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經濟/落伍的投資統計 對政策無助

.聯合報社論..脫歐是川普現象的英國實現
.聯合報黑白集.納稅人不是路人
.經濟日報社論.落伍的投資統計 對政策無助




經濟/落伍的投資統計 對政策無助


2016-06-30 03: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投審會日前公布今年前五個月的核准陸資來台投資統計,共有67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5.5%;金額為15.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33.2%。媒體認為這是因為「打破逢中必反」,所以「陸資來台投資大增」。同樣,僑外投資也大幅成長,前五月金額達到51.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97.9%。表面看來,兩項資訊都是正面的,也似乎反映出台灣「政經投資環境」不錯,才使外資來台大幅成長。
然而,我們必須指出,在「併購」(acquisition)已經超越「創建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成為富裕國家間外來投資主流的情況下,身為富裕經濟體之一的台灣,如果還是只發布這種合併的統計,卻不分別發布兩種統計(併購和創建投資)的話,不僅難以分析這些統計數據的經濟意涵,更糟的是將難以作為政策擬定的參考。分別公布兩種統計數據相當簡單,建議經濟統計部門審慎思考,將它們同時公布,俾便做出更好的經濟決策,也有助於學術研究。
其實,從投審會的說明中,已經可以看出不同時分別公布兩種統計的問題。投審會表示,僑外投資之所以大幅增加,是由於5月份核准了荷蘭商美光以33.34億美元併購國內上市企業華亞科技100%股權,加上增資台灣美光半導體所致。那就表示,如果沒有這個併購案,今年前五月的僑外投資就只有17.84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的17.18億美元相比,只有4%的微幅成長。這可能意味著國內投資環境和去年類似,沒有任何改善。
而國內的頂尖企業被國外企業併購,如果說不是壞事,至少很難說是好事,因為這表示我國企業無力整合上下游的產業鏈,才必須以一個「好價錢」讓度給更有能力的外商。但是合併在一般的僑外投資統計,卻好似國內環境大好,吸引了眾多的外資流進國內。
事實上,「創建投資」和「併購」投資雖然都增加國內投資的總額,但效果卻不一樣。「創建投資」會在國內設立一家新企業,這將帶來資金、技術、管理,並對上下游企業產生正面的連鎖效果;因為會增加對上游企業的採購,也提供更好、更低廉的產出給下游業者,甚至增加一國的出口和外匯累積。更重要的是,這家新創事業可以提高國內的就業水準。但是,「併購」可能帶來資金、管理、技術以外,對上下游產業的影響相對有限,更可能因裁員而減少國內的就業機會。而且,經過一番內部整併,待國際景氣翻升之後,被併購的國內企業很可能又要被高價出售,屆時僑外投資統計又會因為這種「撤資」而受到干擾。
因此,在「創建投資」和「併購」兩者有如此不同效果的情況下,「僑外投資」和「陸資」流入,以及國內「對外投資」和「對陸投資」的流出,都應該將兩者分別統計、同時公布,才能夠判定國內投資環境到底有所改善,還是只反映了國內企業經營不善或無力,遭到外資「吞噬」,兩者的經濟意涵當然不同,並且對政府來說絕對有不同的對策。
也因此,看待陸資的大幅增加,其實是因為有陸企以大約1億美元增資了國內一家科技公司,並準備生產高壓電的絕緣體回銷中國大陸和東南亞。若扣除之後,其實和去年同期大同小異,僅有些微成長。只是,許多陸資來台參股其實是台企為確保或擴大大陸市場的一種手段,讓擁有大陸市場的陸資來台參股之後,可以協助其拓展陸方市場,可說是互利互補,並極可能是未來台企化解「紅色供應鏈」的重要手段。
總之,隨著時空變化,經濟統計工作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有效協助政策擬訂,並有利於各種研究,反映真實投資情況。

聯合/納稅人不是路人


2016-06-30 03:2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年金改革委員會的「表決」讓在場軍公教代表相當火大。 攝影/下載自總統府網站


