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超前部署拚經濟內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125/web/

◆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的大哉問:母國怎可拋棄他們?
◆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疫情直追義大利
◆  經濟日報社論/超前部署拚經濟內閣






經濟日報社論/超前部署拚經濟內閣


2020-03-22 23:2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蔡總統的第二任任期將在兩個多月後展開,在近期新冠肺炎新聞正熱之下,外界都將關注焦點放在防疫,國內對疫情控管表現在水準之上,政府施政的眼光也逐步擴及疫情以外的事務上。蔡總統第二任的人事布局影響深遠,必須在520前經過縝密的考慮與評估,人事對了,才能讓蔡總統的新任期做出超越首任任期的成績單,下一個四年的執政團隊既是衝刺團隊,也必須是驗收團隊

回顧蔡總統首任任期,在出口、台股等數據上表現不錯,蔡總統也多次拿這幾張成績單來佐證拚經濟有成,但如果再看經濟成長率、實質薪資所得等指標,蔡總統的成績單並沒有明顯優於過去幾任總統,且如果沒有近兩年美中貿易戰轉投資轉單效應,蔡總統的第一任經濟成績單其實並沒有她宣傳的那麼好。產業界與國人普遍關心的產業升級、低薪環境、青年就業等,在過去四年並沒有顯著改善,這也代表蔡總統要在最後一任任期中完成她對國人承諾的拚經濟成績單,還有一段艱苦的路要走。

美中貿易戰讓去年台灣出現近20年來最大的投資潮,原本這是蔡總統第二任起步的一大助力,但新冠肺炎爆發並演變成全球大流行,除了生產端受影響,更令人擔心的是消費端幾乎全面緊縮,且不同於17年前的SARS疫情在半年內即消失,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長期存在,在疫苗與特效藥問世前,全球經濟都將拉長受創期。近日包括美股在內的多個股市從牛市墜入熊市,預告苦日子正在前頭。

新冠肺炎的黑天鵝殺出攔路,蔡總統第二任任期的挑戰會比首任時更大,執政團隊的布局更顯重要,除了要帶領台灣走出新冠肺炎的陰影,更要超前布局,搶在疫情結束前站上有利的位置。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企業重新構思生產基地,台灣雖然已經贏得不少台商回流與外商來台投資,但如何落實這些投資計畫並進一步擴大,蔡政府必須加速進行,不能因疫情而延誤。

要讓這股投資風潮成為帶動台灣產業升級與薪資成長,關鍵在我國的軟硬體設施能否跟上與相關法令能否鬆綁與調整。

舉例來說,今年因為新冠肺炎因素,用電需求成長將停滯甚至轉為衰退,加上國際能源價格大跌,我國電價上漲與供電的壓力大減,政府必須掌握這時機重新檢視能源政策是否妥適與齊備,在肺炎疫情結束後若出現大投資潮,供電準備是否足以應付;疫情雖然重創旅遊業,桃園機場的負荷量大減,但政府反而要利用此時機加速興建桃機第三航廈,以爭取旅運復甦後的商機。

在當前新冠肺炎的陰霾下,政府必須前瞻推動經濟建設,不能只重視當前的紓困,要在有限的資源中分配預算,設想疫情結束後我們能夠擁有多少資源重新出發。要做這些變革,除了總統的高度,還要有閣揆的帶領,以及跨部會團隊的合作。過去四年,蔡政府的財經團隊橫向聯繫不佳,國發會也欠缺帶領國家財經總路線的角色,在蔡總統的第二任任期開始前必須重新檢視人事布局,在520前就要讓團隊就緒。

蔡總統以高票連任,選民除了肯定蔡總統首任表現,更大一部分是寄望她在第二任做出成績。蔡總統首任任期拚經濟的表現差強人意,還可解釋為諸多政策在四年內難看到成績,但國人今天繼續託付蔡總統重任,自是要在她八年任期結束前看到拚經濟的實質成績單。當前抗疫優先的氛圍下,財經部會多將目光放在做口罩、救產業與穩股市等議題上,對抗疫情當然重要,但我們更需要蔡總統超前部署第二任任期的拚經濟團隊。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疫情直追義大利


