,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清廉的國家之一;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全球競爭力報告,新加坡的全球競爭力位居全球前列,而且還是名列前茅的富有國家。新加坡從無到有,最大的功臣無疑是新加坡政府從上到下的文官。那麼,新加坡政府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功臣的呢?

其一,兩套標準:人口只有600萬的新加坡總理年薪220萬新幣(目前1新幣兌換22.83元台幣),薪資位居所有國家首長中的第一名,而且,遠超過美國總統的40萬美元。然而,能領到高薪的公務員卻只有總理、總統、副總理、部長、常務秘書這些極為少數的超級公務員,其他絕大多數公務員的薪資竟然低於同性質的私人企業員工的薪資。

根據網站《Glassdoor》的資料庫,新加坡公務員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的平均月薪只有4,200元新幣,根據另一個資料庫《World Salaries》,公務員平均月薪更少,只有2,466元新幣,而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新加坡居民總收入的中位數高達5,070新幣。以這樣的薪資,要生活在全世界物價最高的地方,這得多節儉啊!新加坡高官不成比例的高薪,而一般公務員卻是低於全國平均薪資,這是怎樣的制度設計邏輯呢?

其二,壓力大:相較於台灣的公務員,新加坡公務員壓力大得多,從早忙到晚,還沒見過在上班時間買菜、理髮、晚到早退的。此外,新加坡的公務員若遭到投訴,後果很嚴重,小到影響考績,大到遭到開除,不像台灣真的是鐵飯碗,除非有重大過錯,否則可以等著退休。

其三,「被迫上進:新加坡政府為了使公務員能因應時代變遷、開發他們的腦力,要求所有公務員每年年初都得跟主管討論新的一年該上哪些課,每年100個小時,其中60%與本身職掌相關,40%則有關工作效率的提昇。相較之下,台灣的公務員則只要完成10個小時學習時數即可。

其四,無隱性薪資:新加坡的公務員除了正式薪酬之外,沒有額外福利,即使是高官,卸任後也沒退休金或禮遇,適用全體一致的社會保障,也就是中央公積金。李光耀曾說:「所謂高薪養廉,就是政府支付部長一定薪金,讓他們靠這份薪水打點自己的一切。」如果新加坡的超級公務員都只有單一薪俸,一般公務員就更不用說了。相反的,台灣的公務員的隱性薪資很多,例如結婚補助、生育補助、子女教育補助、喪葬補助、急難貸款、房屋貸款、消費性貸款…等等,福利好好。

其五,須申報財產:所有新加坡公務員每年都必須申報財產,除了不動產、存款、股票、債券投資收入需要申報之外,債務、一定價值以上的珠寶首飾、古玩、家用設備等也要申報。此外,申報人的配偶、受撫養親屬的財產狀況,也得一併申報。相較於新加坡每個公務員都要申報財產,台灣的申報範圍則小得多。根據監察院的資料,111年申報財產的公職人員才9,897人,而依銓敘部統計,110年底全國公務人員共36.3萬名。換言之,只有2.7%的公務員需要申報,其他都不需要。

正因為新加坡一般公務員的待遇不怎樣,所以,每年約有6%的公務員離政府而去,也就不難理解了。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人類應如何面對與災害共生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693/web/ 

◆  撤銷選策會 藍別再犯低級錯誤
◆  防疫如賭博 省錢賭上命?
◆  能源政策錯誤 電價大漲元凶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人類應如何面對與災害共生
◆  蛋蛋危機未解 又要休市?
◆  國際刑事法院追訴戰爭犯 永久有效
◆  不疑美 是掩耳盜鈴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人類應如何面對與災害共生


2023-03-20 02:14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地殼變動是自然現象,人類要與災害共生,必須不斷充實新知且同時溫習地球史,向歷史借鏡學習。郭瓊瑩/攝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已屆十二年,而近期發生的土耳其大地震,以及各地持續發生的各種天災,包括與我們近身相關的大屯火山的動態,均令人警惕該更清晰了解何謂災害、災難。

