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貿易體制遭破壞 恐埋大蕭條禍根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惠台31項措施是對台撤除邊界的心靈拆牆
.聯合報黑白集/破解2025非核密碼
.經濟日報社論/貿易體制遭破壞 恐埋大蕭條禍根






經濟日報社論/貿易體制遭破壞 恐埋大蕭條禍根


2018-03-10 00:5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八日簽署命令,分別對對進口鋼、鋁課徵百分之廿五、十的關稅。 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終於簽署命令,對進口鋼鐵和鋁材分別課徵25%和10%的防衛關稅,但排除了正在和美國重談自由貿易協定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看來,川普企圖以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為籌碼,發動某種程度的貿易戰,並透過和對手後續的雙邊談判爭取貿易利得,好「讓美國再度偉大」。但是,他不僅破壞了現有的國際貿易機制,將引發貿易報復和爭端之外,也可能在美國股市泡沫爆發下,加速經濟下滑,並波及其他貿易夥伴。
也許時代久遠,很多美國人逐漸淡忘了90年前1929年的那場經濟大恐慌,以及隨之而來、啟動各國貿易保護的斯穆特豪利關稅法案Smoot- Hawley Tariff Act),和其後續既廣且深的大蕭條;乃至隨後德國威瑪政府垮台、納粹崛起並發動二次大戰。世人記取大戰的教訓,才有戰後的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IBRD),以及世界貿易組織(WTO),來重振世界經濟、維持一套穩定的貿易機制。美國如果未能保持清晰的記憶,那麼歷史未必不會重演。
1929年的10月29日,美國華爾街股市大跌,一天內跌掉50種主要股票近40%價格為挽救經濟,美國總統胡佛在1,028名經濟學家聯名反對下,還是在隔年6月簽署了上述關稅法案,將2,000多種商品的關稅稅率提高到歷史新高,估計為60%,引發對手國在兩年內相繼提高關稅、實施進口配額或禁止進口,導致美國國際貿易額迅速下降一半;即使在十年後的1939年,全球貿易也只有蕭條前的一半。1932年股價最低時,只剩原來11%1933年中是十年大蕭條的谷底,股價還是只有原來的六分之一。全球各國都受美國大蕭條影響,1932年工業產值,美國只剩54%、德、義、日、法僅有六到七成、英國則為八成。除了美國失業率達到25%以外,其他主要國家最高達到33%。然而傷害是全球性的,巴西咖啡沒有需求,一年倒掉及焚毀了2,200萬袋;智利銅礦場大量關門、大量失業勞工生活陷入絕境。
其實,在大蕭條前,美國經濟表面相當繁榮,胡佛總統在3月的就職演說中宣稱:「總的看來,我們達到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慰藉和安全,從普遍的貧窮中解脫出來後,我們獲得了空前的個人自由。」但事實上,股市的泡沫早從3月份快速形成,分期付款的賒銷制度讓消費大增,若信貸減少就會面對危機。
當然,各方對大蕭條原因有不同看法,貨幣學派認為是貨幣供給不足,凱因斯認為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這是工會造成工資僵固所致左派則認為資本主義造成所得分配不均,才是根本問題,成長的果實被資本家奪走,工農大眾的收入未增,無法支撐生產力提升,需求不足造成價格崩跌、經濟崩潰
依照研究大蕭條的著名學者金德柏格(Charles Kindleberger)的說法,大蕭條之所以既廣且深,是因為英國沒有能力,美國又不願承擔穩定國際經濟體系的責任。二次戰後,美國完全取代英國,扮演了穩定者的角色;但如今美國國力相對衰退,不願意繼續扮演這個角色,甚至意圖從破壞既有架構、「以鄰為壑」來獲利。中國經濟雖已崛起,但尚未大到戰後美國的相對地位,因此雖也在逐漸取代美國,為世界經濟秩序提供心力,但一來羽翼未完全豐滿,二來非西方民主體制仍受質疑,導致世界貿易體系一旦遭到破壞後,極可能引發世界經濟動盪不安。
台灣是完全依賴全球貿易的小型經濟體,當烏雲密布、狂風暴雨似乎就在眼前時,當然要早做規劃、趨吉避凶。但若必須在一個天天擔心你琵琶別抱,卻只希望你買他武器的老朋友,和一個天天想對你讓利、希望你對他好一點的舊親戚之間做出選擇,答案應該不會太難吧?






