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跨國網路勒贖再起 快拿出辦法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林明溱輸在鬥志,國民黨敗在散漫
◆  聯合報黑白集/當「洪素珠」變年輕
◆  經濟日報社論/跨國網路勒贖再起 快拿出辦法







經濟日報社論/跨國網路勒贖再起 快拿出辦法


2023-03-05 03:44  經濟日報/ 社論
農曆年前,國外論壇張貼華航會員資料,外洩的60筆會員名單涵蓋政界、商界、名嘴到明星。記者季相儒/攝影


近年來,全世界的企業甚至政府都出現愈來愈頻繁的網路攻擊,駭客植入惡意軟體在預定時間攻擊資料庫,讓系統停擺,這種「勒贖軟體攻擊」(Ransomware Attack)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達到最高峰。

大家記憶猶新的是,當年5月,負責提供美國東岸45%燃油運輸的「殖民油管公司」(Colonial Pipeline)遭到駭客攻擊,逼得緊急關閉8,851公里、每天運送250萬桶油的管線,最後付出贖金230萬元,才把數據救回。

由於資安系統日漸完備,企業普遍開始有資料備份的安全措施,去年攻擊的數量明顯減少,但還是有2,363家企業與機構遭到勒贖。

然而現在有新手法,除了讓系統停擺,駭客還盜取客戶資料,威脅公布,贖金更水漲船高,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平均每件勒贖贖金為57萬美元,但去年哥斯達黎加政府被勒贖1,000萬美元,今年1月英國皇家郵政系統,駭客更要求公司營業額的0.5%,即8,000萬美元。

新型態的網路勒贖現在也到了台灣;農曆年前,國外論壇張貼華航會員資料,外洩的60筆會員名單涵蓋政界、商界、名嘴到明星,包括副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王國材、駐美代表蕭美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等人,個資內容包含生日、電子郵件與手機,華航接獲勒贖信,但不接受勒索並且報警,駭客要脅將持續公布300萬名會員資料。

無獨有偶的,農曆年後,知名百貨台灣微風集團資料庫內90萬會員個資、訂單及集團供應商、發展計畫等外洩,跨國駭客集團利用高速網路在短短數小時內,就成功下載,並PO上論壇兜售,讓曾消費的民眾擔憂個資全都露。微風集團隨即接到勒索信,出價買回這批會員個資,微風集團經內部討論後決定不與歹徒妥協,先向行政院數位發展部報備,再向刑事局報案。

究竟是誰做的?有些手法非常專業,被懷疑是敵方政府或安全機構所為,國際上「通常疑犯」是北韓、俄羅斯與中國大陸,但也有可能是私人犯罪集團,最近以來的頭號慣犯,就是號稱Nevada Group,他們薄利多銷,有時贖金只消兩枚比特幣(目前約值5萬美元)。

企業碰上了這種事,首先要決定的是,要不要公開?部分企業心存僥倖,認為外界未必知道,但是駭客不會輕饒,而且為了取信,駭客往往會在私下勒贖的同時,公布部分訊息,以顯示自己的確掌握了企業的資料。

現在企業典型的反應是發表聲明:「外流資料與公司資料庫不盡相符,尚無法確認來源」云云,這樣的說法不能取信大眾,當然駭客取得的資料是稍早的,與現在最新的資料「不盡相符」,可是大部分相符的客戶隱私同樣受損。

其次企業就要決定,是否要付贖金?根據國外的資料,平均有7%案件,是付出贖金解決,這是個兩難的決定,也許有些企業決定付贖金,取回資料,但是永遠不敢確定,駭客手中是否有備份,他們是否決定轉售,付贖而不報案的結果,姑息只會導致以後更多的勒贖攻擊。

現在台灣開始發生網路勒贖,卻政出多門,譬如華航,主管單位交通部民航局要求華航全面檢視系統安全,反倒是真正應該負責的數位發展部,像是沒自己事一樣。微風在被勒索後,隨即向數位發展部報備,數位部回應會去找駭客IP位址,但IP位址不在台灣,追查恐有困難,另有「行政院個資聯防通報機制」,但僅是個協調機制,而非執行機關,同樣提不出辦法。

我們認為跨國網路勒贖攻擊,嚴重影響發展數位經濟,以及保護個資,政府有關單位不能只要求企業加強資安,必須源頭打擊,甚至跨國合作,尤其是數位發展部必須負起責任,迎戰這個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當「洪素珠」變年輕


