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稽核 防杜私法人買房亂象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稽核 防杜私法人買房亂象
◆  聯合報黑白集/黃仁勳沒被聽見的話
◆  聯合報社論/火神的眼淚vs.害怕的勇氣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稽核 防杜私法人買房亂象


2024-06-08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有民間團體揭露,不少富豪透過投資公司甚至慈善基金會投機取巧,鑽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的漏洞。私法人購買「宿舍」和「出租經營」的200多件申請案中,經過內政部審查通過的,竟藏有諸多不合理與荒誕的情形。

例如,截至今年3月底止,私法人購買住宅作為「宿舍」許可案中,有四戶總價超過1億元,20多戶在5,000萬元以上,高達兩成的核可案件屬於豪宅性質,不符「宿舍」的定義。員工數僅一人或為一人公司的有17案,有四成案件的員工為個位數,甚有知名富豪「購買5.6億豪宅作為六人宿舍」,或慈善機構購置近億元豪宅,顯然是富豪買給自己或家人住在豪華的「假宿舍」,卻以員工宿舍之名鑽許可制的漏洞,達到規避囤房稅或營業用房屋稅等稅負的目的

至於申請為「出租經營」核可的案件中,也有「購買1.3億透天豪宅」出租予一人的情形,「本業與租賃業毫無相關,且購買的住宅在租屋市場投報率顯不合理」等誇張、異常狀況,也獲得內政部審核通過。

限制私法人購買住宅,緣起於「住宅」是給「自然人個人居住」的房屋,而私法人購置住宅,等同於利用其經濟優勢,排擠或剝奪自然人取得棲身之所的機會和居住人權,因此法人購置住宅對居住正義的傷害最大,應該以立法「禁止」為原則,「許可」為例外。

內政部曾公布109年底建物登記資料,發現自然人囤房平均持有5.5間,已嚴重傷害居住正義。沒想到,法人囤房平均持有的住宅更高達25.4間,尤其非不動產及營建業之法人平均持有27間住宅,更令人瞠目結舌。顯然台灣的囤房現象,法人擁有多房的比例及短期交易行為均明顯高於自然人,早就應予以禁止

內政部在去年1月通過、7月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中,新增第79-1條,規範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成屋、預售屋,應提使用計畫,經內政部許可方可購買。內政部「得」遴聘(派)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相關機關代表,以合議制審核許可。經許可取得之住房,於登記後五年內不得移轉、讓與。從而內政部在許可辦法中,限定私法人買受住宅的「申請用途」以六款為限,最大宗者為宿舍、供居住使用之出租經營。

然而去年7月起執行的結果,發生上述諸多鑽漏洞的案件,顯然是內政部在把關方面,用便宜行事的內部審核,核可後又無持續追蹤、查核、勾稽等防弊作為所致。要不是民間關注並努力查弊,上述亂象,恐怕無從大白於世。

「徒法不足以自行」,內政部須有務實的作為。建議內政部,對以不實文件、冒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申請,或使用計畫違反法令者,應撤銷許可,並施以重罰。內政部「應」成立外部人士占三分之二的審核委員會,訂定務實嚴謹的相關審查標準,審慎把關

在後續列管方面,內政部應與稅捐、勞動機關加強橫向聯繫,乃至於吹哨人機制,以發揮勾稽查核功能。因為房屋稅是按實際使用情形課徵,私法人購買住房作為住家使用(包括當員工宿舍),可按較低的住家用稅率課房屋稅。且企業以自有房屋作為勞工宿舍,經勞工機關核發證明者,不納入「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囤房)戶數計算,而按較低的單一稅率1.5%課房屋稅。如企業向員工收取租金,應列為企業之所得如員工免付租金,則應列為員工之薪資所得,並辦理扣繳。這些租稅因素,是造成私法人購置住宅的關鍵要素。

內政部應將私法人申請許可購置住宅作為員工宿舍的資料,提供給勞工機關,由其查核屬實並發給員工宿舍之證明。核可後,應將宿舍資料提供給財稅機關,憑以勾稽課徵相關稅費,並對檢舉人提供獎勵,以揭發弊端。














聯合報黑白集/黃仁勳沒被聽見的話


2024-06-08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黃仁勳抵台以來,被路透以「仁來瘋」狂潮來形容。 記者曾吉松/攝影
季青漫畫


台灣颳了一星期的黃仁勳旋風。他吹紅了台灣的「AI科技島」形象,他的飲食足跡被繪成「美食地圖」,他的「AI大點兵」帶動台股大漲。在台期間,他創辦的輝達市值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企業,其身價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行走三兆男」。

這位皮衣熱力男精力無窮,多少媒體圍著他都不厭其煩侃侃而談,多少民眾擁上來要求合照都有求必應。他拋出要在台灣設置第二個研發中心,立即有九縣市上場開搶,也隨即牽動房地業者的敏銳神經。黃仁勳紅到發燙,賴政府簡直可以把六月第一周訂為「黃仁勳周」;但是他有一句話卻沒被聽見,他說:「台灣電力限制是個挑戰」。

