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基隆捷運騙局一場 交通部就是幫凶
◆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又想如法炮製?
◆  經濟日報社論/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經濟日報社論/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2021-10-29 03:59  經濟日報 /   社論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接受訪問時說,宜蘭高鐵和屏東高鐵未來都不排除有延伸的機會;他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未來環島高鐵不是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接受訪問時說,宜蘭高鐵屏東高鐵未來都不排除有延伸的機會;他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未來環島高鐵不是夢。由於這個餅畫得實在太大,立即引起多方面的議論,不知道是交通部真的有在進行相關規畫,還是王部長個人的即時性想法。我們認為環島高鐵這麼重大的交通建設案,牽涉到的不只是技術上的問題,還包括成本、需求,當然還有環評甚至還牽涉到台灣的國土規畫,絕對不是交通部一個單位可以決定的。尤其是交通部長說未來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就說輕率地說出環島高鐵不是夢,絕非政務官應有的作為。

王國材部長說工程技術不斷進步,現在不容易做到的,不一定未來就不可行,所以現在選屏東和宜蘭高鐵的位址時,都必須把未來可能的需求考慮進去,這話是沒錯,但我們很擔心政府官員常缺乏完整的分析與評估,為了政績,或討好部分人,隨意炒作一下,相信這是國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首先,我們同意交通建設的技術會進步,未來可能有更先進的技術,讓東部高鐵可以找到廊道來興建。問題是,即使技術可行,其興建成本會有多高?這裡的成本指的不止是財務而已,還包括可能更重要的環境成本。在財務成本上,以台北到宜蘭約60多公里高鐵約需要1,800億估算,從宜蘭站接到屏東站350公里,預估需要1兆以上的經費才夠。再說,鐵路運輸的另一個大問題,是其維護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高鐵速度快維護成本更是可觀,興建以後的財務上壓力更大。

環境成本上來計算,可能就更有爭議了,因為東部人長期以來就希望有一條高速公路,讓他們可以更方便回家,但是蘇花高經過多少次評估,都因為環評過不了關,而最終只能選擇對環境衝擊較小的蘇花改。我們可以直覺地想一想,如果東部高鐵真的興建起來,高鐵列車以 300 公里的速度穿梭在東部諸多山洞之間,這些脆弱的環境承受得了嗎?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否興建高速公路會是更好的選擇呢?所以,從財務上或是從環評上來看,環島高鐵幾乎可以確定是不可行的。

再從需求面來看,即使有了環島高鐵,南部最大城的高雄人一般也不會選擇從東部走,因為距離較遠,票價一定較高,因此未來選擇環島的人會是以觀光客為主,會搭乘東部高鐵的還是以居住在宜花東的人口為主,但是這三個縣市人口分別為45萬、33萬與22萬,加起來剛好100萬,養得起這麼貴的高鐵嗎?

試想台灣西部超過 2,000 萬人,都讓現在高鐵的營運只能勉強打平,東部這麼少的人口,真的有需要一條昂貴的高鐵嗎?早先交通部規畫「西部高鐵、東部快鐵」,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計畫。如果為了達到區域平衡的目的,興建一條高速公路,可能比高鐵的可行性要高得多。

最令人擔心的是,很多政治人物喜歡拿重大建設當做政績,因此經常會畫大餅,而不去考慮可行性,只為了爭取更多選票。所以常常會在選前出現一些美麗的建設願景,到選後就不見了;更可惡的是,也有很多時候,這些重大建設可能是為了某一些人的私利而進行的,比方說,為了未來更大的建設,所以現在選址圈地範圍也變得很大,讓更多利益團體得到龐大的不當利益炒地皮是其中之一)。無論如何,環島高鐵國土規畫區域平衡交通建設環境保護都息息相關的重大國家建設,在沒有完整且全面評估之前,政治人物應該輕易畫下大餅,或是做出承諾,這絕對是負責任的做法。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又想如法炮製?