2023-03-05 04:07  聯合報/ 黑白集
曾辱罵老榮民引起公憤的洪素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經》汙衊我退休軍官九成為大陸提供情報,引發不良效應。航太作家王立楨稱,他穿著飛行夾克搭乘捷運,竟有年輕人嗆他:「把情報賣給中國,不覺得可恥嗎?」日媒一篇偏頗報導毀損我國軍形象,不僅有人誤信,還掀起族群對立,可見社會民心之脆弱。

王立楨的遭遇,讓人聯想起七年前的「洪素珠事件」。洪素珠以公民記者自居卻有強烈反中及排除異己意識,在高雄「堵訪」老榮民時常語帶羞辱:「你們回去好嗎」、「不要你們中國人在我們台灣」,終引發公憤。當時,剛上任的蔡總統譴責仇恨言論,要求停止散布族群偏見。

但社會是健忘的,七年來,政客何曾少收割過仇恨果實?日媒指控退役軍官「賣台」,引述的是不具名者說法,缺乏基本新聞判斷,更毫無查證。可笑的是,綠媒卻喜形於色急急「轉內銷」,刻意撕裂族群,製造軍民對立。一片諾諾中,唯獨馮世寬捍衛軍人形象,已阻止不了仇恨種籽散播。

一個不信任國軍、甚至把軍官當叛徒的國家,要靠誰來維護台海安全?對岸的文攻武嚇不會停止,但那些熱愛叫囂卻無心應戰的人,才是台灣更大的威脅。尤其,我們看到了「洪素珠年輕化」的現象,那些自認「愛台」卻不分青紅皂白仇視自己同胞的年輕人,是誰把他們打造成這副模樣?













聯合報社論/林明溱輸在鬥志,國民黨敗在散漫


2023-03-05 04:07  聯合報/ 社論
南投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國民黨意外翻車,黨主席朱立倫堅持提名老縣長林明溱(右)回鍋,結果證明選民不愛回鍋肉。開票後林明溱坦然承認敗選,怪自己努力不夠,並希望國民黨的年輕人繼續努力。記者潘俊宏/攝影


南投立委補選,林明溱原是任內口碑不差的縣長,卻在卸任三個月後,輸給立委任內毫無特色蔡培慧。這一局,很難以常理解釋。不到兩千票的差距,說明選舉策略和耳語攻勢如何左右選情,進而影響結果。尤其,民進黨以府院黨三路並進的姿態為蔡培慧助選,再加上綠媒側翼大軍四面包抄;其陣勢遠遠超乎立委補選的規格,鬥性不強的林明榛最後只能棄子認輸。

表面上這一役只是立委補選,勝負並無關政治大局;實質上,它卻具有兩個重要的象徵意義。其一,這是賴清德出任黨主席後指揮第一戰,他必須趁此立下戰功,以換取黨內對他明年參選總統的臣服;其二,民進黨自去年九合一大選慘敗後,又接連輸了嘉義市長選舉及北市立委補選,這一仗務必要破除國民黨「連勝」的氣勢,進而重新整軍。

正因如此,民進黨傾黨政之力以近乎「進駐」的方式輔選,也不在乎動員規格顯不相稱之譏,一意要把南投的局面打爛,為賴清德贏得「開門紅」。包括投票日當天的「密錄器事件」,更充滿濃濃「奧步」氣味。也難怪,林明溱要怨嘆,這是一場「有槍有子彈」對「沒槍沒子彈」的對抗,是一場不對稱戰爭

相形之下,國民黨對林明溱的輔選便顯得散漫。黨中央除過度相信早先的領先民調,未能跟進對手死纏爛打的節奏強硬反擊;此外,在林明溱需要同志砲火相助時,藍軍首長與民代的聲援都只是點到為止。比起台北市立委補選時的藍營火力交相掩護,林明溱得到的助力遠不如王鴻薇。眼光看不到北台灣以外地區,是國民黨的嚴重淺視。

這次南投補選,投票率雖高於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立委補選不少,但呈現的格局,仍是「藍營支持者投票意願不如綠營」。若與民國一九(二○二○年)立委選舉相較,國民黨當時拿下八萬票,民進黨只獲得約六萬票。但這次補選,國民黨得票幾乎腰斬,民進黨卻保住七成五的選票。類似情況在立委補選中屢見不鮮,國民黨必須深思:為何自己無法在補選中激起選民的支持熱情。

