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中共二十大後的兩岸經貿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261/web/ 

◆  聯合報社論/用這樣的人掌故宮,怎會在乎摔毀寶物?
◆  聯合報黑白集/禮貌一點,很難嗎?
◆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中共二十大後的兩岸經貿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中共二十大後的兩岸經貿


2022-10-31 00:5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共二十大之後,各界認為,習近平會將施政重點放在「共同富裕」和「國進民退」格局下。處於東西兩強之間的台灣,如何定位和自處,將高度考驗國人智慧。 記者陳政錄/攝影



中共二十大日前召開,外界對「習派」完全掌控中央政治局,將「團派」完全排除,都感到高度震驚。各界認為,習近平將展開另一個十年治理,雖不見得會反轉市場經濟,但施政重點將會放在「共同富裕」和「國進民退」─在市場經濟的格局下,大力追求社會主義基本理念,也不對西方陣營的步步進逼輕易退讓。處於東西兩強之間的台灣,面對雙方強烈拉扯該如何定位和自處?過去「左右逢源」的台商,是否能避免「左右為難」,將高度考驗國人智慧。

本報社論日前指出,政府提出清楚的兩岸經貿政策,供台商決策時有更多參考依據。然而我們也了解,這具有相當困難度,因美中貿易科技戰會如何演變,可能連美中兩造也不太清楚,極可能要看兩強的優勢變化,來決定下一步如何「出招」;而台商也只能在未來的局勢變化下,順勢調整策略以趨吉避凶。然而,幾乎可以確定的是,美中科技戰的「戰況」會比目前激烈,台商高科技電子業也會受到更多衝擊;因此,對此衝擊的因應,必須更超前部署,以減少傷害。

無論如何演變,可以確定的是,在高度全球化之下,即使受到抑制,全球兩大經濟體的經貿關係不可能完全脫鉤;特別是中國大陸已從「世界工廠」蛻變為「世界市場」,美國企業不可能為美國政府的「阻中」策略,完全放棄中國市場,必須讓「戰況」侷限在高科技領域。因此,非屬高科技領域或美國不擁有「卡脖子」技術的領域,就不太會受到衝擊。何種屬性的台商,必須做出何種性質的因應,必須謀定而後動,而非一刀切採取相同對策,避免引發無謂的「調整成本」。

進一步思考,西方社會並非沒有「共同富裕」的概念和作為,累進所得稅社會福利等設計,就是在追求這種目標,也許做得不夠多或不夠好,但其均衡拿捏絕非易事;瑞典等福利國家都是在發現做過了頭,才回頭調低所得稅率。二十大之後的「習治理」,要求企業自發地進行捐輸或共享,而非以制度設計去達標,加上「國進民退」將成政策主軸之下,「超大型」台商過去「左右逢源」的待遇將逐漸消失,加上美中對抗恐被波及,加快在中國境外的「全球化」已無可逃避,否則獲利無法預估,難以規劃營運並對股東負責。「大型」台商要全球化或許吃力,但加速分散到東南亞或部分回台應屬必要;至於廣大「中小型」台商,國際化能力較差,難以分散到兩岸之外;鑒於大陸市場即將成為全球首大,當然不能輕率放棄中國工廠和市場。

此外,台灣出口幾乎都押注於高科技電子業的風險愈來愈高。其實,鄰近中國大陸這個巨大同文化市場,是發展服務業的優勢,而台灣服務業也具有競爭力,卻因許多高利潤服務業未彼此開放而失去商機,原意為突破此困境的「兩岸服貿協議」,迄今仍被立院擱置;其結果是服務業出口占比偏低,民國一O九年(2020年)只有10.6%,不僅遠低於服務強國─英國的47.0%、美國的30.6%(皆2021年),也低於鄰國日本的19.6%、南韓的14.4%(皆2020年)。要維持台灣出口動能,台商和政府都必須大力投注心力於此。服務業平均投資金額較小,容易調整或移轉,因應變局彈性較大;政府除須更積極推動加入 CPTPP、和印度、烏克蘭、歐盟等北京相對較無影響力的國家盡速簽署貿易協定大力擴展服務業出口之外,亦可考慮讓「兩岸服貿協議通過立法生效,掌握最有優勢的大陸服務市場商機─若兩岸要一路走向開戰,自然應當別論。

中共二十大之後的「習治理」,加上美中貿易科技對抗,兩岸經貿將益發困難,必須以新思維、新模式來尋找新動力,朝野都必須戰戰兢兢,否則「東亞第一」將快速成為明日黃花。












聯合報黑白集/禮貌一點,很難嗎?


2022-10-31 01:0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記者彭宣雅/攝影



現在官員講話都很衝,酸來辣去,好像不用力嗆聲就會被看扁。台北動物園大貓熊「團團最近腦部長瘤,北市府邀請大陸專家來台提供諮詢,陸委會積極提供協助。不料,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卻說,大貓熊只是在台灣展覽,有必要的話陸方「可以拿回去」。冷冰冰的談話,讓人反感。

團團」和「圓圓」是十四年前對岸送給台灣,從命名可知,牠們承載著兩岸期待,並在台灣生下「圓仔」和「圓寶」,一家都深受民眾喜愛。但在黃金城口中,卻把大貓熊說得像「展出品」,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物件。這種口氣,像是尊重生命的人嗎?

民眾對團團的病情都極關注,並非因為牠是大貓熊,而是一種發自人性的悲憫。黃金城身為政府高官,卻表現得毫無感情:團團送來是隻強健公貓熊,如今生病了,就說「可以拿回去」,真是冷酷又粗暴次日林務局才代為澄清,說他「口誤」。在民眾看來,更像是「可惡」吧!

北市府的禮貌,也沒高明多少。柯文哲誇稱,台灣醫療技術很好,不是我們很需要大陸專家來協助醫療,而是對岸覺得「嫁出去的媳婦快掛掉」,要來看一看。請問,「快掛掉」這種話,市長可以隨便講嗎?把大貓熊比喻為「媳婦」,又恰當嗎?

社會要和諧,需要多一點人性關懷。對人禮貌一點,很難嗎?












聯合報社論/用這樣的人掌故宮,怎會在乎摔毀寶物?


2022-10-31 01:0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故宮院長吳密察。記者蘇健忠/攝影



故宮博物院在短短十五個月摔碎三件國寶瓷器,這種事故率,比一家餐廳打破碗盤的機率還高。可議的是,除文物毀損,故宮院長吳密察竟下令保密封口,不僅不交代事發原由更讓破壞事件一再重演。故宮文物遷台七十多年,從未發生毀損;而吳密察上任三年就發生三件,反映蔡政府用人多麼魯莽。

吳密察獨派色彩鮮明一直推動文化台獨甚至表態同意將故宮併入文化部降為三級單位。閣揆蘇貞昌任命這樣的人掌管故宮,顯然要他發揮去中華文化」的專長;因此發生令人痛心的文物毀損事件,恐怕還有人私心竊喜。看吳密察在立院的答詢,他對三件瓷器毀損毫不在乎,稱這三件只是「一般古物」,說「可以修復」。試問:碎成七片瓷器,即使黏得回去,又算什麼「修復」?

去年二月嬌黃綠彩雙龍小碗」被發現破損,吳密察立刻下令這項器物不得點交不得紀錄也不得做檢視報告。這些動作,目的就是在隱匿事實避免國寶毀損的事情外洩。這種作法,和蔡英文論文封存卅年、陳時中的高端疫苗採購合約封存卅年,簡直一脈相承。正因對首件毀損毫無檢討,因此今年四月又發生暗龍白裏小黃瓷碗破損事件;接著,五月又發生乾隆青花花卉盤摔破事件

環顧世界,有什麼國家的文物在國立博物館內遭到人為破壞,卻能瞞天過海,裝作若無其事?但吳密察掌理的故宮,可謂創下了先例,毀損文物毫無愧疚,也不調查。以「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碎成五片的情狀看,必定是遭摔落地面所致;吳密察卻說,監視器紀錄未看到有人員作業時毀損的情況,因此判定「非人為疏失」。如此草率的推託之詞,國人會相信嗎?

故宮近年急於執行數位典藏計畫,不斷將各種文物移出庫房拍攝,工作人員若訓練不足或倉促行事,便容易發生毀損事故。荒唐之處就在於此:國寶文物是人類共同遺產,但在蔡政府官僚眼裡,卻只是一件「數位化物品,打破也不心疼。吳密察還振振有詞,反咬故宮瓷器包裝落伍」,他將改箱為櫃,以單件文物作為儲存單位。然而,「落伍」的包裝幾十年來並未毀損文物,瓷器是毀在自以為進步」的官僚手裡,不是嗎!

蔡總統任內,故宮歷經三任院長三位都缺乏藝術史專業行事備受爭議。首位院長林正儀熱衷於「年輕化」經營,不斷推動實境遊戲、密室逃脫、文物攝影打卡等,走偏方向,其後以健康因素請辭。第二位院長陳其南,更計畫將故宮「封館三年」,重要文物則送至嘉義南院展出,讓國際觀光客走向南部。試想,此計畫一旦推動,故宮將有多少國寶文物毀於搬運?

吳密察也不遑多讓。他七月間甚至誇口說,故宮「南院」的參訪人數未受疫情影響,但「北院」參訪人數則慘兮兮,「已看不見南院的車尾燈」。言下,北院的「沒落」非僅與他無關,他竟還頗自得,因為自己提高了南院的參訪率。事實上,故宮南院參觀人數提高,主要是周邊夏季親子藝術月玩魔法水舞及無人機等趣味活動大增與南院的文物展示無關。堂堂故宮院長,竟拿趣味活動人數膨脹政績,這還有沒有一點尊嚴?

從封館三年,到打破三件文物瓷器,都是故宮精神變質走調徵兆。這不只是民進黨因「仇中」而「仇故宮」,而是蔡政府的用人已失去基本準繩,也不在乎對國家造成什麼傷害。吳密察掌管故宮就如同讓去看管羊群



【專家之眼】台中美情報戰 高下立判

◆  【專家之眼】台中美情報戰 高下立判






【專家之眼】台中美情報戰 高下立判


2022-10-31 09:05  聯合報/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美國空軍大學發表「中國火箭軍的報告」,鉅細無遺記載中共火箭部隊的基地、座標、位置。圖為解放軍火箭軍戰略核武東風5B導彈。新華社



最近幾個月,台海緊張情勢持續升高,台、中、美三方的情報戰也不斷升溫,從目前來看,台灣顯然在這場情報戰中敬陪末座,笑話百出,中國大陸則似乎吃定台灣,而美國則以雷霆之勢壓制中國大陸,可說高下立判。

長期以來,中華民國國安會與國安局全球情報界信譽素著。但在蔡英文總統領導之下,特別是第二任開始,這兩個單位都往下沉淪,甚至成為全世界情報圈笑話

國安局長陳明通捲入民進黨新竹市長林智堅的「論文門」事件,已讓國安局蒙羞。更好笑的是,一年前陳明通才說過,只要蔡英文總統執政,兩岸就不會發生戰爭。沒想到,中共20大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習近平可能提前武統。陳明通立刻改口隨美國音樂起舞,並配合蔡英文「抗中保台」論調,不再表示兩岸不會戰爭,反而強調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北京就可能對台灣以戰逼談

甚至在二十大召開之前,陳明通還在立法院信誓旦旦表示他過去認為蔡英文執政兩岸不會有戰爭判斷繼續有效,但在中共二十大之後他立刻改口應該料敵從寬,顯示他的新判斷並無情報根據,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胡亂猜測。

更有意思的是,平常很少露面的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日前接受電台訪問,竟然表示中共前領導人胡錦濤22日被架離20大會場的新聞,令他感到很驚悚。他的這番談話充分顯示他對於中國大陸的黨內鬥爭完全沒有概念,才會說出這種沒常識的話。

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在與中共「認知作戰」的過程中,在台灣自以為是情報頭子的陳明通,竟然在訪問泰國期間被中共「看光光」。陳明通出訪泰國行蹤完全曝光,顯示陳明通成為全世界情報界大笑話。事後,陳明通還說曼谷機場使用的是華為系統,所以他的行蹤才遭到曝光。  

此顯示,在兩岸認知作戰過程中,中共似乎吃定了台灣。

中共20大後,反台獨列入中共黨章美國更研判中共可能提前對台動武

日前,美國空軍大學發表一份250頁震驚世界的中國火箭軍的報告」,鉅細無遺地將中共火箭部隊的基地、座標、位置、從各司令部到連級指揮部都清清楚楚。這份報告不啻明白告訴北京有關華府的最新戰略構想

首先,該報告雖然只是美國空軍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但卻告訴北京,美國充分掌握中共火箭軍的細節。其次,美國公開這份報告的內容不僅警告中國大陸不要發動兩岸戰爭,否則美國將採取常規武力甚至戰術核武進行打擊。

第三,美國既然充分掌握中共火箭軍的部署與基地,當然也對中共其他部隊的細節暸若指掌。第四,習近平本來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力已接近美國,但現在發現仍然相去甚遠,決定趕快改變對美政策,向美國示好。第五,美國公布中共火箭軍的細節,顯示美國的高科技已能充分偵察解放軍方方面面。除了展現美國的高科技能力之外,習近平恐怕也必須擔心中國大陸是否有「內鬼通外神」的問題。

