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探索美中關稅戰的「漏網之魚」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一手團結,一手插刀,賴清德治國錯亂
◆  聯合報黑白集/賴政府的華麗跪姿
◆  經濟日報社論/探索美中關稅戰的「漏網之魚」







經濟日報社論/探索美中關稅戰的「漏網之魚」


2025-05-04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關稅戰廝殺熾烈,美國卻延緩對進口的電子產品關稅,中國大陸也對八種美國進口的半導體免關稅。 (美聯社)


美中關稅戰廝殺熾烈,但美國卻延緩對進口的電子產品關稅,中國大陸也對八種美國進口的半導體免關稅,相互報復肅殺聲中,為何會相互免徵?這說明了彼此經濟的依存關係,這些「漏網之魚」不容中斷。而半導體與電子產品也正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之所在,解他們如何「漏網」,對台灣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一般認為,美中貿易本就呈現出不平衡態勢中國自美國進口的大多是原材料、糧食等,很容易自其他國家找到替代但是美國自中國進口的都是消費品,難以從別國找到同樣便宜的替代。譬如,民國一O七年(2018年)中國進口的大豆,40%都來自美國,但去年已減至18%,現在只會繼續減買,從巴西等地尋找替代來源

但有些商品,雖然金額不大,卻不容代替,例如用來製造血友病藥的「白蛋白」,40%都由美國進口;又如半數中國民用客機,都是波音所製,維修零件非波音不可,而且中國自製的 C919 客機,僅有60%零件自製,起落架引擎等重要零件,還是美國生產,自然要免關稅進口。

最關鍵的是半導體,單單是去年,大陸就進口了117億美元的美國半導體,占總進口1,636億美元的7.1%,這些半導體中國不能生產,對提升科技至關重要。大陸25日宣布豁免了美國進口的八種邏輯晶片的125%關稅,記憶晶片中國可以自產,則沒有免稅。

無獨有偶的,4月11日,川普也將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電視以及其他電子產品,豁免關稅,總值占自中國進口總額的25%。這項豁免對在中國生產的蘋果 iPhone 等消費電子大大有利。之前估計,如果按照川普的對等稅率計算,蘋果手機在美國要賣到10萬元一支。

事實上,蘋果手機在川普第一任期就豁免了關稅,第二任期一開始,庫克就表示響應川普號召,要在美國分四年投資5,000億美元,希望能夠贏得川普的好感。白宮將這些消費性電子產品豁免的另一個考慮,就是擔心引發通膨。

中方在宣布八項半導體免稅時,還特別說明:凡是4月10日至24日期間,已經為這些豁免產品所繳納的任何關稅,均可退還;換句話說,川普對電子產品豁免關稅的生效時間,與中方對半導體豁免關稅,幾乎是同一時間發生,讓人不由得懷疑,這兩件事是有關連的。

一般來說,半導體電子產品中不可缺的重要組件,川普雖然信誓旦旦的要對半導體徵關稅,但是對裝在電子裝置中的半導體,要如何徵稅,在實際做法上是非常困難的。豁免半導體關稅,以及豁免電子產品,是魚幫水、水幫魚,大家都蒙其利,相關業者幕後的努力遊說,功不可沒。另有人猜測,雙方藉此向對方放出信號,希望替關稅戰降溫。

現在這個效果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四月初參加海湖莊園餐會後,川普政府就不再限制輝達 H20 人工智慧晶片出口到中國。輝達同時宣布將生產完全在美國製造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而未來四年將生產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人工智慧產品,與台積電等公司合作在美國完成基礎建設

黃仁勳四月中旬也到北京會見副總理何立峰,讓北京在宣布八種晶片豁免的同時規定,凡是不在美國生產的晶片免課關稅,換句話說,雖然是美國大廠輝達或高通設計的晶片,只要是由台積電在台灣製造的,就可以不用關稅。

當然暫時豁免,不見得永遠不會徵,事實上,美國商務部正在對進口半導體及「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產品」,進行國家安全調查,保留這個調查手段,正是逼業者到美國生產的利器。

美中關稅戰,看似嚴峻,但業者總是能夠在夾縫中求生存,這也顯示美國或中國大陸不是鐵板一塊,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聯合報黑白集/賴政府的華麗跪姿


