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新設委員會符合國家治理精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5258/web/ 

◆  聯合報黑白集/誰是真正第五縱隊?
◆  聯合報社論/「新青安」心不安,居住不正義更嚴重
◆  經濟日報社論/新設委員會符合國家治理精神?






經濟日報社論/新設委員會符合國家治理精神?


2024-06-21 00:37  經濟日報/ 社論
賴清德總統。 記者許正宏/攝影


執政者一旦對國家政策有影響力,就必須要有承擔責任的機制;而所成立的組織應當有法源依據,如此才受立法權、監察權的監督;特別是涉及國家層級政策,將影響龐大的政府預算與相關產業發展。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滿月之際,宣布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健康台灣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三個委員會,並由他擔任召集人這種欠缺法源的組織,引起社會廣泛的疑慮。

首先,就總統府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恐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簡稱國家永續會)」有功能重疊之虞。國家永續會的成立是有法源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8條),而且其成立意旨是推動氣候變遷因應及強化跨域治理,透過協調、分工、整合「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基本方針及重大政策之跨部會事務。

國家永續會就是因應氣候變遷而設,依其職權屬於國家層級,其主任委員為行政院長,副主任委員為行政院副院長,委員30人至39人,由政府部門(相關部會)、學者專家及社會團體各三分之一組成。同時,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行政院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提出「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從民國一一一至一一九年(2022年至2030年)就有逾8,800億的資金投入。

賴總統強調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用意,主要是台灣不僅要落實淨零路徑,更要在打造永續綠生活、綠色金融的基礎上,調適環境韌性,邁向國土永續。其實,賴總統上述的論點、目標,以及達成的策略、作法,皆早已包含於「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賴總統強調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衝擊是全人類最大挑戰,美、日、韓等先進國家,都以總統或總理層級來因應。事實上,目前已設立的行政院國家永續會,就類似於先進國家的總理層級,先進國家也不會同時在總統、總理層級各自設立相似功能的委員會。

再者,總統府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同樣有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另外包括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兩個委員會的功能相近,組成也都包含專家學者或社會團體領導人。基於國家永續會已經有法源依據,因此我們建議政府修改「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將總統府的預計人選及職務設計,納入該設置要點,總統府就不用再疊床架屋設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

其次,針對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賴總統強調此委員會要優化健保、永續經營,進一步推動全人健康照護模式,加速智慧醫療的應用。再者,全力推動百億新藥癌症基金、國家癌症防治計畫。此委員會副召集人則是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召集人陳志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及「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成立的意旨涵蓋全民健保、智慧醫療與癌症新藥及防治,將涉及全民健保預算,以及醫療體系與生技醫藥產業的發展;面對此龐大預算、重大產業發展,有成立的法源依據。同時,此委員會已有「推動」的意旨,因此宜設在行政院,亦可達到以整個國家的力量來推動。我們建議政府修改相關法規或另設一個新的組織條例,納入上述設立意旨、目標、人選與職務,來推動健康台灣並接受國會的監督

雖然賴總統一直強調這些委員會的任務必須以國家整體角度來推動,並與國際合作,因此必須設在總統府。然而基於國家治理的精神:有政策影響力就必須負責任的義務,以及台灣目前政府運作,總統府不應設立上述兩個委員會,該兩個委員會應設計在行政院,且需有法源依據,同樣可達成賴總統的要求,亦符合國家治理的精神。














聯合報黑白集/誰是真正第五縱隊?


2024-06-21 01:50  聯合報/ 黑白集
澎湖漁船昨天近距離目擊大陸潛艦上浮,引起熱議。圖/民眾提供


中共潛艦在台海浮航,不少人興奮斷言:一定是故障。以台灣立場,對岸戰艦性能低下,自是好事。但共軍彈道飛彈潛艦母港在海南島,平日在南海深水區活動,若遇故障緊急上浮,也不應開來金廈海域。何況,此海域近年多次發現共軍潛艦浮航,路徑都相近;難道當地風水「犯沖」,潛艦航行至此就故障?

去年八月,也有馬路消息稱:中共核潛艦在東海失事沉沒。就算解放軍不在乎人命,遇此意外,也得大規模搜尋、長時間打撈,這豈瞞得住周邊國家?結果毫無後續,真假不言可知。上次敲鑼打鼓替懷疑者戴紅帽子的人,如今再度熱血上頭,全不顧臉上巴掌印變得更明顯。

軍事講究「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解放軍絕對是對我生存發展的重大威脅。正因敵人強大,我方更不能亂陣腳,不可過度風聲鶴唳,對中共宣傳信之不疑。同樣的,也切忌凡事一廂情願,蒙著眼亂揮刀劍,自以為在捍衛台灣

綠委沈伯洋最近呼籲提防第五縱隊;但厲害的第五縱隊,外表絕對長得不像間諜。若有人長期鼓吹輕敵,塑造自大冒進的氛圍,蓄積大陸仇台情緒,讓武力進犯師出有名,豈非正是中南海鷹派最愛?