由此觀之,在台、中、美三方的情報戰交手中,台灣的國安單位顯然已成為國際情報界笑柄,連情報頭子的行蹤都被中國大陸掌握。不過,中國大陸雖然在兩岸認知作戰吃定台灣,但在情報作戰中卻落後美國一大截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萬聖節遊行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261/web/ 

◆  人群瞬間爆量 梨泰院災難主因
◆  盡興忘安危 南韓社會的「隱形災禍」
◆  梨泰院踩踏 台灣公安殷鑒
◆  吳密察3缺損 應知進退
◆  痛心!台灣故宮的「古墓傳奇」
◆  今日救國團 明日哪個團體?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萬聖節遊行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萬聖節遊行


2022-10-31 02:52  聯合報/ 林一平(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迪士尼(Walt Disney;1901-1966)。林一平/繪



迪士尼(Walt Disney)說:「 我們不斷前進,打開新的大門,做新的事情,因為我們充滿好奇心,好奇心不斷引導我們走上新的道路。」魔術王國公園Magic Kingdom park)向迪士尼的精神致敬,舉行了街道遊行 Magic Parade,遊行在向幻想世界的故事致敬時,音樂和舞蹈都變得生動起來。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看遊行,也很想成為遊行隊伍的一員。於是國中時參加了樂團,吹中低音號。年事漸長,也漸漸淡忘遊行的喜悅。

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十月廿二日台中龍井東海藝術街舉行萬聖節遊行,又勾起我童年的回憶。來到街口,就看到家家戶戶的街坊鄰居發揮創意,如同迪士尼魔術王國公園的街頭活動,人群中家長們將自己和小孩裝扮,變裝的道具由小朋友自己製作,發揮創意的巧思。

街坊的婆婆、媽媽及小姐們更結合音樂,在街頭隨興表演,充滿節日歡樂氣氛的舞蹈。她們的服裝是藝術街服飾店家的設計及裁製,由街坊居民們穿著表演,頗有巴西嘉年華會的氛圍。

藝術街每年都有傳統經典走秀遊行,今年更邀請許多可愛的卡通人偶參加街道兩旁形成萬聖創意市集,在藝術街的「柯比意廣場設置四公尺高南瓜造型萬聖裝置藝術,並安排知名電商到場發放小禮物,將萬聖節氣氛帶到高峰。

藝術街商圈的店家們敦親睦鄰,促銷觀光,共同舉辦討糖活動「搗蛋闖關大進擊」, 每一店家擔任關主,邀請訪客家庭為單位來闖關。為鼓勵遊客到各店家實際走訪完成討糖任務,每到一家商店,就蓋一枚圖章。完成收集八枚圖章任務的家庭,可回到「柯比意廣場領取此次萬聖節活動紀念品。遊客熱烈參與,進行家庭親子活動的體驗。

街頭遊行應該展示出樂觀及歡樂,負面的事物都轉變為正面。英國作家卻斯特頓Gilbert Keith Chesterton)說: 「當遊行隊伍下雨時,請朝正面看而非負面看。沒有雨,就沒有彩虹。」

藝術街這個非營利性的街頭遊行已經成功地保留了該活動的基本精神,展示出愛、和平、自由、慷慨和寬容。兩旁的店商將自己的商品特色融入活動,未來街頭活動可以提供更廣泛的服務,如廢物處理護理服務和安全

台中龍井東海藝術街發揮迪士尼精神,打開新的大門,做新的事情。這條街充滿了普羅大眾人文氣息










人群瞬間爆量 梨泰院災難主因


2022-10-31 02:55  聯合報/ 楊永年/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台南市)
左圖為讀者在踩踏事件發生前1.5小時拍攝梨泰院現場人潮,可清楚看到斜坡上擠滿了人。踩踏事件發生後,大量警力及救援人力奔赴現場,梨泰院斜坡上人潮幾被淨空,地上雜物散落一地。圖/讀者蔡宜凌提供、路透



韓國首爾梨泰院發生嚴重踩踏事件,目前已知逾一五○人死亡。很多人都很想知道,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大的人為災難?應該說,這是典型的人為災難,完全是可以避免發生的。為避免類似的人為災難重演,必須徹底調查原因。但筆者初步認為,人群瞬間爆量是這次災難的主因,理由有五:

一、沒有人群爆量預警資訊:理論上,當人群到達某個數量,就應發布預警資訊,禁止人潮進場或開始預備疏散路線。但因梨泰院是休閒娛樂的場所,很多人前往梨泰院,只是單純希望湊熱鬧與放鬆心情。政府與民眾都沒有想到聚集的人潮超乎想像,或者,沒有人預期會有這麼龐大的人潮現身。所以事先沒有設計人群數量資訊通報機制,當然也就沒有事先規畫疏散路線。

二、人群內外都缺乏資訊:即便沒有事前的預警資訊,如果當人潮開始超量時,場內人群可以立即通報資訊,或如果梨泰院外圍有人意識到人群可能爆量,立即進行通報。並同時和救災單位、鄰近商家,以及內部人群等互通資訊,或可降低傷亡。換言之,很可能事發時場內與場外人群缺乏相關資訊,才導致這次梨泰院重大災難的發生。

三、人群爆量資訊難以通報:合理的推論是,因為事前沒有人群爆量的預警資訊。所以梨泰院發生人群爆量時,可能沒人知道人群爆量已經發生。或者因為現場開始出現混亂,沒有人知道或想到通報相關資訊;或可能因現場推擠嚴重,根本也沒有時間通報,或即便通報,通報者的訊息也可能侷限個人而無通盤資訊。

四、人群開始恐慌:人群瞬間爆量最令人擔心的是開始出現恐慌,主要因為現場的人群資訊不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因此開始產生混亂與恐懼;而當恐懼進一步擴散,在缺乏相關引導資訊下,強烈或失去理性的推擠、踩踏行為於是發生。

五、缺乏引導資訊:根據媒體報導,現場商家可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所以音樂聲量仍大;部分民眾也因不知發生何事,而繼續狂歡。在此情形下,救難(警消)人員,難以使用擴音設備引導群眾。或者,巨大的音樂聲,加上引救災人員的引導資訊無法發揮作用,於是助長踩踏災難的發生。

由於這次梨泰院災難,並非因某個政府或民間團體主辦,才吸引龐大或爆量的人群,不太容易追究「主辦單位」的疏失。如果政府或民間能充分運用人工智慧監測器自動計算人群數量,並在適當地點公布相關資訊,也可解決前述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這次案例也讓我們深刻了解,主辦單位對於人群瞬間爆量有責任事先規畫因應方案。或政府也應有適當的規範,要求主辦單位備妥相關方案,以避免梨泰院的悲劇發生。











盡興忘安危 南韓社會的「隱形災禍」


2022-10-31 02:57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南韓總統尹錫悅30日宣布全國進入哀悼期。法新社



二十九日晚間發生的南韓梨泰院踩踏慘劇,一言以蔽之是錯綜複雜的韓國社會問題,值得台灣各界參考與警惕。

首先,死傷人員的年齡層,幾乎都是十至三十歲,有高中、大學生及白領階級年輕人。可以說都在無憂無慮的「優渥」環境生長。因此,由這批帶動的「流行」自然成了演藝圈的最大消費者。

其次,扭曲萬聖節的意義。萬聖節從美國小鎮擴展至各地教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小額募款替代糖果,以便成立基金,推展該基金會的兒童事業。不幸,在南韓演變成年輕人的「玩樂日」。

尤其,從沉悶的近三年口罩生活脫離,人身似乎獲得完全解放。利用星期六與三五朋友和同仁結伴一起用餐、喝酒盡興,隨著人潮的擁擠,如海浪般波起波退,完全忘掉自身安全。

一位虔誠基督教徒韓國朋友向筆者直言,南韓的這類頹廢文化與巫俗文化必須徹頭徹尾消除,否則,年輕人、家庭及社會受害,對國家來說永遠是「隱形的災禍」。有一次,就有第二次。

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即日起為哀悼日,政府各單位降半旗。南韓進入丹楓季滿山赤紅。對上任僅六個月的尹錫悅來說,在國內外的情勢十分嚴峻情況下,前路的「紅燈」一盞又一盞亮起。










梨泰院踩踏 台灣公安殷鑒


2022-10-31 02:56  聯合報/ 李佩芸/美國消防工程師學會台灣分會專案研究員(桃園市)
民眾在首爾梨泰院踩踏事件現場擺上鮮花,一名男子卅日向罹難者叩首致意。(美聯社)



南韓首爾梨泰院萬聖節活動發生大型踩踏事故。近十年內南韓已發生五起重大傷亡事故,顯示南韓公共安全仍舊落後社會發展一大截,造就華麗外表危機四伏公共安全風險

檢視台灣預防踩踏管制措施,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實施容留人數總量管制,由台北市發起全國首創「特定場所容留人數管制規則」,只因認知到在過密的空間中,恰逢不利情境下,急著逃離反而易衍生互相障礙甚至有害彼此生命情況,而唯有空間的安全性才能保護較多的人。

恐慌期間人群的行為特徵,包含選擇直覺性看似耗時最短的路徑、盲目衝向出入口、出現正常情況下的行為模式與緊急情況下行為模式相同的慣性行為、在恐慌時會喪失獨立判斷能力而盲目跟隨前面的人、向著光亮的地方走具趨光性、行走軌跡不是直線而是左右彎曲的曲折(迴轉)現象、在出口處發生嚴重堵塞導致人群形成凸出如拱門的現象、與前者的距離小於一公尺時易出現走走停停現象;而在走走停停現象下,人群密度越高時極易出現顛簸現象,以致翻倒的可能性極高。

為了防止南韓梨泰院萬聖節大規模踩踏情況發生,實施集中回避順暢人流控制萬分重要,如嚴格執行人群總數出入控制設置多條動線分散人群於人群密集點設置滯留空間人們在黑暗環境容易產生恐慌,因此避免在人行空間營造黑暗環境,更確保停電時緊急照明燈確實照明防止民眾恐慌,並以易於理解方式顯示疏散方向

舉辦大型活動需要確保緊急疏散路線,以便所有人都能在短時間內撤離;以斜坡取代階梯、減少路徑的障礙物、凹槽與凸起物、並確保雨天也能足夠防滑、在人多聚集的地方設置扶手和圍欄等預防跌倒措施。公開民眾當下欲知的訊息,如正在發生的事情、未來會發生什麼、如何避免危險、需要採取什麼行動、適當提供有關擁堵狀況的訊息,可使人群平靜並達到安撫效果,提供觀光客及外籍勞工多國語言訊息公告等之避免恐慌措施

疫情時期,容留人數總量管制更廣泛的出現於大眾生活中,如便利商店、藥局、活動中心等民生活動場所,均為減少人群接觸而有了短期實施人數管控經驗,由傳染病管制手法公共安全對策相似性,可以發現防疫與公安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面對南韓大型公安事件,台灣應該秉持尊重災例記取教訓的精神,檢視大規模活動事故風險,透過事先申請許可、防減災與避難計畫規畫與審查、關鍵必要可行的容留人數監視與及時警告及限制進入、假設各種事件情境,以「如果這個情況可能發生」的想法做好準備,明辨重要節慶與連續假日之人潮與平日人潮存在極大差異性,進而配置適當服務人員進行導引及提醒、制定緊急應變計畫、疏運計畫。

人文社會的進步,公安也是重要指標,而安全避難最高指導原則為 Fail but safe(還有其他出路)與 Fool-proof (大家即使是笨蛋,仍然得以被導引逃生)。台灣公共安全歷經多次改革,並不落於南韓之後,期許台灣在進步的同時能打造安全的居所、安全的社會、安全的家園。











吳密察3缺損 應知進退


2022-10-31 03:00  聯合報/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新北市)
故宮記者會,院長吳密察親自說明三件被打破的國寶現況,表示責任釐清後才會進入修復程序。記者蘇健忠/攝影



故宮博物院絕少發生文物毀損之事,近兩年來卻毀了三件價值連城的瓷器文物,責任誰屬?看到故宮院長吳密察的做法,先是下封口令,然後要求下屬對該器物不得點交、不得記錄,修復之前也不得寫檢視報告,一切文件都以最高密件來處理,這是什麼樣的為官心態?