今秋,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亞太地區大會將於東京舉行,主題訂為Living with Disaster」。回顧自民國一○○年(二○一一年)迄今,福島人口已遷出一半以上,儘管日本政府已投入近一三○億美元所建的海上防波堤長四三三公里、高十四公尺,相關公共基礎建設已逐漸復原近八十%,但在東北地區仍有五點四萬人依然處於避難狀況。

複合型災害導致不可逆之災難,就地球史來看,各種天然災害本就是地殼與生態系互動之自然現象,而當有人類後,「人類世」看待天然環境之異動,卻已轉化為「災害」,或加上各種人為因素成為「災難」。人類就以圍堵、防制等剛性方式,來抑制或減少其對「人類」生命財產之影響。

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早已詮譯了「疏導」之真諦。以科學用語即是因勢利導道法自然唯愈是發展的國家愈想用人類的控制慾,以金錢、技術來圍堵它-攔砂壩、堤防、防洪牆、消波塊…因應而生

日前參觀了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麻豆大地藝術季,其以「曾文溪流域」為主題,經調研詮譯了與大自然山川、原住民文化、地質、地景、生物相關的現象事實,相當發人深省。而最怵目驚心的是曾文溪一三八點四公里流域,有無數的攔砂壩殊不知自清代以降,曾文溪已改道數次,而日人統治時於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完成了最早的堤防,穩固了兩岸的社區聚落。加以後來人口增生、促動農業發展與都會化,必須對抗天然的山崩流砂,不斷以人力去「攔砂」。而對抗大自然的後果是,水庫淤積、河口缺砂、海岸後退、防風林弱化、生態系丕變。當人類面對大自然運作力因果關係的認知不通透時,我們只能不斷投入「千億」去防洪治水,以求面對選票「一勞永逸」、「絕對安全」之承諾。

走訪所謂 GDP 發展較遲緩的國家,包括東南亞之印度、孟加拉、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等地區;即便是泰國曼谷郊區,其潮汐共生是生活智慧,也是傳統文化。柔性的高腳屋、棧橋、浮橋,比起固若金湯的防洪牆更有人性,且視潮汐洪氾物換星移自然現象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述說了先住民與土地對話共生之智慧。「災害」是人本思維之名詞,曾文溪的「萬物議會」卻提示了紐西蘭原住民對「溪流法人化」之另類深層思考。

福島居民雖感謝政府對海上防波長城之快速建設,卻也深知他們的生活地景早已與祖先傳承的大海隔絕了。全美共有廿五萬個大小壩,迄今也才拆除了一%。回到台灣各流域,是否有朝得以用科技與智慧逐一拆壩,砂源回歸自然搬運系統讓濱溪帶植被與洄游魚類、底棲生物得以回歸,讓人居環境更友善融入大自然

似乎,面對災害與地球共生,其字典中應是沒有「人定勝天」這個詞彙的。












國際刑事法院追訴戰爭犯 永久有效


2023-03-20 02:29  聯合報/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教授兼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新北市)
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亭發出逮捕令,罪名為俄軍從占領的烏克蘭領土強行擄走烏國兒童,重新安置到俄國家庭,已觸犯戰爭罪。(路透)


國際刑事法院以「將烏克蘭兒童遣送至俄羅斯」的戰爭犯行,對俄國總統普亭發布逮捕令。俄烏戰爭雖然陷入膠著,但普亭於俄國的領導地位卻仍穩如泰山,國際刑事法院如此舉措,是否僅具有宣示作用呢?

