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經濟/台巴經濟協定 須能創造雙贏

.聯合報社論..不知誰要負責的荒謬預算,能過嗎?
.聯合報黑白集.蔣介石查無此人
.經濟日報社論.台巴經濟協定 須能創造雙贏










經濟/台巴經濟協定 須能創造雙贏


2017-07-14 04: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巴拉圭總統卡提斯(前中)日前率團抵台訪問,我國昨天也與巴拉圭正式簽署「中華民國與巴拉圭共和國經濟合作協定」。 聯合報資料照片



在巴拉圭總統訪台之際,台巴簽署了「台巴經濟合作協定」,為新政府近日烏雲密布的財經政策投注了一道彩光,值得國人肯定與喝采。然而,這項經濟協定可能帶來的效益為何,應該要有清晰的認知,以免做出過度樂觀的預期,反而可能不利於相關協定之推動與邦交的維繫。
巴拉圭是我國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國,人口670萬人,面積41萬平方公里,約11個台灣大小,可說是地廣人稀。經濟生產280億美元,台灣約為它的18倍,人均生產近4,000美元,約為台灣六分之一。去年的雙邊貿易為:台灣對巴國出口27.4億美元,從巴國進口20.3億美元,總貿易額為47.6億美元,巴國為台灣排序103的貿易夥伴,台灣享有7億美元順差。台灣主要對其進口農牧產品,出口工業製造品。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和巴西、阿根廷是巴國前三大進口來源。
依照協定公開的內容,我國對54項農工產品降稅,巴國對我調降19項工業產品關稅,將比南方共同市場關稅更低。擇定部分商品免除關稅,可以提升兩國人民福利,乍看下是好事;不過,兩國同屬世貿組織成員,依照該組織規範,必須是「開發中國家」之間才能簽署僅含「部分商品」免關稅的貿易協定,而台灣早被視為「富裕經濟體」,因此這項協定是否會在未來的貿易政策審查中受到挑戰,不無疑慮,政府可能要早做因應。
既然簽署了經濟協定,免除部分產品關稅,當然對這些產品的貿易有所助益,預期這些產品的貿易量將會增加。以台灣角度看,中小型拉美邦交國貿易量有限,台灣增加其農牧產品的進口來維持邦交,是划算的策略。然而,事後的發展卻經常不如人願。以日前斷交的巴拿馬而言,它在2003年成為第一個和我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當然對出口成長充滿預期。而一開始的發展的確不錯,對台出口從2003年的600萬美元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2,300萬美元、2008年達到6,900萬美元,但之後卻就停滯不前;甚至從2013年的4,000萬下降到去年的2,800萬美元,和2004年所差無幾,巴拿馬對台貿易逆差不僅沒有改善,大部分年度是惡化的。如果和台灣簽署貿易協定的結果,是這種接近「白忙一場」的狀況,任何經濟狀況不佳的邦交國,大概都會轉向中國大陸「尋求救贖」。
其實,整個中南美洲和台灣的貿易關係大概都是如此,近年來雙邊貿易已經被「經濟區域化」所排擠。例如,以去年和六年前的2010年相比,我國和全球的貿易總量停滯、減少了3%,對鄰近的東南亞貿易量卻反向成長11%,但是和中南美洲卻下降了20%,和巴拉圭降幅更大,為26%。這種和邦交國「自由貿易」,但貿易量卻沒有顯著提高,讓我方企圖「讓利」的邦交國無法因和我方更密切貿易而獲利的狀況,看來相當奇特;但事實上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雙方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中,我國對於邦交國具有優勢的農牧產品之進口,並未採取自由貿易做法,而是採取「關稅配額」制度,僅在有限的範圍內提供免關稅待遇,超過的部分照樣課徵高關稅;例如對巴拿馬的豬肉、雞肉、雞雜、魚、乳、香蕉、鳳梨、糖等,皆有嚴格配額限制,對其他幾個中美邦交國亦同。只要邦交國的農牧出口達到這些界限,就無力突破增加;可是,我方具有競爭力的工業製造品卻能夠以免關稅待遇,無限制地增加對其出口;嚴格來說,名為「自由貿易協定」,其實是對邦交國不利的。
明乎此,大概就可以預知,對巴拉圭這個邦交國簽署的「經濟合作協定」,「能夠」和「不能」產生甚麼效果了。若要將它定位為維繫邦交之必要「讓利」,那麼,農牧產品的免關稅可能必須是「無配額」的免稅,項目也許要更多,才可能達到目標。

聯合/蔣介石查無此人


2017-07-14 04: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巴拉圭總統卡提斯(右)以西班牙語致詞時提到「(前總統)蔣介石」,但現場翻譯沒翻譯出來,外交部回應,傳譯發生的若干疏漏,將認真檢討改進,也已向巴方妥做說明。 聯合報記者陳嘉寧/攝影



