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展現最大誠意 迎台商返鄉投資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葉俊榮解方:原來「拔管」變「拔蔡」
.聯合報黑白集╱洪耀福才在「練肖話」
.經濟日報社論/展現最大誠意 迎台商返鄉投資







經濟日報社論/展現最大誠意 迎台商返鄉投資


2018-09-15 03: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媒體報導,有部分大陸台商為了避開美中貿易戰,已經開始把一些生產線由中國大陸移往東南亞國家,經濟部長沈榮津明確指出,已有20多家台商表達回台灣投資意願。由於美中貿易戰未來走向,並不容易預測,尤其是7月美國對中國大陸提出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的政策,如果在近日生效,美中貿易戰火會再升高;此一課稅舉動真的實現,台商的投資布局就要未雨綢繆,做出抉擇。
在川普就任之初,就強調「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不但要求美國企業回去美國投資,而且鼓勵外國企業也應該「選擇美國」(Select America)。兩年來,的確有一些國際企業因此赴美投資設廠,但台商真正實現投資的只有郭台銘的鴻海集團,眾多企業還在觀望。
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已經針對中國銷往美國約5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25%的關稅,其中包括台商從大陸出口的商品;現在美國進一步針對大陸銷往美國的另外約2,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10%關稅,這一次的商品項目更廣泛,對台商從大陸出口到美國影響更大。因此,大陸台商必須認真考慮是否要把投資轉向東南亞、台灣、甚至到美國去生產。
轉型升級與投資布局一直都是企業生存的重要策略,以前在台灣的企業,主要是以中小企業和勞力密集型產業為主,當台灣的勞動成本愈來愈高,而資金成本愈來愈低時,台灣的企業很自然的就會轉型升級到資本密集或是技術密集產業同時,開始對外投資,在海外尋找新的生產基地。同樣的,民國79年(1990年)初期,台商在大陸投資之初,也是以勞力密集型產業為主,當過去幾年大陸薪資逐年上升之後,台商在大陸也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部分台商只好從沿海移往內陸去生產,因為後者的勞動與土地成本低很多。另外,也有一些廠商轉往東南亞去投資。
然而,大陸台商現在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該如何去面對關稅的增加?如何去選擇新的投資地點?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考慮非常多的因素,比方說,如果想要像鴻海去美國投資,可能需要具備幾個基本條件,包括生產的產品附加價值高、生產規模夠大,以及要全自動化,因為美國的勞動成本很高,如果不能利用生產規模和自動化來壓低成本,要在美國設廠生產很難有全球競爭力。以台灣現有的企業規模來看,能達到如同鴻海企業條件者應該是寥寥可數
如果要選擇回台灣生產,因為台灣的勞動成本也不低,同時土地不易取得且成本很高,因此在台灣大規模設廠生產也不容易,「高端、客製化、少量、多樣」的產品,應該才是留在台灣的企業所努力的方向因此,最終台灣可能還是以營運總部和研發中心最具有吸引力;其實真正大量生產的工廠可能並不適於遷回台灣
另外一個可能的選擇是赴東南亞投資,這也符合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但是,由於東南亞國家許多基礎建設不足,而且又缺乏投資保障協議的保護,因此赴東南亞國家投資的風險較高。此外,由於東南亞國家缺乏技術人才,因此高科技產業並不合適去這些國家投資
最後,兩岸之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供應鏈問題,許多企業的上下游工廠是群聚在一塊的,如果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要轉移生產地點並不容易,因為他們還需要考量上下游供應鏈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真的要位移,可能不是一兩家的問題,而是整個供應鏈,甚至整個產業出走的問題
如今既然已經有台商表達回台灣投資的意願,政府就應拿出最大誠意,落實解決五缺問題,並且把上下游供應鏈建制起來,趁著貿易戰的時機,把台商照顧好,對台灣經濟是利多,也協助台商找到出路。






