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房地合一與囤房稅應同時實施​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內外銷只剩撒幣一招,陳吉仲最該被去化
◆  聯合報黑白集/難得模糊
◆  經濟日報社論/房地合一與囤房稅應同時實施​






經濟日報社論/房地合一與囤房稅應同時實施​


2021-03-21 00:4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本報資料照片


央行再宣布第二波打炒房措施,信用管制範圍擴大,加上第一波信用管制,已對炒作房地產產生即時遏止效果,但一般認為這些都屬短期措施。稅制改革才是長遠之計,行政院日前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主要是把房地合一稅中關於短期交易者需要繳納最高稅率的期間拉長,讓短期獲利者需要繳更多稅,從而減少炒房,達到抑制房價的目的主要修正內容包括,一年內交易者交易所得需繳納45%的稅率,現在延長至兩年;其次,原本兩年內交易者需繳納35%,現在延長至五年內交易者都需要繳納35%。最後,法人持有的不動產交易所得原先是併入營所稅計算,最高為20%,現在改成與自然人相同。在此規定之下,五年內的交易所得稅都很高,預期可以降低炒房行為。

我們肯定政府修法抑制炒房的做法,因為房價過高一直是台灣民怨之首,然而,修正房地合一稅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房地合一稅從民國 105 年(2016年)開徵,當時要求一年與二年內交易者支付45%與35%的交易所得稅,可以說是對於短期炒作房地產者很高的懲罰稅。但是,四年多來房價仍然呈現相當的漲幅,顯示房地合一稅的效果有限。如今拉長短期炒作期間的定義,效果可能還是有限。因為房地合一稅是針對交易利得課稅,一些投資者會認為只要買賣房地產能獲利,多繳稅也沒有關係,所以房地合一稅的效果就會打折。另外,如果投資者財力夠,先出租房屋,五年後再出售,就可以避免高稅率。

同時,部分專家學者強調應該要課徵囤房稅,針對持有者課稅,想要養房養地者每年都必須繳納較高的房屋稅與地價稅,如此才可以真正達到抑制房地產投機的行為,我們支持這樣的說法。因為囤房稅是專門針對持有大量房屋者所設計的租稅,例如每戶持有四棟以上者,台灣只有2%的家庭符合這個標準,受到影響的家庭不是很多,符合公平原則。其次,囤房稅是持有稅,每年都要繳,將成為持有大量房屋者的長期負擔,從而降低持有大量房屋的意願。因此,囤房稅對於房地產投機與房價的抑制效果遠大於房地合一稅。

另外,部分縣市現行囤房稅率較高,房價現值估價卻很低,因此實際繳交的房屋稅和地價稅都很低,所以中央官員才會認為調整房屋現值也很重要。問題是,房價現值的認定是由各縣市政府決定,未必會配合中央的政策。也就是說,中央不應該把這些問題和責任推給地方政府,這將會大幅降低囤房稅的效果。當然,中央可以鼓勵地方政府的「財政努力」,意即如果地方政府願意調高房屋現值,因而增加地方房屋稅和地價稅的收入,中央政府就可提供更多的財政補貼。

但是,衍生出來的問題是,如果把現值都調高到接近市價,一般自用住宅的家庭就必須同時面對較高的房屋稅與地價稅,大部分家庭其實只有一棟房子,理應不受囤房稅的影響才對。因而如果要提高房屋認定現值,就必須調降自住宅的稅率,以減輕自住家庭的負擔

總而言之,最簡單的方法還是應該回到由中央決定囤房稅的稅率,且全國採取一致的稅率;如果地方政府願意配合,同時提高房屋現值的認定,中央即可以給予更多的財政補貼,以鼓勵地方政府增加房屋稅與地價稅的收入。如果同時實施房地合一稅與囤房稅多管齊下,將會大幅增加囤房者的成本,降低囤房動機,長期而言,房地產價格才有可能受到抑制。否則,如果只實施房地合一稅,即使可以降溫炒房,對於控制房價上漲的效果卻可能很有限。











聯合報黑白集/難得模糊


2021-03-21 02:08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提出以「建設性模糊」取代九二共識,若能為一灘死水的兩岸關係拋出善意,自應喜聞樂見;不過,內有蔡政府營造的反中氛圍未褪,外有美中火爆交鋒,台灣成為火線議題,不知邱太三能夠「模糊」多久。

馬英九時期兩岸都接受「一中各表」的創造性模糊,即使北京著力「一中」,台灣突出「各表」,各自仍保有大內宣的空間。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並兩度勝選,等同率先撕毀模糊;其後北京為九二共識加註,蔡政府強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掛鉤,兩岸模糊更玩不下去。

現在邱太三重申「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重提尊重九二歷史事實,又在宣布恢復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的同時,提議「建設性模糊」,希望再造兩岸模糊空間。

邱太三的建設性模糊,既想得九二共識創造性模糊之利,又想避九二共識內外爭議之弊。但九二共識的核心「一個中國」是清楚的,只在兩岸表述上創造模糊空間;從「創造性」走向「建設性」的模糊,如果是打算先模糊掉核心,恐怕北京未必埋單。

鄭板橋「難得糊塗」,寓意人生該裝糊塗時卻難覓糊塗;兩岸關係何嘗不是?蔡政府本有模糊卻親手毀了模糊,現在要再造模糊,球已回北京手上。但以美中火辣對嗆的強勢姿態,北京還願意打迷糊仗嗎?