就候選人本身條件而言,蔡培慧過去有造謠擋疫苗、挺萊豬等爭議,一味屈從黨意;就算當選,也難扮演為地方發聲的角色。相對的,林明溱參加補選卻聲稱不會參加明年立委選舉,態度消極,難免讓選民失望。尤其,補選被抹黑成「為子參選」鋪路的家族政治,對豪宅爭議又說不清楚,國民黨無法提供援助,他只能眼睜睜吞敗。這一役打得砲火連天,結局卻毫無滋味。

因此,要說這一役是明年大選的「藍綠氣勢分水嶺」,恐言之過早。事實上,目前看來,民進黨和國民黨各自的危機都仍然存在。民進黨雖好不容易扳回一城,但新內閣運作依然卡卡,陳宗彦醜聞、台南賄選醜聞、五缺危機,都依然如影隨形。藍營方面,黨內立委提名的世代交替之爭,侯友宜、郭台銘的提名紛擾,仍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格局,散漫之心亟待盤整。

國民黨過去從未南投第二選區敗選,此次挫敗,正是一記當頭棒喝。民進黨執政確累積不少民怨,但國民黨要抓住選民的心,必須拿出成績及改變的誠意,讓選民願意投資國民黨。至於民進黨,此役勝出或許對賴清德有「沖喜」意義,但選民對民進黨執政的惡感不會因一次補選就消除,何況這次勝選是靠著低投票率贏取的。蔡政府七年執政累積的民怨,多如牛毛,隨時都可能引爆。若民進黨不體察民意,當大選回歸正常投票率時,選民還是要算總帳的!


名家縱論/四月電價如何調整?\星期透視/台海「完美風暴」是怎麼形成的?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疫後新時代「三部曲」
◆  迎接孤老社會 需更多自癒力老師
◆  名家縱論/四月電價如何調整?
◆  要尊嚴的活 別蔓延仇恨
◆  想一路贏 國民黨快找出新氣象
◆  星期透視/台海「完美風暴」是怎麼形成的?
◆  以戰止戰 看不到覺醒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四月電價如何調整?


2023-03-05 04:27  聯合報/ 梁啟源(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又停電 還喊漲價 盛夏用電激增,民眾關心電價調漲,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表示,台灣電價要合理反映,下周交由審議會決定是否調漲。記者黃仲裕/攝影


去年七月政府調高占用電五十三%的工業(含占六%能源部門)為主高壓及超高壓電價十五%,其他用電基本不變,電價平均提高八.四%。又因只有半年,去年電價漲幅約四.二%。因無法充分反映成本,去年台電虧損二,六七五億元,預估今年再虧二,七八五億元。今年四月電價調漲壓力極大,本文將提出電價宜合理反映成本、電價可分次調整、各用電部門宜一起調整的說明與執行建言。

電價宜合理反映成本  因為:一、台電若無法反映成本,必嚴重虧損,需政府發行公債彌補,這是以納稅人錢補貼用電者,不符使用者付費的公平正義原則,且將債留子孫;二、偏低電價無法提供足夠節能誘因,不利節能減碳;三、該調未調反會造成物價上漲預期,不利通膨控制。

電價所需調幅大時可分次調整  台電去年虧二,六七五億元,為避免此虧損電價需調卅九%。預估今年虧二,七八五億元,如以一月台電發電成本與去年全年平均比較,燃煤漲廿八.六%,燃氣漲廿一.四%。雖仍有變數,但一月虧損三二一億看,今年會有二,七八五億或更大虧損,不無可能。如此一來,電價需漲四十%。但為避免過度影響物價、民生及政治接受度,也考慮未來的不確定性,建議電價所需調幅大時可分次調整,每次以十%至廿%幅度上漲。

各用電部門均適切調整  去年單漲工業用電,其他部門用電量不調,若方式不變,除有公平性及不利節能減碳問題,還會影響產業競爭力。若未來所需四十%電價調幅仍由工業用電承擔,工業用電價格將漲七十五.五%,將由 IEA 統計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卅二國的第四低電價排名變成第廿四位,影響經濟成長與就業。

