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製造業大博弈的勝負關鍵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667/web/ 

◆  聯合報社論/要讓世界知道:民進黨並不等於台灣
◆  聯合報黑白集/撕裂台灣的,竟喊反撕裂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製造業大博弈的勝負關鍵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製造業大博弈的勝負關鍵


2022-11-15 04:21  經濟日報/ 社論
中、美兩強較勁與博弈已從南海、香港、新疆,轉移到了關稅、貿易、產業與科技。路透



中、美兩強較勁與博弈已從南海、香港、新疆,轉移到了關稅、貿易、產業與科技,由於美方在各個領域似都未如預期占到上風,於是益發在產業及科技卯足了勁,迭出狠招,劍鋒所及,傷及無辜也在所不惜,就是要逼中國大陸科技產業步入絕境。

在美國前不久發布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中國定位為「唯一擁有意圖與實力,以經濟、外交、軍事和科技等力量來重塑國際秩序國家」,並稱未來十年是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決定性十年,美國的目標是:「戰勝中國」。

如何與中國競爭?如何戰勝中國?《報告》提出了三大策略:投資、聯盟、競爭,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投資。所謂投資,就是加強在美國境內對製造業及科技產業的投資,或想方設法令美國境外特別是在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及南韓的企業回流美國,為此美國國會通過了金額龐大多達2,800億美元的「晶片及科學法案」,旨在增進美國的製造業和技術優勢。

面對中國強勢崛起,美國產生壓力甚至焦慮可以理解,但長期以來在世界上執製造業牛耳的美國,怎麼忽然間就面對從來不起眼的中國的競爭,而且是愈來愈強勁的競爭,這樣的形勢究竟是如何演變過來的,其中演變本質和邏輯是什麼,未來的趨勢又怎麼看?

上個世紀,二戰結束後初期,作為美國第二產業製造業產值占世界53%,但從上世紀198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進入了去工業化軌道,製造業比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服務金融業大幅上升,美國產業空心化的過程,使美國製造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業持續茁壯,中國製造業總產值在民國一○一年(2012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民國一八 年(2019年)中國製造業產值約3.8兆美元,領先全球,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美國排名第二只占中國60%,而美國加上排名第三、四的歐洲和日本仍不及中國。如無意外,中國製造業產值將邁向超過全球所有國家製造業產值的總和,即占全球50%

美國製造業之由盛而衰,與美國自上世紀1980年代開始的金融創新有著密切的關聯。根據產業理論,絕大多數國家的農業第一級產業)會因競爭力相對較弱而被工業第二級產業)超越或擠壓,從而需要政府介入對農業補貼;但接著工業的發展被第三級產業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業所取代或擠壓,一如美國的例子,則更多的是跟資本主義體制資本本質有關。資本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除了具有逐利本性外,還同時具有強烈投機與掠奪性。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體制中,不受任何節制金融資本無限擴張,其必然的結果自然是華爾街膨脹與製造業衰落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監製發行拍攝長達三年紀錄片──《美國工廠》,以中國大陸「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到美國鐵銹地帶俄亥俄州「代頓」市建廠的真實故事為例,深刻地描繪了在資本主義金融運作製造業宿命

以美國為鑒,中國大陸近年來對金融地產泡沫及時產生警惕,並適時加以擠壓;不僅如此,還對已然形成巨大資本利益集團的房地產、金融、網絡等企業,聯結政治權力,對國家發展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給予預防性節制,將中國產業從一度的「脫實向虛重新矯正回實體經濟,在中共二十大之後,趨勢變得益為明顯。

近代經濟史上,一度有所謂「荷蘭病」的病例,指一國經濟中有某一產業獨榮而導致其他部門萎縮的現象,當今美國金融擠壓製造的現象,應可視為是一種另類的「荷蘭病」,只是這種美國的「荷蘭病」能不能在一個高純度資本主義體制矯正過來,恐怕只能由時間來給答案了。










聯合報黑白集/撕裂台灣的,竟喊反撕裂


2022-11-15 05:19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日前在凱道舉辦造勢晚會,總統蔡英文(中)輔選雙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右)、林佳龍(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時中在民進黨造勢大會上,指控藍營仇恨動員,呼籲「候選人有責任,不要撕裂台灣」。歷次民調,陳時中都是「仇恨值最高」;他想要把自己仇恨值最高的責任推給對手,但真相說的卻是另一番故事。

陳時中的仇恨值高,其實無關選舉;「撕裂台灣」,才是他仇恨值高的主因。疫情初起時,面對陸配子女「小明們」要來台,陳時中極力卡關,一句「選擇國籍,就要自己承擔」把撕裂演到極致。陳時中說「選舉要有人性」,這段歷史,恰成了他自己的照妖鏡。

說穿了,陳時中只是貫徹黨意。選戰旋律兜轉,又回到了「抗中保台」。同場造勢會上,蔡總統說民進黨「沒有讓台灣變成香港,沒有讓台灣變成武漢」,操作的就是「撕裂台灣」;以「保台者」自居,把對手打成「賣台者」。

這樣指控,憑的是什麼?這種撕裂牌,還能有多少效果?擺在眼前事實:馬英九八年執政、民國一○七年(二○一八)選舉民進黨慘敗,都沒讓台灣變成武漢或香港;而如今海峽中線被洞穿、飛彈越過台灣上空,蔡政府都無計可施。多數選民早就心知肚明:這一切都是騙術話術

誰都不該撕裂台灣,選民更應看清楚的是:誰才是撕裂國家社會的元凶。連孩子都當成仇恨操弄對象,只會把對手抹成賣台,證明民進黨才是「作賊喊捉賊」的人。












聯合報社論/要讓世界知道:民進黨並不等於台灣


2022-11-15 05:36  聯合報/ 社論
到了2022年,民進黨再次操作「抗中保台」。圖為日前總統蔡英文(右)為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左)站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選情欠佳,造勢頻頻打出「抗中保台」牌,意圖利用對岸習政權來恐嚇台灣選民。蔡總統說,如果選舉結果不好,國際間會猜想:「台灣人民是不是改變主意了」;因此台灣人要挺身護民主,「給世界正確的訊息」。她後半段話說得沒錯,台灣人要挺身護民主,而我們應傳達給世界的正確訊息就是:台灣人要和平、不要戰爭,民進黨並不代表或等於台灣!

蔡英文的抗中保台詞令,充滿錯亂的投射,也充滿對民主的扭曲。這可分兩部分來看:首先,她說,如果選舉結果不好,國際會以為台灣人改變主意。事實上,所謂「選舉結果不好」,她漏掉的主詞是「民進黨」。身為總統,蔡英文把「民進黨選不好」悄悄置換成「台灣選不好」,是偷天換日,反射出她心中「只有政黨、沒有國家」的褊狹。一個凡事偏私本黨的元首,怎麼會在乎全國人民的利益與福祉,又如何值得全民繼續支持其政黨?

