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農業部要拿出升格氣魄和作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金磚躍進:西方為何失去全球南方信任?
◆  聯合報黑白集/未卜先知的蛋商
◆  經濟日報社論/農業部要拿出升格氣魄和作為





經濟日報社論/農業部要拿出升格氣魄和作為


2023-09-02 00:44  經濟日報/ 社論
近日有農業發展基金為吸收進口蛋價補貼5.7億的爭議,質疑聲浪認為這種做法圖利特定廠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業部今年成功從農委會升格為下轄八司七署的部會,升級為部也意味政策思維要同步調整,才能讓國人看到升級的價值;最近的一些爭議,反映出改革步調要加快。

第一是農業發展政策。台灣農業發展本不易,但有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應可未雨綢繆,最新案例就是紐西蘭乳品開放爭議。2013年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簽署,紐西蘭是農業國,因此當初我國爭取了不少緩衝條款,特別是開放時間延後以協助產業轉型或升級。例如乳製品爭取到長達12年「關稅配額」的緩衝,也就是配額內零關稅,配額外課徵每公斤14元的高關稅,不過2025年緩衝落日後,就必須開放所有乳品以零關稅進口。農業部的前身農委會是當時談判的主導者,談完後也驕傲地對外宣導談判順利爭取到緩衝,要農民「免驚」。

然而隨著2025年的開放大限接近,今年酪農產業團體陳情後,方見農業部提出幾項因應對策,包括制定合理生乳收購價、持續推廣國產鮮乳、強化標章區隔台灣生乳與紐西蘭液態乳等。

事實上,過去幾年紐西蘭乳品配額用罄後,進口商還是付高額關稅繼續進口,意味著進口品就算每公斤加價14元仍有競爭力及利潤;2025年這14元的關稅移除後,對國內酪農業者的價格競爭壓力,明顯可以預見。然而現在才起步調整,無怪乎業者焦慮。

農業部或許認為乳品市場不大影響有限,但這些問題的最大影響是導致農業部門對政府的信心流失。特別是台灣仍想跟美國談自貿協定,要爭取加入CPTPP,想當然耳農業部還是會以爭取緩衝機制來降低產業反對,但若這種緩衝只是拖延戰術而非解決問題機制,那麼要說服產業支持政府政策,只會舉步維艱。

另一個類似的爭議則跟蛋荒有關。近日有農業發展基金為吸收進口蛋價補貼5.7億的爭議,質疑聲浪認為這種做法圖利特定廠商。本案凸顯出不少結構性問題。首先蛋荒風險早在去年秋冬季就已出現,但農業部卻拖到今年第1季各國四處搶蛋時才開始反應;其次補貼進口蛋價的對錯見仁見智,引發爭議者則在於台農發公司與民爭利,以及圖利少數業者的質疑。

這些問題都跟未善用緩衝時間提早作業,匆忙上路只能便宜行事有關。另外,台農發公司的角色定位不明問題,再度浮上檯面。當初政府借鏡紐西蘭奇異果ZESPRI行銷經驗,想透過台農發公司從整體策略協助調整國內產能、調查出口市場商機、及規劃海外市場的行銷宣傳,協助打造農業Made in Taiwan品牌來推進國際市場。如今台農發不斷傳出發展自己的品牌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在本次雞蛋之亂又有體制外白手套之嫌,都跟原來的設定及定位愈走愈遠。

當然農業部也有值得嘉許之處。日前中國大陸又以病蟲害為由禁止我國芒果,但農委會分散市場有成,芒果不再仰賴大陸市場,今年至7月大陸只占我農產品外銷比重的9.1%,創史上新低。近年中國大陸以不符衛生檢疫規定為由,陸續禁止我鳳梨、釋迦和蓮霧、柑橘類水果輸入,在此前鳳梨、釋迦出口額7,000萬美元左右,中國大陸占比有九成;柑橘類水果出口額1,700萬美元,中國大陸亦有六成市占率。在被禁止輸陸後,2022年我鳳梨及部分柑橘類水果便無出口對岸的紀錄,釋迦與蓮霧輸陸比重則降至4%,這些是被迫的被動分散。不過芒果輸陸2019年出口額曾達1,000多萬美元,但經輔導後發現日韓市價更好,今年輸陸金額只剩171萬美元,從而在這次禁令下能避免衝擊。未來分散外銷市場的工作依舊重要,期待農業部能在此基礎繼續努力。

