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務實建構參與CPTPP策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有這種政府,台灣產業還需要外來對手嗎?
◆  聯合報黑白集/沙西米刀的高雄傳承
◆  經濟日報社論/務實建構參與CPTPP策略






經濟日報社論/務實建構參與CPTPP策略


2021-10-31 00: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加入CPTPP的效益與挑戰」在金融研訓院舉行研討會。記者陳正興/攝影



兩岸先後宣布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近來最受矚目的經貿議題,不但牽動全球大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競合,也考驗嚴峻的兩岸關係,更是台灣突破區域經濟整合瓶頸的重要關鍵。

根據 CPTPP 入會規定,台灣要與 CPTPP 成員展開諮商,獲得共識支持下成立工作小組,才能進入正式程序。以第一個申請加入的英國為例,英國市場高度自由化,在申請時即得到 CPTPP 成員的普遍支持,但是由今年2月1日正式申請到6月2日成立工作小組,過程還是花了四個月時間。未來台灣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通過 CPTPP 第一關的考驗。

有鑑於此,台灣必須加強與 CPTPP 成員溝通以爭取支持。我們當然有機會取得 CPTPP 談判入場券,但也不要過於自信與樂觀,因為迄今雖然還沒有 CPTPP 成員公開反對台灣加入,但只有日本明確表示歡迎台灣申請,距離得到 CPTPP 成員共識支持,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對於加入 CPTPP 的效益與衝擊,也應抱持不誇大衝擊、不膨脹效益的客觀立場。

CPTPP 是一個快速降稅的 FTA農業部門方面,除了日本最終完成約 80% 產品零關稅之外,其他國家最終則有超過 95% 產品降為零關稅,自由化程度非常高。新會員加入標準應會較高,若國內還冀望爭取類似日本待遇,可說是不切實際,農業部門要有因應高度開放的準備。

在另一方面,CPTPP 成員中以日本、越南及墨西哥的農業保護程度較高,在 CPTPP 大幅開放下,不但是台灣拓展出口的好機會,也有助於紓緩台灣農產品出口過度集中於中國大陸的問題

工業部門,CPTPP 所有成員生效日至少有 87% 產品零關稅,最終幾乎 100% 產品全面零關稅,只有極少數例外,未來台灣也必須比照辦理。民國 107-109 年(2018~2020年)我國工業產品自 CPTPP 進口平均約 800 億美元,占我國總進口的 30%,其中約有 200 億美元屬於非零關稅產品,主要集中在汽車、石化製品、機械零組件及化學類產品,所受影響會較大,相關的配套調整方案應先準備就緒。

加入 CPTPP 對台灣出口有所助益,民國 107-109 年(2018~2020年)我國工業產品總出口金額平均約 3,300 億美元,其中對 CPTPP 出口 690 億美元,占總出口的 21%。不過,其中只有約 150 億美元產品仍需繳納關稅,主要是集中在石化、鋼鐵金屬與紡織等產業,所以對於加入 CPTPP 的出口效益不應無限上綱宣揚。

反觀去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簽署後,政府一直淡化台灣不能加入 RCEP 的影響。主要訴求重點是台灣工業產品出口到 RCEP,大約只有20%、約 600 億美元產品需繳納關稅,所以加入效益不高,不加入衝擊不大。如果依此邏輯,台灣出口到 CPTPP 非零關稅產品金額遠低於 RCEP,加入 CPTPP 效益豈非更不及 RCEP,政府不宜避重就輕,而應有一貫的立場。

另外 RCEP 自去年簽署之後,各成員即展開國內批准的程序,目前泰國、新加坡、柬埔寨、日本、中國及汶萊等六國已經完成。另外,菲律賓、馬來西亞及韓國今年年底前也有可能完成相關程序。如此,將剛好滿足 RCEP 生效需有六個東協以及三個非東協成員批准的門檻,RCEP 有可能在明年提前上路。

所以未來台灣可能在加入 CPTPP 之前,必須先承受 RCEP 生效的衝擊。受影響主要集中在石化、機械、紡織及食品等產業,這些產業面臨關稅較高,在欠缺 FTA 加持下,市占率節節下降,競爭備感吃力,政府應提前啟動因應措施。

CPTPP 是我國自民國 91 年(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申請加入最重要的國際經貿協定,除了需要進行經貿體制改革,也要因應 CPTPP 吸納其他新成員、其他 FTA 形成,以及 WTO 改革推動多邊自由化所衍生的影響,政府必須要有全盤的策略來面對挑戰。














聯合報黑白集/沙西米刀的高雄傳承


2021-10-31 00:2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城中城如涉公安,則拆除。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市城中城大樓大火四十六死,市府調查小組報告羅列消防、工務局各三大問題,要求一年內完成改革。眼看這份有如沙西米刀精準切割市長責任的報告,高雄市民真甘心一再被「無感宰割」?

沙西米刀源於民進黨人對高雄市前市長謝長廷的稱號,指他問政又利又快、直擊要害同時更有著精準算計。如今沙西米刀東瀛跨海揮刃依舊俐落,但在高雄的傳承,更見新意。

沙西米刀 2.0 首先體現於高雄三十二死氣爆案。長達數年的調查結果僅工務局三人被判刑,當時副市長及水利、工務局長雖一周後請辭,卻不久就回復原職被延攬續任高官。連背鍋的都船過水無痕,遑論市長陳菊於監委還在調查就準備接掌監察院長這一刀起落間完全不沾責

面對城中城大火,沙西米刀 3.0 更是快狠準,僅消防、工務局長二周後下台。調查小組由公告代替安檢」的副市長林欽榮召集,完美切割陳其邁只寫上暖男市長」的一路雙標史:十年前台中阿拉夜店火災九死,直嗆台中市長胡志強「要死幾個人才下台」;高雄氣爆,更以「你還是人嗎」逼辭在立院開會未參加公祭的經濟部長張家祝。此所以城中城調查報告公布,市長也神隱。

再多迴力鏢能奈政客切割術幾何!這是沙西米刀傳承史教給高雄市民的事。












聯合報社論/有這種政府,台灣產業還需要外來對手嗎?


2021-10-31 00:1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台積電應美國要求,將交出晶片營運數據。路透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兩年前說台積電是地緣政治兵家必爭之地;近日他說,現在情況依舊,而且會越來越重要。然而,台積電還是決定向美國政府低頭,在十一月八日前交出晶片營運數據。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護國神山再高大,當政府袖手,企業如何抵擋美國壓力?企業界更擔心這只是第一步,若連台積電都必須低頭,其他產業會不會發生骨牌效應?

另一頭,韓國半導體業者也低頭了,SK海力士同意提供數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文勝煜說,一些公司準備在不違反合同保密條款或國內法律下,提交可提供的資料。但不同的是,韓國政府和業者站在一起捍衛產業權益,相形之下,我國政府太懦弱消極了。

為解決美國車廠晶片短缺問題,美商務部長雷蒙多語帶恐嚇,要求台、韓等國半導體業者交出晶片營運資料。美國媒體強調,若業者不從,美方可能祭出韓戰時期《國防生產法》的強制措施。面對雷蒙多的霸道,韓國經濟首長積極關切;而我經濟部長王美花毫無作為,把責任推給企業,形成強烈對照

對於美國政府過度干預市場的「長臂作為韓國產資部半導體產業協會組成「半導體團結合作委員會」,共同應對產資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表示將與美協商,以降低產業損失。呂翰九到巴黎參加 OECD 部長會議見到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又表達韓國業者的憂慮與政府的關切。韓國駐美大使李秀赫也在華府表態,指美國給了相關企業很大壓力,但企業不會輕易提供高機密訊息。

其後,韓國副總理洪楠基主持對外經濟安全戰略會議」,稱韓國政府除向業者提供相關各國和行業因應美國要求的動向,支援企業應對,也通過多重管道向美國轉達韓企的憂慮並積極協調。這項會議,正是美國要求提供晶片數據後新成立的部長級協商機制,由經濟、外交、國安部門首長組成,將此當成經濟安全重大議題討論,洪楠基會上也談到在全球技術霸權競爭扶植及保護韓國技術的策略

韓國政府這些作為,仍被媒體批評為不夠積極;反觀蔡政府的表現,則令人瞠目結舌經濟部和國發會的回應,一則替美國政府說好話,強調美國的要求沒有針對性;二則對美國的做法作善意解讀,強調並非強制性質;三是為美國政府掛保證,強調美方不會洩漏廠商提供的資料;四是把壓力與風險推給企業,說企業會自行考量能提供什麼資料給美國。

王美花與 AIT 處長孫曉雅例行會面後,仍強調是自願而非強制,極力正當化美方動機。孫曉雅在上任後首場記者會更說美國商務部「只是一個請求」,但她沒解釋商務部長警告的「我們的工具箱裡有其他法寶,能讓業者交出數據…若有必要,我們會這麼做」;也沒澄清台積電、SK海力士已表態繳械,商務部仍揚言要看有多少公司提供數據以及數據品質,再決定是否採取強制措施。而美國都拉下黑臉了,王美花還努力幫著抹上白粉,真不知她是哪國官員?

張忠謀雖不以為然,台積電還是應美「請求」赴美設廠。台積電是兵家必爭之地,更須抵擋國外的強烈覬覦。台積電不僅是護國神山,它和鴻海永齡、慈濟捐贈的疫苗,也為防疫不力的政府解套;然而台積電有事,王美花卻袖手旁觀,還將外界關注指為假議題。有這樣媚外的經濟部長,台灣產業還需要國際競爭對手嗎?蔡政府對護國神山的守護,竟比不上它對美國利益的守護,多麼可悲!