其次,蔡英文說,若選舉結果不好,國際間會不會猜測「台灣人民是不是改變主意了」;這話,完全違背民主精神。民主國家的選舉制度,就是為了讓民眾自由表達意志而設,每次選舉結果當然不同;蔡英文說人民不能改變心意,豈不奇怪?選舉結果之所以會有不同,一則是民眾受主客觀因素影響改變了心意,二則可能是執政者的表現歪斜走樣,無法提供人民所需要的服務。台灣人民透過選舉表達意向,世界當然必須尊重;但蔡英文卻說「不行」,不能讓世界以為台灣人民改變了主意,這樣的威權心態,又比習政權好在哪裡?

諷刺的是,民進黨過去喜歡把「新民意」掛在嘴上,推崇新的選舉結果多麼尊崇與寶貴,展現的是人民的全新意象。如今,蔡總統卻力圖壓抑民意,要把大家框限在舊日民意之中。今昔對照,昔日的狂傲與今日的恐懼,不正說明民進黨正逐漸走向退化與保守,對民意的流蕩已不知如何面對,對台灣未來願景的勾勒也陷入劃地自限。

這種心態,其實已高度反映在蔡政府的布局僵化上。近幾年,民眾對蘇內閣的行政決策及執行漫不經心有諸多不滿,但蔡總統非但不調整內閣人事,更放縱蘇貞昌及其閣員以謾罵、蠻橫的方式對抗民意,因此種下更多民怨。試想,如果這次選舉結果無法反映民眾的不滿,選後再讓蘇內閣橫行兩年,台灣將墜入什麼樣的情景,誰敢想像?

這次選舉,台灣所能傳給世界的正確訊息就是:台灣民意不為霸道的政府背書,民進黨的所做所為也不代表台灣,台灣人民仍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如此,才是台灣民主依然健在的證明。再進一步說,台灣這次選舉其實不需要向世界證明什麼,人民要做的是選擇自己認為合適、合理的首長與民代,為這一代和下一代籌謀前程。這些選擇,只有台灣選民自己深知其詳,知道自己的未來要交付給誰;世界的觀感,只是其次的事。

透過這次選舉,台灣人可以向世界傳達的訊息是:台灣人民選擇和平,而不是選擇戰爭;選擇民主,而不是屈從獨裁領導;選擇生存與發展,而不是選擇挑釁與自嗨;選擇當自己國家的主人,而不是選擇當別人的棋子。美國推動美台「民主價值同盟」,若真的尊重民主精神與盟友的平等,應該也會完全同意上述意向。

蔡英文刻意把「民進黨執政」和「台灣前途劃上等號,而這次台灣選民要做的,就是塗銷這個等號,讓國際社會明白人民心意改變。唯有如此,才不辜負台灣的民主。



【專家之眼】「廈門艦」嗆「馬公艦」:依國際法,誰有理?

◆  【專家之眼】「廈門艦」嗆「馬公艦」:依國際法,誰有理?

◆  【專家之眼】蔡英文助選 為何民眾奪門而出?
◆  【專家之眼】主計總處為何說謊: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






【專家之眼】「廈門艦」嗆「馬公艦」:依國際法,誰有理?


2022-11-15 08:19  聯合報/ 宋燕輝/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
中共海軍「廈門艦」。中新網
近日中國大陸網路流傳一段海軍馬公艦與解放軍052D廈門艦10日間在東部海域的VHF線電通訊。圖/翻錄温約瑟於影像情報分析IMINT粉專貼文



日前,我海軍「馬公艦」與中共海軍「廈門艦」在台灣東部海域的艦對艦對話衍生國際海洋法兩岸海事法規適用、解釋相關問題,也呈現兩岸兩軍國際海洋法不同理解程度

「馬公艦」與「廈門艦」都是軍事船舶,非民間船隻,依國際法,享有豁免權,此參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32條規定。「廈門艦」是中共海軍052D型飛彈驅逐艦,於民國一O三年(2014年)下水,民國一O六年(2017年)服役,屬中共東部戰區海軍驅逐艦第6支隊。「馬公艦」原為民國六十九年(1980)下水的美國海軍紀德級四號艦「錢德勒號」,於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售予台灣,改名為「馬公艦」。

上週,「馬公艦」呼叫正航行於台灣東部海域的「廈門艦」說:「你即將進入24海浬警戒區,請你適時調整航向,以維航線安全」。「廈門艦」回嗆:「你所謂的24海浬線不存在,請注意你的用語。我艦在此正常航行,請與我保持3海里以上安全距離。」

就此事件,我海軍司令部本月十二日所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海軍將依據中共軍艦航向與航速,預判是否意圖進入我「鄰接區」,若是,即依規定驅離,絕不退讓。

兩軍艦對峙引發「24海里警戒區」、「24海里線」、「正常航行」、以及「鄰接區」等海洋法適用和海軍護疆任務等問題,與國防部於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公告有關台灣、澎湖、及其他離島限制、禁止水域範圍及管制事項所稱之「限制水域」也相關。

國防部公告的「限制水域」範圍是臺灣、澎湖、與其他離島周邊自領海基線量起24海里的海域,等同「鄰接區」範圍。上述島嶼周邊自領海基線量起12海里的海域稱之為「禁止水域」,等同「領海」範圍。

受政治因素限制,中華民國(台灣)不是《公約》締約方,但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政府早宣示自願遵守《公約》規定,並依規定制定包括領海、鄰接區、及專屬經濟海域在內的國內海洋法規。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台灣公布了第一批領海基點與基線,並劃定領海和鄰接區的外界線

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11月,美國國務院出版《海洋的界限第127號,針對台灣的海洋法規做出分析報告,結論是:台灣的領海與鄰接區法與《公約》規定大體相符。

依《公約》與《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規定,「廈門艦」應該有權航行於台灣的「鄰接區」。鑒於軍艦享有豁免權,而《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之制定目的主要是規範兩岸人民之往來,此條例所稱之「大陸船舶」應不包括中共軍艦。據此,「廈門艦」航行於國防部所公告的「限制水域」似乎不構成違法情事。

至於「馬公艦」所稱的「24海浬警戒區」是否係依據國防部法令海軍巡護和交戰準則指的就是「鄰接區」?筆者查詢不到相關文件資料。若依據海軍司令部發言人的說法,「24海里警戒區」指的就是「鄰接區」,但依據《公約》規定,締約國無權劃定一個24海里的警戒或安全海域。

「廈門艦」嗆「馬公艦」事件凸顯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兩岸兩軍有關國際海洋法訓練與了解程度似乎存在差距。國防部與相關政府單位有必要研議如何強化國軍對國際海洋法與兩岸海事法規之理解並適時修訂海軍護疆巡弋交戰等準則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6:都是巧合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0:危險從不約定時間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9:一定要結婚嗎?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8:大體老師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7:嚼口香糖減肥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6:都是巧合嗎?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6:都是巧合嗎?