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通過「羅馬規約」,並在民國九十年(二○○二年)於荷蘭海牙成立國際刑事法院來追究國際犯罪。而此規約與傳統國際規範最大的不同,即是將侵略、戰爭、殘害人權與種族滅絕等犯行之究責,由國家賠償轉向對自然人刑事處罰,以防止屠夫躲避在政府機器的屏障之下。

依羅馬規約第四條第二項,基於人權保障的普世價值,就算非締約國亦可以特別協議方式納入國際刑事法院管轄。烏克蘭國會在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因普亭介入烏東而遞出願接受管轄之聲明,自具備提告的適格性,也是國際刑事法院於近來發布逮捕令之正當性基礎

國際刑事法院雖是對戰爭犯罪訴追與審判的常設性機構,但根據羅馬規約第一條,是以犯罪發生的所在國,擁有最優先管轄之權力,國際刑事法院僅具有補充性管轄權。只是在國際刑事法院無任何強力的執法機關下,實得依賴各國的協力與合作。

羅馬規約第八十六條要求締約國除須將規約所定的犯罪轉成國內法外,對於身處本國境內的國際犯罪者,更應負起訴追的義務,而不能置身事外。

惟普亭只要仍為俄羅斯總統,恐只能待其下台或失勢,才可能對其訴追,這必然得面對時效之問題。但根據羅馬規約第廿九條,國際犯罪沒有訴追時效,故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自保有追訴戰爭犯行的永久與可能性,非僅具有象徵意義。最顯著之例,即是於波士尼亞、科索伏犯下種族滅絕罪行的前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

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波士尼亞戰爭結束後為處理戰爭犯罪,聯合國特成立前南斯拉夫特別國際刑事法庭,並通緝及起訴包括米洛塞維奇在內幾位主導大屠殺的領導者。此雖展現國際社會實踐正義的決心,卻也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現實,即此等法庭並無強力執法機構,加以米洛塞維奇在國內聲望仍高,這樣的訴追動作,似僅具有象徵意義。

這也使得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科索伏宣布脫離南斯拉夫聯邦後,即使北約強力介入,卻無法免於再次的種族屠殺。不過,米洛塞維奇因貪汙與選舉舞弊等遭人民推翻,並於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被塞國人送交給剛成立的國際刑事法院受審,雖在民國九十五年(二○○六年)死於獄中而告終結,卻已凸顯羅馬規約存在的重要性。

因此,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亭的逮捕令,即便現在看來僅具形式,卻不代表戰爭犯罪永不會被追訴。












不疑美 是掩耳盜鈴


2023-03-20 02:29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授(新竹市)
立委高金素梅質詢時要求行政院長陳建仁擺脫美國的操縱,陳建仁(中)怒氣回應表示,「不要在那邊講疑美論,大家不會相信的」。記者曾學仁/攝影


今年元旦侯友宜致詞:「我們絕不是強國棋子」,民進黨對號入座,認為是影射其對美國曲意順從,甘為「馬前卒」。先是副總統賴清德在二月八日向黨員報告」的黨主席政見發表會中說:「不能讓有心人散播懷疑美國的言論」;三月十四日,行政院長陳建仁在答覆立委質疑「美國學人計畫」是要操縱台灣政府時,反駁並批評立委的說法為「疑美論」,民進黨立委更加碼稱跟中共唱雙簧。似乎懷疑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就是犯了大不韙,成為「中共同路人」。

一個國家是否值得信任,最好的指標是看它長年的所作所為,在這方面,美國可謂大大不及格。縱觀其歷史,美國政府言行不一,毀信棄義,案例多有;外交政策在一致性、政策目標以及執行的有效性上都不能給人信心。

美國政府在外交事務上沒有兌現承諾的例子是罄竹難書;犖犖大者有:民國六十二-六十四年(一九七三-一九七五年)未遵守巴黎和平協定,拋棄盟友導致越南西貢的陷落,南越幾乎一夕變色;民國九十-一一年(二○○一-二○二一年)阿富汗戰爭,美國以反恐為名,入侵並推翻阿富汗政府,導致曠日持久的衝突,美軍最終於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倉皇撤出,而讓阿富汗迅速陷落;伊拉克戰爭: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捏造其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入侵,推翻海珊政府,至今當地仍紛亂不堪;北約擴張:美國和西方領導人在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承諾北約不東擴,但冷戰結束後,北約一步步向東擴張,策動兩次顏色革命」,推倒親俄政府,扶持親美政權,導致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俄烏戰爭。