【專家之眼】蔡英文以美為壑 恐將惹火上身

◆  【專家之眼】蔡英文以美為壑 恐將惹火上身








【專家之眼】蔡英文以美為壑 恐將惹火上身


2021-10-31 09:54  聯合報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蔡英文總統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暗示美軍派員在台活動。擷自CNN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專訪,透過話術暗示美軍派員在台活動但卻讓國防部長必須出面澄清,美軍人員係來臺協助訓練,但絕非進駐臺灣;顯然就是不希望讓北京認定是跨越紅線,搞到攤牌對決。

其實綠營人物玩弄此種手法,不斷公開我與美國往來關係,以便透過挑釁北京操弄政情,已經是故技重施屢見不鮮,但邊際效應逐漸遞減,卻也是不爭事實。

昨日參加政論節目,主持人請受邀學者提出語辭,說明此等狀況。當時在腦海閃過英文「buck passing」或是「pass the buck」,但當時想到要將此項意指推諉責任、以鄰為壑或者是嫁禍他人之語辭解釋清楚明白,在論述節奏快速政論節目中,恐怕很難讓觀眾理解,最後只好放棄。

但事後左思右想,覺得還是值得用這句美式俚語,為讀者分析蔡英文總統希望將兩岸和平穩定責任轉嫁到華盛頓身上,把美國拖下水,此種政治算計,到最後恐怕會弄巧成拙惹火上身。

「buck passing」這個用辭其實是源自撲克牌戲,buck 原是指雄性公鹿,在此則是指主持牌局負責發牌之莊家,此因當初在開拓西部時期,刀具製作者經常使用雄鹿頭上鹿角,經過切割研磨後作為刀柄,而在牌桌上經常就用此種具有鹿角刀柄之刀具放在莊家前,讓賭客辨認當時是由誰擔任莊家主導牌局。日後美國有些地方所設賭局則是用美元硬幣代替小刀,這就是為何美元計算單位被俗稱為 buck 之由來。

但在賭局進行過程中,有些賭徒不願當莊家負責發牌,因此就可表明態度將此職責跳過,並且推脫給其他賭客,此種不願承擔責任行為就被稱為「pass the buck」。美國總統杜魯門辦公桌上有個標語The buck stops here」,其實就是表達身為美國總統無法迴避責任,必須承擔各個決策所產生後果,不可能推諉過失轉嫁他人。

這個政治口號其實相當經典,美國總統卡特特別向杜魯門總統圖書館商借這個標語,在其對全國發表勢將引發嚴重反彈之能源政策講話時,刻意在其辦公桌上展示該項標語。同時民國 108 年(2019年)「The buck stops here」更渡過大西洋,被英國首相強生所引述,表明其將負起責任致力於推動改革決心。而在不久之前,當拜登總統因為阿富汗撤軍被美國社會罵到臭頭時,其亦是以The buck stops with me.」來表達勇於負責承擔後果之政治姿態

國際政治中,犧牲盟友以便避禍上身是家常便飯,因此「buck passing」亦被國際關係學者用來表述此種死道友不要死貧道”之自私心理。最經典案例就是在民國 19 年(1930年)代,各方面對納粹德國興起,都希望要遏止此項勢頭,但都不願打頭陣去當先鋒,運用各種策略希望推其他國家上陣,先讓別人與納粹德國開戰對決,然後再順勢進場坐收成果。

因此英國與法國聯手運用慕尼黑協定出賣捷克,以姑息政策安撫納粹德國,希望柏林將焦點轉向蘇聯,但莫斯科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就以出賣波蘭為代價與納粹政權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將燙手山芋扔回到英法兩國手中,迫使倫敦與巴黎在波蘭受到入侵後必須表態

當然也有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認為二次大戰同盟國刻意推遲發動兩棲登陸,開闢反攻歐洲之第二戰線,刻意要讓納粹德國與蘇聯在東線廝殺消耗雙方實力,其實亦是存心以鄰為壑,透過嫁禍於人以便有利於戰後掌握歐洲戰略態勢,其實亦算是「buck passing」經典實際案例。

美蘇冷戰期間多次運用代理人戰爭,希望透過支持盟友來消耗對方實力,其中韓戰越戰以及美國支持蘇聯入侵阿富汗後之反抗勢力,說起來亦是「buck passing」中運用盟友當砲灰,避免本身必須親自上火線,期能以較低代價,謀求戰略利益之具體例證。

國際政治縱橫捭闔折衝樽俎之基本原則千年不變政治牌局規則原理並無新意,蔡總統希望華盛頓要為臺北拚性命,刻意暗示將美國要拖下水,殊不知華盛頓戰略謀士還希望把臺灣設局成為下個珍珠港,存心要讓北京走入圈套,讓臺北變成砲灰,以便讓華盛頓能夠獲得口實,來發動各國再來搞個八國聯軍圍攻北京戲碼。

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當初海珊在入侵科威特前還跟美國打過招呼,更問過美國大使華盛頓將如何反應,結果還是上當中計,讓華盛頓獲得對其得以鳴鼓而攻之藉口。民國 68 年(1979年)時,華盛頓答應北京斷交廢約撤軍三項條件,其實就是慕尼黑協定再版,以便讓北京轉向與其聯手對付蘇聯

目前華盛頓戰略布局是要將台灣變成吸引北京上當珍珠港,但亦有可能與北京談妥交易,再度讓台北成為被出賣之捷克或是波蘭。假若臺北僅能押寶華盛頓,不能發揮自主意志與北京打交道,那就永遠要當扈從強權小弟與任人擺布棋子。

小國不要幻想「buck passing」,這種翻雲覆雨政治遊戲,必須要靠實力為基礎,台灣沒有玩得起此種牌局條件國際社會耍弄悲情,沒有實質利益,就算獲得憐憫,絕對不會有國家願意出面替人出氣;但是看起來蔡總統已經完全入迷,很難脫離此種策略不歸路。


名家縱論/安住本心的喜悅\星期透視/爭取青年 國民黨必須更年輕

◆  蔣公銅像都不保了 誰還記得榮民?
◆  星期透視/爭取青年 國民黨必須更年輕
◆  大屋頂下/政治攤牌觸發軍事攤牌 國防預算買不到國家認同
◆  趕走語言病毒 找回最美風景
◆  名家縱論/安住本心的喜悅
◆  畫中有話/活下去,拚商機也拚生機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安住本心的喜悅


2021-10-31 00:00  聯合報 /   林蒼生(作者為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林蒼生



大自然,自自然然,非常純淨。雲飛鳥叫,花開蟲鳴,都是大自然祥和的現象,甚至動物弱肉強食也只是天性天性是宇宙原始的面目,我們稱為宇宙心宇宙心表現在雲為悠然,在鳥為愉悅,在蟲為生機,在花為艷麗,在動物為生命。綜合起來說是祥和。祥和會讓人心生喜悅,因為喜悅是宇宙心本然的容光。

宇宙心是宇宙創始時的本心。人也有本心,但在進化中有了意識,意識能分別事物,遂把本心的一元,分化為二元。於是美或不美,善或不善的分別念掩蓋了本心。本心不見了,意識心成為生命的主流從此,人以意識心來生活,不再記得本心才是人與宇宙相接的本來面目

聖賢是能安住本心的人。由本心來看世界,生活與生命才不會分家,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在提醒這件事。無所住,是不被意識心牽住,生其心是呈現本心來看世界。本心如鏡,靜靜地觀照,萬象自然俱顯。

達摩西來,傳的是這本心的消息,可惜梁武帝不會,而神光會了。會了才能安心。從此,安心成為禪宗代代相傳的法要本心無形無色,無法描述所以,禪法玄虛,只能以心傳心,心領神會慧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開悟不難,只在識得本心而已。但開悟不是證悟,證悟是在開悟之後,行諸日常生活中,終有一天,身心脫落,才是解決了人生一大事。

孔子是證悟了本心的聖者他把格物列為八綱之首有其深意。修心要能革除意識心的分別念,回歸本心,以本心觀照,是為致知。然後誠意正心,才是明白本心後的第二步。後世賢達忽略了本心,只重在誠意正心,遂成為學識,而非生命的究竟。

從本心看世事,要從微細能量處下手。記得年輕時,每年進出大陸一、二十趟,蓋了幾十個工廠,也走遍大江南北,每到一個地方選址,總要先向土地公地基主祈禱問候,如果三天平靜無波,才決定廠址。這不是宗教,也非迷信,而是對微細能量的尊重,這常是決策成敗的關鍵。

現在的虛空,已非原來的虛空。人類已失樂園,我們還能不反省嗎?只希望思想家、哲學家、企業家、文化人…站出來好好呼籲,應該是人文領導科技時代了。

由二元的意識心,回歸一元的本心,時時以本心觀照,把內心拈花微笑的喜悅找回來。那喜悅是生命的本來面目,也是佛陀傳給迦葉,傳到達摩,傳到慧能,傳到今日我們身上的禪法依歸。所以,安住本心吧!安住本心喜悅才是生命的終極方向。













星期透視/爭取青年 國民黨必須更年輕


2021-10-31 00:00  聯合報 /   戴遐齡(作者為台北市立大學教授)
國民黨全代會,黨主席朱立倫致詞。記者曾吉松/攝影



隨著民主社會的日益成熟,選民漸漸懂得善用被賦予的權利。一周前由綠營共同支持對抗國民黨在地顏家的「刺客」陳柏惟立委,慘遭無情罷免。面對選民給予的教訓,不少民進黨立委未反躬自省,反而抱持著一黨獨大霸權心態,主張立即再修剛修完不久的選罷法。再次讓民眾見識到民主進步黨的「進步」與「謙卑」!

