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鷹派升息 美經濟軟著陸面臨挑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823/web/ 

◆  經濟日報社論/鷹派升息 美經濟軟著陸面臨挑戰
◆  聯合報黑白集/趁亂洗白陳水扁?
◆  聯合報社論/疫苗、藥物、篩劑都缺,抗疫進入「亂模式」








經濟日報社論/鷹派升息 美經濟軟著陸面臨挑戰


2022-04-19 03:20  經濟日報 /   社論
美國聯準會。法新社


今年以來,飆升數月的美國通膨因俄烏戰事愈形惡化,美國聯準會遂在3月會期升息1碼,其發布的點陣圖亦顯示,2022年底利率預測中位數將達1.875%,與疫情前的2.125%相去不遠,且2023、2024年將提高至2.75%,超越前波升息循環終點及其公布的長期利率預測值2.5%,鷹派程度超乎市場預期。主席鮑爾更表示會盡一切努力將通膨率降至較溫和的水準,而日前公布的會議紀錄也論及最早將於5月執行縮表計畫,讓市場不免擔心聯準會同時啟動升息與縮表打擊通膨,卻預期美國經濟僅會「軟著陸」的看法,恐怕過於樂觀。

具體地說,甫公布的3月美國CPI升至8.5%,續創逾40年新高紀錄;2月核心PCE達5.4%,也遠高於常年聯準會目標的2.0%,且預料3月將續升,加以俄烏戰爭及中國疫情爆發導致供應鏈中斷與供應短缺,令全球物價升勢難止,都使聯準會不得不加快升息步伐。與此同時,美國3月份失業率降至3.6%,接近歷史低點,平均每位求職者可得到1.7個工作機會,更是創下歷史新高,美國花旗經濟驚奇指數也仍處在象徵實際經濟表現優於預期的正值區間。

如此穩健的經濟表現,讓鮑爾有底氣在於公開演說中表示,考量到美國就業市場表現強勁且極度緊張、通膨前景顯著惡化,倘有必要聯準會將在5月會期升息2碼。問題是,聯準會當真能就此順利控制通膨、鷹派貨幣政策會否讓美國經濟「硬著陸」,均讓市場深感不安。對此,鮑爾一方面闡述聯準會軟著陸目標即是抑制通膨的同時,失業率保持穩定(2023年底失業率維持在3.6%以下,通膨降至2.6%);另一方面則以聯準會曾於1965年、1984年和1994年三次大幅升息,且成功讓經濟軟著陸的經驗安撫市場,並說明即使經濟衰退每每接在緊縮期之後,但衰退原因未必都源於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

但市場對鮑爾的說法依舊存疑,這從美國公債殖利率的變化即可得見。如3月31日美國2年期和10年期公債名目殖利率曲線呈現倒掛0.0035%,而這種短天期美債利率高於長天期美債利率的「殖利率曲線倒掛」現象,多被市場視為經濟將步入衰退的領先指標。惟若觀察實質殖利率曲線可發現,疫情爆發後至今還未出現倒掛現象(3月31日仍有0.01%正價差),顯示這次名目殖利率曲線短暫倒掛,應是俄烏戰爭引發市場對短線通膨急升的疑慮,不能全然歸因對未來景氣衰退的預期。

其實,不只市場對聯準會的經濟軟著陸觀點存疑,前聯準會副主席、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的布蘭德(A. Blinder)亦於《華爾街日報》撰文表示,在俄烏戰爭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率雖不足50%,但多少可期待。俄烏戰爭爆發後,該機率已大幅下降,因為這場戰事會對全球經濟及通膨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使主要央行抑制通膨的政策力道須更強,經濟緩衝空間則變得更小。再加上這次通膨水準遠高於鮑爾列舉三次升息時期的通膨(最高4.8%),足見當前聯準會要實現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挑戰非常大。

誠然,聯準會向來由頂尖的專家學者所組成,現有團隊亦稱得上是好團隊。惟中央銀行操作本是一門兼具科學與藝術的學問,加以當前的貨幣政策尚需考量地緣政治影響,挑戰著實艱鉅。因此聯準會決策團隊不只要有絕佳的操作藝術,更需要政經環境演變有利政策方向的運氣,方能讓美國經濟順利軟著陸。可惜的是,在俄烏戰事高度不確定性下,這回聯準會恐不易獲得所需要的運氣,各界應密切關注其鷹派政策對經濟動能的影響。











聯合報黑白集/趁亂洗白陳水扁?


2022-04-19 05:24  聯合報 /   黑白集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再度審理有關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會計法》99條之1修法,國民黨多位立委一早透過程序發言表達反對修法,藍委賴士葆(右)與費鴻泰(左四)站上主席台與綠委主席郭國文(中)對質互嗆。記者潘俊宏/攝影



民進黨在立院排審會計法修法,「國務機要費除罪化」捲土重來。正當舉國為疫情兵荒馬亂之際,民進黨竟還有心情幫陳水扁修法解套,想趁亂將扁家貪腐洗白,真是費盡巧思。

這次修法,民進黨的腳步配合得絲絲入扣。四月七日陳水扁召開國際記者會喊冤,並公布國務機要費金流;隔日柯建銘即在立法院呼籲,要朝野「理性面對」會計法修正。接著,民進黨財委會召委沈發惠便排定審案。這種「為扁服務」的效率,讓人嘆服!

柯建銘等人談到修法的理由,除國務機要費「與特別費性質一致」、「是歷史共業」等老生常談,還扯上「轉型正義」。但國務機要費不同於特別費,早有定論;歷任總統僅陳水扁違法,送錢、收錢都是綠營同路人,說是「民進黨共業」還差不多,台灣哪來這種「貪腐當正常」的歷史共業?

韓國歷任總統卸任後多半因貪腐判刑入獄,完全不受社會同情。台灣好不容易辦了陳水扁,卻因為民進黨護航,監獄關不住他,他還不時在外面指點江山。綠營要幫阿扁漂白,更證明蔡英文主政下的所謂轉型正義,只有「民進黨的正義」才叫正義。

國人全部焦點正放在疫情,民進黨要趁亂幫阿扁除罪,或不難達成目的。但扁家貪瀆積弊深重,犧牲法制也無法使他回春,恐怕連蔡政府名譽要一起賠上。












聯合報社論/疫苗、藥物、篩劑都缺,抗疫進入「亂模式」


2022-04-19 05:24  聯合報 /   社論
衛福部17日通過6至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的緊急使用授權(EUA),20日會討論何時開打。報系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在發生幼兒染疫重症後,衛福部拍板准許六至十一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政策引起許多家長反彈,質疑莫德納是副作用較多的「大魔王」,為何不讓他們施打國際認證適於十二歲以下兒童的BNT?衛福部不是不知道BNT疫苗更適於兒童,問題在政府手中的BNT已用光,卻未及時添購,只好臨陣通過莫德納的「緊急授權」給兒童使用。

更荒唐的是,三月廿日政府才銷毀一批到期的BNT疫苗,共一萬八千劑,這是鴻海等三個民間團體購贈的。銷毀前,政府原可善加利用,讓更多青少年或兒童施打,指揮中心卻毫無作為。等到現在要幫兒童施打,卻已兩手空空,只好讓他們接種莫德納,把孩童當成白老鼠。行事如此草率,家長怎能安心?

