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習近平戰鬥內閣財經布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152/web/ 

◆  聯合報黑白集/高端的本土價值有中資
◆  聯合報社論/市場阿嬤一語道破,蔡英文卻懵無所感?
◆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習近平戰鬥內閣財經布局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習近平戰鬥內閣財經布局


2022-10-26 02:19  經濟日報/  社論
習近平。新華社



中共20大後,習近平大權完全掌控,他親手挑選的財經領導班子,要應對當前內外夾擊艱困重重的經濟局面。從人事安排來看,包括李強升任總理,常務副總理是新常委丁薛祥,接替韓正分管發展改革、財政等工作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出任副總理,接替劉鶴分管金融、科技及對美貿易談判等工作,他們能不能擔起經濟發展的重任?習近平對他們的任務期待,又是甚麼?

習近平在民國一O九年(2020年)時,宣稱要在民國一二四年(2035年)時,將中國的經濟翻倍,這意味著在這15年,每年的經濟都要成長5%以上,今年原來的目標5.5%,現在看來僅有不到3%,而這不僅是因為疫情;即使明年疫情解禁,由於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國際對中國大陸的科技限制,經濟發展速度大幅下滑,中國經濟要超越美國,估計的黃金交叉要晚到民國一二二年(2033年)。

中國經歷了幾十年的快速成長,如今必須實施結構性改革,才能繼續維持成長速度;習近平自從民國一O一年(2012年)掌權後,剛開始也提倡「全面深化改革」,甚至在18大的三中全會上表示要推行市場化和國企的改革,但是在經歷了民國一O四年(2015年)的股災之後,習近平開始對自由市場產生懷疑。

早在20大之前,習雖然說「改革開放」,政策方向反其道而行,「國進民退」,讓國營企業凌駕在私人企業之上,甚至朝向黨與國家對企業的完全控制,習常提的是實體經濟,對於虛擬經濟,直覺上認為是投機的,去年開始打擊互聯網科技業,導致網路科技由蓬勃走向沉寂,滴滴打車與字節跳動要到美國上市,都受到攔阻,馬雲、馬化騰被迫退出他們手創的企業。

西方很多人相信,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之所以能穩穩地把握著權力,是因為中共和中國人民之間存在著「經濟契約」的默契,即中共控制一切政治權力,用以交換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但習近平上台後,不再背書這個契約。

十年前他提出「中華復興夢」,就是要以民族主義為替代,20大報告中,更不斷提出國家安全的威脅,強調以美國為首的外國敵對勢力試圖要壓制中國,因此,中國需要自立自強,這樣就不會依賴外國科技;中國大陸需要增加以國內循環為主,這樣就不會被外國貿易制裁而受害;與其經濟增長,習近平更重視分配問題,他在報告中宣告下一步將帶領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並首度提出「規範財富累積制度」。

財經班子中領頭是總理李強,他完全配合習近平政策,上海封城民怨沸騰,並沒有因此毀掉李強的政治生涯,因為他聽命行事。在美中關係惡化時,李強建立上海科創板並引進特斯拉到上海設廠都是經濟政績長三角外商的印象是,李強是習的心腹,也不反商,在上海商界口碑並不差。

丁薛祥的經歷其實並不在財經,他除了擔任過上海市閘北區區長,從未真正主政一方,主要經歷基本上就是秘書工作包括上海市委秘書長中辦主任等,可是他的角色是監軍,確保習的政策都夠100%履行。

真正規劃執行的重擔是在何立峰身上,他任發改委主任多年,發改委職司負責起草中國五年計畫並對全國的大型投資項目進行嚴格管控是國務院最重要的幕僚單位,甚至有小國務院之稱,更重要的是,他深獲習近平信任,習每次國內外訪問何立峰幾乎都在身邊陪同,未來升任副總理之後,責任與權力會更加重。

在習的財經布局中,令人不解的是,為何沒有讓副總理劉鶴留任?如果以「戰鬥內閣」來看習近平的政治局,就很清礎了。劉鶴專長在對外經貿談判,折衝妥協,本來就會兩邊不是人,尤其川普對大陸貿易戰期間,劉鶴被國內罵成「賣國賊」,習近平與他關係再好,在「戰鬥內閣」內勢必格格不入,恐怕也很難留用他,由此可見習未來的經濟政策,將不再是我們所熟悉過去的形貌。













聯合報黑白集/高端的本土價值有中資


2022-10-26 05:52  聯合報/   黑白集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爆料,高端二期臨床試驗找陸資公司處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委邱臣遠踢爆,高端疫苗二期臨床試驗,竟委由中資公司進行。衛福部長薛瑞元推稱「不知道」,說那是高端的事。網民炸鍋,質疑政府宣稱國產疫苗是「戰略物資」,為何交給中資企業處理?薛瑞元輕巧卸責,那些因愛台奉獻手臂乃至生命的民眾,情何以堪?

