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疫後特別預算 應節制撥補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就算不選總統,陳建仁也不能只當應聲蟲
◆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又一親信中箭
◆  經濟日報社論/疫後特別預算 應節制撥補







經濟日報社論/疫後特別預算 應節制撥補


2023-02-27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陳建仁到南投仁愛視察,不忘向立委喊話支持疫後特別預算。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疫後特別預算案」,包括普發現金編列1,417億元;撥補勞保基金300億元;撥補健保、國保303億元;撥補台電500億元;通勤通學公共運輸票證方案200億元。施行至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12月31日止,將送立法院審議。

疫後特別預算是「疫後特別條例」的數字化呈現。該條例所需經費上限3,800億元,其實是以去年12月估計全年稅收徵收淨額高出預算數(超徵)4,500億,扣除地方政府獲配700億後之餘額編列。但財政部2月初修正後的超徵數實際高達5,237億,創下史上最高紀錄,比原先預估的多了737億。回應「還稅於民」的訴求,疫後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在扣除地方政府應分配部分後,其實可以再增編至少650億,上限應可達4,450億。

尤其,主計總處預估特別預算有助刺激消費,至少可額外增加經濟成長率0.3個百分點,最樂觀則可增加0.45個百分點,亦即特別預算支出愈多,愈能為今年的經濟注入活水。而主計總處剛剛下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到2.12%,政府應及時提高特別預算上限,為悲觀的經濟再加把勁。

此外,特別預算愈早動支,愈能刺激經濟,但卻分年編列,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支出2,769億元、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6)40億元、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391億元,未能發揮時效。而特別條例因夾帶太多其他政策項目,以致普發現金部分,在審議和執行上拖過了農曆春節,無法及時刺激消費,實在不智。

其次,112年度中央總預算已經撥補台電1,500億,勞保450億,108年至111年也已撥補勞保720億,此次蔡政府搭「普發現金」的便車,以特別預算夾帶台電500億、勞、健保及國保共603億的撥補,其實是不負責任、違反預算法、特種基金管理準則、社會保險精神和財政紀律法的作為

台電是國營事業,屬於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營業基金應依企業化經營原則,提升營運績效。每一特種基金為一獨立計算債權、債務、損益或餘絀之會計個體。台電這兩年的鉅額虧損,來自於政府能源政策的嚴重錯誤,廢棄便宜的核電,以致發電成本上升,不合理的電價凍漲措施,又使電費收入不敷成本支出,連年虧損高達5,000億,嚴重侵蝕資本。因此,重新檢討能源政策、合理調高電費才是正辦,而非以納稅人的稅款撥補資本達2,000億,違反使用者付費原則,卻又保證不了不缺電。

勞保的虧損也不應由納稅人承擔;因為依據預算法作業基金應本財務自給自足原則,提升業務績效,以達成最佳效益為目標。非營業特種基金應具備長期穩定財源,以因應施政需要;其業務範圍應與公務預算明確劃分。但勞保自106年起保費收入即不敷給付支出,且實收保費費率遠低於平衡費率,已經累積潛藏債務(未來應給付的支出)超過12兆,基金餘額可能在116年轉為負值而破產,因此絕對不能只依靠稅款撥補,把勞保的財務問題變成國家的財政危機;而應在社會保險體制內透過保費、給付和退休年齡的改革來實現財務自給自足,才是有擔當的作為。

另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是,今年1月的稅收實徵淨額較上年同月減少265億,少了13%,已經反映去年經濟成長率降至2.43%對財政的衝擊,預估今年的稅收應當會負成長,明年的稅收也難以樂觀,撥補台電和勞健保虧損,終非長久之計,應適可而止。

總之,鉅額的撥補,雖在政治層面上可讓蔡政府撐過民國一一三年(2024),但過去六年已有2兆多的五個特別預算再來一個疫後特別預算,已經對財政造成沉重拖累。為促使蔡政府勇於改革,並發揮振興經濟的效果,立院審議時應翻轉特別預算的結構,大幅刪減撥補虧損,才算是健全的疫後特別預算。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又一親信中箭


2023-02-2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籍前議員陳文治(中)涉入新北市拆除大隊包庇案,被裁定收押禁見。記者柯毓庭/攝影


繼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彦涉性招待及喬事下台,又一賴清德親信中箭落馬。民進黨新北副議長陳文治,因涉及違建關說弊案,連同拆除大隊長等三名公務員一同遭收押禁見。無獨有偶,八八槍案兩名主嫌前天也自大陸被遣返回台偵訊,會不會再抖出台南不堪的政商醜聞,綠營此刻應繃緊神經。