綠營監控第五縱隊的聲浪,旋即退潮。是否擔心民眾想通:表面愛台、實則害台的反串,才是真正「匪諜就在你身邊」?














聯合報社論/「新青安」心不安,居住不正義更嚴重


2024-06-21 01:49  聯合報/ 社論
新青安貸款近期受到外界熱烈討論,質疑政策補貼房貸導致房價持續高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去年八月競選時高唱「挺青年安居」,政府隨即推出條件奇佳的「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但因缺乏妥善配套,「德」政迅速淪為炒房幫凶。政策推出後引爆青年購屋潮,平均每月約有六千戶使用「新青安」貸款購屋,至四月底已累計達五.二萬戶。這波新青安熱潮,造成全國各類房市指標節節攀高,不僅讓更多民眾買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加深了「居住不正義」。

由於新青安的鼓動,台灣房市被推得牛氣沖天。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的統計,全國平均購屋房價和平均房貸今年第一季都創下歷史新高。而高房價又助漲高房租,近兩年房租漲勢擴大,五月房租年增率更創下廿八年新高。換言之,許多買不起房的民眾,如今連租屋能力都下降,只能被迫搬到更遠或空間更小的租處,「安居樂業」變成奢想。

政府近年聯手祭出多道打房政策,包括中央銀行對房市連續採取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內政部去年七月《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目的在防止炒作。今年七月起,財政部也將正式實施「囤房稅2.0版本」,對擁有多屋者加課房屋稅。如此多管齊下,房市交易好不容易漸趨平淡。誰料,「新青安」政策一出,又將一切打回原形。

新青安最大的問題在,推出低利率、高額度、還本寬限期達五年、還款期限達四十年的優惠條件,迅即顛覆所有市場理性。政策推出後,立刻引爆房市「租不如買」、「無痛買屋」、「現在不買、未來更買不起」的炒作心理,房市籌碼立即由買方轉到賣方。政府先前所有打房力道瞬間歸零,還順勢幫建商消化掉手上餘屋,讓建商和企圖規避囤房稅的富人同時解套。更糟的是,新青安的貸款上限提高至一千萬元,這一千萬竟變成購屋的「地板價」。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平均房貸金額為九七七萬元,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為一,三五五萬元。這些,都要「歸功」新青安的點火助漲。

由於繳息寬限期長達五年,對年輕人而言,購屋前五年每月只需繳一萬多元貸款,看來確比租屋便宜,因此趨之若鶩。不少人更打著「五年後賣屋」的如意算盤,認為屆時可再賺一筆房價。問題是,五年後開始攤還本息,每月繳款金額將暴增至四萬元,且是長達四十年的持續負擔;現在買得起的人,未來真能付得起?而如果五年後大家同時拋售,市場勢必出現「多殺多」,想賣的人真能撈一筆?

更受詬病的是,如此優惠的房貸,還動用了人民納稅款來補貼利息,主其事的財政部卻未做好配套,因而孳生許多套利弊端。例如,父母利用同住的子女名義申辦新青安,卻把房子出租;也有人利用人頭戶申貸新青安,因為「不用白不用」。在輿論沸騰後,政府才開始補破網,要求申貸人簽切結書並展開抽查,顯然已經太遲。今年前四月,新青安房貸已占全部新房貸的四成,目前房市買氣主要來自四十歲以下的青年族群,大多數人都背負了四十年的沉重房貸。想到這裡,賴清德不會為自己的「德政」感到些許不安嗎?