年金改革會議初登場,軍公教代表不斷杯葛。也有民眾憂心忡忡地說,打垮軍公教,國家還有希望嗎?
切身權益攸關,本位主義在所難免。事實上,年金改革關係社會公平和世代正義,馬總統和蔡總統皆深知再不做就來不及。軍公教代表強力杯葛,主要是不滿這個族群受衝擊的幅度最大,卻僅區區三人代表出席,不成比例。這點,恐是新政府思慮不周。
然而,既代表出席會議,就應該站穩立場據理力爭,不能動輒干擾程序,輕易提散會動議。尤其,說出「不相干的人表決我的錢,叫民主?」便顯得情緒化。
台灣不是沒有公理的地方,例如華航罷工影響許多旅客,但輿論對勞工處境也頗表同情。年金改革是全民大事,就連軍公教階層也多數支持改革,合理調整,洗刷汙名。前財長張盛和甚至舉妻子為例,謂國中教師退休之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百,「不做事的人領得比做事的多」,感嘆「國家不倒才怪」。
在這種情勢下,軍公教代表參與年金改革,若一味杯葛議程,真能心安理得嗎?想想當前軍公教職退休後享受形同「終身俸」外加十八趴的待遇,再看看年輕世代的工作分量、薪資比率、前途展望,豈容國家財政繼續陷於如此泥沼?
軍公教人員所得,一分一毫皆出自納稅人荷包,改革乃社會共識。爭取權益、拒絕抹黑、據理討論,都是正當的,但請別再說出「為何由不相干的人表決我的錢」這種話吧!

聯合/脫歐是川普現象的英國實現


2016-06-30 03: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脫歐是川普現象在英國的實現。連川普本人都說,下一個就是美國了。
川普論述有兩大元素:一、經濟不好。二、都是外人或外在因素害的。
若說中東穆斯林國家曾有「茉莉花革命」,如今,在許多資本主義民主國家,也出現了「川普論述/基層政變」的風潮。川普現象已是普世現象,各國只有輕重的差別,及操作手法的不同,但架構無異。
英國脫歐,激發了兩大思考:
一、全球化是否仍為顯學?上世紀八十年代濫觴的全球化,其實也可視為先進國家憑靠資本及技術優勢的新殖民戰略,藉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求有利的產地及市場。然而,於此同時,後進國家卻也憑藉「貧窮落後」為參與全球化的利基,以低廉的生產條件,在全球化分得一杯羹,中國大陸即是成功的範例。
但是,全球化(全球廉美生產條件相互競爭)深化後,再加上自動化(人工智慧),與網路化(實體讓路虛擬),衝擊了全球基層勞動市場的就業生態,凍結或減少了薪資,甚至導致中產階級式微,這使先進資本主義民主國家亦皆受重創。此即是川普論述的第一句:經濟不好。
二、民主政治能否解決此一經濟危機?不幸的是,大多數民主國家皆將困境歸咎於外來因素,如川普歸罪於移民、難民、穆斯林、墨西哥人、中國及TPP;英國人則將矛頭對準歐盟,以公投創造了英國的「獨立日」。
美英民意反映了「沒落霸權」的惆悵及退縮,共同的心態可謂是:「我不再想管你們的事,也管不起了,但你們也離我遠一點。」兩國人民皆認為,使國家再度強大的方法,是「光榮孤立」,躲開全球化的侵害,甩掉全球化或歐洲一體化的責任。這就是川普論述的第二句:都是外國人害的。
奇妙的是,從外頭看,全球主流輿論幾乎沒有贊同川普論述及英國脫歐的。甚至,英國主流民意也嘲諷川普,美國主流民意則認為英國脫歐不智。但在兩國的民主體制下,川普如日中天,英國脫歐則已成事實。
就民主體制言,英國脫歐可有兩種思考。一、民主政治可讓英國公民自己決定脫歐這麼重大的事情,足證民主政治是值得尊敬與讚嘆的。二、但這麼重大的事情,直接民權有能力處理嗎?況且,如果英國公投脫歐是錯誤的(這正是世界主流輿論的見解),此種民主機制仍是值得讚嘆的嗎?
此時,世人能不能說:對於美國川普崛起及英國脫歐,可以尊重其民主表現,但在理智上仍應否定這類民粹現象。民主容忍犯錯,但也可證民主畢竟是會犯錯的。只是,英國脫歐及川普若當選,是不是一個必要及承受得起的錯誤?
全球化的趨勢,尤其在經濟面,已是不可回逆。因為,全球化使生產者獲得廉美的生產條件,使消費者獲得廉美的生活物資;誰自外於此一趨勢,就是自我孤立化及邊緣化。任何國家對抗全球化、自動化、網路化的唯一方策,就是提升競爭力,及改善抗壓性,而不是反對全球化。準此以論,川普論述及英國脫歐,都不是全球化下的正確國家生存戰略。
英國脫歐,可視為一場弄假成真的國內政治博弈,但英國應無可能徹底脫離EEA(歐洲經濟區)之類的組織,亦即不可能剪斷與歐陸的經濟臍帶。尤有甚者,後續若演成蘇格蘭的「脫英入歐」,即成了英國的災難與恥辱。
川普及脫歐,皆只是民粹性的政治操作,若真使美英這樣的大國在經濟面退出了全球化,世界固然承受不起,美英也必然身受其害。
台灣其實也陷於川普論述之中。一、經濟不好。二、都是中國害的。因而,「改革」的方向錯亂,「開放」的定義不明。主政者若只知挑唆「天然獨」的民意,那也許是「民主」,但是否即可藉此因應全球化的國家生存挑戰,卻也如川普及脫歐,結局亦是一個未知數。