聯合報社論/內外銷只剩撒幣一招,陳吉仲最該被去化


2021-03-21 03:5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暫停進口台灣鳳梨的禁令讓外界看到,蔡政府一面藉鼓動抗中獲得政治紅利,另一面水果出口幾乎集中銷陸的真相。而農委會不僅拓展外銷市場無力,面對內需產銷失調也只剩收購和去化一招,不見長遠規畫只求速效的大內宣與大撒幣,看來最該被去化的不是水果,而是農委會主委。

除了大陸鳳梨禁令,最近外銷受阻的還有銷日台蕉因農藥殘留過量遭下架。而傳統業務就是外銷香蕉和鳳梨的「農業國家隊」台農發公司,五年來已虧損近六成資本額。外銷出不去,內需也失調,農委會在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就狂砸了六億多元收購滯銷農產品,其中三億被當堆肥去化。農委會真不愧功在農民!

台灣這幾年為何多數水果都集中銷陸,除水果多不耐久放,距離加上飲食習慣相近雙重因素外,不可忽略的是大陸對台灣的讓利,在台灣禁止大陸水果進口下,大陸不僅給台灣單方面的關稅優惠,還有多次政策性採購,在檢疫與藥殘上更是大開綠色通道。

有人批評這是「養、套、殺」,但農委會做了什麼開拓國際市場的努力?拓展新市場向來不易,農產外銷難度更高。別說基本的冷鏈設備,更牽涉到品種、栽培方式、施肥用藥都要符合輸入國的檢驗標準,往往需規格化的專業處理,尤其國際標準嚴格的檢疫跟藥殘,靠的是政府長遠的規畫,但農委會只想切西瓜炒短線。

例如大陸暫停台灣鳳梨進口,國台辦表示去年向台通報廿八批鳳梨不合格,提醒加強源頭管理,遭已讀不回。農委會回應竟是「明明只有十三批」,防檢局更嗆要對方提出照片或鑑定報告等科學數字。但台蕉遭日方下架,農委會有要求公布農藥超標檢驗過程、方法跟照片嗎?且違規數量就算不是廿八批,也有十三批,加上三月新增五批達十八批,有那個國家會容許這種情況一再發生?農委會無非吃定大陸會睜隻眼閉隻眼,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難怪外銷到別的國家處處碰壁,連台農發虧光了老本也不受監督。

農委會拓展外銷無方,對內產銷調節更是技窮,只剩收購一招。根據立院報告,民國 104、105 年(二○一五、一六年),農委會每年編列一億五千萬產銷調節緊急處理計畫的預算執行率,都只有個位數,僅千萬元之譜。此後大幅增加,到了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大選年,也就是陳吉仲真除農委會主委那年,該預算決算暴增到預算的四點一五倍,支出的六點六億中,一半都用來收購農產品當堆肥及飼料,好撐住「農產品價格平穩、沒有產銷失衡」的皮囊。

面對在野黨質疑,農糧署長竟大言不慚地說,國民黨不懂,農民很高興,更說如果不花這個錢,「農民會造反」。確實,有錢可領,誰不開心,但有那一個農民辛苦耕作是為了掩埋當堆肥?他唯一說對的是,如果沒撒錢,農民不開心,民進黨選情很難看。

陳吉仲還是農經學者時,常抨擊補貼收購政策,認為政府不應太多的介入市場。但他當官後就拋棄了原本的信仰,大撒幣強力介入農產市場,即使被批評是「嗎啡政策」也樂此不疲,以保住他從小「力爭上游」得來的官位。

不只內銷靠撒幣,為替蔡總統扳回被踢爆去年只賣出五十六公斤鳳梨乾到澳洲的顏面,農委會砸大錢用鳳梨價格數倍的運費補貼,努力送二噸鳳梨到澳洲。在陳吉仲心中,或許沒有用錢解決不了的事,如果解決不了,那就砸更多的錢。陳吉仲躲在以照顧農民為名的大撒幣政策傘下,掩飾自身的無能與失職,不正是最該被去化嗎

【重磅快評】翁啟惠一案三查大洗白 陳師孟恐自歎弗如

◆  【重磅快評】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小英能源轉型漏講一樣
◆  【重磅快評】翁啟惠一案三查大洗白 陳師孟恐自歎弗如
 
◆  【重磅快評】楊潔篪顛覆風格 中國與美國平起平坐?
◆  【即時短評】角色混淆定位不明 台農發終至虧損困境
◆  【即時短評】兩岸比賽獲獎也批 證明台孩子實力不行?
◆  【即時短評】美中外交太極成拳擊 國內聽懂了沒?
◆  【即時短評】同居事件變爛戲 王定宇鬧劇何時了?
◆  【重磅快評】陳其邁蹭鮭魚?忘了民進黨是改名老手
◆  【重磅快評】從「鮭」化潮看姓名制的輕率與文化霸權
◆  【重磅快評】民進黨拿核四打馬很故意 這次恐怕又犯規
◆  【重磅快評】王定宇的分租說 連自己人都不相信
◆  【即時短評】被當成政治籌碼、社福事業經營的台灣農業
◆  【重磅快評】台帛泡泡真的太小 何不慎重思考兩岸泡泡?
◆  【即時短評】謠言愚民!在台中蓋核四...説的人信嗎?
◆  【重磅快評】航港局出大包 林佳龍為何不肯送監院?