2022-11-16 14:05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訂購的人說,希望將麵包送給孤兒院。」 示意圖(ingimage)



孤兒院已經沒有麵包了,眼見八十幾個孩子就沒有早餐可用。正當院長愁眉苦臉不知如何是好時,有人送來幾箱麵包,還是熱騰騰的。

送麵包的人說:「日前有人訂了一百份早餐會用的麵包,早上突然通知早餐會取消了,訂購的人說,希望將麵包送給孤兒院。」

孤兒院的奇蹟
院長及院童都說:「這是奇蹟,太巧了,我們正好缺糧,就有人送來麵包。」

又有一次孤兒院缺牛奶,早餐時有人敲門,問:「需不需要牛奶?因為他運牛奶的車子拋錨了,與其讓牛奶壞了,還不如送給你們。」

院長及院裡的人又是一陣驚嘆:「真是太巧了!」

為善不欲人知
然而,事情真的是這麼巧嗎?孤兒院有位義工聽說孤兒院早餐無著落,很焦急對兒子說要怎麼辦,兒子有個麵包店的朋友同意送麵包去,並編造了個理由,說是有人取消早餐會。送牛奶的緣由也大致差不多。

很多的事,人們常認為是巧合,事實上背後都有人直接或間接在安排的。

從前人類天文知識不發達時,對許多天文現象不了解,如日蝕及月蝕,多蒙上怪力亂神的陰影,民間還有天狗吞月的傳說,大家敲鑼打鼓,想要嚇跑天狗。

全智全能的手
現在天文知識發達了,大家才曉得這是造物主創造宇宙時就已安排的自然規律。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接近一直線時,太陽被月球擋住,於是發生日蝕。等到月球轉到地球背對太陽那一面,三者接近一直線時,地球擋住了太陽,就發生了月蝕

天體行星運行在一定的軌道上,千年如一日,不是巧合,是有隻全智全能的手在安排。人生有許多事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7:嚼口香糖減肥


2022-11-17 15:3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嚼口香糖減肥。 示意圖(ingimage)



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版的《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有篇研究指出,嚼口香糖一小時消耗熱量十一卡路里。連續一年,每天嚼一小時,每年可減輕體重五公斤。如連續四年可減二十公斤,就一般肥胖的人來說,應該綽綽有餘,不必再為肥胖而煩惱了。

減肥靠毅力
許多人想盡辦法減肥,有的花了大錢,有的冒著生命危險,但是成功的仍是少數。為甚麼?因為缺乏毅力。只要有毅力,減肥之道多得是,連每天嚼口香糖一小時,都能有這麼驚人的效果,何況其他的方法呢?

成功屬於有毅力的人,沒有毅力就不要談成功。

從前看別人著作等身,過不多久就寫好一本書,非常羨慕。現在我自己也參加寫作行列,發現並不太困難,只要有毅力,例如每天寫一千字,一年就寫三十六萬多字,以九萬字一本書來說,可完成四本。

輪椅冠軍
布農族有位王姓青年,身體殘障,靠輪椅生活,他參加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年)香港國際輪椅馬拉松比賽榮獲冠軍。在比賽前,他每天在二百六十公尺長的操場上,練跑七十圈。成功屬於有毅力的人

我們常在樹上看到排球般大的螞蟻窩,遇到這樣的螞蟻窩,我都會駐足良久,很難想像那麼小的螞蟻,一次能銜多少泥土呢?但在鍥而不捨眾志成城的努力下,牠們就是能完成了那麼巨大的窩。

後來我想,人有時也跟螞蟻一樣,百層的摩天大樓,人站在旁邊還不是像隻螞蟻一樣,人還是完成了超過身體千萬倍大的建築物,原因無他,毅力能助人成就一切

每人每天捐一元
創世基金會是一個以照顧植物人為主的慈善機構,多數收入都是靠熱心人士的捐款,其中有一項捐款活動命名為「大家捐發票,救救植物人」。統一發票中獎機率很低,但集中在一起力量就很大。平均每張發票中獎的獎金約一元五角,每年捐二千萬張就能獲得獎金三千萬元

其實,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如果每人每天捐一塊錢,一年可有八十四億元收入,就可以做很多事。

有毅力的人可以成就偉業眾人同心合一也能成就大事,但是有毅力的人不多,能同心合一的團體也是少數,能不慨嘆嗎?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8:大體老師


2022-11-18 13:21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大體老師。 示意圖(ingimage)



老師是甚麼?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傳道、授業、解感並非人人能為,所以老師也不是人人能當的。但有一種老師是多數人都可以當的,那就是「大體老師」。

甚麼是大體老師?就是願意在離世時,將遺體捐給大學醫學院供學生解剖的人。捐贈整個遺體稱為大體捐贈,所以醫學院學生稱捐贈人為大體老師

遺體捐給醫學院
我和內人都已簽署遺體捐贈卡,將遺體捐給陽明大學的醫學院,將來學生們都要稱我及內人為大體老師,因為他們可以從我們的身體上學到很多東西。

解剖是醫學院學生進入醫學的第一步,對學生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古代醫生靠盗墓取得遺體,現代則多靠無名屍,捐贈的遺體少之又少。

醫學院學生如能有足夠的遺體供解剖,對人體結構的瞭解就更詳盡,將來診病水準能夠提升。所以捐贈遺體的功用並不止於醫學院學生解剖教學,而是造福人類的事。同時這也是人離開世界,最後一件造福人類的事。

想到自己的遺體躺在眾學生面前,供他們一刀一刀的劃開,以明究竟,可能都有難以承受的恐懼與不安,就連需要遺體解剖的醫學院學生,也很少願意做大體捐贈的。

但是這些恐懼與不安,主要是因為對遺體的錯誤認知而來。

臭皮囊像舊衣服
其實人的肉體只是用來裝生命的一個軀殼,人的生命是無形的是一口,裝在肉體裡面,無形的生命得以有形化。有一天這個無形的生命離開了肉體,體內因為沒有了生命,就不動了,道道地地的成為一個臭皮囊。這個臭皮囊因為不再裝生命,成了無用之物,必須加以處理。最通常的方法就是埋掉,稱為土葬,或是火化掉,稱為火葬

死後的遺體並非生命之所在,就如同要丟掉的舊衣服一樣,別人要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要怎麼剪怎麼劃,對我是毫無影響的。遺體供人解剖,如會感到恐懼不安,那麼遺體埋在土裡,讓眾多小蟲子咬成白骨一堆,或火化成灰,難道就不會恐懼不安了嗎?

想通了,對於大體捐贈非但不會排斥,而且會樂意成為一位大體老師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9:一定要結婚嗎?