聯合報黑白集/破解2025非核密碼


2018-03-10 00:2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政府的「非核家園」理想面臨挑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將重啟核二廠二號機,儘管還有立法院這關要過,但以民進黨團的強勢作風,硬闖不難。社民黨批評說,重啟核二機組,說明蔡政府的「非核家園」承諾跳票。這完全是書生之見;事實上,二○二五非核家園的支票是不可能跳票的。
所謂「不可能跳票」,不是民進黨一定會兌現這張支票,而是它根本沒有兌現的問題。關鍵密碼,出在二○二五這個神奇數字上。蔡英文本屆總統任期,到二○二○年屆滿;如果她無法連任,支票就提前作廢了。如果她連任,她的第二屆任期也只到二○二四年就結束。亦即,到了二○二五年,「非核家園」這張支票是否兌現,就完全與她無關了。
這就是政治詭譎的地方。政治人物大剌剌開出一張神奇支票,舉國為此投入無數的資金和心血追求,有些人焦頭爛額,有些人充滿遐想。有趣的是,到頭來,目標有沒有達成,倡議者卻不必負任何責任,因為他已經卸任,兌現支票變成了別人的事。
若蔡英文二○二○未連任,她即提早與非核家園告別。若她連任,但台灣新能源轉型不順,到她卸任仍距目標甚遠;那麼,無論其繼任者支不支持此政策,均無法完成非核大業,甚至新總統可能廢了非核政策。那麼,全台忙了多年卻是一場空,還賠上空汙及高電價
核二二號機重啟,是因為空汙逼人,且電力缺口太大但更大的問題是,「非核家園」的神主牌,其實只一張假支票