進一步分析,陳柏惟少掉的三萬多票,除當事人因素外,執政的民進黨因無建樹、心虛,沒有大動作炒熱選情,以致許多離鄉背井於外地求學工作的年輕人,未返鄉投票,亦是一大主因。這次的罷免成功,使民進黨間接受創,相信執政黨已感受到民怨沸騰,近日更擔心骨牌效應,由蔡總統帶頭與蘇揆連袂強力反制四大公投。

反觀長期處在低潮的國民黨,這次罷免案勝利,可算是相當興奮的事!不過,一個誠懇為人民謀求福祉的負責政黨,斷不能因競爭政黨失民心或敗壞而自喜,要更積極體察社會發展的趨勢,全面調整政黨的組成和運作模式,才能帶領全民開創新局,構建更穩定發展且安全幸福的生活環境,獲得選民支持和愛戴。

擁有百年老店聲譽的國民黨,若要爭取民國 111、113 年(二○二二年及二○二四年)選舉勝利,重新取得執政權,為人民服務,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尤其在爭取年輕人的選票上,國民黨還是處於十分不利的困境!

直言之,不乏傳統政治菁英的國民黨,唯有轉型成一個對年輕朋友絕對友善的民主政黨,吸引更多的熱血青年參與其中,才能產生理念和經驗的傳承,激發更符合時代潮流的政策和行動力。

事實上,現今強調多元化的民主社會,不論就國會善盡憲法賦予民代立法與監督政府之責;或受限世代經驗,年輕人確實擁有更多、更靈活的溝通管道等優勢,涉及年輕族群未來發展的各類公共議題,若能有更多年輕世代族群,用不同觀點加以審視和討論,當可突破「不被理解」的瓶頸,藉由新世代的創新視角與快速傳遞橋梁,延伸出廣大群眾的共鳴和回響。

最近由趙少康親自操刀,主動出擊的「戰鬥藍」風潮,由許多年長者投入,透過群組強化橫向聯繫,以統一的「口徑、戰術、陣線」,加上口徑一致、團結攻勢,產生的動力、衝勁及戰鬥力,漸漸演變出吸引年輕人的創意利器。雖然如此的發展趨勢,對領導層和支持者有偏年長趨勢的國民黨而言,在選舉選才和布局等,不免產生內部壓力。但不可否認的,這是能夠讓國民黨年輕化的關鍵時刻,如何制度化完成人才交替,堅守青年關注具「公義」「正直」形象的立場,提供青年全力以赴參與政治的機會,誠為國民黨領導者,此刻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和把握的良機。

「沒有年輕人,就沒有國民黨的未來」,國民黨昨天舉行全代會,黨主席朱立倫正式宣誓就職;朱主席能否實現國民黨順利重生,端看能否成功掌握青年的心!














大屋頂下/政治攤牌觸發軍事攤牌 國防預算買不到國家認同


2021-10-31 00:00  聯合報 /   黃年
國防部長邱國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防部長邱國正十月六日在立院的答詢可歸納為:①國防的迫切性就在眼前,沒有五、六年時間。②現在中共就有能力攻台,但要考量付出多少成本。③到了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成本、耗損率就可壓到最低,稱為全能力。

狼來了,已經在門口。牠現在就有能力撲進來,也許仍有其他考量。但到了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就有撲進來的「全能力」。

立委請邱國正自己與吳釗燮比。邱說,我不說狠話,只說實話。此時,他正在爭取用於軍備競賽國防預算

國防部長的實話告訴我們,兩岸已經面臨軍事攤牌的態勢是現在進行式。邱太三稱為「準戰爭布局」。

眼前的兩岸軍事攤牌,是因政治攤牌而起。

台灣面對中國大陸,有兩種政治戰略。①用中華民國來面對大陸。②用台獨來面對中國。

民進黨的政治攤牌,要用台獨來面對中國。

務實台獨」就是民進黨的政治戰略。表面上,揹著中華民國的殼,但實際上用「去中華民國化/去中國化」來推進台獨

務實台獨」(現已正式定型為「借殼台獨兩國論」)是一個大工程。例如:①解構台灣的政黨政治。不擇手段地對國民黨抄家(沒收黨產)滅族(轉型正義)。因為,對民進黨而言,國民黨是可能促成兩岸和平競合的主要隱患。②塗銷歷史與文化的兩岸連結,將中國史推到東亞史,中國對台灣而言,成了像荷蘭、日本一樣的出現在「東亞」的偶生元素而已。③推動形形色色正名運動,如「台獨兩國論」、「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新生論」、東奧正名,甚至想改中研院為台研院。④解構反台獨的民間力量,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關掉中天電視台。⑤摧毀中正紀念堂,切斷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主要精神對照連結。以上,不一而足。

民進黨認為,「去國民黨化、去孫中山化、去蔣介石化、去中華民國化、去中國化」,都是台灣內部政治鬥爭伎倆。此即「內殺型台獨」。

賴清德之類認為,中共可以理解這種「務實的台獨」。因此,他主張「親中愛台」,「一個進步的台灣,可以帶動一個繁榮的中國」,似乎認為「我搞務實台獨,對中國無惡意」,公開希望「中國扮演太陽,對待台灣像太陽一樣溫暖」。

但是,中共卻不解風情,不像賴清德那麼浪漫,而是用務實」的心態來面對務實台獨」。

對於中共來說,如台獨「解構中正紀念堂」這類動作,不只是台灣內部政爭的問題,在骨子裡其實是「去中華民國化/去中國化」的台獨工程用以掏空中華民國,與「中國」脫鉤。

對中共來說,民進黨這些刨根掘底動作,當然是以台獨作政治攤牌,因此觸發了軍事攤牌

至此,民進黨的「外擊型台獨推車撞壁

於是,在兩岸面臨軍事攤牌的此際,民進黨更須負責任地向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攤牌。亦即,必須告訴我們:

當民進黨可能將台灣帶入兩岸戰爭時,台灣究竟是以中華民國迎戰中共,或是用台獨務實也罷)迎戰中共?

這個問題攸關憲法定位國家認同,是兩岸戰爭正當性必須確立基礎。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台灣子弟在進入戰場時,他們有權利知道,究竟是為中華民國而戰,或為台獨而戰?

這個憲法定位國家認同問題,不是用國防預算買得來的,也不是用軍備競賽能夠確立的。

國防預算能夠買來全體台灣人願為台獨而戰嗎?軍備競賽又能夠療癒內殺型台獨肢解四分五裂中華民國嗎?

邱國正也許可以買武器,但他買不到團結一致英勇迎戰國家認同。買不到中華民國台獨國家認同,也買不到台獨中華民國國家認同兩頭落空

再者,一旦面臨戰爭,民進黨希望國際介入因此也有責任向美國及國際攤牌要告訴美國及國際:這場戰爭是為捍衛中華民國而戰,或是為了台獨而戰?不說清楚這些,將令國際師出無名

其實,在「既成事實」的理論下,台灣沒有軍事攤牌的條件,愈極端軍備競賽,在引爆戰爭時,將招致台灣愈嚴重愈迅速毀滅性後果

民進黨給人民的信心是「戰到一兵一卒/在家當兵/游擊戰/巷戰/戰到底/用掃帚跟他拚/刺蝟/豪豬」,這些話聽來悲壯但其實是悲涼

打到一兵一卒二千三百萬人總玉碎,那又如何?

由上文淺論可見,軍事攤牌是因政治攤牌所致化解戰爭危機的方法就是:要用中華民國來面對中共,不能用台獨來面對中共。

邱義仁說:「除非瘋子才搞台獨。」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說:「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這兩句話說明了台獨真實處境

蔡政府如今全力渲染軍事攤牌危機,卻不敢誠實面對政治攤牌失敗

台獨不能解決兩岸政治困局,反而迎來戰爭

中華民國面對中共,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是民主體制專政體制之爭若就三民主義而言,這是「民權(主)主義」之爭;若用中共的語言來說,這應是兩岸之間的「人民內部矛盾」。

用台獨面對中共,不但背離了中華民國憲法,也成了台獨挑戰中國之爭。若就三民主義言,這成了「民族主義」之爭;若是用中共的語言來說,這就是台獨與十四億中國人的「敵我矛盾」。

兩岸對立,台灣只能靠「民主主義」,不能玩弄「民族主義」。

兩岸的戰與和,本應奇正互用中華民國可戰可和,台獨卻只能戰不能和台獨為何非要挾持台灣一路走到黑?

再以兩岸最難解的「統一」議題而言。中華民國雖必須面對統一的憲法議題,但可以主張用「統一公投」等機制來節制及管理統一的內涵與進程。如此,「統一」反而可以轉化為一種防禦手段。台獨則主張用台獨來對抗統一,希望「中國對待台灣像太陽一樣溫暖」。

中華民國是站在中華民國憲法上,面對台灣,面對中共,面對十四億大陸人民,並面對美國及國際(美國也不支持台獨)。台獨則背叛中華民國憲法,撕裂台灣,挑戰中共,與十四億人不共戴天,並與國際地緣政治架構扞格台獨是麻煩製造者)。二選一,台灣要如何與中共政治攤牌?

保衛台灣軍備競賽是提油救火。只要不搞台獨,就是最好的國防;只要維持中華民國,就是最好的國家安全方案

端正政治攤牌即可化解軍事攤牌
















畫中有話/活下去,拚商機也拚生機


2021-10-31 00:00  聯合報 /   記者杜建重
記者杜建重/攝影



五倍券已經上路,各行各業祭出優惠搶食商機,更有商家大打悲情牌「我要活下去」,希望吸引更多同理心目光。

蘇揆拍板明年軍公教調薪幅度創廿五年最大,雖遭在野黨抨擊「政治考量」,但卻無法否定通膨壓力下,萬物齊漲造成的窘境;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餐飲服務業,未能受到政府更多關愛眼神,只能自力自救,字裡行間透露的無奈,恐怕才是業者最想傳達的心情。












蔣公銅像都不保了 誰還記得榮民?


