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經濟/建構經濟自主性 迎戰變局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聯合報社論..機捷:一堂廿年還上不完的課
.聯合報黑白集.籤詩上的「國運」
.經濟/建構經濟自主性 迎戰變局





經濟/建構經濟自主性 迎戰變局


2017-02-02 23: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川普新政對全球經濟帶來衝擊。 (圖/美聯社)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各項新政爭議頗大,被解讀為今年全球經濟最大的黑天鵝。當然,黑天鵝不會只有一隻。今年是全球大選年,法國、德國都可能選出新領袖,在貿易保護主義似又死灰復燃的情形下,誰也不敢保證不會選出類似川普主張的領袖。
雖然川普強調他所主張的是更為公平的貿易而非妨礙自由貿易,但無可否認勢必影響既有貿易的進行。這個局勢對於愈依賴貿易、特別是對美貿易的國家衝擊愈大,台灣正是最典型的例子。儘管台灣目前最大的出口國是中國大陸,但眾所周知那是三角貿易的一環,最大的最終市場仍是美國。
面對局勢的演變,資源有限卻以靈活度見長的台灣當然必須要有調整經濟政策與思維的應變作為,最忌諱認為昨日可行的模式到明日依然可行。面對變局頻仍的全球經濟,台灣過去高度依附於全球供應鏈的經濟發展模式已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與風險,為了避免傷害,必須開始建構過去不夠重視的經濟自主性。為此,我們應有如下的思維與政策調整。
首要之務是必須建構更為完整的產品供應鏈,特別是填補下游最終產品的稀缺。過去當南韓、中國逐步建立自己的完整供應鏈時,我們仍不以為意,因為我們仍有最大的美國供應鏈可供依賴,總相信只要掌握與美國最終品牌廠的垂直供應鏈分工,便可高枕無憂。的確,這樣的依附關係曾使台灣在近幾年的出口表現相對突出。然而,當美國也開始建立其本土完整的供應鏈時,台灣的最終依賴正逐漸消失。隨著鴻海可能赴美直接投資的消息傳出,接著可能會有若干依附美國供應鏈的廠商會整廠外移,進而影響台灣的產出與就業機會。我們可能別無選擇,必須也建立自己完整的供應鏈,以解決下游出海口逐漸乾涸的窘境,也避免重蹈對特定國家供應鏈過度依賴的覆轍。
另一方面,台灣幾乎所有產業的生產都往中上游集中,缺乏最終財來開拓市場。當政府認為新南向政策應把這些國家視為市場而非僅生產基地時,我們卻發現台灣幾乎沒有多少最終產品可賣,較之日、韓端出的滿盤菜色,台灣唯有急起直追一途。
其次,台灣也必須認真開拓多元市場。去年英國決定脫歐,我們發現對台灣衝擊不大,因為儘管歐盟是我國第四大貿易夥伴,進出口都僅占百分之十幾。我們對這麼大的市場居然如此漠視、不夠努力。
新政府標舉新南向政策,固然是為避免對中國大陸市場過於單一依賴,但世界之大,絕非僅有中國大陸與新南向18國,新政府既也標榜「連結全球」,就不宜把眼光過度局限於新南向政策。
最後,台灣必須開始建構夠強的內需以作為經濟成長的屏障。台灣過去過度依賴外貿作為經濟成長驅動力是不爭的事實,但面對全球景氣持續低迷、貿易保護主義高張,自不能不適度改弦更張。
中國大陸日前公布了去年經濟成長數據,值得關注的正是其內需消費已成為驅動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動力,往日的投資與貿易都已屈居配角,此一趨勢顯示習李體制的經濟調整政策收效,也顯然有助於因應川普可能對其發動的貿易保護戰爭。新政府強調未來經濟應內需、外需並重,毋寧是正確方向,只待認真落實。
川普新政當然可能帶來衝擊,但我們必須說,不斷有各種外來衝擊乃是經濟的常態,相對不變的是我們有限的資源,因此,如何時時保持靈活彈性將資源與政策適時調整以因應各種變局,避免抱殘守缺,是台灣必須更努力學會的事。政府與民間企業都應理解:過去有效的獲利模式,未來不見得還存在,因此不能畏懼調整,必須把調整視為常態。