2022-11-22 13:5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我鼓勵大家結婚,但我不鼓勵在結婚壓力下,為結婚而結婚。 示意圖(ingimage)



台灣的男性與女性人數差距不大,但是適婚的男人好像遠少於女性。環顧周遭的年輕朋友,能幹貌美的女性一大堆,可是像樣的男性卻很少。有時看到貌美能幹的女子,帶著一個不怎麼樣的男朋友,真是有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感覺。

女人年齡一天大似一天,結婚的壓力就遽增。

有個朋友三十五、六歲才嫁掉。嫁的丈夫性格、能力都有些庸俗,婚後生了三個小孩,家務、子女教育、家計生活都靠這位太太,丈夫還經常演出家庭暴力。朋友們都為她抱不平,也都認為這樣的婚姻,還不如單身來得好。

聖經上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意思就是說,人應該結婚成家,結婚是人生常態。

結婚是常態,但是不是人都一定要結婚呢?有沒有例外?如果沒有適當的對象,難道也要為結婚而結婚嗎?神造人,每人的恩賜不同,有人能將婚姻關係處理得很好,有人則不能,有人獨身怡然自得,有人則寂寞難耐。所以不必羡慕結婚,憂慮獨身。也不必畏懼婚姻,走上獨身之路。總要適得其好才為美。

適得其好就是好
怎樣才叫適得其好呢?

神造人,先造男人。造完男人後,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因此又造了女人。

男女結婚除了傳宗接代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互相幫助與扶持。如果我們選擇的結婚對象顯然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婚姻小則索然無味,大則痛苦一生。

不為結婚而結婚
歷史上許多偉人,他們終身未娶或未嫁,但成就非凡,造福人類。他們與自己的理想、使命及工作目標結了婚。這種婚姻也是意義非凡的。

我鼓勵大家結婚,但我不鼓勵在結婚壓力下,為結婚而結婚。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0:危險從不約定時間


2022-11-22 14:02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許多危險的到來,看似未約定時間,其實都有時間預告,問題是人們經常忽視這些預告,終於釀成災難。 示意圖(ingimage)



危險從不約定時間!」這是一家保險公司的促銷廣告用語,意指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所以大家都應該投保。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八月二十九日下午二時,中山高速公路豐原路段,南下砂石車失控,衝進北上車道,與五輛大小汽車撞成一團,四死五傷。

危險不會先通知你
因為我們無論如何小心駕駛,又怎麼會想到,對面的來車會越過安全護欄,衝向自己呢?危險確實是不跟我們約定時間的。

但仔細想又非如此。台灣砂石車,許多是司機買車獨力經營,為符合政府規定,則靠行登記,一如現在的靠行計程車。砂石車司機也就是老闆,為了多賺錢,多數超載,兩趟運三趟的量。車速要快,希望在同樣的時間裡可以多運幾次。

一位砂石車司機告訴我:「在超載又超速的情形下,煞車並不容易。」所以砂石車出車禍可以預見,而這種車禍算是與我們約定了時間的,隨時都會來。

可預防與不可預防
同年八月二十七日下午兩點三十分左右,高屏大橋橋墩斷裂,橋面長達一百公尺下陷,十六輛車墜落,二十二名乘客輕重傷。一位受傷駕駛說:「我天天都經過這座橋,怎知今日橋突然斷了。」

橋並不是突然斷了,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的世界河流會議及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的國際地下水補注研討會中,歐美學者專家實地勘查高屏大橋,發現橋墩嚴重裸露,斷言遲早會斷。並笑稱台灣人民真勇敢,這種橋還敢走。

忽略預告就有災難
天天走的橋並不是突然斷的,濫採砂石使得橋墩裸露,時間一到就斷了;暴飲暴食三餐不定的人,胃潰瘍就會來;經常酒後駕駛,車禍跟著來;婚姻不經營,離婚就不遠。

許多危險的到來看似未約定時間其實都有時間預告問題是人們經常忽視這些預告終於釀成災難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劇本,未完待續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667/web/ 

◆  彈性吃素救地球 這一餐吃最好
◆  資方抬頭 默默辭職輸加班保飯碗
◆  選舉萬靈丹? 抗中保台的大賣空
◆  習近平何不找張忠謀聊聊
◆  立委助理 表面風光 夾縫求生
◆  高虹安涉貪?豺狼當道 安問狐狸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劇本,未完待續
◆  年輕人不挺 綠營炒不熱選情
◆  氣候績效非常差 台灣只想漂綠?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劇本,未完待續


2022-11-15 05:38  聯合報/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需要有浪漫的情懷,以及負責任的態度,去實現夢想。圖/張俊哲



以下劇情與人名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

多年前,賦中與耶琳為大一同班同學。適巧在普化實驗課,抽中了同一組。由於要撰寫分組報告,彼此有較多的討論機會,因而產生了好感,談起了戀愛。在畢業前夕,賦中鼓起勇氣,想邀耶琳一同出國深造,同時踏上紅毯。沒想到在告白當天,耶琳沒有赴約;之後連賦中的電話與來信都不回。四年戀情,無疾而終。賦中帶著惆悵當兵、出國、拿到博士學位;耶琳則留在台灣,也完成了博士學位。化學,是他們分手後僅存的共同密語。透過搜尋引擎,他們能看到彼此在論文上的名字,間接揣測對方現況,聊表思念。然而告白日的沉默,依舊是個謎。

多年後,沒想到賦中與耶琳竟不約而同地應徵母系教職,也同時獲聘,由當年的同學變為同事。依慣例,新進教師須負責普化實驗;雖課名、教室依舊,不過當年的戀情已成回憶。某天,賦中對一位同學的報告品質頗有微辭,當眾直指連「」原子的英文都拼錯多次,忝為頂大學生。雖是愛之深,責之切,但已讓那位同學汗如雨下,顏面無光。同為授課老師的耶琳於心不忍,插了幾句圓場的話,但教室內的氣氛,已有點僵。

傍晚下課後,教室只剩賦中與耶琳,他們也終於吵開。

耶琳:「你有在乎那位同學的感受嗎?他已知錯,你還一直罵?」

賦中:「愛,不是溺愛!如果一直姑息這樣的水準,台灣的高教都沒望了!還有國際競爭力嗎?」

耶琳:「但你也要顧及同學的感受啊!被你這樣罵,他還會對化學有興趣?現今的受教方式和當年差很多!」

賦中:「當年?感受?妳有想過當年妳不告而別後,我心裡的感受嗎?妳有想過這十年來我心中的那根刺嗎?」

耶琳:「對不起,因我爸爸生重病,我放不下他,又不想拖累你,打斷你的留學夢,只好忍痛爽約,請你原諒…後來,聽說你要結婚了,更不忍心打擾。」

賦中:「結婚?難道妳不知道我最後取消喜宴,也退婚了!」

耶琳:「為什麼?」

賦中:「因為我放不下妳,我不能欺騙自己一輩子!」

耶琳:「那麼,你還有夢嗎?」

賦中:「有,就是要教導下一代不僅敦品,還要勵學;鼓勵他們不僅愛國,還要愛人!這個夢很重,但我願意扛!」

耶琳:「那…我能和你一起分擔這個夢想的重量嗎?」

故事,就先在這裡打住。我曾和幾位年輕人分享過上述的劇情,也曾幻想將其拍成偶像劇,藉以彰顯大學理念。然而,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劇情前半段尚可,但結尾太八股,恐影響收視率。他們的「劇評」點醒了我:其實我應引導、鼓勵大學生寫出專屬自己的人生劇本。這齣未完待續的劇本,就留待有志青年繼續寫,或抹掉重寫,在負責與浪漫的情懷中,添些愛國愛人的情節。
(註:和其他日子一樣,十一月十五日很重要。)