高端二期試驗委由美商丘以思進行,巧的是,總公司旋即被上海企業購併。該企業的營運背景,符合經濟部對「中資」的認定。高端正申請延長 EUA,邱臣遠追問「能否委託中資業者處理國產疫苗」,薛瑞元無法回答。

去年疫情大爆發,蔡政府抹紅郭台銘,阻撓購捐上海企業代理的 BNT。但衛福部卻催高端簽約,採購由上海企業進行試驗的國產疫苗。蔡政府行銷高端,把疫苗當成忠誠試劑,將反對政治干預科學者貼標「中共同路人」。當高端被揭發是「中共自己人」操盤二期,原來護航的蔡政府才是叛徒。

綠營用台灣價值遮掩高端欠缺效用的事實,諷刺的是,這本土價值竟靠中資企業儲值。蔡政府執政,兩岸交流中斷,但中科院買淘寶陸貨造飛彈,「國產疫苗」委託中資業者作臨床。官商勾結透過大陸服務海撈公帑,卻叫人民準備打仗。

陳時中自吹擁有抗中保台 DNA,叫對手表態。他其實應先交代:擔任指揮官,為何竟讓戰略物資被中資滲透?











聯合報社論/市場阿嬤一語道破,蔡英文卻懵無所感?


2022-10-26 05:50  聯合報/  社論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昨接受本報專訪,對於仇恨值高,他說,成績好的學生通常會被雞蛋裡挑骨頭。記者胡經周/攝影



仇恨值」是這次選舉新出現的名詞,是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專用。陳時中擔任防疫指揮官九百多天,其功過是非大家看在眼裡,民眾的好惡情緒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日積月累。但蔡總統卻認為他天縱英明,非要擠掉林佳龍,欽點陳時中參選首都市長,造成他今天屢在街頭被民眾嗆聲的窘境。那天,一名市場阿嬤的快人快語,當場道盡陳時中「仇恨值」的底蘊。

陳時中周日率綠營大隊人馬在北市龍泉市場掃街,因隊伍堵住狹窄的通道,引發菜籃族不滿。有名婦人當面向陳時中開嗆:「什麼嘛!踩著一萬多具屍體過去。民進黨讓它倒。」她又對著綠媒鏡頭發難:「民進黨不好,媒體都被你們控制。」然後,她擠開掃街隊伍說:「走開啦!這裡是我們的市場。」這段連環辣嗆,竟引來許多網民叫好,大讚市場阿嬤「不畏強權」,表達了基層人民最真實的聲音。

事實上,陳時中參選以來,已多次在街頭遭到民眾不友善的嗆聲,近日機率更加頻繁。有時,是他清晨在街頭用擴音機拜票,驚擾到附近居民的睡眠挨罵;有時,是民眾質疑他為何「三加十一會議沒有紀錄」;也有民眾罵他擋疫苗又擋市場,還有入出境管太嚴。這幾天,又有人嗆他「護航波波牙醫」,不滿其衛福部長時的決策。可見,陳時中的「仇恨值」並非虛構,且面向相當廣泛,與他的施政和作風都脫不了干係。

然而,龍泉市場阿嬤的一席話,前後雖只短短半分鐘,卻把仇恨值指向了另一層次。「踩著一萬多具屍體」之語,相當嚴厲,對陳時中未盡公平;畢竟那麼多人命的損失,未必都是他一人之責。市場阿嬤隨後提到「民進黨不好」、「媒體都被你們控制」云云,她追問的,其實就是一個更大的責任,那是民進黨中央執政必須概括承受的。這才是「仇恨值」的真相:陳時中被民進黨塑造成「防疫英雄」出來參選,卻又不斷推卸他應負責任;在這個「權力」與「責任」之間的偌大斷層,其實就是蔡政府的失職。

從台北街頭的民怨和四起的嗆聲看,陳時中的仇恨值顯然其來有自,而且強度極高,這也反映在民調上。然而,他自己未能及早意識到這個問題,連「英明」的蔡主席也理智受到蒙蔽,非要他以「強棒」姿態降臨首都,來考驗台北市民的忠誠與耐受力。正因陳時中的形象已經相當固定,他再怎麼改變「人設」,都一再鎩羽,無法贏回尊重。

更糟的是,陳時中除了防疫種下仇恨值,也深受蔡政府執政不得人心的拖累,他的政務官身分使這個包袱愈發沉重。蔡英文原本以為,只要民進黨全黨傾力輔選造勢,就能使陳時中神光罩頂,幫綠營奪回失去廿四年的首都市長寶座。然而,中央執政不得民心的因素,其實反而助燃市民對陳時中的反感,加深了對他的仇恨值。這點,從市場阿嬤的一番快評,已經一目了然。

林智堅和陳時中的提名,都是蔡英文的「神來一筆」,如今證明都是敗筆。這除了蔡主席的「識人之明」出了問題,更反映領導人對基層民意的疏離,對自己的施政缺乏敏感與反省,因而一再誤判。市場阿嬤的快語直批,之所以能引起那麼多社會共鳴,因為她在真實情境下說出了最直覺的感受。也因為在街頭當眾抒發,民進黨的民代、候選人、側翼、網軍都來不及摀住她的嘴巴,無法使她消音屏蔽。說穿了,「仇恨值」就是民怨;民眾對陳時中指揮防疫的不滿,堆疊著對蔡政府的霸道專斷之怒。


【專家之眼】陳亞蘭奪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合適嗎?