住宅用電方面,去年調整每月超過一千度用電部分才調。唯住宅用電每戶月平均約五百度,五百度以下用戶占總體八十五.六%,但僅占用電量五十七%。政府應照顧多數家庭,非照顧少數但用電量大用戶。因此五百度以下不調漲、五百度以上調漲較符照顧低收入戶原則。再者,住宅用電價格在 IEA 匯總卅二國資料中排名最低前四名,適度調整也利於節電減碳。根據筆者研究,家庭用電反映電價變動率可減少用電率為製造業三倍且為服務業九倍。服務業方面,因已漸從疫情復甦且電費成本占總成本比例為○.九%,僅為製造業三分之一,目前也應有更大能力共同承擔調價壓力。

電價調漲對物價影響  家庭電費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重為二.二%,十%電價漲幅將使 CPI 上漲○.二二%。即使不調住宅電費,CPI 仍會因產業電費提高而推高。筆者估算,若考慮產業關聯效果,電價調漲十%將使工業及服務業生產者物價分別上漲○.四九%及○.二一%,並使加權平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及 CPI 分別上漲○.三四六%及○.一九%。住宅用電不調,並全由產業承擔,則 PPI 及 CPI 漲幅將分別增為○.三九%及○.二三%。且若對五百度以上住宅用電調漲十%,因其占住宅用電量四十三%,則 CPI 僅漲○.一%。產業及住宅部門一起調價後,CPI 合計僅上漲○.二九%。和單漲工業與服務業的 CPI 漲幅○.二三%差異甚小。根據央行預測,今年 CPI 將由去年的二.九五%降為二%,上述電價調整應仍可接受。

根據以上分析,電價如能在分次調整的進程下合理反映成本,工業、服務業及住宅用電每月超過五百度用電部分均適切漲價,將可達到公平、節能、穩定物價與經濟成長,並照顧低收入家庭的政策目標。 











星期透視/台海「完美風暴」是怎麼形成的?


2023-03-05 04:27  聯合報/ 趙建民(作者為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國防部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引發「娃娃兵」爭議。 記者曾原信/攝影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公告修法,打算管制媒體並列管青少年,各界譁然,迫使政府無限期延長修法。此一烏龍事件除說明政府執政能力低落,輕率以對重大決策外,也印證國安部門對當前台海情勢的緊張,已經嚴重影響正常思考!

另一方面,美國高階將領一反過去不斷警惕台海近期可能發生戰端,最近美國防部官員反覆釋放民國一一六年(二○二七年)前並無戰爭風險的訊息,安定台灣民心的用意至明,而國防部的烏龍修法,和美方的用心良苦形成鮮明對比。美國國會眾院新會期連續通過多項反中法案,使得美中台關係益發詭譎。然而,真正有權決定兩岸和戰走向的政客和台灣民眾,態度似乎不以為意!

日前由廿一世紀基金會文化大學社科院共同發布的兩岸和戰民調中將近一半的民眾不認為解放軍會對台用武,而假如共軍攻台的話,只有兩成民眾表示願意積極抵抗,表達志願從軍者不到五%(七成民眾認為大多數台灣人—也就是別人—會加以抵抗),超過六成的民眾認為,即使放棄台獨,也不可能遏止北京對台用武。

以上數據說明,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國人恐而不憂、鬥志不高,對武力犯台存在高度無力感,認為不管怎麼做都不管用。這種心理上的冷漠和無力感,是當前國安最重大的危機,而造成這種危機的,正是目前執政這批人!

國人對兩岸風險的高度無力感,源於對兩岸危機的去敏感化,無論台海風高雲急,似乎都視而不見,不知危險。

導致國人國安價值錯亂原因,在於台灣政治文化的轉變。民主化後,在本土化的驅動下,政客競相將「台灣」兩個字合法化,再將等同取得法律地位的「台灣」,和主權獨立一詞相連,迫使民眾在態度上,孰悉台灣主權獨立的說法,進而消除對此一對方視為紅線的防衛意識。在嫁接台灣主權的同時,政客又不斷強調兩岸和平穩定的政策目標,至此,台灣主權獨立和兩岸和平掛勾,形成新的兩岸論述,而對方認定兩岸和平的元素,譬如兩岸一家親、一中原則、統一等,反而成為台灣人想定的兩岸和平架構的破壞者,至此,完美風暴形成!譬如,為了平息美方的「疑賴論」,最近賴主席主張將蔡的「四個堅持」納入黨綱,殊不知其中的「兩國論」,正是導致解放軍對台不斷軍演的根本原因。