聯合筆記/八仙疤痕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缺電遇上神主牌 政治霸凌核專業
.打開台電黑箱 建立開放機制
.模仿攻擊伊堡 IS反撲起點
.勞工權益 勞基法都保不了
.士兵虐狗/派貓狗大隊 殲敵於灘頭?
.士兵虐狗/同樣是被虐殺 人不如狗?
.士兵虐狗/教育崩壞 國中虐鳥 長大…
.陸客自由行 等不到六周年?
.聯合筆記/八仙疤痕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原民轉型正義 不能漏遺址




聯合筆記/八仙疤痕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2016-06-30 03:29 聯合報 梁玉芳


八仙滿一年了。一年之後,最嚴重的傷者才剛剛能出院回家;有女孩準備九月新學年,穿著彈性衣重回校園;有人為灼傷的雙腳終於能彎曲、再度騎上Ubike而歡欣。開刀持續著,復健持續著,日子也要過下去。
拜社群媒體之賜,八仙傷者在臉書串連,分享彼此災後生活,痛苦也不再孤單,他們組成「黑腿幫」,自稱「焦焦女」,在焦黑的腳皮褪成紅疤時歡呼。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半年前在網路上推出「結痂周記」,由八位寫手每周記錄八位傷者的「八仙之後」,由建立關係,到以文字療癒,寫傷痕、寫掙扎,有軟弱,也有自我喊話。每篇文字與影片,讀來都不容易,至今也沒有美好結局,有時連留言,都很難找出適當的詞彙足以匹配他們的傷與痛。
但是,這些記錄真實看見在重大創傷後,每個人不得不長出來的勇氣。我們也得以旁觀燒燙傷對個人生理與心靈是多大的磨難。其中也看見我們對燒燙傷及顏面損傷的認識與接納,有許多不足。
「沒燒到臉的人真的很好。」羅雁婷在結痂周記說,「鏡子裡面是誰?用手一直摸一直摸,怎麼變這樣,嘴唇也有燒到,一直結痂又很緊,每去廁所一次就哭一次,說我好醜—」。
疤痕給了人另一張臉,另一種自我認同。「是不是燒到臉」成為傷者之間「幸與不幸」的再一次分別。
就讀心理研究所的簡苑玲說,「的確我『幸運』的沒有燒到臉,但對於此我會有種愧疚感。我不確定這和『倖存者愧疚』有無雷同,但我確實會覺得自己沒資格稱自己幸運、也覺得自己似乎永遠無法同理臉部有疤痕的傷友是什麼感受。」
陪伴傷友的陽光基金會倡導「臉部平權」運動,五月在華山的展場裡,溫暖的橘色看板上,畫了一張張動物的臉孔,不論純色和斑紋,一樣可愛。但是,人類呢?我們能平等地看待人臉上疤痕的有無嗎?在華航罷工都要以「顏值」來品評的社會中,「臉部平權」理想看來還很遙遠。
所以,近五百個年輕人們帶著疤行走未來人生,而我們這個社會準備好了嗎?我們準備好克制自己莽魯的眼光,接納他們遭火吻的外表嗎?
我們準備好體諒坐在博愛座上的年輕人,可能有我們看不見的傷痕嗎?博愛座是為受苦者準備的,而不只是老人。
我們準備好,壓制自以為的爆表愛心,別輕率地問「你是八仙的嗎?」說出「可憐喔」、「以後怎麼辦?」甚至貼上標籤「就是愛玩啊!」請記住:公安意外就是公共意外,不須無聊的道德審判。
我們準備好,當他們帶著履歷應徵他們勝任的工作,不會因為身上臉上的疤痕而失去機會?那麼,愛情呢?
一年之後,我們還有太多,沒有準備好。他們的生命之路還很長,而我們這些旁觀者,不能代為受苦,卻能為他們打造更友善與平等的空間。