聯合報黑白集╱洪耀福才在「練肖話」


2018-09-14 23:4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圖為促轉會外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以東廠自居又鎖定「打侯」,民進黨對此毫無反省,秘書長洪耀福竟稱這只是一堆人在「練肖話」,並說這是台灣人本性。蘇貞昌也幫腔說,促轉會不該為一個人的「瘋話」而毀於一旦。把問題淡化為張天欽「練肖話」,就是民進黨對東廠事件的檢討嗎?
如果張天欽只是民進黨基層黨工,他發表猖狂言論,或許能視為「練肖話」。但他是國家機關首長,且是負責「轉型正義」的機關,又召集一批人在那裡集會論事,還列出八名立委為側翼要採取行動;這叫「執行公權力」,不叫「練肖話」
事實上,如果不是「吹哨者」吳佩蓉揭發了張天欽,《除垢法》的立法即可能在「政呼黨應」下付諸行動;甚至促轉會在選前率人直搗侯友宜總部搜索,導致侯被汙名化而一夕落選。如此一來,「練肖話」即練成了「助黨神功」,不是嗎?
吳佩蓉能成為促轉會副研究員,是因為她擔任過三位綠營立委的助理,被民進黨認為是「自己人」。但在這位綠營中生代眼中,張天欽所主張的「正義」,卻和她所厭憎的舊威權沒有兩樣,這是她站出來爆料的主要原因。如果吳佩蓉和洪耀福一樣,認為這是一群人在「練肖話」,只坐在那裡旁觀,張天欽的東廠大計即可能得逞了。
論民主信仰,洪耀福真的不如吳佩蓉;論識人之明,蔡英文也不如吳佩蓉。用「練肖話」的方式治國,是民進黨沉淪的主因





聯合報社論╱葉俊榮解方:原來「拔管」變「拔蔡」


2018-09-14 23:4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教育部長葉俊榮。 記者陳柏亨/攝影



選在張天欽為「東廠事件」辭職當天,教育部葉俊榮宣布了「拔管事件」的解決方案,一則有效地分散了張天欽案的注意力,二則強化了民進黨政府絕不認錯的形象葉俊榮的「解方」重點有二:一是遴選會須重啟第二階段的遴選程序,二是遴選會應先決議,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是否迴避或解除遴選委員職務。換言之,依教育部重新認定的遴選「瑕疵」,從管中閔移到了蔡明興身上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轉變。教育部原來的「拔管」決定,都認定管中閔對獨董身分有所隱瞞或違規,必須剔除其資格。而今葉俊榮的處理,則保留了管中閔的「候選人」資格(但仍拒絕承認其「當選人」資格),轉而質疑蔡明興的「遴選委員」資格,認為蔡明興應該迴避或去職。鬧了九個月,教育部「拔管變拔蔡」,這真是讓人看了如墜五里霧的髮夾彎!
簡言之,葉俊榮想要維持他「溫和溝通」兼為台大教授的形象,不敢過於蠻幹,因此新方案和前兩任部長「有點一樣又有點不一樣」一樣的地方是,仍要求台大重啟遴選,這是要維持蔡政府顏面,並給教育部一個下台階不一樣的地方是,「拔管變拔蔡」,把資格問題移到蔡明興身上
要台大重啟遴選,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正如遴委會發言人所說,法源依據何在?但若從「不是拔管是拔蔡」的角度看待此事,拔管爭議或許有一個更簡單的解決之道:只需依當初的投票結果,以蔡明興應該迴避而將其投票視為「廢票」,扣除他的一票,重新認定管中閔的當選資格。由於管中閔在該輪投票獲得十二票,領先第二名候選人陳銘憲有三票之多;亦即,蔡明興的一票不可能改變遴選結局,所以「管中閔為最高票當選人」的結果不變。遴選會若能重新集會,據此回應教育部的「蔡明興迴避」論,台大應有正當理由要求教育部依法發出聘書。
葉俊榮要求台大重回第二階段遴選,其實是強詞奪理;但他要求重審蔡明興的資格,倒提供了一條出路。在法理上,有一個「無害錯誤」原則(harmless error),是指一個決議過程若發生輕微的錯誤,而此錯誤不會損及當事人權利或影響實質結果,則此輕微錯誤不構成原案件須重新審理或取消判決的依據
事實上,此一法理在我國的法律上已有普遍適用例如《公司法》第一八九條第一款規定,如發生當事人認為程序或決議方法有誤,訴請法院撤銷原決議,但法院認定「其違反之事實非屬重大且於決議無影響者,得駁回其請求」。葉俊榮若認為遴選「瑕疵」在蔡明興而非管中閔,而蔡明興迴避與否無法改變選舉結果,只算是一個「無害錯誤」;那麼,遴委會不妨借用此一法理,重新要求教育部接受遴選結果,教育部應該沒有理由不接受吧?
教育部從最初的磨刀霍霍,演變成如今的「不是拔管是拔蔡」,顯示整起事件何其荒唐。當初各部會將所有責任歸咎於管中閔一人,從獨董爭議到赴陸講學、論文抄襲,各部會皆裝模作樣地參與意見,炮製出無數罪名,還有勞北檢大陣仗約談各方人士。直到發現當時任內政部長的葉俊榮、教育部長的吳茂昆都中箭,最後李遠哲還來加碼一腳稱「台大沒有能力選出一流校長」,政壇的闇黑勢力難以想像
拔管事件演至今天,與其說台大需要一個「校長」,不如說蔡政府及教育部需要一個「下台階」原因是,台灣社會有目共睹,蔡政府如何利用權勢侵犯大學自主,如何濫用法理拔除異己;明明已犧牲了兩名教育部長,還不肯道歉認錯,非要台大幫它端出一個下台階無論如何,從「拔管」變「拔蔡」的髮夾彎,已證明蔡政府的心虛及理屈;葉俊榮拋出的這球,就看遴委會怎麼踢回去了