「疫苗用時方恨少」,正是蔡政府「超前部署」的照妖鏡。去年台灣疫苗要仰賴國外和民間捐贈,陳時中已醜態百出,如今捲土重來。試想,多少國家已為十二歲以下兒童接種,台灣為何遲遲沒想到我們的下一代?直到政府放棄清零,直到有幼童病危,而手中之BNT已銷毀殆盡,才想用其他疫苗替代。尤其,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原有意再捐購BNT,左等右等,蔡政府皆「已讀不回」。對此,陳時中辯稱,「國家有錢,自己會買」。沒錯,國家是有錢,但你買了什麼?

同樣落後部署的,是快篩試劑的數量不足與價格偏高問題。陳時中原本宣稱要組「快篩國家隊」,未料行政院長蘇貞昌卻說「不叫國家隊」;陳時中只好跟著改口,稱「沒說是國家隊」。這個急轉彎,和過去兩年蔡政府極力宣傳口罩、疫苗、檢測試劑「國家隊」的作法,態度截然有別。

主要癥結在,前兩年蔡政府極力抗拒普篩和廣篩,認為篩檢只能由醫護人員進行,不讓民眾自行在家檢測。如此權力一把抓的作法,固然可以集權管控,展現政府威風;但到了管控不住的時候,才發現要民眾自行快篩,國內快篩試劑數量卻不足。更糟的是,政府聲稱要「強制徵用」,馬上造成民間囤貨,價格應聲上漲。俟新制五月上路時,街頭勢必又會出現排隊人潮,一人只許買五支,蔡政府就等著迎接滔天民怨吧!

再看抗疫所需的藥物,政府的準備也是遠遠落後。如果要「與病毒共存」,藥物、疫苗、試劑皆不可或缺;但觀察陳時中的因應,卻是每個環節都「沒想到」。前年研發出的中藥「清冠一號」早已出口至許多國家,直到去年疫情嚴峻,衛福部才發給緊急授權,准許在國內使用。此外,輝瑞研發的口服藥帕斯洛韋(Paxlovid),被證明治療輕症相當有效,但國內目前只有四千多人份;臨時搶訂的十萬份,要等到五月底才能到貨。以台灣目前疫情激增之速度,一天可能多達上萬例,慢吞吞的進藥效率,救得了急嗎?

台灣這波疫情,每天本土確診從數十人增加到上千人,只花了短短半個月,可見形勢失控之快。當染疫足跡散亂到無法追蹤,此時再談疫調,已經失去意義。更可怕的,是政府決策的粗疏草率,要快篩沒快篩,要疫苗沒疫苗,要藥物沒藥物,每天公布的指引往往是目標和手段自相矛盾,毫無邏輯和方向感。

當各國均紛紛放棄「清零」,蔡政府還兀自宣稱要走「新台灣模式」,自以為能別樹一格走出新路。但從目前疫苗、藥物、篩劑三缺的情況看,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個毫無準備、且走且戰的「亂模式」。陳時中預言,台灣將有逾三百萬人確診;無論多少,他都不覺得自己有責任吧?


【專家之眼】名為淨零碳排路徑圖 實為生態農漁業殺手

◆  【專家之眼】名為淨零碳排路徑圖 實為生態農漁業殺手
◆  【專家之眼】師法韓國解封?疫情防控與商機的殊死戰

◆  【專家之眼】俄烏戰爭:美中俄的距離與矛盾








【專家之眼】名為淨零碳排路徑圖 實為生態農漁業殺手


2022-04-19 08:19  聯合報 /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書長
內政部有意將36處海岸保護區調降等級,其中包含台電預定作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的基隆市外木山海岸,由一級海岸保護區降為二級海岸保護區。記者游明煌/攝影



就在422世界地球日前,環保署署長張子敬帶隊參加第7屆我們的海洋大會」(OOC),還大談海洋保育及永續漁業發展等議題,彷彿我國是該領域的模範生。諷刺的是,我國近年推動的新風電與太陽光電開發案,極可能造成生態浩劫且危害農漁業發展,淨零碳排路徑圖是犧牲環境圖?

國發會三月底公布民國 139 年(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規劃出台灣能源轉型的目標,民國 139 年(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大幅提高達六至七成。引用台電公告的台電系統歷年發購電量數據,去(民國 110 年(2021年))再生能源僅占6.3%,欲達成其規劃比重,若加計未來電力需求成長,做為將來發電主力的再生能源,規模須提高十餘倍,因此政府近期著力於擴展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許多新的再生能源開發案都爆發重大環境爭議,舉其犖犖大者:

第一、生態區興建接氣站:去年中油選定生態敏感的大潭藻礁區域建造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已引發環保人士的抗議,直到公投定案之後才落幕。近日內政部有意將36處海岸保護區調降等級,其中包含台電預定作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的基隆市外木山海岸,由一級海岸保護區降為二級海岸保護區,環保團體痛批此舉就是為了配合日後開發案而降級,以規避《海岸管理法第十二條第二項有關一級海岸保護區嚴格的使用限制。

第二、海上風電場破壞既有的漁場:陸域風機干擾居民以及農作問題尚未解決,海上風機問題更大。我離岸風場分三階段開發,前兩階段就已經開始影響漁場,相關爭議都沒克服,現在進入第三階段,海上風場範圍大幅擴張,西部海岸彰化、雲林與苗栗外海規劃了滿滿的海上風場,其中又以彰化最誇張,目前規劃的9個風場中,就有5個在彰化外海,其海上風場廣及2,000平方公里海域,扣除航道後,漁民的捕魚空間只剩下沿海9~10公里左右的狹長空間,原有的流刺網與拖網漁業將難以運作。加上彰化海岸也被降級為二級海岸保護區,直接威脅僅剩60隻保育類白海豚與螻蛄蝦保護區。

第三、生態區砍樹設立太陽能板:台灣許多生態區都被開發成太陽能發電站,砍樹種電備受質疑,例如苗栗銅鑼鄉竹森村光電案,就位於石虎棲地,開發後將威脅石虎的生存;台東知本濕地光電案,為東海岸最大的濕地,也是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規劃為全台最大的太陽光電專區,將對濕地生態與原住民文化產生負面衝擊;屏東枋寮石頭營光電案,除了可能影響生態外,也可能破壞二戰「石頭營」軍事遺跡。

第四、埤塘與魚塭建立光電場:埤塘已遭太陽能板大舉入侵多年,近來並在魚塭推動「漁電共生」模式,此舉不但影響魚塭產量,也衝擊鳥類生存空間,更推升魚塭地價或租金,大幅提高養殖成本,不利養殖漁業發展。

國發會提出臺灣民國 139 年(2050)淨零排放路徑時,特別提到「『民國 139 年(2050)淨零轉型』不僅攸關競爭力,也關係環境永續,必須打下長治久安的基礎,才能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年輕人。」然而,從其規劃看來,不計代價的強推再生能源,生態與農業將是最大的犧牲者。

環境永續?省省吧!