2020-03-22 23:57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華盛頓郵報指出,疫情造成的美國經濟惡化比預期還快。(歐新社)


不知不覺中,疫情的發展出現了東西方錯身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是,美國單單廿一日一天即新增六,五二六例,使確診數達到二萬六千多。如今,美國感染者已超過西班牙、德國和伊朗,成為中國境外僅次於義大利的最多確診國家。

當中國的新冠肺炎如火如荼時,美國有點幸災樂禍,以為病毒不會飄洋過海。當歐陸疫情著火時,美國仍然隔岸觀火,以為美洲仍是淨土。直到華爾街股市接連暴跌,聯準會一再降息都無法挽回頹勢,川普才開始採取因應措施,但已為時太遲。

川普為了擔心疫情影響其連任,還趁機和中國大打口水戰,故意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想藉此卸責。事實上,北京早在一月間就把武漢疫情的訊息告訴白宮,但川普卻漠視了身旁公衛專家的警告,遲遲未採取相應措施。不僅如此,美國一些州政府的作為都比川普積極,已有四個州宣布州內的居家令,數十州宣布學校停課,聯邦政府的動作卻完全慢三拍。

數日前,美國提出的防疫戰略叫「曲線抗疫」,聲稱要減緩病毒散播的速度,以壓低染病者增加之曲線,確保醫療系統不被壓垮。戰略是對的,但因未能拿出相應有效的防堵作為,檢測量不足,許多年輕人仍在開趴玩樂,根本不把疫情當一回事。也因此,短短四天,美國境內確診人數便暴增了兩倍半。這是個跳崖式的曲線,毫不平緩。

美國疫情會直追義大利,便不令人意外。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的大哉問:母國怎可拋棄他們?


2020-03-22 23:5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球疫情東西反轉,歐美大爆發,許多旅外國人,尤其是留學生搶著回台避疫,造成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暴增,學者預估最嚴重可能增加到五百人。留學生返台潮也在網路上引發撻伐,擔心導致防疫破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溫馨喊話,希望民眾不要仇視留學生,他們在國外有危險時,唯一想到的是母國,「母國怎麼可以拋棄他們呢?」

當留學國疫情燃燒、學校關閉,甚至封城封國時,隻身在外的留學生不但必須面對染疫的高風險,也很容易面臨生活與防疫物資匱乏、醫療與社會保障不足,乃至社交文化防疫觀念衝突等問題如果遭遇防疫政策與醫療服務的差別待遇,或面對種族歧視偏見,更可能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因此,留學生急著回台避災既是人性之常,也是理性選擇。
而母國能夠提供庇護,既是國家責任,也是第一波防疫有成、台灣尚屬安全之境的驕傲。

當歐美淪為重災區時,上萬留學生逃回台灣而遭批評增加防疫壓力,陳時中慨言,「母國怎麼可以拋棄他們呢?」然而,當武漢疫情水深火熱時,千名台胞迫切想要返台,卻被以防疫量能不足拒於門外;經過兩次波折的專機接返後,仍有幾百位台胞滯困武漢,政府甚至將他們註記為黑名單令航空公司拒載試問,母國為何能拋棄他們

隨著全球疫情快速蔓延,越來越多國家無預警關閉邊境或實施旅行限制,包括國際航班停飛,不僅使跨國交通變得困難,各國政府對旅外公民提供協助的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有些國家已緊急撤僑或召回海外國人

例如,美國和澳洲政府最近都緊急呼籲海外公民盡速回國,更提醒不打算回國者就地避疫,並要有不靠本國政府協助的準備。德國政府則對滯留海外的國民展開大規模撤僑行動,連續數日每天徵用幾十架民航班機飛往世界各地帶回國民。

德國外長說,「政府將盡可能努力幫助在國外並有返國問題的民眾」。這項耗資五千萬歐元的撤僑行動,還以冷戰時期突破蘇聯對西柏林封鎖的空運計畫空中橋梁為名,別具意義在最艱難的時刻,沒有一個德國人需要擔心會被母國拋棄