處於外交寒流的台灣,好不容易逢台巴建交六十周年大事,卻因蔣介石名字漏譯事件而出包。堂堂政府泱泱外交部,親手貼了「蔣介石查無此人」的封條,欲蓋彌彰,被迫事後聲明「檢討改進疏漏」,把責任推給傳譯,還稱「已向巴方妥做說明」。小事化大,此地無銀三百兩之舉何其愚昧可笑!
蔣介石何許人也?近年在「去中國化」的教育下,很多年輕學生或已不知其詳,現在反而可能好奇探究。這就像戒嚴時期,執政者搞資訊封鎖,結果凡禁書、標榜「黨外」的、或撕去封面的國際雜誌,反而在地下通路更受歡迎。
企圖掩蓋歷史真相的小動作,企圖引導國民意識形態的政府黑手,如果行得通,那麼國民黨是如何失去執政權的?民進黨早年深受其害,如今政權一到手,何以做出「蔣介石查無此人」這等無聊之事?又如歷史課綱去除「開羅宣言」,辯稱國際條約法律效力有疑義,還假意作態「歡迎開放討論」。今夕何夕?連捷運上些微私人動靜都可能遭po網的資訊透明時代,還有什麼可容政府隻手遮天?
可憐民進黨,獨立建國大計若民意基礎穩固,何須靠耍弄「蔣介石查無此人」的伎倆鋪路?在羅馬合唱節獲金獎的原住民希望合唱團,獻唱曲目中不也包括了中華民國國歌,以使「台灣被國際聽到」?反而當權者不張口唱國歌,不准蔣介石名字見人,滿朝又盡是看上意諂媚者,執政無自信的程度可想而知!

聯合/不知誰要負責的荒謬預算,能過嗎?


2017-07-14 04:3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昨天針對前瞻基礎建設預算召開臨時會,朝野立委爆發肢體衝突。 記者許正宏/攝影



如果不明白台灣為何日漸衰頹,看看最近的前瞻建設計畫的預算攻防,即一目了然。口口聲聲「世代正義」的政府,正在加速揮霍窘態畢露的國庫;長年反對舉債的林全,則以閣揆身分提出浮誇的預算用度;原應在經常門執行的計畫,被斬頭去尾地塞入特別預算充數;號稱「自主」的民進黨立院黨團,卻變成行政院的「鐵衛」;該扮演在野監督的國民黨,則忙著黨內惡鬥。最可笑的是,漫無目標的建設計畫,名實不副地掛著「前瞻」的旗號。
簡言之,原本根基深厚的台灣經濟,在虛有其表的民主形式下,漸漸遭政治掏空。反映在這次的前瞻計畫上,人們便看到這些景象:決策靠的是民粹嗅覺,而不是憑專業智慧;建設的優先性是取決於誰「想要」,而不是人民的「需要」;計畫過關取決於政治的角力,而不是各方的理性辯論;預算的分配則端視當權者的親疏喜好,而非國家與地方發展的迫切性。不難想像,嚴重傾斜的前瞻預算一旦倉促過關,對台灣的傷害將不只是三年五年,而是十年廿年,因為國家資源在輕率、蠻橫、顢頇的政客手中遭到濫用。
觀察行政院提出的第一階段前瞻預算一千一百億元,內容除充滿政治算計,也充滿了荒謬。所謂充滿政治算計,一是故意把內容最鬆散、綁樁意味最濃的「城鄉建設」放在首位,以達到討好各縣市的目的;二是在爭議最大的「軌道建設」項目,故意放大花東及新北等藍營縣市的經費比例。其目的,就是要用建設利益的誘惑,讓在野黨難以出手阻擋。
問題是,這種民粹手法固然奸巧,卻掩飾不了其虛假不實。以花東兩縣在軌道項目獲編五十五億元為例,這其實是馬政府時代「花東鐵路電氣化」的延續計畫,應用年度公務預算執行;但林全內閣卻將之納入前瞻特別預算,這分明是在灌水。新北市獲得廿一億的軌道經費也是如此,這是中央原本編在一般預算內,要給新北淡海輕軌、安坑輕軌、捷運三鶯線的「補助款」;如今,卻變成前瞻特別預算「送給」地方;也難怪遭朱立倫嗆說:「根本是歷史,哪來前瞻?」。用「特別預算」來篡奪「一般預算」,做的卻是尋常建設,這樣的政府恐怕還不是一般的浮誇,而是不知責任為何物。
所謂第一階段前瞻預算「荒謬」,則是指其計畫倉促寫就,內容錯誤百出,與蔡政府端出計畫的大氣魄完全不成比例。且看,行政院倉促將修訂預算書送到國會,要求一周內就要通過;卻隨即遭時代力量「抓包」,發現其中錯誤連篇。在「青年科技創業基地建置計畫」中,上欄說明經費總額廿四億元,首期編列六.五億元;但是底下的細目所列數字無論如何加總,卻僅二.七億元,完全牛頭不對馬嘴。行政院對此怯於說明,卻悄悄上網修改相關內容,原來是經費需求說明欄誤植了「推動國際產學聯盟計畫」的內容。如此草率的作業,民進黨若要表決,真知道自己在通過什麼嗎?
表面上看,從林全到賀陳旦、陳添枝、徐國勇等人都振振有詞,力戰群雄,聲稱前瞻計畫可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云云。問題是,對於外界的各項質疑,他們卻從未認真答覆,也從未誠懇反省;其態度,除了傲慢,就是硬拗。更嚴重的是,當人們對「前瞻」二字已經聽到熟爛,卻從未看過前瞻計畫的完整面貌:「城鄉建設」內容忽大忽小,在國會追加食安、少子化、人才培育等三大項後,究竟有何原列項目將遭移除、有什麼建設會保留或縮減,迄今未獲解答。但民進黨卻一味催促著要過,這究竟是什麼心態?
這個大雜燴的前瞻計畫,未來淪為特大號錢坑已是可以預見的事。問題是,這麼大的一筆爛帳,沒有官員弄得清前因後果,最後民眾要找誰負責?