黃仁勳把這話留到離台前夕才說,可能是因為客氣,也可能是不想破壞美好氣氛。畢竟,全台都正在 AI 的熱頭上,說實話未免太掃興。AI 和半導體都是吃電怪獸,缺電絕對是個致命傷,這點很現實。沒有電,再神的機器人也動不了,因此黃仁勳不能不把話說出來。

擔心缺電的話,台灣民眾或業者說個幾萬遍也沒有用,民進黨政府永遠聽不見。除了黃仁勳,台灣美國商會最近也再度發表白皮書表示憂心,並擔心電價機制不夠透明,但經濟部只是再度打哈哈。

黃仁勳的話很重要,第一次沒被聽見,那就請他說三次,確保賴政府會面對問題。

















聯合報社論/火神的眼淚vs.害怕的勇氣


2024-06-08 00:0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竹殉職勇消告別式中,消防局、義消、婦宣以及各級民意代表都前來致哀,共同送2位殉職勇消最後一程。記者黃羿馨/攝影


前一天台中才舉辦中捷英雄表揚會,隔一天就換成新竹殉職勇消告別式;兩處畫面對比,令人感傷。曾幾何時,搭捷運需有面對暴徒的準備,住豪宅竟如居險境。中捷的無差別攻擊,不幸中看到制伏凶手的勇士;不幸的是,新竹晴空匯火災卻是悲劇收場。意外中任何細節的疏忽,結局將是天差地別,台灣社會是否記取教訓?

鄭捷殺人事件讓國人餘悸猶存,記憶可能會淡忘,驚恐卻揮之不去;就在事件滿十周年的那一天,台中捷運再爆無差別攻擊事件,持刀凶嫌的模仿效應說是意外,更是巧合。台中市長盧秀燕頒獎肯定中捷的英雄,格外具有意義。長髮哥說,當時他也很害怕,但腦海中浮現動漫《葬送的芙莉蓮》最打動他的一句話:「如果是欣梅爾的話,他一定也會這麼做的」;當下他雖滿臉鮮血,但在害怕中仍鼓足勇氣「做該做的事」。短褲哥和長髮哥都坦言,「說不害怕,是騙人的」。

十年前的鄭捷事件,人們如驚弓之鳥。如今,民眾學會團結自保,長髮哥、短褲哥等人見義勇為。但他們不是天賦異稟的漫威英雄,大家都是血肉之軀;面對凶險,每個人的本能就是走避,能在恐懼中鼓起勇氣奮力對抗暴徒,才是真英雄。

被砍三刀的呂姓高中生當天缺席未領獎,呂父受訪時表示,「我們是受害者,不便參加頒獎,希望這個獎是最後一次,盼給市民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父親的話如暮鼓晨鐘,只要民眾搭捷運仍然心存恐懼,就是現代社會的一大諷刺。

受傷的,不只是那天搭捷運的民眾,凶嫌家屬的身心也飽受煎熬。政府必須建構起情緒障礙者社會安全網,才能有足夠的防火牆。此外,捷運突發事故 SOP、暢通急救通話系統,都刻不容緩,不能奢望每次出事都有英雄現身搏命。

新竹市晴空匯高樓華廈,燒出的則是打火英雄的悲歌。原以為只是平息豪宅大樓的一場小火警,三百多名住戶全數平安,卻有兩名消防員不幸葬送寶貴生命。殉職消防員呼救八次,卻遲遲才被聽見,那八聲是多麼聲嘶力竭、心力交瘁。原本深信同伴將即刻馳援,如同平常他們救民眾一般,沒想到這次等到的是濃煙和絕望,大悲無語,連火神也哭泣。

當天凌晨零時十五分發出的求救訊號,因訊號接收不良,場外的現場指揮官花了十分鐘釐清受困人員身分,再派人搜救,遲至零時五十五分才尋獲二勇消遺體。兩人的氧氣瓶已消耗殆盡,最後脫下焦黑面罩,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家屬哭斷腸。

二位殉職勇消被移出火場時,身上的裝備救命器和名牌、吸鐵都還在衣服上。名牌連動著插銷,拔下插銷才能啟動救命器,一旦消防員靜止卅秒無動靜,救命器警鈴即可自動啟動,顯然未貫徹消防標準作業程序。晴空匯也被查出多項消防缺失,包括排煙故障、防火門不符規格、管道間電線過於密集、防火填塞不確實等問題。