2021-10-31 00:00  聯合報 /   張健常/備役空軍上校(新北市)
中正紀念堂蔣公銅像。圖/本報資料照



日前蔡英文總統接受外媒專訪,記者問今天台灣是否比當年剛上任時更安全?總統實問虛答表示:「這要看如何定義。」原來「安全」還有不同時空環境的定義。

蔡總統剛上任,即拿軍公教退休俸開刀,以「世代正義」為由,讓社會奉公守法一群老兵生活受衝擊,那時怎沒想到國家未來可能會不安全?沒有龐大後備動員,如何支撐「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戰略指導

今日是蔣公誕辰紀念日,又稱榮民節。這個國家連蔣公銅像都朝不保夕了,誰還記得數十萬計榮民們曾付出多少血汗,保衛國家?

蘇院長拍板明年起軍公教調薪百分之四,不論目的為何,總是樂觀其成當知史達林曾說:「一個在軍人待遇精打細算的國家,是在為下次戰爭賠款做準備。」拿破崙另有譬喻:「如果一個國家的軍人還不如商人受人敬仰,那麼這個國家離亡國就不遠了!」務請朝野慎思
















趕走語言病毒 找回最美風景


2021-10-31 00:00  聯合報 /   何平東/大學教師(新北市)
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圖/本報資料照片



五大時機口罩鬆綁的日子快來了,偏偏 Delta Plus 病毒株也宣布入境。不確定的未來已成定局,舊的肯定回不去,政府只好狂打「疫後新常態」,鼓勵大家面對現實,趕快恢復元氣。但這修復的過程,不只顧經濟,也要顧心理。愈來愈多現象顯示,台灣的情緒淤泥超多,阻塞溝通,讓語言病毒大量滋生,開始侵襲良善互信社會體質

很多人都清楚感受到,疫情襲捲,人的耐性變差了,官員更明顯,指標性兩點記者會指揮官對不想聽的問題常常不耐煩,不是隨便敷衍,就是語帶譏諷記者不但躺槍,還要被網友點名嘲笑。前幾天語錄更經典,八大行業即將有條件開放,媒體提問要怎麼預防「陪侍」扮客人進場,指揮官一句「警察用聞的就知道啦」,讓基層超不爽,語意輕漫再次踩雷。

沒有人會相信,指揮官不諳溝通;這是態度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脫口而出的句子,傳達的是對他人感受的毫不在意。每天提醒大家對抗病毒,自己卻對破壞信任輕蔑專業語言毒性全然無感

四通八達語言病毒,也滿佈在「公眾人物口罩下的水中,挑語病、踩痛腳、模糊議題、掀動對立…簡直百毒齊發。因為太毒,愈來愈多人乾脆敬而遠之圖個清靜管你公投要四個不同意或兩好兩壞,這是民主時代,你的堅持,不代表我要認同溝通大門一關,對誰都沒好處。

語言病毒需要理性辯論聽懂善意耐心溝通疫苗。哏圖、手板、說幹話,並不會讓台灣更有力。無法對話又不認錯的社會,是會生大病的;沒人能想像,超商店員只是提醒客人戴好口罩,竟招來幾乎致殘的瘋狂攻擊敲鍵盤點滑鼠的手指,用上新科技會秒變違法傷人的利刃。

令人擔心的是,這些讓良善社會心理健康亮紅燈的病毒,有人重視嗎?會變成另一種「疫後新常態」嗎?

台灣正能量明顯滑落。社會需要更多友善、真心示範,幫人們找回信心。抗疫期間,人民對所有指引遵守配合,全球難得一見,口罩說戴就戴,准脫才會拿下來,這是公民素質和對政府的信賴執政者請珍惜,心中除了奪權搶位,多想想怎麼給人民更周全的保護與承諾

更急切的,是全社會要一起努力,找回溫柔、同理、真誠與良善。這曾是台灣最美的風景,一陣狂風,讓我們險些失去它。如今正在削弱,必須靠呼喚靠倡議靠教育,讓這「四大堅持」回到人們的意識與生活中,才有足夠的能量扛住變局,一起走下去。


王健壯/邢泰釗幹嘛急著跳進戰場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邢泰釗幹嘛急著跳進戰場
◆  葉銀華/企業永續之道:傳承九要(上)
◆  李清志/遠距教學不是萬靈丹
◆  范疇/國軍位置及角色 一定得講明
◆  陳亮恭/發燒友與聚聚
◆  盛治仁/睿智打造以人為本的組織
◆  林中斌/中美再掛鉤







王健壯/邢泰釗幹嘛急著跳進戰場


2021-10-31 00:02  聯合報 /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台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邢泰釗。記者王宏舜/攝影



三中案一審判決後,敗訴的台北地檢署僅作例行性回應,反而是與一審無關的高檢署,卻大動作跳出來發布新聞稿,痛批馬英九進行政治操作干預司法。

北檢當天對判決的回應祇有短短十六個字,「待收到法院判決書後再審慎研議處理」;但高檢署新聞稿卻長達一千多字,內容則是重抄北檢當年起訴書,好像官司已經打到二審高檢署必須挺身替起訴罪狀辯護一樣。

北檢起訴三中案時的檢察長是邢泰釗現任高檢署檢察長也是邢泰釗,「北檢邢泰釗敗訴,「高檢邢泰釗不服,雖在情理之中,但各級檢察署各有所司,邢泰釗即使以個人名義對一審判決表達異議已嫌不妥,何況高檢署是以機關名義發布新聞稿

如果高檢可以對無關職權範圍的一審判決說三道四,最高檢對二審或一審判決豈不也可援例辦理,檢察體系還有何官守可言?

邢泰釗與馬英九的恩怨,撇開傳聞不談,從北檢當年偵辦三中案過程中的許多言行作為,到高檢署以機關名義在一審判決後發布新聞稿指控馬英九來看,即使完全無知於那些恩怨傳聞的人,也會得到一個印象:邢泰釗好像卯上了馬英九。

舉例說,檢察機關對偵辦中案件必須遵守偵查不公開原則,但北檢在偵辦三中案過程中,卻與馬英九三不五時就打擂台,對馬英九庭內或庭外發言,北檢一向是惡聲至必反之,共發過廿次左右的新聞稿對他痛加駁斥創下檢察史上空前紀錄許多有偵查不公開原則的偵辦內容,也在北檢血脈賁張情緒下所發的駁斥聲明中,讓外界有所知悉。

而且,馬英九跟所有被告或被偵辦對象一樣,在不自證己罪憲法原則下,當然要窮盡一切替自己辯護,但當年馬英九在庭內行使緘默權,在庭外卻表態從不畏戰時,北檢卻駁斥他不正當行使訴訟防禦權」,「對國民作出不良示範」;馬英九指控北檢涉嫌洩密給特定媒體,而要求移轉管轄時,北檢卻駁斥他轉移焦點,但屬於證物的光碟掌握在北檢手中,依北檢說法,光碟內容又不利於馬英九等人,如果不是北檢刻意放消息,特定媒體從何得知?難道記者通天本領不成?

也因為馬英九數度槓上北檢與邢泰釗北檢在起訴書中特別強調馬英九犯後態度不佳,建請法院從重量刑」。但即使馬英九犯後態度不佳,北檢訴與訴態度又佳在哪裡?北檢指控馬英九與律師洽商案情是「召開串證大會」,又作了什麼良好示範?而且,北檢在起訴書中指控馬英九「惑於權位」、「密室暗議」,犯罪動機包括「博取聲譽」與「結交盟友」等,都是政治語言,也揣測之詞,北檢另又指稱馬英九賤賣三中,「是把未來應該依法還給國家準國家資產出售」,更是不知所云時空錯置,三中案於民國 94 年(二○○五年)完成交易,當時尚未制定不當黨產條例,何來出售「準國家資產」可言?北檢重啟特偵組早已簽結的三中案,就該拿出「堅若磐石」的證據,否則起訴書即使厚達七百多頁,又能奈被告何?

邢泰釗在三中案一審判決後尚未進入二審前,就提前跳進戰場,這是盲動;以高檢署機關名義對一審判決發布新聞,則是逾越官守分際,但他會自知有錯嗎?當然不會,可想見他現在正磨刀霍霍,準備在二審時把那位前總統拉下馬來,以遂多年心願。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探究大陸先破後立的發展路線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三中案判決,讓邢泰釗高升成了笑話
◆  聯合報黑白集/「口腔派」愛國者
◆  經濟日報社論/探究大陸先破後立的發展路線







經濟日報社論/探究大陸先破後立的發展路線


2021-10-30 00:5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大陸全國人大授權房產稅試點的「決定」明言,房地產稅等手段成實現共同富裕的武器之一。圖/取自網易新聞網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這是民國 67 年(1978年)中共三中全會以來,大陸保守派人士發出的憤懣。今年大陸當局大力整頓治理多種私營產業,並高舉「共同富裕」旗幟,企業界又生「改革開放四十載,鳥籠經濟又回來」的憂慮。企業風聲鶴唳,經營轉向低調;富豪草木皆兵紛紛捐款輸誠,生怕當局驟然轉向反富豪反企業反投資人的「三反路線。如今秋風已過,殺意漸消;國媒不再點批,馬雲終能出國。當局先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現在則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中共當局唱的到底是那一齣?