【專家之眼】師法韓國解封?疫情防控與商機的殊死戰


2022-04-19 08:11  聯合報 /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韓國新冠肺炎感染狀況已從三月中的高峰,每日約及五十萬人,減少到上星期每日約及十萬人,官方宣布本周取消所有新冠防疫社交距離限制。路透



最近的韓國,新冠肺炎感染狀況已從三月中的高峰,每日約及五十萬人,減少到上星期每日約及十萬人;雖然每日的死亡仍維持二、三百人之譜,但這樣趨勢緩和的走向,讓韓國政府宣布自四月18日,本星期一開始全面解除各類社交措施;尤其在餐飲和醫療服務的限制,僅只保留繼續戴口罩的規定。

根據新冠疫情的統計彙整,韓國迄今累計1,630餘萬例確診,逾2萬一千人的死亡;若以最近感染做分析,其感染致死率約在千分之一點一。反觀,早先因為疫情肆虐而有積極作為和預期準備的基礎之下,歐、美國家的抗疫表現,在過去十個月的感染死亡率,美國0.83%;歐洲則在0.53%;最近的一百天內,美國感染死亡率在0.67%,而歐洲則在0.26%。

總部位在紐約的彭博新聞社(Bloomberg),根據商務客的需要來編列全球防疫韌性分數」(Bloomberg Resilience Score)。分別就特定國家:醫療普及與社經發展水準、新冠疫情的晚近表現,以及擬開放邊境或恢復日常的準備程度,予以完整評價。

像在開放邊境或恢復日常準備程度,係依據疫苗接種表現(人均劑量數)、封城或管制措施和強度、開放接種者的旅遊路線數以及國際航班的減少比率,做成主要國家迎戰新冠疫情的韌性度總排序。

有趣的觀察是,西歐和北歐國家佔據前十名的七位,第一名挪威、第十名英國,以佛系抗疫出名的瑞典,卻排在第22位;而新加坡、台灣跟韓國,則分列第26、第27跟第28位。台灣在管制嚴格程度,僅為鄰近國家的一半高;而且當月感染率,每十萬人亦僅十名感染者,更是已開發國家當中的最佳表現。

誠然,新冠肺炎的 Omicron 變異株,其感染率飛快但致死率則較諸先前病毒,慘狀減半;因此,台灣公衛部門與部分專家紛紛提議,要效法韓國政府,提前為三百萬人以上的感染做布局;同時,可以進一步解除新冠患者的隔離檢疫和就醫安排;那些曾經爭議多時,就為了保護第三人和確保醫療機構量能,而不得不採行的種種管制措施。

若從上面彭博社的韌性表現跟疫情的跨國統計,進一層做推敲,韓國、日本的每百萬人檢測次數,都在三十萬次的附近,台灣更高達五十七萬次;但檢出陽性病患的結果卻是:在韓國,每百萬人的感染有三十一萬八千人、日本,五萬八千人,而在台灣則僅一千五百人有受到感染。

就疫情政策立場作探討,其所牽連到的經濟動能、承載量能、人民信任與執政壓力,在每一個國家,甚至同一國家內的不同區域,都很不同。像是此刻的上海封城,之於武漢當時,不僅人口總數是三倍差距;而思想開通、西化程度與商業定位,讓這兩都市性格,差異頗大。上海封城管理難度,自然更高。

再以彭博社三月份的資料比對,韓國的30天感染頻率是日本的15倍高。但由於彭博新聞是在三月所做比對,因此台灣在四月份的排名會因為感染暴增了數十倍,而有名次的顯著下滑。

同時,韓國行將解除的餐飲和聚會的人數限制,台灣早已解禁了大半年,更可以趁著這波北部小吃店和中部喜宴,進一步在阻斷疫情擴散與傳播鏈的即時追蹤,都有細緻化分析和預警管理的強化。

與病毒共存的國際期待與經濟優先的口號,絕不能成為遏制政䇿思辯,進而喪失專業參與和預做責任配置的規畫。不可避免的是,民眾消極以對的心思,最近華燈初上的林森北、南京東,已成了感染新地標!

疫情能否美好收尾?放鬆管制與縮短隔離時間的共識,關鍵之一,就要靠生活習慣的全面調整;關鍵之二,自然是讓易受害族群,例如養老院長者和慢性重症病患,有被病毒鎖定過的生聚教訓之後,成為推廣其應對經驗的 SOP。

顯然,韓國政府的處置程序與考量因素,其實仍交代不清;而未來韓國的疫情發展與醫療負擔能量,是吉或凶?則非常值得台灣追蹤注意。至於打了上半場好球的台灣,究竟該以韓國為師?還是能夠減少政治對抗的心態,深入檢視香港疫情的局勢變化和預作演練呢?

樂意哈韓風、熱炒追星的台灣,在此一涉及民眾福祉與國家安危的最後一步路,懇請各界還是能一起再明察、審思。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不讓試探潛近身旁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5:賭是人性的罩門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4:無需杞人憂天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3:辯論技巧不可亂用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2:面子問題大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不讓試探潛近身旁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不讓試探潛近身旁


2022-04-21 09:55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動物生存最重要的法則:注意別人悄悄地潛近身旁,其實人也是這樣,很多危險的事,都是靜悄悄地潛近身旁的。示意圖/ingimage



在電視上看到許多動物覓食的動作,例如:獅子、老虎、花豹在覓食時,都會壓低身子,靜悄悄地潛近,靠近獵物時再一撲而上;蛇在覓食時也是靜悄悄地滑動身體,再一口咬住獵物,慢慢吞下去。

若有動物靜悄悄地潛近你身旁,如果你不趕快逃命,就可能成為別人的糧食。這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法則:注意別人悄悄地潛近身旁。其實人也是這樣,很多危險的事,都是靜悄悄地潛近身旁的。


不要容許魔鬼
有位有婦之夫與一位有夫之婦的同事,兩人心情不好時,就常常互訴苦衷,彼此多了一分關心,因此在辦公室裡會互相幫忙工作。下班時男同事會熱心地送女同事回家;偶爾會相邀喝杯咖啡,獨處的時間增加了。先是牽牽手,再則擁抱、親吻,最後到賓館幽會。

紙包不住火,雙方都發生了家庭糾紛,辦公室裡也以他們的戀情當作為話題,最後辭職的辭職、離婚的離婚。兩個家庭、兩份職業、兩個人的前程就這樣毀了。

這些痛苦的來臨,都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魔鬼總是靜悄悄地潛近的。以致魔鬼已來到你的身旁,非但一無所知,反而以為有意外的幸福要光臨呢!