【重磅快評】翁啟惠一案三查大洗白 陳師孟恐自歎弗如


2021-03-21 14:44  聯合報 /   主筆室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中)因浩鼎案遭彈劾、懲戒,如今在沒有新事證情況下,監委卻提出第三版調查報告指他未違法,後續是否提再審,是翁的權利。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因浩鼎案遭監察院彈劾,法院與公懲會也認定他財產申報不實,形同「三振」的翁啟惠在監委換屆後見機陳情,果然得到監院「善意」回應,司法及獄政委員會日前通過第三版調查報告,認定翁無財產申報不實,亦無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社會震驚;過去有人說法院是國民黨開的,現在監察院臉不紅氣不喘就創下「一案三查」的紀錄,要說監察院是民進黨開的,而且還擴大營業,應無沒人能反駁吧。

前監委陳師孟三年前舉著「打藍」大旗進監察院,為監察院締造了公然「恫嚇司法官」的紀錄,公開放話要約詢判決前總統馬英九涉洩密案無罪的法官,引發司法界串聯反彈,最後聲稱因「不知為何而戰」而辭去監委職務;陳師孟即使被封為史上最狂監委,但仍能理解司法運作,僅只於放話約詢法官,但也沒說要推翻檢方起訴及法院的判決,沒想到「後繼有人」,司法及獄政委員會直接就來一案三查,恐怕陳師孟也要自歎弗如了。   

翁啟惠2017年被監院彈劾,公懲會2019年判申誡,主要是因為翁違反利益迴避規範與財產申報不實,2020年監委雖提出第二分調查報告,但內容指翁雖經法院判無罪,但已對名譽造成嚴重損害,要求法務部針對檢方濫訴檢討改進,算是「偷跑」一小步,突襲了檢方,但也不敢對法院判決指翁財產申報不實有所置喙,但近日第三版調查報告則已實質越界,讓人看到監察院原來有在超前部署。     

第三版的調查報告有兩個重點,一是利益衝突部分,指翁啟惠未揭露可能發生之利益衝突情事,經監院廉政委員會決議,認無具體事證,並無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僅有違反中研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結案存查。二是申報財產部分,監院訴願審議委員會也撤銷原處分,故無財產申報不實情形;一是從法條解套利益衝突迴避,二是針對法院判決,由監院訴願審議委員會解構法院對翁財產申報不實的「指控」,洗白路徑再清楚不過。

為辯解「一案三查」的指控 ,主查監委蔡崇義表示第三版調查報告僅是把案子持平檢視,呈現過去發生的事實,並無啟動新調查,亦無否定監院過去彈劾之情事,也沒有新的事證;後續是否向公懲會再提再審,是翁的權利,監院不會提出再審;蔡的說法既未合規定也充滿矛盾,首先,依規定,當事人對調查報告有異議可提出覆查要求,但被糾正、彈劾者不在此限,翁是被彈劾,不符合覆查條件,何勞監委再去「持平檢視」並提出第三版調查報告?

再者,監委聲稱第三版調查報告沒有否定過去的彈劾,也沒有新的事證,後續是否向公懲會再提再審,是翁的權利;問題是,既無新事證,依公務員懲戒法就沒有提再審的條件,除非當初法庭有適用法規錯誤、法庭組織不合法、應迴避的法官參與裁判、或判決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牴觸憲法等情形,監委明知翁不合再審的要件,逕說後續是否向公懲會再提再審,是翁的權利,是有何居心?還是說第三版調查報告就是翁洗白的踏腳石?       

去年六月蔡總統內定台東縣前縣長黃健庭、水利署前署長陳伸賢出任監察院副院長及監委,未料引爆朝野風暴,後來黃健庭戲劇性透過臉書宣布「婉謝總統提名」,陳伸賢也接著跟進婉謝,從這次翁啟惠第三版調查報告的洗白操作模式來看,縱使有消息指稱也有監委主張退回調查報告,但最後結果就是被忽略,黃健庭、陳伸賢此時或可安慰自己,還好當初沒有搭上這班車。












【重磅快評】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小英能源轉型漏講一樣


2021-03-21 18:05  聯合報 /   主筆室
總統蔡英文昨天出席台中磐石會長交接,她說,台灣正處於能源轉型關鍵時刻,「載綠、增氣、減煤、非核」是四大目標,大家關心中火問題,加速減碳勢在必行,燃氣將成為穩定供電、減碳、減空汙的新選擇。記者喻文玟/攝影


面對破70萬的藻礁公投連署,蔡政府近來很明顯地改變戰略,將焦點轉移到反核,不與環團正面衝突,也企圖將能量移轉到反核四,來削弱藻礁公投的氣勢。蔡英文總統昨晚在臉書貼文表示,「這幾天,有許多網友留言問我:不重啟核四,要靠什麼發電?」她開出「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八字箴言,但這個能源轉型的解方似乎少了一味,否則看來看去,都不可能在2025達成她口中能源轉型的目標。

