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區域經濟整合加速 台灣挑戰大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樓歪了:「新故宮」計畫不知所云
◆  聯合報黑白集/跑了燒餅,還說掉芝麻
◆  經濟日報社論/區域經濟整合加速 台灣挑戰大








經濟日報社論/區域經濟整合加速 台灣挑戰大


2018-12-29 01:37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即將在12月30日正式生效。根據CPTPP的規定,生效範圍限於目前已經批准CPTPP的成員,包括日本、新加坡、墨西哥、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及越南,生效日即展開第一階段的降稅。而且除了日本在明年4月1日,其他國家在明年1月1日,繼續展開第二階段降稅,降稅時程之快與範圍之廣,可說是歷年少見。未來隨著其他四個會員完成國內批准程序,CPTPP將是近年來形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目前除了台灣,已經有哥倫比亞、菲律賓、韓國,甚至英國表態願意考慮加入,CPTPP將在明年展開接受新會員的申請加入,影響力也會擴大。不過對於這些新成員來說,加入CPTPP需要概括承受協定既有規範外,未來也非常有可能必須配合原來成員降稅進度,加速自由化時程,影響衝擊也較大。
CPTPP突顯日本在全球經貿的重要性,再加上日本-歐盟經濟夥伴協定(EPA)將在明年2月1日生效,使日本在全球經貿網絡更為完整,日本下一步將是促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完成,以進一步鞏固日本主導的角色。
CPTPP的到位,也使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趨勢產生微妙變化。由於日本的崛起,不但逐漸取代美國過去的地位,也衝擊到美國的出口。例如日本是美國農產品第四大出口市場,在CPTPP及日本-歐盟EPA快速降稅下,美國多項農產品在日本市場面臨CPTPP農業出口大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以及歐盟的強力競爭;再加上美國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目前也針對多項美國農產品實施關稅報復,嚴重侵蝕到美國農產品出口利益。另外在工業產品,例如車輛、機械及紡織等項目,由於日-歐盟EPA的大幅降稅,也影響到美國對日本及歐盟市場的出口。
基於此,美國未來將會積極與日本簽署美日貿易協定(USJPA)。根據目前美國所揭示的談判準則,美國規劃納入的項目,許多是針對日本國內的規範;美國要求大幅度市場開放範圍,未來美日貿易協定將是一高品質的協定。另外對於被川普凍結已久,已停止談判的美歐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國內也有重新啟動的聲音。
未來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仍會持續,特別是美國動向更值得注意。美國一方面壓制中國大陸的發展,要求中國大陸改善不公平經貿措施,並停止實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扶植高科技產業的不當行為,美中之間的交鋒仍會持續;另一方面美國也會與各國簽訂美國版的雙邊貿易協定,除了要求開放市場及法規改善外,也限制各國與中國大陸建構經貿協定,防堵中國大陸的目的非常明顯。
台灣未來加入CPTPP面臨諸多挑戰,日本已直接表態台灣禁止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將會使台灣無法加入CPTPP,此成為台灣目前最大的障礙。另外根據在11月CPTPP所舉行的首席談判代表會議,會中決定將設立工作小組,未來有任何國家和地區提出要求加入,將先交由工作小組諮商,最後在CPTPP的委員會表決。這項程序將在民國108年(2019年)初首次委員會中確認。所以台灣即使過了日本這關,未來也需要得到其他多數會員國的支持,在兩岸官方互動不佳環境下,中國大陸必定會伸手阻撓,增加台灣加入的困難度。
相對於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快速進展,台灣短期之內也不太可能加入CPTPP;中國大陸已參與的RCEP對台灣更是遙不可及,其他的自由貿易協定也不得其門而入,台灣又被排除在外。政府與其做更多的空洞宣示與無效的對外遊說,不如先面對現實,積極因應無法加入CPTPP及其他區域貿易協定的衝擊