新竹市消防局長李世恭在記者會一邊爆哭提出各種說詞,也一邊不忘追查錄音檔洩密案。然而,再多眼淚都無法轉移焦點,查明真相遠比追究洩密更十萬火急。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桃園新屋大火、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高雄茄萣火災,都曾發生殉職消防員不在管制板上的疏漏如今悲劇一再重演,難怪局長的眼淚被質疑是「鱷魚的眼淚

任何意外發生,「芙莉蓮的勇氣」不可能無所不在,必須要靠平日紮實的訓練和精實的檢查才能防止再次傷害。「今天哭泣、明天忘記」,代價若是無數條寶貴的生命,將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專家之眼】兩岸衝突指標與反指標

◆  【專家之眼】兩岸衝突指標與反指標

◆  【專家之眼】反俄聯盟黔驢技窮?瑞士峰會黯淡無光?
◆  【專家之眼】賴清德式團結風格發展 值得注意
◆  【專家之眼】學童奶唯一選擇國產鮮乳 還能有這效果
◆  【專家之眼】賴清德的內外困境








【專家之眼】兩岸衝突指標與反指標


2024-06-08 07:50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關係不睦,溝通管道中斷,再加上多位人士預言台海可能發生衝突,其中包括外國政府離職官員、退役將領、著名院校學者、智庫專家、媒體評論者以及許多名不見經傳,願意提出聳動臆測,順利奪占媒體版面,但卻完全不具任何專業背景與可信基礎網路直播主,將兩岸未來數年內可能發生衝突炒作到火熱地步。

針對國內政治紛擾與政黨對立,諸多施政作為充滿爭議,過去幾年來,國內多位政治評論者,都曾經引述《韓非子》第十五篇《亡徵》提出警語,儘管此篇文稿所列四十七項可能導致國家敗亡因素,某些確實已經因為整個社會文化與政治體制變化,完全不具備實際警示徵兆意義,但確實曾經引起諸多研讀社會科學與政治學門學子關注,並非常破例成為年輕世代網路研討辯論議題。

其實面對中國大陸政治壓力與動武威脅,台灣社會要堅持本身政治信念與政策立場,確實充滿諸多苦悶難以攤在檯面。爭取強權支持援引外力抗衡北京亦非免費午餐,台北當政者必須為戰略選擇付出代價,這也是台灣鄉親眾所皆知殘酷事實真相。當面對外在壓力同時,國內政治與社會極化日益嚴重,更讓整個態勢雪上加霜。

政壇朝野兩方經常援引不同社會現象,作為相互爭辯兩岸情勢參考依據;針對兩岸是否正在逐步邁向衝突,發展情勢究竟有多危險,抱持不同政治信念者,永遠難以獲得交集與共識。許多依據常識就能理解客觀樣態,總是會被主觀詮釋與推論,曲解成讓人跌破眼鏡並且難以令人置信頑固信念。

其實兩岸關係確實是錯綜複雜,許多被用來評估兩岸是否將發生衝突之指標與反指標,不可諱言都有其權威性,但卻亦是同時存在讓人難以理解之盲點。共軍機艦透過軍事演習迫近本島,擺出兵臨城下態勢,永遠是讓人感受到兩岸極有可能爆發衝突之經典指標;但同時兩岸直航班機正常飛航,對外航運與過境空中航班運作無誤,卻又是個讓人難以否認之反指標。

台灣社會經濟發展運行軌跡未曾因為前述軍事動態受到衝擊,指標性外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高調現身,顯然更是台海應當不會發生衝突之反指標,否則那有投資人願意拿著白花花銀子往水裡扔?但同時卻不斷有外籍專家提出台海發生衝突警語,歐美政壇對於兩岸情勢亦抱持負面判斷,不過卻未對本國企業來台投資提出警語或是設限。

此種指標與反指標並存狀況,確實讓台灣政壇與社會大眾各取所需,採信其所希望發展趨勢,並且對於不符合其政治信念與態勢判斷各項指標,以鴕鳥埋首沙中應對手法,故意對某些社會現象視而不見。尤有甚者則是嘲弄其所不願採信之社會指標,此種「選擇性採信」態度讓台灣政壇與社會極化現象更加嚴重。

對於戰略層次顯現戰爭衝突徵兆各項指標與反指標,在詮釋時產生如此嚴重落差,就台灣社會如此極化現實狀況來說,確實是完全不令人意外。反正雙重標準各說各話各自解讀,早就成為台灣政壇常態,社會鄉親對此亦見怪不怪。因此就顯現兩岸衝突各項徵兆之指標與反指標來說,能否喚醒社會警覺或是觸發情報預警,恐怕整個敏感度與警戒水準都已經漸趨鈍化。

另就純粹軍事層面野戰用兵層級各項威脅指標來說,不論是解放軍艦艇與戰機動態軌跡,抑或是部隊兵力活動異常徵候,甚至是通信數量突然增多抑或是減少,當面機場、軍港與陣地進駐兵力數量,其實亦在共軍機艦常態性迫近台灣本島過程中,讓台灣社會民眾逐漸透過溫水煮青蛙過程轉趨麻木,對於軍事徵候指標反應強度呈現遞減現象,這才是令人必須更加憂心趨勢。

