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元豪/救救孩子──青少年為什麼不快樂?
廖元豪/救救孩子-青少年為什麼不快樂?
2023-02-27 00:19 聯合報/ 廖元豪(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魯迅在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的「狂人日記」中,透過一個精神病人的眼光,看到古籍書卷充滿了吃人禮教,而在結尾吶喊著「救救孩子」。這篇近代第一篇中文白話小說的傑作,在那個讓人窒息的時代,嚴厲批判禮教、規矩,吶喊著解放與自由。
個人主義、打破傳統、批判舊規,這是魯迅在百年前所提拯救孩子的解方。那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台灣,這個早已解嚴、傳統中華文化禮教也在消逝,人人滿口「關心年輕人」的地方,孩子們得救了嗎?他們快樂嗎?各大學的心理諮商中心「門庭若市」,憂鬱、恐慌等症狀經常是學子們的問題。為什麼呢?
要說自由,美國孩子應該最快樂吧,但美國疾管局調查,當前美國青少年(特別是女生)極不快樂,自殺念頭高、常有憂鬱,且容易持續感到悲傷與無望。從趨勢統計看,最重要的轉捩點出現在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剛好是社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大爆發的時點。各界分析整理出三個因素:社交媒體、外在環境變遷及倫理崩解。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催化劑;而政治衝擊(自由派的覺醒文化與川普主義)加上疫情因素,使這種痛苦擴大。至於更深層的原因,恐怕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Ross Douthat 稱的「社會自由主義」趨勢所造成。
社會自由主義並不是與川普主義對抗的激進左派,而是一種激進的世俗化、放縱化造成的個人主義,分裂、無群體感。支持同性婚姻、容許婚外性行為、離婚、未婚生子、大麻合法化,都與這股民國五十九年(一九六○年)代崛起之趨勢有關。民國五十九年(一九六○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開始挑戰傳統的「吃人禮教」(白人優越主義),但仍堅守憲政精神、基督教信仰、家庭連結等基本社會倫理。但隨後而來的女權運動、性革命、反戰、世俗化運動,一波波地拆毀了原有的社會連結。每每還來不及建構新秩序,舊規矩就被當成「吃人禮教」而拋棄,美國人漸漸走入一個欠缺黏合與信靠的社會。
智慧型手機更使得原本可控的趨勢,產生斷層式的鉅變。Z世代與千禧世代成長在家庭不穩定、宗教隸屬感降低,且極為強調自我創造卻又強烈敵視「規範」的環境。他們遊走在極度的自戀主義與暴民群眾(想想成天「炎上」的風氣)之間;生活在現實世界,腦袋卻在虛擬世界,充滿不信任與幻想。
這個社交媒體主宰的世界,危機不只是政治極端主義與秩序崩壞,連家庭、愛情,甚至性關係連結都在崩解。極端原子化的個人主義及不安感充斥在人們心中。智慧型手機+社交媒體把原本可能還在框架內的「社會自由化」弄成脫韁野馬。在這「亂」而無序的世界中,最痛苦的就是無依無靠(但以為自由很好)的青少年。
台灣的倫理連結亦在崩壞中,青少年一樣找不到穩定的依靠。「反威權」漸漸變成反對一切「權威」,許多社會領導者作出的壞榜樣(貪汙、硬拗、性招待、抄襲、死不認錯、司法政治化…),又更加速了犬儒氣氛。我們本來就沒有美國那麼扎實的宗教信仰及憲政文化,原有較為強烈的家庭倫理傳統也在淡化。一個沒有共同信仰、道德、法治的社會,政經環境又不穩定,我們怎能怪罪年輕人整天看手機、玩抖音,愈來愈虛無呢?
增加更多校園心理諮商師,是重要但僅能治標的方法。禁止學生用手機,也不切實際。大人們要先停止撕裂,找回能夠黏合、涵納社會的共同價值;否則只會「教壞囝仔大小」,救不了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