◆  【專家之眼】陳亞蘭奪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合適嗎?

◆  【專家之眼】習近平全面掌權準備戰鬥
◆  【專家之眼】政府失職 卻打算用浪浪生命承擔
◆  【專家之眼】掛著羊頭賣狗肉的綜合所得稅
◆  【專家之眼】深化開放、共行天下大道,也聽聽習總說法
◆  【專家之眼】習近平追求和平 美台高唱贊戰爭







【專家之眼】陳亞蘭奪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合適嗎?


2022-10-26 08:20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陳亞蘭以《嘉慶君遊臺灣》奪得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金鐘史上第一位入圍並獲「男主角獎」的女演員。記者沈昱嘉/攝影



今年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由陳亞蘭以《嘉慶君遊臺灣》奪得,成為金鐘史上第一位入圍並獲「男主角獎」的女演員。

男主角獎破天荒地由女性奪得,果然引起不小爭論。支持者認為,金鐘獎頒的是「男主角獎」,又不是「男演員獎」,而且陳亞蘭演技好,得獎實至名歸;反對者則質疑是政治正確,甚至有人酸因為拿不到女主角獎,演了男的就可以拿獎。

若就獎項名稱來看,女性和其他男性競爭男主角獎,並沒有什麼違規的問題。倒過來說,如果男性反串女角,照樣也有資格報名女主角獎。

回顧戲劇發展史,台上的男女與演員的性別,並沒有必然的關係。西方歌劇的反串就相當普遍,譬如莫札特《費加洛婚禮》的少男凱魯碧諾,就是由次女高音擔綱。中國傳統戲曲也出現過許多著名的「乾旦」(男演女)與「坤生」(女演男)。民國初年,熱戀中的京劇乾旦梅蘭芳坤生孟小冬,在台上雙雙反串一對夫妻,還曾傳為佳話。台灣早期三軍國劇競賽最佳生丑角全都是男女公平競爭,大家也習以為常。

然而,如果傳統戲曲搬上銀幕,並角逐金獎,則難免困擾。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轟動全台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於反串梁山伯的凌波太出色,不得獎說不過去。可是,無論是頒發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獎,都存在著矛盾。後來金馬獎評審乾脆頒給她最佳演員特別獎圓滿地解決問題可謂皆大歡喜

由此可見,電影、電視的戲劇獎項,戲中的男女與演員的性別,基本上已經一致化了。這種隱然約定俗成的慣例,一旦被打破,必然挑戰大家的三觀。否則,若僅就字面上來解釋獎項的定義,那麼當初電視歌仔戲受歡迎的時期,像楊麗花、葉青這麼唱作俱佳小生,早就可以拿最佳男主角獎了,何必等到現在才頒給陳亞蘭呢?

比較合理的解檡,是為了肯定陳亞蘭對推廣歌仔戲用心與貢獻。在電視歌仔戲沒落之際,她不惜賣掉三棟房子拍戲,也無怨無悔,如此力挽狂瀾於既倒,令人感佩,也值得獎勵。

只是,鼓勵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譬如文化部可以贊助拍戲,或者依據文資法,授予她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證書。既然要頒金鐘獎,不如比照凌波的模式,給她特別獎至少沒有犠牲其他男演員權益問題,而且聽起來更有榮譽感

假如相關單位真的那麼關心傳統戲曲,也許應該注意到,以前金鐘獎最佳傳統戲曲獎,如果恢復這個獎項,是不是目標更明確、效果更好?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傳統戲曲傳承已出現嚴重危機。根據報導,全國唯一培育戲曲人才的公立學校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如今京劇、歌仔戲及客家戲科都招不到足額學生,歌仔戲及客家戲科新生甚至只有個位數。長此以往,恐怕不久的將來,連要組織完整的戲班都有困難。

陳亞蘭說願意為了唯一來自台灣原生劇犧牲奉獻,相當難能可貴。但她可能忘記了,其實還有一個台灣原生劇種,就是客家採茶大戲,也需要積極的關切、保存與傳承。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機器碼到機器自動編碼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152/web/ 

◆  「英大利」的印裔首相
◆  請蔡總統呼籲:給美國人真民主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機器碼到機器自動編碼
◆  晶片禁令 矽盾恐成矽軟肋
◆  穩定兩岸 學美日溝通談判「謀和」
◆  習近平政治掛帥 台海更險峻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機器碼到機器自動編碼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目前盛行的電腦以二進位代碼表示指令和資料,各個 0或1就稱為一個位元,而執行檔乃一長串的位元組合。每種機型都有各自獨特的機器碼指令集,通常會將每四個位元合併成一個十六進位數,以利閱讀與撰寫,直到載入電腦時再轉為 0與1。