台海情勢與互動呈現官冷民熱樣態已久,政府所持觀點與民間疏離程度相當嚴重,對於判斷兩岸衝突預警之各項指標與反指標,恐怕是台灣社會最難達成之全民共識。在此種狀況下,台海周邊共軍進行軍事演練,股市收盤指數卻直線上漲,諸多矛盾讓吾人實在難以理解判斷,究竟要如何認定台海即將發生衝突之徵兆指標與反指標,這不但是對軍事評估者與情報分析師嚴肅挑戰,更是壓在台灣鄉親心頭卻難以啟齒點破之重擔!





不可用花東三法綁架民主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不可用花東三法綁架民主
◆  會考萬人5C 課扶警訊
◆  「減法」部長睡得好 國防堪慮
◆  行人過馬路 讓燈號「代言」
◆  台師大回溯校齡 根據歷史、傳承
◆  制衡超級總統須國會改革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不可用花東三法綁架民主


2024-06-08 01:09  聯合報/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立法院傅崐萁委員在四月三日花蓮大地震後,以救災為名義,提出花東快等三項兆級建設;國民黨黨團更把這些建設條例和國會改革五法綁成包裹,要趁國民黨和民眾黨席次優勢,再接再厲,強制過關。前者綁架了國人對受困天災民眾的關懷,後者綁架了再三表決修理執政黨的快感,都是情緒勒索,綁架民主,做最無正義的壞事!請被利用被綁架的花東民眾,以及國民、民眾兩黨立委,及早警覺,公開發聲,拒絕欺騙民主的花東三法!

花東三法的重大建設是否合宜,有許多討論角度,未來也會有執行中該有的評估流程,個人並不擔心個別委員或黨團提出法案,訂出完工時間表,就一定要依他們的意見建設。真讓人擔心的是提案者的心態:「是真正重視建設的價值,還是賣弄示威?」

首先,這三項經費浩大的工程被形容成錢坑時,提案委員竟然說「不需要政府出錢」、「可以用 BOT 或開國際 BOT 標」,這樣的回覆完全顯示提案者不專業。

對這樣複雜艱鉅的建設中,政府和廠商彼此角色不夠了解,也誤解了 BOT 合約的性質。才會信口雌胡謅,山也 BOT,海也 BOT。

其次,條例用簡略文字,幾近草率責求後續辦理事項和期程,並未遵循現今重大工程應有的程序和年期。尤其對「花東快」和「國道六」的主管機關,分別設定為「花東交通建設推動委員會」和「中橫高速公路建設推動委員會」,並非現行公路總局和高公局。也顯示出對工務推動不了解,對執行機構不信任,反而要在執行機制中加入地方政府或民意代表,讓人懷疑整個提案的動機。

進而,這種巨大工程真的是花東民眾要的嗎?快速進出的聯外交通未必引進開發,北迴鐵路、南迴公路和雪山隧道開通後,宜花東都人口反而外移的殷鑒不遠。盲目投入更快速、更集中的高鐵國道只會讓外來客更大量擠塞花東景點和街道,絕對不是花東之福,也不是國家輔導東部觀光產業的正確策略。

與其胡亂花大錢,不如拿兩兆經費百分之一,約二○○億元,設置綠色花東基金,打造東部成為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環境。例如十年內改善當地電動巴士,非電動汽車遊客必須轉乘當地公車,促成慢遊和低碳足跡,這才是重新吸引觀光客的方向。

花東三法看不到為花東發展的長程意義,卻看到不專業、為私心顯示出的粗糙條文。如此輕率立法,不是為公眾福祉,只是拿創制法條來示威,拿強制通過來弄權。

這樣的惡行在國會上演,是綁架國民、民眾兩黨,強姦民主!諸位立委賢達,請別當共犯,趕快下車!












會考萬人5C 課扶警訊


2024-06-08 01:09  聯合報/ 黎亦農/教育工作者(嘉義市)


今年會考報考人數十九點二萬人是歷年新低,但卻有一點二五萬人拿了五科都待加強的C,換言之每不到二十名考生就有一人的各學科學習能力是堪憂的,這無疑是台灣教育的一大警訊。

教育部每年花費了大筆經費在辦理篩選測驗以及免費的課後扶助班,就是希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減 C 的目標,但以會考呈現的結果看來,換來的根本就是一張不及格的成績單。在任何的民間企業,倘若在經費挹注下產品的不良率還如此之高,該企業絕對存活不下去。因此,徹底檢討課後扶助為何效力不彰,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就變得很重要。