三月初,經濟部長王美花一席「如果三接蓋不成,將減少台中火力發電廠降載量」引發環團與台中市政府抨擊,認為是威脅人民要在「藻礁跟肺」之間二選一。此後府院黨明顯改變策略,並利用311日本福島事件10周年之際,將藻礁公投戰場引導到核四公投,並由環團出身的不分區立委洪申翰開出第一槍,表示核四公投將變成核災公投,強調藻礁爭議不是環保與開發之爭,而是「環保與環保之爭」,從此成了府院高層對於藻礁公投爭議的基調。

只能說民進黨的話術真的很厲害,把三接爭議轉了個彎,避免站到環團的對立面。但這是哪門子的環保與環保之爭,燃氣雖然空汙危害比燃煤低,但還是會釋放有毒物質,不論是燒煤或燒天然氣,其實都是石化燃料,都違反現在節能減碳的國際趨勢。更何況,台灣在不產天然氣、百分之百要仰賴進口的情況下,卻把燃氣占比要拉高到50%,剩下的20%要靠無法當作基載電力且發電不穩定的綠能,這到底是哪來的勇氣?

民進黨先前希望透過311日本福島事件來喚起大家對於核災的記憶,但他們沒說的是,日本在311之後這10年間又重啟了多少的核電廠?為何德國在宣布廢核後,又向鄰國大買核電且又重啟汙染更高的褐煤開採,引發德國環保團體的抗議。不同的能源政策要付出不同的代價,但前提是要說清楚,讓大家來做出抉擇。

蔡英文開出2025非核家園支票之前,卻沒有清楚地把兌現這張支票全民得付出的代價攤開來,讓大家來決定願不願意埋單?再看看蔡英文在2019年信誓旦旦稱台灣不缺電,經濟部更豪氣地說2030年前不缺電,若真如此,三接卻又為何非得要搶時效蓋在現址不可?

「展綠、增氣、減煤」,蔡英文想用這六個字最後達成非核目標,看看現實所遭遇的處處難關,這如果不加上「用愛」發電,怎麼有辦法達成呢?

名家縱論/認真對待司法\星期透視/拜登推中國包圍網,中國平視反擊

◆  大屋頂下/從目的論移向過程論 當一國兩制對台下架
◆  星期透視/拜登推中國包圍網,中國平視反擊
◆  名家縱論/認真對待司法
◆  中美的冰與火權力遊戲
◆  強權交鋒 台勿引火上身
◆  畫中有話/高麗菜與鳳梨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認真對待司法


2021-03-21 04:43  聯合報 /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人民參與審判是司改重點,但至今仍未能落實。圖為高雄地院2016年舉辦人民參審活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一位德國檢察官出了一本暢銷書,題為「法治國家瀕臨崩潰」,描述在預算緊縮下,整個司法體系疲於奔命的窘況,環環相扣的結果,警檢審的品質都快速下降,長久必將影響人民對司法的信任,看在我們這樣以德國法制馬首是瞻的國家眼裡,更覺得百感交集。

預算緊縮竟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我們的問題真的只有媒體隔兩天就大幅報導的「百官行述」?只要打開十年的司法統計,看看整套司法機器的輸入和輸出,難道還不覺得德國的問題是怎樣的小巫見大巫?案子可以拖很久,但開庭又來得快速,卻又總在審級間輾轉難決刑法除罪愈除愈多,各級法院的刑案比重大概都是舉世第一。司法人員薪水高,工作時數也特別高,我讀過的司法改革理論,有一個研究路數是所謂動機類型,作者把美國基層法官的人格傾向分成地位、義務、照表、競賽四種,去觀察不同法院表現的差異,到了司法院服務以後,我覺得我們的各級法官幾乎只剩下一種類型—「疲乏」,請問要怎麼改?

但諷刺的是,在主持司法大計者的改革熱情上,我們又是舉世第一。儘管明顯違反權責相應的憲法原則,我們的司法院每隔幾年就要舉辦一次百人以上的司改會議,審檢辯學再加社會賢達濟濟一堂,然後不知怎麼就通過了幾十件改革議案,司法院立刻奉為圭臬,換了院長又從頭來過,沒有人需要為錯誤改革的後果負責

到了蔡總統上任,哪裡有票就去哪裡,竟還破天荒的直接主辦所謂司改國是會議,通過的改革就包括絕對可以讓前述德國檢察官眼球脫眶的終審法院法官縮編案減幅高達四分之三),沒有人知道前面講的諸多問題怎麼解決,只為了「人家美國最高法院不都只有九位法官」,好像完全不知道我們從司法體制延伸到法律教育法釋義學宗法的都是大陸法系,和聯邦、案例法、一元法院、學士後法學院的美國法制,幾乎全兜不攏

另一個牽筋動骨的改革就是讓大法官把終審法院已經判決確定的案子,從憲法角度再審一次,為了這個還要為十五位大法官增聘相當數額的法官當助理,有多少人仔細想過、算過,在案件的管理上這會增加多大的負擔和拖延,對於終審法院作為最後審判者,經過將近一世紀才建立的終審專業權威,會有多大的損傷。更不要說,就個案審判涉及的案件類型複雜性及法理複雜性,熟稔度必然不及的大法官們能從憲法角度作出多高明的判斷,對於人民真正期待大法官全心管好的法律有無違憲以及政府分權爭議,又會有多大的資源排擠效應。試問有多少關心司法的意見領袖聽聞或瞭解這個即將施行的法律?