身為賴清德子弟兵,陳宗彦和陳文治接連爆出性招待及濫權關說,分在南北中箭,深受矚目。陳宗彦除接受性招待,並涉及關說工務局放寬商場使用執照變更;陳文治則涉關說板橋一處房屋違建拆除案,讓屋主以保麗龍磚佯裝已經拆除。儘管尚不知其間有否對價關係,但兩人利用權勢令公務員作出違背政府規範的事,都是難以輕饒的濫權。

值得玩味的是,兩樁案件據稱都是民進黨內鬥所引爆陳宗彦案與台南議長邱莉莉的賄選案,皆是派系爭權內鬥的產物,針對新潮流系而來而陳文治去年放棄已六連霸議員寶座,交棒給子弟兵,目前正全力為賴清德大選在北台部署。已無政治職位的他,仍難逃因舊案被追殺,被認為綠營對賴清德是否「定於一尊」仍有雜音。

陳文治是野百合學運人物,如今一返國即被戴上手銬腳鐐送進囚車,讓人唏噓。至於八八槍案嫌犯引渡回台,可能為光電利益之爭抖出驚人內幕,綠營得剉咧等。











聯合報社論/就算不選總統,陳建仁也不能只當應聲蟲


2023-02-2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陳建仁。記者蘇健忠/攝影


幾經折騰,行政院長陳建仁終於在立法院完成施政報告並進行詢答。溫和的大仁哥初登場,不復見蘇貞昌的囂張,但是頻看稿,回答問題多半「待研議」、「考量綜合因素」、「再努力」,讓立委形容質詢好像在問 ChatGPT,和聊天機器人練空話沒兩樣。陳內閣已經是新瓶裝舊酒,閣揆在國會再當個人形立牌應聲蟲,這樣的行政院如何能應對嚴峻的國內外形勢考驗?

在野黨轟陳內閣是缺蛋、缺水、缺藥的「三缺內閣」,陳建仁雖不表同意,但將原因推給國際供應鏈和氣候問題,全然不顧政府的準備不周和應對不當,又怎能怪立委會說「那擲筊就好」,那還需要行政院?問到缺電,總算還能承諾「不會有缺電危機」,只不過政府年年這麼說,企業仍年年憂心缺電危機;大筆預算填補進台電虧損黑洞,行政院也不敢再說不漲電價,只能承諾電價調整一定兼顧民生物價。而這話其實也是告訴企業,必須對電價開支做好準備,連帶的成本效應會只增不減。

水電狀況不佳,通膨狀況雖然「較其他國家溫和」,但通膨指數也很難降到二以下,意味著高物價的年代已來臨。陳建仁承繼蘇貞昌內閣最後的大撒幣政策,普發現金六千元,稍微舒緩人民的痛苦指數,但這六千元抵不過一個月的房租或伙食開銷,光是讓民眾跑斷腿搶蛋搶藥的折騰,蔡政府妄想以發現金手段來掩飾政府失能,必然擋不住基層的怒火。

經濟前景不樂觀,國家安全也趨嚴酷,在美中競爭惡化,俄烏戰爭持續,台海情勢緊繃的狀況下,陳內閣要「備戰才能避戰」,除了延長兵疫外,更要強化民防戰備動員能力,全面盤點戰備物資與教育。國防大政方針屬總統權責,但陳揆當然不能用「太平宰相」作風來應對國防相關事務,更不能用「待研議」、「再準備」的態度交代了事。陳建仁在立法院首度應詢,顯示他的心態還調整不過來,恐怕尚難期待他能擔負非常時期閣揆的任務挑戰。

陳建仁臨危授命,蔡英文「調整」好的內閣,他當個現成的宰相,一時對政策掌握不熟悉可以理解,需要部長們應援也在情理中,但當立委詢問兩岸政策時,陳建仁卻只像個乖學生般地照背蔡總統的「四個堅持」、複誦希望加強疫後健康有序交流」,卻說不出一個明白確實的作法。兩岸決策固然由總統主導,但務實「有序交流」的辦法還是要由政院執行,大陸方面一再拋出直航航點與小三通等開放進程,蔡政府卻一再猶豫遲疑應對,既不符民間期待,也有違政策宣示,更遑論交通部的「百萬陸客」目標,陳內閣不能無視這些「有序交流」的需求。

何況當陳建仁說「台灣人民不接受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時,恐怕連答案都背錯了。把「一國兩制」和「九二共識」畫等號,是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蔡英文移花接木硬塞進習近平嘴巴的,然後就大賣芒果乾,順利高票連任。但隨著輿論指正與兩岸關係變化,蔡英文談話已略作區隔,陳建仁卻還抄錯答卷,難怪大陸國台辦反駁指出,「一國兩制」和「九二共識」是有明顯區別的兩個概念。陳建仁是陌生無知,或刻意混淆,外界不清楚,但閣揆兩岸談話張冠李戴,要有序交流都很困難,要和平保台更不容易

學舌迴避易,迎接挑戰難,陳建仁如果只會學舌,我們真的也只需要派個聊天機器人來當閣揆就好,反正都是蔡英文在操盤,溫暖的陳建仁只不過是換個包裝,內涵如舊,未來就真的沒有太多值得期待的。



【專家之眼】領了6000元 存下來還給子孫吧!