不禁想起孔德成,當年故宮文物遷台,連同南京中央圖書館中央博物館圖書文物一併暫置於霧峰北溝庫房山洞府方成立聯合管理處來監管聘孔德成擔任主任委員。民國五十二年聯管處例行檢查北溝庫房,發現其中一只箱子上有一灘水漬,裡面的《四庫全書薈要》有九冊被雨水浸濕,另一箱內有一冊內頁黏連,因是屋瓦破損雨水從天花板落下所致。孔德成獲知此事,立即向當時行政院長王世杰請辭,儘管漏水非人為因素,且洇濕的紙書可以裱褙修護,不像瓷器打破碎難以修補,但孔德成因珍貴文獻受損,即刻自請處分,堅辭職務以示負責。

孔德成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長孫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家學淵源,更專精於古器物,被派此任務就是器重他的能力與才幹,但當得知管轄的文物遭損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一肩扛起,請辭負責。

而今主其事者,砸碎多個國寶,不但毫無愧疚,更試圖以威權之力隱匿。尤有甚者,自上任以來,聘用多為自己過去的下屬或學生,且漸遇缺不補,造成管理上的大漏洞。

故宮博物院舉世聞名,不但蘊藏數千年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代表人類文明達於極致絕倫的見證。典藏的每一件文物不唯因年代久遠、器物精緻、書畫卓絕而已,更是歷經水火、兵燹、顛沛流離,仍完好無缺的留存下來,方能成為國寶。豈料,太平之世竟有國寶毀損之事,且是在高規格維護管理條件下的博物館內發生,難以置信。

試問吳院長,真心尊重愛護故宮裡的每一件中華文物嗎?應該知所進退,勿再憑恃深綠背景唯有缺專業毀管理損文物的「三缺損」,又如何扛得起保護國家文物命脈重責大任










痛心!台灣故宮的「古墓傳奇」


2022-10-31 02:59  聯合報/ 康榮寶/退休大學教授(台北市)
國立故宮博物院。報系資料照片



痛心!痛心!我只能用這個二個字來表達我的感受。竟然,台灣故宮會管理不善!會破損三件明清瓷器的國寶,這座台灣永遠不能被取代的「護國神山」似已被利益與權力蒙塵。

台灣故宮是過去明清皇家藏品,在全球博物館間,中國文物藏品的重要性,全球第一,完全不可取代。是台灣真正的「護國神山」。這次,台灣明清皇家瓷器破損,全球博物館一定問,台灣「到底怎麼了?」其實,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全球領導型博物館,在中國文物藏品方面,無不以台灣故宮馬首是瞻!

中國歷代,盜墓是一條致富、籌資最佳途徑。史上,從盜墓賊可以研發簡易有效盜墓的洛陽鏟,可見盜墓致富吸引力之一斑;科班的考古人員都望洛陽鏟弗如!曹操、近代孫殿英軍閥都知道,在軍隊無餉,可以盜墓補給。孫殿英在自己管轄區,利用軍隊、爆破、挖開慈禧太后、乾隆墓,堂而皇之盜墓,並將盜得珍寶文物與高位者分享、在市場銷售。

台灣沒類似大陸西安或其他地區,處處有古墓,可探索挖掘盜墓。台灣故宮其實可視為最有價值之中國國寶「古墓」,計擁有七十餘萬件國寶,盜這個「古墓」的價值最高。若擁有絕對權力,盜這個「古墓」最容易。

博物館學對於展品或珍寶藏品,有嚴謹的內部控制制度。吳院長上台後,盡量任用非專業的舊部屬或學生。破損的藏品都是未曾公開展出的藏品。在未經專家鑑價,吳院長就對外宣稱,這三件破損的瓷器都是一般古物。瓷器破損事發後,被指曾下令隱匿。不久前甚至有網路謠傳,在台海局勢緊張下,可能準備從故宮館藏挑選出價值最高的九萬件轉移到美國和日本。若破損三件明清瓷器的處理程序完全不符內部控制原則,就很可能讓人質疑,上述「操作」是不是「摸金校尉」,透過「貍貓換太子」置換成贗品或俗品的最佳管道?

故宮古墓擁有許多「從未公開展示之國寶」,這些最容易以破損之名,以贗品置換,偷取寶物。清末民初,太監偷盜太多皇宮文物,唯恐被查出,乾脆一把火燒掉文物倉庫。大家一定要關注,今天破損國寶,哪天故宮倉庫會不會突然失火?

大家一定要堅決保護故宮這座護國神山」。要求全面清點故宮藏品,保證從大陸移來的藏品全部留存在故宮的倉庫。查明除三件破損的明清瓷器以外,是否有其他不明破損情形?一定要邀請專家,對三件破損國寶瓷器進行鑑定與鑑價。進一步全面鑑定所有藏品,是否有任何藏品有被置換成贗品或俗品之可能性?敦促政府重視故宮中國文物藏品在全球的地位,聘請國際專家作最好的保存與規畫,讓故宮這座「護國神山」可永保台灣,發揚光大台灣精神。










今日救國團 明日哪個團體?


2022-10-31 02:53  聯合報/ 陳宇樹/大學教授(新北市)
救國團在凱道舉辦遊行活動,以「公義、自由、和平、救國」四大主要訴求,主辦單位預估現場超過五萬人參與。記者林伯東/攝影



成立七年黨產會,日前宣布成立七十周年的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要求繳回各地青年活動中心,還要繳交十六億多元賠償金等處分,影響救國團近兩千名員工及五千多名張老師與講師們工作權。面對如此攸關生死存亡的追繳行動,救國團被迫史無前例的在七十周年團慶前夕展開救國團大遊行

救國團上凱道,不只抗議黨產會違法的追繳處分,更呼籲全國民眾共同關心台灣目前的艱難處境,以及各種民間團體未來可能面臨的同樣命運:今天是救國團,明天難保不是其他的社會團體,如:各地的農會、合作社,甚至有無土地糾紛的知名科技產業與航空公司?誠如二戰時期德國牧師懺悔詩一般,當年德國各界如何屈服於納粹黨勢力,沉默地坐視一群又一群的無辜者被迫害。最後當自己也被抓走時,沒有人願意站起來為他說話!救國團今日的處境,難道不會是其他民間團體的未來可能寫照嗎?

救國團成立於當年特殊的時空環境,當然需要檢討與改進。但她畢竟是伴隨著台灣四、五、六年級生,年少時期上山下海美好的「共同記憶」。如今救國團是合法的公益服務性社會企業

創團七十年來始終以正派、陽光的形像,為台灣付出貢獻,包括成立著名的「張老師青少年服務中心,為各地民眾與弱勢族群的心理輔導作出奉獻;每年寒暑假大專生工讀與村服活動,協助困苦家庭子女完成大專學業,並參與偏遠地區志工服務;甚至在台灣退出聯合國等外交孤立年代致力於青年與國際接軌海外民間交流

這些當年帶領全國青少年從事「愛國愛鄉奮發向上」的社會服務貢獻,帶給參與的台灣幾世代人難以磨滅的積極奮發力量,進入社會後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同時協助台灣社會維持穩定快速發展,免於出現同時期如英、美、日、韓、印度、南非,甚至中國大陸等動盪不安學生運動

類似救國團此種共同記憶與社會安定力量,值得任何執政者尊重及珍惜

如同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八月,位於新北市新店那座六十多歲的碧潭吊橋,正面臨拆除重建的命運。所幸,經過民眾以保存共同記憶」而奔走陳情,獲得當時台北縣長蘇貞昌的首肯改為原貌整修」,保留碧潭橋的共同記憶。

如今,救國團在民眾心中的「共同記憶」,是台灣的另一座寶貴的碧潭吊橋,是幾代人共同參與的歷程。蘇院長等應予以尊重,讓正派、優質的民間團體,能持續為台灣下一代的健康、快樂、自助、助人而打拚!


羅智成/東方與西方的治理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羅智成/東方與西方的治理







羅智成/東方與西方的治理


2022-10-31 03:07  聯合報/ 羅智成(作者為作家、詩人)
原先顢頇遲疑、甚至有草菅人命之嫌的西方社會已陸續開放、重返生活。而東方優異的防疫成績卻換不回原本生活,仍在持續管制、持續讓許多產業練習閉氣。本報資料照片



在這次世紀疫情預防與管理上,隱約覺察到東西方社會不同的治理模式或慣性。差異的根源主要來自:對疫情的專業研判、對衛福資源社會體質了解,而比較引起我注意的,是成效與代價之間如何取捨衡量

用「東方」和「西方」這麼含混的指稱,是為了減少某種「針對性」,並增加「適用性」。另外,對陌生的威脅,我們的抉擇永遠是艱難甚至兩難的,唯其如此,才能隱約看見決策後頭的價值觀。

在一開始,東方式的管理雷厲風行,取得了可觀的成果。這中間展現出東亞人民的紀律、服從與家庭觀念下的責任感,也看得出父權氣息較重的執政者,在資訊與執行上的權威。

那時許多人都不理解,西方社會為什麼連一個簡單的防疫秩序都無法建立;帶個口罩、減少外出或聚會,都引起這麼大的反彈。不願付出代價的結果,就是每天在統計數字上看到的悲劇。拿著比別人優異的成績單,東方人民一時之間也忘掉為了抗疫所蒙受的巨大損失。

但是隨著疫情的拖延、威脅的相對緩和,我們發現,原先顢頇遲疑、甚至有草菅人命之嫌的西方社會已陸續開放、重返生活。而東方優異的成績卻換不回原本生活,仍在持續管制、持續讓許多產業練習閉氣。

清零或共存方針得以從容調整、討論,使我感覺到,東方的政府真該對人民的理解與容忍、對社會治理成本較低心存感激。只是有些治理者,把民眾巨大的犧牲取得的成效,視為制度優越或執政政績令人莞爾

近代以來的國際競爭,無論是國家建設經濟貿易學習成效社會治理,東亞民族與歐美社會相較之下總占上風。但是,如果你再仔細分析,你會看到,西方社會其實一直都是讓一隻手在跟你較量,因為他的另一隻手還要考慮更多的事,照顧更多的價值,不會為單一目標,例如成長與效率,就用盡全力。例如:美國的生產效率是在工會強力制衡下掙來的,法國的 GDP 是一年放一五○天假期掙來的。

當然,不同的處境其實無從比較優劣。不過東西方社會在管理上確實有些不同。除了價值觀,可能還有對「」或「人民」的認知與期待

如果我們回顧對於孩童教育與管理,一開始都是溫馨美滿的畫面:師長們盡心照顧、保護、引導,而天真無邪的孩童則回報以信賴、遵從與歡笑。但是當孩童長大,進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時還違背成人的期待,治理就出現問題。我們該增加管理力度,貫徹我們的要求?還是適時放任容許相當程度混亂與錯誤?我們要繼續護航、引導?還是讓他們獨立思考?當年齡更大,甚至成人以後呢?成人還需要怎樣的保護與引導

不同的管理態度,延伸到法令層面,你會覺得,西方社會像是某種底線制,在最後界線之前隨你放任、自由,一旦越過紅線,就得付出法律甚至生命的代價;東方社會更像光譜制,在行為光譜的每個刻度上都得仔細衡量、判斷;它代表了告誡的強度,增加了反應的複雜度。另外,西方社會尤其美國承認個人自衛權利與能力,甚至透過擁槍鼓勵直接捍衛自己安全因為國家並不能無限度保護你。東方社會並不鼓勵個人自行反抗,把合法自衛條件訂得嚴格期待所有正義執行或者暴力使用統統收歸於公部門

何時放手讓孩童,或人民,自行判斷並為判斷負責?這裡頭確存著相似叩問。然而被治理者的權利、能力提升,是否也會增加治理的困難與成本?所以「巨嬰」的形成,很可能歸因於統治者正是如此地塑造著理想的人民?


章定煊/別讓房產業者3大藉口 危害居住正義

◆  章定煊/別讓房產業者3大藉口 危害居住正義






章定煊/別讓房產業者3大藉口 危害居住正義


2022-10-31 00:38  聯合報/ 章定煊/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到了立法院是否要審查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的時刻,台灣房價問題又搬上檯面,對於立法院一個會期又一個會期的不排審,民眾開始質疑執政者對於房價合理化的支持是否如口頭所說這麼堅定。台灣房價不合理的重大因素之一,就是投資需求過高,尤其是以買賣價差為訴求相對於租金收益)的投資買盤隨利率走低游資氾濫愈來愈高愈來愈多物件鎖在買賣價差交易中,營造出台灣住宅供不應求假象進而惡化台灣房價合理性

內政部所送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是在引導不動產市場正常發展,防止私法人投資炒作,防杜虛報價格,阻斷契約轉售牟利等行為,可協助壓制短線投機的買盤,是長期房價合理化的有效藥方,為何在立法院卻一波三折?