【即時短評】那些張天欽們正在侵蝕台灣民主

.【即時短評】神邏輯?蔡英文罵假新聞 真訊息卻急抽掉
.【即時短評】那些張天欽們正在侵蝕台灣民主

.【重磅快評】聽見駐日外交人員以死發出的無言抗議
.【即時短評】陸方拉力大 不容蔡政府小覷
.【重磅快評】看清陳景峻帶笑請辭背後的選舉操作
.【重磅快評】「不泊靠不駐軍」 美國擺明不想被拖下水
.【即時短評】促轉會形象重挫 民進黨卻沒在怕?
.【即時短評】昨日東廠 今日的促轉會
.【重磅快評】換批廠衛 血滴子就會耍得溫良恭儉讓?
.【即時短評】「畫鬼最易」 葉俊榮的第三條路
.【即時短評】東澳—南澳納蘇花改 交部幫誰買票?
.【即時短評】從氣到發抖的爆料者身上 才見轉型正義
.【重磅快評】東廠罪惡 需要東廠者更是首惡
.【即時短評】最強豬隊友? 蘇貞昌撂重話 注定張天欽必辭
.【重磅快評】促轉會走鐘 民進黨促轉最惡劣的例子
.【即時短評】促轉會「出師未捷」名先臭
.【即時短評】假轉型正義追殺政敵 綠色正義再創傷痕
.【重磅快評】山竹來了 氣象預報應包括淹水、天坑嗎?
.【即時短評】龍燕團隊各有失分 別再有豬隊友了
.【重磅快評】蔡政府處理慰安婦銅像事件犯了三個錯
.【重磅快評】圓山飯店改名「金絲貓大酒店」?
.【即時短評】政府噤聲 慰安婦的轉型正義在哪裡?
.【重磅快評】從日本角度看謝長廷 究竟助日或蛀日?
.【即時短評】處理白色恐怖和慰安婦 民進黨兩套標準
.【重磅快評】日人侵門踏戶 謝長廷續當「助日代表」?
.【即時短評】地不夠 想拚2025太陽光電到20GW恐難達標