另外的顯例也所在多有。民國四十五年(一九五六年)蘇伊士危機:美國政府「出爾反爾」,不願意幫助修建一座大型水壩,促使埃及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導致蘇伊士危機;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年)古巴豬灣事件:由於美國支援不足,古巴流亡者入侵很快被擊敗,導致許多參與者被捕;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伊朗門事件:違反美國法案,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民國一○○年(二○一一年)干預利比亞,為德不卒,加劇當地不穩定和極端主義團體的增長,可謂「惡跡斑斑」。

蔡政府官員口口聲聲稱美國與台灣同樣崇尚自由民主,具有相同的價值觀,一廂情願認為美國在台海有事時,必定力挺台灣到底。

但美國在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年)在伊朗策動推翻民選政府,扶持專制王權統治伊朗到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伊斯蘭革命」為止;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年),支持智利流血政變,民選總統被殺害,導致軍事強人殘暴統治十七年;而美國政府長年支持南美洲軍事強人專制政權,更是歷歷在目。

事實上、美國在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片面宣布與多年友邦,「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台灣)斷交,正式承認「一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並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使台灣在外交上處於孤立狀態至今,讓人懷疑民進黨政府信心何來?「不疑美」不啻掩耳盜鈴,麻醉自己,盲目信任已被證明不可靠而一再背棄有正式盟約的友邦前科的強權,是陷全民於險境的反智行為。

另一方面,「美國學人計畫」讓美國「老大哥」進駐行政、立法部門,立委提出日本、烏克蘭案例,導致美國得以長期操控兩地政局,並非無的放矢,也讓人「細思極恐」。全民必須全力阻擋,不容民進黨政府以「見笑轉生氣」手法,含糊蒙混過關。











能源政策錯誤 電價大漲元凶


2023-03-20 02:14  聯合報/ 李敏/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新竹市)
電價大幅調漲11%,工總表示,產業界對此結果表示遺憾。本報資料照片


挺不住了!經濟部三月十七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審議今年四月至九月的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一一二年燃料價格仍處高檔,造成台電巨大經營壓力,應適時調整電價反映成本,審議會決議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十七%;以內需、微中型企業為主之電壓較低的用戶,電價調漲十%;考量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降低用電衰退產業衝擊,住宅用電七百度以下、小商店一千五百度以下、農漁及學校用電不調漲,去年下半年用電衰退產業調幅減半。

精算後平均電價調漲達十一%,較去年七月的八點四%為高。這項方案,冠冕堂皇的說是「細緻化的考量各類用戶設計電價調整方案」,但實質上只是抓大放小,釋放小確幸討好民眾,分化大小企業而已。

經濟部宣布調漲電價後,說電價調漲的原因是「全球性燃料價格飆漲風暴」,政府已同時增資及補助台電財務,讓台電公司維持穩定供電的營運模式,還說其他的國家電價調幅比我們高;完全不願意承認這次調幅如此之大的真正原因,是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的。

我們讓數據說話。據台電公司網頁公告之一○九年一月至一一二年一月,各類型發電方式逐月累計的發購電成本,單位發電成本最高的是購入風力與太陽能光電;十一月一日風電高達每度七點一四元,再來是台電公司自發的太陽能光電。燃煤與燃氣發電成本,受俄烏戰爭影響仍持續大幅攀升中,造成台電公司平均發購電成本仍然維持飆漲的趨勢,尚未減緩。核能發電成本幾乎沒有任何波動,一一一年核能發電量為二二八億度,占比為九點一%,但已可顯著地降低平均發電成本。