人性有弱點
美國大佈道家葛理漢,三十歲時就自我約束,這一生除了與他太太以外,絕不與其他女性單獨相處。為的是擔心人性的軟弱及魔鬼的悄悄潛近。很多牧師及基督徒不飲酒,其實聖經上並無禁酒令,而且只要酒不過量,喝點酒對健康反而是有益的。

但問題是不過量的標準是甚麼 ? 喝一杯就會有第二杯,最後有可能成為酗酒者,那就會出大問題。基督徒知道自己的軟弱,為了不讓魔鬼有靜悄悄地潛近到自己身旁的機會,所以他們不喝酒。很多事預防重於治療,預防的方法就是不要讓一些引人犯罪的事,靜悄悄地潛近自己的身旁。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2:面子問題大


2022-04-22 10:56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面子文化是世界性問題,中國尤為盛行。為了面子可以械鬥,為了面子可以不要裡子,打腫臉充胖子更是常有的事。示意圖/ingimage



面子文化是世界性問題,中國尤為盛行。為了面子可以械鬥,為了面子可以不要裡子,打腫臉充胖子更是常有的事。

據說從前有個地方的人,窮困但愛面子,乃在家門口掛一塊肉皮,出門時在嘴上擦一下,嘴巴看起來油油的,表示剛吃過肉,以示家庭富有,這就是愛面子。

朋友變仇家
中國朋友間若有借貸,常不喜歡立據或找保證人,否則好像不信任朋友,面子掛不住。等到發生問題時,各執一詞,吵吵鬧鬧,友情泡湯,朋友變成仇家。如果親兄弟明算帳,問題就會簡單很多。

國人宴客講究位子大小,大家為了面子都不肯坐大位,但是如果你真的不邀他坐大位,他又會生氣不已,真是難侍候。 請客時無論吃不吃得下,但排場一定要講究,所以十二道菜,外加甜點水果,多數吃不完倒掉,浪不浪費沒關係,面子重要,莱數太少,面子不好看。結婚喜宴至少五十桌,否則沒面子。

為面子大打出手
請客喝酒要乾杯,否則就是不給面子。因為喝酒不給面子大打出手,甚至發生命案者亦有之。有些官員酒量不行,在議會裡吃不開。因為議員敬酒,官員不乾杯,就是不給面子,將來走著瞧。

據說有位官員酒量不好,但議員敬酒,他仍然乾杯,準備豁出去了,最後當然酒醉不支倒地,議員們認為給面子夠意思,此後對該官員所屬單位的案子都特別照顧,面子就是這麼有用。

婚喪喜慶若無民代或官員參加,也認為沒面子。因此民代或官員不能來,至少也要送喜幛或輓聯。

有人透過民代,向其他民代要了一大堆就輓聯掛在靈堂,覺得很有面子。其實這有甚麼面子呢 ? 你又不認識這些民代或官員,這些民代或官員又不是甘心樂意的送你輓聯。說穿了反倒是十分沒面子的事。可是管它有面子,還是沒面子,國人就是喜歡這一套,自己認為有面子,就是有面子。

對無能力或不喜歡的官員,尤其是高官,明明是要他捲舖蓋,但卻要叫他寫甚麼「健康不佳,希准辭職」一類的辭呈。然後對外宣佈,准其辭職,並授勳以為歡送。這種把戲在政府機關裡經常上演,目的都是為了面子,因為官員更是要面子。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3:辯論技巧不可亂用


2022-04-25 15:32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有位老師告訴我,理直要氣緩,這樣人家比較容易接受。示意圖/ingimage



在辯論會上雙方總是唇槍舌戰,找到對方一次言語或邏輯的失誤,就窮追猛打,直到打贏為止。有時也會使用詭辯,使對方詞窮,贏取辯論會的勝利。

但是大家要知道,只有辯論會可以這樣,一般日常生活切勿以辯論會方式為之。否則再好的朋友、再親密的關係都會被破壞,甚至會變成仇人。

辯論失友誼
有次無意中與一位教授聊天,談到租稅問題,起先只是一點點看法不同,但談久了就開始辯論,且開始抓對方講話不合邏輯的地方,逼得對方無話可講,因為照他的邏輯會出現一加一等於三的結果,當然他講不下去了。

但這次的聊天並未終結,因為對方心裡極不愉快,以後總是伺機要贏回來,終致在其他公開場合,反對我的意見,甚至批評我服務單位的做法,增加不少困擾。這讓我深深體會到,辯論場上勝利的時候,就是麻煩的開始。事理雖須辯明,但技巧卻須講究,而講究的技巧絕不是辯論會上的那一套。

有對律師夫妻,兩人都口齒伶俐,經常有「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的痛苦。夫妻倆見面就辯,而且會引據法條來辯,最後自然走上離婚之途。

理直要氣緩
電影上常看到名律師質疑對方當事人、律師或證人,辯才無礙的樣子,很是過癮。但是這種法庭上過癮的樣子切莫帶到家庭或自己的生活圈裡來,否則你的辯才就會成為你人際關係的致命傷。

俗語說:「理直氣壯。」有位老師告訴我,理直要氣緩,這樣人家比較容易接受。如果理直而又氣壯,對方會吃不消。因為所謂理直,就是你講的比他有道理,也就是在辯論時,你是有理的一方。這時對方心理上已經有些彆扭,如果再氣壯山河,他一定會找機會反撲,你就會因此而沒完沒了。理直氣緩,表示你在說理及態度上皆無懈可擊,容易成為真正的贏家。

在一般日常生活中,事理愈辯有時愈不明,因為當事人都已流於意氣之爭,為了保全面子,不但會翻臉,而且諸般鬼話鬼事都會出籠,後果反而難以收拾,宜審慎注意之。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4:無需杞人憂天


2022-04-26 10:35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人生在世或有不測風雲、或有旦夕禍福,只要盡心盡力,剩餘的一切就都交給全智全能的上帝吧。示意圖/ingimage



從前杞國有個人天生憂慮性格,他甚至擔憂天會垮下來。別人告訴他,「天只是一層空氣,並不是個大罩子,不會掉下來的。」 他說:「天不會掉下來,但是若月亮或星星掉下來怎麼辦呢?」這是我國春秋時代有名的寓言「杞人憂天」,形容不必要的瞎操心,多餘的憂慮。

小行星撞地球
杞人憂天真的是多餘的憂慮嗎 ? 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突然從世上絕跡,討論其原因的看法很多,其中之一是隕石碰撞說,認為有巨大隕石撞上地球,揚起漫天風沙,遮蔽整個地球,導致太陽無法照射、溫度急遽下降,恐龍因而相繼死亡。

根據研究,直徑在一公里以上的隕石,我們通稱為「末日小行星」,其撞擊地球的機率在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間,如果這些「未日小行星」撞上地球便可能導致區域性的毀滅。據統計,二十一世紀的一百年當中,可能有一顆小行星會撞上地球。

這些隕石或末日小行星,不就是杞人的憂慮嗎?所以杞人的憂慮並非一定不會發生,問題是這種事如果發生了,人類又能怎麼樣 ? 可能根本不能怎麼樣。對於不能怎麼樣的事,一直在那裡憂慮又有何益處呢 ? 既然無益,那就乾脆不要憂慮,是不是更好呢?