聯合報社論/惠台31項措施是對台撤除邊界的心靈拆牆


2018-03-10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說,中國政策不管是惠台政策或是九二共識等,最後目標都是併吞台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公布「惠台卅一項措施」,就如國台辦自己宣稱的,開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前所未有。對北京這波攻勢,閣揆賴清德只能訴諸政治邏輯,說九二共識或惠台措施本質上都是「利中」,最後目的都是要「併吞台灣」。此一邏輯令人啞然,主政者的應對思維,竟還停留在如此表面的層次!
賴清德或許忘了,或許他根本沒想過,事實上,大陸對台貿易才是最大的「惠台」政策。去年,台灣從大陸賺取了近一千兩百億美元的順差,換成是川普早就採取了貿易報復,中共卻從未對台實施貿易制裁。依賴揆之見,大陸讓台灣每年賺取那麼多外匯,甚至可以拿去大肆採購軍火,目的只是要併吞台灣?
四年前,仍是台南市長的賴清德,還要求馬英九執政的中央為台南開闢兩岸定期航班。賴清德當時的作法,似乎不覺得,讓陸客直飛台南是要併吞台南
「卅一項措施」讓蔡英文政府驚懼的,其實不在於其力度、廣度或深度,而在於它思維上的突破!「卅一項措施」不再視台灣人民為有別於大陸人民的另一群體,而是榮辱與共的構成者,於是對台進行「撤除邊界」的行動,將過去橫亙於兩岸之間的「實質邊界」與「心靈高牆」拆解。
「卅一項措施」實即在執行這個「去邊界」的概念。譬如,台灣企業可以參與「中國製造二○二五」、一帶一路,甚至參與其政府採購案;而民眾則可以參加一三四項專技人員考試,可以加入專業行業協會,電影電視輸陸不再有數量限制等等!
當然,邊界不可能一次撤除,「準國民待遇」畢竟還有個「準」字;但可以想見,未來北京去邊界化的措施將不斷推陳出新。這些,顯然是習近平「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等理念由口號到落實的表現,過去習近平只是親切呼喚,如今則找到了竅門。
對岸必然發現,兩岸因內戰形成的政治對立,已不再只是歷史恩怨或意識形態仇恨,而是兩岸人民長期殊異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互斥認同。這個複雜而迥異的認同問題,不可能光靠兩岸高層的政治協商或談判解決,而必須從根源化解,「卅一項措施」即是一個新的開端,目的在拆除兩岸數十年分隔所築起的心靈藩籬
這「卅一項措施」選在張志軍任期的尾聲宣布,可說是頒給張志軍的一紙卸任獎狀;但更進一步看,卻是給繼任者劉結一的一道指令,要他在新任期篳路藍縷、戮力拓墾新的兩岸融合領域。
馬政府任內的兩岸服貿協議引發太陽花政潮,是張志軍任內遭受的沉重衝擊,甚可說是習近平的挫敗。「反服貿」事件,徹底否定了過去大陸的惠台政策及其蘊含的兩岸和平交流路線,它訴求台獨激情與全面對抗,並催生了蔡英文政府及今天的冷對抗格局。
「卅一項措施」可說是北京對於反服貿及太陽花的回應與答案。北京並不因太陽花而否定「惠台」,惠台並沒有錯,錯的是背後的主客區別:如果把台灣人民當成有待收服的對象,這種惠台顯無法消弭兩岸人民間根深柢固的分野。新的「惠台」思維就是要修正這個錯誤,從服貿協議的有條件開放,蛻變為「卅一項措施」的等化與共榮。
「拆牆」的目的,在於消除兩個群體的形式區別;「併吞」卻是暴力吞噬,兩者相去萬里。當然,在蔡政府眼中,北京是懷著吞併台灣的野心;但如果主政者無法善待人民,使台灣富強,一味抺黑對岸,亦難以阻止人民用腳選擇。
劉結一的駐聯合國經歷,確是中共「硬」的一手的升級與鞏固劉結一的任命,曾被認為是以強硬路線為基調的第三代對台班子的啟動;但「卅一項措施」卻讓人不得不改觀:原來,以撤除邊界為要旨的惠台,才是第三代班子的核心教戰準則

聯合筆記/有一種拚外交 叫做「讓你看到」

聯合筆記/有一種拚外交 叫做「讓你看到」
搶衛生紙、菜價崩盤 跟一例一休無關?
川金會難以預測 東亞更詭譎
靈活的金正恩 讓蔡政府顯得遲緩
朝鮮半島局勢丕變 激烈的諾貝爾和平獎爭奪戰
解放追訴權 懸案迎刃而解?
看西進放寬心 台灣大有機會
川金會 習近平擔心的是…
漫畫/貿易戰,它們除外









聯合筆記/有一種拚外交 叫做「讓你看到」


2018-03-09 23:59 聯合報  蔡佩芳
2018年東京國際食品展6日開幕,駐日代表謝長廷(左2)、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右1)、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右2)及屏東縣長潘孟安等人,行銷台灣食品。 中央社