【重磅快評】劉曉波走入歷史 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即時短評】許淑華一巴掌揮出鬥志 國民黨還能鬥智?
.【即時短評】長庚事件是醫療崩壞第一場土石流?
.【重磅快評】劉曉波走入歷史 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重磅快評】蔣介石消音 卡提斯教不會蔡英文的事
.【重磅快評】蔡英文 再怎麼野蠻也別藐視國會霸凌台灣
.【即時短評】陳金德下鄉溝通手腕高 但一點美中不足
.【重磅快評】消音蔣介石 看見台灣歷史日本化的危機
.【重磅快評】國視軍如草芥 軍將視國為何?
.【重磅快評】林子偉才不要靠「除罪化」在台灣獵山羌
.【即時短評】靠愛國心沒用! 年改恐引發高教逃難潮
.【即時短評】台巴經濟合作協定 邦交意義重於經貿內涵
.【重磅快評】但見輕軌笑 那聞美麗島站哭










【重磅快評】劉曉波走入歷史 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2017-07-14 17:01 聯合報  主筆室

劉曉波在民主最晦暗的時刻,揮別了世界。圖/歐新社



劉曉波以一個民主的爭取者與犧牲者的姿態,走入了歷史;他的死有人哀悼,卻有人狂笑。如何談論劉曉波,在人類走向趨於混沌的此刻,更不容易。或許可以說,劉曉波不幸地碰上了西方的黃昏,但他仍然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現在這個時刻十分類似史賓格勒在約一百年前出版的《西方的沒落》一書中,以一種洞察的口吻所表陳述的狀態:它於是開始了民主政治與凱撒主義之間的最終決戰,亦即,獨裁性的金錢經濟所代表的勢力,與凱撒式強人所代表的純粹政治的權力意志,兩者之間最終的決戰。
史賓格勒眼中的西方民主政治,只是被少數人操縱的一種政治型態,從來不曾真正出現過那些美麗的名詞所堆砌出來的政治境界,政黨領袖利用金錢與報紙刊物,獲取玩弄社會的權力。對於報紙,他說,多情之人因為憲法上載明了言論自由而心醉不已,但正視事實之人則只問這家報紙聽令於誰。
劉曉波以一個殉道者般的生命,對中共政權發出決戰的號角,然而,《○八憲章》中所載的一切自由、平等、民主與人權等政治理想,卻早已在一百年前被史氏嗤之以鼻。而中共現在造就的以國家為名的政治力量,卻猶如史氏所描述的凱撒式的強人權力意志,正在當下拔劍四顧,睥睨群雄。
兩者的對決確實早已展開,但是劉曉波卻在提出這一西方精神象徵的政治文件時,目睹了西方的衰落。他雖然身繫囹圄,但美國與歐洲的消沈與躁動,不可能不一再地傳進他的耳際,映入他的眼簾,終而讓他更加形銷骨毀。
在他謄寫並簽署好了《○八憲章》的彼時,美國的雷曼兄弟正在傾覆,等到挪威替他放妥了一張空椅子,表彰了他那蹈奮而昂揚的思想高度時,歐洲亦陷入前所未有的債務危機。在他就要坐穿牢底的這九年,凱撒強人一再地攻城掠地,甚至彷彿已經勝券在握!
劉曉波終於就在民主最晦暗的時刻,揮別了世界,而他腦裡的那個聯邦與民主的中國,似乎根本看不到它誕生的可能。不過,他還是埋下了一顆種籽,而這場決戰畢竟仍未結束,等到那一粒種籽冒出土表,勝負也許將出人意表!誰知道,此刻不是朝暉前的長夜?

【即時短評】長庚事件是醫療崩壞第一場土石流?


2017-07-14 20:34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長庚醫院董事長王瑞慧(左二)在特助蘇輝成(右二)及多位醫師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澄清長庚醫院前決策會主委李石增「被請職」的說法,她說此事「純屬虛構」,強調尊重專業,醫療決策均由決策會主委統籌。記者王騰毅/攝影



大公主結合首相大臣等勢力,以利為首,剷除創國老臣,不料,反撲浪潮超過預期,驚動皇太后,要求大公主下台負責。主事者為求自保,斷尾求生,首相大臣反成祭品,被掃地出門,一齣宮廷內鬥戲碼,至此開始…。
長庚急診風暴高潮迭起,有如八點檔連續劇,老臣遭免職下放,原主委李石增與董事長王瑞慧之前合作無間,所向披靡,現在卻針鋒相對,互揭瘡疤,熱度不退,外界看得霧沙沙。
但長庚醫療體系宮廷大亂鬥,絕不能只視為八卦、醫界醜聞,結局可是攸關著台灣醫療何去何從,在財團法人醫院體系中,管理階層權力真能凌駕於醫療專業之上,甚至踐踏醫療專業?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在草創長庚體系之初,念茲在茲,提醒院方務必照顧甘苦人,每年自行吸收30億。如今長庚體系茁壯,擁有八大分院,已成國內醫療體系的巨人,健保總額平均支出每四元,就有一元進入長庚口袋。 長庚營運績效早已是財團醫院的模範生,卻為求更大盈餘,自廢武功、自願降級,上個月決議將嘉義長庚、基隆長庚兩家從重度急救責任醫院,降至中度,只為了縮編賠錢的急診部門,此外,大刀還砍向林口長庚急診,終於引爆基層怒火。
長庚董事長王瑞慧在記者會首次坦承犯錯,「行政人員不了解醫療需求」,還當眾念起父親創立長庚醫院的初衷,但長庚形象已受重創,外傳,台塑三娘點名要她下台,外界不免認為這只是她展開董事長保衛戰的緩兵之計,這戲如何演下去,大家都在看。
長庚急診風暴,以及另家醫學中心「輕症改登重症」偽造病歷事件,宛如國內醫界的兩次重大的土石流,兩者背後原因一致,就是醫療院所以營利為唯一導向,一旦「向錢看」的企業文化正式套用在醫療機構,無異吹起了台灣醫療的輓歌序曲,醫療專業蕩然無存,屆時國人只能自求多福。