最近不但台灣留學生出現回台潮,中國大陸的留學生更急著「組團」回國,同樣也遭到中國網民的批評,說「國家有難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兩岸政府的因應態度大同小異:北京建議留學生如非十分必要應暫停回國,減少長途旅行導致的感染風險;在台灣,陳時中則呼籲民眾不要責備回台的留學生,但疾管署長也表示長途搭機未必安全,希望留學生盡可能留在當地。

然而,各國的防疫政策和醫療保障不同,留學生的染疫風險與去留抉擇,也有不同。在疫情失控、醫療崩潰,或佛系防疫、物競天擇的國度,當然先走為上;強要留學生留在當地,無異於被母國拋棄,自生自滅。

若是在疫情防控妥當、醫療完善的國家,個人防疫和區隔保護也可以做得很好,留學生就不一定要冒長途搭機的風險搶著回國;但母國也應盡力提供必要指引,以及最大的關懷與支持。像留學生普遍苦於口罩等防疫物資短缺,政府打算每周供應美國十萬片口罩,卻禁止心焦的家長把自己每周三片口罩寄給海外子女,這是怎樣的母國政府

看到武漢專機走下緊裹防護衣的台胞,看到桃園機場穿著全身防護衣廿二小時不敢脫卸的留學生,都令人不捨。武漢台胞和台灣留學生都渴望擁抱母國,母國政府卻態度嚴慈有如天壤;而孤身奮鬥的留學生想獲一片口罩的支持,母國政府卻連如何關懷也要慢慢「想想」。

母國怎麼可以拋棄他們呢在全球疫情嚴峻的當下,陳時中的確拋出了一個大哉問

聯合筆記/我們的封城應變計畫在哪裡?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125/web/

◆  海水退去 看見川普
◆  第二波疫情來襲 回溯檢測揪患者
◆  歧視醫護孩子 實在沒有道理!
◆  疫情肆虐下…美台聯合聲明的眉角
◆  聯合筆記/我們的封城應變計畫在哪裡?
◆  自主學習契機 留心數位落差
◆  罷韓連署「超前部署」破壞法治
◆  漫畫/聘金收不收?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我們的封城應變計畫在哪裡?


2020-03-23 00:01 聯合報 /   郭崇倫
疫情延燒,賣場出現搶購人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對於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禁止中小學生與教職員出國有違憲之虞,在野黨呼籲總統要頒布緊急命令,不過總統府連續兩天聲明,目前尚無宣布緊急命令的計畫;媒體詢問時,指揮官陳時中則回答,現在還沒有考慮要發布緊急命令的問題。

台灣是否已到了發布緊急命令的時刻?以陳時中衛福部長的位階,這其實不是他能夠回答的職權,按照憲法增修條文規定,這是總統、行政院與立法院的職權,而且要處理的危機已經不只限制人民出國,而是更大的問題。

台灣目前防疫重點在境外移入,這幾天回國的台灣人預計超過一萬五千人,我們目前採取的居家檢疫,會讓與他們一起居住的家人暴露在感染的風險,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推估,至少會有五十例確診案例,散布在社區內

反觀大陸採取的是徵用旅館,集中檢疫,集中隔離,隔離人員費用需要自理,類似我們對武漢回來台胞的方式,這樣才能有效減少感染風險,但是這需要全面動員資源人手來因應,這就牽涉到緊急命令的發布

陳時中表示,除非出現大量社區群聚,目前並沒有全面停班停課的規畫,但如果走到這一步,是否嚴重到必須封城?這不是大陸武漢市的封城,而是像舊金山或紐約市般的禁足令(lock down),學校全面停課,政府強制關閉餐廳、百貨公司與所有公共場所,目前歐陸國家,如法國與捷克已經普遍採取此措施。

雖然各國措施有差異,但是我們必須從嚴考慮,以倫敦封城的應變計畫為例,預備動用兩萬軍人,封鎖路口,以及戒護超市與藥局,每戶只准許一人外出購買食物,屆時限制人民自由與權利遠超過出國,我們有沒有規畫?