悲從中來
有個女孩在井旁打水,邊打水邊哭泣,人問其因,她說: 水井無蓋,將來我的孩子在井旁遊戲,可能會掉下去淹死。別人問她:妳的孩子幾歲了?她說:尚未結婚。不過雖然還未結婚,但是想到自己總有一天會結婚生子,孩子有可能在井邊玩,有可能會掉到井裡去,想著想著就不禁悲從中來。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是人難道不都是這樣的嗎 ? 人生旅途上有太多可能發生的憂慮,將這些可能發生的憂慮,都逐一想像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後在那裡自我痛苦,這與杞人憂天及井旁打水的女孩又有何異呢?充其量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

人生在世或有不測風雲、或有旦夕禍福,只要盡心盡力,剩餘的一切就都交給全智全能的上帝吧!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5:賭是人性的罩門


2022-04-27 11:21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賽車、賽馬、賽狗、鬥雞、鬥蟋蟀、打橋牌都可以賭,連運動比賽也可以賭,凡是有輸贏的都拿來賭。示意圖/ingimage


賭場的座右銘:「不怕你贏錢,只怕你不來。」

因為十賭九輸,只要你繼續賭,最後一定輸光光。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新的賭場及旅館一家接一家地開,都極盡豪華享樂之能事,目的就是要吸引你去賭。有家賭場建在人工湖上,耗資十五億美元。投資的利息及賭場內上上下下的設備及員工,在在都是靠賭場恩客的奉獻,所以從總體及長期看來,賭徒沒有不輸的。

賭徒沒有不輸的
許多賭徒賭輸了,戲稱這是在賭場存款,將來贏錢時再將存款提回來。可惜的是,這些人在賭場的存款雖一天天增加,但卻永無提款的機會。有位朋友去年在拉斯維加斯贏了二萬美金後,立刻停止再賭,飛回台灣,逢人便炫耀他的功力及運氣,尤其是他能在贏錢時立刻煞車的功夫。

可是今年他捺不住性子,在念念不忘上次贏錢的引誘下,又跑到拉斯維加斯大賭一場,結果輸了五萬美元。

難忘贏錢經歷
這個人犯了賭場的座右銘:「不怕你贏錢,只怕你不來。」其實只怕你不來這句話也是多慮的,因為凡是贏了錢的人,都會在贏錢的甜美回憶下再來的。

談到賭,大家會想到打麻將、擲骰子,或賭城裡的一些傳統賭具及玩法。事實上,由於人類賭性堅強,任何時候、任何標的都可以賭。

賭性難改
賽車、賽馬、賽狗、鬥雞、鬥蟋蟀、打橋牌都可以賭,連運動比賽也可以賭,凡是有輸贏的都拿來賭。總統大選可以賭,誰當選奧斯卡影帝也可以賭。有次影城就以一比八賭某位影帝會不會再蟬連。

更荒唐的是,在醫院,醫生與護士賭哪位病人會在一個月內死亡,經發現後,被醫院嚴格禁止並送罰。因為參與賭注的人,可能會在病人身上動手腳。

賭性堅強是人類的弱點,人類知道自己的弱點,就應儆醒自守遠離賭場,一步一腳印、踏實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媒體影響思維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823/web/ 

◆  兩岸糧食安全戰略大PK 誰勝?
◆  波洛西來否 牽動美中俄
◆  兒童疫苗 政府搞到三輸
◆  原鄉拚旅遊 沒全面普篩 染疫黑數知多少
◆  兒童打疫苗…家長天人交戰 考驗政府智慧
◆  延紓困難解痛苦指數 應延報稅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媒體影響思維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媒體影響思維


2022-04-19 05:22  聯合報 /   張瑞雄(作者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教授)
中天新聞台去年12月12日午夜0時起下架。圖/擷自網路



假設中天新聞台今天還在,如果讓民視或三立的觀眾觀看中天新聞台一個月,觀眾的投票行為和思維會有所不同嗎?

一九九六年成立的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是支持共和黨、其政治家和保守政治的頻道,同時以負面的角度報導描繪民主黨。批評者認為該頻道不利於整體新聞的完整性,但福斯新聞的官方立場是其新聞報導獨立,並且否認存在偏見。

二○○七年八月經濟季刊有一篇文章研究媒體的偏見是否會影響投票,研究者使用投票紀錄的資料集,在九二五六個城鎮裡,調查發現,在一九九六年和兩千年的總統大選中,共和黨人在有福斯頻道的城鎮中額外獲得了零點四到零點七個百分點的選票。雖然這算是一個非常微小的影響,但足以改變一些實力超級接近的選舉。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新聞頻道是否改變人們對於政治議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新聞頻道就是一個回音谷,不可能改變人們的主意。理論上,只有堅定的綠色支持者才會費心去聽鄭弘儀或藍色支持者去聽趙少康講些什麼,所以不管他們說些什麼並不會造成有所不同。

根據柏克萊和耶魯大學兩位教授的一項最新研究,證明觀眾收看什麼會造成相當大的差異。這個研究招募了經常收看福斯新聞的觀眾,並付錢讓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轉而觀看CNN,為期一個月。然後轉換者(看CNN的)和非轉換者(看福斯的)進行了三輪關於新聞內容影響的問卷。

結果是轉換者,即使一開始是具有保守傾向的忠實福斯觀眾,在許多問題上都改變了看法。例如轉換者認為人們可能會有長期新冠病毒的可能性要高出五個百分點,認為許多外國在控制病毒方面做得比美國更好的要高出六個百分點,以及支持郵寄投票的高出七個百分點等等。這些都是有意義的差異,而且當時的總統川普還長期用力詆毀CNN和其他主流媒體。

更重要的是,在一個月內能播放的新聞就是這麼多,就造成了如此的差異。在實驗進行期間發生一件事情,就是一位記者透露了川普很早就知道新冠病毒是「致命的」,比流感嚴重得多,但總統公開淡化這種病毒的嚴重性,轉換組的人更有可能知道總統在這一點說謊。若時間更長,會有更多被福斯新聞忽略的事實,其影響可能更深遠。事實上,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轉換者變得更加懷疑福斯是否會報導對川普不利的事情,即使那是真的。

當然,民主黨人無法通過付費讓福斯觀眾切換頻道來影響他們,但大家可以從這個實驗中吸取的一個教訓是,沒有人是不能改變的,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執政黨都想控制媒體的原因了。











兩岸糧食安全戰略大PK 誰勝?