新青安是在幫年輕世代「完成夢想」,或者在為他們「套上腳鐐」,再隔幾年即可分曉可以確定的是,政府其實是假藉「照顧青年」之名,在為房地產業者解套,更對其他中老年弱勢租屋族群落井下石。從一窩蜂的新青安貸款看,政府鼓動的這波購屋潮,製造了照顧年輕世代的假象,卻讓他們戴上四十年的房貸枷鎖,台灣離居住正義也更遠了。





【專家之眼】少數總統想當強勢元首 賴清德自不量力

◆  【專家之眼】賴清德找死?少數總統想當強勢元首

◆  【專家之眼】大禹治水不知道也沒關係?
◆  【專家之眼】ECFA若全面中止農產品將是最大受害者
◆  【專家之眼】連勝文提中國人 是追尋民族民主的深刻詰問
◆  【專家之眼】中菲南海爭議








【專家之眼】少數總統想當強勢元首 賴清德自不量力


2024-06-21 07:02  聯合報/ 高永光/考試院副院長
賴清德決定在總統府內設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以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等三個委員會,由他擔任召集人。昨天他主持第23屆國際急診醫學會議大會開幕典禮。記者許正宏/攝影


賴清德決定在總統府內設立三個委員會:「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以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由他擔任召集人,並請副總統、行政部門與社會各界的賢達人士擔任副召集人。

中華民國在修憲之前,行政院長由總統提名,但必須經立法院同意後才能任命;再加上原先立法院通過之法案,行政院認為窒礙難行,可以提請立法院覆議,但立法院必須以三分之二的特別多數維持原決議,行政院長只得接受或「辭職」。因此,修憲前法政學者認為我國政治體制比較傾向「內閣制」。

惟修憲後,行政院長的任命不需立法院同意,由總統逕行任命;覆議制度也改成立法院過半數維持原議就可,行政院的覆議若失敗,行政院長只得接受,不用辭職。一般狀況下,總統會任命同黨籍的行政院長,推動的政策就是遵循總統政見,該黨的政綱、政策。行政院提覆議,顯然代表民意的立法院和行政院的政策不同調。可是站在第一線的行政院長成為「代罪羔羊」,總統不必為行政部門的政策負任何責任。因此,修憲時,就有人提出現制之下,行政院長會成為「小媳婦式」的總統的幕僚長,而總統則有權無責。

尤其是我國總統選舉,在一輪回競爭中決定勝負,在多人參選下,當選總統者很大機率是少數票支持的總統;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公民直選總統以來,有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賴清德等五位,陳當選拿39.3%選票,賴則拿40. 1%五位中就占了二位,有五分之二不算低的比例(陳在民國九十三年(2004)連任時獲得50%多一點的選票)。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陳水扁以少數選票當選總統時,立法院還是國民黨籍的立委占多數,為施政順利,陳任命國民黨籍的行政院長;後來立法院改選,沒有了一個多數黨,民進黨雖是占最多席次的政黨,但泛藍聯盟席次卻多過民進黨,陳也算是經歷了立法、行政「雙少數」的「分裂政府」。陳的施政當時偏向空𨍭,第二任期則受困於貪汙案,更不用說有什麼成就了。

賴以少數選票當選,但因為立法院沒有一個多數黨,藍白合似乎又很鬆散,藍白席次總數加起來跟賴同黨籍的立委差不多,政治學上稱之為「脆弱多數」,也許是這樣,賴的施政採取的是強硬路線。在520的就職演說釋出「新兩國論」,搞的兩岸關係比蔡英文時代更是風高浪急

而在內政上,更是強硬,例如由不懂軍事的文人領軍國防部。日前主持黃埔軍校百年閱兵,其講話更激出「假黃埔」及「真黃埔」的爭議,看起來賴所派的國防部長確實讓人覺得有要去「整軍」(整肅軍方)的企圖。軍心不穩,當可預期!

如今又在總統府設三個委員會,自己任召集人,還要廣邀產官學界人士參加,形成「府中有院」(另一個太上行政院)的格局,外界批其「擴權」或「侵犯行政權」,多少也是事實。尤其違背了憲法修正條文總統應專注於「國家安全的大政方針」,以及國人的認知:總統應致力於國防、兩岸及外交事務。行政院長卓榮泰最值得同情,明明變成「小媳婦」,還要幫賴總統辯護,應該比唐飛自比是「石頭」情境還要可憐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總統用三個委員會對行政院指三道四,化成政策後用的當然是行政院的錢,但用錯了或用的不當,行政院長就要到立法院擋砲彈!台灣的憲政真的到了緊要關頭,到底是要內閣制或總統制,必須明確,「權責相當」則是更進一步憲改的基本原則。

第二:總統在府裡搞三個委員會,集合產官學界,想要結合什麼資源?是為了什麼在做準備?賴不會想破例成為第一個公民直選總統以來,沒有連任的總統,為民國一一五及一一七(2026及2028)的選舉擘畫人脈、金脈意圖甚明。

綜上,可以看出少數選票選出的總統,卻想做強勢國家元首,是其脾氣、個性使然?或是不自量力自尋死路?好像電影「變形金剛」一樣,連續拍了七集,到後來的幾集,被批評成了炫麗科技取寵觀眾金玉其外的作品。賴的「強勢總統夢」會不會也是如此?賴就任滿月,其支持度下滑近10個百分點,應該就是個警示吧!