2025-05-04 00: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聯合報系資料照


《媒體議價法》立法延宕,藍白立委疾呼「強制議價權」是當務之急,綠委也要求盡速推進相關法案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卻以台美關稅談判為由,指目前不是好的立法時機。學者聽不下去,直斥扯關稅當藉口是指鹿為馬、一派胡言。

面對川普關稅戰,各國或強硬或觀望,獨獨賴政府妄想「先跪先贏」,但立馬被美國打臉。早在川普「解放日」前,台積電已被迫表態加碼赴美投資千億美元,未料台灣仍遭卅二%關稅重擊。雖然種種事實證明先跪輸更多,賴政府仍懷「脫中入美」大夢,接連擺出「更華麗跪姿

例如媒體議價立法已是朝野及學界共識,不僅符合國際趨勢、促進公平競爭、有利媒體良性發展,更可當成制衡川普無止境索求的談判籌碼,黃彥男仍不惜出賣國內媒體利益、犧牲媒體產業環境與報導品質,搶當賴政府最新一跪的爐主

川普滿口對等公平,但美國數位巨頭「零元購」侵奪媒體成果,就是最大不對等不公平。十天前歐盟無視美國關稅大棒威脅,重罰蘋果和 Meta台灣卻連提政院版草案都不敢,甚至站在美國立場稱,澳、加媒體議價立法已損害美國經濟利益

「賴十七條」正全面撒網,防杜共諜滲透未料賴政府共諜多,美國代理人更多,不只出賣台灣利益,還向全世界示範「有跪最美














聯合報社論/一手團結,一手插刀,賴清德治國錯亂


2025-05-04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賴清德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近一個月來,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連續四周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呼籲在野黨團結一致,因應國際情勢變化,守護國家主權,支持政府方案。但另一方面,民進黨推動全面罷藍委的態勢從未放緩放軟,檢調偵辦罷綠委連署的手段則變本加厲。賴清德面對在野黨,一手擁抱團結,一手公然插刀,形成一幅極度錯亂治國景象

川普在他自訂的「美國解放日」宣布關稅戰全球開打,此前一夜,行政院長卓榮泰卻哄人民「安心入睡」。誰料,次日卓榮泰自己就被嚇到昏頭,只能慌亂應戰,隨即邀請在野黨團「共商國是」。同樣的,賴清德在關稅戰前日的民進黨中常會,還強調已有全面因應方案;但面對關稅巨棒,他從否認、憤怒、沮喪到投降,每周都不忘呼籲朝野團結。其中一次是黨內鬧出共諜案而呼籲團結反共,後來也以強化國土安全韌性之名,塞入因應關稅戰的特別預算。連續四周中常會團結呼籲,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少見的情形,情勢之嚴峻可見一斑

事實上,民進黨要的政治團結,從來就是唯我獨尊要求對手臣服片面團結。不同的是,這次賴清德要的團結,則具有更高度工具性投機性

川普關稅巨棒當頭揮來,賴政府需要在野黨配合演一齣共商國是團結戲碼,來掩飾應對無能、慌亂無措的窘態對美關稅談判,賴政府雖已準備好跪降川普,但最好能拉在野黨一起背書緩衝。支持產業因應變局,更希望在野黨暫時放鬆對人民納稅錢的嚴格監督。賴政府甚至藉著團結情勒大偷渡,企圖夾帶國土韌性、台電補助、老屋修繕等與關稅無關特別預算如果團結計謀得逞,自是賴政府領導之功如果應戰失利,則是在野黨破壞團結之過

賴清德談團結,三句不離支持因應方案與特別預算。既然團結只是工具投機,卓榮泰放下身段擁抱在野黨的時候,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正加緊推動大罷免,兩者也就不覺違和。因此,卓榮泰擁抱過在野黨,轉身就率閣員下鄉宣講大罷免;賴清德也一方面希望朝野團結,一方面指責「當在野黨在進行政治攻防的時候,國家已經繼續在向前走」。至於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爆料稱,賴清德在中常會下令罷免卅五個藍委二階連署全都要過,府方還想否認,但真假已無關宏旨;因為賴清德乾脆在中常會播放大罷免宣傳片,還盛讚影片拍得好。