業者遊說的三個理由,其一是房地產興衰影響經濟。此說法似是而非,因實質需求帶動出來整體建築業發展是可以讓經濟健全,但是以過剩游資炒作房價帶動只是泡沫經濟,當金融到了緊縮周期,反而為經濟帶來重大風險。現在中國大陸與過去的日本都是活生生的教訓,甚至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讓全世界陷入困局的金融海嘯後續歐豬五國危機與房地產泡沫崩潰都有直接與間接關連

其二是違反財產權保障屬於違憲。本來為了維護市場機能正常運作,本來各國都對財產權有一些限制規範,如果防制炒房違憲證券交易法防制炒股一五七條也是違憲?颱風時期抓米蟲菜蟲也是違憲?更何況中華民國憲法第一四二條基本國策規定:「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現在讓住宅市場炒作橫行任由貧富差距因房地產不斷擴大,才是違憲。

業者的第三個理由是需要澄清,為什麼在台灣要買得起房(Affordable)才叫做居住正義?租得起應該就能叫做居住正義。主要原因是租屋市場很多物件的品質都太差了。所謂的品質差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物理層面,因為租金投報率低,房東改善租屋物件誘因很低,所以租屋物件大多老舊或是堪用而已,甚至某些分租套房隱藏公共安全危機;另一個是心理社會層面,台灣租屋黑市龐大,對租客法令的漏洞多且執行困難,在居住權益無法合理保障下,當然在心理壓力下會想轉租為買,許多租屋族是因為受不了搬家、房租隨時調整、入戶籍有困難、押金動輒被扣、年長單親族群各項因素受到房東出租歧視等,所以無論租金高低,房價再高也想買。這是惡性因果循環,因租屋市場物件品質差,大家都想要買;大家都想要買,只有買不起的才去租,導致租屋市場提供出來的物件品質更差

無論如何,整頓租屋市場房價合理化強化社會住宅供應,政府雖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台灣住宅問題沉痾已久,已到民眾難以忍耐的程度,不宜以似是而非的理由繼續拖延。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升息趨勢下 台美房市烏雲密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黑白集/躲過中共,難躲蔡政府
◆  聯合報社論/美中競爭不衝突,台灣卻愈陷愈深
◆  經濟日報社論/升息趨勢下 台美房市烏雲密布







經濟日報社論/升息趨勢下 台美房市烏雲密布


2022-10-30 00: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房市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記者朱曼寧攝影



聯準會9月時雖將基準利率升息3碼至3%-3.25%,但在8月時,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的年增率仍達4.9%,因而各方預期今年11及12月,聯準會將再各升息3碼。若聯準會今年升息七次18碼4.5%),對美國房市會造成什麼影響?是否會波及台灣房市?皆值得探討。

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美國房市雖曾出現泡沫,但與通膨關聯不大。在民國八十五至九十五年(1996至2006年)間,美國房價曾上漲152%平均每年上漲9.5%。在此期間為了因應網路泡沫危機,聯準會曾將基準利率由民國九十年(2001年)1月6.5%連續降息13次到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6月1%。在房市狂飆後,聯準會又從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6月起連續升息17次到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6月5.25%。美國房價則在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4月逆轉並在一年內下跌28.4%。然而,在民國八十五到九十五年(1996到2006年)期間,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從未超過3%,因而房市崩盤和通膨關聯不大

反觀最近美國房價上漲,是伴隨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以及聯邦政府擴大支出,導致通膨升溫的結果。從民國一一年(2012年)4月到今年6月美國房價上漲119%尤其是最近兩年上漲了40%。在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由民國一O九年(2020年)2月4.2兆美元,膨脹到今年4月9兆美元。聯邦政府則藉由增加的貨幣供給,對多數美國人每人補助1,400美元,以及對失業者與受損廠商優渥補助。這造成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PCE,又稱為 PCE 平減指數年成長率由民國一O年(2021年)2月1.56%,上升到今年4月5.03%

面對近來通膨升溫聯準會今年3月開始升息。至於會升息至何處,可參照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代的經驗。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12月聯準會曾升息至19%至20%,在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PCE年增率達到14.6%;兩者間的差距代表5%左右的實質利率。因此,合理預估聯準會明年會升息至7%;也是就是目前5%左右的通膨,加上2%實質利率

一旦聯準會升息至7%,則對提供房貸資金金融機構所造成的不利衝擊,尤甚於對房貸戶的影響。這是因從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到今年3月購屋者傾向申請固定利率房貸。而去年8月時美國30年期固定利率房貸曾落底至2.77%。由於聯準會近期升息又急又快,預期買在高房價且申請高利率固定房貸的人,較前一波房價高漲時期少很多。然而,承做房貸的金融機構,其收入來源是過去年利率只有3%、4%的房貸,卻必須支付存款人升息循環後高達6%、7%的利率。

回頭看台灣。今年3月央行開始升息起房屋交易量逐漸減少,但房價則遲至最近才下跌。去年9至12月間,預售屋交易達到平均每月1.2萬件,但今年5月連續四個月下跌至每月7,000件以下。反觀房價最近才鬆動;以最新一期的房價實價登錄的資料和上一期相比,六都除桃園外皆呈下跌趨勢;其中以台北市下跌4.5%最多

房價尚未明顯下跌,是因央行今年升息2碼。然而,下列兩個因素並不利於未來房市表現。首先,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股市1月的最高點18,619點下跌到目前13,000點左右,導致21%民眾打消買房念頭。其次,美國進入升息循環後,已升息12碼導致我國資金持續外流,以及新台幣由年初的27.6元兌換1美元貶值到32元。因此,央行有跟進聯準會加緊升息的壓力。由於目前台灣通膨率在3%左右,加上0.5%實質利率,預期明年央行有可能升息至3.5%以上,從而加劇房價下跌

升息趨勢形成下,台、美目前房價已開始鬆動,而未來走勢更不樂觀。我國升息幅度應不致太大,但購屋者幾乎都申請浮動利率房貸,部分購屋者恐無力支付較高利率下的本息負擔,而被迫拍賣房屋。所以,承作大量房貸行庫審慎提前因應。反觀預期房價下跌,對無殼蝸牛是個好消息;他們可以等到升息循環結束房價大致落底後,再行考慮進場。











聯合報黑白集/躲過中共,難躲蔡政府


2022-10-30 00:3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圖為「清乾隆青花花卉盤」破損情形。圖/故宮提供



逃得過日本戰火,避得過中共赤禍,渡得過黑水惡浪,躲不過蔡政府一摔!

故宮有史以來首度摔破文物,而且二年破損三件!行政院長蘇貞昌開脫說「可能質地脆弱」;這是什麼廢話,難道要求典藏明清文物都須堅如磐石?故宮院長吳密察卸責說包裝方式落伍」;包裝也許可以精進,但就這種落伍包裝護著國寶流離顛簸完整無損,卻到你手上就弄破三件,不必謝罪負責嗎?

揭露此事的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質疑,吳密察試圖封口隱匿、欺瞞國人,蘇貞昌緩頰說吳不是這樣的人。但蔡政府早被認證為最大的黑箱慣犯;蔡英文把升等論文封存卅年,陳時中學壞也把疫苗採購封存卅年;故宮文物毀損,吳密察當然有樣學樣以密件處理,連行政責任政治責任一併封存隱證匿跡了無痕

台灣地震多卻未聞文物損壞,靠的是過往故宮的專業與嚴格執行 SOP。十多年前鎮館之寶翠玉白菜首次出館南下高雄展出曾遭質疑螽斯鬚因移動折斷,但故宮很快拿出舊照闢謠,並排除是在故宮南遷中受損,院內專家也解釋文物會放在特製囊匣用棉花襯實庫房地板鋪厚橡皮墊,以及文物要裝盒移動等。

說穿了,蔡政府無心護文物有事就封存。而人民痛心的不只是毀損的三只中華文物,更有被去的中國文化。











聯合報社論/美中競爭不衝突,台灣卻愈陷愈深


2022-10-30 00:2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共廿大後,美中領導人首次相互喊話。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知道這一點。美聯社



中共廿大後,美中領導人首次相互喊話。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希望負責任地管控美中競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知道這一點。同一天,習近平也稱,中美加強溝通合作有助世界和平發展,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努力,找到中美正確相處之道。美中正在摸索競爭但不衝突之道,而台灣卻夾擠在美中競爭裡愈陷愈深。

中共廿大前夕,拜登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就指明中共是唯一有意圖也愈來愈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者,並把維持對中競爭優勢視為最優先目標,但同時強調美中依然可能和平共存。戰略報告也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獨,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台灣自我防衛。美中可以在氣候、糧食、能源及疫情等跨國挑戰上尋求合作,但在地緣政治競爭上,將採「投資自己聯合盟友負責任的競爭三大策略,美國一定要贏!

根據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的分析,未來十年將是形塑美中競爭規則關鍵。而中共廿大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談到未來美國對中政策的重點,則主要是在聯合盟友和重塑國際秩序競爭環境。即使美國強調不尋求衝突、不追求冷戰,但對於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來說,中美關係將更須競爭,或者,更須鬥爭。

因此,廿大政治報告雖無一語提及美國,卻毫不含糊地與美國針鋒相對: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冷戰思維干涉內政和雙重標準反對保護主義脫鉤斷鏈單邊制裁和極限施壓反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習近平每一項堅定反對,都可以畫到美國身上;而他要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繞不過美國這隻攔路虎。

尤其在兩岸問題上,習近平提到過去五年工作包括開展反干涉鬥爭,對象當然是美國;他聲明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主要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他強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也是要排除美國插手資格;習近平又說「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分裂,除了向台灣民眾解釋外,更是向美國示警。

習近平雖然也說「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但只要沒有放棄武力選項,連結上他的任期、建軍百年目標或民族復興日程,外界就會畫出一張張的攻台時間表。布林肯最近三度公開提到北京正在加速統一時間表;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代更指出中共可能在今年或明年犯台;我國安局長陳明通也跟著說中共明年可能以戰逼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則澄清沒有類似的具體情報和徵兆。

事實上,美中晶片戰爭已開打,科技戰正是形塑美中競爭規則的一部分。蔡政府一開始就義無反顧站隊美國,還拿台積電當伴手禮;但美國卻想把台灣的矽盾整碗捧走。蔡總統國慶演說終於向美國懇求,強調半導體製造聚集在台灣,不會是風險。但台灣的護國神山已被看成美國的國安風險,美國能容忍台灣遊走在其形塑的美中競爭規則之外?

中共廿大後,拜登的和平喊話,沒有改變美國國安戰略壓制中國的意圖;習近平的合作呼籲,也遮不住政治報告裡與美國的針鋒相對。尷尬的是,兩岸對話無門,兩岸關係在政治層面上,幾乎已被拆解並吸納進美中關係架構裡;失去自主性的台灣,只能由著兩個國安首長為中共何時攻台相互打臉。



名家縱論/內捲和異化\星期透視/弔詭的選舉民調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選前發誓 選後歹勢 這群不流淚的鱷魚
◆  大橋浮現 伴著和平曙光
◆  星期透視/弔詭的選舉民調
◆  大屋頂下/三位一體的發展瓶頸 習近平要警惕自製的掌聲
◆  名家縱論/內捲和異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內捲和異化


2022-10-30 03:12  聯合報/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中共廿大落幕,開啟第三任期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新華社)



四年前大陸修憲,刪除國家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規定,引發許多討論,我在本專欄就問,如果不刪除你會比較喜歡這部憲法嗎?剛結束的中共廿大和一中全會又如預期的選出習近平當總書記,而且出人意表的六位政治局常委都是習派,議論更多,我的問題還是一樣,若有所謂江派團派入常,你會比較喜歡中共嗎?

上世紀最後十年東歐幾個國家改變,以及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在亞非回教世界掀起的阿拉伯之春,都有人用組合革命和改革的「革改」(refolution)來讚譽這種舊瓶新酒爆發卻未爆炸變革方式,和大陸從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相比,如果沒有天安門慘案的大扣分,只要讀前三位總書記先後修五次憲法,反映而且帶動的內部改革和外部開放跨度絕對當得起另類中國式革改。也正是從這個角度看到習在第二任時主導的修憲,竟看不到任何實質跨越,才感到深沉的不安。至於把一黨專政變成一人專政,反而不重要。

改革開放革改,基調上就是變則通,不管摸著石頭過河,或者退到初階的社會主義,不管定性為英文的 e-(演進)還是 re-(革命),這幾年確實都已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就是關門內耗,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過程人民民主」或「中國式現代化」來美化內捲式改革in-volution)。而一旦你決定把心關起來,什麼東西看起來都像病毒。

真正值得探究的,是造成改變的原因。事實上在習近平領政初期啟動深化改革包括往審判中心修正人財物集中省級法院司法改革,廢止勞動教養等,都還在革改的主軸上,之後外部兩大衝擊,一個是來自美國的全球戰略調整,另一就是新冠肺炎病毒。從物資上的斷鏈,到精神上的隔離,對抗和防衛確實可為改變提供一些正當性。但中共已經歷過關起門來作大王的幾十年浩劫,世界工廠全球市場紅利又是如此巨大,所謂的內循環經濟最多可以作為短期戰術,所以要整個走回頭路,連習近平都還說不出口。

反倒是紐約時報一位專欄作家在廿大開議時發表的「習近平,謝謝你」,透出一些端倪。在他看來,西方不夠好,在和改革開放中國的對局中敗象已露,但習近平的倒行逆施,又讓他們可以昂首闊步。他的邏輯被我們這裡的許多名嘴扭曲了,簡單說美國式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已經落後於經過革改洗禮後中國大陸,但謝謝習近平,美國又贏了。他顯然不是福山歷史終結論信徒,和我們這裡名嘴想的完全是兩回事。

很多人感嘆已經不認識現在的美國,差不多講的就是馬克思使用的「異化」。美國從一個教科書上的共識民主幾年間變成瀕臨內戰兩極政治兩位仇恨值爆表的老人家竟可能兩度爭奪總統大位英國兩位認知度和信賴度空前低執政黨中青年則在四十天內輪流當上首相這兩個最成熟民主國家怎麼會淪落至此

今年四月德國一個信譽卓著民調機構作了一份國民對民主制度評價的調查,發現三成多的德國人認為他們生活在一個虛有其表民主下。更誇張的是七年前一個法國權威機構作的類似調查,竟有三分之二的法國人同意國家深度改革交給真正能改革者而非民選