附帶一提,天然氣由中油進口,政府不准中油調漲天然氣售價、抑低燃氣發電的成本,所以天然氣發電「成本」並非真正的成本,這次電價的調漲沒有考慮到中油的虧損。天然氣發電成本,超過八成為燃料購買,天然氣價格增加一倍,燃氣發電成本至少成長一點八倍。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政經情勢息息相關,天然氣的供需與價格成為戰爭的武器,俄烏戰爭爆發使天然氣價格飆漲;而天然氣價格上漲,會帶動燃煤價格升高。一一○年台電年均發電成本,燃煤、燃氣與核能發電成本分別為每度一點五七元、一點九二元與一點三八元。一一一年,三種發電方式的月均成本分別為每度三點五七元、三點二九元與一點五元。

核能發電成本僅為台電公司發購電單位成本的四十四%。在此要強調的是,核能發電的成本已包括拆廠與核廢料處置的後端營運經費。核電廠的高建廠成本,使得核能發電燃料鈾的採購成本,占總發電成本比例低;故其發電成本穩定,較不易受到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這也是台灣必須繼續使用核能的主因之一。

如果民進黨政府沒有執意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如果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民進黨政府順應「以核養綠」公投近六百萬贊成的民意,也聽進當時閣揆賴清德說的:「如果要以空汙作為標準,最好的能源就是核電」,開始推動運轉中核電廠的執照更新與核四廠的商轉,我們現在可能會有八部核能機組在運轉,每年發近六百億度的「無碳電力」,這次「全球性燃料價格飆漲風暴」會對電價帶來這麼大的衝擊嗎?

台電公司發購電成本(109年1月至112年1月)。圖/李敏繪










蛋蛋危機未解 又要休市?


2023-03-20 02:14  聯合報/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台北市)
全台缺蛋狀況未見改善,蛋價又居高不下,傳統市場賣蛋的攤位前民眾排隊買蛋,而且一人限購一袋十顆雞蛋。記者杜建重/攝影


在全台蛋荒、蛋價飆漲的嚴峻時刻,蛋農、蛋商日昨召開會議,討論本周原訂蛋價再漲三元;豈料傳出因農委會施壓凍漲,會議最終不歡而散。蛋商公會因此撂下狠話:倘若蛋價再凍漲,即宣布雞蛋無限期休市。

諷刺的是,政府才宣布跨部會啟動「物價聯合稽查小組」,表示若有查獲不法聯合哄抬蛋價,最重可處五千萬元罰鍰或三年有期徒刑。如此一來,蛋商公會休市舉動,有無觸犯相關罰則規定,適為輿論關心的焦點。

有關三年徒刑責任部分,依據《刑法第二五一條妨害農工商罪規定,係以行為人「意圖抬高交易價格,無正當理由不應市銷售」為違法構成要件;但《畜牧法第廿七條原本即賦予蛋農與蛋商得以協商蛋價權限,是以其休市目的,在於抗議農委會凍漲干預,並非意圖哄抬蛋價,應不至於成立該刑法犯罪行為。

不過,有關五千萬元罰鍰責任部分,依據公平會歷來處分案例,認定同業公會決議統一休市日,約束會員交易農畜產品行為,足以影響相關批發市場供需功能,即成立違法聯合行為。因此,提醒蛋商公會懸崖勒馬,避免觸犯《公平法》。

問題的根源在於目前黑市猖獗,雞蛋零售價一斤賣到九十元以上,正常價格應是七十元左右,產地價一斤只有四十五點五元;蛋農負擔高額飼料成本及運送耗損,實際並未獲得合理利潤,甚且處於虧損狀態,卻受農委會干預調漲蛋價,以致引起反彈,不惜休市表達抗議。

農委會若持續干預蛋價,只會拉大黑市蛋價價差,增加不肖蛋商囤蛋抬價誘因。解決「蛋蛋危機」,農委會應給予蛋農合理漲價空間,同時持續增加進口雞蛋供應量,藉由增加供給以平穩蛋價;另一方面,應積極查緝黑市蛋價,揪出聯合哄抬、操縱蛋價的幕後主使者,予以嚴懲重罰。












撤銷選策會 藍別再犯低級錯誤


2023-03-20 02:14  聯合報/ 李坤隆/大學兼任教師(高雄市)
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表示,選策會如今造成諸多風波,他也有責任,因此即日起終止選策會運作,回歸黨內提名機制。記者曾原信/攝影