在我看來,我們有太多關心司法改革的人,卻很少人真正認真對待過司法。司法當然不是不要改或不能改,就看你抱持什麼心態。就像做醫療改革的人一定會把每天仍然有這麼多人生病待醫放在心上,不會這麼輕率的用這種方式去改。總統不該介入改革,這正是憲法設置司法院,讓不需選票的司法院長主持改革的基本道理,更不該在會議結束時對民眾說,以後法官不可以再有錢判生沒錢判死。

現在看到司法院推動人民參審如此困難,連增編宣導預算都備受批評,心裡真是難過。我在本專欄已經多次說明,當前司法必須改也最難改的就是人民的信任度,但不信任的本質是文化問題,無關司法制度的良窳。我在推動人民參與審判的經驗是,只有讓所有人民一生中有一次實際參加聽審和裁判的經驗,才能根本改變這種文化,所以提案是用三年來試行觀審。當時在民眾回應相當正面時,民進黨唯一的想法就是這樣的改革只會有利於執政黨,因此提出陪審對案來強力阻擋司法院的提案。等到執政後知道陪審問題極大,再回頭已經很難取信於人,看起來民眾面對這樣的改制紛擾也已心灰意冷。

所以我最後只能說,即使我們這樣冰凍三尺的司法不好改,也還是非好好改不可。但改革者必須把人民放在心裡,而且一定要遠離選票。











星期透視/拜登推中國包圍網,中國平視反擊


2021-03-21 04:50  聯合報 /   楊永明(作者為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美國總統拜登。 路透社


美國回來了,拜登再重返亞洲,召集同盟,直面中國,警告遵守國際規則與秩序。然而,韓國與東協國家默然不願選邊、澳洲與印度反而進入冷靜期,或許日本右派與台灣政府心中竊喜。中國則強勢回擊,正式宣告兩大強權體制來臨,中國已與美國平視世界,至少在亞洲!

拜登上台後修正所有川普政策,只有對中國強硬加碼。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民主挑戰、戰略敵國,新的印太政策要牽制中國地緣影響的擴張、壓制中國科技與經濟成長,及要求中國遵守國際規則。

這些牽制中國目標需結合盟國進行,因此這兩周從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到美日、美韓二加二會議,以及宣布中國科技公司管制名單和制裁中國官員等作為,拜登政府揭露其強勢且針對中國的印太戰略,可以簡稱為中國包圍網。

這個包圍網有兩大特色,首先是「多重制中聯盟」,從多組雙邊軍事同盟(美日、美韓、美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五眼情報聯盟,以及正在積極推動的核心科技產業鏈管制聯盟,拜登政府運用現有平台建構對抗中國的多重聯盟。

其次,中國包圍網是前進部署戰略,將衝突與管制點放在印太區域,或中國的前院,從東海、台海、南海、科技管制與稀土合作等。川普時期則將中美對抗場域放在美國門口,包含美國海關、美國技術出口管制、禁孔子學院等。

中國包圍網的最大問題還是在執行力,美國願意投入多少資源與政策作為,盟國同床異夢早是公開秘密,實際配合意願與作為必定受限。而中國大陸也非昔日吳下阿蒙,戰狼外交表面下是縝密的內外計畫,亞洲經濟整合下各國與中國經濟將更加密切。

例如在美日二加二會議聲明中,第二段火力全開指責批判各項中國大陸的擴張性作為,日本右翼驚喜獲得全套餐,但日本政府卻低調處理,雖然日本擔心的大陸海警法與釣魚台議題受到美國全力支持,但日本不願作美國的急先鋒,更不願引起中國大陸的強力反彈。

至於在美韓二加二會議,布林肯在會後共同記者怒批中國大陸一再違反承諾,以攻擊性、權威性行為破壞印太安全,韓國方面則克制不願附合,並堅持不在共同聲明中提到中國,避免美韓軍事同盟成為反中前線。

布林肯一路高調批判中國,使得隨後在阿拉斯加的拜登上任後首次中美高層會議中,雙方開場就猛烈對峙發言,楊潔箎回敬批評「美國沒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也重批美國內部問題;布林肯再強調代表盟友維護民主價值,批判中國破壞國際秩序(其實是美國霸權秩序)。

中美高層會議也顯示外交與大內宣的重要關係,外交仍是內政的延長,中美雙方都在講硬話,不願示軟,尤其目前拜登面臨太多國內議題壓力,強硬對中政策以避免拜登政府內外兩面受敵。

然而,中美關係影響鉅大,會議是為控管分歧,拜登曾說中美「不必衝突、激烈競爭、必要合作」,三輪會談之後,分歧仍在,但在國際議題如伊朗、北韓、氣候變遷等有交談進展,還好仍有公約數,不致全面破局。

這場會議已在中美外交史上留下深刻意涵,中美在印太對峙的大架構已然確認,不確定因素大增,亞洲國家會更加戒慎,台灣怎能不警惕!