博愛座 應從同理心出發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5258/web/ 

◆  博愛座 應從同理心出發
◆  期待年輕人說身體不適… 我必讓座
◆  長者不賣老 紛爭可減少
◆  考古對接歷史 大禹治水非空穴來風
◆  陸嫦娥奔月 台青鳥亂飛
◆  綠嘴說民主 卻與共產黨驚人雷同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博愛座 應從同理心出發


2024-06-21 01:54  聯合報/ 鄧鴻源/大學教授(新北市)


讓座是發自同理心的表現,日前捷運又發生幾起讓座與否而衍生的糾紛,令人感慨。

我們來看他國怎麼做:德國與新加坡的捷運也有博愛座,但是他們沒有正義魔人,而是由乘客衡量自身的身體狀況與公德心,決定是否讓座,他們的老人一般也不會主動要求讓座,畢竟公德心發自個人的良心,無法勉強,只能從家庭與學校做好教育。

德國捷運車廂的博愛座平常沒有人會去坐,是理所當然保留給需要的人,所以可以看到車廂內站著的人真的不少,不過若是尖峰時刻,大家也不會拘泥於形式,想坐就坐。在德國捷運上,坐在博愛座的人不會被要求離座,因為這基本上違反歐洲尊重他人的自由與人權的風俗,因要求別人讓座,常會造成他人的困擾,是件很失禮的事。

新加坡老人也不會理所當然地覺得年輕人應該「敬老尊賢」,新加坡人往往是活到老、做到老,老人家一般都有工作能力,既然勞動都沒問題了,那麼搭捷運站個幾站,也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讓座如同盧梭所說「德行就是靈魂的力量」,而德行是一種同理心的表現,是文明人應該具有的美德,如同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想到自己年老時或家中老人也遇到此情況時怎麼辦?

筆者認為,北捷博愛座的設置有其必要,至於是否讓座,不應訴諸道德勒索,應該要從教育做起,培養民眾的公德心與同理心,畢竟,隱性需求是看不見的,我們憑什麼以肉眼去判定誰才有資格坐博愛座呢?


林志彥/日語領隊導遊(台北市)


筆者因工作關係搭乘日本各地捷運,皆有與台灣博愛座英文同為 Priority Seat 的「優先(座)席」。圖示也是老弱婦孺等,不過日本告示牌多了一種類似心臟病圖示,文字註解為「內部障害のある方」或「內部障害や病気などの方」。

單從漢字看來,上段所提的肚子痛應符合資格。甚至有的告示牌還會寫類似字句:在「優先(座)席」附近時,請把手機關機。我在日本還曾目睹每次到站時,「優先(座)席」的乘客會自動起身,待關門後,確認周遭無人比其優先就坐,才繼續坐下。

幾年前,北海道札幌市營地下鐵則以「專用席」(This is special seat for.) 字眼取代「優先(座)席」。日本某大學曾針對札幌市及關東地鐵乘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九十六%的札幌市受訪者表示不會去坐「專用席」,五十八%的關東地區受訪者表示不會去坐「優先席」,再進一步交叉詰問關東地區受訪者會不會去坐「專用席」的話,回答會的比率只有九%。可見名稱的變化,或許真的會對座位的使用造成影響。

大眾交通工具以及詞彙 Priority Seat 源於西方,華人世界疑延伸孫中山「博愛」精神翻譯成「博愛座」;日本忠於原味翻譯成「優先席」,又獨創「專用席」,或可供我們參考。













期待年輕人說身體不適… 我必讓座


2024-06-21 01:54  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


最近「博愛座」爭議引發暴力事件,民意論壇重磅快評戲稱博愛座宛如「搏鬥座」。衛福部打算修改「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增列「有其他實際需要者」可坐。但讓座本就是反映社會風氣與個人修養,抽象的法律條文恐治絲益棼,難道身體不舒服時要隨身攜帶診斷書?

北一女老師曾批評國文課綱是「無恥課綱」,也有人要把禮義廉恥逐出校園,若是富而好禮的社會,哪需要博愛座?更哪會發生衝突?