如果我們要電腦執行特定任務,就透過程式實現運算邏輯流程,這就如同食譜的烹調步驟一般。雖然我們可直接以機器碼設計程式,但因機器碼的數字編碼相當生硬乾澀,使得撰寫過程極為繁瑣且容易出錯,於是乎更接近人類思維的高階程式語言應運而生,如 C/C++、Java、Python、Swift 等。高階語言所撰寫的程式,可透過直譯或編譯的方式轉換成機器碼,以便在特定的機器上執行。

如今,程式設計能力已逐漸成為斜槓世代的必備技能之一。初學者從練習階段牙牙學語,到實務應用能琅琅上口,其間必然經歷了無數次的挑戰與磨練,包括熟諳開發者平台、掌握程式語言的語法及語意、培養程式偵錯技巧、建構完善測試資料等。在這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解題素養,讓所設計的程式能更快速精準完成任務。

值得留意的是,程式設計斜槓已不再為人們所專有,可自動撰寫程式的人工智慧軟體已日漸嶄露頭角,如 AlphaCode、CodeWhisperer、OpenAI Codex、GitHub Copilot 等。

今年二月,AlphaCode 在參加十場 Codeforces 網站所舉辦線上程式競賽後證實,它大約排名在五千多位參賽者的中間位置,展現了不落人後的程式解題能力。根據 Codeforces 的估算,彼時 AlphaCode 的等級分大約是一三○○,已強過新手(Newbie),算是學徒(Pupil)等級。雖然離專家(Specialist)的門檻一四○○已很近,但離該網站第一好手 tourist 的等級分三,九一二仍相去甚遠。

GitHub 是網路最大的程式碼代管服務平台,登錄了超過八千萬名的程式開發者,以及兩億個程式碼倉儲。今年六月,GitHub Copilot 推出付費機制,讓程式設計者能與它搭檔,加速開發速度。在撰寫程式的過程中,它會依據需求自動建議合適的程式碼,讓程式設計者省下不少開發時間。

然而,十月中旬有位美國教授發現,GitHub Copilot 將他所撰寫的程式碼整碗捧去給使用者,如此行徑不僅有違反著作權之虞,也將陷無辜的使用者於不義。唉!天下程式一大抄,沒想到不只人抄人,到最後就連機器也抄人。

無論如何,自動撰寫程式軟體終將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自電腦問世以來,從機器碼機器自動編碼,我們共同見證了人類層層疊加的智慧結晶。











「英大利」的印裔首相


2022-10-26 05:47  聯合報/黃琛瑜/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台北市)



廿四日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結果出爐,蘇納克獲勝成為英國第五十七任首相,亦為英國史上首位非白人首相。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脫歐公投後,迄今六年英國首相已四度換將。前首相特拉斯上任四十五天因政策失誤下台,創下史上任期最短首相紀錄。近年英國政權更迭頻仍,迥異於過去相對穩定的政治生態。英國雜誌《經濟學人》針對特拉斯去職引發的政治危機,將英國與二戰後內閣平均壽命約一年的義大利相比,譏諷英國成為政治不穩的「英大利」(Britaly)。

蘇納克於新冠疫情間出任財相,透過一系列補助措施,帶領英國度過經濟危機,成為備受矚目政治新星。能言善道、富個人魅力的蘇納克,迅速崛起為保守黨政治金童。前次保守黨黨魁選舉中,蘇納克於下院保守黨議員投票的五輪投票領先對手特拉斯,凸顯蘇納克在保守黨下院同僚中的高人氣。

此外,蘇納克與卡麥隆、特拉斯等前首相,皆為牛津大學哲學政治經濟課程畢業生。該課程聲譽卓著,享英國首相搖籃美譽。精英教育背景,使蘇納克手握通往唐寧街十號的入門票。

蘇納克成為英國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象徵英國多元族群政治里程碑包容與排斥,一直是英國接納外來移民矛盾特性

就包容而論,英國為歐洲國家中,移民比例較高國家。英國六千七百萬人口中外來移民占總人口約十四%。特別是,大英帝國時期,英國與有許多海外殖民地。帝國瓦解後,英國仍然能吸引世界各地海外殖民地的移民。根據統計,英國印度裔人口,約一百四十萬,占英國總人口約二點三%。此外,英國脫歐前,亦吸引不少歐盟國家移民。民國九十三至一○三年(二○○四至二○一四年)間,約近二百萬歐盟移民落腳英國移民問題亦為引發英國脫歐關鍵因素之一

就排斥而言,英國對於自身民族,始終具有高度優越感。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脫歐公投前,英國是歐盟國家中認同「自己是歐洲人比率最低國家,且是歐盟國家中國家認同感最高者