大屋頂下/從目的論移向過程論 當一國兩制對台下架


2021-03-21 04:44  聯合報 /   黃年
兩會期間,李克強報告的涉台文字部分,未見「一國兩制」。(中新社)


「一國兩制」四字,連續兩年在北京兩會涉台報告失蹤,這應是「一國兩制」政策將悄然對台下架的徵兆。

對北京而言,這是合理的發展,也是不得不然的發展。北京已無可能繼續用「一國兩制」這令全世界質疑、在香港擱淺,更在台灣全無生機的架構,作為對台政策號召。

對台灣,一國兩制已是殭屍政策。因此,下架是理智的決定,也是非如此不可。留著它,只是自討沒趣,自取其辱。

在兩岸關係上,北京現今最重要的問題在必須重建一套兩岸政策的新論述。因為,此前的兩大論述體系「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皆受重創甚至失敗。

「一國兩制」的口號存在已久,原本只是一個政治擺飾,無人認真探其究竟。但一九年習近平「元二談話」後,民進黨將「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掛鉤,再加上台灣大選與香港反送中的相激相盪,遂使「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均受重創。尤其,如今港版國安法立法,香港選制解構,落得「一國兩制」竟是如此「垂範台灣」,那麼這四字從兩會涉台報告下架,自是不得不然。這四個字在台灣已玩不下去了,不能傻傻硬撐。

跡象顯示,北京已在轉彎。一方面,「一國兩制」四字在兩會涉台報告下架,勢將淡出。另一方面,則在修補搶救「九二共識」。

一、新說法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這應是在強調,「統一」(目的論)雖是兩岸課題,但也不能放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過程論,這甚至是更重要的前提性課題。

二、新說法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將「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分切成兩個概念,並一再聲明「(雙方)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這應是在闡明,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目的論),而包含了「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則指向過程論。

以上是用兩組四個概念說出「兩堅持兩推進」,亮出轉彎燈號。

「一國兩制」已是殭屍政策,「九二共識」也觸礁擱淺,如今已可見到北京在轉彎。但台獨路線也是殭屍政策,「九二共識」則成了作繭自縛,民進黨會不會轉彎?

邱太三接任陸委會後,幾度重申「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這應是指蔡政府仍在憲法一中及一國兩區的架構之中,不是台獨。甚至問中共:「台獨的定義與概念是什麼?」意指如果民進黨持守中華民國,就不能視為台獨。

關於九二共識,則一再說:「台灣人民沒有接受並質疑北京當局所界定的『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至此,不再說「根本沒有九二共識」或「反對九二共識」。說的只是,不接受「北京當局所界定」的九二共識。這是不是說:北京如不再「加註」就好。倘如此,能不能說民進黨也在轉彎,至少在試探?

我認為,兩邊正在相互試探已是有目共睹,雙方都不會愚蠢到非要把殭屍政策一路走到黑。

其實,經過這兩年的激烈衝撞,兩岸當局都獲得了一些重大教訓。北京應已感知:含蘊著「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的「一國兩制」,及意圖塗銷「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絕無可能說服台灣人民。而民進黨也應感知:寄望於「中國崩潰論」的法理台獨已經幻滅,台灣的生存憑靠仍在「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區)」,而不在自欺欺人的台獨。

因此也可看出,前述雙方的試探其實是朝向「我不台獨,你不消滅中華民國」,或「我不消滅中華民國,你不台獨」的方向在推演。這就是「兩不路線」,亦即《大屋頂下》說的《兩鎖同開論》。

若從政治角力而論,中共能將民進黨穩住在「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上,已是不易達到的停損點。但中共或許可逼使民進黨不敢法理台獨,卻不可能迫民進黨棄守中華民國或接受一國兩制,因為這是台灣人民的底線。相對而言,民進黨今日能使北京對台淡出一國兩制(當然,主要是因香港的「垂範」),及取消九二共識「加註」,亦可視為難得的成就,但民進黨也絕無可能令中共接受台獨。

顯而易見,兩岸的解決方案,不可零和(台獨或一國兩制),必須雙贏(你不吃掉我,我不切斷你)。因此,均衡點在維持中華民國。

除非發動武統,在國際及兩岸情勢愈來愈複雜的趨勢下,兩岸統一(目的論)也愈來愈難,因而必須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程論)就愈來愈重要。要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必須維持中華民國。因此,中共在此際將「一國兩制」從兩會涉台報告下架,並闡明九二共識並非一國兩制且仍具「一中各表」之義,應可視為是要為較長預期的「過程論」做好鋪墊。

相對而言,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在十八日再申,「尊重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以此回應北京所說的「核心意涵」與「歷史事實」,欲引導雙方在「九二共識」四字脫困。並宣佈,即起恢復中方商務入士往來及評估其他境管事宜。這已不僅是試探,而有點像仙人指路。