「2018東京國際食品展」昨天開幕,高雄市長陳菊(左二)率領市府團隊與農民團體、農企等單位參展。 圖/高市農業局提供

我國旅日棒球好手陽岱鋼獲邀為二○一八年東京國際食品展台灣館宣傳,透露自己熱愛珍珠奶茶,現場也準備了三款珍奶讓他品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一種拚外交,叫做「讓你看到我正努力拚外交」,東京食品展就讓人有這種感覺
不可否認,數字顯示今年台灣館規模確實亮眼,六大縣市政府、七大公協會參與,共一百卅二家參展廠商,使用一百廿五個攤位,是東京食品展第四大參展國,規模歷屆之最。但實際走一趟展場,國家隊與縣市聯隊的層次落差一比即知。
東京食品展是亞洲最大規模的食品和飲料展覽會,各國都以國家形象進行宣傳,南韓館、中國館、美國館莫不統一招牌,且有年度主題。反觀台灣館,六縣市設計各自不同,熱鬧有餘,第四大參展國氣勢不足。
雖說縣市聯隊未必不如國家隊,但其一,台灣館今年未與日中韓在一起,緊鄰歐洲區,隔壁是法國館。有人在亞洲區找不著「台灣」;而對鎖定歐洲食品來到歐洲區的經銷商,恐怕看到高雄、屏東也只會一頭霧水。
其二,六縣市各自獨立,外界預期首度進軍日本的蜜棗應是本屆亮點,卻也只是眾攤位「之一」。而相較於日韓館等出盡花招攬客,摸彩、問答送獎品,整份商品試吃不手軟,台灣館商家們卻顯得小家碧玉,不但活動少,連試吃都用盤子盛裝牙籤插食,充分反映出小型企業參展的辛苦。
但另一方面,前一日政府舉行的展前記者會卻預算雄厚,地點選在毗鄰東京車站的五星級香格里拉酒店,宣傳大使更邀請到陽岱鋼
令人費解的是,既大手筆舉辦記者會,卻未製作陽岱鋼宣傳廣告在日本播放,長達兩小時記者會全是致詞與座談,六縣市首長甚至逐一與陽岱鋼對談、各自宣傳,成效可想而知。翻遍隔日日本報紙,多刊在體育報,兩句帶過代言活動,報導重點都在會後追問陽岱鋼新球季準備情況,六縣市隻字未見。展前記者會另一負面效應是當食品展正式開幕時,日媒已對台灣館失去興趣。
正式開幕時不見宣傳大使陽岱鋼身影,偏小且縱深不足的舞台卻要擠上五貴賓、六首長等十多位官員,一堆職員還要擠在最前面幫自家首長拍照,媒體鏡頭裡都是工作人員後腦勺。
國際大型會展若缺乏由國家高度整體規劃,越多縣市參與,結果只是競爭鏡頭、瓜分資源,似乎國家與商家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讓首長們上台表演,「看到沒?我在這,正在拚外銷」。





朝鮮半島局勢丕變 激烈的諾貝爾和平獎爭奪戰


2018-03-10 00:17 聯合報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台中市)
川普接受金正恩會談邀約,圖為南韓民眾關注電視新聞播報。 (美聯社)


二月平昌奧運以來,朝鮮半島的局勢每日一變。才剛決定四月在板門店舉行的南北韓首腦會談,沒過幾天,就失去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五月川普和金正恩的直接會談。不管如何,文金會和川金會的結果,如能促成半島無核化,文在寅、川普,甚至金正恩,都有可能成為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根據韓國蓋洛普的最新民調,南韓總統文在寅的支持率重新突破七十%,比上周增加了七%。不管如何解釋,都顯現出南韓國民對於平昌奧運以來,一連串「南北和解」的政治演出不抱持惡感。
朝鮮半島沒有少數民族,也沒有沒辦法互通的方言,原本是歐洲近代國民國家強調「一民族=一文化=一國家」的理想型。但是,戰前因為外力被編入日本帝國圈內,使得國民(nation)被帝國所包涉,無法和國家(state)重合;脫離日本殖民地統治之後又因外力的阻絕,國民一分為四,國家一分為二,文化單位和政治單位的重合再度失敗。
戰後一直與帶來半島歷史「恨」的外力們,站在同一邊並且得到好處的南韓,無論如何,在政治競爭等同道德競爭的朝鮮半島,完全居於道德立場的「弱」方。因此,對於北韓「解恨」的要求,南韓無從拒絕,也完全能夠理解。尤其是曾因學生運動而進過西大門拘留所的文在寅,學生時代不喝波本威士忌、不喝日本酒,只喝韓國燒酒和濁酒的反美反日DNA早深植體內
近年來,筆者在各媒體不斷強調「核武開發」→「對美交涉」→「半島統一」是北韓三位一體的絕對目標,同時也是金氏前現代世襲王朝三代不變的「主體思想」。也就是說,對於北韓而言,半島統一最重要的進程,不是攻擊南韓,也不是摧毀日本,而是與美國的「直接」對話。而作為直接對美交涉的籌碼,除了發展核武,以及得以精確運搬核子彈頭的ICBM之外,沒有其他。
對於北韓戰略企圖,最為冷靜觀察的外國領袖,可能是俄羅斯總統普亭。早在平昌奧運一個月之前的一月十一日,普亭在莫斯科的記者會對朝鮮局勢說了很有意思的話。隔天,俄羅斯政府實際運營的電台兼網站Sputnik作出以下報導:「毫無疑問,金正恩朝鮮勞動黨委員長贏得了賽局的勝利」;現在金委員長關心的,是北韓現行體制的存續及「情勢的淨化、緩和跟沉靜化」。以後,普亭認為對於北韓,我們需要的是對話和妥協,而不是壓力。
毫無疑問,美國對北韓政策,也正從恐嚇轉向宥和。日本外務官僚左支右絀,在北韓政策上,對美一邊倒的外交手法,破綻連連。能做的只有安排安倍晉三四月急急訪美,只是這次可能沒有渡假村可去,也沒有小白球可打了。