從教育現場觀察,當學校篩選過後必須接受扶助的學生及其家長,擁有選擇參不參加的權利,只要勾選不願意接受扶助,學校就沒有強制力要求參加,而這就是課業扶助班無法全面發揮功效的最主要原因。教育部若不先將這個漏洞補起來,就永遠會有一批不願意接受幫助的學生,日積月累,課業便會愈來愈落後,連一丁點的學習動機也喪失了。

此外,此次國文寫作測驗有五千一百多人拿到零級分,人數是近五年來的新高,除了考生下筆前審題不夠謹慎外,歸根究柢這次的寫作方式也與學生平日在校練習最多的命題寫作不同。在校時學生是由一個固定題目進行擴散式發想,但此次是偏向聚斂式思考,學生平日缺乏類似練習機會、加諸國語文教學日漸式微,會有這麼多人抱蛋是既令人訝異卻又不出意料的結果。

至於數學的兩題非選擇題各有兩萬多人拿零級分,更反映了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畢竟選擇題四個選項在亂猜之下還有矇中的機會,但非選擇題考驗著學生理解、思考及推理的能力,是瞎掰也掰不出來的。換言之,因為會考偏重選擇題導致黑數的產生,應該落在待加強等級的學生人數,恐怕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台灣在少子化之下,每個學生都應該被拉拔成才,如此才有可能與其他國家比拚,擁有立足世界的本錢,因此,台灣教育除了拔尖,扶弱相形之下更顯重要,且既然經費都挹注了,教育部就要把這個漏洞補起來,五 C 以及待加強的人數才會減少,學生的學習表現也才會有所提升。












「減法」部長睡得好 國防堪慮


2024-06-08 01:07  聯合報/ 鄭紹成/中國文化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台北市)


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立院首秀,在同黨委員做球下,顧立雄大方送「減法」福利,若持續其減法管理,必為國軍調查歷年最受歡迎防長。惟兩岸兵凶戰危,一位睡眠品質如常的防長是否真是台灣之福?

首先,賴總統就任當周,對岸即進行軍演,新防長據報導只聽簡報未做裁示,後雖澄清也無濟於事。國軍歷年防長多出身軍旅,自會指點三軍戰備、應敵部署;顧係法律專業,如何希冀其指點三軍實際作戰作為?因此,顧之防長定位係為與美對話窗口、洽談軍購、充當 AIT 聯絡人的話,梅參謀總長肩扛重擔,承擔過往防長軍事領導全盤指揮責任,負責龐雜艱鉅戰務。此所以前任防長邱國正會因兩岸緊張情勢無法成眠,顧卻能維持「如常睡眠品質」之因。

其次,顧若只重戰略大局、原則指引,不做實際軍務和應戰部署亦可。但國軍第一擊定義現被調整為「自衛權行使」,當遭受武裝攻擊或威脅時就享有「合比例」的自我防衛權利,此說引起爭議。因為敵方「任何飛航器未經許可進入我十二浬領空及領海即可射擊」至為明確,但「合比例」係主觀認定,第一線接敵人員採取發射一發示警或全面射擊摧毀,將帶來不同兩岸情勢變化。

顧學法出身當知法律尊法規條文,但軍事作戰更需有嚴格 SOP 規範。過往在鳳山步校受預官訓,各項戰術戰鬥科目,學員人手一本綠皮操典。就連單兵立正都有條文,聞立正口令,單兵手腳從上到下依序施作,希冀單兵到戰場時,都能遵循所有基本規範應敵,能打仗、打勝仗。

再者,顧一上任實係「加減並施」,「加」係開放官兵出國自由行、調升主食費、爭取提高加班夜點費;「減」係將正副主官放假鬆綁、取消官兵假日安全回報、刺槍術取消傳統突刺、不踢正步,皆是對官兵示好,誰會不喜?而顧若將國軍傳統防長改變為與美方對口角色,加速實施國軍台灣化,將「黨產會」整肅精神帶入國軍,「洗滌人心」清除中華民國元素,恩威並施之下,黃埔轉為鳳山的國軍去中國化指日可待。

優秀領導者非僅放福利、一味討好下屬,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裴卓斯為普林斯頓國際關係博士,又為四星上將,且擔任過美軍駐伊拉克和阿富汗最高指揮官。他的十四項領導原則,主張領導者要以身作則、要有遠見、深謀遠慮具備決斷力。裴卓斯尤其強調隨時備戰:你的身體是你終極武器系統,而體能強健是心智強健的必要條件。國軍的刺槍術和踢正步或已不符科技時代作戰要求,但軍人訓練體能在於要應付戰場艱鉅戰況。刺槍術和正步可凝聚團隊向心力、全員一體動作訓練團隊精神、繁複操演培養強健體能,法律預官防長可會知曉?可曾深感?