2021-10-29 04:12  聯合報 /   黑白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6日發表聲明,呼籲聯合國所有會員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美聯社)
波波漫畫



美國吃了後悔藥?二,七五八號決議五十年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呼籲各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議員也紛紛表態。民進黨見獵心喜,興奮莫名。但明白人都清楚,這恐是兌現不了的空話。

讓台灣成為「亞洲孤兒」的二,七五八號決議,是紙傷心文件。聯合國實力叢林,美國再怎麼支持台灣,它在聯合國也只有一票。這份決議是用票數堆起來的,狂瀾難挽,美國當年的聯中抗蘇戰略則是催化劑。半世紀前大陸還是吳下阿蒙,它左右的票數即已大半;如今它是全球老二,誰敢不買帳?

當年九月,尼克森宣布支持 PRC 進入聯合國大會安理會,也反對將 ROC 從大會排除出去。但「兩個中國」的提案到了十月聯大,連表決的機會都沒有這會是偶然嗎

當年在紐約每天算票的北美司長錢復對此領悟最深,場內人情比冰窖還冷。廿年後他當上外長推動重返聯合國秘書長蓋里卻告訴他,通往紐約最近的路是經由北京。那條路其實曾被鋪平,兩岸達成了九二共識兩岸衛生部長靠著它在世衛大會碰頭;然而,這共識卻被一堆人「大港你贏」幹掉了。

這段歷史的最大教訓是別真把美國當好人杜魯門曾想拋棄台灣尼克森則把台灣賣了個好價錢。回想尼克森當初的保證,能不恐懼現在拜登將如法炮製?













聯合報社論/基隆捷運騙局一場 交通部就是幫凶


2021-10-29 04:14  聯合報 /   社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基隆市長林右昌為了基隆捷運是否為「騙局」,連日隔空交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季青漫畫



台北市長柯文哲基隆市長林右昌為了基隆捷運的規畫,近日一再隔空交火。四年前蔡總統宣布要建基隆「輕軌」,如今升級為「捷運」,說得煞有介事,但路線在紙上飄,柯文哲譏稱「升級後只是更大的騙局」。柯文哲所言不假,不論是「輕軌」或「捷運」,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場;而棄守專業為政治服務交通部,正是這張牛皮愈吹愈大幫凶

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三月,蔡英文為了幫競選連任的林右昌兌現捷運延伸基隆的支票,大張旗鼓宣布基隆輕軌捷運納入前瞻建設計畫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張芭樂票,因為這根本不是捷運,而是與台鐵「共軌」的 Tram-Train 輕軌系統。林右昌稱「輕軌也是捷運」,蔡總統也以「輕軌捷運糊弄基隆人

交通部很快就發現 Tram-Train 不可行,必須改設獨立軌道」。但基隆到八堵間僅能容納一種軌道運具交通部只好要台鐵讓路給輕軌,火車不再進入基隆站基隆民眾若要南下,得搭輕軌到八堵轉乘台鐵這項改變,對基隆市民交通權益影響甚大,但基隆市府竟未告知市民直到去年七月遭本報披露,市民憤怒炸鍋。林右昌卻推稱是競爭對手選舉炒作,還稱兩者不會是二選一。這不是騙,是什麼?

去年十月,當時的交通部長林佳龍找了北北基市長舉行四長會議決定把基隆輕軌捷運汐止民生線二合一,並升級為中運量捷運」。如此一來,經費將從八十多億暴增為四百多億。方案歷經三變,但基隆到八堵間的問題仍然無解。若非上月有立委關切,交通部長王國材才承諾一個月內定線,否則也就會一路蒙混下去。

根據新曝光的方案,基捷路線將與台鐵脫鉤起點卻在八堵。王國材坦言,該路段空間不足,必須抉擇。試想,花了四百多億興建的基捷,卻進不了基隆蛋黃區,不荒謬嗎?林右昌則繼續跳針,說八堵到基隆間有很多興建方案,不是只有兩種方案。事實上,馬政府時期即做過評估,認定該路廊已無空間再容納第二種軌道運具。林右昌說不會只有兩種方案,王國材敢背書嗎?