尊重長者、體諒弱勢不就是文明國家該有的表徵?沒有博愛座,年富力強的青年照樣會讓座。年長者或身體不適者,只要禮貌地表示需要座位,相信多數人願意幫忙。會起衝突,主要是「態度」問題。長者倚老賣老、頤指氣使、惹人反感,而擁座位者或許工作疲累、上司指責、政治對立各種情緒影響,有了同樣買票為何要讓座的情緒,互相激盪下就起衝突。

讓不讓坐既主要看個人修養,為此而大打出手,是否社會暴戾之氣太過?而這是否又與社會嚴重對立有關?國會改革,反對人士竟大喇喇掛出要槍斃某些立委看板,如此嚴重脫序甚至違法的行為,卻沒看到官員表態。「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即使細如牛毛,能規範誰該坐博愛座?孕婦最優先、殘障次之、年長最後?若同樣是孕婦,難道還要比懷胎周數?

初老時,我望著空空的博愛座並不好意思坐下;年歲更長後,即使博愛座已滿也多有人讓座。期待某天當我坐在博愛座上時,年輕人能不怯於向我說:「阿伯,對不起,我身體不舒服,可以讓坐嗎?」 我一定欣然起身。












長者不賣老 紛爭可減少


2024-06-21 01:54  聯合報/ 蔡田/國小退休教師(台北市)


筆者即將邁入「銀髮族」行列,近日幾起有關「博愛座」爭議,都是由於長者要求讓座未果,繼而出手攻擊引起,個人深感難過與愧疚,同為「老人家」,呼籲同儕們冷靜理性,不要「倚老賣老」,才能減少類似紛爭。

分享一個有關「讓座」的小故事,林清玄曾在演講時分享,有天他岳母回家氣沖沖地說:「吼!現在的年輕人教養真差,看到我上車,竟然沒有人讓座。」林先生安慰她,說那是因為她看起來年輕,所以沒人要讓座啊!事隔幾天岳母又氣沖沖回家,進門就說:「現在的年輕人視力真差,沒看我外貌還這麼年輕,我一上車竟然有好幾人搶著要讓座。」面對同樣一件事,心態和想法不同,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

對於衛福部修法勇於任事的精神,筆者給予正向肯定,但擴大優先乘坐博愛座對象,並不能徹底解決現行問題?因為博愛座造成紛爭,不是適用對象的問題,而是禮貌、相互尊重和個人修為的問題

和諧社會要靠大家維持,老人家不應倚老賣老,年輕人也應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愛精神,見年長者就主動讓座,這才是大眾運輸上最美的風景。














考古對接歷史 大禹治水非空穴來風


2024-06-21 01:54  聯合報/ 陳復/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宜縣冬山)


人如何看待歷史,比歷史本身還重要,歷史就是讓無數生命在時間軸中獲得連結、理解與共情的過程,有歷史才有「我們」。由於當前歷史課綱拋開過往的通史概念,採取專題導向的教學,當有家長表示其小孩完全不知大禹治水,甚至連大禹是誰都沒聽過,讓他覺得非常驚訝。報導一出,立刻引發社會熱議。

有位律師在臉書表示:「像這種遠古神話,大家聽聽就好,不知道也沒什麼。」他還表示:「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事情,但歷史上真的有大禹這個人嗎?」又說:「堯『禪讓』給『舜』,舜再『禪讓』給禹,這種事情有誰相信?」我很驚訝這名律師的歷史知識尚停留在五四時期,只記得顧頡剛主編《古史辨》這類「疑古派」的想法。

我不免疑惑:為什麼歷史的議題需要聽律師的意見?隨著石峁遺址、陶寺遺址、王城崗城址與二里頭遺址不斷出土各種文物,經由考古發掘與歷史文獻的交叉比對,堯舜到商朝的事蹟已不再是遠古神話。這卅年來的研究成果相當豐碩,使得有關「堯舜禹湯」這些人與事的合理評估已出現。

目前的夏朝研究已推進到:從商朝的甲骨文來看,其稱夏朝為「西邑」,「夏」則可能是周朝給出的名稱,夏朝如同堯的「唐」與舜的「虞」,屬於部落聯盟,強大時被推為共主,衰弱時則只是個方國。考古目前的看法:「夏」大約早期定都石峁遺址,中期定都王城崗城址,晚期定都二里頭遺址。

在堯和商的中間,已從考古學上證實夏朝實質存在。但我們無法直接得出其就是「夏朝」,這只是目前尚未看見文字的結果,但商朝稱的「西邑」一直對商朝帶來很大威脅。根據陶寺遺址城牆曾受洪水沖毀,王城崗城址壕內有注意排水系統的設置,還有二里頭遺址曾受洪水大量沖刷再築城可知,「大禹治水」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夏朝」當時真實面臨的處境。