聯合筆記/三個晉商 一場樂事

.美艦靠台太敏感 給北京遷怒機會
.軍人年改 基層更需照顧
.抗議年改 但別吝於行善
.因應陳抗 民眾大不便
.跨都會捷運管理 行得更順
.統整調度 人才怎會生鏽?
.聯合筆記/三個晉商 一場樂事
.波灣風雲 台灣能源夠穩?
.立院 只能像大染缸?
.下水道藏汙 童年小圳也哭泣









聯合筆記/三個晉商 一場樂事


2017-07-14 04:06 聯合報  李春

樂視集團董事長賈躍亭 圖/樂視網

山西簡稱晉,山西商人就稱作晉商。雖說前些年徽商閩商當道,現在是浙商坐台,真正厲害的還是晉商,所以歷史上有「天下第一商幫」、「稱雄神州五百年」之說。今天晉商再沒有當年「八大家」那種豪氣,但隨便從小山村、小縣城走出三個,就可以透過一個叫「樂視」的場子,來樂透中國政商兩界。
嚴格說樂視是一間網路公司,其號稱有垂直產業鏈,旗下公司多得令人眼花撩亂。但最近其創始人被一間銀行凍結資產,卻引發出中國商場連串大震。大震波及土豪多,涉及到公司廣,而且中國政府當局,包括監管金融責任部門和監管人的強力部門,都在盯著這事。說來話長。單單說這「樂視」現在與過去、台前與幕後的主角,都是山西人,都可以叫做新時期的晉商。
先說現在最轟動的這位,以一百多億元人民幣就拿下「樂視」話事權,由之意氣風發進軍更多行當,甚至中國首富都借二百多億元人民幣給他,讓他買下首富誇下海口要用來弄死迪士尼的「文創產業」。
這位叫孫宏斌。很多人都說孫宏斌才是傳奇人物,因為他生在山西臨猗縣一個小村落,十三歲就離家,闖京城進了清華。他從小就志向遠大跟胡錦濤一樣愛水利,但後來只熱心金融和地產。最傳奇是進了大公司聯想,且成了高管,卻被柳老闆親手送進監獄,定罪「挪用公款」,但出獄後柳傳志卻打本五十萬元人民幣讓他東山再起。
作為新晉商代表人物,樂視創始人賈躍亭來自山西襄汾縣呂梁山腳下一個叫北膏腴的村子。簡單說,他透過前妻進了垣曲縣地方稅務局,當上網絡技術管理員;再透過一位女友人,去到省會太原辦公司;再勇闖北京,在現任老婆助力下,做起「樂視」之類大生意。
但他辦這樂視之後,風波不斷。最新一場資產凍結的風波,令他交出樂視給孫宏斌,自己出走美國說是去造汽車,但到那邊工廠關閉了。所以目前北京有人說,這是最完美的「跑路」。
最後一位晉商,只能說更簡單。他的商場化名叫王誠,真名實姓是令完成,就是著名的令計劃的老弟。王誠還在太原時,賈躍亭到太原混,搭上王誠,拿到山西聯通一塊大肥肉業務,後來又跟著進了北京,所以有人說,王誠才是「樂視」的真老闆。

美艦靠台太敏感 給北京遷怒機會


2017-07-14 04:05 聯合報  揭仲/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新北市)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十一日在華府表示,美國海軍軍艦停泊台灣港口顯然是非常困難,或是危險的。 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


美國參院軍事委員會日前通過要求美海軍軍艦定期訪問、停靠台灣港口草案,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受訪時表示是「危險的」,但未解釋為何危險。
自一九七九年美國與我斷交後,美國軍艦再也沒有進入過台灣港口;我海軍也只有在赴美接艦時,可在返航途中進入美國港口。若美軍艦常態性地前往台灣,不僅會對華府、台北與北京三邊關係造成巨大衝擊;若北京認定為「外國兵力進駐台灣」,就可能構成武力犯台的理由,絕非美國行政部門樂見!
以二○○九年莫拉克風災為例,美國丹佛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大可用救災的名義,進入台灣港口短暫停留,但美國仍要求丹佛號必須停泊在台灣外海,連美軍協助救災的直升機也不准在台灣本島過夜;足證美軍軍艦靠泊台灣港口,對美中台三邊關係極端敏感!
更別提該條款還暗示美軍可靠泊太平島。北京非常介意台灣在南海問題上與美國合作,視之為「違反民族大義」;若美軍真的靠泊太平島碼頭,北京勢必採取行動對付台北。
就目前川普與北京的關係,沒理由相信美國行政部門會願意在這個問題上與北京交惡。相信本案最後可能變成不具拘束力的國會意見,或是變得不那麼具體;也可能變成川普與北京談條件的籌碼。
同時值得觀察的是,在參院軍委會表決時,反對票多達六票,幾乎為贊成票廿一票的三分之一。
猶記去年十二月國會表決「二○一七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美國防部助理部長以上級別文官與現役軍官可赴台交流、台灣國防部長也可望訪問華府條款時;當時參議院以九十二票贊成、七票反對通過,反對票還不到贊成票的十分之一。如今向來對台友好的參院軍事委員會處理此案時,反對票竟達贊成票的三分之一。其意義不僅顯示本案的敏感性,更象徵北京在美國國會的影響力已不容輕忽。