柯文哲質疑基捷根本蓋不下去,林右昌則反批柯文哲堅持捷運進入台北市要地下化,須增加八十七億經費。對於基隆市民最關心的八堵到基隆的台鐵存廢問題,林右昌卻避而不談一味把焦點轉移到台北端要怎麼蓋,這難道不是障眼法

為了自己任期結束後的參選問題,林右昌一年來屢屢把柯文哲當箭靶,被解讀他有意角逐台北市長。最近他拋出基隆、汐止與台北合併,成立北海市大台北市的構想,是同樣的操作。身為基隆市長,直到卸任在即才炒作這些天馬行空的大夢,卻放著基隆捷運的大事在那裡懸著,林右昌的風格也就不難想像。事實上,基隆市公車長期服務水準低落,就連交通部補助開闢基隆沿線火車站聯外接駁公車使用率不低班次卻大為縮水。林右昌連基本的公共運輸無心解決只想畫大餅蓋捷運,根本本末倒置

基捷空中畫餅,一路騙到今天,交通部堪稱是最大幫凶。不論從成本效益工程面看,基捷的可行性均極低,但交通部非僅沒有說真話的勇氣,連路線畫設都被地方牽著鼻子走。王國材甘當政治工具人」,近日更開出「環島高鐵不是夢」的支票,即可想像其浮誇。台灣一年死於交通事故者超過三千人堪稱文明國家之恥,交通部從不在道安上改善,只會畫大餅。交通部長一味投上級所好,把專業拋在腦後,真可悲!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素養向下扎根 替教育夥伴加油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9917/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素養向下扎根 替教育夥伴加油
◆  美軍駐台 碎了誰的「玻璃心」
◆  政治騙局的假白馬王子
◆  仇恨言論像病毒 亟待「轉型」
◆  蔡習對抗進入白熱化階段
◆  抗中保台? 抗中毀台?
◆  活出自我 當真子公主變小室真子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素養向下扎根 替教育夥伴加油


2021-10-29 04:39  聯合報 /   方元沂(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主流、非主流,你選哪一個?」這在任何領域都是困難決定,更何況是關乎一生的「教育」大事。回顧自己的求學歷程,有時不免想想,如果中小學念的是非主流實驗學校,生涯會不會不一樣?

有這樣觸發,是因為開始了解實驗教育第一線樣貌。在一次社會創新實驗中心會議,我認識台北市芳和實驗中學黃琬茹校長,發現彼此對環境永續社會創新教育目標有共識,之後便經常交流,而這所台北市第一個公辦公營實驗中學,也與文化大學簽訂教學互助策略夥伴。在跟芳和團隊多次對談,亦感受到實驗教育面對的挑戰。

很多人對「實驗」學校有一種刻板印象,以為就是玩遊戲參加活動,輕鬆無壓學習。其實恰好相反,正因為教學規畫不仰賴制式課綱,更需要投入心力和資源發展課程,評估學習成效。以芳和實中規畫的三學期制「核心課程」、「探索課程」、「自我探索」為例,必須連結校內外各領域老師,共同設計以「城市」為核心課程結合真實體驗深度探索培養學生解決真實城市問題的思考力行動力

由於鼓勵探索式教育,老師要引導學生釐清問題找尋解方;學生要學會互助分工一起建構知識和技能,即便是遊戲和活動,都必須投入,才能夠達成深度探討累積並發表學習成果的目標,一點也不輕鬆。

我國在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底通過「實驗教育三法」,保障學生體制外學習權家長教育選擇權,經多年發展,除探索式教育,還有倡議跟隨孩子」的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強調滋養人性親近自然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透過戶外學習觀察紀錄生態教育師生一起設計課程平等對話參與校務民主學校;及致力保存傳統文化原住民學校等等。

根據教育部統計,實驗教育學生數年增率緩降中,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年增率是卅四點六%,民國 109 年(二○年)只有十三%顯示辦學挑戰多也要面對升學銜接不確定性家長的態度變謹慎。而實驗學校家數年增率,亦因而下滑,民國 107 年(二○一八)是四十三%,民國 110 年(二一年)只有五%

這是要注意的現象,對無法繼續經營的實驗教育機構,要善加安排退場機制;經營績效良好則應考慮放寬管制,例如總學生人數與「一班一導師」的法規限制並可鼓勵大學加入合作解決跨域師資不足,及與高等教育接軌不易問題

疫情掃盪下,「不確定的未來」讓全球陷入苦思,任何國家都需要透過更多元而彈性教育方針,讓合作、協力、探索與解決問題的「整合素養更深化,成為因應環境速變正向社會力。許多夥伴正在努力,需要更多人為他們加油!