應邀共商國是並赤忱表態團結的國民黨立委,雖在行政院受到短暫禮遇,但一出了行政院,馬上又面臨罷免的難堪。賴清德雖向在野喊話團結,但特別強調台灣在絕大多數的國際評比,都是完全自由民主的國家,並以「黑的講久了,不會變成白的」,反駁藍白政黨率群眾上凱道「戰獨裁」的訴求。這回賴清德沒有再要國民黨去北京天安門戰獨裁,因為司法鷹犬已大肆出動,直搗國民黨各地方黨部,濫行搜索羈押,大有一舉全面殲滅在野黨之勢。

客觀國際變局迫使賴清德要尋求在野黨共同應對;但主觀政治性格,則驅使他積極剷除在野黨勢力。賴清德意圖狡飾,終究瞞不過民眾的眼睛;廿萬群眾齊上凱道發出怒吼。領導人只有真誠,才能團結朝野一面喊團結,一面狠插刀,只會造成更大的撕裂、對立與衝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籲賴總統「放國人一馬」,在野黨願意坐下來與總統共商國是;賴清德上任一年,民意支持度已經死亡交叉甚至出現罷免總統聲音,賴清德真要這樣衝撞走下去?







名家縱論/喧嚷浮誇 川普是更醜陋的美國人\星期透視/大罷免的狐狸尾巴與照妖鏡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向媽祖表態別只是形式
◆  大屋頂下/借問賴清德是否獨裁者? 就在凱道 不用天安門
◆  星期透視/大罷免的狐狸尾巴與照妖鏡
◆  名家縱論/喧嚷浮誇 川普是更醜陋的美國人
◆  連署比當共諜慘 司法還能期待?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喧嚷浮誇 川普是更醜陋的美國人


2025-05-04 02:05   聯合報/ 嚴震生(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一本由兩位前海軍軍官博蒂克及雷德勒創作的政治小說《醜陋的美國人》,一出版就受到關注。該書描述美國在東南亞一個杜撰國家「薩爾漢」的外交挫敗。此書問世後轟動一時,對美國政治和外交具有相當影響力。當時擔任聯邦參議員的約翰.甘迺迪非常欣賞這本著作,特地購買此書送給參議院的每位同仁,提醒他們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外交失敗,源於對當地語言、風俗、文化等的無知,如能夠從此書汲取教訓,將有助於未來的外交經營。

儘管這本書的書名是《醜陋的美國人》,但兩位作者原先是形容該書主角之一、工程師出身的艾金斯,因長滿老繭及被油漬弄黑的雙手,讓自己感覺像是一位骯髒的美國人。但這位工程師事實上和書中許多花時間融入東南亞文化、操當地語言、真正接地氣、同時受到本地人尊敬的美國人,包括一位養雞專家、一位牛乳推動者、一位天主教的神父、幾位東南亞國家政治人物信任的外交官及武官一樣。對比之下,許多美國派駐在當地不具外語能力的大使及館員,不僅吃喝美軍福利社提供的國內產品,所有的社交也都環繞在本身及國際外交人員的小圈圈內,他們根本看不起當地人,對其文化也相當不屑,這些才是真正醜陋的美國人。

本書提到這類醜陋美國人的特徵,就是書中形容的喧嚷及浮誇。個人仍記得年輕時讀到本書,就曾對美國人有類似的刻板印象。我讀的大學是教會學校,有許多來自德國的神職人員,也有部分美國的教師,當時就感受到德國人較為內斂保守,美國人則較為樂觀開放,但也能感受到後者少誠懇、輕承諾的個性但還不是目前川普所展現的醜陋

川普想要將加拿大納入美國的想法,包括他自以為是傲慢心態,讓醜陋美國人的特質擴大到狂妄、囂張、以及無知,因為多數加拿大人完全沒有「美國夢」。另外,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造訪白宮時,川普在媒體現場轉播中,提到前者已經沒有牌,應接受美國的提議時,他完全無視基本國際外交禮儀,感覺就像幫派老大。當川普提高各國關稅,迫使各國爭先恐後地要和美國進行談判,他可以很有風度地在達到目標後,展開與這些國家的對話,但川普仍不忘自我感覺良好,宣稱大家排隊要「舔川、舔美」,不僅貶抑願意向美國輸誠的外國領導人,也留下川普的毒舌及嘴貧的惡劣印象