這就是《竹書紀年》會說:「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無論如何,經由交叉比對,夏朝都已非「遠古神話」。根據陶寺遺址的考古所獲,的確已對「禪讓」產生質疑,但這反而是印證《竹書紀年》早就記錄著有關「禪讓」的不同真相,這不是誰相信或不相信的二分法,而是歷史領域正在持續深化對真相的揭露

當甚至有學者說認識「大禹治水」這種事真是在「認識垃圾」,不禁深感人當然能無知,但實在不需隨便發表民粹言論來表現自己的無知。夏朝絕非神話,考古研究已跟歷史文獻逐漸對接。當前台灣社會反智言論盛行,在政府的帶頭操作裡,集體意識正在「滅史」,不只想消滅中國史,更流行著歷史虛無主義,覺得認識歷史毫無意義,殊不知充實歷史素養能幫我們鑑古知今,當我們對什麼歷史都毫無興趣更不相信,嘲笑歷史最終會被歷史嘲笑。












陸嫦娥奔月 台青鳥亂飛


2024-06-21 01:43  聯合報/ 汪志雄/大學教授(美國芝加哥)


中國在不久前發射「嫦娥六號」,成功登月並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採樣後,啟程返回地球,這象徵中國即將成為全球首個全程於月球背面軟著陸、並成功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

與此同時,台灣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類似文革的「青鳥行動」,抗議在野黨的國會擴權法案,並號召支持者這兩天重回立法院周邊街道,持續監督在野黨,捍衛台灣民主。

當嫦娥奔月開啟了中國航天科技的新頁,台灣的青鳥卻在舞動著文革的羽翅,進行新一波的群眾運動。

這彷彿是一個歷史的倒序。當台灣在七○年代推動十大建設,經濟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時,中國卻正在進行著一場「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讓國家與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航天科技日新月異,而台灣卻身陷民粹鬥爭,對立內耗,國家停滯不前,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今日的民進黨,像極了上個世紀的共產黨。當初共產黨為了奪權,在民間豢養了許多遊手好閒,散布流言的流氓痞子。收買了許多投機取巧,風骨淒涼的報社文人。收編了許多無知熱血,自以為是的可憐知青。

對照今日的民進黨為了鞏固政權,不惜雇養網軍,收買名嘴,掌控媒體,組織學生,所用的方法和手段,都與當時的共產黨如出一轍。

諷刺的是,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已經進化成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國家,而台灣的民進黨則已經退化成一個專制腐敗極權政府,空有民主之名,而無民主之實。

近日民進黨所發起的青鳥行動街頭宣講中,民進黨不斷利用侮辱、抹黑的民粹言語攻擊在野黨立委。例如民進黨立委吳沛憶在十六日的台北場上抨擊民眾黨總召黃國昌「不但不舉,還只有廿五秒。」前立委陳柏惟也在十五日的新北場上辱罵黃國昌是「半套昌,想要爽但錢帶不夠。」這種類文革的「批鬥大會」,坐實民進黨「綠衛兵治國」的荒謬景象。

任何一個人只要稍微還有一點點腦筋,一許許良知,一絲絲正義感,知道一些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斷然會對一個抹黑造謠、打擊異己的政府深惡痛絕。不過這年頭吃芒果乾吃到頭殼壞掉的大有人在,難怪昔有紅衛兵,今有綠青鳥。

不管文明如何進步,這世界總會有一群自以為是在捍衛價值,卻處處在破壞價值的蠢蛋。當青鳥飛不過智商的淺灘與良知的高原,台灣的未來也只能望月興嘆了!













綠嘴說民主 卻與共產黨驚人雷同


2024-06-21 01:43  聯合報/ 鄭世汀/研究人員(台北市)


賴總統近日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三大任務型編組,未來每季召開會議,總統親自召集,為國家發展擬定戰略。更表示「讓台灣的策略,成為世界的解方。」總統對國家的規畫與期許,聽來似曾相似,但並不是賴總統最喜歡拿來救援的「馬前總統」,而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首先,習近平自上任來,除了身兼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的黨政軍領導,還成立多個領導小組或委員會,包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央審計委員會、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等,前述多數小組或委員會,均由習擔任組長或委員會主任,集中大權,成為實質的決策中心

學者曾分析,例如由習擔任組長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幾乎取代國務院的權力,過去國務院的決策,現在都須經深改委成員簽名才能生效,也因此現在誰來擔任國務院總理,意義已不大。