聯合/籤詩上的「國運」


2017-02-03 02:4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中大甲鎮瀾宮日前抽出俗稱國運籤的四季籤,解籤人認為今年國運凶中帶吉。 本報資料照片



南鯤鯓代天府前年國運籤「武則天坐天」被解為預言蔡英文當選,今年的國運籤卻是下下籤「聞仲西征遇十絕陣後逃」,意指運勢大凶。 記者周宗禎/翻攝





開春後,從南到北幾家知名寺廟開出來的「國運籤」都有點嚇人,不是下下籤,就是凶中帶險。在現代社會,並不是人人都信這些;但連連開出下籤,光是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也很有傳染性。
南鯤鯓代天府為例,前年開出「武則天坐天」,被解讀為預言了女總統出線;今年卻開出「一重江山一重水,誰知此去路又難」的下下籤,讓大家好無言。大甲鎮瀾宮開出「李世民遊地府」之籤,說「只恐前途命有變」;松山霞海城隍廟則開出「官事攸攸難辨明,不如息了且歸耕」的下下籤。這些,信者難免焦慮,不信者也不便一笑置之。
其實,不論信或不信,人人都是關心國運的。近幾年,台灣的經濟呈現萎頓,民主政治日漸下坡,社會感情則屢遭撕裂,大家都希望這些趨勢能夠翻轉。大家其實都知道,命運是自己創造的,國運也不會事先寫在籤詩上。問題是,個人的命運可以自己創造,國家的命運卻不是尋常百姓所能掌握,而是取決於政府和國家領導人者多。從這點看,蔡英文與其政府的大員們,就不能對「籤詩上的國運」輕率以對。
事實上,與其說國運籤是抽來向民眾預示新年運勢,不如說是用來惕勵為政者敬天畏人。如果主政者對人民缺乏仁慈之心,對手中權力沒有敬畏之意,要締造興隆國運也難。如果先前相信武則天坐天,如今卻不信李世民遊地府,那是自欺欺人!

聯合/機捷:一堂廿年還上不完的課


2017-02-03 02:4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右二)大年初四首度體驗桃園機場捷運。 記者陳嘉寧/攝影