本文的期待是:中共應當認真思考,「下架一國兩制/補救九二共識」是一個合理、自然且正確的大局走勢,雖然並非出於中共的原本意志,卻是不得不接受的變化。民進黨則當思考,應認知並珍惜這個難得的大局變化,因勢利導,以保全「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維繫兩岸競合(過程論)的有利地位。如法理台獨終無可能,即不必將兩岸搞臭到這種地步。

一國兩制與台獨皆是殭屍政策。中共必須直面一國兩制的失敗,民進黨則必須認知法理台獨的必無可能。因此,兩岸解方即在相互維持中華民國,如此始可能「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這也才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在兩岸終極方案(一國兩制/台獨)失去支撐時,營造兩岸關係和平競合的「過程論」就比「目的論」更重要。這是我一貫的思想:先要有合理的過程,才可能有改善之目的。

統一難,法理台獨不可能,但猴年馬月的日子總要過下去。兩岸天平,目的論的法碼要減,過程論要加,始可能和平發展。











畫中有話/高麗菜與鳳梨


2021-03-21 04:05  聯合報 /   記者陳柏亨
記者陳柏亨/攝影


有宮廟敦親睦鄰妙招,答謝芳鄰免費送高麗菜,不但安撫居民對法會吵雜的不滿,更幫菜農度難關。相較政府凡有問題組「國家隊」,或臨渴掘井,天差地別。

近日鳳梨遭大陸禁入,行政院說要組「農產國家隊」。只是「台農發」遭爆成效不彰,甚至淨值剩不到半個資本額;這樣的農產國家隊,會否只是平民怨的「大內宣」?還不如「在地敦親團」。













中美的冰與火權力遊戲


2021-03-21 04:00  聯合報 /   鄭龍溪/大學教師(台北市)
美中外交高層會談在針鋒相對的開場白後,兩天內舉行三場閉門會議。 路透社


阿拉斯加美中外交高層會談,無懼戶外冰天雪地,一開場即是熊熊烈火,會談後美中關係會延續冰與火的權力遊戲嗎?

首先,從會前就充滿層層算計。美方先出訪日、韓,再在主場阿拉斯加與中方見面;會前一天又宣布對香港國安人員制裁,強勢態勢咄咄逼人。

中方主談楊潔篪為美國通,美國老布希總統還為虎年出生的他取名 Tiger Yang;楊潔篪的長篇開場,當然就是對美方的先聲奪人,表態中方嚴重不滿。

其次,中方強硬也是基於習政權穩定考量,面對習近平即將突破兩任任期,內部反習暗潮洶湧,外交強勢表現才能激起民氣,強力支持習破例延任。中方強勢以對,顯現的不只是要對中國民眾做交代,更重要的是,楊談話中指出「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明白告知經川普關貿圍堵和疫情考驗後,美中實力已有消長;而拜登政府也試圖對俄羅斯展開對峙,對中俄同時開戰,以美國現今實力實非良策。

第三、台灣問題搬上美方開場白,搭配前一天陸委會邱太三所提「建設性模糊」說法,美台明顯事先通氣。但中方主談的白話式言詞,楊潔篪「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和王毅「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直接宣示中方對美干涉中國內政之不滿和反對。

既然雙方都在新疆、香港、台灣問題,各自宣示干涉與紅線;阿拉斯加對話絕對不可能讓台灣獲得多大外交空間,甚或渺小獨立可能。美方對兩岸一貫的戰略模糊,「不排除介入」讓中方不會貿然動武,「不說直接派兵」讓台獨只能空喊,除非美中檯面下利益交換,否則台灣終究只是棋子。

第四、布林肯三月初首場外交政策演說,直接挑明:「中國是唯一具備足夠經濟、外交、軍事與科技實力,能嚴重挑戰現行穩定開放國際體系的國家」。既然美國早將中國視為強大競爭對手,中國豈會毫無防備?

中國在外交的強硬態度,搭配內部法令嚴管,已逐步建立對美國強力打壓的對抗實力。

王維詩: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冰凍雪急,美中高層對戰是否能有獵獲?普遍悲觀。習近平測試了拜登聯盟圍堵的外交真企圖,會後低溫勢將延續美中冰與火的權力遊戲,全球更拭目以待。













強權交鋒 台勿引火上身


2021-03-21 04:06  聯合報 /   王晨鐘/自由作家(高雄市)
日前美中高層戰略對話強硬對抗。路透


一般外交會談,與會各方都是使用外交辭令,不正面攻擊對方,而用隱喻的言詞傳達意念。話裡藏針,但針尖不外露。此次美中會談,完全不顧國際慣例與外交禮儀,引發議論認為雙方都是刻意表現,以回應國內政治需求。

事實上,美中強硬對抗真正原因,是美國心虛、中共自大。美國的強硬,背後隱藏著對中國大陸和平崛起的焦慮與惶恐。中共強硬,則顯示過分自信。

在剛結束的大陸兩會上,習近平曾說:「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習所說的「世界」,顯然是暗指「美國」。大陸迅速崛起態勢,令美國焦慮與不安。害怕有朝一日地位會被迫與陸分享。因此,必須在局面成形前遏阻。