【即時短評】那些張天欽們正在侵蝕台灣民主


2018-09-15 11:28 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張天欽被爆出「東廠」事件,請辭促轉會副主委。圖/聯合報資料照
國民黨立委14日前往監察院告發張天欽等人,在監院門口高喊「廢東廠」,也要求行政院長賴清德下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蔡政府創設促轉會,它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原本就備受質疑,張天欽的「東廠說」正好坐實外界的疑慮。張天欽偏頗的言行,固然是「人」的問題,但促轉會跳脫社會對正當程序的想像,在「法」上也有爭議,「法」的問題與「人」的問題交互影響,讓促轉會成為成為完全不受監督的「憲政怪獸」。
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將轉型正義視為重要任務,陸續以國會席次優勢,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及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並設置黨產會、促轉會等所謂的「獨立機關以促轉會為例,雖是隸屬行政院的二級獨立機關,但卻排除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及行政院組織法規範
促轉會為了完成調查的「目的」,可派員前往有關機關、團體、事業或個人的辦公處等場所調查或勘驗。促轉會擁有極高的強制調查權,但卻不受任何形式的監督,已成為未經憲法授權的「黑機關」而這個超越司法的太上機關,正在侵蝕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
促轉條例通過之前,法界、學界與輿論早已多次示警,促轉會掛牌上路後,實際上也依問題重重的促轉條例行事。事實上,如果缺乏正當程序,促轉會的調查只是印證了「毒樹果理論」:如果證據來源(樹)受到汙染,那麼任何得的證據(果)也是被汙染的
最近期的例子是,促轉會成員只憑一紙公文,就想強行搜索國民黨智庫;這種違法濫權的行為,到底是去除威權,還是再造新威權?
一個自詡為追求正義的機關,卻不斷透過不正義的手段行事手段上的不正義,源自偏頗的心態,例如「張天欽們」毫不掩飾的政治算計與復仇式言行原本應以社會和解做為轉型正義最終目的核心價值,也被清算與挑起仇恨取而代之
追求轉型正義,還給受害人真相與促進和解的的目標不應停止。但促轉會的正當性已大打折扣,未來是否人事改組也已非重點,「張天欽效應」不會就此停止,未來促轉會的任何調查動作,及最終作出的調查報告,公信力都將備受質疑,促轉會的下一步是回歸良心專業或持續妄為,考驗掌權者智慧。








【即時短評】神邏輯?蔡英文罵假新聞 真訊息卻急抽掉


2018-09-15 17:49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駐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右)接待屏東縣長潘孟安(左二)一行人。圖/截自台日關係協會


今天總統蔡英文中部輔選,痛批假新聞、假消息亂傳,是有組織的攻擊,然在同一時刻,外交部官網的「外館消息」屏東縣長潘孟安率團9月5日在大阪進行觀光推廣座談及交流活動,卻被發現無預警遭撤下這一來一往,點出了民進黨對於新聞(或訊息)的神邏輯,「對己不利都是假新聞,萬一是真的就快撤。」
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假新聞訊息充斥,川普也不斷痛罵特定媒體是「fake news」;蔡英文今天指出,臉書、LINE等假消息、假新聞亂傳,這些不是「台灣人自己弄的,是外面的人有組織有目的攻擊」,甚至點名來自於對岸,川普那招,難道蔡英文要學起來了嗎?
只是今天蔡英文才剛講要嚴查假新聞,外交部立刻就打臉她,屏東縣長潘孟安在9月5日日本飽受風災之苦、台旅客受困關西機場之怨,率團前往大阪參訪,大阪辦事處故處長蘇啟誠還去陪伴,這個消息9月7日原本放上外交部網頁「外館消息」中,日前蘇啟誠因不堪外界指責救援不力而輕生,昨天屏東縣府就建議撤下,然後外交部真的照辦
屏東縣府怕甚麼?外交部怕甚麼?外交部撤了消息,還對外說是屏東縣政府要求,而屏東縣政府則說只是建議、避免二度傷害;開甚麼玩笑?兩邊都把老百姓當白癡嗎?撤下這則訊息,其實就是怕外界責怪大阪代表處忙著救台旅客之際,屏東縣府還跑去玩影響救災,而影響民進黨的選情
掌控媒體、封鎖消息,只會出現在落後或不民主的國家,今天,總統講的是一回事,外交部做的又是一回事,同一天兩相對比,格外諷刺,尤其選舉將至,一個政府說的跟做的大相逕庭,實在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理解。

