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名為淨零碳排路徑圖 實為生態農漁業殺手

◆  【專家之眼】名為淨零碳排路徑圖 實為生態農漁業殺手
◆  【專家之眼】師法韓國解封?疫情防控與商機的殊死戰

◆  【專家之眼】俄烏戰爭:美中俄的距離與矛盾








【專家之眼】名為淨零碳排路徑圖 實為生態農漁業殺手


2022-04-19 08:19  聯合報 /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書長
內政部有意將36處海岸保護區調降等級,其中包含台電預定作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的基隆市外木山海岸,由一級海岸保護區降為二級海岸保護區。記者游明煌/攝影



就在422世界地球日前,環保署署長張子敬帶隊參加第7屆我們的海洋大會」(OOC),還大談海洋保育及永續漁業發展等議題,彷彿我國是該領域的模範生。諷刺的是,我國近年推動的新風電與太陽光電開發案,極可能造成生態浩劫且危害農漁業發展,淨零碳排路徑圖是犧牲環境圖?

國發會三月底公布民國 139 年(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規劃出台灣能源轉型的目標,民國 139 年(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大幅提高達六至七成。引用台電公告的台電系統歷年發購電量數據,去(民國 110 年(2021年))再生能源僅占6.3%,欲達成其規劃比重,若加計未來電力需求成長,做為將來發電主力的再生能源,規模須提高十餘倍,因此政府近期著力於擴展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許多新的再生能源開發案都爆發重大環境爭議,舉其犖犖大者:

第一、生態區興建接氣站:去年中油選定生態敏感的大潭藻礁區域建造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已引發環保人士的抗議,直到公投定案之後才落幕。近日內政部有意將36處海岸保護區調降等級,其中包含台電預定作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的基隆市外木山海岸,由一級海岸保護區降為二級海岸保護區,環保團體痛批此舉就是為了配合日後開發案而降級,以規避《海岸管理法第十二條第二項有關一級海岸保護區嚴格的使用限制。

第二、海上風電場破壞既有的漁場:陸域風機干擾居民以及農作問題尚未解決,海上風機問題更大。我離岸風場分三階段開發,前兩階段就已經開始影響漁場,相關爭議都沒克服,現在進入第三階段,海上風場範圍大幅擴張,西部海岸彰化、雲林與苗栗外海規劃了滿滿的海上風場,其中又以彰化最誇張,目前規劃的9個風場中,就有5個在彰化外海,其海上風場廣及2,000平方公里海域,扣除航道後,漁民的捕魚空間只剩下沿海9~10公里左右的狹長空間,原有的流刺網與拖網漁業將難以運作。加上彰化海岸也被降級為二級海岸保護區,直接威脅僅剩60隻保育類白海豚與螻蛄蝦保護區。

第三、生態區砍樹設立太陽能板:台灣許多生態區都被開發成太陽能發電站,砍樹種電備受質疑,例如苗栗銅鑼鄉竹森村光電案,就位於石虎棲地,開發後將威脅石虎的生存;台東知本濕地光電案,為東海岸最大的濕地,也是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規劃為全台最大的太陽光電專區,將對濕地生態與原住民文化產生負面衝擊;屏東枋寮石頭營光電案,除了可能影響生態外,也可能破壞二戰「石頭營」軍事遺跡。

第四、埤塘與魚塭建立光電場:埤塘已遭太陽能板大舉入侵多年,近來並在魚塭推動「漁電共生」模式,此舉不但影響魚塭產量,也衝擊鳥類生存空間,更推升魚塭地價或租金,大幅提高養殖成本,不利養殖漁業發展。

國發會提出臺灣民國 139 年(2050)淨零排放路徑時,特別提到「『民國 139 年(2050)淨零轉型』不僅攸關競爭力,也關係環境永續,必須打下長治久安的基礎,才能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年輕人。」然而,從其規劃看來,不計代價的強推再生能源,生態與農業將是最大的犧牲者。

環境永續?省省吧!