個人在美國讀書及教書十多年,自認對這個國家多少有所解。德州、印第安納及阿拉斯加是我所熟悉的三州,儘管許多人都認為這幾個紅州有許多具種族主義色彩的「紅頸」白人但至少在卅年前,他們還是對外國學生或外國人保持禮貌性的友善,在印州我曾親身體會所謂的「中西部友善」。然而,在川普帶頭做出種族歧視談話推動校園思想審查後,包括范斯副總統在內,不少美國人毫無掩飾展露出類似輕蔑態度,及對美國以外世界的無知。

哈佛大學教授奈伊過去倡議美國的軟實力,強調美國的霸權地位不僅來自軍事或是經濟力量,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價值。比醜陋美國人更醜陋的川普,已讓美國的領導價值蕩然無存。我們若不展現一些強硬態度,仍以美國馬首是瞻,不僅在任何談判中都會被其予取予求,委曲求全後還得承受嘲諷及羞辱,我們必須如此作踐自己嗎?這難道也是台灣價值嗎?













星期透視/大罷免狐狸尾巴照妖鏡


2025-05-04 02:06  聯合報/ 游梓翔(作者為世新大學講座教授)
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推大罷免日前有個插曲。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在政論節目說賴清德已在中常會下「軍令」,要求卅五個藍委罷免案「全部都要過」。

話題發酵後民進黨澄清,說賴清德在中常會否認他曾下令。與發言人同派系的中常委,跑出來批評卓冠廷,說他「得意忘形」、「講得有點過火」。

得意忘形?卓冠廷得的是什麼意?是認為大罷免煽動起敵我仇恨,有機會團滅國民黨?還是因為他得了「上意」,竟說出來了?這還得了,可會讓大罷免的邪惡「原形畢露」,讓主導者「現出原形」

中國古典小說如《封神演義》、《西遊記》裡,能靠幻術,讓自己看來人模人樣,隱藏其邪惡「原形」。但如果道行不深,或志得意滿,又或是遇上照妖鏡捉妖人的「狐狸尾巴」就會不小心露出來。

如果擔心「現出原形」,賴清德怪發言人前得先怪柯建銘。柯的「忘形」有過之無不及,他早就昭告天下,說大罷免和賴清德密切溝通、說「最大咖出場一定放壓軸」;總統府澄清賴總統沒有「出場」規畫,卻沒說賴總統反對搞大罷免,盤算看來是:大罷免你們在前面推,我當藏鏡人就好

但如果大罷免是「護台聖戰」,幹嘛遮遮掩掩、扭扭捏捏?一面怕吃相難看,一面是要消滅政敵、擴大權力,這就是他的「原形」,這種破壞民主、擴大權力的吃相,當然難看極了。

這場大罷免,從開始就是針對所有藍委一網打盡,這就讓大罷免毫無正當性。民主國家有罷免制度,是當作一種非常手段,民選公職人員如果明顯違法失職或嚴重背離承諾,才能針對性發動。美國、日本等甚至不允許對國會議員發動罷免,違法失職由國會自律,也可以下屆不選這人,這是為了不讓代議制衡的設計被破壞

台灣過去有不少罷免案,但基本維持罷免這種非常、針對個案的定位。即使當年韓國瑜被罷,藍綠對立升高,後來幾件針對綠營民代的罷免,仍是個案導向。

不過當時這些針對綠營民代的罷免,曾引發西方媒體批評,例如《外交家》說這是一種「罷免報復」,《華爾街日報》稱之為「報復性罷免」。這些評論都提到台灣罷免門檻太低,「比選上一個政治人物還容易」,擔心罷免過於頻繁將削弱政治穩定,造成無法專注施政,而且說「罷免會引發更多罷免」,這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

西方媒體批評藍營的個案罷免報復性罷免,那現在賴清德帶著民進黨發動的通案大罷免是什麼呢?不就擺明是一種「清洗式罷免」?這兩天《經濟學人》已經點到,「賴先生對中國滲透的反制搞出反效果,激化了兩極化」,還把這視為台灣嚴重危機

讓邪惡真身「現出原形」,除了靠他自露狐狸尾巴,還能靠照妖鏡。意外的是,最近幾位民進黨前輩竟成了這樣的照妖鏡。陳水扁說「民主一定要有制衡」,「不能你的意見和我不一樣,就說你是 XX 同路人」;呂秀蓮說罷免要提出特定民代具體有哪些違法失職,「如果你全面性罷免,會讓大家覺得,是選完不認帳」;謝長廷說「民主政治應該互相妥協」,他認為搞大罷免是「惡的循環」。看到一個個綠色的「照妖鏡」,民進黨的小妖小怪們果然就是一百零一招:去砸鏡子