其實深入觀察大陸的經濟發展史,可以歸納出「放、亂、抓、死」這套循環規律,也就是「一放就亂,一抓就死」。毛澤東大搞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骨子裡是政治運動,但也「抓死經濟。鄧小平上台後,經濟一窮二白,中央沒錢,只能放權,大家摸著石頭過河。對外開放,大力招商引資,促進出口,自然是放;對內搞活,放任個體殺出一條活路,同樣是放。「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耗子的就是好貓」。

民國 81 年(1992年)鄧小平南巡反攻,朱鎔基整治國企,路線再放;民國 90 年(2001年)大陸入世,經濟逐漸與國際接軌,當局只放不抓。直到近年企業以債助長動搖金融根基貧富差距擴大奢靡蔚為風尚教育資源不均社會移動僵固於是強者可以任性,弱者只能認命,民眾積怨加深,凡此皆已符合當局對於「」的認知,加上明年中共召開二十大,重要性眾所周知,因此現在正是穩定壓倒一切的時候。為了維穩當局不能放,必須抓,而且是政治、經濟兩手抓兩手都要緊

北京當局整頓治理企業的作法,可以歸納出四大維穩支柱掌控金融體系、反制企業壟斷、確保數據安全、促進社會平等。諸如阻止螞蟻金融上市,對阿里巴巴集團予以28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以數據安全為由調查滴滴出行禁止以營利為目的補教業務,並對美團點評處以5.3億美元反壟斷罰款等。儘管在美掛牌的陸企股價紛紛重挫,但中共當局並不在意國外投資人大賠也不擔心外資會因此而卻步大陸中、低階層更認為這是當局路見不平一聲吼」,普遍表示支持

國際媒體在評論「共同富裕」路線時,最常引用的一句話就是鄧小平所說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認為習近平的作法與鄧小平相悖,且有仇富傾向,這完全是一知半解這九字真言中,「」指的是中央給政策;「一部分人」所涵蓋的是中共所認可的領域;現在既然已經有「一部分人先富」,就應該抑制這些人壟斷機遇將脫貧的機會讓給其他人來同富以實現獨富裕不如共富裕的目標

綜觀當局此番整治行動,仍不脫「重製造、輕服務」的一貫思維螞蟻集團一般歸類為金融科技FinTech)」,大陸當局則認為其實是「科技金融TechFin)」,科技的含金量並不高,其他諸如滴滴出行、美團點評等,都只算是以運用科技經營的服務業總的來說,整治的原則就是打消費不打製造、抓軟不抓硬

如今整治行動漸歇,大陸當局為免重蹈「一抓就死」的覆轍,必然會破而後立,大力支持半導體、機器人、5G 設備、電動車、太陽能等高科技製造業,以落實科技自給自足,並擴大優勢。中共不會以鳥籠經濟窒息企業,可能改走風箏經濟路線,也就是不怕你飛得高只要線抓得牢風箏線也是血管對配合政策者輸送資源,我行我素者切斷給養。在維穩的同時,也致力於重新建構經濟體系,以「抑富、保中、扶貧」的作法來營造「橄欖型社會」,從而鞏固政權。至於成敗利鈍,則非眼下所能逆睹。













聯合報黑白集/「口腔派」愛國者


2021-10-30 00:4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侯友宜表示,保家衛國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希望台灣每個人只要有機會,都能為國家奉獻自己的熱血,捍衛中華民國。記者張睿廷/攝影



兩岸局勢緊張,最振奮的莫過於綠營政治人物。他們忙著叫罵,也要求別人表態,彷彿這樣就能殺敵致勝。新北市民進黨團那天連環砲逼侯友宜譴責中共,侯友宜回稱,自己一生當警察都在守護中華民國,「你做過嗎?」

侯友宜一語戳破「口腔派」愛國者的虛張聲勢。他當然可以像蘇貞昌那樣,說要拿「掃帚」戰到最後一刻;但人盡皆知那是鬼扯。他也可以像吳釗燮那樣,自稱訪歐無懼中共「混合戰」;大家也清楚那是自嗨。許多官員都是口腔派,攻不下一個外交灘頭,卻滿嘴嗆中狠話,這樣的愛國者很危險。

口腔派的志士,每天照三餐喊愛台、罵老共;但到了關鍵時刻,他們溜得比誰都快。獨派大老蔡丁貴跑去美國打疫苗,卻叫別人打高端愛台,作出完美示範。早年國民黨有「反共八股」,如今民進黨猶有過之,只差在它不曉得自己多八股。

日前,台北市綠議員簡舒培要求柯文哲默誦「蔡四條」,正式推進了「蔡語錄」時代。柯文哲和侯友宜只是地方首長,綠營小將如此拷問他們的愛國心,莫非是黨指令?

陳柏惟剛被罷免,下個目標林昶佐,也是口腔反中派。3Q 好歹還當過兵,但林昶佐當年用奇怪的理由逃避兵役,如今卻以愛國者的姿態責問別人。人家用生命保護國家,他噴口水愛台













聯合報社論/三中案判決,讓邢泰釗高升成了笑話


2021-10-30 00:4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台灣高檢署檢察長邢泰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地方法院對國民黨的「三中案」的判決出爐,除蔡正元因業務侵占等罪被判刑外,其餘被控「賤賣黨產」遭起訴的馬英九、張哲琛等人均判決無罪。對照台北地檢署當初大動作調查起訴,這項判決結果,可說是對蔡政府政治辦案的一記重拳。

對此判決,民進黨砲聲隆隆。發言人顏若芳質疑「難道是民進黨叫你賤賣黨產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形容是「大悲無淚」,綠營幕僚則私下稱:「法院真的不是民進黨開的」。連時力立委陳椒華也軋上一角,對判決結果表示遺憾」。綠營憤恨之情,溢於言表

三中案」本身是否涉及不法是個焦點,但另一焦點則是重啟辦案的正當性,是否是「政治追殺」。對此法務部長蔡清祥說「三中案只是一般刑案,用政治角度去理解大可不必」;當初親自領軍調查北檢前檢察長現任高檢署檢察長邢泰釗則說,「事情沒那麼醜陋」。但此案經特偵組多年偵辦,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即宣布「查無不法」;但蔡政府五年前藉政黨輪替重啟調查,要說「不是政治辦案」,恐與事實相去甚遠法務部和邢泰釗的遁辭對照民進黨的憤恨不平此次無罪判決不代表這非政治辦案」,只是台北地方法院不願再被政治操弄罷了

回顧「三中案」的偵辦可謂處處政治斧鑿痕跡。此案七年前即已由特偵組簽結,但五年前政黨輪替後,「黨產會」與台北地檢署大唱雙簧前者提出新事證檢舉」,後者宣布重啟調查。為此,北檢由當時的檢察長邢泰釗親率多位檢察官日夜討論,沙盤推演。此等待遇,恐連重大經濟犯罪刑事犯罪皆瞠乎其後原因無他,因為被告是馬英九

偵查期間,北檢除不時公開與馬英九等人針鋒相對,更選擇性地釋放偵查內容給特定媒體,連機密的「錄音譯文都鉅細靡遺地披露目的就是要營造北檢將對被告一刀斃命」的氣氛。此外,馬英九行使「緘默權」,被北檢說成「態度不佳」;馬英九找律師討論攻防,被說成「串供」,並據此要求「加重其刑」。若無政治考量北檢的菁英們會違背法律常識至此嗎?

三中案的重點有二:一是《廣電法修法,黨政軍須限期退出媒體經營;二是國民黨對「黨產歸零」的政治承諾。亦即,所謂「賤賣黨產之假設,在當時的政治時空下很難成立,因為國民黨明顯有出售三中必要性與急迫性檢方以一般商業交易推估它涉及賤賣」,犯了嚴重的邏輯謬誤。這點,在北院判決書得到印證,指當時因為廣電法修正的現實因素,國民黨有處分媒體事業的考量。就法論法,馬英九等人被判無罪,並不意外。

北檢以七百多頁的篇幅將馬英九起訴,是以「亂槍打鳥」的方式混淆法院,希望至少有一條被採納。同時,也希望綠色執政權威能從北檢擴及北院,影響判決。但看北院判決書的「逐項說明」,逐項皆不成立北檢的盤算全部落空,也使被民進黨凌遲司法正義總算保有一絲尊嚴

民進黨對馬英九的司法追殺旨在報復扁家的貪腐遭司法制裁;因此卸任後的馬英九,幾乎天天跑法院。此案仍可上訴,一旦上訴,接手的高檢署檢察長又是邢泰釗。諷刺的是,邢泰釗當初因「辦馬有功升任高檢署檢察長但耗費龐大人力物力追殺,卻判決無罪,這等績效」,實難讓人不譏笑」。以民進黨的「東廠性格」,應不會讓這齣追殺大戲即刻落幕歹戲拖棚依然可期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只欠東風

◆  英文版的國慶談話2.0
◆  領導人特質 以人為本以民為先
◆  歷史教訓 避戰乃生存之道
◆  在善意與武力間 小心拿捏
◆  首例 Delta plus 的警示
◆  獻給特殊族群的非藥物處方箋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只欠東風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只欠東風


2021-10-30 00:32  聯合報 /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國人有一個共識,就是一定要將國家的經濟搞好,使得全國人民有更好的生活。要將經濟搞好,必須提高工業水準,因為經濟和工業是有密切關係的。試想,假如將所有的工業園區都關閉了,我們會是什麼樣的國家?