【專家之眼】師法韓國解封?疫情防控與商機的殊死戰


2022-04-19 08:11  聯合報 /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韓國新冠肺炎感染狀況已從三月中的高峰,每日約及五十萬人,減少到上星期每日約及十萬人,官方宣布本周取消所有新冠防疫社交距離限制。路透



最近的韓國,新冠肺炎感染狀況已從三月中的高峰,每日約及五十萬人,減少到上星期每日約及十萬人;雖然每日的死亡仍維持二、三百人之譜,但這樣趨勢緩和的走向,讓韓國政府宣布自四月18日,本星期一開始全面解除各類社交措施;尤其在餐飲和醫療服務的限制,僅只保留繼續戴口罩的規定。

根據新冠疫情的統計彙整,韓國迄今累計1,630餘萬例確診,逾2萬一千人的死亡;若以最近感染做分析,其感染致死率約在千分之一點一。反觀,早先因為疫情肆虐而有積極作為和預期準備的基礎之下,歐、美國家的抗疫表現,在過去十個月的感染死亡率,美國0.83%;歐洲則在0.53%;最近的一百天內,美國感染死亡率在0.67%,而歐洲則在0.26%。

總部位在紐約的彭博新聞社(Bloomberg),根據商務客的需要來編列全球防疫韌性分數」(Bloomberg Resilience Score)。分別就特定國家:醫療普及與社經發展水準、新冠疫情的晚近表現,以及擬開放邊境或恢復日常的準備程度,予以完整評價。

像在開放邊境或恢復日常準備程度,係依據疫苗接種表現(人均劑量數)、封城或管制措施和強度、開放接種者的旅遊路線數以及國際航班的減少比率,做成主要國家迎戰新冠疫情的韌性度總排序。

有趣的觀察是,西歐和北歐國家佔據前十名的七位,第一名挪威、第十名英國,以佛系抗疫出名的瑞典,卻排在第22位;而新加坡、台灣跟韓國,則分列第26、第27跟第28位。台灣在管制嚴格程度,僅為鄰近國家的一半高;而且當月感染率,每十萬人亦僅十名感染者,更是已開發國家當中的最佳表現。

誠然,新冠肺炎的 Omicron 變異株,其感染率飛快但致死率則較諸先前病毒,慘狀減半;因此,台灣公衛部門與部分專家紛紛提議,要效法韓國政府,提前為三百萬人以上的感染做布局;同時,可以進一步解除新冠患者的隔離檢疫和就醫安排;那些曾經爭議多時,就為了保護第三人和確保醫療機構量能,而不得不採行的種種管制措施。

若從上面彭博社的韌性表現跟疫情的跨國統計,進一層做推敲,韓國、日本的每百萬人檢測次數,都在三十萬次的附近,台灣更高達五十七萬次;但檢出陽性病患的結果卻是:在韓國,每百萬人的感染有三十一萬八千人、日本,五萬八千人,而在台灣則僅一千五百人有受到感染。

就疫情政策立場作探討,其所牽連到的經濟動能、承載量能、人民信任與執政壓力,在每一個國家,甚至同一國家內的不同區域,都很不同。像是此刻的上海封城,之於武漢當時,不僅人口總數是三倍差距;而思想開通、西化程度與商業定位,讓這兩都市性格,差異頗大。上海封城管理難度,自然更高。

再以彭博社三月份的資料比對,韓國的30天感染頻率是日本的15倍高。但由於彭博新聞是在三月所做比對,因此台灣在四月份的排名會因為感染暴增了數十倍,而有名次的顯著下滑。

同時,韓國行將解除的餐飲和聚會的人數限制,台灣早已解禁了大半年,更可以趁著這波北部小吃店和中部喜宴,進一步在阻斷疫情擴散與傳播鏈的即時追蹤,都有細緻化分析和預警管理的強化。

與病毒共存的國際期待與經濟優先的口號,絕不能成為遏制政䇿思辯,進而喪失專業參與和預做責任配置的規畫。不可避免的是,民眾消極以對的心思,最近華燈初上的林森北、南京東,已成了感染新地標!

疫情能否美好收尾?放鬆管制與縮短隔離時間的共識,關鍵之一,就要靠生活習慣的全面調整;關鍵之二,自然是讓易受害族群,例如養老院長者和慢性重症病患,有被病毒鎖定過的生聚教訓之後,成為推廣其應對經驗的 SOP。

顯然,韓國政府的處置程序與考量因素,其實仍交代不清;而未來韓國的疫情發展與醫療負擔能量,是吉或凶?則非常值得台灣追蹤注意。至於打了上半場好球的台灣,究竟該以韓國為師?還是能夠減少政治對抗的心態,深入檢視香港疫情的局勢變化和預作演練呢?

樂意哈韓風、熱炒追星的台灣,在此一涉及民眾福祉與國家安危的最後一步路,懇請各界還是能一起再明察、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