美軍駐台 碎了誰的「玻璃心」


2021-10-29 04:34  聯合報 /   鄭紹成/文化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台北市)
國防部長邱國正(右)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明確表示,美軍來台屬於「交流」,不是進駐,雙方軍事合作一直都有。記者許正宏/攝影



外媒之前報導,美軍駐台協訓特戰部隊,蔡英文總統接受外媒採訪,亦承認美軍確有駐(助)台訓練,這是美台遙相唱和激中策略嗎?

多年前國民黨有大老曾說:「有些話可以說不能做,如反攻大陸;有些話可以做不能說,如台灣獨立。」美軍在台是中國早知之事,今年先有外媒披露、台灣軍方政戰節目透露,現在又加上小英公開對外媒承認,「美軍在台」已變成是公開秘密。軍事轉政治宣傳消費意涵,小英自然是要表示美國對台灣支持「堅如磐石」,但中國恐怕並不樂見此事曝光。

大馬歌手黃明志新曲玻璃心」MV六天破千萬點閱,歌詞充滿政治敏感名詞,「不可分裂」也是其一。中國對台統一是堅定國策,而使用武力統一的條件之一就是「外部勢力介入」。美軍在台協訓是否算是外國「軍事」勢力介入?國務卿布林肯又甫公開聲明,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美國並鼓勵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這是否也是外部「政治」勢力介入?

中國對於一再公開的各種「外部勢力」介入台灣,有否可能激化或引發對台新策略呢?美國總統拜登在對於美國是否派軍援台議題上,近期使用「台灣協議」、「我們有承諾」等語句支持台灣,但美國國務院亦隨即祭出中美關係定海神針「一中政策」,拉回拜登腳步。

對於美國是否採取較明顯援台政策,各方看法不一,惟中方勢必有其評估角度。十月辛亥革命紀念談話,習近平並未如台灣某些觀察家預估有對台新政策,反倒是重覆「和平統一」舊基調;但隔日蔡英文國慶談話的「四個堅持」,激出「新兩國論」熱議。「習退蔡進」,幸好美方和中方並未隨蔡起舞。

中國雖大但並非如恐龍反應遲鈍政策反應絕對不會是立即性、情緒性反射。半個月後,習近平發表大陸入聯五十周年談話,已可看出對台政策變化端倪;習談話對於兩岸過往爭奪代表權歷史隻字未提(台灣兩字也未出現)。習藉機暗諷美國,也明白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美台聯合激中策略,在醞釀多月也見諸報章後,習近平對於台灣採取「不理不睬」,顯示對蔡政府已不寄予厚望。

蔡亦在 CNN 專訪再次表達,願與中方對話意願,不過「四個堅持」若明示台灣對話立場是「國與國」,在事務性對話懸宕許久、兩岸管道斷線下,蔡的「對話」場面話,無法掩蓋「激中」策略,北京豈會和顏悅色,一笑泯恩仇走上溝通會場?

流行歌曲的隱喻嘲諷,鎖定小粉紅「玻璃心」;「新兩國論」和「美軍駐訓」,則是另類強打「玻璃心」。

度盡劫波是否兄弟情仍在,就看兩岸領導人智慧了!



2021-10-25【10:59:57】 来源: 新华网 ← 網路找不到全程實況直播影片?