西方成為典範民主和經濟制度社會急遽變遷的這二三十年,已經快速異化!因此真正讓習近平停止改革的,更多的反而是西方體制異化,而且最後誰要謝謝誰,還真不一定。

我們即使都看清了這個大勢,好像還是不能做什麼。不只因為我們太小,更因為台灣初階民主早已異化,而且在大國棋手的擺弄下,朝野政黨也都只會在有限的空間裡內捲。我期待看到更多視野寬宏富有創意的年輕人重新組織起來,說不定真能在亂世支起全新的革改旗幟影響到全中國改變世界。作夢總可以吧。












星期透視/弔詭的選舉民調


2022-10-30 03:19  聯合報/ 戴遐齡(作者為台北市立大學特聘教授)
國民黨舉行「違法民調亂竄!中選會坐視不管!」記者會。記者劉宛琳/攝影



民主政治主權在民重視平等講求多數決原則所組成的政府形式。在民主政治的發展中,掌握民之所向的調查,是不可或缺的產業。而透過長期關注市場調查民意調查等相關領域,是瞭解發展趨勢掌握社會脈動有效途徑

然而,過去幾年來,常會出現一些怪現象。如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民調公司,或由未具公信力的人士,「快速」生產大量民意調查結果,出現在媒體上企圖影響民意。而最負面的民調教材,便是由任何單一或少數網友/鄉民,任意進行不同類別的網路調查,以解決回應者不足的問題。而此現象某程度乃符應了早期對電腦世界最嚴厲的警語—「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進,垃圾出)!這些速食式的調查,顯然有別於長期研究民調的專家學者和專業團隊,在執行的各個層面力求嚴謹,更加上指標式的解釋及分析,以提供大眾更具公信力的調查結果。

尊重言論自由前提下,有許多新民調或小民調公司的加入,是今日多角化市場競爭正常現象,亦有助於提升台灣民意調查品質!然若毫無章法的執行民調,且不受規範地進行報導或片面報導,實可能對台灣民主政治及民意調查的未來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

基本上,無論執行民調的是公司、媒體或學術機構,在公布民調結果時,都必須遵守遊戲規則。對涉及民意資料公開訊息,包括:成功訪問樣本數、訪問方式、訪問成功率、執行調查日期、抽樣誤差、未加權前交叉表、加權後交叉表,以及交叉表顯著檢定等,無論調查的結果如何,都必須同步公開。若無法一併說清楚,那麼這些研究人員根本不具備設計完整調查研究計畫的專業素養,更遑論能設計理想的問卷,以及分析和解讀數據了!

影響結果的因素很多,進行民意調查時,主辦單位是政黨、候選人、媒體、個人或團體、基金會等,也應該說明清楚。例如 M 政黨委託 X 民調公司做選舉調查,訪員應表明自己是 X 民調公司訪員,正在替 M 黨進行一項民意調查,這可說是民意調查的底線,以免受訪者有所疑慮,而影響回答意願和真實性!

而過去詐騙集團橫行無忌,也導致民眾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反射的掛掉一切不認識的電話,不但使民意調查機構成本高漲,也直接影響到調查的結果。例如從「表態率」及「投票率」分析三位候選人的三角關係時,很快便可發現,前者代表受訪民眾有直接表示支持者的數量加總;而後者,則可看出除了蘇聯等共產國家之外,民主國家實難有六、七十個百分點的高投票率!

此外,有關加權的具體操作方式,雖然可針對母數的總量、性別及年齡分配進行加權調整!但類似「政黨認同」,因無從得知母數的分配,自然不會也不能做加權調整的換算!

以上雖是常識而已,但皆可能產生弔詭的選舉民調,豈可不慎!














大屋頂下/三位一體的發展瓶頸 習近平要警惕自製的掌聲


2022-10-30 03:14  聯合報/黃年
中共廿大確立了習近平第三度連任「三位一體」的最高權位。(美聯社)



中共廿大確立了習近平將第三度連任「三位一體」的最高權位,且此後已無任期限制。

三位一體的階位排序:一、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二、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黨在國上。因此,在中共的體制內,尤其在過去閉關鎖國的年代,在法理上及實際上是由總書記或黨主席或軍委會主席操控黨國實權國家主席則成為政治配角

照理說,習近平亦可留任黨總書記及軍委主席凌空掌權,即不必冒大不韙修憲續任國家主席。但是,一方面習並無凌空還能鎮得住場面的實力,另一方面如今國家主席也已不可能再是配角。

比如,習近平以國家主席操作元首外交,端的是叱吒風雲。他若不任國家主席,改以中共總書記身分參與各國總統或首相聚首的元首外交,那將顯得有些滑稽的與眾不同。反之,若仍由任國家主席的他人主演元首外交,則總書記習近平恐就失去許多國際舞台。

且由於對外角色日趨定性國家主席對內角色漸告夯實

因此,修憲續任國家主席,維持三位一體」,就是不使權位解構必要工程。然而,由此亦可見,改革開放及全球化後已使國家主席在內外角色發生演化,也揭示了中共「黨在國上體制瓶頸

畢竟,黨在國上,又以一人凌駕黨上,是落後的象徵。相對而言,國在黨上,而以總統或首相代表國家,不能以一黨的黨魁代表國家,則是較高度的文明。若中共以黨總書記代表國家,則習近平無異金正恩。

這個角度正反映了中共「黨在國上」的體制發展瓶頸。從根本上說,中共迄今營造的其實是一個人類史無前例的「新型大黨」,而說不上是一個基於民主契約論的「新型大國」,因此黨總書記為政治體制頂峰;但是,「」與「」畢竟是不同的概念,則伴隨政治發展精緻化國家主席角色地位上升就可能擠壓到黨總書記權位。三位一體就是要防止這類矛盾,但三位一體,「黨在國上」,也就阻斷了「黨政分開」的政治發展生機

廿大的三位一體,使習近平更加鞏固了「黨在國上/習在黨上」的無尚權威,被視為是過去「黨在國上/毛在黨上」的複刻。於是,舉世都在問:習的權位已與毛比肩,但習與毛的結局會不會不同?

毛的初心必在興黨強國,但毛的實效卻幾是亡黨亡國。究其根本,那些悲劇,主因皆在毛對自己歷史地位追求太過浪漫,也太過貪婪甚至自私;因此以「導師/舵手/偉大領袖/太陽」的角色誤導了黨的追求誤導了國家的追求國在黨下不能脫身;黨在毛下不能翻身。

習近平的初心也不必懷疑。尤其,他所標榜的「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成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兩個一百年/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富裕」等口號皆是偉光正,看起來與毛的粗野氣質不同,但為何人們仍對「習近平新時代」的未來深具憂疑恐懼,可能出自幾個理由:

一、透過修憲取消任期限制與操作個人崇拜以堆砌權勢,這難謂天與人歸,而易被視為監守自盜。尤其對於任期限制的破壞,將使中共未來的權力移轉勢必又將回到慘烈鬥爭一途。而習的權力愈大,勢將愈使他騎虎難下,不久又將為接續第四任再度操弄政治運動。那麼,權力的目標究竟是在為了繼續保住個人權位或在良善治理,也就糾纏不清了。

二、中國官場有在建築或山水上題名的風氣,習近平則索性在「新時代」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若將整個「新時代的成敗皆視作習近平的榮辱」,這或許是個人的承當,卻也是國家的風險。倘若政治領袖造神運動,只顧痴迷於自己在歷史上題名,卻高估國家主客觀條件,又低估國家內外風險,那就不但是政治自殺,也是國家毀滅性災禍。毛澤東從趾高氣昂一塌糊塗即是。

三、習近平反腐,已建立其前無古人歷史品牌。然而,反腐相當程度上已異化政治肅反工具,「反腐」其實變成了「換腐」,因為中共的政治體制是「以黨治國」而非「以國治黨」,因此腐敗即成中共的宿命。習近平欲端正中共的氣質,就應進一步區隔「黨」與「國」的界際,不應再「以中共本位看國家」,而應移向「從國家本位看中共」;亦即從「黨有、黨治、黨享的國家觀」,向「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觀」移動。現今這種「黨在國上」的架構,中共的權力愈絕對,其腐敗也愈絕對。

四、「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憧憬皆是一只空籃子,還要看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內容?比如,「共同富裕」是共同嚮往。然而,「富裕」究竟是什麼?中國即使在經濟層面成為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卻在政治層面仍是「低民主低自由低人權」的貧窮狀態,這樣的「富裕」算是真正的「富裕」嗎?又如,中國經「文革夢」,好不容易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籃子裡倒了出去,如今竟又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再拾回「中國夢」的籃子裡,這究竟是走向「新時代」還是回到「舊時代」?

五、「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憧憬,除了內容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路徑與方法論問題。然而,在習近平再次高調鞏固其三位一體」的權位時,鮮少有人認為他將持盈保泰,而是大多認為他將更趨強硬張揚路線。他構築的廿大中央名單,全碗捧去、吃乾抹淨,可謂跌破了事前外界即使是最極端的想像。這也可能將印證布林肯的預言,謂習將「對內更壓迫對外更激進」;謝淑麗則指習不會與他人分享權力,而以「過度擴張」(overreach)及偏執paranoid)形容習的特徵。這些皆是路徑與方法論的問題。新常委名單凸顯了習近平目空一切橫柴入灶風格,他的未來,將是「目的使手段正確」或「手段使目的變形」?有待觀察

拜登說,普亭是一個「理性的演員」。我覺得習近平更像。他已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齣大戲,偷換演成了「習近平新時代」。劇本是激情的,但演員習近平也許是理性的。習近平陰沉與細膩人格特質,使他知道如何製造掌聲,但希望他也知道如何不被自製掌聲所迷醉

習近平的方法論拷貝自毛澤東,但祝福他後果與毛澤東不同













選前發誓 選後歹勢 這群不流淚的鱷魚


2022-10-30 03:26  聯合報/ 鄭紹成/文化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台北市)
高端疑雲未解,衛福部長薛瑞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等人27日現身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競選總部,引發密會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民調顯示,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仇恨值高,媒體評論實為民怨積壓。台語說:「選前山盟海誓選後昨晚歹勢。」標榜民主進步的政黨,選舉前後態度丕變民怨自高

民怨累積首因在於執政者僅考量為官權益疏於關心民瘼怯於面對民怨。近日爆出前後任衛福部長相聚談心打氣,聊的是誰唱歌功力高。指揮中心成立一千天盛大舉辦活動總統和院長還親自與會;弔詭的是,民間多場悼念疫情亡者法會,執政黨高官不曾出席追悼,遭批是「不流淚的鱷魚」。

「指揮中心的一千天」,民眾會認同應哀戚與懷念因疫死亡民眾為重,還是會肯定政府高層群聚取暖、吹噓抗疫有功?難怪善於掌握選情的阿扁,會直白說出阿中「踩著近一萬具屍體拾級而上」,執政者「應悼念反邀功應哀矜卻歡聚」,這不只是一群不流淚的鱷魚而已?

民怨原因也在於結黨營私不以專業為重。以故宮典藏器物損壞乙事,實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謬,堂堂國家級典藏機構,毀損一件或可解釋為人為疏失,再而三就是單位主管和典藏制度之責。

故宮前副院長莊嚴,自詡「當的不是皇帝,卻是維護國家文物民族重器的老宮人」。諸多老宮人可貴的,不是他們終生投入,更艱難的是對文物的點存、建檔、保護,到抗戰時期和遷台的大區域、大量遷移,沒有現代高科技的他們,為文明瑰寶的奉獻,如今對文物不當毀損的官員,能無愧於前輩先人嗎?

民怨第三個原因在於執政黨善於操作二分法分裂善良民眾。選舉只仗「芒果乾」,動輒要民眾團結抗中保台,實則保的是執政後諸多官位名器。民主政治可貴在於容存不同立場主張相異政見,現在則是不論是非重顏色,只會升高民怨。

台灣有超過一萬兩千位染疫身亡的無辜民眾,當執政黨在位高官不再搞分裂,從政者以民為重,民怨和仇恨才能消失於台灣,高官們知否?











大橋浮現 伴著和平曙光


2022-10-30 03:22  聯合報/ 薛承泰/退休台大教授
金門大橋10月30日通車,金門縣府研訂相關管理措施。記者蔡家蓁/攝影



今天下午三點,位於大小金門之間的金門大橋即將通車。從開工到通車足足花了十二年,雖然期間幾番波折,過去被譏笑為選舉浮橋,總算等到浮出水面的時刻了。

小金門百姓等到的是,能夠快速就醫及因附掛水電所帶來的生活便利,這是對離島居民人權的保障;對於整體金門來說,這座橋不僅是地標,更可帶來兩岸與國際觀光人潮,對金門與台灣來說都是經濟利多;從工程的角度而言,長達五.四公里跨海大橋台灣地區唯一海底是堅硬花崗岩層最大跨距超過二百公尺,施工困難度高,經驗相當寶貴,至於是否禁得起考驗?幾年後就會知曉。

也許有人認為,花了九十幾億,就只為了六、七萬金門常住人口缺少經濟效益。這樣的想法未免過於短視與狹隘,這些人可能不知道,金門縣政府負擔了三分之一造橋經費,且光是每年上繳三、四十億酒稅給中央,蓋橋期間的十二年,這筆錢就可以蓋好幾座金門大橋了!