台灣還沒有政府的強力管制,市面經濟商業活動勉強維持,如果管制開始,屆時經濟的衝擊將難以估計,不僅僅是經濟蕭條,而是進入經濟冰河期。目前數字沒有跟上,我們還不知道受創的程度,但是世界經濟全垮,大陸經濟一、二月併計,投資降低廿四%,消費降低廿%美國第二季經濟萎縮將達十五至廿%,全球市場都沒有了,依賴外貿的台灣要出口給誰?

美國籌了一兆美元緊急資金,英國決定動用特別預算,支付八成工資給被迫失業的人,反觀台灣政府目前只籌了一千億台幣預算,杯水車薪,試問究竟要如何協助中小企業,提供過渡貸款?要如何因應大量失業潮?

反對者認為,緊急命令會引發民眾恐慌,但是政府沒有應變計畫,才真正會讓人緊張,其實恐慌老早已經開始了,不然為何各超市大家開始搶購民生物資?

蘇貞昌不擔任疫情中心一級開設的指揮官,蔡英文不急著發布緊急命令,並不是自制、能夠抗拒權力的誘惑,相反的,他們是躲在陳時中的光環後面,對應變計畫瞻前顧後,不願意直接負起政治責任

以民進黨的多數,加上大眾對疫情的恐懼,只要發布緊急命令,立法院一定會追認同意的,真正應該問的問題是,緊急命令後面有沒有整套的應變計畫,這才是讓人擔心的。









海水退去 看見川普


2020-03-23 00:12 聯合報 /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21日在白宮記者會上,再次批評中國大陸隱匿疫情,連累美國。 (美聯社)


新冠肺炎持續蔓延各地,全球幾乎無一倖免,義大利和西班牙是繼大陸之後的重災區,而原先非常有自信的美國,疫情亦急速上升,卻遲遲不見川普政府有效的防疫作為,甚至惱羞成怒下,在記者會上斥責記者的提問。事實上,全世界原本是可以避免這次的疫情災難。

傳染病伴隨人類的歷史前進,不曾消失過。廿世紀後的公衛專家們,更加注意相關疫情的發展,無奈,甚少能引起政治人物未雨綢繆的注意。二○一七年聯合國秘書處項下的全球健康危機工作小組,提出人類隨時都有遭受病毒感染的示警。隔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全球健康危機監控委員會,主旨在於針對人類健康有重大危害的疫情,或緊急事件,向決策者提出加強預防及反應的建議措施。

該委員會複審二○○九年H1N1,和之後伊波拉病毒的大流行,在二○一九的年度報告中提出,上述大流行的原因,在於有關的建議事項被忽略,更指出散播快速呼吸道病原體的疾病隨時會發生,將奪去無數的生命,影響世界百分之五的經濟成長,全球陷入恐慌,然而,各國都尚未做好準備。該報告表示,依世界現有的技術和能力,人類絕對可以自救,但是需要領導力、執行力和行動力,所以列出各國領導者可採行的七項行動建議。不幸的是,該委員會的報告被主要國家當作馬耳東風。

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近來紛紛報導,早在年初美國情報單位即提出新冠肺炎對美國影響的警告,甚至也做過代號「紅色疫情」的模擬演習,發現美國無足夠的經費、設備和人員以因應,亦缺乏中央與地方有效的協調機制。更糟的是,川普關心電子菸的上市更勝於疫情的發展,國會亦無人將疫情當一回事,造成美國將成為重災區的後果。

海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是股神巴菲特的名言之一,亦即,真正事情來了,才知道誰有實力解決。川普在新冠肺炎的處理上過於自信,輕忽事態的發展,自恃美國的強大,貶抑專家的建言,使美國得付出相當代價。我國可說是這次疫情全球的模範生,值得嘉許,但是隨著第二、第三波疫情的襲擊,我們必須記取川普自大的教訓,才能守護好家園,協助國際抗疫。