總之,升格農業部絕對是正面發展,但也要帶入跟農委會時代不同的思維,做出不同的成績,才能真正獲得國人的支持。











聯合報黑白集/未卜先知的蛋商


2023-09-02 04:09  聯合報/ 黑白集
一家去年9月成立,資本額僅50萬的一人公司「超思」,獲得農業部上億補助款,但進口雞蛋數量卻是「廠商申請不公開」,引人矚目,本報記者到公司登記地址查看發現只是一般民宅,也無人應門。記者劉學聖/攝影


蛋荒一年多,政府反應總是慢半拍。農委會(今農業部)不是不識時務地壓制蛋價,就是看著貨架空空,不然就是看過期進口蛋銷毀。相形之下,一人公司的「超思」,能在短短數月獨家進口八千萬多顆蛋,顯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

去年春節後蛋價直飆,農委會推說禽流感作祟,宣布緊急進口卅萬隻「種雞」救急,結果證明毫無用處。到七月間,「蛋荒」一詞就滿天飛了。相形之下,資本額才五十萬元的「超思」眼明手快地在九月成立公司,一進場就海撈到爆。

進場之前,超思今年二月廿四日曾突然申請「停業」,但三月二日馬上又申請「復業」,殊堪玩味。一經比對,答案即呼之欲出。原來農委會二月廿五日宣布專案開放雞蛋進口,僅限「澳洲雞蛋」;超思部署的是「巴西雞蛋」,未能「中獎」,只好失望地申請停業。但它顯然馬上就接獲「好消息」,立馬再申請「復業」;不久農委會在三月十日宣布「擴大雞蛋專案進口」,超思便中了大樂透!

僅關稅及價差,超思即獲得畜產會一・七億元的補貼,占所有進口商的三成以上。這家一人公司締造的奇蹟,除了負責人眼光精準,當然還要靠畜產會的厚愛加持,更重要的,是農委會政策轉彎的配合演出。曾任農委會主委的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麻煩說明一下!











聯合報社論/金磚躍進:西方為何失去全球南方信任?


2023-09-02 04:10  聯合報/ 社論
第15屆金磚峰會8月24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閉幕,圖為峰會期間5位元首合影。圖/取自金磚峰會官網


金磚峰會一舉決定增加六個成員國。包括中東的伊朗、沙烏地、阿聯酋三國,非洲的埃及、衣索匹亞,以及南美第二大國阿根廷,都將於明年一月一日正式入盟。面對「金磚+」強勢崛起,勉強保有若干領域先進技術的七大工業國(G7),難免惴惴不安。

經過十多年發展,「金磚國家」已成為新興勢力的代名詞,而凝聚它的核心思維就是「全球南方」,其血源可追溯到半世紀前虛弱無力的「七十七國集團」。在中、印兩國開動復興列車,經濟總量超英趕美,俄羅斯亦從蘇聯瓦解的殘垣中重拾聲威後,它已逐漸成為美歐領導之「全球北方」的威脅。甚至,它正從最初的地緣經濟平台變成地緣政治平台,撼動美國在後冷戰一個超級強國的單極結構。全球權力版圖面臨重寫,世界秩序也將重新定義。

這次峰會捨棄了繁複多艱的「去美元化」議程,專注於擴員。初步擴員後的陣容,以石油主要產國的中東三國最受矚目,若加上俄羅斯,產油量三分天下有其二。挾能源以令諸國,成了金磚強大的戰略資產。阿根廷是畜牧大國,可與俄羅斯、巴西共同在糧食供應上扮演角色;阿根廷入籍後,金磚笑納南美洲。非洲單取埃及、衣索匹亞,則是地緣戰略考量:埃及扼蘇伊士運河,衣索匹亞經濟虛弱,亦未濱海,卻可拱衛吉布地扼亞丁灣。對中共來說,海上絲路的咽喉可免被人捏斷。

中東三國與非洲兩國的加入,各有不同的歷史意涵。首先,中東三國皆為伊斯蘭國家,加入金磚這個已屬地緣第一梯隊的全球性組織,可視為伊斯蘭力量在鄂圖曼帝國隨一戰結束解體後的首度歷史性抬升。加上埃及亦同為前鄂圖曼成員,穆斯林百年後重返世界權力舞台,有助於告別中東長年動盪及恐怖主義之惡名。