其實,賴清德為消滅政敵擴大權力而發動的這場大罷免,他的司馬昭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別怪發言人,你狐狸尾巴這麼大,不好藏的。













大屋頂下/借問賴清德是否獨裁者? 就在凱道 不用天安門


2025-05-04 02:07  聯合報/黃年
國民黨四月發起426上凱道「反綠共,戰獨裁」活動。記者胡經周/攝影


四二六的「反綠共/戰獨裁」凱道集會,建立了兩個命題,①「民進黨是綠共」,②「賴清德是獨裁者」。這兩個命題將深刻影響台灣未來三年的政治思考與議論。

當天,我在手機上收看集會直播,半途跳出一則新聞,說賴清德同步開嗆凱道群眾「要戰獨裁就去天安門」。我心裡想:哎呀,這要貽人話柄了。

不出所料,韓國瑜上台就說「賴總統的話讓我嚇了一跳」。韓國瑜說:大家為中華民國當兵、繳稅給中華民國政府、投票給賴清德當中華民國總統;現在大家擔心中華民國總統及台灣的民主發展走向愈來愈惡劣的方向,要在凱道大聲喊出來,卻要我們去天安門抗議…。

韓問賴:你不是在講笑話吧?

先談「民進黨是綠共」「綠共」有兩層意義

一、賴清德及民進黨摧殘民主,愈來愈像專制獨裁的共產黨。綠營自辯,民眾可在凱道嗆賴清德,中共容民眾在天安門嗆習近平嗎?

這是比擬不倫。比如,南韓民眾反對金正恩的專制獨裁,但也不容尹錫悅以宣布戒嚴剿滅反對黨,這是兩回事。何況,金正恩是名實相副的專制獨裁,有他的「名正言順」,尹錫悅卻是在民主憲政的大局下違憲違法操弄戒嚴。兩相比較,尹錫悅的罪惡更大於金正恩。

同理,中共是明火執杖的專制獨裁,但賴清德卻是在憲政民主的大局下搞專制獨裁。因此,對南韓人民言,尹錫悅比金正恩還無可饒恕,而賴清德難道要以「我還不如中共專制獨裁」而自鳴得意嗎

反對中共獨裁,因此更反對賴清德獨裁。中共一水之隔,台灣卻正在賴清德的獨裁肆虐之下。

是的,就在凱道,不必到天安門。我們不必到天安門抗議賴清德獨裁,正如南韓民眾不必到平壤抗議尹錫悅非法戒嚴。

賴清德與民進黨摧殘民主法治醜行劣跡變本加厲,也愈來愈像共產黨,稱之為「綠共」已是實至名歸

二、民進黨主張台獨,要消滅中華民國;正如中共也持「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要消滅中華民國。因此,就「要消滅中華民國」言,民進黨是中共的同路人,中共是民進黨的同路人

據此,民進黨就是另一個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共產黨,稱之為「綠共」,正是剛好而已

由上可知,「綠共」是個雙關語,一是指民進黨的獨裁愈來愈像共產黨,二也指台獨與中共皆要消滅中華民國。

賴清德是雙獨,「台獨」加「獨裁」

四二六留下的繞樑口號是:我們反紅共,我們也反綠共

近日出現能不能說「反共」的辯論。我們一直說:兩岸是制度之爭、生活方式之爭這兩個概念的濃縮詞就是「反共」。什麼叫做「中共非中國,反共不反中」?為顧慮兩岸顏面,或在兩岸面對面時不用「反共」一詞,但這是對內與群眾溝通時大家都聽得懂的話。

「反綠共」是草根發明的語言,一石二鳥,對中共及台獨皆有觸動。中共喜不喜歡聽是一回事,但台灣長久以來少有這種接地氣能引起共鳴的靈動語彙。

反綠共,使「誰是中共同路人」有了答案。但倘若這個詞彙又告消失,國民黨之「不反共」再告確立。

再論「賴清德是獨裁者」。賴清德是直選總統以來第一位任職未滿一年就被稱為「獨裁者」並被高嗆「罷免總統/總統下台」的總統。

往昔,李登輝被稱「超級大總統」,陳水扁知道「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馬英九則似乎因「不夠獨裁」而遭議論,蔡英文則做盡「玩東廠/關中天」的惡行卻藏身幕後,他們皆未見「獨裁者」三字的封號,但賴清德卻「獨」領風騷,於任職不到一年之際在凱道被群眾加冕為「獨裁者」