聯合筆記/國防預算不夠?其實是美賺得不夠

.美中拉美較勁 台灣別當棋子
.促轉會醜聞 假借正義 整肅異己
.促轉會張天欽打侯 轉型正義「練肖話」
.駐大阪處長輕生…缺急難SOP 更傷民主問責
.台大校長遴選案/葉部長,依法行政是唯一的路
.聯合筆記/國防預算不夠?其實是美賺得不夠
.精準氣象預報 從完整人才培育做起
.新莊工地大火 燒出消安老問題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國防預算不夠?其實是美賺得不夠


2018-09-14 23:37 聯合報  賴昭穎
伍華德新書「恐懼:川普入主白宮」封面。 (美聯社資料照片)


揭發美國故總統尼克森水門案的「華盛頓郵報」記者伍華德,日前出版「恐懼:川普入主白宮」新書,提到川普曾在一場會議中質問,「說說看,透過保護台灣,我們得到什麼?」
商人出身的川普,把他經營企業那一套的成本效益概念套用在治國,相關例子在他成為白宮主人後屢見不鮮,國人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他在就職前和總統蔡英文通話後,面對質疑時推文說,「美國出售台灣數十億美元軍備,但我卻不應該接一通祝賀電話。」川普的回應雖是反諷,卻也透露出他的交易式外交思維
按照伍華德新書披露的內容,川普是在今年初的一場會議中,質疑美國「保護」台灣的價值何在。顯然從民國105年(二O一六年)十二月的「川蔡通話」迄今,川普對美台關係的現狀是有意見的,不是美國給得太多,就是台灣做的太少。
而川普的質疑,和多數美國人一樣美國皮尤(Pew)研究中心八月底曾公布美國民眾對中國大陸態度的最新民調,其中大陸與台灣的緊張情勢,是民眾關切程度最低的事
川普上台以來,要求北約、日本、南韓等盟邦增加防衛支出,順便推動他的「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政策。這些美國的條約盟邦被迫埋單,台灣不是美國的條約盟邦,更不能沒有正面回應,儘管政府已增加明年編列的國防預算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日前意有所指的說,台灣對維護自身安全必須做得更多,這包括確保足夠的國防預算
台美雖然沒有邦交,但雙邊關係從經貿、軍事、文化、教育等十分廣泛,但面對大陸壓力,軍事可說是最關鍵的,台灣長期透過對美採購軍備串起來的軍事交流網絡,讓雙方具有準軍事同盟關係
從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到川普的印太戰略,都有台灣角色,但考量美中台關係特殊性,美軍又不願意無端被捲入台海,因此歐、川政府一方面鼓勵兩岸對話避免衝突,一方面敦促台北當局增加國防預算,目的就是要台北多負擔自我防衛責任
弔詭的是,蔡政府的外交大戰略是聯合美日抗中,卻又要推動國防自主,但在資源有限情況下,此舉卻可能相對排擠我對美軍購能力,難怪美方關切我國防預算不夠多表面上,美方擔心台灣國防預算不夠多,但實際上更在意的恐怕是錢落入誰的口袋

陳亮恭/極端氣候下超高齡社會的永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陳亮恭/極端氣候下超高齡社會的永續
.王正方/瘋癲之城的自戀狂
.周行一/斑馬線上的老虎
.林祖嘉/申請居住證有那麼嚴重嗎?
.黃介正/「韜光養晦」還要不要?
.薛承泰/寡婦經濟學