其次,包括南非在內,非洲已有三國加入金磚,這是非洲自二戰後脫離殖民取得獨立,又一次地位的躍升。二戰後非洲的獨立潮雖帶來形式上的獨立,實則仍為西方現代經濟殖民的囚徒,甚至陷入屠殺與內戰的無解循環。此次多國爭相加入金磚,即欲藉此擠進現代化的雁陣,徹底擺脫殖民命運。

從這兩個角度,可看出金磚擴員並不只是全球地緣板塊的重組而已,而是反映了國際舊秩序已無力回應全球資源、權利平等與民主化的公平問題,從而產生抗衡力量。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後的中非對話會上,除宣示支持非洲現代化提案,也強調要共同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反對殖民主義遺毒和霸權主義行徑,追求發展中國家的正義,呼應了非洲擴大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話語權的要求。

看到許多發展中國家爭入金磚,西方憂心可能失去南方國家的信任。事實上,俄烏戰爭周年時,「慕尼黑安全會議」曾提出大哉問:為何西方以外的許多國家不願支持烏克蘭、不願譴責俄羅斯?結論是,「如果不面對、不解決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國家對並不總符合其利益的國際秩序之怨恨」,西方將無法爭取這些盟友。

不可否認,「全球南方」與「全球北方」較量,仍具有美中爭霸的影子。中國大陸自居為永遠的南方國家,若攤開地圖,大陸將可從中亞五個斯坦國,穿過伊朗、沙烏地、埃及直貫非洲,沿水路亦可經印度洋直抵地中海。加上遙相呼應的南美,可形成長遠的經濟輻射網。至於中國會不會掉入「國強必霸」的陷阱,則是它必須謹慎自持的課題。無論如何,當南方雄起,台灣也當思如何行止與進退!




美借烏殺俄 輿論開始醒?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美借烏殺俄 輿論開始醒?
◆  別讓家庭問題 成為軍人另一個台海
◆  要民主 不要少數總統
◆  長照解方 要靠世代互助
◆  苦民所苦 鬆綁長照制度
◆  民苦蛋荒 誰發國難財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美借烏殺俄 輿論開始醒?


2023-09-02 06:22  聯合報/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在八月廿九日通知國會,將首度給予台灣軍事融資八千萬美元。同一天,五角大廈宣布額外提供二點五億美元軍援給烏克蘭,而四度訪問基輔的民主黨參議員布魯蒙索在其選區報紙上撰文稱:「所有美國人,即便無感於全世界民主政體的自由與獨立,應該都會很滿意我們在烏克蘭的投資…烏克蘭已經挫損半數俄羅斯軍事力量…沒有任何一位美國女子或男子受傷或殞命。」

有些美國人自稱替天行道,藉此挪移資源,不把稅收用於改善本國民眾福祉,卻滿足軍火商,同時完成借刀殺人的勾當。布魯蒙索有此表白,聯邦眾議員謝安達在二○一九年也說:「美國必須援助烏克蘭…我們不需在這裡與俄羅斯作戰。」兩國開戰後,布蘭德斯教授之言,更讓真實躍然紙上:「現代史上最無情也最有效的戰爭,目標就是俄羅斯…關鍵是要在當地找到…代理集團,願意殺戮、願意就死…這樣才能對你的敵手,施加致命的重創。這就是華府與其盟友今日在對俄羅斯做的事情。」

俄羅斯死傷慘重是事實,惟烏克蘭並非不悽慘,但該國人口若全部返國,也僅俄羅斯三分之一,而其政經軍事力量有賴美國等北約盟國支撐,世銀則宣布俄羅斯的經濟力量,在西方制裁下,依照實質購買力計算,去年仍是世界第五(超越德國)。俄羅斯液化天然氣今年前七個月的最後出口地,五十二%是歐盟國家,比例竟高於前兩年。

部分基於這些認識,在美國主流傳媒中尚肯刊登異見的《新聞周刊》,近日表示「人可固執意見,但事實不是任何人可以獨占」,因此,除非美國甘冒核戰危險,否則「這次戰爭最可能的結局是烏克蘭被擊敗」。第五屆唐獎得主、曾任三屆十五年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八月訪台的薩克斯教授心有戚戚,認為再不停戰,「就是在摧毀烏克蘭」。