在一片的噓聲與批判中,國民黨最後還是將選策會撤銷,這對於好不容易才有起色的國民黨而言,是個很好的教訓與經驗。

這次事件中,國民黨中央的危機處理態度是可被接受的,或許傷害已經造成,但還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如果將此做借鏡,往後可以避免這種低級的錯誤,那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還是大有可為。

而且,這次事件中顯示出國民黨黨內的民主性還是存在的,不管黨內同志是開砲或是辭職,都是一個多元政黨的顯性表現;相對於以往的威權形象,這樣的結果或許有平反的效果。

此外,當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大勝之後,國民黨中央在面對事情的態度有所轉折,從原本的謙虛以對變得有些傲慢,這是民眾感受到的。如果在這次事件之後能看清事情的本質,何嘗不是好事?

政黨的存在,本來就是為了贏得政權,總統大選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尤其好不容易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有轉機的國民黨,對於這種民意與黨內的反彈,感受應最為深刻,畢竟這都是微小事件所累積出來的後續效果。所謂防微杜漸,謹記這種經驗,也是能否贏得政權的關鍵。

現在距離大選還有一段時間,這個時間點發生這種錯誤還不至於致命,當然可以認定每一種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但若無法記住民意所給予的訊號,那結果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防疫如賭博 省錢賭上命?


2023-03-20 02:14  聯合報/ 王宏育/高雄醫師公會理事長(高雄市 )
衛福部首度公布15種最缺藥品,專家提醒,常用藥物缺貨,政府應視為「戰略物資」。(記者余承翰/攝影)


台灣的健保制度價廉物美聞名,雖有很多國家來考察取經,卻沒有聽過那個國家複製成功,其緣由耐人尋味。不過多年來健保省錢省到了極致,台灣各項健康指標排名卻慢慢落後;加上政治力干預,只能維持很低的費率,決策有時緩慢,副作用慢慢出現,令人擔心。

不少醫師自嘲說,缺雞蛋,雞蛋就漲價,缺豬肉,豬肉也漲價。缺藥呢?竟反而決定自四月一日起調降藥價八十一點八億,這個邏輯令人百思不解;不是不可以調降藥價,但總要等到缺藥現象緩解後吧!

三月十四日報載「何美鄉認為新冠死亡超額與投藥太慢有關」。所有的研究報告都顯示,對高風險的病人,早期投給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可降低新冠重症及插管、死亡率。不過抗病毒藥物和許多藥物都容易發生交互作用,醫師要花很多心力查詢和衛教。腎臟功能正常者一次服用三粒,腎機能不足者只能服用兩粒,腎衰竭的病人不可使用,要改服用效果較遜的莫納皮拉偉 Molnupiravir。查詢這些資料困難又費時,亦不容差錯,所以為了改善「投藥太慢」,照道理要調高醫師開立抗病毒藥物的給付,沒想到自三月廿日後,就不給付醫師開立此藥的費用;如此是會更認真更快開抗病毒藥物?還是「投藥太慢」無解,超額死亡會更多呢?

三年來的防疫,台灣醫療將士用命,成績有目共睹。但現今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遠遠落後於韓國、新加坡、紐西蘭。抗病毒藥物投藥又太慢,所以醫師公會全聯會強烈建議三月廿日後要維持通訊診察,才不會讓確診者與糖尿病、中風等老人在診所共處一室,導致院內傳播升高疫情。高風險病人要給予照護費用,非常繁瑣的開立抗病毒藥物也要給予適當的經費,以降低死亡率。可惜疫情指揮中心迄今仍未採納,筆者覺得好像是在賭博,賭賭看能不能省這個錢來過關?