我們最希望的是能有高級的工業產品,因此要搞清楚國家的工業水準究竟如何。要評估一個國家的工業水準,最重要的是要看這個國家的科技公司是否擁有自己的技術。假如有一家工廠是外國公司設立的,工程師只會操作和維護所有的設備,而不知道生產的原理,當然也就不會改善生產技術,更不能發展新的技術。這種工廠完全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在台灣是毫無競爭力的,因為我們的工資比亞洲很多國家的工資還要高。

筆者曾經參訪過台灣相當多的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幾乎都是外銷,因為台灣的市場太小。也因為如此,絕大多數的台灣科技公司都擁有自己的技術。如果沒有獨特的自有技術,一定很快地就被淘汰掉的。這些技術都是工程師經由學識和經驗努力研發出來的,大家不要小看這一點,因為擁有自有技術國家並不多的。

如果要設法生產一個精密設備,當然先要會設計,即使有了設計技術,還需要相當多的精密零組件。也需要其他的服務型技術,如焊接和研磨。我們可以在國內得到大部分所需的零組件,也因此有相當不錯的焊接和研磨技術

我們已經有潛力能使工業產品更加精密,可是任何非常高規格工業產品需要很長研發時間,民間公司實在有困難。現在所欠缺的是政府的野心,我深深感覺到政府沒有雄心壯志;比方說,希望能有半導體製程中所需的精密設備特用化學品和材料,可是看不出政府在這方面有什麼計畫

我國有相當不錯的機械工業,我們的工具機在全世界的排名也是相當前面的,當然希望自己能夠更進一步,使工具機的性能靠近瑞士、德國和日本。遺憾的是,不知道政府在這方面有什麼計畫

希望整個社會了解工業對經濟的重要性,如果工業產品不能更加精密經濟不可能有很好的發展人民生活也不可能有重大改善。希望國人對工業發展更大的興趣督促政府重視發展精密工業重要性擬定完整的計畫。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獻給特殊族群的非藥物處方箋


2021-10-30 00:39  聯合報 /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文化平權,延伸至失智症患者。圖/123RF



今年國立台灣文學館計畫團隊找我參與文化平權相關活動,過去他們已經推廣兒少視障聽障創齡領域文化平權,今年將重心放在失智症患者

一開始,我並不真的懂文化平權的意義,最初的理解是從性別平權概念而來。身為醫師和母親雙重身分,我知道平權議題需要從小培養孩子要懂得尊重不同性別和性向的人,並且不能隨便拿個人特質開玩笑,這是對其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接著我詢問主辦單位:文化平權的意思是什麼呢?他們說:「希望讓不同族群都有『文化』或『文學的感受。為此我們會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做出適合的設計。」設計中有個特別的禮物,叫做失智資源箱,箱子裡有好多懷舊的物件、聲音、音樂,希望藉由這些物品,幫助大家串連起生命中珍貴的時刻。

我看到這些物品時,恍然明白最初對於文化的思考過於狹隘,應該要跳脫文字的束縛,並非只有文字書寫才是文化,換個角度,生命過程中每件事都是我們的文化;音樂和懷舊物品,都能幫助大家喚起對生命的記憶,這就是文化

時下許多地區人士正努力倡議給失智者的非藥物處方箋」,這些文化和回憶不正是最好的非藥物處方箋嗎?我們可以結合文學館展覽,和以長輩的生命經驗相聯結,藉此讓當地硬體設備失智患者共創生命連結,讓文學與長者生活交互共鳴

萬事起頭難,文化與失智的交會也不例外,曾有長照夥伴提出疑慮:「對老一輩的人來說,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博物館文學館音樂廳,他們的非藥物處方箋應該是偏向廟宇、教堂或麻將館吧?」

這樣的說法,也是被有形的硬體局限;我想更好的做法,是讓社會每個角落都有機會對長輩們產生意義、留下生命的足跡,文學館的活動也能這樣安排,透過展覽和工作人員的合作,幫助每位來參觀的人產生情緒交流。不論到來的人是失智患者,或者高齡的亞健康人士,甚至是年紀輕一點但對生命產生迷惘的人,只要是在過程中心有所動必然能有所得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方式,讓我們在看展過程中,因為一則故事或一個笑容,慢慢將文化平權落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首例 Delta plus 的警示


2021-10-30 00:36  聯合報 /   張法迅/醫師
泰國發現首起從Delta變種病毒再突變的亞變異株Delta Plus,不過泰國此Delta Plus亞變異株是AY.1,和英國近期密切關注的AY.4.2不同,泰國公共衛生部將密切注意疫情發展。 歐新社



台灣昨天首度出現 Delta plus 境外移入案例,引發關注;其實此變種至今仍只是「有趣的變種」(variant of interest),而非「引憂的變種」(variant of concern)。

去年的原始新冠病毒,經過突變後產生了非常多變種,絕大部分無法傳播開來,只能被淘汰,僅有少數變種引發嚴重感染,成為世衛或個別國家眼中的「引憂的變種」,比如台灣今年五月的 Alpha 變種與現在全球盛行的 Delta 變種。

疫情其實是一個生物演化的縮影,病毒必須多方突變,找到最適合鑽入人體、躲避免疫防線的型態,才能持續繁殖與散播,而新冠病毒突變的主要部位,乃負責與人體細胞的 ACE2 受器結合的棘蛋白,也就是布滿病毒表面的突起物棘蛋白的基因若產生突變,就會產生新的變種,而 Delta plus 就是棘蛋白的417位置,從離胺酸K)變成了天門冬醯胺N),因此被稱為 Delta plus K417N暱稱 Delta plus。今年六月最早在印度發現 AY.1 與 AY.2 兩種 Delta plus(AY是 B.1.617.2,也就是 Delta變種的同義詞),後來也有 AY.3,以及現在英國出現的AY.4.2,而台灣昨天出現的 Delta plus 案例就是後者。

AY.4.2 傳播力確實比 Delta 高出一成,但這樣的數字沒什麼了不起,致病力也差不多,這是至今在英國只占所有病例一成,也是列「有趣的變種」原因。

為什麼病毒變種一再於印度與英國出現?因為這些地方病例很多,而且防疫不理想,使得整個社區淪為病毒演化的舞台,所謂「佛系防疫」的最大錯誤便在於此。後來因為大規模施打疫苗,逐漸有許多人取得免疫力,於是病毒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只好繼續突變,尋找出路,也就出現了 Delta plus 之類的變種。

現在學界最大的爭論是:到底接下來,新冠疫情會朝向流感化發展正式名稱應為地方流行化,endemic),或者繼續產生致命突變,不知伊於胡底?樂觀的學者看到 Delta plus 出現,面露微笑,因為看起來「病毒已經沒把戲可變了」。然而,也有人依然審慎,認為接下來還會有好幾波疫情,因為目前疫苗尚無法產生百分百保護力,突破性感染還是一大堆。

現在還沒有國家達到地方流行化程度,未來即使有,每個國家達成的途徑與代價也都不一樣。以新加坡來說,他們放棄清零,改求與病毒共存,就是想讓疫情變成地方流行病,結果現在每日新增將近五千例,加護病床更捉襟見肘。反觀北歐,解封數周新增案例仍維持在每日數百,並未失控。(但入冬以後仍可能大爆發。)

顯然兩劑疫苗打了六、七成是否就能解封,不能一概而論,全球疫情何時緩解,更是個大問號。不管病毒怎麼突變,一個確定現實是光靠疫苗,絕無法控制疫情,一定要搭配非藥物防疫,繼續做好各項個人防護。













在善意與武力間 小心拿捏


2021-10-30 00:30  聯合報 /   李坤隆/正修科大教師(高雄市)
CNN報導,根據美國國防部紀錄,在台美軍從2018年的10人增加到今年的32人。法新社



兩岸關係微妙,就在於保持多少武力,及表達多少善意間如何拿捏;只要天平兩端無法保持平衡,那可能出現意料外狀況。

蔡英文總統接受專訪,證實美軍人員在台灣,個人覺得並不恰當。基本上,美軍在台已非新聞,但沒必要大張旗鼓地凸顯,畢竟可能引發的政治效應無法估量。

就目前局勢看,我們明顯偏向美國,這原本也是政治上選擇,不過一旦因過度仗勢而刻意挑釁,恐怕就不是好的國家戰略。

畢竟,國際上是沒有永遠的朋友。美國目前是我們很重要的盟邦無庸置疑,她對我們也是十分友善與支持,但是美國終究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到時候如果像阿富汗一樣,對台灣有不同的思維,我們又該如何?

我國國際情勢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尤其對岸敵意未減下,我們在善意與武力之間拿捏,更要小心翼翼,否則太早亮出底牌,到時坐實對手侵略藉口,應不是大多數國人願意見到的結果。













歷史教訓 避戰乃生存之道


2021-10-30 00:29  聯合報 /   謝國榮/自由評論、曾任小金門砲兵營長(高雄市)
季青漫畫



聯合報美中台驚濤駭浪五個月報導,總統府駁斥把支持台灣的民主夥伴,錯誤解讀為麻煩製造者…不符台灣主流民意;外交部更指,美國歷任政府對台政策有其一貫性,也多次重申信守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等承諾「堅若磐石」。同一天,報導蔡英文總統 CNN 專訪,深信一旦中共入侵,美國會派兵協防。

就國防最高戰略與心理層面看,面對中共威脅,台灣三軍統帥高度相信,並仰賴美國會派兵救台灣,這是既危險,更禁不起考驗的。我很難相信台海有事時,他國一定會來相救。歷史殷鑑不遠,斑斑可考,只是我們的執政領導與官員,面對史實,不是鴕鳥,就是失憶了

二戰初期,歐洲淪為納粹鐵蹄下,日本侵略中國及東南亞,美國保持中立。韓戰時,美雖派兵參戰,戰爭結束南北韓分裂。越戰歷經美國五任總統,結果越南亡國。最近的阿富汗戰爭也打了廿年,拜登宣布限時狼狽撤軍,塔利班直入喀布爾,阿富汗人民遭到背棄。

民國 27 年(一九三八年)九月,希特勒要求捷克割讓蘇台德地區,戰爭一觸即發。英國首相張伯倫飛往德國,英、法、德、義四國簽訂慕尼黑協定把捷克蘇台德區領土割讓給德國,捷克沒出席會議。英法表示,如不同意,那英法就沒有義務協防捷克。張伯倫飛回到倫敦聲稱,他帶回了「我們時代的和平」(Peace for Our Time)。不到半年,希特勒入侵捷克,「我們時代的和平」,成二戰最大諷刺