◆  【專家之眼】領了6,000元 存下來還給子孫吧!







【專家之眼】領了6,000元 存下來還給子孫吧!


2023-02-27 08:56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
行政院通過中央政府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其中普發現金六千元,預計最快也要到四月份之後。圖/本報資料照片


自去年九合一地方公職選舉結束至今,對於還稅於民、普發現金的討論,十足吊人胃口。上周預算案總算出爐,翹首以待的國人,想必脖酸頸痛不已;但若要6,000元現金入袋為安,恐怕還要計日以俟、望眼欲穿。

其實這筆錢並不值得期待,說穿了不過是從子孫口袋裡掏錢;領了6,000元現金,應該把錢信託,將來連同本息一併還給子孫,以下說明箇中道理。

全名有如畢卡索畫作般抽象的《疫後特別條例》,扣掉立法意旨、主管機關與施行期間,不過4條條文、590字的內容其中首要,在於第5條經費規畫:全條例所需經費上限為3,800億元;經費來源,以移用執行期間之「以前年度歲計賸餘」或「舉借債務」支應,前者優先。

首先,3,800億元的上限經費,低於超徵稅收,有「揩油」國人之嫌。

根據財政部2月校正回歸」後之統計,111年度全國賦稅收入實徵淨額為3兆2479億元,整體稅收超徵數為5,237億元。扣除地方政府超徵與應撥入特種基金之部分(前者816億、後者419億元),中央政府稅收超徵數為4,002億元。如果3,800億元經費的《疫後特別條例》是中央政府將超徵稅收「還稅於民」,何以硬是「暗槓」了202億元不還?

其次,經費來源之「舉借債務」,當然是從子孫口袋掏錢,而「以前年度歲計賸餘」,只怕也是海市蜃樓般的「幻覺賸餘」,買單的還是子孫。茲舉一例解釋之。

為求簡單,假設期初「以前年度歲計賸餘」餘額為0;總預算歲入為80,全數來自課稅收入(不考慮非課稅收入以及營業盈餘與事業收入)。總預算歲出為90、債務還本為10,支出金額合共100。由於歲入無法因應支出所需,編列預算時,以舉債20作為融資調度財源。實際執行預算,有超徵稅收20。

情境一:將超徵稅收用於總預算。依此,當年度不須舉債;超徵之稅收20,取代原本計畫舉債之融資調度財源20。年度結束後決算,歲計賸餘為0;以前年度歲計賸餘為0,維持期初餘額。

情境二:總預算按編列數舉債20。依此,政府債務餘額增加20;超徵之稅收20,於年度結束後決算,可以產生歲計賸餘20,使以前年度歲計賸餘餘額,由0增加為20。

情境三:總預算按編列數舉債,將超徵稅收用於特別預算。若當年度同時有執行中之特別預算,支出規模20、另行舉債因應。如將超徵之稅收20,取代特別預算原本計畫之舉債,則於年度結束後決算,總預算加計特別預算,歲計賸餘為0;以前年度歲計賸餘為0,維持期初餘額。

因此,雖有超徵稅收20,在情境一、三中,超徵的稅收用來減少舉債,決算之歲計賸餘皆為0,若要將超徵之稅收20還稅於民,唯有舉債一途。情境二中雖有歲計賸餘20,但仍然是舉債換來,何來實際的賸餘?

以上三種情境,雖然高度簡化,出自於對當下台灣財政現況的觀察,絕非天馬行空的想像。在債務持續增加的情形下,稅收雖有超徵,但仍不足以因應當前世代支出所需;口口聲聲掛在嘴邊的「歲計賸餘」,只不過是ㄐㄩˋ人丐夫,打腫了臉來充胖子。

此外,有關預算案並未分期,採「吃乾抹淨」方式、一次編列 3,800 億元,以及項目與金額分配等問題,暫且按下不表。

疫後特別條例》就是這麼一個在外界對於財政資訊了解有限下,行政部門推出的「檸檬條例」;是檢討稅收超徵,卻橫空殺出、與稅收超徵無關的「混世條例」;是執政黨在地方選舉敗選後,思考短路、理盲濫情的「草率條例」;是主其事者無視專業,自以為是、一意孤行的「霸道條例」。選在此刻大撒補貼與普發現金,是論述迷惘、時機錯誤的「糊塗條例」;究其財源,則是不告而取、債留子孫的跨代際「掠奪條例」。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治家的遠見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四堅持入黨綱 難解僵局
◆  讓師生創造共同成就感
◆  學習情緒低落 都怪老師?
◆  大學撒幣招生 殺雞取卵
◆  88槍案不只牽涉治安 也是政府失靈
◆  俄烏戰難了 凍結衝突是選項?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治家的遠見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治家的遠見