清末「六不總督」葉名琛深受譏笑台灣在蔡與賴執政後,淪為不戰(無戰之本錢)、不和(兩國互不隸屬)、不守(海峽中線消失和禁止線形同棄守) 、台獨務實工作者亦絕不會降,但開戰是否不死、不走,未定之天!新任防長標榜自衛,自身保好眠,但台灣安全是否高枕無憂?堪慮啊!











行人過馬路 讓燈號「代言」


2024-06-08 01:07  聯合報/ 程仁宏/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文化大學教授(台北市)


日昨台中市一名騎士騎機車行經一處無交通號誌的行人穿越道,被檢舉未禮讓行人先行挨罰;洪姓騎士不服,認為當時行人站在車道停止線,也沒有要過馬路的動作,於是提出申訴,但交通事件裁決處認為違規事實明確予以駁回。就事論事,行人站「車道停止線」而非站「行人穿越道或斑馬線上」,又沒有要過馬路的動作,騎士或駕駛讓不讓?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岔路口,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可處一,二○○元罰鍰、記點三點。目前各縣市交通執法的一大重點即是「車輛是否停讓行人」,本是美事一樁,但騎士、開車族反映,行經沒有紅綠燈號誌的行人穿越道就緊張,一、二秒內必須判斷行人是否要穿越馬路?是否要停讓?有時反應過度停車,造成後方車輛緊急煞車,差點釀成車禍,但最後發現行人並非要過馬路。

行人要穿越馬路,如何讓騎士、駕駛有明確的資訊?就如同搭乘公車時必須在公車招呼站先舉手示意,公車駕駛看到即可停車讓民眾上車;同樣的,行人要穿越馬路必須走到行人穿越道或斑馬線,如同要搭公車一樣「擧起手」,騎士、駕駛即可得到明確訊息,依法就須停讓行人,前提是「行人舉起手過馬路」必須頒行政命令並廣為宣傳。

正本清源之道,應該針對沒有交通號誌的行人穿越道設閃燈號誌,行人要穿越按下按鈕即轉成紅綠燈號誌,有了燈號,騎士、駕駛、行人均可放心依號誌行事,就不會再有行人站「車道停止線」讓不讓的掙扎。














台師大回溯校齡 根據歷史、傳承


2024-06-08 01:05  聯合報/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本報資料照片


針對中華文化教育促進協會段心儀秘書長投書貴報民意論壇,指稱「校史納台北高校 台師大主體性何在」,對本校校務表達不同意見,惟依照本校校史及所存資料,「台北高等學校從未附屬於台灣大學」,且本校本於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精神,研議校齡的認定及完成相關行政程序,茲澄清說明如下:

本校創立百年來,培育十八萬位校友,遍布各行各業都有傑出成就,且在歷任校友總會理事長、海內外各地分會會長、各科系會長、幹部及熱心的校友們努力耕耘下,形成極為豐碩的有形和無形資源,也是學校永續發展最強的後盾。

回溯大學校齡是一種重新審視歷史、傳承大學精神的展現。國際上各大學對於校齡之認定,無論校名或學制的變化(如美國哈佛大學)、原來有無大學的形貌(如英國劍橋大學)、公立私立的轉變(如韓國成均館大學),甚至是沒有直接或接續關係者(如日本早稻田大學),都可能本於學校傳統和精神的傳承,以起源時間作為校史起點。我國大專校院校齡起點換算方式也不一致,有些計算自清朝時期的學堂(如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有些溯自日治時期(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立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有些則自政府來台復校(如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起算。

學校的歷史,理當是在時間發展脈絡中,由人文、精神和空間相互交織而成的歷史。「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創校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致力於培育人才,創造人文薈萃的辦學成就,其自由自治的學風精神,本校在不同發展階段中皆有所傳承。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台北高等學校依新學制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在同一校址上成立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其時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創立時,與台北高級中學共同使用同一校地、設備、圖書,教職員亦相互支援流用。在本校現有校址上,台北高等學校時期諸多校舍建築空間,如行政大樓、普字樓、禮堂、文薈廳仍保存至今持續使用,並均已指定為市定古蹟。

綜上所述,台灣師範大學與台北高等學校儘管在發展上為不同學制,但不論在人文、精神和空間的延續和繼承方面,皆具有不可忽視的歷史意義,足為近百年來薈萃風華之見證。

本於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精神,負責校史業務的圖書館於本校學術主管會報、行政會議中提出「大學校齡認定報告。校方並透過校友總會及各地校友會凝聚校友和師生的共識。在民國一○七年(2018年)11月21日的本校第121次校務會議中獲得通過,追溯校史自民國十一年(1922年)台北高等學校時期為校齡起點












制衡超級總統須國會改革


2024-06-08 01:01  聯合報/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台北市)
波波漫畫


行政院於六日不出社會各界所料,正式針對國會改革相關修法提出覆議,並列出七大理由認為「全部條文」窒礙難行,將呈請總統核可後,移請立法院覆議。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黨也不是省油的燈,估計應該不會理會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的策反。為何國會改革對台灣今後的民主政治發展非常重要?