然而,筆者特別強調國際觀光所能帶來的,除了經濟效益,更有歷史意義。眾所周知,冷戰時期全球三大軍事政治對峙點,一是南北韓板門店;第二是東西德柏林圍牆;第三個就是金馬前線

前兩者早已變成國際觀光亮點,甚至成為國家的搖錢樹。剩下金馬地區這兩塊未被雕琢的島嶼,金門大橋是重要的一步;若能配合金門五大特色:閩南建築、僑鄉文化、白酒故鄉、戰地風光,以及優質的自然生態保育,金門將會是生機勃勃

至於馬祖地區,也有極佳的地理風貌與閩東文化,是散落在東海的一串明珠,也可思考發展不同的亮點。不論金門或馬祖,推動國際觀光無法依賴點對點的發展模式,必然會和台灣觀光連結成為帶狀,帶來整體加乘效果。

如果通車典禮能夠拉長一點時間,下午五點左右,或許就會看到一批批鸕鶿,飛過典禮會場,牠們將棲息在慈湖,位置就在大橋大金門的那一端。

也約在那一刻,貴賓們應會看夕陽西下燦爛餘暉逐漸從海平面上消失的美景;接著,當夜幕升起時,貴賓們如果走上大橋,海面上將會出現一個超大屏幕燦爛奪目廈門海岸建築群,在天候良好時浮現在眼前

筆者只能描述一二,親臨的感受在不同的季節與時間會有更精彩的刷屏效果!總之,這座橋連結的是大小金門,也會帶來海面上忽隱忽現彼端想像

一星期前中共才結束廿大,這幾天各界紛紛討論著胡錦濤「被離席」的可能原因,以及中共新任政治局常委凸顯權力集中現象;當然,兩岸關係是否會從和平統一轉為武力統一,更是國人所關心。基於此,若蔡總統在主持大橋通車典禮時,就是一個好時機,除了闡明金門大橋重要性,可藉此延伸追求兩岸和平與共榮願景

蔡總統國慶演說論及當前最重要任務,「就是強化國家安全強化經濟實力強化社會安全網不斷地壯大台灣…」盼望趁著疫情逐步趨緩,各項開放政策即將上路之際,國際觀光是立即可推動的項目,金門大橋絕對可以作為一個亮點。


王健壯/替十八歲年輕人爭取生命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替十八歲年輕人爭取生命權
◆  朱宗慶/不僅演得「好」,還要演得「像」
◆  陳亮恭/矛與盾相遇時的四射火光
◆  陳立恆/誰怕全球化?
◆  蘇益仁/由高端疫苗看台灣生醫產業發展
◆  沈呂巡/從美國解密史料看聯合國排我案
◆  廖元豪/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是「種族歧視」嗎?







王健壯/替十八歲年輕人爭取生命權



2022-10-30 03:07  聯合報/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前總統馬英九出席遠見高峰會,談兩岸應該如何避免戰爭,認為台灣一方面備戰、一方面避戰,同時要謀和,這是台灣應該走的路。記者潘俊宏/攝影
波波漫畫



馬英九真是倒了八輩子楣,他卸任總統已超過六年,但到現在仍然被民進黨當成提款機,連他談避戰謀和,也會被人罵是胡說八道。

罵馬英九胡說八道的人說,「謀和時機完全沒有了」,「毛澤東連劉少奇、林彪都不能和平相處,台灣要怎麼跟共產黨謀和?」「習近平連對他有恩的胡錦濤都拉走,台灣要怎樣跟他謀和?」

但兩岸現在應和應戰,與早已作古的毛澤東何關?何況,老毛雖不能與親密戰友和平相處,尼克森與卡特基於國家利益與戰略需求,仍然要跟他謀和建交;中國現在搞霸權,習近平搞獨裁,也是事實,但難道美國若有人主張美中應該避戰謀和,也是胡說八道?

主張避戰謀和不是為了個人利益,就像不能為了一人一黨利益而主張備戰求戰一樣。而且,避戰不是畏戰,謀和更非投降,罵避戰謀和是胡說八道的人更必須瞭解,戰爭不同於黨爭,黨爭的結果是輸贏,戰爭的結果卻是存亡,只有不以生民為念的人,才會在戰爭未爆發前,就放棄避戰謀和。

況且,反對避戰謀和的人,也該再讀一下蔡英文今年的國慶致詞,「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這句話是否意在避戰?「我們也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找雙方可接受的維持台海穩定的方法」,這句話是否也意在謀和?如果馬英九談避戰謀和是胡說八道,蔡英文致詞意在避戰謀和,豈非也該被罵胡說八道?但罵馬英九的人敢罵蔡英文嗎?

台海目前戰雲密布,化解兩岸危機的唯一方法,就是雙方領導人與多數人民都有避戰謀和之意,雙方政府再進一步展開避戰謀和的行動,即使習近平窮兵黷武不作此想,蔡英文也該把她避戰謀和之意具體化為行動,就像她最近所說「我的任期只剩不到兩年,我會為台灣把事情做好」,若為台灣而非為民進黨,她最該做好的一件事,就是能讓兩岸避戰謀和。

但與對岸謀和之前,蔡英文必須先進行國內謀和。當全世界都擔心台海可能隨時爆發戰爭,解放軍也對台灣實施過封島軍演後,如何避戰謀和,已非蔡英文一人或民進黨一黨之事,她必須在她的職權範圍內,集眾智以為智,以總統名義設立一個跨黨派的任務型組織,專門研擬兩岸避戰謀和的論述與行動方案。

李登輝在總統府設立國統會,以及陳水扁成立跨黨派兩岸小組,雖然功效不彰,最後甚至不了了之,但兩岸局勢不是那麼險峻時,都有以總統名義成立的任務型組織,兩岸戰爭一觸即發的此刻,成立這樣的組織當然更有必要性與急迫性。

更重要的是,蔡英文的決策圈中缺乏有避戰謀和戰略構想的幕僚,而且這些國安幕僚迷信台海一旦開戰,國際一定會救援台灣,所以才會有類似「全球不會放任這種情況(台海戰爭)發生」,以及「全球應該會設法阻止這樣的事情(中國打台灣)發生」這種「戰略遐想」,但寄希望於全球阻止戰爭發生,卻不窮盡可能想方設法,替自己國家研擬止戰弭和的方案,蔡英文有這樣的國安幕僚,卻想要把她避戰謀和之意化為行動,結果可想見會變成空談。

上戰場的人不是罵馬英九的那些老人,而是年輕人,蔡英文最近到處助選,呼籲選民替十八歲年輕人爭取公民權,但她更該做的,該是替十八歲年輕人爭取生命權,不要讓戰爭剝奪了他們這項權利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經貿政策應有明確宣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蘇式惡政:種樹百里卻變成禍害百里
◆  聯合報黑白集/龔明鑫說被騙
◆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經貿政策應有明確宣示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經貿政策應有明確宣示


2022-10-29 02:09  經濟日報/  社論
兩岸。路透



當前台灣經濟面臨的外在環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為錯綜複雜的時刻。隨著全球需求衰退、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禁令,連台灣產業 M 型化後一枝獨秀的半導體產業都難以延續榮景;主要出口市場中國大陸經濟持續下行,中共二十大之後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呼籲台商儘早撤離的呼聲不絕於耳。在此大環境下,仍高度連結的兩岸經貿投資關係似乎已走到一個真正的分水嶺。在民進黨民國一O五年(2016年)執政後,儘管致力透過新南向、新西進(歐洲)及聯結美日等政策試圖分散經貿投資過度集中中國大陸的風險,但從數字上來看,台灣40%出口到中國大陸的情形並沒有明顯改變。

事實上,縱使政府力圖分散過度集中的風險,多年來卻從未明確宣示對兩岸經貿投資抱持的確切態度與政策。於是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相同,都是 WTO 成員夥伴,兩岸仍在比較利益的原理下透過貿易進行分工並相互依賴。儘管面對中共政府不公平的貿易政策、任意而為的進口限制、人才挖角、仿冒竊密,台灣政府始終泰然處之,都只有非常低階的技術性因應措施。

這與美國如今不計代價打壓中國的積極政策大異其趣。中國崛起,台灣承受的政經風險絕對遠大於美國,如今美國根本不理  WTO 規範,在國安考量下採取高度限制貿易投資的政策,當然值得台灣政府參考。

歷經疫情及戰爭洗禮,依據比較利益原則分工進行貿易投資已不再是鐵律,各國的「安全」考量升溫。既是安全考量,政府就該有不同於自由貿易的強力規範,美國已做了最佳演示,台灣則仍付之闕如。

在中共二十大習近平集權後,各方多將焦點置於是否會武力犯台及台灣國防應有的因應,其實更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兩岸經貿投資風險加大。就投資而言,習近平已提出「規範財富累積制」,這個「共同富裕2.0版」已為台商新增變數,政府也難施援手。就貿易而言,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過去被認為中斷的可能性不高,如今須高度警戒,甚至現在就應開始策劃 ECFA 一旦終止的調適政策

在中國大陸近年來致力發展進口替代建構完整供應鏈之下,兩岸貿易已由上下游合作轉而成為水平競爭模式

數據顯示,從電子零組件開始,大陸產品不但逐漸取代台灣產品,甚至已漸成為關鍵零組件供給者。觀察最近的數據,儘管全球經貿受到各種衝擊,也衝擊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但對大陸出口比重依然居高不下,反而是我國因貿易戰所獲得的轉單機會導致我國對大陸上游中間財需求與進口增加。這種相互依賴的局面若不能積極改變,則隨著外在環境的巨變,勢將使我國的貿易陷入險境,進而可能影響經濟成長動能。

政府先前為求扭轉兩岸經貿投資局勢,也提出相關產業與經貿政策,從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新南向政策到致力加入 CPTPP、爭取台美 FTA,令人感受到重新打造產業結構、多元全球布局以避免對中國市場過度依賴的努力。

然而,政府從未明確宣示對兩岸經貿投資關係的政策立場,這不但與美國大異其趣,也與過去歷任政府大相逕庭。政府未能宣示立場,不但使得政府相關部門無法釐訂較長期的經貿與產業布局,更使得企業無法在亂局中得到比較明確的指引,以進行全球投資與貿易布局。

如今雖然美中科技戰與全球經濟衰退為台灣經濟帶來衝擊,但台灣現在正好有機會鏈結美歐先進經濟體,藉以提升台灣的經濟體質,如何在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需求衰退與經貿風險驟增的大環境轉變下,聚集有限資源,轉向聚焦融入先進國家,應該是值得努力的方向,而這有賴政府對於兩岸經貿投資關係的明確宣示與落實。













聯合報黑白集/龔明鑫說被騙


2022-10-29 05:34  聯合報/  黑白集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午邀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圖)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重要新興事業投資」之66家轉投資事業虧損情形進行報告,並備質詢。記者曾學仁/攝影



紡織大廠如興發生財務危機被打入全額交割股。立委追問經建會主委龔明鑫,當年「國發基金」為何貿然投資入股十五億元,導致如今帳面大虧十一億?未料,龔明鑫竟答稱:「我們也是被騙!」

政府之所以有權動用公帑投資企業,就是因為官員有更充裕的訊息與專業,能判斷投資風險及企業的計畫。如今,龔明鑫竟說自己也是「被騙」,豈非把自己當成「韭菜」?既然沒有比民眾更高明,那幹嘛還尸位素餐掌管經建大計

要問的是:此案的騙子就是如興嗎?民國一O四年(二○一五年),如興為了「以小吃大」購併港商玖地」,三度申請增資發行新股,均未獲金管會通過。民國一O六年(二○一七年)元月,蔡總統上任後出訪尼加拉瓜順道參訪如興在尼國工廠;兩天後,金管會便放行如興的投資案。七月國發基金更以每股十八.六元買進如興,成為持股一成的大股東。如今,如興股價僅剩三.一五元國發基金投資全都泡湯

從這些時間脈絡看,金管會放水國發基金投資,是不是有總統或其他黨政高層的授意或暗示?否則,卡關年餘的如興案,為何在該公司老闆陳仕修接待蔡英文後立馬暢通無阻

仔細對照,如興案和高端案約略有共通之處,蔡總統的身影和意志赫然可見。連龔明鑫都說被騙,這樣的政府還能把關嗎?














聯合報社論/蘇式惡政:種樹百里卻變成禍害百里


2022-10-29 05:35  聯合報/  社論
屏鵝公路種樹百里2.0景觀升級計畫在假日常造成嚴重回堵,被戲稱為「塞車百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七月以來屏東恆春半島不分平假日均飽受塞車之苦,其禍首,正是日日趕工的「屏鵝公路纜線一四一公里暨種樹百里2.0計畫這項計畫預算高達四十八億元除屏鵝公路沿線電桿地下化,其中六.八億元用於沿路種樹,一手主導該計畫的正是行政院長蘇貞昌。種樹與纜線地下化是好事,卻演成天怒人怨,一切皆因蘇揆只求速效施政風格,致施工變成大型災難現場。

種樹百里」會引發洶湧民怨,癥結在蘇貞昌要求工程須在明年春節前完工,施工單位只好拚命趕工。開工時適逢暑假,當即演出「塞車百里」,施工的公路總局第三區工程處成眾矢之的,疏導交通的警方更疲於奔命。施工過後的路面以混凝土草率回填,出現高低落差碎石散落,遂惡化成「爛路百里」,造成許多車輛爆胎受損騎士摔傷。為了趕工,施工單位不斷變更車道走向,導致車禍不斷。

屏東縣長潘孟安原對此事低調處理最近也公開表達不滿,民進黨屏東縣長候選人周春米更前往三工處要求改善。有民調顯示周春米原本領先的幅度大幅縮小,種樹百里爭議可能是一大關鍵。

植樹綠化電桿地下化皆非壞事,甚至應積極推動,但執行手法卻充滿可議之處。其一,全台多數公路都有待進行纜線地下化,許多路段也有迫切的綠化需求;蘇揆卻優先選定綠化程度已很高屏鵝公路,花費近五十億元執行纜線地下化跟種樹,是根據什麼評估?若是為了當成全台公路纜線地下化與景觀優化的示範,其他相關計畫又在哪裡?難道只因屏東是蘇揆故鄉?