2023-02-27 00:13  聯合報/ 林一平(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戴高樂(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970)。林一平/繪


烏俄戰爭過程中德國受到的影響大於法國。德國過去能源依賴俄羅斯太深,最先進武器則仰賴美國;法國則傾向自立自強,比較不受美俄影響。法國的政策受到一位偉大政治家的影響。

我多次旅遊歐洲,常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機場以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命名。「高樂」(Gaulle),高盧之意,是古代的法國。他的個性如同其名,非常法國本位,常和美國唱反調,因此美國人不喜歡他。戴高樂拯救法國兩次,最後卻被法國人趕下台,他死後被法國人票選為「最偉大的法國人的第一名。李敖曾提到關於戴高樂政治家風度的一個故事:他當法國總統時,請作家馬爾羅André Malraux擔任文化部長;馬爾羅很客氣地請示,怎麼做文化部長?戴高樂不說一語,很傲慢的轉身離去。他的意思是,我請你來當文化部長,是我的事;而如何做文化部長,是你的事。換句話說,戴高樂充分授權,權力都給馬爾羅了,不會撈過界下指導棋。

馬爾羅擔任法國文化部長十年,成功將戴高樂的文化形象擴散。馬爾羅是有深度的文化人,其代表作《人的價值》(La Condition Humaine), 詳述上海四一二事件,榮獲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這部作品敘述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蔣介石清黨的過程,當時的法國總領事要求巴黎方面供應青幫領袖杜月笙武器彈藥;法國和蔣介石有默契,相當低調的調集一支部隊協助國民黨,取締蘇聯顧問、處死共產黨員,這個故事相當發人深思。《人的價值曾經數度改編為電影,但未成功。米高梅公司預定在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開拍電影,卻在一周取消了拍攝;合理懷疑,應該遭受中國政治力量反對。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在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也嘗試在上海拍攝這部電影,但是中國政府建議他到北京改拍《末代皇帝》溥儀。

馬爾羅發明了戴高樂主義」(Gaullisme這個名詞在戰爭中,戴高樂主義就是反法西斯主義,是一種大法蘭西必須成為獨立自主強權的價值觀。戴高樂補充道:「任何一項政策的真正靈魂,都是民族。」

我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訪問以色列,和該國科技部官員閒聊其科技發展;以色列人開玩笑,說戴高樂促成以色列的高科技。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戴高樂親近阿拉伯,造成法國與以色列關係惡化,戴高樂下令對以色列全面武器禁運。當時以色列有幾艘飛彈快艇在法國製造,無法運回以色列;於是以色列在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進行諾亞方舟行動Operation Noa),將快艇偷開回以色列。戴高樂震怒,不再移轉高科技到以色列。這項決策,逼著以色列發展以軍事為基礎的科技研究,在電腦軟體、資料保密、無線通訊、影像處理認證及追蹤等技術,有相當傑出的成效。以色列科技界業者說:「我們的科技發展要感謝法國總統戴高樂。」 












四堅持入黨綱 難解僵局


2023-02-27 00:13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賴清德言必尊蔡。最近更傳出賴陣營擬將蔡英文的「四個堅持」納入民進黨黨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年初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對賴清德將代表民進黨角逐總統,產生「疑賴論」。賴擔任黨主席前後多次重申蔡英文總統「四個堅持」及其「和平保台」主張,甚至傳出修改黨綱列入,以化解美方疑慮。然若黨綱列入「四個堅持」,固能印證延續蔡兩岸路線,但卻無法開創新局及緩解僵局,難以證明具有兩岸治理能力。

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內掀起調整兩岸論述及路線之聲浪,達成「和平保台」目標,然實際上仍欠缺論述建構取向及核心內容,無法成為具體可運作的概念及政策。究竟「和平保台」之終極目標為何?追求實質獨立?放棄法理獨立?或邁向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有可能重拾既往黨內兩岸統合論主張?