人發病,不能只看徵兆,要追源頭,特別是經常性的衝突極可能早已存在結構性問題源頭應被理性地追蹤出來;否則,進攻的箭頭只會是情緒性地亂射

當前台灣民主政治的病因的源頭在於總統被修憲成「超級無敵大總統。五院的重要人事任命,監察的正副院長和委員;考試院的正副院長和委員;司法院正副院長和大法官,哪個不在總統手上?行政院內閣,表面上是「半總統制」或「雙首長制」,但哪個不是總統說了算!總統的權力那麼大,卻連向國會做國情報告都不必,真是一選上就任他玩四年,這難道是我們要的民主政治?

「雖然權力是一頭固執的熊,可是金子可以拉著它的鼻子走。」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清楚點出人性不受監督的缺陷。台灣總統的權力過大,不受制約,而且權責不清,行政院成了代罪羔羊,立法院淪為沒有牙齒的老虎,做的都是狗吠火車的質詢。監察院、司法院和考試院呢?很難不成為超級總統豢養的狗,聽他使喚,專咬對手。

台灣從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總統民選以來,陳水扁執政八年是「朝小野大」之外,都是總統、立委同時過半,誰當在野黨就批評憲政是「超級總統制」。馬英九執政八年,民進黨如此;蔡英文執政八年,國民黨也是如此,難怪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批評它為「獨裁總統制」。大家原本期待這種局面從今年立院「三黨不過半」後將徹底翻盤,目前看來前面的改革之路充滿荊棘,並不樂觀。

審視此次藍白聯手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大家恐怕不能只是情緒地扣上擴權、違憲的大帽子,而應正視它何以不惜衝撞的主因。在野陣營想把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變成是「國會的權利,總統的義務」,不是無的放矢,固然規定總統國情報告之後,必須「回答問題」,還要「即時回答」,容有细節上的爭議。

立法院此次修法為自己加上「調查權」和「聽證權」,甚且立法院展開調查時,公民企業社團等一律要交出被要求的文件,在必須出席聽證會上「誠實作證」,不然將被處以罰款。毫無節制的國會調查權和聽證權當然不可,但對政府重要人事之任命進行聽證卻是民主國家通例,並不過分。

國民黨團立委揮舞「國會改革,還權於民」的旗幟民進黨團立委則高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口號。人民面對此景,不必隨著政黨的旗幟、口號起舞,而應警惕超級大總統的憲政條款是該徹底修正了。





方祖涵/運動場的故事性行銷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運動場的故事性行銷
◆  薛承泰/當蠟筆小新遇見佩佩豬
◆  洪蘭/彈性應變 有心比有技術更有效
◆  李清志/台北誕生新美術館
◆  陳立恆/首善台北與世界宜居的幾步之遙
◆  施振榮/發放「全民AI學習券」消除AI落差








方祖涵/運動場的故事性行銷


2024-06-08 01:01  聯合報/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從六月開始,聯合航空推出新系列機艙過夜包,以一支英國職業足球隊當作主題。過夜包是給長程國際線貴賓的贈品,因為對象是豪華經濟艙以上座位的乘客,航空公司通常都會各盡巧思,不但要由名牌廠商製作,偶爾還要跟上流行,像星際大戰、漫威電影等等,可是這回的足球主題卻有點不同。

不同之處,是這支足球隊並非在英超四連霸的曼徹斯特城,不是歷史悠久的兵工廠或曼聯,甚至不是甚麼頂尖球隊。它是雷克斯漢姆足球俱樂部,目前參加的是甲級聯賽,在英國僅是第三層級,換句話說,至少有四十四支英超或英冠球隊比它高等。

為何航空公司要跟次等球隊聯名呢?雷克斯漢姆足球俱樂部雖然只有甲級資格,可是這支百年歷史球隊卻帶著豐富故事性。一年多以前,雷克斯漢姆連乙級聯賽都搆不上,球迷卻看著它一路過關斬將,先是在第五級全國聯賽拿下冠軍登入「英乙」,再以第二名成績進軍「英甲」,完成連續兩季升級神奇紀錄。

在新冠疫情期間,以「死侍」系列電影聞名的萊恩雷諾斯與電視明星羅布麥克亨尼,共同跟球迷信託基金買下這支球隊,他們不但為球隊帶來更多資金,更藉拍攝實境影集,讓雷克斯漢姆開始累積各地球迷關注,比賽甚至突破 ESPN 最多串流觀賞紀錄。聯合航空從去年起成為球隊贊助商,這次推出限量冠名過夜包,應該會有不少收藏家願意高價購入,商務艙乘客還會拿到看似球衣的過夜睡衣,更是奇貨可居