蘇納克的移民後代背景,亦引發關於他「不是英國人」或「不夠英國」的嘲諷。蘇納克嘗言:「我是英國公民,也是驕傲的印度教徒」。揆諸歷史,英國由多元族群相互融合而成,包括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及其他外國移民等,共同構成今日英國人的圖像。

何謂英國人」?英國出現首位印度裔首相,不僅激發英國人對於自身國家多元族群理解與反思,亦見證日不落帝國起落間,英國與昔日殖民地國家的相互改變













請蔡總統呼籲:給美國人真民主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陸續/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前院長(桃園市)



第十一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在台北舉行。「世界民主運動」於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在美國民主基金會贊助下成立;而美國民主基金會則是依據美國前總統雷根所推動的「民主計畫成立其目的在促進美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民主。為什麼只有「美國以外」?美國本身呢?

美國的民主從沒設計成符合民主」,這是哈佛大學教授路易梅南德今年八月發表於紐約客》的文章標題。梅南德告訴讀者「美國政府從來都不是民治by the people)的政府」;真正的醜聞是這一切都合乎美國憲法。

以公投治理國家的直接民主固然不切實際,代議制度如果無法讓每一個公民都能有同等權力表達其選擇,也違反了民主的基本公平原則。梅南德以人口五十四萬懷俄明州與人口三千九百萬加州各有兩位參議員為例,說明了美國憲法違反民主公平原則原始設計。除了憲法(含美國權利法案)阻礙直接民主的根本設計問題外,梅南德也指明美國許多州,透過選區劃分以及要求身分證明等增加弱勢族群投票困難的技術性障礙,顯示美國相當數量的掌權者從未誠實的想要實行民主。

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三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亞斯洽蒙克副教授在《大西洋雜誌發表文章美國不是一個民主國家」。蒙克以麻州牛津鎮居民試圖將已私有化的自來水公司收回鎮營,以降低過高水費的失敗案例起頭,說明牛津鎮居民對民主程序失去信任。

蒙克接著對馬丁吉倫斯班傑明佩吉兩位教授關於美國國會立法的論文(這篇論文分析美國自民國七十至九十一年(一九八一至二○○二年)共一,七七九件國會通過法案,發現頂端百分之十富有經濟菁英支持的法案占比達百分之七十八;一般公民支持的法案僅有百分之五,且這些法案恰好是頂端富人也支持的),討論美國媒體的不同反應;並以聯合公民聯邦選舉專員會案,美國最高法院判決主張限制政治獻金是違反言論自由為例證明金錢對美國民主制度的腐蝕與破壞。蒙克最後以川普當選總統,對各方不同解釋的討論,提出美國大眾必須面對美國民主全面改革

今年五月哈佛大學吉爾勒波爾教授以「憲法對墮胎當然沒什麼好說的」為題,針對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因美國憲法很少討論墮胎表示震驚,於《紐約客》提出看法。勒波爾說,這份於一八七八年由五十五位男人起草的文件,完全沒有提到女人。這些男人在寫下「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We the People)」時,女人是沒有任何地位的。阿利托大法官的意見:「憲法沒有提到墮胎,沒有任何憲法條文隱含對此一權利的保障」,其結果是至少二十個州的女人墮胎就犯罪

除了以上三篇文章,關於美國民主從立國開始就充滿各種問題的書籍與論述不勝枚舉。建議蔡總統藉此次「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召開的機會,呼籲各國與會代表修訂宗旨,將「促進美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民主」中的「美國以外文字刪除讓被壓迫被歧視的美國人民也有可能得到解救












晶片禁令 矽盾恐成矽軟肋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



美國商業部宣布一系列對中晶片管制措施後,股市大跌,台積電兩日市值蒸發近一兆,總裁魏哲家還罕見「鼓勵員工休假」,引起各種揣測,雖然台積電表示是希望員工休假充電後再繼續努力,仍讓社會議論紛紛。

不過,面對美國對中晶片禁令,不同於業界的戒慎恐懼,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衝擊不至於過大」。部分人則對大陸被「鎖喉」、「卡脖子」暗自竊喜,部分媒體也將此舉解釋為轉單台灣的利多。

捨棄官僚思維意識形態來嚴肅看待,民國九十年(二○○一年)澳洲記者艾迪森在其《矽盾:台灣最堅強的國防》一書中主張,因台灣晶圓科技地位舉足輕重,對岸軍事犯台將嚴重干擾全球相關供應鏈,必然引發以美為首的聯合介入保護,如同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聯合國部隊出兵伊拉克以保障科威特石油供應,從而將遏阻大陸動武意圖。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於 CBS 專訪時亦曾詮釋:「由於全球都依賴台灣之高科技產業的協作,因此,世界會確保戰爭不會在此區域爆發,否則就會損及各國的利益」。

然此看法實仁智互見。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曾撰文引述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刊登的「矽盾對台灣和美國是一項危險」。該文即認「矽盾」乃過時概念,並警告如台灣的脆弱激發大陸的攻擊,美國干預也無法提供足夠保護時,「雙重遏阻」就成了「雙重災難」。