聯合報黑白集/跑了燒餅,還說掉芝麻


2018-12-29 00:3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政務委員張景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越南觀光客一舉脫逃近一五○人,張景森出來對號入座,為政策辯護。他說,「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新南向政策絕對不會退縮。他似乎不知道,外交部已宣布「觀宏專案」暫停越南簽證
張景森的「芝麻論」,可謂阿Q精神的最強發揮。近一五○人逃到只剩一人,這是「燒餅跑掉」,只留一顆芝麻。錯誤的簽證政策已被人蛇集團當成偷渡管道,張景森竟還在那裡逞口舌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張景森被蔡政府視為「點子王」,負責的業務從內政國土、交通、農業、環保、能源等包山包海,無不插手。「觀宏專案」大肆開放免簽及簡化簽證,正是他的傑作,結果讓台灣門戶洞開如今出了問題,外交部和觀光局備受批評,始作俑者卻若無其事。這種決策者卻不必負責的怪現象,不正是蔡政府的最大特徵?
再說,「新南向」政策的初衷,真的只是在擴大招攬東南亞觀光客嗎?當然不是!新南向的倡議,主要是為了分散台灣的對外經貿投資,降低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而今,竟弄到國家要犧牲對等尊嚴,用補貼和免簽換取低價觀光團來台,還讓偷渡集團「搭便車」。這不是走火入魔是什麼?
掉了燒餅卻說成掉芝麻,是民進黨的另一特色。「台灣經濟是廿年來最好」、「深澳電廠用的是乾淨的煤」、「勞工平均薪資五萬」,皆屬此類話術總之,這個政府的燒餅和芝麻,跟百姓的不一樣







聯合報社論/樓歪了:「新故宮」計畫不知所云


2018-12-29 00:3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故宮院長陳其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前遭到嚴厲批評的故宮「閉館」計畫,選後依舊餘波未歇。故宮院長陳其南近日在立法院改口稱,北院民國109年(二○二○年)是否閉館,需俟專案營建管理(PCM)進場再進行一兩年的評估。問題是,故宮自己計畫目標不清,PCM也已兩度流標,如何指望工程團隊代它進行專業評估?陳其南大談「新故宮」計畫,不僅是一場華麗的冒險,堪稱不知所云。
故宮遷台以來,一直講求藝術專業治理,扁政府時代即由具歷史背景的杜正勝擔任院長,也佐以具藝術專業的副院長。但蔡英文執政後,故宮正副院長皆缺乏文物藝術背景,卻把故宮當成意識形態操作工具,常以天馬行空的指令弄得內部人員無所適從。「外行領導內行」的問題,在好大喜功的「新故宮」計畫推出後,面貌一清二楚。
馬政府曾推出「大故宮」計畫,希望創造更佳的展覽環境,以因應大量湧至的陸客,但因環評等問題而延宕。蔡政府派任的首位故宮院長林正儀上任後,立即叫停「大故宮」,改成「新故宮」登場,再由繼任者陳其南接力,此一草率擬就的計畫便出現兩大爭議,一是決定再砸五十億元,在營運慘澹的南院擴充建設;二是為了擴張整建,竟要將國之重寶的北院「閉館三年」,並將許多文物移往南院展出,引來輿論大譁。由於陳其南對新故宮計畫始終交代不清,朝野立委兩度停審預算,要求他提出專案報告。
直至陳其南的專案報告端出,外界才明白他何以對「新故宮」始終支支吾吾。原因是,所謂「新故宮」,根本是徒具空殼、沒有骨肉的計畫,根本禁不起檢視。根據這項報告,北院計畫整建正館等三棟建築,並新建新行政大樓,再在故宮對面的「南側基地」修建藝文服務中心等。問題是,南側基地因是陸軍衛生勤務學校舊地,目前為暫定古蹟,動工須台北市文化局文資審議同意,如今未果。而新行政大樓位於正館右側的土地,則臨近土石流潛勢區,十年前故宮還曾以此反對附近興建私人住宅。亦即,計畫中兩個須先動工的項目,尚未起步就被卡死,新故宮豈非自打嘴巴?更荒謬的是,當立委質疑新行政大樓預定地有問題時,故宮竟回以考慮改建在南側基地。但報告中明明已說該基地因文資「卡關」,故宮竟信口開河說可改建新行政大樓,這項報告豈非自欺欺人?
更匪夷所思的,是故宮的文物搬遷計畫。根據報告,故宮規畫一年內搬遷六十萬件文物;這個規畫,幾乎是以「搬家公司」的標準在搬運古文物。以老故宮人的經驗,故宮文物移動都須經專精的研究員親自登錄監督;過去大盤點時,往往需耗時十年。如今,故宮要以戰鬥速度搬移珍稀文物,令人擔憂。
根據新故宮計畫期程,今年第一季應進入「專案營建管理」階段,由工程專案管理公司確認相關工程設計、招標發包與施工流程。故宮原本的如意算盤,是希望由營建署代辦這項作業,營建署卻拒絕接手這項連故宮自己都搞不清楚的燙手山芋,故宮只得自己招標五月至今,故宮兩次招標,均告流標。原因不難理解,一個目的和內容不清不楚的計畫,誰敢投標?
最荒謬的是,在整體計畫不清、PCM又兩度流標下,陳其南竟稱,無論故宮是否閉館、文物如何搬遷等,都要等找到PCM由其評估後才能確定。他身為新故宮計畫負責人,肩負看守國家文物的責任,自己說不出計畫方向,卻偽稱一切要「交專業評估」。這是自棄責任,還是自承缺乏專業。請問,工程顧問公司會比故宮人員更熟知文物藝術專業嗎?
故宮名列全球十大博物館之一,美名來自典藏瑰寶。但主政者卻將珍寶視為政治禁臠,苦思如何將之編入台灣化政綱,並發揮選戰價值,實在令人三嘆。

