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蘇益仁/由兵推到和平推 文化人的苦心呼籲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蘇益仁/由兵推到和平推 文化人的苦心呼籲










蘇益仁/由兵推和平推 文化人苦心呼籲


2025-10-06 00:06  聯合報/ 蘇益仁(作者為退休大學教授)


今年九月廿日,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在「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國際和平論壇」提出,除了兵推台灣也需和平推。一個畢生推動兩岸和平文化人,此時再提出這個呼籲,真是苦心孤詣用心良苦

個人自詡為一個本土知識分子,自醫學界退休後,也一直思考兩岸和平台灣長治久安問題。在四十年學術及防疫生涯中,至今引以為憾的是,不管是以台灣中華民國名號申請進入國際組織,皆因中國阻撓而未能為全球大部分國家接受,亦遭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排除在外,真令國人遺憾

因烏俄及以巴戰爭,許多國家也關心台海危機很可能成為下階段全球災難。此外,過去一段時間台美間因川普關稅及中美關係發展,而使台美及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因而各方有志之士對兩岸的可能發展充滿憂慮,紛紛提出有別於目前政府抗中保台倡議,只是龍應台以文化人提出和平推更受關注而已。

除了龍應台的和平推外,與過去相較,比較有不同思維及創意的是黃年六月八日民意論壇提出的「中國方案在脫馬入中」,及馬英九在敦煌提出的「兩岸和平民主統一」。民進黨新潮流大老洪奇昌在一年內也三次赴中國參加論壇,希望兩岸合作藍綠政治人物媒體文化人拋出的這些突破以往思維倡議,凸顯出兩岸關係已到了必須定錨時刻

兩岸之所以必須往和平的方向推進,理由很清楚,兩岸同文同種,大家希望能共同攜手,在科技、經濟及文化上共創雙贏,而不要走上戰爭相互毀滅可怕結局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最近的倡議都把兩岸關係最關鍵的「民主」議題登上檯面,成為台灣各界對兩岸未來發展共識。但對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立國領導人而言,「西方式民主」是共產政權穩固忌諱,要如何由一黨專政過渡社會主義下的特殊民主政體,得冒很大風險。上世紀九○年代戈巴契夫主導下的蘇聯解體衍生問題,包括延續至今烏俄戰爭,仍是很多昔日蘇聯人的痛苦回憶。這些共產政權發展也是中國領導者改革遲遲放不開重要考量。但在專制政體下,經濟及科技發展會有極限,中國未來如何能在專制體制下讓科技及經濟持續向上發展,是很多經濟學者質疑的地方。

因此,不管是「脫馬入中」或「民主和平」,雖拋出與過往不同的國家發展方向,在中國當今國力經濟實力可與美國抗衡情況下,冀望中國領導者改變專制政權,以民主化解決兩岸問題,確是緣木求魚;或許須在時間長河下,由中國人民借鏡台灣民主化經驗思考解決香港回歸至今經歷變化,其實也反映中國民主化困難

中國若推動政治大工程可能引發的效應,或許也是龍應台不去觸碰中國民主化議題,退而求其次,提出「台灣固然要兵推,更應要主動和平推」不得不的考量。賴政府可以兵推備戰保台,但備戰是一回事,是否要「抗中捋虎鬚」,需要領導者的智慧。最近聯合報民調顯示,有高達六成三民眾反對賴政府的兩岸政策,這應是個警訊

我曾提出由洪奇昌扮演兩岸特使的角色,來緩和或推動兩岸關係,並以時間換取空間,最後變由兩岸人民共同解決兩岸問題。希望台灣領導人能以智慧因應這些變化,否則兩岸硬碰硬結局絕非台灣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