大陸對台政策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若民進黨無法回歸九二共識或去台獨化,想要兩岸和平發展無異天方夜譚,民共和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民進黨既承認中華民國,卻不願接受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之九二共識或憲法一中;既不願廢除《公投台獨黨綱》追求法理獨立,也不願修正《台灣前途決議文》有效統治權及主權所及領域之重疊,及放棄《正常國家決議文》尋求台灣正名目標。

這「一黨綱兩決議文」分別建構出不同的國家認同及國家選擇,造成台灣社會分化及對立。《公投台獨黨綱》及《正常國家決議文》建構的是「台灣共和國」國家認同,吸納激進、深綠選民;《台灣前途決議文》則是強調台灣已經獨立,國號是中華民國,訴求對象是淺綠及中間選民。

「一黨綱兩決議文」有利於選票極大化,卻以分化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為代價,難以凝聚台澎金馬為命運共同體。這不僅不利於台灣各政黨、族群和解、凝聚及認同,也無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關係。

大陸對台政策或可從要求綠營政黨從「正面表述」,轉向接受「負面表述」。此即在民進黨「不否認九二共識」、「不支持法理台獨」基礎上,而非公開承認九二共識及反對台獨,從而先建立「初步共識」,再尋求「兩岸共識」,以建立兩岸和平對話機制。同時,民進黨應承諾台灣不追求法理獨立、兩國論不入憲、不會進行獨立公投、不會變更國號等,對大陸積極釋放善意。

若大陸當局對民進黨調整政策思維,採取區隔化原則,以不否認九二共識或不支持台灣獨立為政治基礎,則可以強化與台灣各政黨間交流對話。事實上這已有先例可循,如彈性對待民眾黨認同「兩岸一家親」;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只提到「瞭解及尊重中國大陸對九二共識的堅持」,大陸並未要求其公開承認九二共識。

兩岸終局制度性安排的關鍵解決之道,在於一國兩制其中的「一國」應更寬鬆解釋,可以邦聯、聯邦及國協,兩岸統合中可以統中有獨、獨中有統;未來兩岸統一仍可保有中華民國存在及認同,務實正視中華民國,如此統一才是創造雙贏模式。若大陸當局放下完全壟斷「一國」話語權之執念,兩岸關係發展將會是「萬般自在」,真正照顧台灣人民的意願、權益及情感、需求。













讓師生創造共同成就感


2023-02-27 02:53  聯合報/ 吳成豐/靜宜大學企管系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在少子化趨勢下,出現私校針對學生缺席而檢討教師的現象。圖為大專院校學生下課情景。記者潘俊宏/攝影


「當生命來到盡頭前,仍懷抱成就感往前走。」

暢銷作家賽門.西奈克在他的著作「無限賽局」中提到,生活充滿各種無限賽局,沒有終點線,故要有不論輸贏,無止境學習的心態。他說這句話的對象是針對每個人,包括教師在內。

聯合報文教頭條報導「學生蹺課 私大檢討教授」,引發教師與學生及高教團體等,都有話說。議論焦點在於,學生出席率低,誰該負責?筆者不禁跌入約四十年前台灣區運動會時,親身參與一場足球「無限賽局」的回憶:

那年區運在嘉義市舉辦,台中市足球代表隊與高雄縣爭奪晉入四強。當時高雄縣好腳如雲,多到十一位正選球員全數國腳之外,還有好多位國家代表隊在場邊候補;台中市陣容只有兩位青年國家代表隊,其餘全是大明中學高中生。未開賽前已有人說,台中市没啥好玩了。

台中市教練及較年長資深球員們,在賽前一晚的賽前會之前,已經密商如何煽起球員鬥志。資深年長隊員故意先説「明天比賽大家不要受傷就好」,隊長接著説「大家知道怎麼打才不會受傷」,教練刻意讓時間凍結,不說話。球員們互相對看後,多人突然躍身而起大嚷「就算輸我們也要拚」「我看死那個最厲害中鋒」「斷腳抬出場嘛嘸驚」…。時機成熟了,教練起身說話「明天不必計較輸或贏,拚全力,只求此生沒有後悔過」。

翌日,比賽打完法定九十分鐘,三比三平手(時間久遠不很肯定是否此比數),延長加時三十分鐘,仍不分勝負,最後踢十二碼,台中市多進一球,勝出這場台中市未曾有過的前三名好名次。數年後,台中市代表隊陣中球員,有人升大學,有人出國念書,陸續譜出了只求此生無憾的無限賽局的更多故事。

大學是什麼?是學習大思維的場域。「大思維」是視這個場域内的成員都是共學者;即便是學生,或有值得教師反思學習之處。在課堂内的教師,請拋棄您個人照本宣科的獨白,進入學生渴望的求知領域,並竭力滿足他們需求,同時,自己在這段滿足過程中學習新知,萬萬不可率性孤行。

韓國詩人金宣哉有一首詩:「與單數相遇的單數,成為了複數。與單數分手的單數,依然是單數。」

一旦教師自主性與個別單數的學生相遇,做深度更有意義的互動,課堂内會出現更多的複數,共同成就感於焉誕生。學生出席率多寡,似乎也就不是聚焦之處了。












學習情緒低落 都怪老師?