2022-04-19 05:36  聯合報 /   徐世勳/台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
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今年2月表示,全國的糧食庫存處於歷史的高水平。圖為天津港附近中國國營中儲糧集團的儲糧設施。路透


根據最近美國農業部的統計估算,人口不到全球兩成的中國,其糧食儲備庫存總量正處於歷史高位,在全球糧食庫存量的占比,今年上半年已超過一半。其中,玉米達到百分之七十,大米(稻米)達到百分之六十,小麥達到全球的一半,大豆超過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國持續大量進口糧食儲備的戰略十分明顯,突破過去「糧食安全等同糧食自給率」的窠臼,改由進口較便宜的存糧來強化其糧食安全。

根據政大「問題與研究」最近刊載的「糧食安全與貿易自由化關係之研究:以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為例」文章指出,中國自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二○○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農產品貿易日趨熱絡,糧食自給率雖逐漸下降,但糧食安全指標卻呈現正向成長趨勢,整體指標漲幅約達三倍,顯示中國糧食安全正持續大幅進步中。的確,國際農產貿易以有餘補不足,作為其因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危機的調適策略,既順應時勢也划算。

可想而知,中國早已超前部署,持續加碼投資高質量倉儲基礎設施(科技儲糧),在各主要港口碼頭廣設進口糧倉,目的均在提升其甚不透明、但相對完善的糧食儲備調控體系與應急機制。此外,其國有企業「中糧集團」已擠入世界大糧商之排行榜,與美國的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邦吉公司、嘉吉公司、荷蘭的路易達孚公司(俗稱的ABCD公司),及新加坡的奧蘭公司等五大糧商並駕齊驅。

反觀台灣,糧食安全戰略亙古不變,且無系統性可言。農政機關奉行「糧食安全等同糧食自給率」的教條,異乎尋常的強調「糧食自給率」,讓國外學者專家深感不可思議。一方面常以「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不到卅二個百分點來嚇唬大家,我們的糧食極不安全;另一方面又以本土稻米自給率超過百分之一百,庫存爆倉,生產過剩,來形塑糧食可以自足的神話,無視國人的飲食習慣早已改變為「米麵共食」及即將到來的「麵為主食」。這種矛盾糾結,不但誤導農業政策持續偏向稻作產業傾斜,也套牢大部分的國土、水資源及政府預算。

另外,公糧倉庫設施老舊不堪,不受重視,且只存放國產稻米。其他糧食如黃豆、小麥、玉米(統稱黃小玉)有九成五以上仰賴民間進口,儲備機制付諸闕如,也沒有制定適當的安全庫存水準來管理。

「糧食安全等同糧食自給率」禁錮了國人對非常時期糧食如何合理供應的思維。廣設進口糧倉,以及提高國內進口糧食儲備,或許是確保非常時期糧食供應更有效的做法,對活化水資源及國土的利用也將帶來多重紅利。

習近平曾說「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中國大陸,透過中糧集團這個世界級大糧商的運籌帷幄,這飯碗裡面裝的有六成是進口糧;而在台灣,這飯碗裡面裝的幾乎全是國產稻米,不計任何代價。兩岸糧食安全戰略大PK,您說誰勝?












波洛西來否 牽動美中俄


2022-04-19 05:36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新北市)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波洛西。美聯社


原定十日訪台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波洛西因感染新冠病毒,臨時取消亞洲行,但未來是否訪台仍不確定,端視美中角力結果。

波洛西是加州選出的聯邦眾議員,擔任眾院議長多年,在美國國會備受敬重。她在國會山莊一向有「反中女王」的稱號,反中挺台不遺餘力,是台灣在國會天然的盟友。更重要的是,在美國繼承順序上,波洛西排名第三順位,在正副總統都無法視事時,她將代行總統職務。

由於波洛西地位崇高,因此當日媒透露她將在八日訪問東京之後,轉往台北與台灣高層會晤,立刻引起北京緊張與反彈,並揚言解放軍戰機將在她來訪時「升空迎接」。

波洛西並非首位訪問台北的美國眾院議長。一九九七年的金瑞契也在擔任眾院議長期間訪問我國。當時北京雖然不滿,但是抗議力道卻不強。二○二一年,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原先有意派遣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女士訪台,但在北京以戰機升空迎接作為威脅後,龐培歐決定召回剛剛起飛的克拉夫特大使。

這次北京食髓知味,再度威脅華府,要求拜登政府不要讓波洛西訪問台北。不過,這次北京是否能夠得逞,將視美中針對俄烏戰事相關議題的交涉結果而定。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就一直從戰略角度要求中國調整立場。拜登總統的高標就是要求北京選邊站,中標是在適當時機進行調停或斡旋,低標則是維持表面中立,或至少不公開與美國唱反調。三月間,拜登與習近平視訊峰會已正式在俄烏議題上交過手,各自表述但未達成協議。

美中兩國持續在俄烏議題上進行交涉。雙方透過官員放話或其他行動,向對方施壓或表態。美國採取一面警告一面施壓的方式,對中國步步進逼。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再三警告,美國不接受任何對台灣的侵略行為。另一方面,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明白表示,華府正研究在「不脫鉤」的情形下與北京發展貿易的新模式。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也警告,任何國家不得在制裁俄羅斯方面置身事外或袖手旁觀,否則可能會有嚴重後果。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說,北京不會在壓力下改變政策。

眼看北京不會輕易讓步,拜登決定改打「台灣牌」,釋出眾院議長波洛西訪台的消息,果然一試就靈。中國外長王毅強烈反彈,並威脅北京將會以戰機予以反制。中國還出動運廿將紅旗廿二型防空飛彈運送到塞爾維亞,展現北京具有長程運輸能力,暗示北京有能力協助或支援俄羅斯,只是不做而已。拜登則突然派遣一個由參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率領的跨黨派國會訪問團於十四日抵達台北,暗示美國仍然可以隨時派遣波洛西訪台。

顯然,在俄烏戰爭還沒有告一段落之前,波洛西仍是拜登手上的一張王牌。只要北京擔心波洛西訪台的政治效應,這張王牌就能作為牽動美中俄三邊關係的重要工具。










兒童疫苗 政府搞到三輸


2022-04-19 05:22  聯合報 /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COVID-19疫情嚴峻,衛福部食藥署通過授權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至11歲兒童。路透社