第二波疫情來襲 回溯檢測揪患者


2020-03-23 00:38 聯合報 /   孔令信/中華生死學會理事長(台北市
最近歐美疫情大爆發,不少旅外國人與留學生急著返台,未來一月會是防疫重大考驗時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第二波新冠疫情對抗戰,確診案例接連大爆發,這樣快速上升案例,的確讓人擔心。隨著境外移入個案大增,且旅遊史涵蓋許多國家,明白地顯示新冠病毒已全球大流行了!
國際型新冠病毒在歐美得到大爆發的沃土,傳播模式比在中國更快速,因此儘管各國紛紛效法武漢進行封城,甚至封國,如義大利從九日封國迄今,死亡率高得嚇人,成效還得再觀察。美國與歐盟也都祭起卅天禁令,呼籲各國人民不要出門,不要集會……

封城鎖國最主要目的,是清理境內所有可能出現病例,問題是關起門來打病毒,就是要避免造成社區感染。義大利封國迄今仍無法滅火主因,就是境內早已是社區感染,甚至交叉感染了;南韓則是新天地教會的集會感染,不過,他們也封城,由於緊急清查新天地教友,逐一檢測,縮小社區感染範圍,讓疫情有逐漸緩和下來的趨勢。兩相對照,在疫情管理中,封城鎖國後,依然會有社區感染出現,如何適時管控確診案例接觸者與圈定隔離範圍,不讓病毒流竄,才有可能讓社區感染風險降至最低。

值得關注的本土案例,一位就是案一百與案一三四兩位,沒有出國史,感染源不明;還有案九十四女性返國與案八十三法籍人士,入境時都沒有症狀,在社區居停四天,接觸者還待圈定,以加強檢測與適時防堵。

無論如何,目前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是明確的,還可以掌握。問題是從二月底陸續回國的國外旅遊與工作出差或遊學、留學等國人,由於這波新冠病毒的傳染模式已有變化,無症狀的帶原者更多,同樣也應立即回溯檢測,查得愈清楚,就更能避免不必要的社區感染。也可由疫情指揮中心出面呼籲,從二月底陸續回國同胞主動檢測,並提供在國外旅遊史,幫助進行疫情管理。

十九日起我國已限制外籍人士入境,未來一個月會是防疫第二波重大考驗時期,還是得靠全國上下同心合力,共同對抗這個狡詐的新冠病毒攻勢!











歧視醫護孩子 實在沒有道理!


2020-03-23 00:27 聯合報 /   林軺/退休教師(台北市)
防疫醫護人員卸下裝備,臉上還會留下「美麗的勒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接連傳出護理師的孩子被當病毒而遭霸凌,有家長甚且連署要求這些孩子不要到校上課,讓醫護人員百般無奈

我的兒子在台北的教學醫院服務,農曆新年難得第一次大年初一沒有值班,卻因新冠疫情出現而被召回醫院。這兩個月來的周末假日除值班外,只回家吃過兩次晚餐就匆匆離開,其餘大都在自己租賃套房內「自主管理」,為的是怕把自己的風險帶回來威脅我和妻子兩人。

上周六他又傳LINE說:「先不回家喔,到月底看看,因為最近會有很多回國的人跑醫院,所以謹慎一點。」

至於在牙科診所上班的女兒,除了減少回家陪我們吃飯的次數,也開始將食物分盤食用,飯後馬上戴回口罩,一樣擔心把自己面臨的風險帶給我們。

我要說的是,從我的孩子平常回來就一定會先洗手、洗澡、換衣服等動作來看,醫護人員養成的防護概念應該比我們強,也更懂得保護自己和別人,何況這非常時期,一定更會要求自己的家人遵守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的防疫原則。

所以你可以把「醫護人員脫下口罩及面罩時臉上出現的美麗勒痕」「手套下如天使皺痕般的那雙慘白的雙手」…的種種視為理所當然,說那是他們的工作,但視他們的孩子為「病毒」,歧視他們的家屬等偏見,實在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我和妻子已經近兩個月沒有搭過捷運或到外面吃過一餐,因為我們知道要保護好自己,同理醫護人員的辛苦,就能避免給已經非常緊繃的醫療體系帶來更重的壓力!