如今賴總統成立三個委員會並親自擔任召集人,目的恐怕也是把總統職權伸入行政體系,讓原本為最高行政機關首長的行政院長,成為名符其實的執行長。未來由誰擔任行政院長,如同中共一樣,已無實質意義

其次,習近平近年積極在全球推廣「中國方案」、「中國發展模式」、「北京共識」、「中國夢」。而近年民進黨政府積極在國際上宣傳「台灣價值」、「台灣共識」、「台灣No.1」、「Taiwan can help」,如今賴總統又提出「台灣解方」,又再次與對岸有驚人的雷同。不同的是,習近平希望藉此與「美國方案」、「西方的現代化理論」、「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義」爭奪話語權,企圖打破長年被西方壟斷的價值觀。民進黨政府則將相關口號用來「出口轉內銷」、「掩蓋執政無能」、「文青式口號治國」

最後,當年中共尚未取得政權時,即是訴諸民主、人民,並藉此攻擊當時的國民黨腐敗,但在取得政權後,「民主」成為束之高閣的口號。民進黨在黨外及在野時,亦不斷攻擊國民黨的黨國不分、黑金政治,但取得政權後通過的各項法律與政策,卻更加讓台灣走向警察國家,各種弊案、違法監控更是層出不窮,已經成為「綠色恐怖」,曾經訴求的「公開透明」、「民主」、「程序正義」,現在看來更像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有句俗話「嘴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滿嘴「抗中保台」的民進黨與賴清德,正一步步的追隨習近平的治國理念。或許賴總統有朝一日與習近平「喝珍奶、吃蝦仁飯」的時候,可以暢談彼此驚人的默契。




楊志良/人民智慧對決邪惡綠營網軍名嘴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人民智慧對決邪惡綠營網軍名嘴
◆  李清志/核能怪獸哥吉拉
◆  陳冲/廣場多少事 莫忘貨幣戰
◆  施振榮/台灣貓群(CATs) 名揚四海
◆  嚴震生/解讀G20三大民主國家的大選









楊志良/人民智慧對決邪惡綠營網軍名嘴


2024-06-21 01:44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前衛生署長)


六成民眾不認可的賴清德僥倖當選總統,不思自我檢討,高唱洗滌人心,並蠱惑民眾,發動熱血青鳥包圍立法院,學習毛澤東當了主席還不夠,還要發動文革以造神。但多項民調支持國會改革的都在七、八成以上,反改革的就只有綠營的網軍及名嘴。

青鳥包圍立法院,天上就掉下來無數免費的便當飲料零嘴,成為世界奇觀,讓台北車站附近的遊民可以過好幾天的好日子,所以全國同胞應不分男女,扶老攜幼共襄盛舉;導遊應帶領各界觀光客前往學習台灣的民主,又可以獲得免費的便當飲料零嘴,皆大歡喜。反正目前在野又不能通黨庫,費用又不是賴清德或柯建銘支付的,能通國庫的只有民進黨,去享用一點都不違和。

當家的帶頭鬧事,怎能只在立法院周邊,豈不顯得能力不足?所以民進黨力推全國各縣市遍地開花,顯示賴意圖掌握更多的權力。在國會也是少數的綠營黨鞭柯建銘,居然要在野立委「棄暗投明」來綠營當官。又譏嘲在野立委不敢解散國會重新選舉,因為如果解散國會,這些好不容易在年初才當上的立委又要重新拚搏花大錢,必然不願,特別是最大在野黨國民黨立委最為猶豫。綠營又要發動罷免險勝的立委,為了反制,在野必然也發動罷免那些險勝的綠委,再來連縣市議員,縣市長也在罷免之列,形成大罷免時代,如此必然國無寧日。

行政貪汙、腐敗、無能,司法、監察從根腐敗,貧富差距來到最大,社會氛圍躁動不安;隨機殺人、「一眼」不合即打成一團。青少年自殺自殘自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至今增加十倍,國軍警察自殺亦頻發生,長照落空,照顧者痛苦不堪無法承擔,只得終結被照顧的親人生命,造或人倫悲劇,幾乎每周上演。詐騙集團橫行,政府數發部拿了七十一億預算,除了出國開會一無作為,不但是一般民眾,法官、檢察官、警察一樣受騙。本人就曾接到自稱健保署官員者,告知我欠繳健保費,要如何如何辦理;當時閒著無聊,就跟他「好好聊聊」,消耗他的電話費,讓他不能再去騷擾別人。最後告知他,本人就是以前規畫及執行健保的人,這位仁兄還算有禮貌,說是「班門弄斧」了,各位朋友也可比照耗耗這些騙子。

更有甚者,綠營抹紅在野立委,說是習近平的在台代表,將異見者打成五十萬第五縱隊,其實反綠者何止五百萬?歷史最好的教訓就是,人從來不會由歷史中學到教訓;鄭成功勵精圖治,鄭經勉強維持,到了鄭克塽,朝廷嚴重內鬥,施琅只打到澎湖,鄭氏王朝就棄械投降。而台灣目前不只政黨惡鬥,世代間、社會各層級間也爭鬥不斷。美國多次對南美洲國家「平亂占領」以扶植親美政權,類似台灣騷動的國家,不只民眾上街頭,軍警發動政變也已有多起!

