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馬凱/膜拜通縮的萬凍之國
.施振榮/從王道談醫療品質
.洪蘭/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
.盛治仁/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方祖涵/喬治王子的大學夢

.劉維公/誰在秀下限?
.范疇/國民黨黨產處置的公義
.王文華/如果讓你決定衛生紙的價錢
.黃介正/應對意外奇襲 多算不殆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2018-03-09 23:53 聯合報  周行一(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選前蔡英文總統承諾2025年將達成非核家園,但原能會公布確認核二2號機符合重啟要求,最快四月重啟,社民黨發言人陳又新批,空汙、缺電不是藉口,對症下藥才是上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媒體充斥著負面報導,接觸媒體變成是一種痛苦,可能是資訊來源類似,親戚朋友見面談起台灣的未來都憂心忡忡。是的,經濟成長率偏低、薪資不大成長、空氣品質不怎麼好、年輕人不太愛生小孩、老人照拂還不到位、人才不容易留住、夏天怕沒電吹冷氣、社會吵鬧不休,的確讓人感到悲觀;但是,台灣人臉上常掛著笑容、看病或動手術不太需要等、水質不能說不乾淨、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好吃的東西、發生災難時大家總會伸出援手、儘管意見不同暴力也不常見。
其實我們的社會與世界各地一樣,百姓抱怨的多,滿意的少,但是,比起其他國家我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以個人國民所得觀之,在全球一九五個國家中台灣排名四十左右,在世界快樂指數中我們排第卅五名,儘管不是世界第一名,離墊底還差得遠呢!
如果活在當下就不會這麼焦慮了,我們都過度想未來的事情,才會愈想愈悲觀,古人說:「豫則立」,又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其實就算沒人提醒,人天生就是會煩惱未來。在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年代中,愈有遠慮傾向的人愈容易焦慮,而且當自己對環境的掌握能力愈低時,焦慮感就會加深,這種焦慮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產生的;但是每個人降低安全感的作法不會一樣,因此不同想法間的人就會有衝突,例如加薪是員工的希望,但在不確定的環境中,股東並不希望加薪,員工強力要求時,與股東的衝突就增加,當大家的安全感愈低時,衝突就愈嚴重。
台灣因為兩岸關係高度不確定、缺乏天然資源、國家實力不足以自保、教育品質日益受到質疑,所產生的高焦慮感正在升高社會的衝突感,在這種情況下,以加薪為例,企業的意願會降低,但是員工卻會更想加薪。
升斗小民無法掌握大環境,心裡的焦慮感超高是非常正常的,不過我們卻可以努力採取行動有效降低自己的焦慮,而如果所採取的行動也可以幫助降低大家間的衝突,整個社會氣氛就會變好。我們應先嘗試去理解一個事實:為了降低自己的不確定性,卻讓別人的不確定性增加,通常會增加衝突,衝突高到某種程度時,會變成大家卡在一起,動彈不得,因此該採取的是讓整體衝突下降的作為,減少增加衝突的可能性,例如逼迫老闆加薪,在不確定性很高的大環境裡,可能會造成兩敗俱傷,但如果員工與老闆可以提出來在某些地方努力,可以降低成本,加薪的目標就很可能達成。
當不確定性低,大家感覺良好時,很多事情很容易討論,社會的衝突比較小,例如八○年代,台灣錢淹腳目,政府的政策很容易推動,少有勞資糾紛,但是今不如昔,幾乎每一個政策都有高度爭議,例如勞工要保護與福利,勞動部為保護勞工勞檢,企業希望營運有彈性增加經營效率,經濟部為發展產業希望改掉一例一休,勞工、政府、企業間衝突與爭端不斷。
除了大家應自己努力,降低不確定性外,政府的努力更為重要,例如兩岸關係的穩定及電力供應的充足等,如果能有足夠改善,大家的焦慮感就會下降,增進社會和諧。二○一七年英國有一個民調說台灣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台灣人天天抱怨,卻都喜歡住在這裡,這難道不是一個大家可以共同努力的最大共識嗎?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2月
.嚴震生/受益者不是受害者的轉型正義
.趙春山/面對習近平的強人政治
.薛承泰/杜鵑泣血,椰林落葉… 看台灣高教問題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李清志/京都咖啡館
.朱宗慶/當創作展演遇上古厝節慶
.陳立恆/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台灣價值?
.蘇蘅/2018假新聞的邪靈仍在滋長

.黃介正/又逢戊戌 再思維新
.方祖涵/賽車女郎的工作權
.王正方/台灣不能只在重複、輪迴
.王文華/機器人還不能幫你擦眼淚

.王健壯/大法官應該選擇釋憲時刻
.葉銀華/博通再次收購高通的啟示
.周行一/666是空頭之兆嗎?
.林中斌/美若仍軍事優先 恐步蘇聯後塵
.葉丙成/以教育科技弭平教育落差
.洪蘭/生死關頭 你會搶救什麼

.嚴震生/農曆年攻勢50年後,美航母重返越南
.盛治仁/為政者的「對的順序」
.方祖涵/分享機密的運動手環
.薛承泰/管他七爺八爺!



元月
.劉維公/從「新零售」看「新高教」
.劉憶如/美國稅改政策評估
.黃介正/「新時代」的兩岸關係

.王健壯/不必謙卑,因為你沒那麼偉大
.葉銀華/大學生你出國進修了?
.范疇/平論管中閔的台大校長風波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薛承泰/人口紅利未消失,台灣還有機會嗎?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朱宗慶/心念轉,情勢轉

.蘇蘅/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
.嚴震生/美國政治的蝴蝶效應
.陳立恆/不識高山青,台灣如何長青?
.盛治仁/那一張阿諾睡覺照片,你也傳了嗎?
.方祖涵/沒有被遺忘的33勝投手
.王正方/燃煤電廠不是空汙的主因?
.黃介正/美台關係正能量的隱喻

.王健壯/台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