可預見短期內,對岸將因高階晶片短缺陷入科技發展瓶頸。萬一導致生產窒息斷鏈危機,而資源稀缺又往往是開戰導火線,筆者擔心是否會刺激其鋌而走險,提前解決「台灣問題」?清法戰役時法軍為煤礦補給攻占基隆,日本曾因石油、鋼鐵禁運偷襲珍珠港,皆殷鑑不遠。果此,「矽盾」豈非反成了「矽軟肋」?這或許是不顧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大聲勸阻,美方仍執意要求台積電海外設廠以分散風險的主因。

惟從我方利益與長期效應分析,轉移生產基地終要面對高昂成本支出侵蝕獲利產業聚落出走技術與人才外流等問題。受制於禁令,台廠接單已被迫限縮,丟掉廣大市場,如日前台積電決停止供貨上海壁仞智能,現在又「鼓勵員工休假」。更讓人憂心的是,受此打擊,難保不會激發對岸加速實現半導體與晶片自主,大幅降低對台經貿依賴。屆時我方倘不能技術升級,保持領先優勢,不僅期待的轉單受惠將化為泡影,恐還得防備紅色供應鏈崛起,分食搶奪訂單。整體產業茍因此營收元氣大傷,喪失競爭力,又何來「矽盾」可言?

中共二十大後籌組類似「戰時內閣」,對我威脅加劇。倘如上推論,我長期「矽盾」未來受美政策影響亦遭削弱。台灣處夾縫當中,再不思改善兩岸關係,扮演槓桿支點緩和中美對抗,不知我主事的政府官員,還能老神在在多久?











穩定兩岸 學美日溝通談判「謀和」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左正東/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呼籲政府應避戰謀和,引發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對「謀和」主張的強烈批判。本來個人政治信仰鐘鼎山林,無需特別陟罰臧否。但曹興誠對「謀和」的批判,乃至以「習近平連胡錦濤都無法謀和,怎麼可能會跟馬英九謀和」拒絕「謀和」之路,實在邏輯荒謬,而且背離國際潮流,政府若繼續以此逃避「謀和」的責任,恐怕真要誤人誤國。

不可否認,每個國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政治競爭,各國領導人對於國內競爭對手採取的做法也各自不同。但國際規則的假設是無論各國體制如何,只要遵循共同規則,國家間就可以和平相處。所謂的「謀和」是強調溝通談判的外交手段,而外交正是用和平方式讓體制不同的各國遵守國際規則的藝術,也是國際社會過去數百年累積的重大成就。如果我們因為不贊同他國的統治風格就排除外交手段,反而違背國際社會追求和平的基本準則。

指責中共無法對話,從而否定溝通談判的價值,正是過去數年民進黨兩岸路線的核心。當然,中共為兩岸對話設下條件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自疫情以來民進黨對兩岸交流設下種種限制、對參與兩岸交流者持續道德批判,又何嘗不是棄絕交流對話的自廢武功之舉。數周前政府一位資深官員對路透表示,大陸對台軍事施壓是為壓迫台灣上談判桌,而我政府絕不會與對岸進行談判。近日國安局長再度聲言對岸要以戰逼談,隱然將談判視為投降的代名詞,和曹興誠所言殊途同歸。

然而,這樣的想法與美日當前的外交路線彼此扞格。

其實,習近平打破兩任限制早有跡可循,但是,拜登政府推動與大陸當局進行高層對話的努力從不間斷。除展開外交國防部門主管與大陸對口的直接溝通,拜登更已和習近平進行兩次通話三次視訊會晤。雖然自八月裴洛西訪台後,大陸中斷與美方八個工作層次對話,但拜登政府仍不斷試圖恢復高層對話。正如美方一貫說法,拜登政府的政策是持續和中國大陸激烈競爭,但在雙方利益相符的領域尋求合作。

習近平連任總書記後,儘管外界預期未來中國大陸可能採取更為強硬的外交路線,但是美方仍持續推動拜登與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高峰會會面。一般認為,拜登擔任副總統時和習近平互動所累積的友誼,有助於穩定持續惡化的美中關係,避免雙方滑向衝突。無獨有偶,日經新聞近日也揭露,岸田首相正努力建立和習近平間的直接溝通管道,而過去一段時間雙方在岸田染疫和四川地震時相互慰問,以及在建交周年時相互祝賀,已為直接溝通累積互信。

對於美日競相尋求與北京對話,我們應該樂觀其成,因為穩定的美中關係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有力保障。不僅如此,我們更應仿效美日,創造開啟官方互動的客觀環境,並結合民間的交流力量,運用對話溝通淡化分歧,通過官方談判解決分歧。聽起來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與備戰並行不悖的「謀和」正途,也是和平解決台海危機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政治掛帥 台海更險峻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李永騰/空中大學公行系教授、海基會前顧問(新北市)
中共20大落幕,新修正通過的黨章寫入反台獨並強調防範風險。(中新社提供)