2023-02-27 02:53  聯合報/ 林志忠/高教人員(新竹市)
一位在中字輩大學教書的大學教授心累表示,教室裡坐著50個學生,其中大概只有5個人有在聽課,認為要撐著這種孤獨感在台上奮力地演完獨角戲,真是心累。圖為某大學上課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與聯合報數位版最近幾篇關於當前高教窘境的新聞,指出教學現場學生學習情緒低落,但報導中許多指向教師的問題。

以日前「全班僅5人聽課,教授心累怎解?大學生批:應建立制度淘汰老師」這篇報導為例,文中有句話很有意思:「不過,也有大學生認為,有些老師只管自己『教得完』,幾十年都用同樣的材料和上課方法在教,而這種不認真的老師卻無法被淘汰。」這句話隱含三個問題和疑義。

一、學生如何得知老師的教材和教法幾十年不變?是他/她年年認真聽課比較,還是認真閱讀自己的上課講義之外,又閱讀好幾年前的講義?或者,是他/她父母也曾就讀同一學校科系?

二、「教得完」這點評論值得商榷。一則近年來許多老師的教材內容和深度已年年縮水,「與時俱進」;二則如是一門大學部專業基礎科目,則世界主流大學有一套約略共同標準及沿革,教材內容和深度怎能年年因人喜惡隨性刪略?況且,國際化不是當前從國教到高教(各級教育主事者對教師要求)的首要任務嗎?

三、每所學校都有(極)少數不適任老師,這主要是學校和教育部鄉愿不作為所致,其他盡責授課的老師不應首當其衝。

如今授課老師已淪高教孤兒,因學校把他們隻身推到第一線後,就不聞不問(只等究責)了。

在這種暗濤洶湧、孤立無援的情勢之前,授課教師能藉助《論語》之言嗎?《論語.述而》第八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錢穆在《論語新解》中闡釋此章說:「雖有時雨,大者大生,小者小生,然不沃不毛之地則不生,非聖人之不輕施教。」

其前一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錢穆解釋說,孔子打破歷史傳統,提倡普及教育,不問貴賤貧富,對來者都願意誨人不倦,但他仍「欲學者自勉於受教之地」。

所以,教學成效來自教師專注投入,學生的自勉於受教之地,及教育主事者的(至少)不置身事外。














大學撒幣招生 殺雞取卵


2023-02-27 02:49  聯合報/ 翟敬宜/大學教師(新北市)
義守大學祭出最高總額500萬獎勵,針對優秀入學新生保障四年優先住宿與提供住宿獎學金,同時集團醫療資源提供全校學生就診免掛號費服務。圖/校方提供


促銷是商業最常見的行銷手段,但要經過精密計算和風險評估。促銷搶客稀鬆平常,但場景一搬到大學招生,卻充滿為找活路不得不然的淒涼,明知撒幣未必有用,也只能撒了再說。

少子化斷崖讓招生成了殘酷舞台,學生不來就註定敗亡,私校焦頭爛額,只好走促銷路線狂推獎學金優惠,條件也愈來愈寬鬆。

一直以來私校端出高額獎學金,鎖定的多是學測頂標或前標生;但近年考生銳減、競爭嚴峻,開始有私校喊出不看成績人人免學雜費。從此新生獎學金、免學雜費幾成私校「標配」,門檻也不斷下修。

高教市場,促銷未必是好策略。多數考生只要還有得挑,決策指標仍是大學實力。本來就賣不好的高教品牌就算再狂撒,招生一樣難救。

而好不容易招來的貴客,在轉學考愈來愈容易之下,第一年獎學金領完後會留會走,仍要看學校能否給他足夠的價值感。這是高風險投資,獲益堪慮,還不如嘉惠家境清苦的學子,靠教育翻轉生涯,更能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大學卯起來憑學測搶學生的盛況,無疑也是打了教育部一巴掌。多年來高喊的多元取才、重視學習歷程…統統不敵學測「一役打天下」。大學校長們預言「未來是大書審時代」,可信度也趨近於零,現實依然是考試當家;考得夠好不只校系選擇多,還能挑誰家獎學金給得漂亮。

考生加速銳減,連頂大校長都承認招生是最大壓力,難怪私校得使出各種路數都試試。但除非有財團後援,資源有限之下必然是挖東牆補西牆。

高教寒冬千堆雪。校長們須自立自強在困境中殺出血路。獎學金看似招生捷徑,也可能是殺雞取卵首部曲,得打好算盤。















88槍案不只牽涉治安 也是政府失靈


2023-02-27 02:47  聯合報/ 楊永年/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台南市)
台南市警方將涉及學甲88槍擊案主嫌洪政軍,移送台南地檢署複訊。記者謝進盛/攝影


台南學甲八八槍擊案主嫌從廈門押返國門,讓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增添正面案例。本案發生迄今逾三個月,我刑事司法體系受到許多質疑。雖然這些質疑不見得合理,卻衍生對司法不信任的問題,而這不信任可從八八槍擊案透露出的四大議題得到解釋:

一,不只是治安事件:八八槍擊案全國矚目,特別是傳聞本案背後涉及龐大的光電利益,更讓許多人覺得匪夷所思。尤其「被害者」擁有綿密的地方政商網絡關係,讓許多人好奇,槍擊案究竟是怎麼回事,如何和光電利益扯上關係?或者,表面上這是槍擊案件,但實際上卻又不只是治安事件。

二、市場失靈:太陽光電存在龐大的市場商機,很多人躍躍欲試,但因資訊不對稱與市場不完全競爭,導致市場失靈;或讓不該進入市場的黑白兩道進入光電市場。社會大眾想知道的是,光電市場究竟有多大的利益及如何進入市場?相關資訊似乎不是很透明。

三、政府失靈:光電市場失靈,和政府能源或光電政策失靈有關,包括管制與配套政策不當。如光電政策形成、規畫到執行,都和官僚體系運作與監督不當有關;或可能因政府資訊不夠透明,導致政府失靈。例如台南市經發局前局長涉及貪瀆,也屬政府失靈。

四、政治失靈:政府政策運作,除行政組織擔負執行任務,背後涉及選舉產生或政治任命的首長,以及議會的監督機制,或整個政治制度有關。例如,八八槍擊案被害人之一可能涉及台南正副議長選舉案(因而遭羈押),而這又和政治倫理有關。

但因八八槍擊案主要定位是治安事件,主要由刑事司法體系處理,大家會關切司法是否獨立,或是否受政治干預。大家都希望還原真相,資訊公開或許可降低政治影響司法的問題。但本案不只是治安事件,問題在於刑事司法體系僅能處理該案涉及的刑事犯罪議題,對於市場、政府、政治失靈的著力有限。













俄烏戰難了 凍結衝突是選項?


2023-02-27 00:16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授(新竹市)
俄羅斯總統普亭(中)揮軍侵略烏克蘭已屆一周年,俄烏戰爭至今仍看不到盡頭。圖/美聯社


自俄國於去年二月廿四日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活動」,烏俄戰爭已延續一年,目前看來,敵對雙方均無意停火。俄國雖傷亡慘重,無力達成其最低戰略目標,要烏國承認烏東親俄兩省獨立,但攸關戰鬥民族自豪的大國顏面,進退兩難。烏國即使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軍援下,得以收復全部失土機會渺茫,境內滿目瘡痍,生靈塗炭,但已騎虎難下。

而促使北約東擴、助成烏國顏色革命,讓俄國備感威脅,悍然出兵的「始作俑者」美國,一方面讓西歐各國歸隊北約,一方面在能源、糧食與軍火販售方面賺得缽盆滿滿,另方面在削弱俄國國力上,頗見成效,再者掌握世界媒體話語權,穩占公理正義上風;不費一兵一卒,而一舉數得,自然樂得繼續消費交戰苦主。戰爭陷入僵局,而利益相關者三方都不支持通過談判解決,和平似乎遙遙無期,讓人感嘆「俄烏戰爭如何了」!

英國俄裔冷戰史學家拉琴科Sergey Radchenko)日前撰文謂:「這場戰爭可能會走向停火」,主要論點是借鏡韓戰,民國十年(一九五一年)的朝鮮半島與目前情況相似。在戰場上,飽受摧殘的軍隊爭奪狹小的領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核升級的威脅懸而未決。

民國三十九-四十二年(一九五○至五三年)的韓戰,一方是南韓及其以美國為首的盟友,另一方是蘇聯支持的北韓和中國軍隊,這場衝突奪去了多達三百萬人的生命,並摧毀了許多城鎮,當時雙方都不急於結束戰爭;戰事從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年)五月陷入僵局,其後兩年間雖有數次交戰,戰事基本停滯。戰爭拖延,主要還是史達林不同意停火,直到史達林去世,蘇聯才改變立場,並敦促他們的盟友於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年)七月達成停戰協議,導致朝鮮半島停火和暫時分裂,至今已維持七十年,證明一場僵持的戰爭被比其他選擇更為可取。

針對已占有大片領土的入侵俄國軍隊,烏克蘭反對停戰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雙方在未來幾個月都沒有取得重大進展,衝突很可能會走向停火。烏克蘭人雖然可能沒有完全收復領土,但已經擊退了一個咄咄逼人的敵人。就俄國人而言,他們可以將戰略失敗偽裝成戰術勝利。衝突將被凍結,這是一個遠非理想的結果。雖然沒有任何兩場戰爭是相同的,但從朝鮮戰爭來看,凍結的衝突比徹底失敗或耗盡精力的消耗戰要好。