軍人年改 基層更需照顧


2017-07-14 04:05 聯合報  鄭翊亨/服務業(高雄市)

軍人年金改革,未來新式軍人退伍奉給制度將參考美軍退撫制度,與公教脫鉤,讓軍人退撫基金永續運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軍人年金改革,身兼年改委員會召集人副總統陳建仁表示,軍人退伍俸給制度將參考美軍退撫制度,朝向「促進招募、穩定現役、安撫退員」目標,期使軍人退撫基金永續運作。
身為基層備役軍退者,對陳副總統的主張有幾點期許與建議:
一、公教人員年金改革,因立委背離年改會決議,造成社會譁然。前車之鑑,軍人年金改革若重演,除了影響「促進招募、穩定現役、安撫退員」目標外,更將退撫軍人推向公教陳抗的陣營。
二、美軍退撫制度中如服役滿四十年,退休俸就與服役時薪水相同,在國軍中僅有少數高階將領與士官長可達此標準,餘約廿至廿四年即依年限被迫退伍,應有合情合理的替代率計算給與。
三、相較美國對於退伍官兵就業輔導、進修補助,甚至優先錄用退伍軍人進入公職等優待措施,我國退撫制度相形見絀。
退撫會針對退伍人員四項輔導「就學、就業、就養、就醫」,在最重要的就業部分,五十歲左右即被迫退伍的我們,要進退撫會投資的機構窄門非常困難,次者則是僅限上校才能報考的退除役特考,其餘則被輔導至社會徵才,在年齡及無專業的弱勢中,造成基層退伍人員無奈接受的三保(保全、保險、保警)現象。
四、美軍退撫制度,除優先錄用外職,亦沒有不得兼領軍人退休金的規定;反觀我們除了難以進入社會一般職業,若要繼續進入政府或相關財團法人機關就職,被迫終止領取退俸,常是進退兩難,造成個人受挫與家庭困擾。 軍人退撫制度良窳,可以從現階段基層退撫人員的處境,往前推即知現役為何基層軍官嚴重缺額,再往前看招募即可預知後果;政府可以特別立法限制與懲處少數退將言行,對於現階段退撫基層人員處境,是否也應給予完善的制度與照護?

抗議年改 但別吝於行善


2017-07-14 04:05 聯合報  王崇峻/大學退休教師(花蓮市)

抗議人士拿著標語抗議年改。 聯合報資料照片


近日因立法院修法大砍公教退休人員待遇,使他們發出強烈的不平之鳴,甚至有人在網路散播「不捐款、不當志工、減少消費」,引起不少回響,也讓一些小型慈善團體倍感壓力。
以我服務的愛心基金會為例,志工團近卅人,公教人士便超過三分之一,如果不捐款、不當志工的聲音真的化為行動,影響實難評估。
中老年人的生活應以減法為準則,心平氣和,才是養生之道。有人或許會說,退休金大減,連安養中心都住不起,只好不捐款、不出力,也是減法準則!看似有理,但卻待商榷。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曾持續卅年追蹤四百廿七位已婚女性的健康狀況,發現參加志工服務者身體狀況都比較好。石溪大學研究更顯示,當處在感激、愛與關懷的情緒時,心跳、血壓規律,不僅能鎮定神經系統,還會促進免疫抗體增加。
六十多年前上海企業家聶雲臺曾觀察:「我見過很多有錢人,有人發財以後不到五年、十年就敗光的,有的甚是連子孫都無影無蹤。」
聶雲臺一九二○年擔任上海總商會會長,基於他的見聞,敗光家產的很多是吝嗇行善;他以下棋闡釋老子的智慧,「老天只要動一招,就會讓他一敗塗地,這叫做人有千算,天只有一算。」
有副對聯說:「憫濟人窮,雖分文升合亦是福田;樂與人善,即隻字片言皆為良藥。」為自己求良藥,為後代種福田,不正是許多中老年人的盼望?

因應陳抗 民眾大不便


2017-07-14 04:05 聯合報  陳弈忻/教(高雄市)

由於「反年改」抗爭不斷,蔡英文總統所到之處皆加強警力戒備。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正興/攝影


因年改立法引發民眾不滿,陳抗如影隨形。蔡英文總統陪巴拉圭總統參訪高雄,不僅出動大批警力,還進行了長達兩公里雙向交通管制,迫使市民必須繞道而行。
如此大陣仗的維安,蔡總統是否知道這樣做,會對高雄人造成多大的不方便。
上個禮拜蔡英文也南下高雄,主持柴山滯洪池啟用儀式,看似心情很好的她,說感受到高雄的熱情和溫暖。言猶在耳,如今再度南下,竟會為了區區幾十個反年改人士,而造成高雄人大大的不方便,也讓基層警力在烈日下,吃足了苦頭。
民主社會人民有不同表達意見的方式,有必要如此嗎?何況又是對給她熱情,給她溫暖的支持者呢?