政客既然將原本是兩岸紅線的內容合理化,勢必解決台灣人對台獨恐懼的內在不安,在對兩岸及國安的價值嫁接過程中,必須找出許多理由,印證中國不可能或不願使用非和平手段,包括疫情嚴重、經濟發展不力、民主聯盟、地緣政治下美國不會允許共軍突破第一島鏈等。這是為何每次民調,認為美國不會坐視共軍攻台的比例,都居高不下的原因,即使在烏克蘭戰事後,仍有接近一半民眾,將國安寄望於對外力(中國不攻、美軍救援)的雙重仰賴。政策上不謀自主、仰賴對手善意及友邦救援心態,是造成民眾無力感和冷漠主因。

台海風險日高,許多外商已經開始撤離,然而政府除了整備軍備外,至今沒有端出任何化解兩岸敵對的政治方案。去年八月解放軍圍台軍演全台震動,但台海浪花未平卻已船過無痕,在直航、自由行的倡議下,「春暖花開」的樂觀逐漸擴散。

兩岸和平必須建立在領導人對危機的清楚認知及有意避險,執政黨強調的「正常國家」,須始自對威脅的正常理解,非刻意誤導! 











疫後新時代「三部曲」


2023-03-05 04:29  聯合報/ 林少英/音樂創作人(台北市)


三日白沙屯媽祖開爐,宣告今年進香圓滿完成;開爐日深夜排隊等候過香爐,沿著鐵軌快排到山邊媽祖,大部分都是中青世代,已不可輕視白沙屯媽祖進香,不只是神蹟及粉紅超跑,更是年輕一代開始對宗教信仰的共識;想借助純真信仰省思,靠善念努力堅持,才能務實面對並圓夢,沿途看到行動不便香燈腳無私付出撿垃圾,及靠堅忍毅力走完的感動,會令人意識到,善的延伸、生生不息才是一個健全的社會,而不只是上香過爐。

疫情拖太久,許多演出停擺更是雪上加霜,拖垮了本來就不容易走下去的音樂戲劇艱辛路。經過四年多疫情考驗後,時空大轉變、改變了許多人的價值觀,對文化、人文關懷有了不同創作觀念及思考。最後作品除完美呈現外,更要延伸出對共存社會生活的關懷,思考世間老百姓在乎什麼,年輕人的無助及需要的謀生能力是什麼,大眾的苦難及關注能引起共鳴,才是最後能脫穎而出獲得青睞關鍵。

已六十高齡的華裔女演員楊紫瓊,入圍奧斯卡最佳影后提名得獎呼聲高;日前楊紫瓊奪下美國演員工會獎后座時說,「過去幾年,我為我們一直在擺脫刻板印象而感到自豪,這不僅僅是口頭上,它正在發生、它正發生在我身上。」會引起共鳴,就是她隱喻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她的堅持及不放棄專注於演藝生涯,所以高齡還能被提名得獎意義非凡,天下得來不易的東西,都不是空談有夢就會成真。這比一個獎杯來得可貴,苦惱的年輕創作人看得到未來,還可以支持自己再往各種藝術方式前進。

美國年輕新生代莎瑪拉Samara Joy)拿下今年葛萊美最佳爵士歌手;莎瑪拉可說年輕,但身上住了老靈魂歌手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與艾拉.費茲潔拉Ella Fitzgerald)。在這多年疫情期間,她的歌聲默默療癒人心,早鋪下葛萊美最佳爵士新人奬之路!莎瑪拉年僅廿三歲,卻能詮譯爵士樂的 laidback慵懶)可以如此收放自如談何容易、加上為她量身打造的髮型衣著時尚樸華的高雅,更是成功完美句點。

莎瑪拉在紐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演出,三重奏樂團年輕樂手都穿著西裝幽雅的演奏,和三一教堂聽衆的氛圍令人難忘;爵士樂不是大家想像中耍廢、即興藍調、穿著隨便叫自在;能在三一教堂演出很多是有名的聲樂家演奏家、莎瑪拉帶出未來爵士新時代新風向,才是真正得獎的重點。











迎接孤老社會 需更多自癒力老師


2023-03-05 04:29  聯合報/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聯合報橘世代連續幾周報導孤老危機,深入了解關心各地獨居老人的生活情形,喚起社會大眾對孤老議題重視。