解放追訴權 懸案迎刃而解?


2018-03-10 00:41 聯合報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副教授(新北市)
行政院會通過刑法修正草案,取消殺人等重罪的追訴期限,包括劉邦友血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通過刑法與刑法施行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針對殺人罪,將不再有追訴權時效之適用,。也代表像彭婉如劉邦友等案面臨的追訴權時效問題,將因此解套,但真能如此嗎?
依現行刑法第八十條第一項第一款,只要最重本刑為十年以上、無期徒刑或死刑的案件,如殺人罪,追訴權時效為三十年。但這是二○○六年七月生效,一九九六年的彭婉如案、劉邦友案,適用的是廿年時效規定。
追訴面臨障礙,有時並非案發時證據蒐集不完全,而是以當時的科技能力,無從為精密檢測,致必須等待日後科學的進步,才足以釐清事實,最簡單的例子如DNA鑑定。
故立法院若能通過修正案,彭、劉兩案似就不再受到追訴權時效之束縛。惟要適用新規定,必須以追訴權時效尚未完成為前提,則此兩案,似距今已過二十年,基於法律不溯既往,即便修法通過,似也無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殺人罪於追訴權時效的解放,只是解決陳年舊案與懸案的第一步,若偵查機關未能時時利用新科技來關注此等案件,仍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為人所遺忘。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馬凱/膜拜通縮的萬凍之國
.施振榮/從王道談醫療品質
.洪蘭/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
.盛治仁/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方祖涵/喬治王子的大學夢