職業運動不分層級,都有讓人心動的感人故事。

美國大學棒球第三級季後賽平常乏人問津,今年也因為一支即將消失的球隊而受矚目。伯明罕南方學院一八五六年創校,在一百六十八年後,終於因為招生不足而決定關門五月底是學校存在的最後一天,棒球隊卻還在季後賽奮戰。如果他們得到分區冠軍,等到全國冠軍賽期間,這些球員就將成為大學棒球史上第一支「沒有學校的球隊」。

比賽前夕,球隊有九名球員食物中毒,其中兩名甚至需要住院。結果剩下的球員竟然還是擊敗了對手,正式帶領球隊進軍全國冠軍賽,創下奇特的歷史紀錄。球隊主戰投手德瑞克是大聯盟前強打亞當拉洛許之子。十一年前,亞當因為白襪不讓德瑞克進球隊休息區,竟憤然放棄高薪退休;現在兒子長大了,正寫著自己的故事。這些「前」伯明罕南方學院球員在網路為冠軍賽費用募款,數以千計的陌生人很快就幫助他們達標,接下來的比賽也會有更多觀眾與媒體關注。

雷克斯漢姆與伯明罕南方學院這兩支球隊,雖然經濟規模不同,故事性行銷之魅力卻都清晰可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到處都有機會出現下一段讓人心動、充滿商機的情節,等著更多人去編織,更多人去譜寫。 




黃正忠/ESG智財權 創企業百年價值

◆  黃正忠/ESG智財權 創企業百年價值
◆  陳國樑/菸稅菸捐的矛盾與幻覺
◆  徐遵慈/APEC再推自貿區,我應積極參與







黃正忠/ESG智財權 創企業百年價值


2024-06-08 00:59  聯合報/ 黃正忠(作者為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企業不了解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的價值,ESG 就不會為公司創造價值,而且是未來長線的百年價值。

倡議企業永續與 ESG 這麼多年來,知名企業高層鄙視 ESG 價值的現象屢見不鮮,嚴格說起來到目前為止依然是嚴重的問題。他們認為 ESG 是賠錢貨,是成本極小化與獲利極大化的優先策略下來找碴的。

相對地,他們認為 ESG 是簡單的,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以為拿別家公司、不同行業、人家已經發展出來的各項落地做法,套用到自己公司得了,就可以高枕無憂輕鬆以對了。

在這樣的公司從事 ESG 法遵事務,一直都是組織內最大的苦主之一,沒人沒資源,同仁主管配合度低,高層與老闆只要得獎,瞧不上過程。因此我們看到 ESG 人才洪流在市場上快速流動,聽到他們殷切冀盼「下一個會更好」的心聲。而這樣的公司,不管是 CSR(企業社會責任)或是 ESG 的水準,也可以多年來如一日原地踏步,不僅沒進步,有些公司還一路深陷智慧財產權的國際糾紛。

爾近應邀到專利師及智財權(IP)相關組織演講,向與會者解構「原來 ESG 就是未來的 IP」,他們頓悟的回響讓我感慨良多。ESG 被解讀為潮流、低碳淨零、善盡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及一本每年必做的永續報告書,就是沒被想到,原來它竟然是未來智慧財產權 IP 的歸屬。人類在地球上要可持續發展,石油經濟已確立必然退場,新氣候經濟的到來,必須要以系統性轉型為基礎。換言之,從材料、能源、交通運具、建築、農業、環境資源、智能 ICT 到永續金融,都必須沿著電氣化與數位化進行雙軸翻轉變革

想活,非變不可。但能否窮則擅長變、變都能精通,那得視能否有 ESG 治理的高度、強度與效度。「高度」指的是董事會對 ESG 風險與商機的監管「強度」指的是高層薪酬綁 ESG 績效「效度」指的是 ESG 變革後帶來的新產品與技術,也就是今後全球科技與經濟勢力重新洗牌背後,台商的籌碼

ESG 的投資與作為,必須從法遵與避險的基礎點出發,提升至營運效能改善、人才留任與吸引、客戶關係經營、利害關係人信任與議合,進而內化為商業策略、競爭優勢的掌握與韌性的強化,成為品牌信譽、營收與獲利、技術創新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這些均是創造營收成長、提升獲利能力、更高的企業長期價值、未來解方的關鍵要角,亦為社會正面影響力的創造泉源。

歷經四分之一世紀的發展觀察,ESG 驅動的科技角力,已使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納入技術移轉的要項;電動車已成全球貿易戰反傾銷的籌碼;因應低碳淨零,勢必崛起的潔淨科技背後所需的先進製程晶圓,世界霸權已將其在地製造視為上策。新時代得不靠石油、不靠石油來的塑膠與材料、不靠來自大自然生態系的礦物,因為也靠不了。如果看 ESG 卻看不到背後珍貴的智慧財產權,這種誤判將為台灣帶來本世紀難以想像的經濟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