一個人海嘯來襲,孤獨老去變成現在進行式。孤老危機不僅是個人也是社會問題,或許沒有特別的解方,老人除了自身要堅強獨立,社區也需要愈來愈多自癒力老師協助長輩。

朋友講起,她父親原本獨居,平時沒有任何興趣專長的老人家,白天都待在家昏睡,晚上睡不著,因為寂寞常常在半夜哀號,還因此驚動鄰居。後來老人家跌倒臥床,她幫父親請了看護,但晚上不睡覺的他仍然常常在半夜唉聲嘆氣,看護只好趕緊去察看安撫,為此嚇跑了幾位看護,朋友更是疲於奔命。

有次她坐在父親床沿,剛好一個地震來襲,她和父親相視一笑,不逃不躲不慌,那個淒涼無比的苦笑,事後朋友說當時兩人都在想:「終於來了,死一死解脫也好,免得受折磨。」所幸父親後來好轉,朋友也振作起來。後來朋友帶父親去社區老人關懷據點,那裡有自癒力老師免費上課,為長輩帶來許多歡樂,也提升老人自癒力。朋友父親上了幾次課後,變得開朗許多,還有了一群銀髮族相互扶持。

住家對面有處平房,以前兩位八十幾歲老人住在那,她們沒有子女親人;印象最深的,兩位老人幾乎從早到晚坐在小巷門口不停張望,不為等誰,只為了看人,聽到路人腳步聲,她們便眼睛發亮,覺得安心不寂寞,知道這個世界仍然存在;若有鄰居送上食物,她們會開心地聊個不停,那種「人老沒人理」的寂寞,刻在滄桑皺紋裡。

有朋友夫婦在社會局當自癒力老師,每天夫唱婦隨到各據點、協會、里辦幫銀髮長者上課,教他們如何透過飲食、運動、習慣、人際等方面自癒舒解壓力。從而了解老人生活所需,是許多長輩心中的現代老萊子。

我們里辦有一歌友會,成員都是八、九十歲銀髮樂活族。平時歌友會唱歌、出遊、參加健康講座,是一個讓長者開心樂活的園地。其中六十多歲的阿忠,人稱忠哥,算是歌友會最年輕成員,最會逗老人開心,逢年過節都會包個小紅包給長輩,學過按摩的他也幫長者按摩,關懷陪伴是最貼心長者的禮物。

高齡少子化社會,一個人老後是不可避免趨勢。社區需要培養更多的自癒力老師,除了協助生活,為老人帶來歡樂,更健全老人的身心,但願每個老人都不陷入孤老危機,安心樂活。











要尊嚴的活 別蔓延仇恨


2023-03-05 04:27  聯合報/ 金彥斌/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甫結束「二二八七十六周年紀念,台北市長蔣萬安因其家族緣故,被無限上綱要求下跪道歉;該以何角度解析、詮釋歷史及本省、外省人情節也再度熱門。但正如出席活動受難家屬所言:不該讓當年的仇恨繼續蔓延,讓每年必定登場的政治秀,與逼迫人們選邊表態的荒謬劇暫時落幕。

同日,發生俄裔奧地利籍女高音安娜涅翠布柯受到在台烏克蘭人、綠委及網路言論攻擊,指國家交響樂團NSO)不該邀請其來台演出。文化部一面表示尊重專業自主,卻又呼籲「台灣對於戰爭的態度,沒有模糊空間」,即是要 NSO「有自知之明」;最終取消演出,讓樂迷失望,粗糙的處理方式,不僅讓世人為台灣藝文發展的廣度與尊重程度打上問號,更難逃民粹產生的歧視與偏見。

正如美國前總統川普,藉對抗中國崛起,在新冠疫情初期不避諱稱病毒為「中國病毒」,讓亞裔成為被種族歧視對象,在各國遭到仇恨攻擊,至今仍持續發生。

巧合的是,《日本經濟新聞》近日連載報導卻是粗暴、荒謬及悖離常識,稱我軍九成軍官退役後赴中,提供情報換取金錢,且國軍幹部大都為外省人,使蔡總統難以控制軍隊。

日媒報導,即使國防部嚴正駁斥、總統府也表達高度遺憾,駐日代表謝長廷亦要求平衡報導,都比不上退輔會主委馮世寬的粗口來得到位,為國軍與全民出一口怒氣。

荒謬的,貴為三軍統帥的蔡總統,努力為南投立委補選站台,卻對日媒近乎造謠的報導隻字未提。試問,主帥不相挺,國軍又以何士氣備戰?更令她日前延長兵役時倡導的「備戰才能避戰」充滿諷刺。

尤有甚者,綠委以日經報導為依憑,提案要求退輔會清查退役軍士官,還稱此肅清行為,是給他們澄清的機會。

蔡總統於二二八稱「讓台灣人尊嚴的活」是紀念的最好方式,但現實是,仇恨再度被操作,不僅是二二八族群撕裂的舊傷口再度被撒上鹽巴,還有人民對國軍及其後代,甚至其他兢兢業業,早已深耕、努力為台灣付出的人們都蒙上一層汙名,與疫情以來被不理性對待的亞裔遭遇無異。

如何有尊嚴的活?難道只存在在政客操作、定義、偏頗的轉型正義下,與用非理性的民粹主義所產生的批鬥才有資格?