2021年10月25日【11:15 】   來源:新華網


(2021年10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2021年10月26日  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政治騙局的假白馬王子


2021-10-29 04:33  聯合報 /   余豈/大學教師(嘉義市)


詐騙在台灣已成日常,普遍到我不接陌生人電話,尤其問貸款、投資的陌生來電,我都直接掛斷。我並非有小聰明的類型,但是觀察現實社會,使我把胡適做學問在不疑處有疑待人在有疑處不疑」的老派格言放大,對周遭事務保持機警,所以格外感嘆一些詐騙案件,尤其是愛情騙局受害者,他們常常是高學歷、或在學校教了一輩子書的退休老師

我們有些人,可能對愛情免疫了,但對政治騙局呢?這陣子轟動的綠營立委被自家爆料當過情治單位「線民」,連創黨主席也指曾是「特務」!事件如滾雪球,大家都在猜誰是線民、誰是特務。經典名言當屬前民進黨主席那句「美麗島律師誰不是特務!」然而,立刻有高官宣稱自己「一生坦蕩」,還有承認是特務者的同學跳出來堅信老朋友清白。關於前者,看十幾年來政治圈鬥爭,關於後者,看其特務工作時間表,為何還有人相信他們禁得起道德檢驗?因為就像愛情騙局,必得一再維護心中最初的美好形象,萬一那形象垮台整個政治思考意識形態都將動搖。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從歷史學到任何教訓。現在廿一世紀,我們對政治人物掌權初衷及手段,竟然沒有戒心?甚至不如千百年前有識之士?

十四世紀,有首著名的法文長詩「驢子之歌」,此作品寫一頭野心勃勃的驢子,耍盡各種手段平步青雲,權力大到官員、主教、平民都競相朝拜。驢子名字 Fauvel 的各個字母類似藏頭詩,分別代表阿諛、貪婪、邪惡、善變、妒嫉和怯懦。牠妄自尊大到向命運女神求婚,命運女神冷笑幾聲,把「虛榮」嫁給驢子,然後,生出許多小壞蛋,汙染了整個法國。

以動物做隱喻文學傳統,上從中世紀早期,下至喬治歐威爾動物農莊」,當然不是真在寫動物紀事,而是把最嚴厲政治批判與質疑,藏到好笑的故事裡。以「驢子之歌」而言,所有細節對應著當時法國外交事件和宮廷醜聞;我發現,很多事也對應台灣的實況,比方說總統府前發言人遭前女友爆料,曾在辦公室桌發生性關係

總之,很多政客就是那樣禽獸,甚至禽獸不如;但是中世紀法國、現在的台灣,仍有人把禽獸當先知或神祉來崇拜,這是多麼讓人看笑話的認知失調呀!我該模仿伏爾泰語氣說:「促轉會選擇性公布史料,就是要避免那種認知失調,一心一意相信美麗島律師團學運領袖的人才可以更確認其信仰之正確與正義。」

當然,總會有些事實為基礎的人,從不怕放棄愛情騙局的假白馬王子,也不怕修正自己青春純潔時期政治幻想。但願我們之中,少一些邪惡驢子崇拜者













仇恨言論像病毒 亟待「轉型」


2021-10-29 04:24  聯合報 /   陶在樸/陸委會前諮詢委員(桃園市)
臉書執行長祖克伯,圖為他去年出席國會聽證會的資料照片。(路透)



社交媒體散布仇恨言論的爭議由來已久,以臉書為例,公司老闆聲稱過去幾年如何努力刪除幾千萬條仇恨言論,並強調其主要採 AI 機器人。儘管如此,歐洲議會仍邀請揭露 FB 臉書演算法刺激對立的吹哨者郝根,出席十一月聽證會,目的是促進歐洲打擊網路仇恨的立法工作。郝根攪動全球網路仇恨言論的春水必定波瀾四起,試問台灣應如何因應?

社交媒體交織的網路可比喻為複雜的城市地圖,有光明廣場也有陰暗角落。台灣的社交網路地圖又如何呢,以管窺豹,看看頗受青年歡迎的名為 PTT 實業坊八卦版。今年初 PTT 有一個討論髒話版面,美其名曰討論髒話之地理異同,實為彼此發洩仇恨的大告白,幾十句對話中竟然不堪入耳的「幹破你娘」、「支那賤畜」充滿期間,即便對「google」這樣的外來語也不放過,稱它「咕狗」。當你進入這種垃圾般窒息空間,你怎麼能不憂心,在這種汙濁空氣中,年輕人如何有「視力」看到外面的世界?