其二,撇開預算排擠與施政選擇順序不談,就算要將屏鵝公路當成首條全面電線地下化與景觀優化的示範道路,也可透過有效的規畫解決塞車及爛路問題。如今,之所以民怨沖天,問題就在蘇貞昌凡事只求速成近利風格非要趕在選前製造政績效果,致原可拉長時間分區分段施工道路變成全台最大同步施工區

面對強大的民怨反彈,蘇揆回應立委質詢時卻說,種樹百里是因恆春半島颱風多落山風強,才要將纜線地下化最後才是種樹。但事實恰好相反,三工處的網站開宗明義說,蘇貞昌於民國八十年在屏東縣長任內完成屏鵝公路種樹百里,因行道樹生長受電桿線影響甚巨,需辦理屏鵝公路桿線地下化植栽改善

亦即,纜線地下化占預算比率雖較高,其實只是種樹百里配合方案。再看,這項計畫北起屏東市區大半路段都與落山風無關更證明落山風只是蘇揆卸責的藉口。更讓人訝異的是,平時作風鴨霸、動不動就霸凌官員的蘇揆,面對自己主導的決策,竟不敢坦然以對,只能躲在施工單位背後當縮頭烏龜。

綜觀蘇氏施政風格,一是懷舊,往後看;二是求速效,馬上要看到成果,以凸顯「有政府、會做事」的魄力。這齣「種樹百里」演變成「禍害百里」的大戲,正凸顯眼界短淺急功近利確實是他施政的兩大罩門;也難怪,當年蔡英文會評價蘇貞昌「缺乏想像力」。

近期台積電受到地緣政治拉扯,重新勾起國人對打造台積電與竹科的重要推手——李國鼎、孫運璿等人緬懷。起飛年代的台灣,要從輕工業轉型,卻面臨人才、技術、資金三缺的窘境,竹科及台積電的設置展現前人前瞻眼光與無私襟懷至今讓國人感佩。但以蘇揆的短視近利什麼功勞都要據為己有什麼制度都敢蹂躪,竹科和護國神山不被出賣,都要偷笑了!



【專家之眼】解讀美國最新版國防戰略

◆  【專家之眼】解讀美國最新版國防戰略

◆  【專家之眼】二十大餘波盪漾 美中台轉向營造談判氣氛
◆  【專家之眼】陳亞蘭奪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合適嗎?
◆  【專家之眼】習近平全面掌權準備戰鬥
◆  【專家之眼】政府失職 卻打算用浪浪生命承擔
◆  【專家之眼】掛著羊頭賣狗肉的綜合所得稅
◆  【專家之眼】深化開放、共行天下大道,也聽聽習總說法
◆  【專家之眼】習近平追求和平 美台高唱贊戰爭








【專家之眼】解讀美國最新版國防戰略


2022-10-29 08:30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美國國防部10月17日對外公佈最新版《美國國防戰略》,國防部長奧斯丁稍後對媒體簡報最新版「國防安全戰略」。法新社



美國國防部10月17日對外公佈最新版《美國國防戰略》(2022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cluding the 2022 Nuclear Posture Review and the 2022 Missile Defense Review);將最新版《美國國防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與《核武戰備態勢檢討報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以及《導彈防禦檢討報告》(Missile Defense Review兩份報告同時合併公佈。(網址:https://media.defense.gov/2022/Oct/27/2003103845/-1/-1/1/2022-NATIONAL-DEFENSE-STRATEGY-NPR-MDR.PDF

儘管在表面上此項政策文件看起來係繼10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公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兩週後,隨即推出美國國防部承接上級政策指導,針對國防政策所發展出之政策指導文件。但若是仔細回顧拜登政府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1月接掌大權後,隨即在該年3月3日就推出份量共計24頁,名稱為《美國國家戰略暫行指導》(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之初步政策論述;然後再歷經一年九個月政策檢討規劃作業,才在今年10月推出厚達48頁之《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正式版本,其實就可理解拜登政府國安團隊謀士,確實是以相當審慎態度處理此等政策文件。

無獨有偶,美國國防部其實早在今年3月28日,就已經依據前述《美國國家戰略暫行指導撰擬出機密版本美國國防戰略呈交國會,並就該項文件發表內容要點聲明。同時在今年9月底時,華府國安圈內人士就在盛傳,《美國國防戰略公開版本即將問世,如今正式對外非機密性之《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與《美國國防戰略相繼推出,其實若是思考前述來龍去脈與發展進程,再細讀其中論述內容,其實完全不令人意外。

美國此等國家安全論述文件架構始自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美國國防部組織重整法案》(Goldwater–Nichols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organization Act of 1986),但通常都被國安研究學界依據該法案提案人共和黨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與民主黨阿拉巴馬州第四選區眾議員尼科斯William Flynt "Bill" Nichols),將其簡稱為《高尼法案》。

依據該法案原始構想,承接《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之附屬政策文件當是由聯合參謀首長會議主席所主導,並且負責簽署發佈之《美國國家軍事戰略》;但是後來華府政治圈內政情變化,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由時任國防部長倫斯斐德Donald Henry Rumsfeld率先主導另行發佈國防戰略》,隨後在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再由繼任國防部長之蓋茲Robert Michael Gates跟進再度發佈第二份國防戰略》,此時就讓研究者亦必須關注該份體制外政策文件

此種情形直至民國一O六年(2017年)美國國會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House Armed Forces Committee)在審核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時,才找到解套方案。由於美國國防部必須在每屆總統任期之初編纂《四年期國防總檢》(QDR: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呈送國會,說明該任期內國防施政構想與預算規劃方案,但由於其內容涉及多項機密資訊與實質數據,因此美國國防部各個幕僚體系,面對如何拿捏表述內容,在太過具體洩露機密資訊與過份抽象遭致公眾責難之間,來回擺盪左右為難,總是會被搞到有苦難言地步。

此種狀況最後總算是由國會出面透過立法過程廢止撰擬四年期國防總檢法定要求並讓國防戰略成為替代文件,最後總算在川普總統任內於民國一O七年(2018年)首度推出具有法源之《國防戰略》。

在此必須提醒,儘管川普政府在民國一O七年(2018年)公佈其《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與《美國國防戰略》,但是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還是在民國一O八年(2019年)3月公佈美國軍事戰略》;而各個相關文件內容之間都能保持區隔,雖能相互呼應,但卻不至於讓人感覺疊床架屋論述重覆

總而言之,此等政策文件總是充滿外交辭令與官樣文章,國內媒體與國安學者專家總是會拿 “Taiwan” 當關鍵字搜尋,然後拿著那幾句話說文解字大作文章,最後發現所用辭語總是與整個架構內其他政策文件論述幾乎完全相同,不會獲致任何具體結論。假若沒有辦法從《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確認美國是否會出兵護台,就不必再妄想從《美國國防戰略》找到答案。

因此與其在《美國國防戰略》透過尋找與台灣相關論述打轉,無寧投注心力仔細解讀同時公佈25頁之《核武戰備態勢檢討報告》以及12頁之《導彈防禦檢討報告》兩份文件。美國政界有個源自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溫蒂漢堡廣告政治語彙:「牛肉在那兒?」(Where’s the beef?)我的答案是在後面兩份文件!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談學用差距問題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日圓超貶 安倍經濟學害的?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談學用差距問題
◆  兩岸需打破巴別塔預言
◆  保衛護國神山 和平是上策
◆  日團來台啟發 文化力須點線面串連
◆  清算救國團 抹殺集體記憶
◆  綠沒收救國團 「逢大必反」又一樁
◆  團團有娘家探望 台商陸配難返鄉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談學用差距問題


2022-10-29 05:23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很多人埋怨我們的教育沒有將孩子教好,以至於到了職場,不會做職場內要求的工作。這使我想起本人真實的故事。

拿到碩士學位以後,我就去找工作。找到了一家電子公司,工作是要設計電晶體電路,但是我從來沒有學過電晶體線路,根本不知道電晶體是什麼樣子,它的功能更加不知道。可是上司對我非常好,在他的幫助之下,我很快地就會設計線路了,而且也會自己做實驗。我之所以能夠很快地上手,乃是因為在台大時,國英數都學得不錯。基本功夫好了後,學新的玩意是很容易的。

學校所學不可能完全和工業界密切契合,因為工業界用到幾百種不同技術,沒有一所學校能夠保證學生都學會各種千奇百怪的技術。但是如果學校(包含高中職及大學在內)都能將學生的基礎打好,學生畢業以後絕對能夠應付職場上各種不同的需要。

所以,我對於學用差距的第一個建議,就是盡量打好學生基礎。好的教育一定可以使學生有轉行能力。我當年學的是真空管,如果無法轉到電晶體,就變成一個無用之人。

可是企業界也應該幫助新鮮人,使他們從做中學。孫運璿院長當年到台灣接收電力公司,台電所有的日本工程師技術人員都離開了,孫院長動用台北工專高年級電機系學生,讓他們到台電工作,一面教他們。他們對發電只有最基本觀念,可是孫先生能夠教育他們,使他們在台電有很大貢獻。日本人離開了,絲毫沒有影響台灣的電力。

我又要舉一個例子,我有位學生時常和我聊他的工作。他是一位軟體工程師,他所使用的軟體系統,我聽都沒聽過。可是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因為有一些資深同仁很有耐心地教他。一家公司不能成天抱怨找不到好的人,自己應該檢討有沒有好好地教育公司裡的員工,使他們的才能愈來愈好。我的那位學生服務的公司還花錢讓他去學很多最新的技術,這都顯示這家公司是會善用人才的。

人才的培育不是件簡單的事,學校絕對要使學生打好基礎,企業界不能期盼畢業生完全符合需求,卻要使員工在工作上精進,愈來愈有競爭力。幾十年前的台北工專一定對那些學生打好了基礎,但也要靠孫院長的睿智,才能使他們經由工作發揮才能。

總之,我們應該知道,人才當然要由教育界培育,但是企業界也應該負起培養人才的責任。












日圓超貶 安倍經濟學害的?


2022-10-29 05:23  聯合報/ 沈石/投資銀行業(屏東市)



近日日圓對美元匯率一度打破一五○日元兌換一美元水平線,刷新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八月以來最低點。這個匯率與民國一○○年(二○一一年)十月創下的七十五.三二日圓兌一美元歷史最高點相比匯率剛好腰斬」。其實,自美國聯準會於三月十七日開啟加息快轉模式後,日圓對美元匯率便開始連續大跌

今年來,日圓對美元匯率累計跌幅超過廿%,是所有G7貨幣中表現最差。外界普遍認為,除了日本和美國貨幣政策背道而馳,兩種貨幣利率差不斷擴大,是導致日本大幅貶值的主因外。其實,更關鍵的因素還要追溯至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的「安倍經濟學」。

自安倍晉三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底上台,次年便推出以寬鬆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為主導的系列經濟刺激政策。而安倍經濟學最重要內容,就是實現日圓貶值。通過各種方式讓日圓貶值,一方面促使海外投資日企重新回到國內,同時促進日本對外出口。在安倍執政八年期間,日圓匯率從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一美元約兌換七十九日圓,一路走低到民國一八年(一九年)的一一○日圓左右。安倍之後,繼任的菅義偉、岸田政府仍依舊執行讓日圓續貶政策

日圓貶值是日本經濟失落的重要外在表現。以世界銀行數字來看:安倍第二次上台的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為六.二萬億美元,到民國一八年(一九年),日本 GDP 為五.○八二萬億美元下降近廿%。如今,隨著日圓持續貶值。有日媒計算,如果按一四○匯率折算日本今年的名義 GDP,數字為三.九萬億美元,這是自民國八 十一年(一九九二年)以來首次低於四萬億美元;如果按照一五○匯率算,數字將更低。

日本整個經濟規模的收縮,意味著對外出口減少、與對內投資減少,導致國際資本市場對日圓信心缺失,惡性循環下出現日圓深度貶值。當日本政府支出愈來愈多,收入卻愈來愈少時,貿易赤字必然會導致日圓進一步下調。因此,市場認為日圓未來將繼續探底走勢下,一五○兌一美元匯率,僅是個「長期下滑趨勢中短暫的休息點」罷了。

超貶日圓也造成物價通貨膨脹。根據總務省最新資料,九月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三%。如果不考慮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安倍內閣提高消費稅導致物價短期內上漲特殊情況今年九月份通貨膨脹創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八月以來最高水準,令習慣通貨緊縮的日本民眾很不適應,消費者也被商品普遍漲價困擾。民眾對於普遍物價上漲現象,除盡量在家用餐外,似乎也沒有更好辦法。