誠心希望那些該「自我健康管理」、「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的人能夠自愛自重,確實遵守相關規定,共同努力度過這個嚴重的疫情風暴。










疫情肆虐下…美台聯合聲明的眉角


2020-03-23 00:20 聯合報 /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美台發表聯合聲明合作防疫,蔡總統在臉書貼文指「台美關係再升級」。 圖/擷取自蔡總統臉書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各國相繼淪陷。在疫情於大陸地區武漢爆發之初,行政院長迅速禁止口罩出口的立場記憶猶新,近日則見美台聯合聲明發表後,外交部吳釗燮表示,未來每周提供美國十萬片口罩以換取美方提供防護衣物資。國人樂見美台合作防疫,但在美國「全國」疫情爆發之際,每周十萬片口罩未免略顯小氣,反倒是聯合聲明中許多眉角,引人玩味。

有論者認為聯合聲明代表美台關係升級。但自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我國與美國斷交以來,我方與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同級對口乃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以及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美台聯合聲明不但開先例由我國外交部長署名,一反過往美台間文件我方向以TECRO名義簽署的慣例,更突兀的在聲明中文版開頭強調「為共同對抗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肺炎病毒」,且英文版「源自武漢」到中文版變成「源自中國武漢」,多加「中國」兩字。相較防疫崇高目標,聯合聲明讀來卻像在唱和川普總統對抗中國的政治口水

此外,聯合聲明我方簽署者職銜為外交部長,卻未顯示究竟是何國外交部長。這也好懂,因為美國國務院網站,至今仍清楚寫著「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並強調對台政策乃維持「非官方關係」。也就是說,美國非但不會、也不可能讓聯合聲明這樣文件出現「中華民國」或「台灣國」字樣。即便美國近期出台幾部友台法案,但在全球戰略思考下,殊難想像美國甘冒破壞台海現狀風險,而宣布與中華民國恢復邦交或支持台灣獨立。結論是,蔡政府或許以為贏了面子,但裡子卻絲毫沒有升級內容,外交部長也無須強出頭,與非官方性質的AITT簽署聯合聲明。

西遊記中,孫悟空因翻不出如來佛的掌心而被壓在五行山下。在美台聯合聲明中,蔡政府就像孫悟空,美國與北京政府卻像如來佛的掌心,蔡政府以為透過聯合聲明在美台關係翻出了一片天,但終究未能跳出美陸利益競合。在疫情告急時美台有抗疫的合作與善意,很好,但要藉疫情謀求台獨其他政治盤算,就不要多想了









自主學習契機 留心數位落差


2020-03-23 00:48 聯合報 /   林彥佑/國小教師(高雄市)
教育部鼓勵學生透過線上學習平台在家自學,讓學習不中斷,而老師也可利用平台進行備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新課綱的三項核心素養中,「自主行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然而,如果老師的教學和九年一貫的教學模式一樣的話,這樣的「自主行動、自主學習」似乎仍是束之高閣的課程願景。

所幸,其實也是疫情中的不幸,因為延後了兩周開學,再加上近來政府力推線上學習,才開始讓師與生將「自學」搬到檯面上,成了教育界的另一話題。還記得延後開學的那兩周,有幾所學校的老師、學生,分享線上自學的經驗;有些平日就已習慣利用教學平台,所以操作起來得心應手;有些是平日鮮少接觸,但或多或少都有聽過,所以稍加摸索,還得以應付;但也有一些平日不曾使用、不熟悉介面或沒有急迫性與必要性的,可能就真的就完全狀況外。也因此,面對不同的自學現象所造成的「數位落差」,其實是教育當局應想辦法協助的,否則上級一頭熱,卻有部分的師生求助無門。

「自主學習」的精神,在於讓學生擁有「學習方法」,而非「只求答案」,在自學過程中,孩子要有能力透過各種策略、媒介、管道,去探索答案。老師存在的價值,也是在為學生的自學提供解方;老師該教給學生「做學問的態度與方法」,因為有了態度與方法,孩子可以舉一反三,用同樣的方法去解題,去搜索未知的世界。