川普上台後美國社會仇恨增加,兩者相關分析已有許多報導。蔡英文上台後台灣社會仇恨是否增加,兩者相關性其實不難找到。請用仇恨語言,如支那賤畜,外省豬,死阿陸等上網搜尋,並在 Google trend 平台對上述關鍵詞做搜尋熱度比較,關鍵詞對照組是髒話「他媽的」,結果會發現,蔡執政後仇恨語言網路熱度增加

仇恨言論擴散過程,有如新冠病毒流行,如不遏制無需幾世代將占滿網路空間。在多元化網路分布,有種所謂的「小世界網路」為統治者愛,這種網路特徵是:大部分節點彼此並不相連,但絕大部分節點之間經過少數幾步就可到達。

大家還能記得哈佛大學米爾格拉姆教授連鎖信實驗他的實驗證明平均只需要六步就可以聯繫到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人所謂六度分隔的小世界。處在仇恨小世界網路中的人,他們有一種跨越階層地理位置構成同溫層本事

台灣執政黨執政本事不大,但營造仇恨小世界本事無人能及,通過代理人,使互不聯絡節點變成有組織的仇恨同溫層。

台灣如何順應世界反仇恨言論潮流,當務之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效仿歐盟,使用立法對仇恨言論進行法律制裁,首先是 CNN 的「轉型正義」。另一方面切實實行政府再造從少數人背離專業極權統治,回到專業化政府管理。唯有如此何有他哉!














蔡習對抗進入白熱化階段


2021-10-29 04:21  聯合報 /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圖/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接受 CNN 專訪,在共機近期擾台頻繁下,更清楚告訴對岸,台灣底牌可能有什麼?也可以看出,蔡現階段對中政策「硬中帶軟」的基調,充分輝映其雙十國慶演說內容。首先,蔡總統清楚地提到,有美軍駐紮在台灣,這是歷年來首次有中華民國總統對此坦承不諱。但其實細究蔡總統英文回答逐字稿,她並沒有提及是美軍駐紮在台灣,而是以「訓練台灣軍隊為目的」的美軍人員駐紮在台

其實這非新鮮事,過去數十年來美方不但賣台灣武器,也會有訓練軍方使用武器的美國人員伴隨來台,這當中包含軍武工程師美軍人員。事實上,連中共都很清楚「美國在台協會」中負責保全的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民國 109 年(二○二○年)初時,美軍官網傳了一部美國陸軍特種部隊訓練台灣軍方影片,地點就在台灣。不過這則影片上傳沒多久即遭移除,移除原因可能是過於敏感;也可能是美軍故意的,「影片快閃出現」就是在「適度而不過分」的警告中共。而台灣國防部對於美軍駐台過去也是異常低調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點,是蔡總統訪談中希望日澳韓能擔任台灣的夥伴。提到日、澳並不令人意外,從川普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到拜登澳英美(AUKUS),澳洲與日本都在抗中團隊,自然與台灣聯盟,但提到南韓就比較新鮮。

事實上南韓總統文在寅繼承金大中盧武鉉對北韓和解立場,與前總統朴槿惠、李明博聯美制中對抗北韓的立場大相逕庭。文在寅甚至在最近頒布規定,禁止南北韓邊境南韓民眾或士兵,對北韓空投「起義來歸」宣傳品,南韓社會質疑此舉違反言論自由。又台韓過去外交互動並不特別親近。蔡總統點名南韓,頗有針對川普時代即不十分配合對抗北韓與中國的文在寅喊話。蔡也許聽取幕僚建議,希望將南韓也納入美日抗中隊伍,即使韓日間也還是有些矛盾在。