美國總統拜登說,一旦中共入侵,美國會派兵協防,美對台灣有承諾。但回想當年,中美間有正式邦交,並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美國說拋棄就拋棄,當時美國政府說,與中共建交,然後與台灣斷交,是「符合美國利益」。

國防部長邱國正:「台灣沒有草莓兵,我死則國生,中共來犯多久,國軍就打多久」豪語。國軍能不能抵抗中共入侵,不是邱部長說了算,更不是蘇揆一支掃帚也會跟敵人周旋到底就夠了。台灣要記取美國歷次派兵參戰及背棄盟邦的歷史教訓,才能提高與凝聚台灣人民之憂患與國防意識

如何避免海峽兩岸發生戰爭,是小國的生存之道,更是台灣國防的最高戰略,絕不能寄託於虛幻的美國承諾之上。














領導人特質 以人為本以民為先


2021-10-30 00:31  聯合報 /   戴照煜/國際貿易談判講座(桃園市)
美國已故總統雷根。美聯社



美國已故總統雷根,他擔任過運動廣播、救生員、報社専欄作者、電影演員前後卅年從政則只有十八年。這樣的經歷,卻被譽為「偉大的總統」;更重要的是,還被譽為卓越的溝通者,是極富魅力的政治人物

多數美國人民認為:雷根具備的理念、勇氣、幽默、愛心等,全都是美國政治領袖所缺乏的。他是美國精神、美國價值、美國夢想」的整體表現,輿論把雷根評為「廿世紀最偉大的美國總統」。學者更讃譽雷根總統:正直誠懇、說服力强、具高度體制內運作能力、迅速掌握狀況、廣攬堅強的顧問群、傳承遠景、瞭解人民的心聲與感受。

雷根在民國 69 年(一九八○年)擊敗當時民主黨總統吉米.卡特,就任總統時近七十歲,為當時最年長者直到川普才打破紀錄)。雷根年紀雖大,但在推動與執行政務,絲毫沒老邁緩遲。

雷根總統推行的經濟政策供應面經濟:將所得稅降低廿五%、減少通貨膨脹、降低利率、擴大軍費開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排除稅賦規則的漏洞、繼續對商業行為撤銷管制。使美國經濟在歷經民國 70、71  年(一九八一、八二年)急劇衰退後,開始茁壯成長,到他任期結束還持續。

廿世紀德國思想家韋柏認為:一個政治領袖必須具有深度實際目標執行能力,否則必有做出錯誤決策的危險;國家領導人更必須能夠建構願景、塑造文化、關懷人文、建立團隊。

具體說,國家領導人需要有:擘畫願景的能力;能高瞻遠矚;塑造國人共享的價值觀,不是個人主觀的價值觀;瞭解人民的心聲與需求;擁有「以人為本、以民為先」的核心價值

相對地,當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川普贏得總統大選,自詡永遠的勝利者」。實際上呢?就任後展現極自大傲慢作風種種歧視言語不負責任的言行,日漸使他備受爭議反感。很多美國人認為,川普狡猾奸詐引發民眾負面情緒躁動

川普雖是商場老手,但絕不是政壇老將。川普的種種惡劣行徑,專家指出是家教問題。川普因其個性與家教,從不認錯,有錯也是別人錯。川普尋求總統連任失利,仍不承認落敗,甚至操弄民粹支持民眾衝進國會山莊美國樹立民主形象毁於瞬間,這是美國史上絕無僅有的怪現象。

雷根與川普是兩個完全不同典型的政治人物,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市民只希望,未來的台灣領導人,能夠建立台灣精神台灣價值台灣信心,及台灣夢想














英文版的國慶談話2.0


2021-10-30 00:27  聯合報 /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
總統蔡英文接受CNN專訪時,強調台灣堅定抵禦北京的軍事威脅。中央社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這是繼月初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撰文再度在國際媒體出擊,基本上可以說代表台灣人民發聲。

由於政績不亮麗、民意支持度平平,國外媒體曝光轉內銷,未嘗不可算是為年底四項公投社會溝通的誓師,當然更可以理解,是為了明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暖身。

相較於蔡英文的國慶文告宣示,「四個堅持」及「中華民國72年論」,《外交事務》短論是給外國政要菁英讀的,重點在「台灣模式」,那是駐外人員的業績,比較像流水帳,應付應付而已。至於 CNN 專訪,可說結合兩者,特別是有六分之一時間獨白,彷彿是英文演講比賽,聽不出有沒有讓美國人傾倒的英國腔,倒是自卑感十足。

就拜登說「美國會防衛台灣」是否打破既往戰術模糊,照說題目都會事先提供,蔡總統回答「必須考量各種情況、各種因素」,不知所云。被問到,是否有信心美國會防衛台灣,她說基於與美國長期友好關係而有所信心,應該是大腦記憶區塊太小。至於被問到日本的飛彈部署及派兵,答非所問「台灣並不孤單」。

有關如何看待習近平,小英說「治理大國的是制度要看領導者」,或許是在調侃對方雖是大國、卻不是民主國家,當然也有可能是好意循循善誘;然而,再三斟酌總統提供的中英文字檔,讀來依然語焉不詳。就邏輯上而言,難道小國就可以容許威權統治?不管國家大小,是否採取民主制度,竟然是要看領導者威權心態表露無遺

被問到兩岸溝通為何在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上台以來停擺,蔡英文解釋是情勢變化很大、對岸的部署更為擴張主義,所以「過去他們能接受的事情,現在可能無法接受」,聽來是怪罪老共不接受「九二共識」。事實應該是小英在總統大選,刻意把「習五條」解釋為「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難怪習近平先前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講話要將兩者分開談。

至於如何重啟溝通管道,她只回「希望」進行有意義的交流;同樣地,被問到台灣人是否有可能接受某種「一中政策」,她還是顧左右而言他「有各式各樣的一中政策」。另外,被問到台灣是否必須變成 garrison state,其實是質疑是否淪為艾森豪總統憂心軍事工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支配的國家,竟然無知談三道四「軍政國家」。

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蔡英文高談捍衛民主、闊論內部團結、奢談人民意願。回顧她連任以來,除了全面執政侏儒化國會,對於言論自由無情打壓、網軍側翼肆無忌憚製造仇恨,已經只有投票主義多數暴力此外,罷免、公投是人民制衡政府的最後手段,民進黨想盡辦法醜化心中只有權力的小英,哪有資格五十步笑百步

官樣文章,沒必要太計較。只不過,既然白紙黑字,迴避是一回事,總統的文稿必須起碼能讓人會意;要是對照中英文都不太能理解,不管是中翻英、還是英翻中,都會貽笑大方。最後,看到總統跟外國記者對話,讀稿機前真情流露,真是羨煞國人。


葉銀華/企業永續之道:傳承九要(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銀華/企業永續之道:傳承九要(上)
◆  李清志/遠距教學不是萬靈丹
◆  范疇/國軍位置及角色 一定得講明
◆  陳亮恭/發燒友與聚聚
◆  盛治仁/睿智打造以人為本的組織
◆  林中斌/中美再掛鉤






葉銀華/企業永續之道:傳承九要(上)


2021-10-30 00:44  聯合報 /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最新著有「如何避開地雷股」)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每年辦理接班培訓,透過系統化課程強化接班人核心實力。 企總/提供



台灣企業在民國 59、69 年(一九七○、八○年)代開始蓬勃,現正面臨傳承議題。許多表現不錯企業面臨找不到適合接班人,甚或頻傳遺產與控制權爭奪戰困擾

根據長期對亞洲華人企業傳承研究,我把公司治理分成三階段:馬上打天下、下馬治天下、企業傳承,接班人也得重新審視外在、內在環境變化,再度進入上述治理三階段循環。此一公司治理循環中,對企業永續發展最重要、複雜度高、風險最大的,當屬企業傳承。創業者總是希望「家族常青、企業永續」,然此願望必須要有縝密規劃

企業創辦人要做好傳承規劃,並讓接班人順利展開工作,這才是檢驗企業家成就的重點。經研究與個案分析,我提出九個要點:

第一要點是創辦人與接班人皆要強化組織凝聚力。在設立、開創企業版圖過程,創辦人本就會強化組織的作戰力,成員也有著革命感情,因此凝聚力內化企業成長。而接班人,不管是創辦人第二代或專業經理人,最基本工作是如創辦人般,強化組織凝聚力。在治理過程,除強化相關制度的執行、奠基公司競爭力外,接班人還要有一定的包容力具備凝聚公司重要成員能力如同製造木桶之桶箍和桶壁間能夠結合緊密平直不漏水!我稱此為桶箍精神。一般認為創辦人較重情、接班人較重制度,然而木桶壁板如制度、桶箍如凝聚力,兩者兼備,企業方能永續。

第二要點是針對家族企業,成員要有共同信念,亦即家族精神,並且明文化。此一家族精神強化家族成員感情,與對整個家族的認同感,藉以降低家族成員紛爭,或者做為協調解決紛爭基礎,並據此設立家族守則

第三要點是創辦人在傳承時股權規劃,必須與經營權設計具備一致性,藉以避免之後的紛爭。如果創辦人將經營權傳給第二代,則最好讓接班人擁有公司控股權;由於家族成員多,因此可藉由閉鎖型公司之「一股多個表決權」股份為之。若將經管權傳給專業經理人,則創辦人家族成員可以共同擁有股權在董事會監督經理人

第四要點是接班人訓練,亦即是經營權傳承,可逐步規劃接班人跨部門訓練,並歷經部門主管督導副總營運長角色。其重點是不僅要「挑誰」、傳職位,更要傳其創業精神培養領袖格局!成功的傳承必須是縝密的過程,除了計畫培養指導接班人外,還需要放手支持接班人作決策創辦人提早安排傳承規劃,及放手與支持接班人才重要心法