疫苗其實是一個政治問題,不能完全以學術理論來匡列政策。政治角度看的是需求,學術角度看的是適應症。如果政府想要從二方面都獲利,必須要在時間上拿捏得非常好,否則適得其反。台灣這次的兒童疫苗事件,就是個標準的父子騎驢結果,搞到指揮中心、民眾及政府信譽三輸的局面,堪稱是做爛疫苗的經典教材。

疫苗為何說是政治問題,因為如果一切按照適應症接種,臨床上將有很多疫苗要下架。只要防疫上需要,政府就有責任去幫老百姓找到疫苗,管他疫苗好與不好,有效不有效都在其次,多少能防到疾病才是政府要的。因為疫苗就是設計給所有人打的,之所以沒有通過適應症,主要是臨床試驗數據不足,跟疫苗無效或有害並沒有絕對關係。找到了疫苗,還在拘泥於有沒有適應症,那還得看有沒有替代品,買不買得到。所以需求才是決定疫苗政策的金標準。

台灣這波疫情,政府赤裸裸的力挺高端,有國際適應症嗎?當然沒有,但是政府需要,台灣那時又買不到疫苗。所以當然可以用行政命令創造出適應症給高端,還創造出市場給高端賣,這些都不能算錯,因為需要嘛。由此可見台灣的疫苗政策絕對走的是政治路線。

但是反觀全球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一開始的接種順位就被排在後面,這是與流感疫苗接種反常的動作。流感疫苗接種於兒童的順位放在很前面,是為了阻斷傳染鏈。與醫療人員接種為了醫療質量,及老人接種為了防止重症死亡,都屬於第一順位的接種。新冠反常的將兒童順位置後,而台灣更將防疫官員列在前面,並且將沒有適應症當作理由高高舉起。

對比於高高舉起高端的自創適應症,政府根本也不重視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真是讓家長寒心。所謂的適應症只是政府推遲兒童新冠疫苗的藉口。如果在疫苗最缺的時候,只要政府幫孩童找到疫苗,即便是國產高端,可以優先接種,不管是有沒有適應症,都不會出現今天那麼多家長不高興的局面。

所以疫苗政策推出的時間點很重要,開放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是對的政策,但是時間不對,政府的德政就變成苛政。再加上竟然讓民眾知道,本來該給兒童的BNT疫苗竟然是因為政府過不了自己「仇中」的坎,不願意談成由上海復星出貨的BNT疫苗。讓家長的怒火更是火上加油,仇中竟然可以仇到殘害自己骨肉的境界,真是沒有人性。衍生出來的校園停課與不停課的爭議,更將政府的無能暴露無遺。

由政治面操作疫苗政策,是疫苗政策的常態,也才能符合社會的脈動。政府可惡在打著科學的大帽子,骨子裡幹的是將兒童推向「仇中」的最前線,根本是「小明」血淋淋的翻版,身在台灣兒童真是不幸。












原鄉拚旅遊 沒全面普篩 染疫黑數知多少


2022-04-19 05:22  聯合報 /   章俊博/博士生(台東市)


疫情擴散無法終止,也深入到原鄉,造成原鄉的族人處於高度緊張氛圍。然而,對於疫情的發展,一般認為這和人的流動有關,為了讓部落安全,呼籲人們這段時間減少前往原鄉旅遊,恐怕也只是一種道德訴求而已。原鄉許多族人旅外工作,逢年過節都會返鄉,尤其是這次花蓮的疫情嚴重,也讓原鄉處於高度警戒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原鄉高齡化社會結構已形成多年,相對也是最脆弱的部分,老人如何避免感染,這都是需要加倍防護的一環。

台東縣老人比率是全台首位,原民會輔導設立的文健站如今已達到一百多個,這種安養機構也是一種群聚地方,爆發確診傳播的機率最高。儘管政府呼籲大家施打疫苗,但害怕施打的長者大有人在。因此,接下來的生活,也就靠運氣和自身的防護。

隨著國內疫情嚴重,花蓮疫情也大爆發,似有逐漸擴散趨勢。最近台東縣境內的確診個案,也和花蓮的疫情傳播有關,要防堵疫情確實有其難度。這段時間前來台東旅遊的外縣市民眾,似乎也已不畏懼病毒的衝擊,多少也反映出大家的心情快悶壞了。為了生計也要身體平安,業者陷入接單的兩難,通常也是採取高度防護警戒,為了生計只好開工,但在沒有全面普篩之下,身邊未察覺的染疫黑數有多少?










兒童打疫苗…家長天人交戰 考驗政府智慧


2022-04-19 05:22  聯合報 /   許文祥/醫師(高雄市)
衛福部食藥署通過6至11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記者胡經周/攝影


六至十一歲兒童即將開打莫德納新冠疫苗,很多父母陷入天人交戰。根據美國凱澤基金會調查,初始不到三成家長願意讓自己小孩接種新冠疫苗,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疫苗長期不明影響及嚴重不良反應。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去年十月通過兒童施打BNT(五至十一歲)新冠疫苗。根據美國疾管局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統計,五至十一歲兒童在施打八百七十萬劑BNT新冠疫苗後,VAERS接獲四二四九件不良反應通報,其中九十七點六%屬於非嚴重性;v-safe分析四二五○四名至少接種一劑疫苗兒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發燒和肌肉痠痛,在接種第二劑之時尤其顯著;但是兩者均未接獲併發心肌炎的不良事件通報。

今年二月起澳洲、歐洲、加拿大和英國陸續針對六至十一歲兒童施打莫德納新冠疫苗並持續監測,至今仍未出現有重大不良反應的報導。莫德納臨床試驗顯示,四千七百名六至十一歲兒童在施打疫苗後,其不良反應與BNT相似,亦未出現如心肌炎等重大不良反應。

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多數是輕症,所以該不該接種疫苗儼然成為爭議的議題。美國報導約有一九○萬名五至十一歲兒童罹患新冠肺炎,八千三百名須住院治療,其中三分之一住進加護病房,約一百人死亡。引發更多關注的是,許多罹患新冠肺炎的兒童會出現長期後遺症,包括慢性疲勞、反覆呼吸困難、疼痛、心悸、思緒障礙、焦慮等。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如火如荼,未施打疫苗學童儼然成了傳播病毒的最大媒介,校園成了傳播病毒的溫床,再蔓延到家庭和社區。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無疑可阻斷病毒傳播鏈,有效縮短流行期和減災。但如何讓父母願意帶孩子去打疫苗,就考驗政府的智慧!