彈性吃素救地球 這一餐吃最好


2022-11-15 06:46  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



COP27氣候峰會正在埃及舉行,極端氣候隨時發威,誰都不可能成為局外人,汐止走山、宜蘭斷路明池300多人出不來,歷歷在目,里仁總經理李妙玲也成了氣候變遷災民,她提倡用吃改變世界,她指的吃是吃素食。

去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報告指出,每人每天只要吃一餐蔬食,就可以為地球減碳約2公斤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玠廷表示,報告顯示,彈性素食主義人口在2020年占全球人口42%,近幾年蔬食類產品成長強勁,顯示消費者對永續概念飲食的關注。

陳玠廷說,歐美英等國家人民吃彈性素,不是因為宗教,是社會議題的倡議,減碳或關心動物福利。台灣飲食消費價值觀也正在轉變,接受彈性素的人愈來愈多。

資深營養師王筱婷指出,許多人會覺得忙了一天,晚餐要吃牛、豬肉等犒賞自己,但又很晚吃,沒多久就躺平休息,油脂在胃內至少要2小時到6小時才能完整消化吸收,如果晚餐把肉類換成豆腐或奶和豆就容易消化,所以,晚餐吃素食對身體健康最好。

王筱婷指出,有的人固定早餐吃蔬食,很容易在午、晚餐產生報復性的大魚大肉,她建議一整天都吃蔬食,就不會要把肉吃回來的情況。












資方抬頭 默默辭職輸加班保飯碗


2022-11-15 06:46  聯合報/ 編譯/梁采蘩



今夏引起熱烈討論的「默默辭職」已經壽終正寢?商業內幕記者當初追蹤到最先啟發這股風潮的職員,6個月後回訪發現,他所處的職場氛圍已經轉變。部分同事被解雇,他擔心自己可能是下一個裁員對象,於是重新提起幹勁,每周埋頭工作50小時。他的故事帶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今年美國突然浮現的「職場怠速」可以回溯到商業內幕一篇專欄,作者是伊藤亞希。3月時她報導一位招聘人員賈斯汀。他慢慢減少上班時間,從每天爆肝工作10到12小時降低到每周40小時、30小時,卻沒承受什麼後果。該篇文章受到 TikTok 用戶傳頌,引發廣大共鳴。

在她最新的專欄文章,伊藤在6個月後再度找上賈斯汀,並發現氣氛已經轉變。他的部分同事被解雇,他擔心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自己可能是下一個裁員對象。伊藤寫道:「如今,默默辭職始祖賈斯汀又回到超越自我的狀態。現在他每周工作50個小時。」

賈斯汀的命運轉變意味著在美國,勞資地位再度向資方傾斜。現在老闆們能在工資等條件上堅守防線,並把每位員工都叫回辦公室上班。賈斯汀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選舉萬靈丹? 抗中保台的大賣空


2022-11-15 05:38  聯合報/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



電影《大賣空》演的是民國九十六至九十七 年(○七至○八年)全球金融海嘯。故事的主支線是次級房貸放款浮濫的後遺症陸續浮現。次級房貸市場違約率劇增,進而影響相關連結的金融商品之價值,引發股市大幅下跌,導致全球信用緊縮危機,造成「美國次級房貸釀災,全球埋單」的結果。

為什麼次貸風暴會一發不可收拾?因為華爾街那群人太過自負,認為只要透過財務工程學就能將風險數據化,跑跑電腦程式就能控管風險,完全忽略了他們深信的那套財務模型,最後仍敵不過全球總體經濟趨勢,過度樂觀,信用違約交換衍生的強大泡沫進而破裂,慘狀震撼席捲全球!

民進黨自執政以來也非常的自負,認為只要透過「抗中保台」文宣洗腦,根本不用跑電腦程式,就能稀釋民眾兩岸風險迷思,無視於國際外交政治上所信守「一中政策」的那套外交模型。造成「大賣空」的次級貸款,是指專門提供給信用評等不良、無法循正常管道(銀行)取得貸款的人,另一種融資的方式。民進黨在外交上在歐美地區並無邦交國,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跟聯合國一樣都遵守「一中政策」。因此蔡政府已知無法循正常管道(外交)取得政治認同,必須走類似次級房貸的途徑。

當年金融風暴發生之前,審核次級房貸的人並非銀行審貸主管,而是房貸經紀人。反觀近期蔡政府忙於送往迎來歐美各國議員,都非該國總統認可特派,也未攜帶該國總統私人信函,而是議員愛來就來,蔡政府雀躍不已,對於這些次級房貸持續放款,來者不拒。在美國,房貸經紀人並不需要證照即可擔任,找他們辦來的房貸,當下是值得慶幸,但卻埋下了災難性的禍根。若是將裴洛西的來訪看作是一項金融商品,我們已將海峽中線包裝併入擔保債權憑證給了中國大陸都不自知。

大賣空裡的種種戲碼,在烏俄戰爭中也出現將烏克蘭加盟北約次貸化,澤倫斯基天天在電視行銷,然而該次貸讓歐盟各國未獲其利,先受其害,歐盟各國已顯疲態。在「抗中保台」政治大秀中也明顯可見,明知自己跟許多國家無正式邦交,卻獲得各國議員陸續到訪,像似無法循正常管道取得貸款的人,卻獲得了次級貸款,其中有多少泡沫化的外交資產、有多少上不了檯面的交易、又帶來了多少台海危機與風險。

前些時候,美國國防部進行職務配置調整台灣事務劃歸中國事務副助理部長職權範圍。不啻是在傳遞「對台關係是對中關係的其中一部分」,北京可能會滿意,因為看起來就像「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而今九合一選舉白熱化,「抗中保台」這張次級房貸,又被拿來做為吸取選票的萬用靈丹。中共廿大之後德國總理因對外交上的次級房貸沒興趣,直接率領各大集團總裁赴北京拜訪習近平,東南亞各國領袖也群起效之。君不見我們外交上「抗中保台」的這紙次級房貸未必能引起風暴,但即將被收回,外交「大賣空」或許即將上映。













習近平何不找張忠謀聊聊


2022-11-15 05:38  聯合報/ 吳思鍾/西陵電子創辦人(台北市)



基於以下兩點理由,我建議習近平,利用APEC,找張忠謀聊聊。

我認為,習張會談如能成局,恐非拜登所樂見,美國正在推動晶片四方聯盟,要求台、日、韓利用晶片一起封殺中國,而台灣的態度至關重要。美國會擔心,習張會談不利美國晶片布局,可能設法阻撓,蔡英文會承受壓力。所以不宜高調,可以安排巧遇。兩岸工作,首重務實,不必拘泥會談形式。