第五要點是讓接班人建立新管理團隊。公司治理強調接班人的領導力,也強調團隊作戰力,因此傳承成功強調的是接班團隊!其不僅能在接班後,較易上手,避免傳承不順風險;同時亦可增進公司利害關係人對公司的信心,包括:員工向心力債權人信賴供應商經銷商合作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基隆捷運騙局一場 交通部就是幫凶
◆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又想如法炮製?
◆  經濟日報社論/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經濟日報社論/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2021-10-29 03:59  經濟日報 /   社論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接受訪問時說,宜蘭高鐵和屏東高鐵未來都不排除有延伸的機會;他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未來環島高鐵不是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接受訪問時說,宜蘭高鐵屏東高鐵未來都不排除有延伸的機會;他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未來環島高鐵不是夢。由於這個餅畫得實在太大,立即引起多方面的議論,不知道是交通部真的有在進行相關規畫,還是王部長個人的即時性想法。我們認為環島高鐵這麼重大的交通建設案,牽涉到的不只是技術上的問題,還包括成本、需求,當然還有環評甚至還牽涉到台灣的國土規畫,絕對不是交通部一個單位可以決定的。尤其是交通部長說未來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就說輕率地說出環島高鐵不是夢,絕非政務官應有的作為。

王國材部長說工程技術不斷進步,現在不容易做到的,不一定未來就不可行,所以現在選屏東和宜蘭高鐵的位址時,都必須把未來可能的需求考慮進去,這話是沒錯,但我們很擔心政府官員常缺乏完整的分析與評估,為了政績,或討好部分人,隨意炒作一下,相信這是國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首先,我們同意交通建設的技術會進步,未來可能有更先進的技術,讓東部高鐵可以找到廊道來興建。問題是,即使技術可行,其興建成本會有多高?這裡的成本指的不止是財務而已,還包括可能更重要的環境成本。在財務成本上,以台北到宜蘭約60多公里高鐵約需要1,800億估算,從宜蘭站接到屏東站350公里,預估需要1兆以上的經費才夠。再說,鐵路運輸的另一個大問題,是其維護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高鐵速度快維護成本更是可觀,興建以後的財務上壓力更大。

環境成本上來計算,可能就更有爭議了,因為東部人長期以來就希望有一條高速公路,讓他們可以更方便回家,但是蘇花高經過多少次評估,都因為環評過不了關,而最終只能選擇對環境衝擊較小的蘇花改。我們可以直覺地想一想,如果東部高鐵真的興建起來,高鐵列車以 300 公里的速度穿梭在東部諸多山洞之間,這些脆弱的環境承受得了嗎?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否興建高速公路會是更好的選擇呢?所以,從財務上或是從環評上來看,環島高鐵幾乎可以確定是不可行的。

再從需求面來看,即使有了環島高鐵,南部最大城的高雄人一般也不會選擇從東部走,因為距離較遠,票價一定較高,因此未來選擇環島的人會是以觀光客為主,會搭乘東部高鐵的還是以居住在宜花東的人口為主,但是這三個縣市人口分別為45萬、33萬與22萬,加起來剛好100萬,養得起這麼貴的高鐵嗎?

試想台灣西部超過 2,000 萬人,都讓現在高鐵的營運只能勉強打平,東部這麼少的人口,真的有需要一條昂貴的高鐵嗎?早先交通部規畫「西部高鐵、東部快鐵」,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計畫。如果為了達到區域平衡的目的,興建一條高速公路,可能比高鐵的可行性要高得多。

最令人擔心的是,很多政治人物喜歡拿重大建設當做政績,因此經常會畫大餅,而不去考慮可行性,只為了爭取更多選票。所以常常會在選前出現一些美麗的建設願景,到選後就不見了;更可惡的是,也有很多時候,這些重大建設可能是為了某一些人的私利而進行的,比方說,為了未來更大的建設,所以現在選址圈地範圍也變得很大,讓更多利益團體得到龐大的不當利益炒地皮是其中之一)。無論如何,環島高鐵國土規畫區域平衡交通建設環境保護都息息相關的重大國家建設,在沒有完整且全面評估之前,政治人物應該輕易畫下大餅,或是做出承諾,這絕對是負責任的做法。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又想如法炮製?


2021-10-29 04:12  聯合報 /   黑白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6日發表聲明,呼籲聯合國所有會員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美聯社)
波波漫畫



美國吃了後悔藥?二,七五八號決議五十年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呼籲各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議員也紛紛表態。民進黨見獵心喜,興奮莫名。但明白人都清楚,這恐是兌現不了的空話。

讓台灣成為「亞洲孤兒」的二,七五八號決議,是紙傷心文件。聯合國實力叢林,美國再怎麼支持台灣,它在聯合國也只有一票。這份決議是用票數堆起來的,狂瀾難挽,美國當年的聯中抗蘇戰略則是催化劑。半世紀前大陸還是吳下阿蒙,它左右的票數即已大半;如今它是全球老二,誰敢不買帳?

當年九月,尼克森宣布支持 PRC 進入聯合國大會安理會,也反對將 ROC 從大會排除出去。但「兩個中國」的提案到了十月聯大,連表決的機會都沒有這會是偶然嗎

當年在紐約每天算票的北美司長錢復對此領悟最深,場內人情比冰窖還冷。廿年後他當上外長推動重返聯合國秘書長蓋里卻告訴他,通往紐約最近的路是經由北京。那條路其實曾被鋪平,兩岸達成了九二共識兩岸衛生部長靠著它在世衛大會碰頭;然而,這共識卻被一堆人「大港你贏」幹掉了。

這段歷史的最大教訓是別真把美國當好人杜魯門曾想拋棄台灣尼克森則把台灣賣了個好價錢。回想尼克森當初的保證,能不恐懼現在拜登將如法炮製?













聯合報社論/基隆捷運騙局一場 交通部就是幫凶


2021-10-29 04:14  聯合報 /   社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基隆市長林右昌為了基隆捷運是否為「騙局」,連日隔空交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季青漫畫



台北市長柯文哲基隆市長林右昌為了基隆捷運的規畫,近日一再隔空交火。四年前蔡總統宣布要建基隆「輕軌」,如今升級為「捷運」,說得煞有介事,但路線在紙上飄,柯文哲譏稱「升級後只是更大的騙局」。柯文哲所言不假,不論是「輕軌」或「捷運」,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場;而棄守專業為政治服務交通部,正是這張牛皮愈吹愈大幫凶

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三月,蔡英文為了幫競選連任的林右昌兌現捷運延伸基隆的支票,大張旗鼓宣布基隆輕軌捷運納入前瞻建設計畫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張芭樂票,因為這根本不是捷運,而是與台鐵「共軌」的 Tram-Train 輕軌系統。林右昌稱「輕軌也是捷運」,蔡總統也以「輕軌捷運糊弄基隆人

交通部很快就發現 Tram-Train 不可行,必須改設獨立軌道」。但基隆到八堵間僅能容納一種軌道運具交通部只好要台鐵讓路給輕軌,火車不再進入基隆站基隆民眾若要南下,得搭輕軌到八堵轉乘台鐵這項改變,對基隆市民交通權益影響甚大,但基隆市府竟未告知市民直到去年七月遭本報披露,市民憤怒炸鍋。林右昌卻推稱是競爭對手選舉炒作,還稱兩者不會是二選一。這不是騙,是什麼?

去年十月,當時的交通部長林佳龍找了北北基市長舉行四長會議決定把基隆輕軌捷運汐止民生線二合一,並升級為中運量捷運」。如此一來,經費將從八十多億暴增為四百多億。方案歷經三變,但基隆到八堵間的問題仍然無解。若非上月有立委關切,交通部長王國材才承諾一個月內定線,否則也就會一路蒙混下去。

根據新曝光的方案,基捷路線將與台鐵脫鉤起點卻在八堵。王國材坦言,該路段空間不足,必須抉擇。試想,花了四百多億興建的基捷,卻進不了基隆蛋黃區,不荒謬嗎?林右昌則繼續跳針,說八堵到基隆間有很多興建方案,不是只有兩種方案。事實上,馬政府時期即做過評估,認定該路廊已無空間再容納第二種軌道運具。林右昌說不會只有兩種方案,王國材敢背書嗎?

柯文哲質疑基捷根本蓋不下去,林右昌則反批柯文哲堅持捷運進入台北市要地下化,須增加八十七億經費。對於基隆市民最關心的八堵到基隆的台鐵存廢問題,林右昌卻避而不談一味把焦點轉移到台北端要怎麼蓋,這難道不是障眼法

為了自己任期結束後的參選問題,林右昌一年來屢屢把柯文哲當箭靶,被解讀他有意角逐台北市長。最近他拋出基隆、汐止與台北合併,成立北海市大台北市的構想,是同樣的操作。身為基隆市長,直到卸任在即才炒作這些天馬行空的大夢,卻放著基隆捷運的大事在那裡懸著,林右昌的風格也就不難想像。事實上,基隆市公車長期服務水準低落,就連交通部補助開闢基隆沿線火車站聯外接駁公車使用率不低班次卻大為縮水。林右昌連基本的公共運輸無心解決只想畫大餅蓋捷運,根本本末倒置

基捷空中畫餅,一路騙到今天,交通部堪稱是最大幫凶。不論從成本效益工程面看,基捷的可行性均極低,但交通部非僅沒有說真話的勇氣,連路線畫設都被地方牽著鼻子走。王國材甘當政治工具人」,近日更開出「環島高鐵不是夢」的支票,即可想像其浮誇。台灣一年死於交通事故者超過三千人堪稱文明國家之恥,交通部從不在道安上改善,只會畫大餅。交通部長一味投上級所好,把專業拋在腦後,真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