近期美台關係不僅「堅若磐石」,拜登政府保衛台灣言論,甚至愈來愈誠實,也許在拜登首任中還有超越川普時代的可能。先是拜登兩次對外發言對台防禦有承諾,後有國務卿布林肯直言支持台灣在聯合國更多有意義的參與。美國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已明確違反柯林頓民國 85 年(一九九六年)所提出「三不政策」之「不支持台灣以國家名義加入任何國際組織」,同時這個宣示也獲得布希的重申歐巴馬的默許美中台三邊關係早產生了質變,疑美論者應該要正視。

這裡的重點,還不是美軍防禦台灣,而是美方希望台灣往「全民國防」努力,台灣又做到了幾分?今年我國防部未派員出席美台工業會議,就是擔心與受邀演講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立場相左,李與美方立場相近,都希望台灣往更堅實整體防衛發展,這當中恢復徵兵關鍵元素,蔡政府應該無畏選票考量整體思考將來更為縝密台美軍事合作才對。














抗中保台? 抗中毀台?


2021-10-29 04:19  聯合報 /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方擔心中國大陸武力攻占台灣,最迫切的問題在於台灣役男與後備部隊準備不足、士氣不振。但國防部長邱國正昨表示對國軍部隊有信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媒體談台灣軍隊問題,揭穿役男與後備部隊整備不足、士氣不振,難擋解放軍;政府當下不敢面對的隱憂,高喊「抗中保台」,卻忽視最基本問題,真能打仗嗎?

看看上周,「抗中保台戰將立委陳柏惟,年紀不過卅多歲,反罷免最後苦行不到五公里竟然腳酸走不動,能抵擋解放軍?再看「反共抗俄」時期,蔡同榮台獨先鋒隊,在立法院展現驚人體力,做伏地挺身百來下,耐力跑更是超級棒,後備軍人若都能像這樣的基本體能,我想解放軍都怕。

服四個月兵役軍事訓練役男回憶僅有射擊訓練像個樣,其他都在整理環境收視影片打發時間,好可惜啊!與當個能打仗軍人差好遠。會打仗的軍人最重要一件事「不怕死」,不僅體力要好,且射擊要準確。以前「班、排戰鬥射擊」就是模擬戰場景況邊行進邊射擊,還有炸藥包在旁爆炸助陣。如今四個月訓練,就能嚇阻解放軍

抗中保台最基本要件全民皆兵,不須動員整訓,只要緊急警報響起,民眾毫不猶豫穿起軍服、戴起鋼盔、拿起槍桿子提箱彈藥,直接進入戰鬥位置,能做到這樣子,解放軍侵台夢想自會崩潰,更不會有期待美軍到來的心理。

自己國家自己救」,作戰靠實力虛張聲勢肉腳行為,在政客操弄下,易淪為「抗中毀台全民皆輸的下場,不得不慎。














活出自我 當真子公主變小室真子


2021-10-29 04:16  聯合報 /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真子公主26日脫離王室,和小室圭結婚,改名「小室真子」。(美聯社)



「結婚是珍視和守護心意的必要選擇。」日本真子公主和未婚夫小室圭註冊結婚,兩人聯袂出席記者會,闡述自身心境,駁斥近年的不實報導。

真子嫁給大學同學,不只是公主遁入民間、跨越階級引發議論,光訂婚就要概括承受婆家難題,也與普世女性相通,真子誠實告白:「相信有許多想要順著心意生活,卻感到困難的人們,我祈願能創造互相溫暖扶持的社會。」

台灣話題劇集俗女養成記」貫穿兩季的概念:資深演員楊麗音飾演的阿嬤,心心念念活出原原本本、自由自在的「李月英」,而不只是冠夫姓的「陳李月英」、「老闆娘」、「媽媽」、「阿嬤」;「俗女養成記 2」裡,不識字的阿嬤在少女嘉玲教導下,學寫自己名字的一幕,餘韻無窮。

同為「俗女」戲迷的社區洗衣店老闆娘說,自己很習慣大家叫她「老闆娘」,去菜市場聽到人們喊老闆娘,總以為在叫自己;一回在醫院等門診,聽到護理師喚自己名字,竟然覺得非常陌生;此後孩子們開始連名帶姓叫媽媽,讓母親獨自外出,也能輕鬆應對