中共廿大閉幕,新出爐的政治局常委與政治局委員名單跌破多數專家的眼鏡!政治局常委清一色習家軍,打破了過去從鄧小平時代建立的「七上八下」、「集體領導」、「隔代指定接班」的潛規則。習近平透過政治局的「政治清零」,讓中共集體領導傳統壽終正寢進入一言堂獨裁政治

廿大人事的出爐,標誌「講政治、輕經濟」的路線正式上路。自一九八○年代,中國轉型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為重中之重,政治報告主談改革開放,刻意降調政治意識。但到廿大政治報告開篇就強調「十年來,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通篇大談意識形態。中共回歸馬列毛的政治路線,使中國已下滑的經濟雪上加霜。

十年前,習近平從胡錦濤手中接下的,是一個十年平均成長率約百分之十的經濟體。在胡的任期內,中國 GDP 先後超越德國、日本,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經濟大國。但習上任後,中國經濟明顯下行。習第二個任期中,先是爆發中美貿易戰,隨後北京當局監管整治網路平台經濟與民營企業,以及嚴格的防疫封鎖,導致中國經濟成長率民國一○九年(二○二○年)陡降至二點三%,創民國六十六年(一九七七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世界各國紛紛開放國境,習近平則堅持「動態清零」,加上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升息等諸多外部不利因素,再度重創中國經濟。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大幅下調至二點八%。在習近平即將展開第三個五年任期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普遍悲觀。

從習近平政治掛帥路線來看,中共將繼續堅持動態清零、加強監管資本與共同富裕等政策,加上層出不窮的爛尾樓、村鎮銀行金融危機、失業率攀升,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發展都不樂觀。從中共高層人事布局來看,習近平意圖至少再做兩任十年。一旦失去經濟表現的統治正當性,習近平要尋求第四任,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名,統一台灣成為轉移焦點最佳藉口。

此外,新一屆中央軍委出爐,習近平藉改組軍方高層釋放訊息:敢於鬥爭、劍指台灣。連任的軍委會副主席張又俠,有過兩次的中越戰爭實戰經驗。新任副主席何衛東具有福建三十一集團軍背景,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發動圍台軍演,當時就是由何衛東策劃。顯然未來五年,台灣將是解放軍針對的重點。

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下的未來五到十年:一、經濟前景悲觀,習近平有發動台海戰爭轉移焦點的誘因;二、中國軍事布局劍指台美,做鬥爭戰備打算;三、習獨裁統治除掉黨內潛在制衡,決策風險與不確定性大大提高。很不幸的,上述三項因素交織,台海情勢必然更加險峻。

對台灣而言,香港反送中之後,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在台灣社會沒有市場;而抗中保台口號也無助於化解兩岸兵凶戰危。第三任的習近平政權,將是台灣社會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在中美對抗的大局下,朝野應超越統獨藍綠立場,除了備戰之外,更應尋求趨吉避凶的台灣共識方案,以保衛中華民國自由民主體制,不被極權體制清零!



蘇益仁/由高端疫苗看台灣生醫產業發展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蘇益仁/由高端疫苗看台灣生醫產業發展
◆  沈呂巡/從美國解密史料看聯合國排我案
◆  廖元豪/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是「種族歧視」嗎?






蘇益仁/由高端疫苗看台灣生醫產業發展


2022-10-26 05:48  聯合報/ 蘇益仁(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國衛院名譽研究員)



高端新冠疫苗於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六月完成二期臨床期中分析,經食藥署緊急授權 EUA 核可使用。但至今近一年半以來,初期在 EUA 授權審查過程,因委員會的運作及錄影存證等在學界及產業界爭議不斷;中期在生產批次疫苗送食藥署封緘過程也有瑕疵而受關注;後期則在國際解封後,高端疫苗未能獲得 WHO 認證,以致上百萬高端勇士未能獲准入境他國,尤其是最近日本的入境規定,而使當初大力支持國產疫苗的政府高層及衛福部飽受抨擊。

在新冠疫情初始的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三月初,美國川普總統即提出十億美元的獎勵金給各家大藥廠,以神速行動緊急製造疫苗,加上法規的彈性鬆綁,希望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底能提供給美國民眾施打。

高端疫苗由於過去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合作登革熱疫苗的因緣,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二月底即取得 NIH 將早期開發的冠狀病毒疫苗載體技術授予高端,進行蛋白質次單位疫苗的開發製造。NIH 的同一個載體平台也授權莫德納開發 mRNA 疫苗。因此,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三月初高端即已規畫好與國際同步,希望於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十一月完成二期臨床取得台灣 EUA 授權使用。

在新冠疫情初期,經二期臨床試驗後的疫苗是可以以 EUA 授權,當戰備或備位疫苗,在疫情緊急及沒有疫苗時使用。主要因疫情早期無法執行三期臨床的保護力試驗,而只能以中和抗體的力價當授權標準。但當有經臨床三期或受認證的疫苗可用後,這些備位疫苗即應退場