當前市場更擔心的是,如果日本市場出現因日圓貶值速度加快導致通貨膨脹預期,是否也就同時升高呢?在現今俄烏衝突、全球通膨高脹、美國聯準會急先鋒式加息等現象,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下,超貶日圓是否可能成為全球性的金融風暴?是台灣政府在制定財經政策制定時必須特別警惕的。











兩岸需打破巴別塔預言


2022-10-29 05:22  聯合報/ 洪秋心/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創世紀》中記載關於「巴別塔」的故事,人們當時只說一種語言,為宣揚自己的名聲,人類打算建造通天城塔。上帝看見後認為,當人類成功了,將來就沒有人所無法成就的事情。因此上帝將打亂人類語言並分散到各地,讓彼此無法順利溝通,成了世界語言文化多元源頭,但人類因文化、語言不同,彼此更易產生誤解、歧視,甚至戰爭。

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日前稱總統蔡英文是一位好棋手,讓台灣在美中關係及對台灣內部治理以「三張陰陽臉」應對,此形容堪稱妙喻。當中共將反台獨列入黨章,且不放棄武統,形同將子彈上膛,蓄勢待發,但蔡總統總以「團結」如此形而上或是精神勝利法方式,讓人民安心,卻未見具體作為。總統對內對外行為落差,將權謀運用推向極致對外,溫順呈陽面,以美國意見馬首是瞻;對內,只有一種聲音,超譯團結之意,壓制在野不同意見,並總以中共同路人、投降者視之。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即獨一無二的道,其中的陰陽兩氣相交成和諧狀態,萬物即在這種狀態下生成,而萬物皆背陰向陽而生,陰陽二氣互相影響又能生成新的和諧體。「」為「道生萬物」的重要過程

同理,兩岸也需要「和諧」才能繼續生存下去。因此溝通、對話,必須擋在劍拔弩張的軍事之前。「三張陰陽臉」的論述很遺憾的成立,或許人民更希望看到蔡總統以老子的理論,努力尋求兩岸和諧共存的可能。

俄烏戰爭時,教宗方濟各對戰事的開端提出看法,他認為,有人在俄羅斯的門前吼叫,卻不了解俄羅斯人的帝國主義思想。反觀以美國領頭的西方世界,對於中國大陸的體制發展至廿大之後習的決策動向,僅以極權主義評論,蔡政府政亦表現完全對抗之姿,看不見傾聽、對話的可能性,兩岸是否也會因此如教宗評論俄烏戰爭一般,開啟戰爭?

現今兩岸需要真正傾聽、理解彼此,開啟溝通之門,既不陷入因搭建巴別塔被上帝懲罰窘境,也不讓兵凶戰危成唯一選項。













保衛護國神山 和平是上策


2022-10-29 05:22  聯合報/ 王景嚴/自由撰稿(高雄市)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台積電,一向被稱作護國神山。因為台灣晶圓代工、封測全球占比均達六成,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居於不可或缺的地位。

台灣的生存命脈依附在半導體產業,對台灣而言,是利也是弊。國際貨幣基金日前估算,台灣人均 GDP 可望超越日本及韓國。此成績完全是拜半導體產業所賜,然而台灣經濟發展依靠單一產業,其實具有相當大風險。

以目前的半導體供需現況,世界先進國家都希望台灣和平穩定,以便各國正常取得台灣供應的半導體產品。但是由於近來兩岸情勢緊張,引發各國擔憂萬一台海生變,台灣產品斷鏈,各國將難以自處。因此,各相關國家早已積極著手加強自身的半導體製造。無可諱言,一旦各國對台灣的依賴減低,台灣將立即變得無足輕重。護國神山再也發揮不了護國的作用。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日前在立法院信誓旦旦地說,半導體「去台化」的可能性很低,因為去台化「全世界就停止運轉」。這是指現況。未來呢?據專家估計,從各強國紛紛強化半導體自製率的趨勢來看,未來十年,甚至五年,台灣的獨占優勢勢必大為降低。屆時台灣將何以自保?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曾公開表示,想到美國九成尖端晶片購自台灣、影響國安,令她徹夜難眠。此話潛台詞就是美國必須盡速擺脫對台灣的依賴。連美國都有如此強烈的危機意識,更遑論其他先進國家。

台灣現在想扭轉各國自製產品的趨勢已然太遲。唯一希望在於設法維持兩岸和平,確保台灣產品供應無缺。如此或可緩和各國的危機感,放慢自行研發的步調,為台灣爭取較多的優勢時間。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發表廿大報告,重申將「盡最大努力爭取兩岸和平發展的願景」,這顯示中共迄今仍以兩岸和平發展為首選。國安局長陳明通在立法院聲稱,中共可能在本年底或明年對台「以戰逼談」,連國安會秘書長都不認為有此徵兆,顯然是別有用心。如果台灣執政者能夠放棄狹隘的台獨意識,以開放的心態與大陸和談,兩岸未嘗不能達成和平共識。倘能如此,這才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可長可久的根本之計。













日團來台啟發 文化力須點線面串連


2022-10-29 05:22  聯合報/ 李艾格/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十月上旬,京都橘高校來台參與國慶系列活動;下旬日本重量級導演野田秀樹領軍「Q:歌舞伎之夜」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場場爆滿,開啟閲聽者與文化工作者心靈視窗,推動未來新發展門扉。

京都橘高校吹奏樂部的演出,不同於台灣管樂團、樂儀旗隊長年既定的表演模式;廿五日 NHK 播出「大阪旋律」,滋賀出身的歌手T.M.Revolution西川貴教,找來家鄉近江高校吹奏樂部和舞蹈部共同演出,年輕學子有校園、校際交流之外的大舞台,向社會展示苦練成果,綻放青春熱力;管樂團未來在台灣有沒有轉變性的發展?必得結合各級政府機關、教育體系、影視文化產業共同努力。

六十六歲的野田秀樹,七○年代學生時期就投入戲劇領域,長年耕耘表演藝術,他帶來的「Q:歌舞伎之夜」,不僅有日本演藝圈一線陣容,舞台設計刷新觀眾對舞台劇固定印象;在台灣影視圈資歷超過二十年的友人形容:「沒想到舞台劇可以結合日本動漫、分鏡的概念,宛如『神隱少女立體再現,舞台可以展現平行時間,松隆子、廣瀬鈴完全沒有別麥克風,令人讚嘆。」

上周舉辦的金鐘獎頒獎典禮上,我們聽到唐美雲、陳亞蘭,全心全意投入歌仔戲創新、傳承的心聲,如何吸引新生代投入傳統藝術?各行各業都有不斷努力的人們,傳統表演藝術說唱國寶楊秀卿今年六月辭世,她曾為電影「血觀音」、國慶光雕旁白,使她的名字與藝術廣為大眾熟知。

厚實文化力,台灣未來要做的是點線面的串連;如果有一天,NHK「紅白歌合戰」也邀北一女、曉明女中跟橘高校連線共演;我們的金馬奬、金鐘奬最佳女主角謝盈萱可以在東京帝國劇場連演八場一票難求今年十月兩個日本表演藝術團體帶來的啟發,就真的帶領台灣文化力踏上新里程。

不管是演「俗女養成記二」或「四樓的天堂」,大家都會鼓掌叫好。













清算救國團 抹殺集體記憶


2022-10-29 05:22  聯合報/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系教授(台中市)



四十歲以上、具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應該沒有不知道救國團的。遺憾的是,看到救國團在這幾年來面對的迫害打壓,會想要一發不平之鳴的人,卻如同鳳毛麟角。

救國團成立在民國四十一年(一九五二年),當時名稱還多了反共二字創建人是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當時的台灣正處風雨飄搖之秋,韓戰勝負未卜,老共是否跨海血洗無人能知,蔣經國很清楚必須抓住青年的心,這是穩定政局關鍵之一。「時代在考驗著我們我們要創造時代。」團歌第一句點出了他對青年的深刻期許。

救國團的工作,最初止於戰鬥訓練。兩岸局勢緩和後,民國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年)起,轉型為暑期與冬令青年育樂活動舉辦者。隨著退出聯合國衝擊,民國六十一年(一九七二年)後業務更擴大為青年自強活動。我進大學是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每次活動海報一出就是炙手可熱,赴金門的前鋒戰鬥營一位難求。我先後參加過合歡山、中橫與南橫健行,除了與他校大學生認識相處外,還能見識到台灣的錦繡山川之美

青年旅遊弄得如此有聲有色,當然脫不了特權。從各地青年活動中心建造,到龐大輔導人力支援參加費用低廉,其他旅遊業者只能徒呼負負。在平等、法治呼聲高張的今天不可想像。然而,當年經濟剛起飛,且因嚴格管制,能暢遊海外的年輕人少之又少。救國團讓大專生體驗知性、感性兼具觀光之旅,即使只在台澎金馬。

是的,國民黨政府也在活動中夾帶了思想灌輸強化參加者大中國反共黨國意識。但那是一個連美國都曾經大興麥卡錫主義的冷戰年代,對照彼岸青年所處的腥風血雨,能在青山綠水之中高唱「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的我們何其幸運!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卻在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認定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最高行政法院護航此見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救國團沒有殺人放火,更勉力作育青年。黨產會在七月間處分多筆救國團所有之不動產,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上月初裁定暫時停止執行。但明眼人皆知,除非政治變天,否則救國團已是行將就木

轉型正義」,說穿了就是民進黨成王敗寇同義詞,把救國團斬草除根虛構正義使者假象,也把收歸國庫資源拿來分贓。對於曾經受益於救國團的人來說,黨產會的處分影響尤其深遠:它抹殺一代人集體記憶,把他們誣衊為國民黨附隨組織附隨分子













綠沒收救國團 「逢大必反」又一樁


2022-10-29 05:22  聯合報/ 葉明德/退休教授(新北市)



在救國團成立七十周年團慶前夕,救國團上街抗議被「國有化」、被沒收。民進黨想像,「救國團」類似對岸的「共青團」,其實,一點都不像。

救國團在台灣,並沒有出過什麼政治人物。今天檯面上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心裡有數,救國團根本不碰選舉國民黨從未把救國團當作人才庫,國民黨亦從未大規模、或有系統的提拔救國團專職人員轉任黨工或從政

民進黨把救國團沒收,也是民進黨根據想像「逢大必反」的例子。「逢大必反」是說,民進黨決策人士把救國團、農會、婦聯會、水利會等民間團體等,都想像家大業大又有影響力,還受到國民黨的滲透與控制,因此全都要剷除掉。

民進黨憑空妄想,先畫靶再射箭,其目的在於推翻其妄念中的國民黨「黨國」。假民主之名,奠定民進黨長期執政基礎

綜觀這幾年來,蔡英文對「這個國家」的所作所為,不外是假借民主之名,把台灣所有得以拿到手的資產,變成民進黨囊中物,並且,憑想像把管不動又不聽話的地方勢力一一殲滅。民進黨消滅救國團只是「逢大比反絕殺國民黨一環















團團有娘家探望 台商陸配難返鄉


2022-10-29 05:22  聯合報/ 李亞琪/服務業(台北市)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疑罹患腦部腫瘤,為搶救團團,政府大陸專家來台探望協助。筆者樂見在兩岸關係劍拔弩張時,有如此暖心的搶救貓熊兩岸總動員。來自大陸貓熊病了,有娘家親人來探望;但有一群人卻回不了對岸家鄉—台商和陸配。

邊境已解封,小三通卻遲遲未恢復,以致陸配台商返家路迢迢。因為疫情,直飛大陸航班大幅減少,日前詢問旅行社朋友,回廈門來回機票票價多少?她回,按時段日期三萬至六萬不等。我說怎麼就沒飛泉州晉江機場?回去方便多了。朋友笑我,有廈門就不錯了,還想飛泉州啊?又說,除機票外還要來回兩次做 PCR 約七千元,做 PCR 台灣很貴大陸便宜,朋友勸我,我看你還是別回去吧。我感嘆,回趟娘家真難啊。

現今機票貴且一票難求,不禁懷念起以前的小三通,以前曾經幾次輾轉飛金門走小三通,比機票划算多,可惜政府遲遲不恢復小三通,讓許多陸配返家路途迢遠,嫁到金門的陸配更是情何以堪!甚至有人連親人離世都來不及見最後一面,造成終身遺憾。明明站在碼頭就可望見對岸,一衣帶水卻遙不可及。來自漳州的好友,因為疫情已經四年沒回娘家探望高齡父母,她感嘆著,疫情讓家變得好遙遠。

同樣回不了家的還有在對岸打拚的台商,他們西進也是為了家鄉更好,如今也受困海峽對岸。骨肉分離的痛,在兩岸分隔年代,有家歸不得老兵們品嘗過,當年海峽對岸的父母,多少人遙望著大海翹首盼兒歸,而今悲劇似乎重演。

決策者何妨換位思考,假如他們的親人也回不了家園,會作何感想?他們不會心急,不會心痛嗎?政府願意協助大陸專家來台探望貓熊團團,真希望這是兩岸融冰開始,但願多一點人性和溫暖,少一點意識形態和算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