西班牙最重要日報《國家報》刊登創辦人、也是對該國與拉美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十位人士之一的J. L. Cebrián的時評,率先承認白宮在二○一三年支持廣場政變,導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這也是歐洲主要報刊,首度認定這次衝突「是代理人戰爭」,造成歐盟民主方案臣服於北約軍事目標,若不停戰,結局將是「最後一位烏克蘭人死去」。

英國《衛報》則刊登李文的判斷。他說,很少俄羅斯人支持戰爭,但開打至今,基於該國一九九○年代的混亂與苦楚的教訓,也很少人支持烏克蘭的堅持(莫斯科歸還克里米亞及去年開戰後取得之烏東四州)。李文說,未來可能有三種發展。一是烏克蘭改變,承認俄羅斯取得新領土;二是普亭壓制的極端民族主義派得勢,致使俄羅斯重回二戰的「全面戰爭」;最後是北約加碼與升高戰情,挫敗俄軍而增加普亭下台與俄羅斯混亂的機會。這位溫和的國際政論家說,最後一種的可能性雖低,但若發生,俄羅斯將如同一戰後的德國,成為歐洲不穩定的新原因。













別讓家庭問題 成為軍人另一個台海


2023-09-02 06:22  聯合報/ 陳志偉/家庭教育博士、軍退(桃園市)


軍人節前夕,做為一個從正期軍官退伍的家庭教育學者,職業軍人的家庭、婚姻問題,似乎是台海以外的另一個戰場。

過去的職業軍人家庭觀,具備極強烈的道德性。軍人要具備犧牲家庭,隨時為國捐軀的準備;軍人的眷屬,則必須具備獨立的個性。因為先生長期在外捍衛疆土,回家是一種奢侈的福利,將家庭置於國家之後則是基本的認知。

然而,此種認識在現今社會,逐漸難以續存。一方面由於戰爭發生可能性低,輪調外島的機會大減;因此職業軍人就職於戶籍地、外宿的機率增加;二方面,由於現代家庭型態轉變,女性勞動參與率日增,不再認為照顧孩子、處理家務的責任應由女性獨立擔當。因此,兩種情結交錯下,現代女性可能認為,即便是職業軍人,亦應回家共同擔當家務。而部分駐地、受訓離家較遠,不能回家的已婚軍人,則可能因為血氣方剛,在兩性互動較家庭更為頻繁的營區內,發生違反兩性營規之事。

上述在上一代的職業軍人家庭內極其少見的狀況,在我陪伴的案例卻屢見不鮮:由於丈夫在南部駐地,太太整個暑假必須「一打三」,造成太太忍無可忍而言及離婚;另一個案例則是先生在受訓過程中,因平日未能回家,而與互動較密切的女性學員發生婚外情,最後終究與元配離婚收場。

這些老一輩軍人以道德性約制,較少發生的家庭問題,在兩性平等意識抬頭的家庭論述中已不復存。國軍高層若未能看見因時代變化的家庭結構改變,當人民只把軍人當做工作,而非偉大到必須犧牲家庭的志業;倘使軍中不能因應家庭觀改變而作出相對改革,職業軍人未來有可能成為婚姻市場的弱勢。

故此,為了讓職業軍人無後顧之憂,能兼顧工作與家庭,更廣泛興建職務官舍,讓每個有需求的職業軍人,因家庭就在營區附近,甚至在營區內,除非必要,每個晚上都能回家,至少都能跟孩子吃晚飯,以減少另一半獨自照顧家庭的壓力,似已成不可抗拒之趨勢。因為提供已婚職業軍人官舍及完整的生活、育兒、就學機制,更可以減少其經濟壓力,達成長留久用之目的。

此外,由於軍人特殊、必須快速決策之職業性質驅使,以及下了命令隨即要求部屬達成任務之期待,很可能會轉嫁至婚姻及親子關係上,都可能不符現代家庭對於丈夫及父親之認知。因此,過去或許無須,但現代軍人,很可能更有必要施予婚姻教育及親職教育,使其了解與其職業性質不同的家庭關係。才不致讓軍人困於婚姻、家庭衝突,戰場難以收拾。