【重磅快評】韓總別再把「信口開河」帽子往頭上戴

◆  【重磅快評】韓總別再把「信口開河」帽子往頭上戴
◆  【即時短評】敗選仍鞏固領導中心 綠2020大選恐告急

◆  【重磅快評】無力的中繼投手 賴神讓人心驚肉跳
◆  【即時短評】賴揆下車前不忘尊蔡 為轉身留下漂亮身影
◆  【重磅快評】貪汙變戰俘 高志鵬刀捅司改呼叫陳師孟
◆  【重磅快評】引進陸資買房 要北漂青年如何南漂呢?
◆  【重磅快評】越南團集體跳機 拚南向拚出的難堪真相
◆  【重磅快評】即使是錢坑 國造潛艦預算也不宜大刀砍
◆  【即時短評】嘉市府會新局 藍綠各擅勝場 好戲在後頭
◆  【重磅快評】除了倨傲 普悠瑪家屬耶誕夜得到啥交代?
◆  【重磅快評】葉俊榮當戰犯處理?英德莫非想自爆
◆  【重磅快評】柯P拔林洲民 大巨蛋就不爛了嗎?
◆  【重磅快評】未收韓國瑜就職請柬,許立明該不舒服?










【重磅快評】韓總別再把「信口開河」帽子往頭上戴


2018-12-29 12:41 聯合報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25日宣誓就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戰國時代,孟嘗君派門客馮諼到封地收債,要他順便買點土產回來,「視吾家所寡有者」。沒想到馮諼很快就完成任務,回報孟嘗君說:您的金銀財寶早已花不完,因此我把所有借據一把火燒了,替您買了「仁義」回來。孟嘗君聽了很不高興,但也不好反悔。後來齊王罷黜孟嘗君,逼他返回封地,當地民眾大老遠就扶老攜幼歡迎。孟嘗君不禁對馮諼嘆道:今日方知您買「仁義」的價值
這個故事的關鍵,其實是「視吾家所寡有者」:政治人物務必查察自己不足之處,盡量予以補正;如果已經是缺陷,卻還要不斷加深問題,把破口愈撕愈大,就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就此而言,當今政壇人氣第一的新任高雄市長韓國瑜,最大優點是出身基層,說話坦率,不像一般政治人物那麼忸怩作態,全家上下都充滿親和與魅力。
在選戰期間,即使陳其邁嘲諷「愛情摩天輪」,大吃韓國瑜不熟地方事務的豆腐,仍然不影響韓國瑜最後勝出。這顯示民眾對蔡政府的不滿、對民進黨長期盤據高雄的厭煩,已經到達極限。儘管如此,韓國瑜上任之後,民眾的要求就不再只限於「提出夢想」,而必須要「落實夢想」。這時如果發言還是天馬行空,民眾的寬容度就不會再像當初那麼高
不過從韓國瑜拋出陸資買房的爭議主張後,日前又提議興建「高屏夢幻大機場」,可見他與其團隊的戒心仍然不足不但沒有對缺陷加以補強,甚至是進一步把洞愈挖愈深
高雄小港機場是否真的太小?從統計數字來看,民國106年(2017年)小港起降5萬1768次,還不到民國86年(1997年)國內線黃金時期14萬2619次的一半,顯示跑道起降容量仍然充足。小港的跑道長度是10,335呎,比松山機場長近2,000呎,對於絕大多數當今市場上的客機都足敷需要,根本沒有所謂「飛機進不來」的問題。
真正有擴建需求的,是航廈等旅客設施。如今每年的國際旅客已超過500萬人次,接近600萬的設計容量。尤其拜近年低成本航空(LCC)興起,民國103年(2014年)突破400萬,民國105年(2016年)就超越500萬。然而今年政院已經核定,將使用率偏低的國內航廈改為國際航線兼用,民國114年(2025年)完工時,國際旅客容納量將達到1,000萬人次。在此情況之下,是否還需要另建新機場?
市府觀傳局長潘恆旭提出,可以將屏東軍用機場「現在荒廢的部分」拿來利用,則更是根本昧於事實狀況。當初扁政府興建的屏東民航機場新航廈,因為業務門可羅雀,已經於民國100年(2011年)關閉荒廢的航廈後來被軍方接收,改為新購P-3反潛機部隊的基地;由於成功活化「蚊子館」再利用,還曾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會頒獎表揚。這種發言顯示,只記得當初屏東民航站關閉的糗事,完全不清楚事情後來的發展。
「敢於築夢」是韓國瑜與其團隊最大的優點,然而如果所謂「夢想」都只是想到就講,根本不曾對實際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絲毫不考慮可行性,「韓流」的蜜月期還經得起多少耗損?一旦「信口開河」的帽子被套牢,人氣旋風還能夠維持多久?這恐怕才是韓市長最需要憂心,最需要防患未然的大患。