跨都會捷運管理 行得更順


2017-07-14 04:05 聯合報  陳立剛/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台北市)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中市長林佳龍,皆建議中央評估成立「捷運總局」,統整預算與專業人才,避免資源分配浪費。圖為穿梭都市間的台北捷運。 記者王騰毅/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台中市長林佳龍皆先後主張,由中央政府成立「捷運總局」,統整預算與專業人才;但行政院長林全則持保留意見,中央、地方顯有不同的思維。
贊成者認為,在台北市捷運局裁撤前成立軌道局或捷運總局,可留住這些優秀且具經驗的工程師,亦將能幫各地方政府規劃及興建捷運,達成人才預算專權統一之效果。目前台北市捷運工程局的團隊是台灣對捷運規劃、興建最具經驗及扎實的團隊,任令其裁撤的確相當可惜!
反對者則從中央、地方事權劃分觀點認為,捷運交通應是地方性事務,捷運需求、規劃,涉及路線規劃、土地徵收等議題,這些議題由地方政府處理較能「因地制宜」,如由中央統籌會有實務上的困難。
這個問題的爭點,在於捷運事務跨中央、地方,及各地方政府的行政管控權,而屬於跨域事務該如何處理問題?
個人研究捷運的跨域治理議題多年,建議政府在大力推動軌道建設的時刻,應多以都會區域的觀點來思考、規劃共同生活區域,而以都市區域的捷運規劃、興建甚至營運;建議可成立「都會區域捷運管理局」,這個跨域(地方政府)的捷運管理局,其組成由中央交通部、區域內地方政府共同組成其管理的決策機構,突破各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轄權的脆裂化。這個捷運管理機構只負責都會區域內的捷運的規劃、興建甚至營運的專業事項。
目前在大台北都會區內,存在著分屬不同市政府管轄的台北捷運工程局、台北捷運公司;新北市捷運工程處;桃園市捷運公司。試想在如此人口稠密的都會圈,需要存在三個不同的捷運工程局及公司嗎?透過這次的議題及討論,台灣都會區(北、中、南)的跨域整合式的捷運管理機構,是到了討論及落實的時候了!

統整調度 人才怎會生鏽?


2017-07-14 04:05 聯合報  紀昭秀/家管(台北市)

交通部長賀陳旦認為中央成立捷運局,人才會生鏽。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建議中央成立捷運總局,台中市長林佳龍也附和;但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成立中央單位,卻不能操練,「人才會生鏽」,令人難以苟同。
成立中央總管,可統整資源、人力及技術,互相支援交流,利遠大於弊。例如台北市聯合醫院,轄下有許多院區,可以統合醫護人員遴聘、設備及藥品採購、專業技術協助、各類科醫師調度,發揮事半功倍的效能。
其次,總局人員也可由各分局兼任,或採輪調制度,兼具實務操練及經驗傳承,專業技能只會日益精進,人才怎會生鏽;事在人為,不是嗎?

波灣風雲 台灣能源夠穩?


2017-07-14 04:06 聯合報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教授兼系主任(台北市)

在沙烏地阿拉伯帶頭下,中東8國6月5日與卡達斷交,4個中東鄰國並封鎖卡達的空運與海運,但因卡達極其富裕,封鎖迄今並未讓卡達特別感受到壓力。圖為卡達首都多哈一隅。 (路透)



就在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抵制卡達,並向多哈發出了十三項要求清單之際。卡達石油公司宣布,將把該國最大天然氣田—北田產量增加三成,相當於目前全球天然氣供應量的三分之一。該油氣田擁有九百兆立方英尺的可開採天然氣儲量,為世界上最大的非伴生天然氣田。
卡達計畫提高液化天然氣(LNG)產量,主要目的係為爭奪亞洲客戶,包括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及台灣等,並向美國、俄羅斯和澳洲等競爭對手開啟價格戰,冀能減少沙烏地等國斷交抵制措施對經濟的衝擊。
卡達提高天然氣產量舉動,將令已供過於求的LNG市場雪上加霜,引發國際能源市場混亂,由於其他出口國也在逐漸提高自身產量,因此亦挑戰其他LNG出口國。
目前已有中國及土耳其所屬的石油公司,可能參與卡達擴大天然氣生產的投資計畫;但沙烏地等抵制國家提出警告,將對多哈進一步實施經濟制裁,其中包括要求參與投資的國際石油公司,須在抵制國與卡達之間進行選擇,更增加了油氣市場投資之政治角力。
卡達天然氣田憑藉地理優勢,生產成本較低,同時擁有較佳之開採技術設施,原則上如無外力干擾,卡達或許能贏得這場競爭,保住其作為全球最大LNG出口國的龍頭地位。
目前能向卡達挑戰者,首為澳洲。過去十年歐美大型石油企業,例如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雪佛龍等相繼在澳洲投資重金發展大型天然氣開發計畫,期望於二○一九年前取代卡達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並掌控國際市場。
其次,美國總統川普極力設法為國內迅速增產之頁岩天然氣爭取買家,對中、東歐各國提供更好條件,例如協助擴建能源基礎設施,包括LNG進口終端和天然氣管道,以降低他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並提升美國能源出口版圖。
二○一六年卡達LNG總出口量約一千億立方公尺,主要送往日本、韓國及印度,我國自卡達進口約八十二億立方公尺,約占我國總進口量四十五%。因此卡達增產,理論上亞洲消費者將獲益較多。
但卡達與沙鳥地等抵制國之爭執至今尚未解決,如果卡達拒不妥協,並採取增產措施,將激怒沙烏地等國,可能採取更強烈的制裁手段,衝突情勢會進一步升高,結果尚難預料。因此卡達LNG產量供應穩定性,仍存在變數。
我國進口天然氣約一半來自卡達,卡達政經情勢及周邊地緣政治之穩定,攸關我國能源安全,建議主政單位宜慎密觀察波斯灣的詭譎風雲,並研擬備案以為因應。

立院 只能像大染缸?