茲將習張應會談的理由,分述於後。

其一,習張會談是兩岸知識分子開啟和平的對話,可以緩解台海危機。

古時兩軍對陣,敵前都不忘遣使溝通。今天台海兵凶戰危,沒有理由不談。

我認為,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以後,兩岸的隔絕,是大陸的失策,蔡英文從未口説台獨,兩岸卻漸行漸遠。蔡英文不認同九二共識,她的主張是什麼?大陸應該知道。即便是大陸認為蔡英文主張台獨,也得讓她親口説出,讓台灣人民選擇支持,準備打仗。或者選擇對她放棄。

總之,兩岸應展開對話,不能再迷迷糊糊的升高對峙,甚至開火。

我認為,習近平是對中華民族有使命感的知識分子。在大爭之世,對外能沉穩以對,對內行「反貪腐,依法治國」。蔡英文和台灣未來的領導人,都不應錯過與習對話的機會。

我敬重張忠謀,不僅是他為台灣建構了半導體的護國神山,其眼光和格局,遠非眼前台灣藍綠政治人物所能望其項背。

不戰,是兩岸領導人和知識分子追求的最高原則。我把習張會定調為「兩岸知識分子開啟和平的對話」,甚盼能成局。

其二,兩岸可以習張會為起點,消弭台海危機,展開政治對話。

我在大陸住了十三年,所見中國媒體,除了反對台獨,沒有看到羞辱台灣人民的言論。反之,我於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返台,晚上看電視,發現名嘴與政客,為了收視率,反中辱習,言論粗鄙淺薄,視中國為無物,看得我心驚膽跳,心想,台灣遲早會出事。

台灣的名嘴與政客,不知美國,又不懂中國,以為「倚美」可以「謀獨」,宣揚反中辱習言論;並且愚蠢的介入美國選舉,支持川普,打擊拜登;同時帶動台灣「倚美謀獨」的政治風向,迫使政府半推半就的配合。

到斐洛西訪台,大陸認為,連「廿大前,中國需要平靜」的面子也不給,台獨氣焰囂張,已難遏止,因此做好戰爭準備,導彈凌空,軍機戰艦無視海峽中線,戰火一觸即發。

可憐台灣人民的安全與幸福,竟繫於名嘴與政客之手。

眼前蔡英文應先求止謗,再求謀和,先要求名嘴與政客管好自己的嘴,不能假言論自由之名,把台海駡到兵凶戰危。

蔡英文要知道,台灣多數知識分子的兩岸主張:「堅持中華民國的存在,不接受大陸統治台灣,但也絕不同意台灣因獨立而捲入戰爭,更少有人願意為台獨而戰」。這就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蔡英文不能被倚美謀獨的政客和名嘴綁架。

台灣知識分子的兩岸主張,有其歷史原因,希望習近平能理解。

我期盼習張會成局,更希望蔡英文在九合一選舉之後,無論其結果如何,都應設法展開兩岸談判,做一個能和平解決台海危機的總統。不要沉醉於美日歐關愛的眼神,各國更關心的是台積電,台灣的前途,自己當家做主。

談判是一條漫長而艱困之路,但是,兩岸領導人和知識分子,對此責無旁貸












立委助理 表面風光 夾縫求生


2022-11-15 05:38  聯合報/ 陸裕麟/前國會助理(台中市)
周刊昨報導民眾黨新竹巿長候選人高虹安涉詐助理費。記者黃義書/攝影



近日某立委深陷詐領助理費與侵害助理勞動權益爭議,與其視其為選舉攻防,不妨趁此時好好檢視公費助理在委員辦公室的角色與勞動權益。委員辦公室制定各種光怪陸離內規的情況屢見不鮮,心態八九不離十是委員自認平時待助理不薄,包括無形的口頭訓勉或比較沒事時讓員工提早下班,價值應該都超過助理們上繳的公積金。

委員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氛圍常年存在台灣中小企業,包括輪流倒垃圾、掃廁所,利用下班或休假參與交際或團康等,這些莫名被歸類在人力銀行用語中的「其他主管交辦事項勞動行為,如沒規範在勞務契約中,就算不違法也有道德瑕疵,更不要說替委員家人處理家務,無非是情緒勒索讓助理做事。

不少初來乍到立法院的年輕助理,都經歷過薪水結構是底薪加加班費的給薪方式,法定加班費已經在面試談薪時被定額,都還沒上班怎麼知道會加多少班?難道每個月加班時數會一樣?這種作法可能會讓委員、助理都身陷詐領爭議。

過去不少高舉勞動權益旗幟的立委,連自家助理的勞權都刻意忽視,還時常一口氣違反好幾項。諸如要國會助理常態去地方服務處支援黨內初選活動,但通勤費用無從核銷,如果太晚回到台北沒捷運搭還要自己負擔計程車費用,如此算不算另類「上繳」?都是苛待助理,只是沒有大家先繳公積金支出通勤費用,要助理直接吞下去。

當初國會辦公室的助理在國會面試、任用,就算要擴大解釋支援選區選舉活動是工作的一環,也應該撥用合理的差旅費用。競選活動結束後,凌晨兩三點還在寫質詢稿是日常,幾小時後還要替甲級動員的委員去議場卡位;超時工作工資用紅包饋贈的形式交付助理,換算工時遠不足額,曲解成助理受委員恩澤感動自願加班幫忙,都曾在立委辦公室真實上演。

目前的選戰,仍有委員將自身的公費助理「借將」到縣市長候選人的競選總部,如此有沒有適法性問題?相當有爭議。

事實上,不同委員辦公室的助理多少都有受過不平等待遇,跑過立院的記者前輩們多少也都知悉,但大家都是出外打工,縱有打抱不平之心也難以激起漣漪,大家就這樣和稀泥一日復一日

立委助理表面風光,多數忙得暈頭轉向,怎麼會寫得出高品質法案、質詢稿?立委如連辦公室都管理不好,恣意侵害助理勞動權,如何期待為全民把關預算,監督政府?