四二六凱道集會,民眾黨強調「民主還給台灣/正義還給人民」,這正是台灣當下整個政治問題的頂層主題,指向獨裁者

先舉一例。檢調遍地開花發動對國民黨各地黨部及人員的濫搜、濫捕、濫押,完全溢出過去的界際及尺度,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遭收押禁見,黨主席朱立倫赴北檢抗議亦被內政部長劉世芳下令依集遊法究辦。但當年民進黨發動罷免韓國瑜時亦見死亡連署,過去民進黨在各地檢署大門抗議尤是司空見慣,為何不見民進黨領銜人以五十萬元交保不見民進黨主席遭到訴究

柯文哲事件發生時,社會上或仍有見仁見智的看法。但如今發展到檢調醜態畢露配合大罷免為賴清德當局整肅政治異己的地步,國人應已親眼目睹「昨日柯文哲/明日任何人」的獨裁者面貌

賴清德現在縱非飽和獨裁者,卻已見獨裁者斑斑行跡。觸目所見,今日台灣,陷於兩岸不能和平、能源政策步上歧途、司法檢調淪為當權者政治武器、社會仇恨撕裂,皆因獨裁操作所致

且看,當下如火如荼的大罷免,以消滅反對黨、終結國會制衡、顛覆民主政治為目標。大罷免成功之日,就是獨裁者鳴鑼開道之日,大家肅靜迴避

四二六集會,管中閔說「打倒法西斯」。韓國瑜說,賴清德不要「對外宣傳台灣民主,對內謀殺台灣民主」。館長說「當我們要居住正義,他說我們是中共同路人當我們要司法正義,他說我們是中共同路人當在野黨監督弊案,他說我們是中共同路人」。黃國昌說:「順賴者昌,逆賴者亡」。極目望去,真真實實,這就是今天的賴清德,這就是今天的台灣

陳水扁說:「做一個總統,那隻手不能伸入司法,那隻手也不能伸入媒體」。「不能說意見不一樣,就是中共同路人」。依賴清德的標準,如此批評「做一個總統」,陳水扁無疑也是「中共同路人」了。

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緣於主客觀因素,最後畢竟做成了獨裁者但澤倫斯基用納粹手段「洗滌人心」,將烏國的友俄民意打成「俄羅斯同路人」,使舉國一片寒蟬,烏國遂陷今日境地尹錫悅則將國會反對黨打成「朝鮮同行者」的「反國家勢力」,發動戒嚴,使國家遭到重創。二者可說皆是想成為獨裁者,但最後卻做不成的下場,堪為賴清德的前車之鑑

賴清德應誠實面對台灣的處境,更要掂掂自己的斤兩,不要做一個「做不成獨裁者的獨裁者」。

賴清德輕蔑民主,但畢竟見到十數萬中華民國人民及十數萬幅中華民國國旗在風雨中的凱道呼喊「把民主還給台灣/把正義還給人民/把和平還給兩岸」,你真覺得能把他們全部趕到天安門去嗎?

賴清德,你想做獨裁者,國家不容,你也不配














向媽祖表態別只是形式


2025-05-04 02:05  聯合報/ 黃子政/大學講師(高雄市)
賴清德總統到拱天宮參香,祈求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記者黃仲裕/攝影


每年,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吸引了大量民眾參與,並成為各級政治人物表達敬意呼籲國泰民安的重要場合。今年白沙屯媽祖的朝拜活動參與人數爆表,超過卅二萬人,也吸引了總統賴清德與台中市長盧秀燕等政界要員的身影,這不但是一場大型的宗教活動,也是台灣當前政經局勢中的一個縮影。

白沙屯媽祖作為台灣重要信仰的代表之一,影響力深遠且多層次。對於台灣民眾而言,媽祖信仰傳遞的是一種對平安、順遂、安泰的渴望,這與民間的社會心態息息相關。政治人物在此時此刻的出現除了在與民眾分享這份精神上的寄託外,並表達了他們對國家未來的期望。

賴清德和盧秀燕的參與,在媽祖面前的跪拜,不應只是宗教儀式,更是一種政治信號表達對國家安定與民眾福祉的重視。特別是在兩岸關係複雜、國際政經形勢多變的情況下,政治人物藉由宗教的力量尋求一種精神上的支持與穩定,對台灣民眾來說,這種行為將會帶來某種安慰感,進一步強化對政府的信任。