老師要教給學生的是能力和素養,因為傳統的知識,學生透過網路自學,便能估狗到答案,甚至身為Z世代「數位原民」的孩子,都比老師還有能力去找尋資料; 因此,如果平日教師教給孩子自學的方法,相信之前的線上自學,乃至未來倘若再停課而需在家學習,相信孩子都有能力自在自得地學習。

當孩子有能力自學,就能創造更多無限的可能。君不見,這十年來創新了許多名詞:區塊鏈、大數據、行動支付、雲端計算、QR Code、AI、AR、VR等,全都不是發明者在老師或正規體系的軌道上發明的;這些都是因自學行為所開創出來的價值。我們更該允許讓學生有更多自學的發想,有真實情境的也好,如海市蜃樓般虛擬夢幻的也好;若孩子有能力去開創世界,以他自己的方法去處理,以他們新世代的觀點去詮釋,又何嘗不可呢?

雖然我們不願面對疫情之惡化,但此刻也是考驗孩子自學力的契機;如果這次線上學習能贏得廣大的回響,相信新課綱所推動的素養教育,便更進一步了。










罷韓連署「超前部署」破壞法治


2020-03-23 00:43 聯合報 /   董保城/東吳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台北市)
罷韓團體日前遞送40萬份連署書到高市選委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愈演愈烈,台灣防疫超前部署,受到各國媒體肯定。然人民之罷韓連署得否比照防疫措施而超前部署」,這不單是民主制度運作的問題,並涉及憲法公平選舉原則約制,而有探討必要

罷韓團體於高雄市韓國瑜就任滿一周年之翌日一○八年十二月廿六日),就把罷免市長所需選民總數一%之罷免提議連署書,送達中選會。這些「超前部署」(偷跑的提議連署書是否合法」,產生爭議

選罷法主管機關內政部回函中選會,略以:「…依選罷法規定,提議人之領銜人應於公職人員就職滿一年,始得檢附罷免提議書等資料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罷免案,至於提議人名冊連署期間法既無明定,亦未列為應予刪除之事由,當無另行限制之必要。因罷免案提議人名冊之查對與宣告成立與否屬選舉委員會權責本部尊重貴會意見。」然內政部此四兩撥千金的回函,不僅沒有解決問題,更違背選罷法之立法意旨,需要辨明。

從比較法解釋觀點來看,採用罷免規定監控地方官員或議員,在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歐美國家鮮有規定,何也?畢竟罷免權之行使乃選舉後另一次全民動員,勢必勞民傷財,對於民主政治若是利大於弊,世界老牌民主國家早該奉為圭臬,然為何只有台灣,其他包括美國若干州、加拿大一個省、瑞士六個邦,都僅有部分地方自治團體有零星規定,理由在於:因有選舉、任期,加上民意輿論監督,網路時代更是無所不在,如有徇私舞弊犯法而產生法律責任,早就有司法、監察權得以處理,乃至於引咎辭職,所以罷免權的行使要非常審慎,不僅要防範政治勢力惡用,更要避免提前舉行不信任投票,而有提前選舉,造成政治不安定之惡果

揆諸選罷法「就職未滿一年者,不得罷免」之立法意旨,從歷史、目的解釋以觀,乃是採取「政績論」,為了避免派系鬥爭,特別是沒選上的(包括其支持者)不尊重多數民意的選擇,藉由罷免權之行使擾亂政治安定。韓國瑜甫當選市長兩個月、未宣布參選總統前,政績還需要時間考驗,但罷韓連署即已開始,這部分於就職未滿一年內產生之罷免連署書,違反公平選舉之正當程序當然包括罷免)。無論從文義、歷史或目的解釋,均不得納入合法罷免連署書之計算數內,內政部不能以法無明定為由,而推諉卸責給中選會。中選會在審酌立法之初「一年」政績論之立法意旨,以及兼顧高雄市選舉委員會依地方制度法第十八條對於市長罷免之實施具有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之自治權限,熟知法律的中選會正副主委及委員應認定罷韓案中就職未滿一年內之罷免連署書為無效。

我國的民主實踐,向來以選舉為重,對於選舉活動的開始有明定諸多要求,為維護選舉公平不遺餘力;選罷法第一○二條對有罷免連署權人行求期約為連署設有刑罰,舉凡送防疫物資、抽獎等行為,均有涉賄罷之嫌,惜未見檢調機關介入偵辦這類傷害民主法治之行為。

為了國民健康,新冠肺炎可以超前部署但罷韓的超前部署,卻破壞了民主法治,並牴觸憲法第一二九條選舉包括罷免之平等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選政、選務主管機關能不慎乎?