總統激勵人心的發言,輔以近年不斷對國際宣傳台灣捍衛民主自由的決心,看似凝聚人心,但真實發生的如安娜涅翠布柯事件、各種轉型正義問題,如何給人民真正正義與放下仇恨生活,還是繼續在政治利益算計漩渦裡打轉。執政者以大局、人民為重,安內攘外,比華而不實的口號重要。











想一路贏 國民黨快找出新氣象


2023-03-05 04:27  聯合報/ 劉宗夏/金融分析者(台北市)
民進黨南投立委候選人蔡培慧(右)以些微差距勝選,與母親激動相擁,一起感謝支持者。記者黃仲裕/攝影


連戰皆捷的國民黨終於輸了一場,國民黨不想輸,也有輸不起的壓力;但是南投這場補選,國民黨輸得好,因為是輸給自己,更是預示國民黨的風格需要改變了。

國民黨輸了南投有兩大好處:首先是避免自我感覺太良好,會更認真面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大選;第二就是要了解人民不是政黨的附庸;林明溱或許是好縣長,但是人民想要看到新氣象。

台灣人有一顆期待改變的心!但多數政客都短視近利,也習慣於用過去能夠贏的方式,事實證明:沒有什麼方式是永遠能贏到底的。

抗中保台被民進黨用爛就是一例,美國政客不斷用台灣的安危來炒作,台灣政客隔海附和,台灣曾經親美氛圍也在微妙轉變,台灣人渴望和平繁榮,不想像烏克蘭一樣變成慘劇讓世人觀看,民進黨也從過去的大順風轉為逆風,但這不代表國民黨做什麼人民都要接受。

台灣人渴望有新氣象,所以過去深綠台南和屏東去年都差點翻過來,這不只是對民進黨的警告,更深的含義是:這個世界是在滾動改變的,環境更是不可能永恆不變,政治人物要學會眼光放遠,不要只想當下贏得選戰,打安全牌。

人民希望看到結構性的改變,國民黨能否改變過往笨重又陳腐風格?讓人民看到希望,而不只是短線的選戰輸贏,人民厭煩民進黨的老套,但不代表一定要保送國民黨,國民黨要趁機讓人民看到改革決心,而不是過去的老套。

想要一直贏的壓力並不健康,真正健康的是:讓人民看到改革的心和實際的作為,給人民希望,自然就能贏下關鍵的勝利!

兩年前大家都還認為民進黨會持續執政下去,但是目前大環境丕變,人民願意給國民黨機會,不過,關鍵還是國民黨將如何回應?














以戰止戰 看不到覺醒


2023-03-05 04:27  聯合報/ 徐勉生/退休大使(高雄市)
俄烏戰爭一周年前夕,拜登總統造訪基輔,並向烏克蘭戰死將士獻花致意。路透社


俄烏戰爭屆滿一周年。之前,美國總統拜登造訪基輔,並加碼援助烏克蘭;近日德國總理蕭茲訪美,與拜登總統會晤表示,盟國將繼續支持烏克蘭施壓普亭,展現作戰到底決心,但此種以戰止戰作法於事無補。

美歐國家難道不知戰事多持續一天,對軍民殘害就加重一天嗎?政客一意孤行終遭民意反撲。

二月廿五日有一萬多名德國人走上柏林街頭,反對政府軍援烏克蘭,要求透過談判解決俄烏危機。群眾中有人拿著「今天頭盔、明天坦克、後天就是你們兒子」標語。另方面,美國也出現反戰聲浪。上千名示威者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前集會,這是伊拉克戰爭以來最大反戰示威。最近福斯新聞民調顯示,高達四十六%認為援烏必須有時間底限。顯示民眾對戰爭感到不耐。

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筆者奉派至非洲安哥拉工作。見證到人類野蠻、殘酷,也極為荒謬的戰爭行為