.劉維公/誰在秀下限?
.范疇/國民黨黨產處置的公義
.王文華/如果讓你決定衛生紙的價錢
.黃介正/應對意外奇襲 多算不殆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2018-03-09 23:53 聯合報  周行一(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選前蔡英文總統承諾2025年將達成非核家園,但原能會公布確認核二2號機符合重啟要求,最快四月重啟,社民黨發言人陳又新批,空汙、缺電不是藉口,對症下藥才是上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媒體充斥著負面報導,接觸媒體變成是一種痛苦,可能是資訊來源類似,親戚朋友見面談起台灣的未來都憂心忡忡。是的,經濟成長率偏低、薪資不大成長、空氣品質不怎麼好、年輕人不太愛生小孩、老人照拂還不到位、人才不容易留住、夏天怕沒電吹冷氣、社會吵鬧不休,的確讓人感到悲觀;但是,台灣人臉上常掛著笑容、看病或動手術不太需要等、水質不能說不乾淨、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好吃的東西、發生災難時大家總會伸出援手、儘管意見不同暴力也不常見。
其實我們的社會與世界各地一樣,百姓抱怨的多,滿意的少,但是,比起其他國家我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以個人國民所得觀之,在全球一九五個國家中台灣排名四十左右,在世界快樂指數中我們排第卅五名,儘管不是世界第一名,離墊底還差得遠呢!
如果活在當下就不會這麼焦慮了,我們都過度想未來的事情,才會愈想愈悲觀,古人說:「豫則立」,又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其實就算沒人提醒,人天生就是會煩惱未來。在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年代中,愈有遠慮傾向的人愈容易焦慮,而且當自己對環境的掌握能力愈低時,焦慮感就會加深,這種焦慮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產生的;但是每個人降低安全感的作法不會一樣,因此不同想法間的人就會有衝突,例如加薪是員工的希望,但在不確定的環境中,股東並不希望加薪,員工強力要求時,與股東的衝突就增加,當大家的安全感愈低時,衝突就愈嚴重。
台灣因為兩岸關係高度不確定、缺乏天然資源、國家實力不足以自保、教育品質日益受到質疑,所產生的高焦慮感正在升高社會的衝突感,在這種情況下,以加薪為例,企業的意願會降低,但是員工卻會更想加薪。
升斗小民無法掌握大環境,心裡的焦慮感超高是非常正常的,不過我們卻可以努力採取行動有效降低自己的焦慮,而如果所採取的行動也可以幫助降低大家間的衝突,整個社會氣氛就會變好。我們應先嘗試去理解一個事實:為了降低自己的不確定性,卻讓別人的不確定性增加,通常會增加衝突,衝突高到某種程度時,會變成大家卡在一起,動彈不得,因此該採取的是讓整體衝突下降的作為,減少增加衝突的可能性,例如逼迫老闆加薪,在不確定性很高的大環境裡,可能會造成兩敗俱傷,但如果員工與老闆可以提出來在某些地方努力,可以降低成本,加薪的目標就很可能達成。
當不確定性低,大家感覺良好時,很多事情很容易討論,社會的衝突比較小,例如八○年代,台灣錢淹腳目,政府的政策很容易推動,少有勞資糾紛,但是今不如昔,幾乎每一個政策都有高度爭議,例如勞工要保護與福利,勞動部為保護勞工勞檢,企業希望營運有彈性增加經營效率,經濟部為發展產業希望改掉一例一休,勞工、政府、企業間衝突與爭端不斷。
除了大家應自己努力,降低不確定性外,政府的努力更為重要,例如兩岸關係的穩定及電力供應的充足等,如果能有足夠改善,大家的焦慮感就會下降,增進社會和諧。二○一七年英國有一個民調說台灣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台灣人天天抱怨,卻都喜歡住在這裡,這難道不是一個大家可以共同努力的最大共識嗎?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2月
.嚴震生/受益者不是受害者的轉型正義
.趙春山/面對習近平的強人政治
.薛承泰/杜鵑泣血,椰林落葉… 看台灣高教問題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李清志/京都咖啡館
.朱宗慶/當創作展演遇上古厝節慶
.陳立恆/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台灣價值?
.蘇蘅/2018假新聞的邪靈仍在滋長

.黃介正/又逢戊戌 再思維新
.方祖涵/賽車女郎的工作權
.王正方/台灣不能只在重複、輪迴
.王文華/機器人還不能幫你擦眼淚

.王健壯/大法官應該選擇釋憲時刻
.葉銀華/博通再次收購高通的啟示
.周行一/666是空頭之兆嗎?
.林中斌/美若仍軍事優先 恐步蘇聯後塵
.葉丙成/以教育科技弭平教育落差
.洪蘭/生死關頭 你會搶救什麼

.嚴震生/農曆年攻勢50年後,美航母重返越南
.盛治仁/為政者的「對的順序」
.方祖涵/分享機密的運動手環
.薛承泰/管他七爺八爺!



元月
.劉維公/從「新零售」看「新高教」
.劉憶如/美國稅改政策評估
.黃介正/「新時代」的兩岸關係

.王健壯/不必謙卑,因為你沒那麼偉大
.葉銀華/大學生你出國進修了?
.范疇/平論管中閔的台大校長風波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薛承泰/人口紅利未消失,台灣還有機會嗎?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朱宗慶/心念轉,情勢轉

.蘇蘅/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
.嚴震生/美國政治的蝴蝶效應
.陳立恆/不識高山青,台灣如何長青?
.盛治仁/那一張阿諾睡覺照片,你也傳了嗎?
.方祖涵/沒有被遺忘的33勝投手
.王正方/燃煤電廠不是空汙的主因?
.黃介正/美台關係正能量的隱喻

.王健壯/台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