2017-07-14 04:06 聯合報  朱言貴/教(台北市)

圖/季青


立法院臨時會審前瞻計畫第一期預算,國民黨立委許淑華竟和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爆發激烈衝突,立院與立委究竟是怎麼了。
不過,打人終究是不良示範,事後許淑華願意對自己的舉止失態,而向社會致歉,表示尚有反省能力。令人不解的是,如果連立法院的溫和有禮的立委,尚且會動粗,真不知還有那個地方是理性的。
如今立法院猶如宇宙黑洞,又像大染缸一般,徒然把原本白紙一張的新科立委,不到數年功夫就沉淪。
立法院與立委應該有所覺醒,否則選民也不應容忍。現在正是改造立法院的最好時機,否則繼續糜爛下去,則再怎麼優秀的新秀立委,早晚還是會被立法院的惡質生態所染黑,又如何號稱台灣民主是華人社會民主典範。

下水道藏汙 童年小圳也哭泣


2017-07-14 04:05 聯合報  徐東勝/退休人員(竹縣竹北)

新竹縣竹北市的豆子埔溪,日前突然變成血紅色,不少在附近的大樓住戶,看見溪流變成紅色溪,驚呼「實在太可怕了!」 圖/擷取自新竹爆料公社臉書



剛退休閒下來,除了幫忙照顧孫子外,看看書,游游泳,偶陪陪高齡母親;閒來開始找小時玩伴及兒時生活嬉戲場所。
我出生於新竹市博愛街,十八尖山山腳下、交通大學旁,那時整個村莊都講客家話,家前一條小圳,從有記憶起,就喝那河圳的水,夏天能嬉水游泳,只有住在博愛街圳邊的小孩才有此享受;受惠於此,至今我仍喜歡游泳。
去年有天心血來潮,想追溯這條圳來自何處,如今我有的是時間,追了幾天,總算有結果,原來是由光復路交流道「過溝」那邊過來,轉公道五交流道,蜿蜒光復路進入工研院,再到了我出生的家前。
大概在我念大學時期,這條河圳開始受嚴重汙染,尤其是枯水期,更是剩下惡臭與垃圾。這條童年養育過我的河圳,已是枯老衰竭,奄奄一息。我繞著河邊走了一趟,處處是家庭汙水排放,一時感到悲哀,家鄉的芬芳美麗已非我的自豪,見到政府廣告說新竹是快樂城市、五星城市,或說台灣很美,我很想說,台灣不夠美。
住處竹北附近有條豆子埔溪,也是有汙染,可見下水道納管並不完整。河圳清澈可說是國力象徵,百姓驕傲,也是對後代子孫負責的表現;我們繳稅用在下水道工程比例偏少,用在社福、選舉及許多未排富之福利措施,只會耗掉國力,也養成國人小確幸的心態。
我寫信給兩邊公家單位反映,幸運的話我可能還可活廿年,有生之年還看得到博愛街河圳再度清澈嗎?
近日立法院臨時會審議前瞻計畫預算,立委是否能拋棄意識形態鬥爭,多注重基礎建設,下水道工程代表國家是否先進,相關工程計畫及進展,地方政府或國家應有義務定期周告國民。

方祖涵/用榮耀分享的信仰

.方祖涵/用榮耀分享的信仰
.馬凱/薪資停滯 誰是罪魁禍首?
.林中斌/新雙城記
.葉銀華/該如何定位長庚醫院?
.周行一/手腦並用 技職與高教應無不同
.盛治仁/牆人.眼人.態度落差
.黃介正/G20峰會前的美中關係








方祖涵/用榮耀分享的信仰


2017-07-14 03:16 聯合報  方祖涵(運動文學作家)