剩下的關鍵是美國,如果美國不放手,俄烏只有硬撐,如美國及其盟友提供大幅升級的攻擊性武器,導致俄國面臨羞辱性敗退,不能排除普亭至少動用戰術型核武器。那就如戰略名家所言:「失去理性,戰爭會逐漸變得混亂失序、無法預測」,將是人類的大災難。











全班僅5人聽課 教授心累怎解? 大學生批:應建立制度淘汰老師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2023-02-23 16:00
一位在中字輩大學教書的大學教授心累表示,教室裡坐著50個學生,其中大概只有5個人有在聽課,認為要撐著這種孤獨感在台上奮力地演完獨角戲,真是心累。圖為某大學上課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室裡坐著50個學生,只有5個人聽我上課。要撐著這種孤獨感在台上奮力演完獨角戲真是心累…」這是一名在「中字輩」大學教書的教授的無奈,也是許多大學教師的心聲。教育現場,大學生產生「意義喪失症候群」,也導致教師產生「教學意義喪失症候群」。




廖元豪/救救孩子-青少年為什麼不快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廖元豪/救救孩子──青少年為什麼不快樂?








廖元豪/救救孩子-青少年為什麼不快樂?


2023-02-27 00:19  聯合報/ 廖元豪(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魯迅在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的「狂人日記」中,透過一個精神病人的眼光,看到古籍書卷充滿了吃人禮教,而在結尾吶喊著「救救孩子」。這篇近代第一篇中文白話小說的傑作,在那個讓人窒息的時代,嚴厲批判禮教、規矩,吶喊著解放與自由。

個人主義、打破傳統、批判舊規,這是魯迅在百年前所提拯救孩子的解方。那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台灣,這個早已解嚴、傳統中華文化禮教也在消逝,人人滿口關心年輕人的地方,孩子們得救了嗎?他們快樂嗎?各大學的心理諮商中心「門庭若市」,憂鬱、恐慌等症狀經常是學子們的問題。為什麼呢?

要說自由,美國孩子應該最快樂吧,但美國疾管局調查,當前美國青少年(特別是女生)極不快樂,自殺念頭高、常有憂鬱,且容易持續感到悲傷與無望。從趨勢統計看,最重要的轉捩點出現在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剛好是社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大爆發的時點。各界分析整理出三個因素:社交媒體、外在環境變遷及倫理崩解。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催化劑;而政治衝擊自由派的覺醒文化與川普主義)加上疫情因素,使這種痛苦擴大。至於更深層的原因,恐怕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Ross Douthat 稱的「社會自由主義趨勢所造成

社會自由主義並不是與川普主義對抗的激進左派,而是一種激進的世俗化、放縱化造成的個人主義,分裂、無群體感支持同性婚姻、容許婚外性行為、離婚、未婚生子、大麻合法化,都與這股民國五十九年(一九六○年)代崛起之趨勢有關。民國五十九年(一九六○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開始挑戰傳統的「吃人禮教」(白人優越主義),但仍堅守憲政精神、基督教信仰、家庭連結等基本社會倫理。但隨後而來的女權運動性革命反戰世俗化運動,一波波地拆毀了原有的社會連結。每每還來不及建構新秩序,舊規矩就被當成「吃人禮教」而拋棄,美國人漸漸走入一個欠缺黏合與信靠的社會。

智慧型手機更使得原本可控的趨勢,產生斷層式的鉅變。Z世代與千禧世代成長在家庭不穩定、宗教隸屬感降低,且極為強調自我創造卻又強烈敵視「規範」的環境。他們遊走在極度的自戀主義與暴民群眾(想想成天「炎上」的風氣)之間;生活在現實世界,腦袋卻在虛擬世界,充滿不信任與幻想

這個社交媒體主宰的世界,危機不只是政治極端主義與秩序崩壞,連家庭、愛情,甚至性關係連結都在崩解。極端原子化的個人主義及不安感充斥在人們心中。智慧型手機+社交媒體把原本可能還在框架內的「社會自由化」弄成脫韁野馬。在這「亂」而無序的世界中,最痛苦的就是無依無靠(但以為自由很好)的青少年。

台灣的倫理連結亦在崩壞中,青少年一樣找不到穩定的依靠。「反威權」漸漸變成反對一切「權威」,許多社會領導者作出的壞榜樣(貪汙、硬拗、性招待、抄襲、死不認錯、司法政治化…),又更加速了犬儒氣氛。我們本來就沒有美國那麼扎實的宗教信仰及憲政文化,原有較為強烈的家庭倫理傳統也在淡化。一個沒有共同信仰、道德、法治的社會,政經環境又不穩定,我們怎能怪罪年輕人整天看手機、玩抖音,愈來愈虛無呢?

增加更多校園心理諮商師,是重要但僅能治標的方法。禁止學生用手機,也不切實際。大人們要先停止撕裂,找回能夠黏合、涵納社會的共同價值;否則只會「教壞囝仔大小」,救不了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