.王健壯/如果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楊國樞
.嚴震生/從馬侃懸缺席次看政治任命
.馬凱/誰來解救AI浩劫?
.洪蘭/防失智為何要學新東西?
.方祖涵/棒球日子的簡單美好
.盛治仁/留給未來世代的政治典範
.蘇起/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

.葉銀華/金融帳連續淨流出的真相
.劉維公/孤獨是可怕的社會病毒







陳亮恭/極端氣候下超高齡社會的永續


2018-09-14 23:46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台灣8年後將邁入超高齡社會、2060年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國家,屆時我們的城市環境設計符合高齡族群的需求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不是氣象達人,也不懂得天氣預報與治水,但發生在民國92年(二○○三年)的歐洲熱浪改變了法國高齡照護體系,或許也是我國的重要課題
未曾經歷酷暑的歐洲,在民國92年(二○○三年)時遭受一五四○年以來最強熱浪襲擊,約有七萬人因酷暑而喪生,其中一萬五千人集中在熱浪襲擊最嚴重的法國熱浪過後,法國政府啟動連串作為,探討因熱浪而死亡居民特質,發現絕大多數死者皆是獨居高齡者
法國啟動健康照護體系與社區的改革,除提升民眾對於熱浪的警覺外,也強化社區高齡照護體系,而民國95年(○六年)法國再遭熱浪襲擊,造成的高齡者死亡顯著下降。雖然與極端氣候無關,日本東北三一一大地震發生時,該地區高齡人口比率約廿三%,最終死亡居民中將近六成是高齡者。在經歷相同的環境災變時,即使有著相同的救助服務,高齡者仍具有較高健康風險,也較難以從環境災難中回復生活。
這些例子都構成超高齡社會的威脅,歐盟在民國101年(一二年)發展出「活躍老化指數」,用以全方位評估社會制度與政策,是否能有效支持高齡者,內容包含中高齡就業、長者社會參與、獨立且安全的健康生活及環境強化活躍老化的能力等四面向,其中安全健康生活中細項指標,甚至包含評估長者居家空調。
聯合國推動的國家永續發展指標中訂有十七項目標,包括社會平等、貧窮、環境、企業與經濟發展與城市永續發展等,而永續發展城市應該要能提供充足、安全且可負擔的住居、交通設施及公共環境,這三項對於超高齡社會城市居民而言,是極其重要的議題。這些議題在極端氣候環境下更顯挑戰,城市設計規劃要能因應寒冷、酷暑,乃至強降雨外,還有因氣候變遷對高齡者所產生的健康風險,這些都是城市永續發展的挑戰。
我國六都人口約占全國七成,而台北市高齡人口接近十六%,成為全國最高齡城市,由歐美經驗觀之,城市人口高齡化現象將更為迅速也更具規模
過去城市規劃是以學區為核心,向外延伸生活圈,行人步行空間在經濟發展目標下被犧牲,在人口結構轉變下,以學區為中心建構社區思維需要翻轉,因為學區鄰近的居民相對較年輕,社區生活機能設計繞著學區建設,許多高齡者卻居住於環境欠佳的老舊公寓社區。環境因素為年邁長輩帶來更多困難,現今雖有居家醫療協助其就醫,但整體維持自立生活基本條件卻仍舊不足,這樣的情境在極端氣候下更增添長者安居的壓力。
人口高齡化是全面性的社會挑戰,絕非危言聳聽,加上氣候與環境變異,原本健康弱勢族群更為辛苦,家庭人口結構轉變也減少了家庭照顧的能力。城市規劃改變非短期可及,政策的推動需要額外關注長者在此環境下的困境,強化社區與高齡長者的身心韌性,使其面對環境變遷挑戰能降低風險,而城市設計也須依未來城市居民樣貌修正,讓不分年齡層的人都能擁有安全且可負擔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