【即時短評】敗選仍鞏固領導中心 綠2020大選恐告急


2018-12-29 10:55 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說賴院長是一個好投手,希望他能繼續領導行政團隊。 王騰毅/攝影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黨內義憤填膺,力主府院黨都須改組,演變成後來「鞏固領導中心」─全力支持總統蔡英文連任及慰留行政院長賴清德,「違和感」十足。綠營內部希望蔡英文、賴清德繼續擔任領頭羊,卻忘了民國109年(2020年)不只有總統選舉,還有立委也要選,若「原班人馬」留任,不僅敗選檢討淪為空談,全國選戰都要挫著等。
賴清德在敗選後十分自責,雖然第一時間請辭獲慰留,但賴已明確表態,時間一到他會離開、「列車有上車就有下車」,相關說法都顯示賴辭意堅定。綠營內部希望賴清德留任的聲浪高漲,蔡總統也表示,賴留任,對政局、政策延續及國家發展都是好的,因為賴對政策最熟,也很努力做事。黨內還有人說「從政院敗選檢討報告可知,賴清德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藉此肯定賴清德相當上手。
這次選舉是蔡政府上任後的期中考,結果民進黨大敗,代表人民對執政團隊的施政不認同。決定與擘畫各項政策的是總統、行政院長及各部會首長,如果執政團隊的人事沒有適度調整,民眾能否接受將是一大問號。
蔡總統多次公開喊話,希望賴清德留任,誠意十足,理由看起來也十分有道理;但社會已透過選舉,表達對民進黨執政團隊的不信任。如果蔡總統及民進黨最後慰留賴清德成功,姑且可以暫時穩定政局,讓政策延續,但就長期發展,能否重拾民眾信任,誰也說不準。
民進黨這次敗選元氣大傷,選後一個多月,僅有三位部會首長下台,社會對民進黨的「檢討」誠意已存疑慮。現在黨內又為了閣揆人事,上演派系角力戰與拖延戰。民進黨若無法在內閣人事及施政上盡快重整旗鼓,民國109年(2020年)的總統與立委大選,情勢將愈來愈不利。

聯合筆記/防豬瘟 別捉小放大

◆  多些同理心、少點指責 別讓非洲豬瘟防疫空轉
◆  賴揆去留 何須盤算這麼久?
◆  政治色盲 反怪法官「恐龍」
◆  記者造假 豈能怪調查報導
◆  還在勸進?怎對得起蔣乃辛
◆  「維持現狀」拚經濟 找兩岸共識解方
◆  川普任性外交 台灣別一廂情願
◆  許一個有溫度的來年承諾
◆  聯合筆記/防豬瘟 別捉小放大
◆  漫畫/吃芝麻掉燒餅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防豬瘟 別捉小放大