三月廿日起輕症免隔離免通報,令人憂心忡忡。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疫情嚴重,防疫預算為九四三億。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疫情趨緩,防疫預算八四五億,和民國一○九年(二○二○年)預算相差不多。八四五億元不用於開立抗病毒藥物以減少死亡率,到底要用在何處?目前台灣諸多現象的邏輯,筆者駑鈍百思不解,但是,人命關天、生命無價啊!



林中斌/習見普亭 停戰將臨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林中斌/習見普亭 停戰將臨





林中斌/習見普亭 停戰將臨


2023-03-20 03:59  聯合報/ 林中斌(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著有《以智取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左)將在莫斯科舉行峰會。(路透)


三月十三日路透社報導,習近平將訪俄見普亭,之後習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習突然提前一、二月訪俄的原因,可能是北京三月十一日促成結怨六年的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復交,過程意外的順利。習訪俄主要目的,當時未說,現今已知是協調俄烏停戰。原因有二:俄烏爭戰令歐盟懷疑中國助俄攻烏,阻礙北京改善與歐盟惡化的關係,不利中國破解美國圍堵。此外,斡旋俄烏停戰,加上協助伊沙和好,可塑造中國致力於和平的形象,與某軍火大國獲利於戰爭成鮮明的對比。

中國促使俄烏停戰的發展有其脈絡可尋:

中國。二月廿四日,北京發布「解決烏克蘭危機十二點立場」。批評者說:都是重申立場的老話,和缺乏行動的空話。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十二點」只對俄國有利。三月十三,歐亞集團總裁 Ian Bremmer 在時代雜誌寫道:「雖然西方懷疑北京的十二點只對俄有利,但它倡議尊重烏國主權、保護烏國人民、反對干擾對烏國人道救援、譴責使用核子武器的可能。」後者針對的正是威脅用核子武器的俄國。

之前三月六日,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大使李松在 IAE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國際原子能總署) 理事會上宣布,中方將捐廿萬歐元保障烏克蘭核能設施安全。款項不多,但屬實際行動。而不願得罪中國的俄國便因此不會攻擊烏克蘭核設施。可惜的是,國際媒體除了土耳其媒體 AA(阿納多盧通訊社,土耳其語:Anadolu Ajansı;英語:Anadolu Agency,縮寫 AA)外,別無報導。

俄羅斯。去年九月底,上合組織在中亞高峰會議中,普亭公開承認中國對俄烏戰事有「疑問和關切」。這反射出,習曾私下勸普亭適可而止。當時印度總理莫迪公開說:他「告誡普亭現在不是戰爭的時侯」,普亭則承諾盡速結束烏克蘭衝突。這顯示,普亭當時已願意休兵。

去年十月底俄國 Levada 中心民調顯示,五十七趴受訪者支持和平談判,卅六趴反對。

烏克蘭。一年多的俄烏戰爭下,雙方死亡嚴重。根據歐美最新統計,軍人傷亡人數,烏克蘭十二萬,是俄羅斯廿萬死亡人數的二分之一多。不論從總人口算,或國土面積算,烏都是俄的三分之一。人口和面積是三分之一,死亡多於二分之一。依比例,烏克蘭軍隊死亡更嚴重。烏克蘭應已覺得久戰不決對它更不利。

一年多來,俄烏都已多次表達和談意願,包括去年十一月八日烏克蘭和十一月廿五日俄羅斯。但是雙方都無法公開放下政治身段。唯有受雙方信賴的第三者中國私下個別協調可破此僵局。

美國。三月初美聯社民調顯示,美國大眾對援助烏克蘭的支持度由去年五月的六十趴下降至四十八趴。皮優中心民調顯示,認為美國已過度援烏的比率已由去年一月的七趴上升至今年一月的廿六趴。

此外,美國政府援烏的四百五十億元包裹至今年夏天到期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挑戰拜登的共和黨明星繼承川普反戰主張。華府之後繼續援烏愈形困難。

三月十四日外交事務期刊登載 Thomas Pickering 專文「如何準備烏克蘭和談」。拜登總統雖吃味北京調停,但遲早必須結束戰爭。

大勢所趨,逆阻難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