但新冠疫苗的發展產生了兩個重大變數,一是莫德納及輝瑞的 mRNA 疫苗,因屬人體 mRNA,且在先前因應 EMRS(中東呼吸症候群)時曾做過相關實驗,並無安全之虞,所以不需經過動物毒理及一期臨床試驗這是美國法規非常專業而彈性的重要考量,使這兩家 mRNA 疫苗可以直接進入二期臨床。其次,因美國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三月以後疫情爆發大規模感染,因此這兩家疫苗在法規許可下,六月宣布直接進行三期臨床,並在神速行動支援下,四個月內完成三萬人臨床試驗不可能任務,而在十一月獲美國 FDA 的 EUA 授權使用。

反觀高端的新冠疫苗因屬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必須使用佐劑及進行動物毒理及攻毒實驗。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十一月,高端的緊急開發計畫已因上述動物實驗及 P3 實驗室中和抗體試驗無法如期進行,而延遲了一期臨床試驗的執行達六個月之久。臨床二期的量產計畫也因廠線可用性延遲,再加上台灣在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前沒有新冠疫情受限於一兩百億的資金而無法赴國外執行三期臨床試驗,以致用免疫橋接變通辦法想取代三期臨床試驗,而受到很大爭議,至今看來並無法受到全球先進國家的法規認可

高端疫苗經歷的這些系列問題,凸顯了台灣生醫產業在法規、產業鏈、資金及專業的不足,因此一旦國際大廠啟動新藥的開發,台灣生醫廠商將無競爭之力,這是台灣生醫產業發展的困境。其實除了歐美等十一家疫苗受 WHO 認證外,高端疫苗能完成二期 EUA 授權,在台灣的疫苗史上,除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國光的新型 H1N1 疫苗外,已屬十分不易。

經過高端疫苗的這些經驗及教訓,政府在生醫產業發展所應扮演的角色,食藥署的公信力,以及生技業社會大眾如何重新定位各自角色,是您我大家必須思考及面對的課題。


許嘉棟/央行的功過難斷(上)

◆  許嘉棟/央行的功過難斷(上)

◆  黃齊元/從中共廿大,看台灣的未來
◆  劉大年/因應申入CPTPP 的後續挑戰






許嘉棟/央行的功過難斷(上)


2022-10-26 05:45  聯合報/ 許嘉棟/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曾任中央銀行副總裁



學者專家與中央銀行對央行政策的論辯,八月間又重現報端。這次因為學者專家這一方是全國最高學術單位中央研究院四位財經院士,故特別引起各界的關注。由於央行政策的影響層面相當廣泛,我國央行的法定職責又多樣化,因此其功過難以論斷,學者專家與央行各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成了極其自然現象

央行主管利率與匯率(央行可藉買賣外匯,影響匯率水準;但買進或賣出外匯時,將使新台幣供給隨之增加或減少),兩者牽連資金市場與外匯市場無數需求者與供給者的權益。不論央行調高或調低利率與匯率,都將使市場供需兩方中的某一方受益,但同時必然損及另一方。因此,央行的任何政策調整,命定無法兩面討好,歡迎者有之,批評反對者亦有之。

學者專家對央行無法兼顧市場供需雙方權益之事實知之甚詳,故罕見以兩市場某一方權益的守護者自居,而對央行政策指指點點;其對央行的批評,多是針對央行是否善盡其法定職責而言

我國的「中央銀行法第二條為央行明訂了四項經營目標: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與對外幣值之穩定,以及於上述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之發展。所謂「對內與對外幣值的穩定」,指的是物價穩定與匯率穩定;又第四項之文字隱含協助經濟發展,為央行的次要目標

此一條文看似面面俱到,課以央行多重的任務,但也引發一些問題。首先是在定義方面:所需穩定的物價,除了與民生密切相關消費者物價外,是否該包括房價與股價資產價格?又「匯率」指的單純是新台幣與美元的兌換率,還是將與其他重要外幣的兌換率一併納入考慮的「名目有效匯率指數」?更重大的問題是:目標多元導致央行面臨取捨難題,也使央行很容易在目標間游移。

總體經濟學昭告:「物價穩定」與「協助經濟景氣與就業」兩者通常難以兼顧(近期美國聯準會以升息對抗通膨,普遍引發經濟衰退疑懼,即是明例),故央行在此二目標或職責上多須做兩難抉擇。又「金融與匯率穩定」與「金融發展」也常難以兼顧;例如開放資金跨境自由流動有利金融發展(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但不利於金融與匯率穩定。央行法將難以兼顧的多重目標並列,好處是可讓央行因時制宜,處理當時主要的經濟金融問題;壞處是央行可在目標間游移,當外人批評央行在某職責未做好時,央行很容易可以它善盡了另一職責作覆,故而,央行的功過難以客觀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