在當前的國際政治與經濟局勢中,台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兩岸關係依然緊張,大陸對台政策的變化無常,美國高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也給台灣的經濟與民生帶來巨大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政治人物的朝拜行為其實是具有多重象徵意義的。

首先,媽祖作為海神,在歷史上被認為能保護漁民出海平安。隨著台灣的地理位置特殊,周邊海域充滿不穩定的風險,媽祖信仰也與台灣人民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在這種情境下,政治人物參與媽祖遶境,既是對這份信仰的尊重,也是一種以「國泰民安」為目標的政治象徵

其次,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對台灣經濟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全球化背景及貿易差距下,台灣需要不斷提升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政治人物藉由參與白沙屯媽祖的朝拜,無形中展現出政府對經濟穩定與民生福祉的承諾,這也是對民眾對經濟不安的心理安慰

今年賴清德與盧秀燕等都親臨現場參拜,祈求「國泰民安」。在信仰場合露面不僅顯示自己對民間信仰的尊重,也是一種政治的象徵。他們的言行舉止特別會受到媒體和民眾關注與討論。但要真正實現「國泰民安」,政治人物不能僅止於現身與發願,更應以實際政策與作為,來體現對媽祖精神的尊重與落實。

例如,落實社會安全網、強化基層照護、縮小貧富差距,推動民生經濟發展等, 這些才是讓信徒感受到媽祖保佑具體實踐

媽祖信仰強調慈悲、包容與護佑眾生,若政治人物能將這些價值內化施政理念執政態度中,那麼所謂的「向媽祖表態」將不再是形式,而是一種真正成為撫慰民心、凝聚社會力量的實踐

時至今日,白沙屯媽祖進香不只是一場全國性宗教文化活動,更是台灣精神與文化的一種延伸。在人數年年破表的背後,映照出台灣人民對信仰、對善的追求不曾熄滅。

在這條粉紅超跑開出的信仰之路上,無論是信徒還是政治領袖都在尋求一種希望與承諾:為自己、家庭,也為整個社會國家的安定與和平。



波波漫畫













連署比當共諜慘 司法還能期待?


2025-05-04 02:05  聯合報/ 趙興到/大學助理教授(台北市)
台中檢調追查罷免連署不實案,搜索國民黨台中市黨部。記者趙容萱/攝影


邇近司法處理大罷免連署案及共諜案時,無論聲(裁)押或交保,輕重各異、朝野有別,堪稱「連署比當共諜慘」;前此,兩起我國男子勒斃馬來西亞籍女大學生案,分別被最高法院撤銷無期徒刑及死刑發回,毫不在意死者家屬「不要讓台灣淪為馬來西亞學生的地獄」的卑微祈求。於此同時,潛逃的林姓洗錢犯、「貴婦奈奈」等涉詐金額以億計,竟分以三百、兩百萬元交保。此中的裁決基準竟是如此差距,民眾滿腹疑惑更引發對司法的反感。

觀諸退休女教師被劫殺案,被害者遭性侵並持鐵鎚連十三擊的凶殘,都不算「犯罪情節最嚴重之罪」,不符情節最重大的高門檻;試問還有誰不能逃死?無怪家屬聽聞凶嫌逃死,怒批法官吃人夠夠。十五歲曾姓少年偷開車釀三死二傷,過失致死罪最多判五年,少年犯還可減刑,甚且可免刑改為保護管束等處遇,賠償責任概由監護人擔負,無怪乎律師立即建議要防少年父脫產逃避賠償亦見司法面對少年犯的窘境,並凸顯被害家屬的司法弱勢

國人對社會的「公平正義」有其想像及情感需求,而法律本係客觀的價值,裁判則是司法權的實現,照理不論哪個法官來判,結果都趨於相近。上開種種,不僅無助社會正義,甚且更加深人民對司法的不信賴。爰此,藍、白兩黨已表示將合作立法,推動妨害司法公正罪、法庭直播,讓陽光照進司法,維護整體司法公信