高虹安涉貪?豺狼當道 安問狐狸


2022-11-15 05:38  聯合報/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暨立委高虹安。記者黃義書/攝影



特定媒體披露吹哨者提供連續十一個月、共十三頁的薪資內帳明細,揭露十七名高虹安立委前後任助理每月向立法院申報、請領的「表定薪資(表帳)、加班費」,與辦公室發給助理的「實際薪資」存有落差,稱十一個月詐領的金額超過六十萬元云云。筆者以為容有疑義,試申述之。

高虹安這樣算詐領貪汙犯?最高法院刑事判決一○三年度台上字第七九四號:「背信罪為結果犯,以致生本人財產之損害為要件,此損害固應從經濟上角度為評價本人財產是否減少或未能增加,惟仍應遵循民商法上之規範,以免逾越刑法之謙抑性。」

即便所謂吹哨者與側翼言之鑿鑿,然立院助理適用勞基法,乃公知事實,依照前開最高法院裁判意旨,要釐清高虹安與受僱人員的分歧,自不能無限上綱,直接跳到刑法與貪瀆,要視民商法與勞動法,是如何判斷繳回與扣款之方式。

勞動基準法第廿二條第二項:「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但法令另有規定或勞雇雙方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台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判決一○一年度簡字第一八七號》:「…所謂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如勞雇雙方對於約定之內容仍有爭執,自非雇主單方面所能認定,即應循司法途徑解決,不得逕自扣發工資,否則即難謂未違反勞動基準法第廿二條第二項所欲規範之意旨…」。

依照前開勞基法規定,勞雇另有約定時,則工資無須全額直接給付勞工,今坊間認為扣薪即貪瀆,恐嫌速斷,此其一;且依上開裁判意旨,若吹哨者有疑義,認為高女扣薪違法,則雙方有不合意時,勞方應訴諸司法,雇主應停止扣薪,今無勞資爭議,僅特定媒體放話,非法治國家所應為,此其二;立院發放薪資,全體委員,包含指控高女的同仁,是否無公積金或者回捐之情事?若單純只「辦白不辦綠」,豈非司法大小眼?此其三。凡此三者,皆為高虹安公積金不能一口咬定,屬於貪瀆之因。

以史為結:漢順帝選八位大臣,考察吏治。前七位年高德劭,只有名臣張良後人張綱,年紀輕官位低。七人查顯貴,都被靠山保下。可是張綱領命後,卻把車輪卸下,出發處給埋了。千古名言:「豺狼當道安問狐狸!」張綱回家起草奏章,彈劾大將軍梁冀!今柯建銘雖對民進黨有赫赫戰功,但關說司法,民眾記憶猶新;且新竹球場稱耗資十二億,瑕疵廣為人知,傷球員的人,損市民的心,若官商繼續沆瀣一氣,何能撥亂反正?我們要問:「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年輕人不挺 綠營炒不熱選情


2022-11-15 05:38  聯合報/ 郭振鶴/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中)日前在新北同時為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右)與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左)拉抬選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選情低迷,各項民調顯示可能遭受重挫。民進黨炒熱選情是高手,這次選情為什麼冷颼颼?原因眾多,執政績效不彰、提名人選不當、防疫爭議不休、抑制通膨不力、應對問題不妥、兩岸關係不佳都是原因,失去年輕選民的熱情支持也是重要原因,近期一些民調顯示綠營的年輕人支持度暴跌。

最凸顯的因素是,蔡英文兼民進黨主席,為貫徹其權力意志,不惜和社會主流民意對抗,比如在台大認定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碩士論文抄襲並撤銷學位後,仍下令全黨公職力挺林智堅清白,讓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人心感不平,對其道德標準與判斷能力打上很大的問號。而在民進黨全面執政之後,年輕人的處境更慘澹,前景更迷茫,也是不爭的事實。

蔡英文流失年輕人選票,年輕人不挺民進黨的原因:一、蔡英文發聲力挺林智堅論文,人民與年輕選民充滿疑問。二、年輕人就業環境差求職被詐騙今年比比皆是,很多更是黑數沒被揭發,外送人員有十萬,表示就業環境非常不好,許多人轉去做外送人員。三、年輕人多居貧窮線以下,基本民生問題沒照顧好又編一堆預算做前瞻計畫。通膨高,薪資低,實質薪資被高物價吃掉,請問高官有人出來解決?

蔡英文連任總統的八一七萬選票,年輕選票恐怕至少流失一半,因為年輕人生活不易,加上科技與手機的發展,年輕人愈來愈不被競選口號欺騙。












氣候績效非常差 台灣只想漂綠?


2022-11-15 05:38  聯合報/ 謝英士、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副秘書長(台北市)
「德國看守」等非政府組織在COP27公布最新年度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位列第57名。圖/取自CCPI報告



十四日德國看守、新氣候研究所與國際氣候行動網絡等團體,於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大會(COP27)會場,共同發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全球氣候績效指標CCPI),再度引起重視。

在評比的五十九個國家中,台灣排名倒數第七;由於前三名從缺,從第四名開始排序,台灣忝列為第五十七名,遠低於本次被稱為漂綠的氣候大會主辦國,第廿名的埃及,屬於氣候績效「非常差」的「紅牌國家」。

CCPI 是少數納入台灣的跨國氣候評比,涵蓋全球超過九成的碳排,具有一定影響力。其評分包含溫室氣體排放(四十%)、再生能源發展(廿%)、能源使用(廿%)等三大項,八成為客觀數據,剩下氣候政策(廿%)則依據專家意見評分。

本次台灣評比排序,在客觀數據部分介於第五十四至五十八名,僅有專家意見評分躍升為第四十二名,可見專家已經如實反映並肯定國發會三月所提出之淨零路徑規畫,但台灣整體的能源結構與效率等客觀數據,仍讓台灣賠上敬陪末座的劣名。

在 CCPI 的評比中,台灣排名一直無法前進的原因,是因為拿不出減碳實績也沒有逐步消除化石燃料雄心;對照 CCPI 訴求達成《巴黎協定》控制增溫攝氏二度,全再生能源所設定之「高標準」評分情境,相形見絀。

在可預見的數年內,台灣仍將維持 CCPI 超差排名,但或許政府不用急於撇清、辯護,反而應該積極思考:在國發會提出淨零路徑以及十二項戰略後,能否以清晰、透明且可理解的方式,強化實踐與問責原則,避免「空洞化」,才是因應 CCPI 排名落後的正確態度與方法。

本次埃及 COP27 氣候大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已嚴厲批評國家與企業的淨零承諾模糊,有輕重不一漏洞,足以讓化石燃料藏身其中,呼籲大型企業從自願性淨零承諾,轉向為受國家監管;「非國家實體淨零排放承諾高級別專家組」反漂綠報告更直指強化可問責性,政府作用是實現氣候承諾重要手段

簡言之,在各項淨零政策推動之際,不能只依賴自願性的脆弱承諾,而是要根據實際減碳目標,透過法律與法治,納入監管,並據以執行,以防口惠而實不至,坐實漂綠的指控。

台灣淨零路徑純粹是政府的施政宣示,沒有外部監督性與可究責性,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的中期目標也模糊不清,無法明確和詳細說明需要採取哪些措施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也無法處理面對半導體業、高耗能產業的高排碳問題。甚至對於自然碳匯增匯制度以及公正轉型,也毫無具體作為,頗令人擔憂。

CCPI 是一面照妖鏡,客觀量化數據足以讓政府政策中的美麗詞藻失去光彩。在國際推動淨零浪潮之下,時間顯然並不是站在台灣這邊,從民國一三九年(二○五○)淨零角度來看,也許,將眼光放到更迫切的民國一一九年(二○三○)的規畫,更是當務之急