羅智成╱人類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新物種

.羅智成╱人類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新物種
.高朗╱美中俄三角關係的變化
.李清志/獨立書店的文化革命
.劉維公/借鏡柯文哲
.朱宗慶/滾石不生苔
.陳立恆/人本,金融資本主義下的真實彼岸
.葉銀華/速建執政信心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葉銀華/日本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羅智成╱人類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新物種


2016-06-30 03:29 聯合報 羅智成(作家、詩人)

早在自然法則改變我們之前,人類社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發展出來的規則已先鉅大地改變了人類本身。嚴格說來,現在的人類,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新物種。
也可以說,當代人類的身心特質是依據人類社會塑造的環境與對應方式發展出來的。這兩者相互影響、辯證,我們生存環境的變化也就越來越快。而在地遊戲規則的制定,則關乎我們能否適應甚至影響這多變的全球環境。
華人在形塑環境、制定規則上表現不佳,一部分原因,是我們花太多精神在既定的規則裏競爭求存了,較少跳出來質疑:這樣的遊戲規則對不對、好不好;過去百來年甚至被迫接受許多別人制定的規則。
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們同時也不夠重視、相信、遵守某些遊戲規則。
人為制定的規則約可分為成文與不成文兩類;成文的泛指一般法令、制度,不成文的泛指人治文化與各式潛規則。我說的潛規則包括某些做人處事的作風與習性、社會價值、政治考量甚至江湖道上的規矩。這些規則雖然沒搬到檯面上來,卻往往更具效率、影響力甚至破壞力;因為它通常是成文規則有了疏漏、不可行或不方便而產生,本質上形同否定成文規則。
在過去,我們是相當依賴不成文遊戲規則的社會,人與人互動多屬初級關係,更由於人治傳統、便宜行事、人情壓力的因素,對於成文規則的制定與執行不免較為輕忽、粗略。到了現代,我們開始量產成文的遊戲規則,進入法治社會;一旦嚴實厲行法治,才意識到原先許多規則的不完善。
當然規則不太可能完美,這當中有過時的時代產物或權宜之計,有平衡各界利益與觀點的妥協,更有錯誤的認知…即使如此,先進各國還是努力地把制度、規則完善化。因為,當法治越內化為我們的生活,我們便越感受到遊戲規則品質的重要。而形塑環境、制定規則的表現便代表了一個國家文明的高度。
華人社會在這一方面明顯落後:因為我們缺乏法治精神,所以缺乏完善的遊戲規則;因為缺乏完善的規則,所以對法治更無法產生信仰,而形成惡性循環。
以台灣來說,我們隨時會遇到恐龍級的遊戲規則:我們的大學治理讓原先優秀的人才進到一個假競爭的評鑑氛圍,完全脫離真實社會的競爭,讓過度量化掩飾了「質盲」、壓抑了個性與想像力;我們的觀光產業環境嚇阻了宏觀、永續的開發與投資,但嚇阻不了劣質業者的擴散孳生;我們的文創投資基金證明了公部門不適於以這種角色推展文創產業。而目前更大的困境應該是:我們無法在遊戲規則裏處理兩個或多個彼此矛盾的需求與願望,大政府的社會體質與小政府的政治價值之間,找不出產業轉型的主導力量。
大陸方面似乎也有許多盲點。例如,政治上的強勢與財務上的寬裕,可以雷厲風行一些政策或用錢應付一些棘手的挑戰。它們看似解決了問題,其實長此以往反弱化解決問題的能力。「權力越大,資源越多,理解問題的能力就越小」,當我們聽到:把一個地區的人遷走不是問題,讓整個交通管制幾小時不是問題、蓋個大工程不是問題時,我們已經用威權簡化了問題的難度,失去周延思索問題的契機。
解決問題的長遠之計是培養更多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民,所有遊戲規則最終成果要看它培育、演化出什麼樣的人民;所以晚近全球治理的趨勢,莫不著重於各種鬆綁、重視創意、強化內需與分配正義。
(作者為作家、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