司法是民主國家的重要支柱,司法公信力除代表一國的法治水準,司法的獨立與尊榮,讓人民能對其客觀中立懷持期待,是社會進步的表徵。司法改革要打造一個合乎公平正義的法院機制,人與制度的問題同時存在,且是跨院、部的問題,惟法治中存有人的因素,所有的建制與革新,都在解人的問題,也在解決人的問題;司法院前院長賴英照曾謂「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法官學院張升星院長早在民國九十五年(二○○六年)即投書媒體法官應受「全日照」,均為真知灼見。

綜言之司法是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更是國家、社會免於崩壞的最後防線,司法獨立乃為憲法的基本要求若司法獨立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公平正義,那麼,後續司法改革的方向與目標,終究應該以司法獨立觀念的公正落實為依歸。當審判獨立的架構能獲得正確的改造,再造青史、青天,國人對司法公信也才有全新的期待。






洪蘭/以「辭世」面對高齡社會老死問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洪蘭/以「辭世」面對高齡社會老死問題
◆  施振榮/以科技創新面對高齡社會新挑戰
◆  陳冲/從格陵蘭 談國安經貿戰略
◆  辛翠玲/歐中關係回暖?
◆  廖元豪/大法官不是上帝
◆  薛琦/關稅不會讓美國再次偉大
◆  魏國彥/「敵人就在本能寺」









洪蘭/以「辭世」面對高齡社會老死問題


2025-05-04 02:02  聯合報/ 洪蘭(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暨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朋友傳簡訊來告訴我《快思慢想》這本暢銷書的作者心理學大師康納曼是去瑞士安樂死的,我聽聞非常驚訝,康納曼是以研究決策制定、認知陷阱著名,所以他拿的是諾貝爾經濟獎我們一般對經濟學家的印象是冷靜自持,尤其經濟學一向標榜人是理智的動物(大三上郭婉容教授的經濟學原理,一學期下來我只記得這一句話),康納曼教授雖是高齡,但並未聽說他有什麼絕症,他的太太安.崔士曼也是非常有名的心理學大師晚年失智,但已經走了六年即使照顧是負擔,這責任也卸下了,那麼,為什麼這位經濟無憂,身體過得去,受到全世界尊重的大學者要想「辭世」?

我用「辭世」沒用「安樂死」,因為安樂死有「不得不」的意味,但辭世不同,辭世是主動的,例如去人家家做客,覺得談的差不多應該走了,便向主人告辭,主人可以挽留,客人也可以堅持有事得走。這是操之在我

人生應該操之在我,不然就成傀儡,別人要你做什麼,你便只能做什麼。英文有一句話,「with strings attached」,給你錢做研究可以,但要依我的條件才會撥錢下來,沒有自主權,這是全世界做研究者的痛。

「哪吒」賣座破紀錄,年輕人爭先恐後搶著去看,記者不解,他們齊聲回答:哪吒說「我命由我不由天」。這不正是我們在世界上努力奮鬥的理由?如果一切由天,那還打拚什麼呢?

一個人對自己的命究竟有沒有自主權?天主教認為自殺是犯罪,所以自殺者不能葬在家族墓園,要埋在十字路口,讓來往的行人車馬輾壓來贖罪。《周書洪範》也把考終命視為五福之一,康熙皇帝大權在握,什麼都在他的掌控中,只有不知能否考終命,每天惴惴不安,怕九子奪嫡橫死。那麼請問,纏綿病榻、沒有品質的長壽算是善終嗎?

生活的品質其實是個很主觀的事,所謂「莫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比利時有位教授的母親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辭世,兒子是殯儀館打電話來通知才知道母親過世,結果兒子大怒,告政府違反人權。我看到這個消息時很難過,這母親應該是覺得生無可戀,才會做這決定吧?不知道這位母親幾歲,身體狀況如何,但這兩項並不重要,因為也有絕症的老人拚命求醫,這應該是她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硬活著也是受罪,不如解脫吧?我們當然不鼓勵自殺,只是想知道人究竟有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生死

生死是自然現象,沒什麼好避諱不談的。生命不在長短,在乎有沒有活出意義。若善用時間,做出貢獻,雖短猶長;沒有貢獻,只是混日子,那是浪費糧食。聖嚴法師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他願意把難得的換腎機會讓給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比他更有機會創造出生命的價值(其實聖嚴法師本人就是生命價值最高的表徵)。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了,老死這個問題必須要面對了,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千里迢迢去瑞士辭世的,立法院的袞袞諸公,除了打架,幹點正事好嗎?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