雖然美中首輪會談不歡而散,但是美中關係錯綜複雜,彼此無法互相忽視,今後必定繼續接觸鬥爭。

近月來,美軍艦三度通過台海,布林肯與國防部長奧斯丁日前在美日二加二會談中,也對大陸周邊海域強硬表態,令大陸不滿。美中若起衝突,台海首當其衝。因此,國際危機組織去年將台海列為「政治安全情勢重大惡化地區」。

當焦慮的美國,與自大的中共怒目相向時,極可能擦槍走火。台灣身處美中之間,必須謹小慎微,步步為營,以免引火上身。


溫俊維/補教業者(竹縣竹北)


美中高層對談,雙方脣槍舌戰,罕見公開展現兩國關係遇到的危機。然而正當全球媒體及政府關注中方強硬的態度時,我們亦要理解中方為何惱怒,以及他們理直氣壯的底蘊所在。

外交辭令的取捨和表達方式,往往取決於國內政治需求,以及自身實力在國際間定位;並非理想主義者眼中處於平等且自由開放的。如近代李鴻章代表清廷簽訂辛丑條約及馬關條約時,便近乎以哀求懇告態度達成。又像近日美日雙首長會面時,首相菅義偉竟向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鞠躬,令網民備感沮喪,都可從其言行察覺國勢地位、隸屬關係。

當中方能強烈回駁時,台灣應從還能倚仗美國的迷夢中清醒,去面對那殘酷卻又迫近的現實。


盛治仁/不要對不起下一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不要對不起下一代
◆  薛承泰/年輕人豈可「認祖鮭宗」?
◆  方祖涵/疫情裡的運動宅經濟
◆  周行一/我們不能是沒有交集、支離破碎的社會
◆  嚴震生/紓困方案 拜登上台第一場勝投
◆  林中斌/習近平:逆境翻勝 全盤檢討 戰狼降溫
◆  王正方/內閣制推得動嗎?







盛治仁/不要對不起下一代


2021-03-21 04:05  聯合報 /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出新書,談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圖/蓋茲基金會提供


每一年,國際組織全球足跡網路Global Footprint Network都會計算人類消耗自然資源的速度,來決定哪一天過後會是地球超載日。這幾年的模式,大概都落在八月。意思是地球一年所產生的資源,大約只夠人們使用七個月,一年中我們有五個月所用的資源,是跟生態預支的,也就是向我們的下一代挪用。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感,想想該怎麼辦。

比爾蓋茲盡了他的責任,不但在過去幾年在其基金會致力於乾淨能源的投資,尋找新技術解決問題,最近還出版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呼籲全球正視問題的嚴重性。由於他兼具科技知識和營運長才,能夠深入淺出地解釋目前面對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方,很有參考價值。

每一年,全球排放五一○億噸溫室氣體,努力的目標數字必須將之降為零。我原本以為只要逐漸地降低排放即可慢慢扭轉情勢,看了蓋茲的比喻才了解原來這件事的本質像浴缸淹水。水位正慢慢提高,降低水龍頭流速只能延緩溢出(災難),短期必須完全關掉,長期再設法排水,才能解決問題。

蓋茲看事情,務實且全面他先提供人類活動排放溫室氣體的大圖像如下:製造產品卅一%,用電廿七%,耕種養殖十九%,交通運輸十六%,以及調節溫度七%。接著再逐項討論如何在每一個類別降低排放的方法和困難

所有的方法,都必須要考量能解決多少比率的排放?需要多少空間?花費多少錢?然後在不同的選項中找到最適方案。許多國家在公共政策的決定上,是背道而馳的,跳脫了數字現實和專業考量,抱著單一價值隨機地發展各項能源方案,自然無法解決問題。

有一些違反直覺的政策和作法,更需要大家警惕。例如科學研究警示我們,富國應該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以前達到零排放以避免氣候災難。直覺上,民國 119 年(二○三○年)能夠盡量減碳排,應該有助於於達成目標,但事實不盡然如此。

如果我們用錯方法,只專注在民國 119 年(二○三○年)的成效,例如去興建燃氣電廠來取代燃煤電廠,就無法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達到零碳排,因為現在的投資必須要運轉數十年才能回收,而燃氣電廠還是會排放溫室氣體。所以從民國 139 年(二○五○年)的角度來看,應該要發展廉價穩定的零碳電力,並讓電氣化普及到交通、製造和溫控等領域。

另一個例子則是在某些地點的水壩可能因為土壤儲存大量的碳,在剛開始運作的五十到一百年間,成為比煤更嚴重的排放源。這些例子告訴我們,解決問題不能靠直覺、憑激情,而是應該回到科學依據和實證數據去找解方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全球性不穩定甚至災難,地球村的各地居民已經有了程度不一的體驗。如同愛默生(Emerson)著名詩作「水(Water)」中所說,「善用,能妝點欣歡濫用,將摧毀破壞」。我們不能再濫用環境資源了。

民國 59 年(七○年)代的環保先驅 Wendell Berry 這個世界不是我們從父執輩繼承來的,而是從孩子們借來的。現在已經不是辯論有沒有溫室效應,而是應全面布局改變生活方式,用科技創新發展可負擔的綠色溢價,來面對人類共同的挑戰。國家、企業和個人都有必須扮演的角色,讓我們都從自己做起,不要對不起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