大年初四,蔡英文總統試乘機場捷運。對這條苦等廿年才通車的捷運,她對媒體比了個「讚」,說:「廿年實在等太久,一定要讓等待更值得。」言下,似乎機捷一通車,過往的一切都可以一筆勾銷。這樣的想法,恐怕太淺視。
機場捷運是在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時動工,如今在民進黨再次執政時通車,首尾相連,看似順理成章。但是,審視機捷命運的浮浮沉沉,可以說它「犯了所有公共工程所能犯的錯誤」;拖了廿年才通車,非關天災,而是人禍。說是光榮開通,實也留下斑斑劣跡。
二十年是什麼樣的概念,拿幾個相近的例子對照即知。台北市第一條捷運──木柵線於一九八八年動工,因歷經火燒車等意外,延至九六年才通車,前後花了八年。曾經傳出弊案的中山高「十八標」汐五高架橋,九一年動工,九七年完工,因弊案走得更久。曾因雪山隧道屢屢崩塌而延宕的北宜高,則花了十五年時間。而機捷何德何能,竟一舉打破上述所有的紀錄?
機場捷運錯誤的第一步,是一九九六年政府決定以BOT方式興建,並於九八年在黑函滿天飛之中敲定長生公司得標。當時李登輝執政,正值台灣「黑金政治」的巔峰,這個招標案幕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已難以追查。長生公司得標後,因資金和包商都無法到位,拖了四年,終於在最大股東長億集團爆發財務問題後,宣告失敗退出。
二○○二年底陳水扁政府與長生解約,原本計畫仍採BOT,改由第二順位的中華工程接手;未料,此時又陷入了另一個公共工程最可怕的噩夢:政治角力。地方政府為爭取土地開發,要求機捷由直線改成轉彎繞路,在路線規劃上與中華工程相持不下;最後中工退出,BOT案也改成政府出資興建。繞了一大圈,機捷形同「砍掉重練」,十年工夫白費,在二○○六年重新動工。
當時台灣已有完成多條捷運的經驗,理論上,機捷應該可以順利完工;誰知,事態發展仍令人跌破眼鏡。癥結就在,得標的日商丸紅並不具備相關的工程專業,不少工程層層外包給其他廠商;在進度掌控不佳及包商無能的雙重影響下,工程機電和土木系統的統合一再出問題,寫下機捷「六次通車跳票」的奇蹟。
專家認為,不專業的丸紅之所以能得標,是因為「最低標」的模式肇禍,但這並非全部的原因。事實上,即使是「最低價標」,也應該對投標者賦予一定的資格限制,並對標案金額預設合理目標。至於究竟是什麼因素讓完全沒有經驗的公司進場進而得標,迄今政府仍然沒有合理的交代。
若只有單一因素,絕不可能讓一條捷運拖了這麼久才完工;但綜觀機捷廿年的轉折,決策錯誤、政治角力、招標草率三項因素共同促成了機捷的「超完美工程延宕風暴」。歷經四位總統,卻沒有任何一名首長為機捷負起政治責任。當時的主其事者,甚至在政黨輪替中更上層樓,縱遭監察院彈劾,也未承擔任何責任,可謂世界奇觀。
這堂「機場捷運課」整整上了廿年,稱之為「藍綠共業」,仍不足以形容其為禍。可怕的是,政府官員並未從中得到任何教訓。最近桃園鐵路「高架化」一夕改為「地下化」,工程經費暴增六百多億,整起計畫也和機捷一樣幾乎是「砍掉重練」;這會不會變成另一個「機捷慘案」,令人擔心。另一案例是台北大巨蛋,只因政治人物個人的主觀好惡,竟以近乎毀約的方式要求公共建設一夕停工。如果未來市府必須賠償,能不能查封相關官員財產,要他們負起責任?
機場捷運通車帶來的便利,也許會讓民眾對過往的風風雨雨姑且釋懷。但是,如果政治人物不能從中汲取教訓,這種人謀不臧的公共工程噩夢,仍將不斷上演。

酷經濟/川普新政果真來了保護主義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雙春兼閏月,雨水多到絕 慎之!
.遍地狗屎垃圾 出遊只敢看路
.錢看膩? 不過是爽裝痛
.川普倚重佛林 朝軍國主義前進?
.回復WTO架構 春來了
.酷經濟/川普新政果真來了保護主義
.踢走Uber 台灣畫地自限的魄力
.經營新創公司 先搞懂「法遵」








酷經濟/川普新政果真來了保護主義


2017-02-03 02:59 聯合報  林建甫

川普新政府採取保護貿易,對全球經濟帶來衝擊與變化。 圖/路透



春節假日前後,美國川普新政一波波襲來,令人不寒而慄: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美墨邊境築隔離牆、暫停難民接收並禁止七個伊斯蘭國家人民入境美國、開除有反對意見的司法部和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兩高官、對從中國大陸進口大型洗衣機做出最終裁定有傾銷行為,並將徵收反傾銷稅。
這些保護主義措施擾亂了世界原來的理性秩序。以入境禁令來說,谷歌、蘋果、臉書…等大公司老闆們立即表明反對立場,因為公司裡確實有不少員工及家人受到影響。其他的影響是往返北美—中東航線航班上數以千計來自那七國的機師、空服員將無法在美國合法落地休息;而到美國求學的留學生、實習生一夜間成了無居留許可、無工作資格的黑戶;連法哈蒂(Asghar Farhadi)獲得今年奧斯卡提名的伊朗大導演,也將無法出席典禮。
為何如此?川普沒有行政經驗卻又急於表現,為了取悅他的核心支持者,不顧外界反應,竭盡所能推行這些排外政策。他和他的團隊沒完全預見到這個混亂。雖然後來川普在他的臉書上發表聲明來了髮夾彎,先是說歐巴馬在二○一一年也發布過類似的政令:曾禁止伊拉克難民六個月內進入美國。接著口氣軟化,又說如果在接下來的九十天內,我們確信實施了最安全的移民政策,我們將重新(對這七個國家的普通公民)發放簽證
但傷害已經造成。大批美國民眾上街抗議禁止入境新政,英民眾集會要求取消邀請川普訪英。伊朗外長也宣布停止向美國公民發放入境簽證。
不可否認,川普的當選是美國民眾對全球化的反思。川普在搖擺州、國際化比較低的中西部得票率都勝過對手,表示這些地區的民眾面臨的低薪、缺乏就業機會,確實是大問題。可是全球化縱然帶來負面效應,我們不能就此把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全球化,減低衝擊。
川普相信貿易保護主義是最好的解藥,但如此的反全球化一定會降低全球人民的福祉。因為從自己國家利益出發的狹隘思想,自掃門前雪,全球經濟的蛋糕就不容易做大,甚至會縮小,最終自己國民也受害。