無論任何時代、國度,人類永遠無法選擇出身家世,但可以在每個階段的轉角,抉擇喜愛的道路;「真子公主變成小室真子」的真實情節傳達著:人們不該只用自我視角去臆測他人心境判斷別人的需求,儘管這也是多樣人間難以避免的一味。

當文明已經進展到推動「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用更寬廣的視野體會自身與他人的感受鼓勵人人都能活出渴望的樣貌,在生命轉折處重新調整自身世間的應對,不讓紛紛擾擾阻斷前行步伐;也祝福所有真心相愛。

李清志/遠距教學不是萬靈丹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遠距教學不是萬靈丹
◆  范疇/國軍位置及角色 一定得講明
◆  陳亮恭/發燒友與聚聚
◆  盛治仁/睿智打造以人為本的組織
◆  林中斌/中美再掛鉤







李清志/遠距教學不是萬靈丹


2021-10-29 04:39  聯合報 /   李清志(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教師遠距教學情形。圖/嘉市教育處提供



疫情蔓延期間,除了健康民生問題之外,教育問題也成為急迫需要被解決的課題

為了防止疫情群聚擴散,全國大、中、小學都停課,取而代之的是網路遠距課程;老師們努力上網授課,學生們每天在家上線聽老師講課;一時間,線上課程似乎成了疫情期間教育問題最佳解方,甚至「教育」被粗暴地與「遠距教學」畫上等號。

很多人因此宣稱,未來只要有「遠距教學」,學校實體授課就可取消廢止

因為他們認為所謂的「教育」,就只是知識傳授而已,如果只是知識傳授,那的確可以單單在線上授課,而不需要去學校,面對真實的同學與真實的老師。

建築大師路康Louis Kahn)曾經說:「學校大概始於一棵樹下,一個人單純地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幾個人分享,而他們從沒意識到自己是老師或學生。」

很多人以為遠距教學可以取代實體上課,那是他們不懂得「教育真義。遠距教學或許可以傳授知識,但是卻無法取代校園生活師生間的互動,這些包括生活態度建立美感氣質陶冶師生間的信任與關心,甚至同學間的彼此學習等,都不是遠距教學所能取代的。

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共和國複製人(clone)部隊,基本上就是大量生產短時間快速養成灌輸訓練所需知識技能,因此他們缺乏獨立思考也沒有個人特色;但是反抗軍絕地武士養成,卻是採用最原始師徒制教育方式師傅帶著徒弟,不僅教他知識技能,也教他人生哲學以及如何了解自己面對自己內心幽暗與黑洞

耶穌當年雖然也向群眾講道,但是他自己大部分時間卻是花在十二個門徒身上,與他們共同生活,隨時教導他們,不僅用言教、也用身教影響門徒,可見真正的教育是要花時間需要付代價的,也必定是昂貴的

複製人養成,其實是最便宜的,且有效率相對地,絕地武士養成教育卻是昂貴、最不經濟做法。我們的教育在功利主義追求效率下,很容易走向複製人教育模式喜歡使用大班制單向教學因為便宜、有效率;而線上教學更將這種教學模式推到極致,線上教學可讓學生人數無限上綱,一人教學幾萬人聽課,也不是問題。

不過這樣教學,最後可能只是教出一群會念書考試卻不懂得做人道理的學生;他們徒有知識在其他面向十分貧乏無知。這樣的教育制度眼光短淺的,短期看似很有效率,師資與時間成本也便宜許多;但是長期看,卻扼殺了一整個世代的學子,所有副作用社會成本將逐漸顯現,最終才會醒悟,了解原來「教育從來都不是廉價的真正好的教育終究是要花時間與付代價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也從來不是速成的

希望線上教學只是疫情期間不得已的方式,不會取代學校實體教學;否則大家就不需要遠渡重洋異地留學,我們也不需要在學校辛苦教導關照每一個學生!當教師原本「傳道、授業、解惑」天職,只剩下知識傳授,那麽教育體制崩壞的日子將很快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