目前多數國人對政府不再認同,救國之道,就是直球對決!請柯建銘起義來歸,不只倒閣,而且立委重選,在大罷免浪潮下,力拚在野立委過三分之二,大家一起救國家!





陳國樑/財政部的兩個腦袋

◆  陳國樑/財政部的兩個腦袋
◆  黃耀輝/中央莫再當為富不仁的壞爸爸







陳國樑/財政部的兩個腦袋


2024-06-21 01:54  聯合報/ 陳國樑(作者為政大財政系教授暨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十九日審查財劃法修正草案,但最後以表決通過臨時提案,要財政部於下會期開議前提出政院版草案,等於將打延長賽。檢視之前的紛擾歷程,卻也凸顯「財政部的兩個腦袋」問題。

六月五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在全國各地奔赴而來的廿二個地方政府代表以及財政、經濟、法律與公共行政學者專家齊聚一堂下,召開了財劃法修正第一次初步審查會與第一次公聽會;財政部長偕同賦稅與國庫兩署署長全程參與聆聽,這是財政部的「專業腦」。

翌日晚間,行政院長卓榮泰宴會經濟、財政委員會的民進黨立委,財政部長也陪同赴宴;會後民進黨團隨即傳出:「財劃法歧異大,暫不推政院版、民進黨團版」的消息,而財政部對於財劃法修正的態度,似乎也起了微妙的轉變,這是財政部的「政治腦」。

財政部的「專業腦」,深知財政收支劃分修正的重要性,但是財政部的「政治腦」,卻深陷於政黨政治角力的泥淖;長著兩個腦袋的財政部,如果任由政治的腦駕馭專業的腦,所謂的財政韌性與永續,不啻夸夸空談。

財劃法修正之目的在於增進地方財政自主,促進「財政分權」;民主政治國家,財政分權有根本與絕對的重要性。值此修法討論將進入延長賽之際,概述財政分權之要,以彰昭明。

首先,基於各地方的差異性與個人偏好的異質性,經由財政分權,各地方政府可以針對轄區民眾的偏好,提供不同公共財貨與服務的組合與搭配,以更能滿足地區民眾的需求;而在個人方面,也能選擇最符合其偏好的地區居住,進而提升經濟資源之配置效率,達成財政學理上所謂之「柏瑞圖最適」的最佳境界

其次,雖然學者泰半認為,有關社會正義與公平等分配政策,應由中央主導、地方政府僅負責執行,但事實是,舉凡滿足個人效用之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支出,皆與個人居住所在地區有直接關聯,地方政府的介入,可以裨補中央分配政策之闕漏,提升社會正義與公平。此外,在財政分權下,透過補助與協助,也能夠改善財政的城鄉差距,促進地方財政的水平公平。

第三,一般公共政策的設計,往往面臨效率與公平兩者難以兼得的困境;例如,對高所得者課重稅,將稅收重分配於經濟弱勢族群,可增進公平,但並不利於高所得者工作誘因,有害效率。然,根據前述兩點討論,財政分權不僅能夠增進經濟資源配置的效率,還可以提升社會正義與公平,進而提升整體社會福利,何其難能可貴。

第四,政府行政組織欠缺效率、沒有創新誘因,造成許多空轉與虛耗,拖累經濟發展,也不利於人民福祉。在財政分權下,可以透過地方政府之間的行政經驗,相互學習比較,產生類似市場競爭的效果,有助於增進地方政府之行政效率;更有甚者,也能帶來地方行政的進步與創新。

最後,財政分權可以制約「巨靈」。公共選擇學派學者提出了「巨靈政府」的假說,以舊約聖經中的「利維坦」(Leviathan,又譯為「巨靈」)譬喻政府是以租稅剝削人民、極大化收入的怪物;不受約束的巨靈政府,結果將吞噬整體經濟。財政體制的中央集權集錢,是驕橫肆縱巨靈,將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