這是傳統軍人意識與現代社會發展的扞格,不能不制敵機先,才不會外部敵人沒來,先被充滿違和的家庭問題打敗了。













要民主 不要少數總統


2023-09-02 06:22  聯合報/ 林火旺/台大哲學系退休教授(桃園市)
民調指出,若為四組候選人的狀況下,賴清德仍穩居第一獲得33.4%的支持度、柯文哲支持度減少近5個百分點為22.7%、侯友宜支持度也降到15.3%、郭台銘墊底僅獲得12.9%支持度。圖/鏡新聞提供


蘇永欽教授一再撰文,呼籲賴清德應該主動提案修改選罷法,讓選出來的總統更符合民主原則,避免政治動盪。

以目前的政治局勢,蘇教授的擔心是有理有據的。明年的總統大選,賴清德可能以不到四十%的選票當選總統,這表示有六十%的人民反對或不支持他擔任總統,所以他是「相對多數」而不是「絕對多數」人民認可的總統,這顯然不符合「多數統治」的民主原則。因此蘇教授建議民進黨以立法院的優勢席次進行修法,總統選舉如果第一輪投票沒有一個人過半,前兩名再選一次,以確保新總統得到「絕對多數」人民的同意,這樣的總統比較具有正當性,也比較容易維持政局的穩定。蘇教授認為,如果賴清德願意這樣做,也會贏得光明磊落。

美國哲學家羅爾斯說:「政客在乎的是個人勝選,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個世代。」蘇教授的建議不是為了特定政黨的利益,而是為了台灣社會的長治久安,他無非期待賴清德能夠有政治家的格局和思維。

面對當前柯、侯、郭互不相讓、在野整合幾乎無望的局面,賴清德應該不會接受這樣的建議,他應該只有政客心思:穩操勝券的選局,管它社會的長治久安!但是賴清德曾經宣稱,二○二四是一場民主與專制的選擇,如果賴如此重視民主,以目前的政局,難道不是「兩輪制」比較民主嗎?

現在在野陣營各懷鬼胎,不論非綠整合或主流民意大聯盟都成口號,柯、侯、郭三方都心知肚明,只有在野整合才可能「下架民進黨」、阻止已經腐化的權力繼續腐化,但是誰都希望自己整合別人,而不是被整合。因此現在的局面是三個和尚而不是三隻小豬。

事實上在野陣營難度比較不高的方式是:在立法院推動修法,一旦成功,柯、侯、郭三人就不必耗費心思在如何整合別人,而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只要明年選舉能拚到第二高票的人,就可以和賴清德再較量一次,這等於透過制度進行在野整合。

當然,以民進黨現在在立院的絕對多數,此時修法一定會被封殺。一旦如此,在野陣營可以把戰場拉到街頭,喊出的口號是:「要民主,不要少數總統」,直接向人民訴求「少數總統背離民主精神」的道理。其實台灣人民對於「少數總統會造成政局不穩」這件事,幾乎無感;因此走上街頭即使最後無法迫使民進黨就範,至少可以戳破賴清德高談民主是「摜籃仔,假燒金」,也給台灣人民上一堂民主課,這對台灣的民主文化朝向比較成熟的方向推進,絕對是功德一件!













長照解方 要靠世代互助


2023-09-02 06:22  聯合報/ 陳正芬/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台北市)


這幾天最熱門的民生話題應該就是巴氏量表。侯友宜陣營拋出將對八十歲以上長者、七十至七十九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長者取消巴氏量表,能直接申請外籍看護工的政見。陳揆接力宣布未來將放寬家庭看護移工的申請門檻,研議能夠符合照顧事實且能簡政便民的多元認定方式,希望讓有需要的民眾都可以最簡便的方式申請家庭看護。

聘僱家庭外籍看護工絕對不是解決長照需求的萬靈丹,但為何巴氏量表會被視為各陣營之長照解方?係因長照2.0的服務對象雖包括了評估等級高、重症的被照顧者,但實際上,評估等級愈高、愈重症的被照顧者,使用長照服務的比率卻愈低,換言之,當被照顧者需要更密集或夜間服務時,轉而聘僱家庭看護工成為主要選項。這是因為長照2.0提供的居家服務與日照服務時段仍以白天為主。如何讓已聘僱移工家庭銜接長照服務,讓被照顧者「白天使用長照服務,夜間有需求時自聘移工照顧」的組合,聽過且願意使用「長照服務」家戶應持續追蹤服務使用狀況,才應是長照解方。