劉維公/設計師如何對抗川普?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劉維公/設計師如何對抗川普?
.盛治仁/親愛的小欣…

1月
.方祖涵/旋轉三周半的冰后人生
.洪蘭/食尾牙面憂憂
.劉克襄/火車在海邊停下





劉維公/設計師如何對抗川普?


2017-02-03 03:19 聯合報  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川普就職上任的第一個工作天(一月廿一日),全球就有好幾百萬人,用上街示威抗議方式,送他當作是「隆重」的賀禮。
光在美國,即有超過四百個城鎮出現示威活動,其中尤以首府華盛頓最為熱鬧,而世界其他地方,從巴黎、倫敦、東京、雪梨、甚至到南極等超過一百五十個地點,都有為數眾多的人群拿著抗議標語,激情吶喊對川普的不滿。
對抗川普,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的必要。人們必須反抗掌權者的粗暴野蠻及虛偽無知。掌權者不能為所欲為,是民主政治運作的基本紅線。但不論是競選時或是當選後,川普不斷在踐踏此一紅線。種種離譜行徑,讓川普在就任的第一天,人們已可確認他美國總統的歷史定位:他是民主體制的霸凌者。他在位的一天,反霸凌的運動不會有停止的一天。
反川普運動有各種形式,除了街頭運動外,它也可以是梅莉史翠普金球獎終身成就獎動人的六分鐘致辭、周六夜現場亞歷鮑德溫極盡諷刺的模仿秀演出、一百位藝術家在川普上任一百天期間一百幅的接力批判創作等。
跟過去政治運動非常不一樣,反川普運動不是(也無法是)由政治人物或政黨所領導。在該運動中扮演核心角色的是創新工作者。創新,是對抗川普總統權勢的巨大武器。
對創新發展趨勢觀察相當敏銳的全球權威雜誌「快速企業」(Fast Company),在川普當選之後,在官網上刊登一系列設計師對抗川普的創新提案報導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有作者倡議「二○一七年是設計的公共利益年」,呼籲設計師不要老是專注於如何讓蘋果新手機更為輕薄、或如何讓App更方便使用,而是更應該關照如何解決人類社會的集體發展問題;有設計師則是發起簽署「公民設計師誓詞」,希望設計師或設計公司贊助工作時間,發揮其專業技能,一起加入改造社會的行動計畫。
可預想的到,短期之內,公民設計師的風潮將會在美國興起,積極推動社會進步的改造工程。事實上,一月廿一日的女性大遊行活動,即有設計師巧妙運用編織貓帽,進行運動的串聯。
「快速企業」的文章強調用創新解決社會問題(從貧富差距、偏見歧視、健保制度、到假新聞等)的重要性。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辦法得到充分解決,美國總統選舉重新再來一次,川普依舊會再度當選。
當外界不斷在討論川普將會為全球局勢帶來哪些改變時,正在興起的反川普運動,其實是人們更不能低估的影響因素。媒體常用「川普時代的來臨」做標題,反而讓人忽略了一件事,亦即反川普時代也跟著展開。接下來的四年,絕對是反川普的時代!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