林子偉告訴方祖涵說:「以前在球場上會想很多,現在不會了,反正就是享受比賽,把一切交給上帝」。 圖/方祖涵提供



三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大聯盟開季前兩天,替「翊起運動」的媒體朋友到球場看了林子偉。不在正式名單裡的他臨時被紅襪找去支援春訓,當時台灣在美國跑春訓的體育專業媒體只有「翊起運動」,不過這群努力耕耘的女生在佛羅里達分身乏術,加上幾天前她們已經替林子偉做好專訪,這場紅襪對國民的表演賽就找我們代班了。
那天下了很大的雨,看著天空密布的烏雲,還有不樂觀的氣象預報,心裡其實很替林子偉覺得可惜。在小聯盟這麼多年的他,早就掉出大多數球迷與媒體關注的範圍。今年是他的生涯關鍵年,開季還在2A,已經連續兩個球季打擊率都只有兩成出頭,在國民隊的比賽雖然只是表演賽,至少是在大聯盟球場舉行…誰也不知道如果錯過這次,他還會不會有踏上大聯盟球場的機會。
結果比賽真的取消了,於是,我跟這位台灣史上最高簽約金的野手聊了很久。或許是因為林子偉十八歲就隻身到美國,遭遇過夠多的挑戰與挫折,他說起話來緩慢而平靜,雖然臉孔看來帶點稚氣,卻掩不住眼神裡的成熟。
對話裡,沒有人提起今年可能是他最後一年的機會,不過我們彼此都心知肚明。在小聯盟試了這麼久,2A打擊率只有兩成的野手,距離被球隊放棄,比升上大聯盟近很多,他卻一點都不焦慮,也不著急。「以前在球場上會想很多,現在不會了,反正就是享受比賽,把一切交給上帝」,他說。那天,我們盯著天空不斷滴下的雨,從運動、生活,聊到風景,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卻是這段話。
我不是教徒,可是看著林子偉開季以來在小聯盟判若兩人的成績,以及這段日子在大聯盟的驚奇旅程,體會到基督教信仰在他身上帶來冷靜與謙卑,除了替他高興,更覺得非常感動。當媒體再度把眼光放到林子偉身上,問他為什麼有這麼厲害的表現,答案跟幾個月前只有我跟妻子在場那天聽到的,還是一模一樣─「讓自己享受比賽,把一切交給上帝」。
職業選手生涯處處是危機也是轉折,比賽中電光火石的瞬間沒有太多犯錯空間,任何能夠幫助心情平靜的力量,都是很寶貴的。前陣子收到出版社寄來的史蒂芬.柯瑞傳記,書裡由金州勇士隨隊記者刻劃出的神射手,信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篇章。他的成長、婚姻、面對質疑與挫折時的勇氣,還有球場外的謙遜個性,都跟虔誠宗教信仰有關係。類似經歷,在林書豪身上也可以看見。
信眾自身從信仰得到的快樂與平靜,是最能帶來真實感動的軟實力。少數宗教狂熱者卻專注於燒毀眼中異端的威脅,或是憑己意揣測經文干涉別人幸福,結果只是徒增社會的歧見。相反地,像林子偉一樣,在奮鬥後把榮耀先歸功給上帝,如此的見證,才是分享信仰最有人性,也最有正面意義的途徑,不是嗎?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名家觀點/人口經濟的危機與轉機

名家觀點/人口經濟的危機與轉機


2017-07-14 02:51 經濟日報  李勝彥
報系資料照

自民國97年(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經濟陷入低盪的困境,例如美國、歐元區(歐)、日本、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其在民國97到105年(2008到2016年)經濟平均年成長率分別為1.28%、0.37%、0.40%、8.42%和2.67%,皆低於各自海嘯前八年的平均成長率。對此現象,美國前財政部長桑莫斯於民國102年(2013年)秋天提出長期停滯論,指出潛在成長率下降,經濟陷入結構性停滯現象,人口增加率勞動人口比率下降是停滯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後有專家學者認為低成長是新常態,人口經濟學的研究亦蔚為風潮
如同日本,近年來,台灣的人口結構呈現年輕人口減少和少子高齡化現象。例如,比較民國90年105年(2001年2016年)發現,台灣人口成長率由5.79%下降到2.03%,14歲以下人口由460萬人減少到310萬人,65歲以上則由190萬人上升到310萬人,到民國150年(2061年)總人口預測數將只有約1,800萬人。
另一方面,日本的人口成長率則自民國100年(2011年)以來每年皆為負成長,預測其總人口將由民國105年(2016年)之1億2,600萬人降到民國150年(2061年)約9,100萬人。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有了危機意識,提出了1億人口之保衛政策,台灣似也應有2,000萬人口的保衛政策。
人口減少和少子高齡化將降低消費需求。例如,台灣民間消費占國民總生產(GDP)之比從民國97年(2008年)的55.21%降到民國105年(2016年)之52.74%。再者,從人口動態觀之,少子高齡化之發展,將導致未來15-64歲生產人口減少,降低潛在成長率因此,因應之道主要便在提高既有勞動人口生產力
勞動生產力不提高將使薪資難於提升。例如,台灣薪資所得占國民所得之比從民國97年(2008年)之31.63%下降到民國105年(2016年)之29.26%另一方面,為因應金融海嘯,所採取的寬鬆性貨幣和財政政策,雖產生短期經濟穩定效果,但同時也造成股市和不動產的資產膨脹。上述現象印證了法國學者皮凱提在其《21世紀的資本論》所指出的,在低成長之下,財富與所得之差距將因寬鬆貨幣政策而擴大
一般認為,提高技術水準(亦即,技術進步或創新)或可彌補生產不足的缺口,然而高齡化將減弱勞動者的創新、革新和積極性。有學者分析經濟合作組織OECD國家的資料確也發現,高齡化降低了勞動生產力的成長
高齡化人口雖沒提高生產力的貢獻,但熊彼得認為可以搭起創新商品的需求與供給的媒介。例如,因應高齡人口需求,創新的交通工具、醫療照護和居家設備等行業將應運而生。創新的商機將永不枯竭,但創新商品的供給能力則需要培養
生產人口減少是不可逆轉的人口趨勢,但也是產業升級的轉機。在力求供給穩定、便利和省工的前提下,企業的一般營運方式是充分利用既有生產人口,以機器代替人工的自動化作業和改善職場的工作環境。例如,台灣當前在人工智慧(AI)、巨量數據和物聯綱(IoT)等方面的科技結合應用已如火如荼展開,有助提高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近年來,常見國內年輕學子(高中生)每年皆在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上發光發亮,連續幾年皆獲得二、三十面金牌和銀牌。類似科技人才是台灣企業創新和提高生產力的根源。
目前台灣「一例一休」的施行爭議不斷,有礙勞基法第1條所闡明「……,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立法目的之推動。希望主政當局,以達到其立法目的為念,讓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有發揮的空間。

李勝彥

曾為銀行經理人,現為經濟學者,研究日本經濟長達30幾年,是日本通,前總統李登輝稱讚他為「國際金融專家」。曾任中央銀行業務局長、台銀總經理、台新金控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