延紓困難解痛苦指數 應延報稅


2022-04-19 05:22  聯合報 /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金門金城)
報稅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報系資料照片


本土Omicron疫情單日確診遽增,然專家認為尚未達到高峰,內需消費及觀光旅遊市場再度首當其衝,連製造業都難倖免於難。

尤有進者,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美對俄羅斯採取嚴厲的經濟制裁,俄也不甘示弱,採取出口管制。俄烏兩國小麥總出口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影響舉足輕重。據統計,二○二一年玉米價格飆漲五十七%,今年可能持續在高檔;而小麥繼去年大漲二成七後,至少再漲二成。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四月八日公布最新數據,追蹤全球交易最熱絡的五項糧食大宗商品國際價格之「FAO糧食價格指數」,於今年三月平均達一五九點三點,再創近十年來新高點,意謂食品通膨將益加惡化。近期中國大陸為控制疫情,在上海、廣東深圳等重鎮進行大規模的管控及封城,不少企業(含台企)被迫停工,平添供應鏈中斷危機,形如火上加油。

美國勞工部甫公布的三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由二月的七點三%增加至八點五%,顯示美國通膨持續加劇。台灣方面,主計處公布的三月CPI年增為三點二七%,也創下九年半新高,一至三月平均年增二點八一%,均已突破二%的通膨警戒線。主計處預估,全年失業率將落在三點六%、CPI年增上修至二點四八%,兩者相加後今年的痛苦指數將可能逾六%,將是近十年最高。另外,勞動部於十八日的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已有二一六七家,一三五一七人實施無薪假,分別較上周增加一五九家及一三一九人,主要集中支援服務業(含旅行社)、運輸及倉儲業及製造業,短期應難好轉。

民眾的痛苦可不只有通膨及失業率上升。如各國央行為抗通膨,已紛採取升息手段,台灣央行繼美國聯準會於三月十六日升息後,也跟進升息一碼。全球進入升息循環後,未來央行升息機率仍高。在升息效應下,廣大的貸款族房貸成本增加,實質薪資又逼進為負成長。除此,台股受升息、戰爭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干擾,跌跌不休。若統計自今年開紅盤至四月十八日收盤,已跌一三七八點,跌幅達七點五%,市值減少約三點五兆元,倘以一千二百萬開戶股民算,平均每位損失近廿九萬元,徒嘆屋漏偏逢連夜雨,荷包縮水讓日子愈來愈難過。

行政院拍板「嚴重特殊傳染病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特別預算施行期間延長一年至明年六月卅日,並已函請立法院同意。據悉目前尚餘一千三百多億元可動用,包含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七百至八百億元及觀光紓困四百多億元。筆者以為,紓困展延有助減輕中低收入戶及脆弱族群等生活負擔,不失為短期的治標手段,但難化解日漸升高的痛苦指數。

當前除紓困展延外,五月的所得稅申報也應比照前二年,延長至六月卅日,以紓解生活壓力及臨櫃報稅可能增加的人員染疫風險。至於是否發行振興券,並非當務之急,應視疫情再行滾動式檢討;而戮力嚴控疫情惡化及股匯等金融市場、物價維穩也是刻不容緩。


沈呂巡/回憶金瑞契 歡迎波洛西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沈呂巡/回憶金瑞契 歡迎波洛西
◆  蘇益仁/號角已響 全民防疫總動員






沈呂巡/回憶金瑞契 歡迎波洛西


2022-04-19 05:36  聯合報 /   沈呂巡(作者曾任駐美代表)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歐新社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波洛西原訂率團來台訪問,因新冠確診而改變,令人關切,盼只是延期,不致有根本之變。美國眾議院議長為可代表美國政府的第三人(除總統、副總統外),能在台美無邦交下正式來訪,令人珍惜,而原來訪選擇的四月十日,正是美國台灣關係法四十三年的紀念日,到訪尤具意義。

比諸廿五年前,當年四月初也是由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率團來台訪問,我適任外交部北美司司長,經辦接待工作。二○一四年四月,正值我上任駐美代表之際,於美國國會開歡迎酒會,波洛西時任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特趕來參加,且上台致詞表示歡迎我夫婦,仍記得以英文小名呼我內人,至為親切。

記得當時金議長一團也是乘美空軍專機由日本起飛來台,降落松山機場。金議長下機後,我外長對之表示歡迎,寒暄幾句後即由當時在台協會張戴佑處長接談,我則向外長快速介紹下機的十一位眾議員,接著全團登車逕往總統府,拜會李登輝總統。

拜會李總統約一個半小時,雙方討論最多的似是「一個中國」議題,李總統說中共以為台灣屬於其一部分,對此我們絕不同意,指著廳內國父遺像稱,中華民國在他創建後已獨立八十六年,我們無必要也不需要再宣布獨立,目前所需要的是如何參與國際社會等等。議題中甚至包括當時即將要發生的香港回歸、北韓問題及我如何參與聯合國案等。

金議長對我參與聯合國,一向最有感觸及主張。該團見完李總統,即到台北賓館與當時的連戰副總統兼行政院長談話,並接受午宴款待。午宴中雙方簡短致詞,記得金議長以很堅定的語氣稱,他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但這「一個中國」在聯合國中均應有各自代表且被平等對待,他將為此做出努力…,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該團還要趕回日本參加日本官方晚宴,我們的午宴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左右,餐宴就簡單快速,菜單除了湯與前菜外,主菜只有一道,記得是龍蝦與牛排,宴會另有一小樂組,演奏台灣民謠及美國民歌。記得金議長最喜歡老歌「月河(Moon River)」及「田納西華爾滋」,跟著輕唱,寧可讓專機起飛稍遲而不錯過。

我們當初對美國會工作所以成功,原因之一是先助理而後議員。我記得金議長辦公室的幕僚長對我們極為友好,我還在駐美代表處國會組長任內時,有一次國內來了一個訪問團想要拜會議長,洽幕僚長回說議長當日很忙,未能預約,但屆時忽來電話告知正在參議院拜會的我們,說請趕快來,此時議長正有空。我們趕去後雙方談未久,議長即開門向一群媒體記者聲稱對我們的支持,尤其是參與聯合國。

與金瑞契相比,波洛西議長對我多有一般性的讚賞,但不像金議長對我聯合國案有專門性的關切,但波議長對中共則有長期的不滿,曾經在九十年代初親訪北京,在天安門廣場親手持一布條,上書中文「獻給中國民主事業犧牲的烈士」,遭到制止時幾乎被推倒在地,之後等於被驅逐出境,但她之後大力反對給中共片面最惠國待遇,並接待達賴喇嘛與香港反中人士,強烈批評中共措施違反人權等。

波議長此一對華政策風格,中共也拿她無法,倒是提供我們發展的空間。可惜她這次不能適時前來,否則我們赴友邦帛琉出席「我們的海洋大會」代表團應可得到更大的聲援,是否可得到更好的待遇等皆可繼續努力。

我們期待波議長在不久的將來就能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