2018-12-28 23:47 聯合報  蔡佩芳
面對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疫情威脅,雲林縣長張麗善宣布縣內禁用廚餘養豬,並宣示反非洲豬瘟擴張;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年終記者會表示,行政院未來一年的工作重點,最迫在眉睫的是非洲豬瘟防疫工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大媽在機場被查驗到攜帶違禁豬肉大哭大鬧,最近每天登上新聞頭條。再加上日本也出現豬瘟,更讓國人談豬色變。
先要釐清,日本的豬瘟與中國大陸爆發的「非洲豬瘟」不同,日本的豬瘟近似於口蹄疫,有疫苗且能控制,台灣至今也還是豬瘟疫區非洲豬瘟為雙鏈DNA病毒,更加頑強,至今仍無有效疫苗中國大陸是亞洲第一個非洲豬瘟疫病國
相較於台灣,日本少見非洲豬瘟報導。當然偶有中國大媽在日本機場被查獲攜豬肉,但都是地方新聞,沒有躍上全國媒體的版面。
同樣鄰近中國大陸,難道日本不擔心?日本政府友人這麼分析。其一,不論非洲豬瘟或豬瘟,感染豬而不會傳染人,產業可能受創,但對民眾健康無虞,日本媒體應不會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慌;其二,防疫是專業,自有專業因應
由於疫病一但進入養殖場便無法排除,只能全面撲殺,日本的防疫重點在阻絕病原體進入畜牧系統,包括排除病原體、阻斷感染路徑、強化家禽家畜抵抗力。凡出入農舍不論人車都要噴霧消毒,人員還要更換作業衣與場內用長靴;採購幼豬、成豬出貨都要隔離檢疫;飼料與水、疫苗施打與排泄物處理,都有標準。日本雖將廚餘高溫殺菌再利用,但顧慮衛生,幾未流入有規模的養殖場。此波日本豬瘟疫情擴散,經判斷很可能來自野生山豬入冬闖入民眾生活圈覓食,農林水產省甚至開始研議對山豬施打疫苗
食的安心需要成本,但為了壓低養殖成本,國內養殖場多數消毒不踏實,人員進出甚至連最基本的更衣都沒做到,疫苗施打也未認真落實,讓豬隻暴露在危險環境;飼料以廚餘為主,更是難以確保衛生安全今年九月,當時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到雲林養豬場視察,沒消毒沒更衣,身為防疫主管卻做了最負面示範
加強邊境管理當然重要,但防疫核心重點是整個畜牧系統的生物安全與管理雲林縣長張麗善宣布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這是要扛住畜牧業壓力的決定,國人不但應給與大力支持,更要呼籲中央與其他地方共同跟進。禁絕廚餘養豬是一步,豬場進出管制、物料安全管理、環境控制等,各層面都要建立多重防線,才能將感染源隔離在畜牧系統外
非洲豬瘟的危機,是一場檢討並完善畜牧管理的最好機會,國內不能只將防疫重點放在機場的違禁豬肉,捉小放大







記者造假 豈能怪調查報導


2018-12-28 23:55 聯合報  莫可/資深新聞工作者(台北市)
德國新聞雜誌「明鏡周刊」21日就旗下一名多次得獎記者文章造假事件表達歉意,並發表長達23頁特別報告。這起事件對媒體聲譽來說,不啻是一大打擊。 世界日報記者高雪景/攝影

近日爆發有關德國《明鏡週刊》記者造假一事,引起全球關注,特別是對新聞界而言。有媒體認為「各大新聞獎的主辦單位開始反省,是不是太鼓勵記者寫調查報導,反而鼓勵記者虛構」。
對此,真可謂是「調查報導何罪,懷璧其罪」了。因為,調查性報導是記者採訪報導的一種方式,而報導真實與否,事涉記者「專業道德」,兩者豈可混為一談?
否則,若是無調查性調報導,相信新聞報導終將淪為「淺碟子新聞」,世人只能看著世局「風花雪月」表象,而無法真正理解世事的「真理」。