安哥拉原為葡萄牙殖民地,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年)獨立,但獨立後國家即陷入內戰至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四月,足足超過廿六個年頭。內戰嚴重摧毀安哥拉原有基礎建設、公務體系、經濟企業及宗教機構也造成五十萬人喪生,百萬人流離失所的慘劇

戰爭為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但是人類覺醒了嗎?答案是沒有。俄烏戰爭就是明證。


辛翠玲/全球發展倡議,一帶一路2.0?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辛翠玲/全球發展倡議,一帶一路2.0?
◆  李清志/一百歲的忠犬八公
◆  陳立恆/春天真的會來嗎?
◆  朱宗慶/順其自然,或再加把勁
◆  楊志良/相對剝奪感籠罩全民
◆  葉匡時/企業聘任高階主管的組織配適問題
◆  廖元豪/救救孩子──青少年為什麼不快樂?







辛翠玲/全球發展倡議,一帶一路2.0?


2023-03-05 07:00  聯合報/ 辛翠玲(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大陸外長王毅與加勒比海9個大陸邦交國會晤,會後大陸外交部指出與會的9國「歡迎並支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圖/取自大陸外交部網站


從 G20 財長會議、慕尼黑安全會議,到中國與印尼雙邊合作會談,在各個重要國際場合上,與會中國政府代表無不言且必提「全球發展倡議」(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GDI)。

全球發展倡議」一詞首見於習近平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視訊發言,去年十月全球安全倡議一同被寫入中共廿大報告,清楚揭示 GDI 是未來五年中國外交的重點方案。

GDI 究竟是什麼?根據中國官方說法,GDI 呼應聯合國「二○三○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更公平、和平、永續發展的世界為願景,強調南方國家之間的發展合作,且不遺漏任何一國,「一個都不能少」。涵蓋議題則有減貧、糧食安全、工業化、數位供應鏈的打造、國際數位教育合作、衛星數據共享、清潔能源轉型等七大行動項目。

儘管官方解釋四平八穩,國際間對這個主訴發展新倡議,有各種問號。第一個最常見質疑是,這是重新包裝的一帶一路吧?

一帶一路乃習近平十年前提出,在中國夢口號下,以共同發展為由,大力推動的國際開發合作。初期大張旗鼓,幾年後卻毀譽參半。批評者認為其假投資發展名,行新帝國主義擴張之實、導致他國淪債務陷阱。一帶一路大幅展開更引起歐美緊張;於是,針對習近平第三任期前提出、同樣以發展為訴求的GDI,會有看法認為這是改頭換面的一帶一路,不令人意外。

雖然 GDI 推出不久,全貌還未明,但從首批規畫的五十個案子看,有不少有別於一帶一路之處。首先,不同於一帶一路常是中國與被投資國間直接合作,GDI 則連結聯合國系統;從對話機制到資源運用,皆可見聯合國角色。其次,相較一帶一路集中基礎設施、公共工程等硬體發展,GDI 則以技術轉移、扶貧、教育等軟體面發展為主。此外,一帶一路商業色彩明顯,國營、黨營企業是主要執行者,而 GDI 則不以商業獲利為目標;主要執行者為負責對外援助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Chin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CIDCA,中國非政府組織亦有參與。

簡單說,GDI 與一帶一路雖皆由中國主導,但 GDI 更近似多邊援助發展,而一帶一路則以雙邊/區域投資開發為主。

那麼,國際間對這新倡議又有何回應?GDI 提出後,現有一百多國表態支持,其中六十多國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包括東協十成員國與諸多最不發達國家。

儘管如此,GDI 亦有潛在挑戰。對受援國言,援助承諾能兌現多少是個問題,畢竟一帶一路就曾有資源不到位現象。再由執行面觀,不少委由非政府組織執行,但非政府組織專業自主程度不明,會否化身各方政治勢力白手套是另一隱憂。此外,訴求發展的 GDI 也不無可能成為西方與中國間另一個意識形態戰場。所謂發展,關鍵為何中國認為重點是生存與經濟西方則強調自由與民主,中西方間從未認同對方。在此戰略對立年代,GDI 捲入大國話語競爭,藉以相互攻訐可能性不低。

綜論之,GDI 非一帶一路升級或更新版,較屬於中國援助發展外交一環。至於該案成效與成敗,目前仍言之過早;現時雖有多國同意支持,但亦可見各種可能挑戰,足為後續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