事實上,家庭看護移工因受聘於單一雇主,始終未被納入勞基法,其休假、薪資、福利與廠工差異愈來愈大,致使失聯或轉換職場問題頻傳。雖然勞動部去年針對聘僱移工家庭提出短期薪資補貼策略,讓家庭看護工的薪資從一萬七千元提高至兩萬一千元,仍無法解決照顧密集度高或困難個案之家庭留任移工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雖然勞動部與衛福部對家庭看護移工都提供照顧技巧、語言訓練等資源,但雇主通常不願讓移工外出上課。「移工想休息,但雇主不允許」是最大的問題;但不讓移工休假,不僅持續導致台灣的人權汙名,更會讓失聯移工問題持續發酵。

國發會已推動制定「新經濟移民法」,參考國際做法,留任有照顧經驗的移工。其中,直接引進中階技術人力部分,人力定義需符合一定薪資水準,係指達到長照2.0計畫照顧服務員之月薪三萬兩千元,但家庭看護工至今薪資僅為兩萬一千元,機構看護工雖適用勞基法,但多數機構聘用外籍看護工薪資是採取最低薪資 。如何因應未來長照發展所需人力,除厚植國內人力資本與強化數位知能、提高生產力外,留任質優移工亦應被納入政策選項。

此外,不論是聘僱外籍看護工或是一對一的居家服務,都與國際推動的「成功老化」目標背道而馳,台灣的平均餘命已達八十一歲,很多長者,或我們自己應該期待老年生活是健康且獨立自主,而非仰賴照顧者隨侍在側。基於成功老化理念,且考量失能長輩人數增加速度,新增社區共同照顧支付基準,服務樣態培養為一對多之日照的社區照顧服務,才是創新政策。

再者,透過照服員到家陪同參與社區活動,且中央與地方積極盤點閒置空間,空間運用需要鼓勵共享,讓數項服務共設一處,且有各種交通接駁,藉此提高健康與長照服務的可及性,讓長者長照服務提供不是促使依賴與永久失能,服務的介入應是提升生活自立能力與維持社會參與,藉由功能維持與回復,維持獨立的生活樣態與生命尊嚴的自主,推動台灣進入世代互助的超高齡社會,才應是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政策處方。

最後,巴氏量表涉及跨部會政策的整合,中長期應以整併目前雙軌分立的長照體系為政策目標,這才是總統參選人高度應提出的長照政策。













苦民所苦 鬆綁長照制度


2023-09-02 06:22  聯合報/ 柯凡/退休教師(高雄市)
侯友宜長照政見獲迴響,今再加碼,主張「70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長者,取消巴氏量表」。記者潘俊宏/攝影


看到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政見中加入長照議題,包括八十歲以上長者、七十至七十九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令許多實質照顧者拍手叫好。過去引進外籍看護,或許政府對引進者別有居心或擔心外籍看護遭挪作他用而有諸多顧慮,因此如同防賊般設限,巴氏量表的高門檻,更令許多急需協助者被摒除在外。

如今勞權上路、薪資高漲,本籍看護鮮少有人請得起,政府儘管強調長照超前部署,卻只是打高空、唱高調,完全不知實質照顧者的疾苦。需要被照顧者就因為是嚴重弱勢,照顧者又已身心俱疲,才會冀求看護幫忙。但主事者卻倒向維護、照顧看護者的權益,對照顧者與受照顧者是否有需求則心存質疑、多所刁難,以致設下重重關卡,讓申請者知難而退。

其實,除了受照顧者年邁、身心功能有重大障礙外,照顧親人長期身心靈不堪負荷,亦是引申請發迫切需求的主因。

政府應該關切的是引進的看護有無名實不符情事,而非在受照顧者的資格認定上作文章,斤斤計較於巴氏量表的分數。














民苦蛋荒 誰發國難財


2023-09-02 06:22  聯合報/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為了解決缺蛋窘境,農業部自今年三月啟動進口蛋專案計畫,卻因資訊不透明,引發爭議。記者劉學聖/攝影


屢屢蛋荒影響民生,是國人共有的經驗。政府花了五點七億元補貼進口蛋,每一分錢都是民脂民膏。其中有家名為超思的一人公司,進口八千萬多顆蛋,占進口蛋總數逾六成,資本額卻才五十萬元,不免引人側目。