王文華/最後一句話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文華/最後一句話
◆  王正方/「音頻」市場方興未艾
◆  李清志/東京的耶誕節
◆  葉銀華/執政黨必須瞭解改革的真諦!
◆  趙春山/兩岸一家人,凡事好商量
◆  蘇蘅/超越新科技以外的新聞價值

◆  方祖涵/職棒名人堂的偷渡客?
◆  嚴震生/請有志爭取大位者 先寫本書
◆  盛治仁/九合一選舉的真正意義
◆  黃介正/「親台」是檢驗美中的唯一標準
◆  薛承泰/大學的寒流
◆  林中斌/老布希的平反
◆  劉兆玄/王道永續指標—全球永續發展另類座標

◆  王健壯/不一樣的蔡英文不如維持原樣
◆  陳亮恭/一線之隔的理念與偏執
◆  洪蘭/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  葉銀華/如何解決企業傳承困擾?
◆  方祖涵/明星游擊手的家暴治療
◆  周行一/好台灣+好文化、好文明、好安全
◆  楊志良/一個問了三十年的問題

◆  盛治仁/勝利站後面 危險站前面
◆  王文華/如果你犧牲一切照顧的配偶愛上別人…
◆  謝哲青/一心多用 反降低工作效率
◆  楊渡/務實的台灣人,才是選舉的贏家
◆  馬凱/當白馬王子親吻睡美人
◆  趙春山/兩岸「關鍵時刻」
◆  劉憶如/「川習會」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

◆  王健壯/蔡英文又一句文青囈語
◆  方祖涵/球場上的戰爭英雄









王文華/最後一句話


2018-12-28 23:44 聯合報  王文華(作者是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老布希與柯林頓兩位美國前總統為現代政壇樹立了典範。圖為2005年12月,兩人在紐奧良市記者會宣布,他們共同為卡崔納風災所募得的賑災款項。 (美聯社)

當我們離開一所學校、一家公司、一個職位、甚至整個人生時,我們說的最後一句話,才能真正代表我們這個人
蓋棺論定,通常是指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但別人評價所根據的事實,跟我們自己掌握的事實,差一大截。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看我們,而是當走到最後一刻,所有的覺悟,讓我們怎麼看自己。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最近過世了。他的最後一句話,可以幫我們思考自己的下一句話。
臨終前,他的老友,前國務卿貝克來看他。老布希問:「我們要去哪裡?」貝克說:「我們要去天堂。」老布希說:「嗯,我想去那裡。」
因為結婚七十三年的太太,已經先去。他們的女兒,民國42年(一九五三年)三歲時因病逝世,也在那裡等他。
他的兒子,前總統布希,跟爸爸道別。布希說:「我愛你。」老布希回答:「我也愛你。」
這是他人生的最後一句話。
出了兩位總統的世家,勳業彪炳。但走到最後,在乎的只有家人。
老布希在「總統任內」的最後一句話,更展現他的風範。
共和黨的老布希在競選連任時,輸給小他廿二歲民主黨的柯林頓,使他成為美國近年來少數的一任總統。
面對這樣的挫敗,他在卸任當天,親筆寫了一封信給柯林頓。信中這樣說:
「今早當我走進這辦公室,我感覺無比的奇妙與尊重,就跟四年前一樣。我知道你即將也會有這種感覺。
我希望你做得很快樂。有些總統會覺得很孤獨,我從來沒這感覺。
這工作常常很困難,外界不公平的批評,更是雪上加霜。但別讓外人打擊你的士氣,讓你偏離航向。
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就是我們的總統了。我祝福你和你的家人。
你的成功,就是國家的成功。我會努力為你加油。」
沒有不平,沒有怨恨。有的是「學長」給「學弟」的打氣。一位公民給新任總統的加油。
老布希這最後一句話,對柯林頓影響深遠。柯林頓在紀念老布希的文章中說:「儘管老布希在政治角力中很難纏,但他永遠把人,放在政治前面,把國家,放在黨派前面。」
老布希的最後一句話,也讓民主黨的柯林頓在八年後寫信給共和黨的繼任者布希。於是這個傳統就建立起來了。布希後來寫給不同黨派的歐巴馬。歐巴馬寫給不同黨派的川普。
人的一生,歷經自我、家庭、黨派、社會、國家往往要走到最後,才終於看清它們的優先順序
能趁我們還活著時,實踐那些優先順序嗎?
能趁我們還可以說很多話時,「活」出最後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