楊志良/民主獨裁者的下場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民主獨裁者的下場
◆  葉銀華/明年經濟的三大難題






楊志良/民主獨裁者的下場


2022-11-15 06:46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退休教授、前衛生署長)



歷史上不少以民主選舉方式獲得權力的當權者,在奪權後,逃不掉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必然絕對腐化的下場。

墨索里尼奪權後,師法希特勒,以法西斯獨裁治國導致聯軍攻入義大利。德國納粹救不了他,在朱利諾村被反抗軍槍斃,他及情婦被倒吊示眾。

希特勒也是民選的德國總理,德國青年幾乎全員效忠希特勒的獨裁,導致七百萬德國人死亡,歐戰被殺戮的軍人一千八百萬、民眾三千萬。有鑑於墨索里尼死亡後的慘狀,為避免自己屍骨同樣受辱,希特勒躲在地下碉堡,舉槍自盡,並下令屬下焚屍,讓自己屍骨無存。

韓國也算是民主國家,定期選舉總統,政黨輪流執政,但領導人掌權後多師心自用淪為獨裁貪腐李承晚流放美國、朴正熙被自己人暗殺、崔圭夏遭政變下台、盧武鉉跳崖、李明博官司受審、朴槿惠坐牢,簡直沒有一個有好結果。與其說是青瓦台的詛咒,不如說是民主獨裁者下場

台灣呢?本人三度進政府任職,第一次任經建會全職顧問,規劃全民健保,只是「客卿」;民國八十八-八十九年(一九九九至二○○○年)任衛生署政務副署長,詹署長自視甚高,個人係被盛情邀請,當然是一介不取。最後擔任署長時,衛生署(今衛福部)下機構眾多,經費龐大,署長掌握相當的權與錢,但我早與長官有約定,所以任職期間,從總統至行政院副院長,從未交代一個人事及經費運用。馬總統任內,凡發生重大公安,院長或部長必然下台;部長理念不能推動或立委不挺,就掛冠而去,如王清峰部長

反觀今日官員,腐化無能眷戀職位醜態令人震驚。如吳子嘉、館長、朱學恆,對政府腐敗實在看不下去,多次公開辱罵陳時中的防疫作為,比貪汙還要害命。但陳時中竟然不敢提告,因為上法院就必須辯論,陳時中的作為不堪聞問,真不知如何答辯起。

陳水扁公開宣稱,陳時中是踏著一萬名新冠屍體拾級而上,竟敢往台北市去競選,綠營也都不吭氣。他為何如此?因為有蔡英文、蘇貞昌等人相挺。蔡英文說了許多謊言,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所以今天的承諾,明天一定反其是。

民進黨吃銅吃鐵,全部公營事業加上增設數個黑機關,五百個以上的高薪政務官位,還是不夠讓一四五○人人有官做,所以沒收水利會抗中保台青年反共救國團,也是必然。

綠營要這次九合一競選者簽不投降承諾書,真是大笑話,應該是蔡英文及之下的支持者,簽署與台灣共存亡絕不落跑承諾書才是。蔡政府及民進黨如此天怒人怨,為何仍有一批人跟隨?一方面是用權及錢百姓及子孫的血汗錢洗腦全民,另外就是有一批人真信了,若此時承認真相,他的信仰體系就崩潰了,人生意義就崩滅了,是最可憐又可悲之人。

蔡英文如此謊言連篇凌辱人民視萬民為草芥嚴重分裂台灣社會有利老共侵台根本是促統滅台



黃齊元/民主的政治 獨裁的經濟

◆  黃齊元/民主的政治 獨裁的經濟

◆  盧希鵬/溝通的重點 在對方聽進什麼






黃齊元/民主的政治 獨裁的經濟


2022-11-15 05:47  聯合報/ 黃齊元/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



中國大陸廿大結束,習近平順利連任,取得前所未有的權力,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將被以習為首七人小組控制。這是全世界最令人畏懼的獨裁政權,僅次於俄羅斯普亭。

在地緣政治角力下,全世界正快速分解為兩大陣營,「一個地球兩種制度」。美國已牢牢抓住西方世界 G7 國家,中國也不甘示弱,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有許多盟友。

然而,自由民主普世價值,在經濟世界裡,卻完全反其道而行。在美國主導去全球化趨勢下,專注半導體供應鏈調「去中化」,又演變成「去台化」。此外,美國也限制其他國家如南韓和荷蘭出售晶片或設備給中國。

這原是兩頭大熊之間的競爭,但現在把全世界都拖下水,要大家選邊站。美國只是從供給面的角度,沒有考慮需求面,中國占全球百分之四十以上半導體市場所有產業鏈都會受到影響。台灣自認不可被取代,但人才會持續流向美國。

美國過去崇尚「自由貿易」,這也是 WTO 精神,現在基於自身利益考量,國安第一、效率尚在其次,形成一個不完美的世界,各國重複投資資源浪費成本上升帶動通膨

過去有一個名詞「國家資本主義」,即由政府來主導產業政策。美國以往重視市場經濟,但近年也和中國一樣,基於國家利益和競爭力,政府扮演極重要角色,不僅輔助企業甚至主導市場遊戲規則形成超級霸權

美國現在做的事情,已超越國家的範疇,擴張到全世界,可說是「全球科技民族主義」,也就是全世界一切要照美國老大的規則。也無怪乎習近平堅持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他連任後第一位接見的外國領導人,是同為共產主義越南總書記阮富仲

台灣已無力拒絕美國的要求。十二月上旬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將帶領公司高層及政府官員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參加首部設備到廠典禮,美國總統拜登也受邀。由於台積電股東、市場、技術大部分來自美國,拜登政府加強管制可以預期。

美國主導的不只是半導體,還有能源。俄烏戰爭,俄國對歐盟國家斷氣,美國卻大發災難財。西方國家對原油價格設限,但沒想到油國組織 OPEC+宣布減產,與美國唱反調,這是原油生產國之間的角力,顛覆遊戲規則

在金融領域,全世界亦隨美國起舞。美元年初至今漲幅逾百分之十五,基於市場對戰爭、經濟的擔憂,資金逃向美元,在地緣政治博弈中,支撐美國底氣,但對全球各國經濟不一定是正面影響。

全世界各國已有所覺悟,不願完全被美國牽著走。德國總理蕭茲近期率領福斯、西門子等企業訪中,跨出「戰略自主」第一步,不願過度依賴中國,也不想與中國脫鉤,希望互利雙贏。

美國正在修改對中政策,表面上從「競爭、合作對抗」,轉為布林肯所說的「投資結盟競爭」,把「對抗」拿掉。但美國制裁手段越來越狠,中國也理解這只是話術本質仍是「抗中」,因此習近平全力發展科技自主大幅開放市場

即使聯盟夥伴南韓、德國,對美國要求也並未照單全收,新加坡、越南更左右逢源。台灣應思考「」中(間)路線,結交盟友,但千萬不要喪失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