這邊民眾苦於蛋荒,那邊是抓準獲利商機,想不生氣也難。缺蛋不是一朝一夕,權責單位未早做準備,也未能及時因應。究竟是無能,還是無心?蛋荒愈多、需求愈大,進口也愈多、獲利也愈大。坐視蛋荒,增加商機。無能,讓國人失望;無心乃至黑心,被全民唾棄。

進口快篩試劑,小吃店負責人有詐騙前科,得到衛福部十六億元標案;原本是銷售印表機及墨水匣的公司,涉嫌進口大陸黑心快篩假冒為美國品牌,也得到二點四億劑的配額。

罄竹難書、比比皆是,這邊民生疾苦,那邊發國難財,黑白不分、價值顛倒。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呼籲人民,要監督政府、保持正義感。我們呢?



王文華/生命中的「低軌衛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文華/生命中的「低軌衛星」
◆  陳冲/貪念蔓生 謎樣的巴格達大劫案
◆  施振榮/健保危機的解方
◆  馬凱/直視危疑震撼的大陸經濟
◆  蘇蘅/你看的民調是不是傾斜版本?
◆  嚴震生/讓正義的鐘聲響起!








王文華/生命中的「低軌衛星」


2023-09-02 04:51  聯合報/ 王文華(作者為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全球首富馬斯克「捲入」了烏克蘭戰爭?

特斯拉、推特、SpaceX等公司的老闆,有一門鮮為人知、影響力卻極大的生意:衛星上網。

在台灣,我們大多使用電信公司的寬頻。但世上很多偏遠地區,鋪設線路成本太高,於是使用衛星上網。

SpaceX提供的衛星上網服務,叫「星鏈」(Starlink)。原理簡單:發射「低軌衛星」到地球軌道,這些環繞地球的衛星會以「接力」方式,傳送穩定的寬頻信號到地球的接收站。使用者只要裝一個天線碟和路由器,就可收到接收站傳來的訊號。

「低軌衛星」跟傳統衛星不同在於:體積較小,所以發射成本較低;離地球較近,於是訊號更快。

目前地球上方約有八千顆低軌衛星,其中四千五百顆是馬斯克的。

雖然亞馬遜和英國政府資助的公司也在做衛星上網,但馬斯克在這行具有絕對優勢。這優勢來自於他自己有火箭公司,而且他發射的火箭可以返回地球、平安降落。可重複使用,大幅降低了發射火箭(連帶衛星)的成本。

而這幾乎獨占的優勢,也讓馬斯克捲入烏克蘭戰爭。

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破壞了烏克蘭的通訊設備,使得烏克蘭無法上網,烏國政府向馬斯克求援。馬斯克提供「星鏈」,讓烏國軍方和人民恢復上網。一個「開關」,就讓馬斯克成為烏克蘭的英雄,也引發了俄羅斯的敵意。

「星鏈」影響力大到幾乎左右了俄烏的戰線。當俄羅斯占領一處,「星鏈」是否「關掉」服務?若烏克蘭收復失土,是否重新「開通」?衛星上網可用在攻擊嗎?兩國間的戰事,某個程度操控在一位美國人手中。

而這位美國人又喜歡三不五時在推特上放炮。關於「星鏈」,他曾說:無法繼續免費提供烏克蘭這項服務、不希望「星鏈」變成戰爭武器…等,讓烏克蘭非常緊張,逼得美國國防部出面協調。

當然,除了烏克蘭,還有很多人和企業使用「星鏈」,包括汽車、飛機、不便連結實體線路的家庭。「星鏈」生意興隆,計畫持續發射衛星,到總數四萬兩千顆。中秋賞月,可能會有「驚喜」。

這當然很煞風景,但看著「星鏈」用戶接受訊號的天線碟抬頭挺胸、笑看天際,我竟想起小時候背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那「念天地之悠悠」的天線碟讓我自問:如果失去了家中的光纖網路,該改用衛星上網嗎?

如果失去習以為常的接收這世界訊號的管道和方式,我能看向哪裡?

生命中,是否人、事、物一直在我們上方盤旋,甚至用「接力」的方式傳送訊號給我們,卻始終被我們忽略。我們從未打開天線、抬起頭、張開雙臂,最後錯過了古人、來者、同行的夥伴。

也許,訊號的強弱,從來不是來自於外界,而是取決於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