盛治仁/更多的愛,在瘟疫蔓延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更多的愛,在瘟疫蔓延時

◆  王健壯/台灣民主面臨慢動作緊急狀態
◆  楊志良/此刻尚非「斷箭」之時
◆  方祖涵/終於暫熄的球場夜燈
◆  陳亮恭/佛系防疫下的生命價值
◆  王正方/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  嚴震生/民主國家也需要真相委員會
◆  周行一/新冠狀病毒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謝哲青/沒有壞種子 只有卑劣的耕養者
◆  葉銀華/投資人要了解國安基金的功能
◆  馬凱/力求振興抵用券最大戰果
◆  林中斌/吾今既老 求師于幼
◆  盛治仁/爬人生的第二座山
◆  李清志/中華商場的複製與再現
◆  趙春山/樂見國共高層會晤,緩和兩岸緊張

◆  王健壯/這是一個特殊的學習時刻
◆  黃介正/美國對中政策回不去了?
◆  方祖涵/暫停轉動的世界
◆  楊渡/澎湖與台灣命運之謎
◆  劉維公/口罩社會症候群
◆  陳立恆/發狂的地球,利益相關的全球未來
◆  楊志良/新冠肺炎的最糟情境

◆  薛承泰/天擇的再現







盛治仁/更多的愛,在瘟疫蔓延時


2020-03-22 23:51 聯合報 /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3月18日,德國柏林一家堅持營業的超市門口,被顧客貼上感謝的卡片。 (中新社)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沒有國家可自外於疾病威脅。各國面對疫情的反應,受到其歷史經驗、政治制度、生活文化和領導決定、甚至於運氣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呈現了不同的面貌

大陸一開始隱匿疫情,後來不得不封城面對。歐美國家早期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不覺得來自亞洲的病毒對自己會有影響。目前大陸以外確診數最多的義大利,其實是歐洲最早有政策反應的國家,早在一月底就禁止中港澳的班機入境。但是國際間各種管道的頻繁交流及民眾日常生活的警覺性不足,還是阻擋不了病毒的蔓延。

美國的輕忽,是另一種極端。川普總統多次的發言,都低估了疫情威脅許多國家的確診數,因未落實檢驗而被低估美國有近三千萬人沒有醫療保險,還有四千多萬人只有低額度的保險醫療保險公司在三月才對白宮承諾擔負檢測費用,但還是缺乏足夠試劑

英國首相強生明言,許多人將會喪失所愛的親人,但也未採取強制措施阻止疫情。英國要等多數人感染後產生抗體,以物競天擇達到群體免疫。但這個政策這幾天也有開始動搖的跡象。德國總理梅克爾則估計會有三分之二的德國民眾感染

我們在對大陸管控入境時超前部署,擋住了第一波但在對歐美日等其他地區的管控卻落後部署,使確診數快速增加。希望全國都能提高警覺,做出個人的犧牲配合,讓疫情受到控制。

不管在那個國家,一旦進入大規模感染期,就會對醫療資源和品質造成極大壓力,並大幅提高死亡率。這些都是全體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

當然,除了健康的挑戰之外,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也是前所未見的深遠。就算疫情結束之後,全球也將面臨漫長的經濟及心理重建過程。

這個突如其來的挑戰會造成多大影響,沒有人確切知道,但有可能是我們這個世代面臨的最大衝擊。面對這些不確定,我們看到了許多不同的人性表現。有人全力投入防疫,有人算計政治利益。有人囤積物資,有人不遵隔離。有老闆第一時間裁員減薪;也有老闆全力照顧員工。簡單說,災難時期,同時放大了人性的光明及黑暗面希望有多一點團結包容,少一點相互指責

這些人性,正如同卡謬在民國36年(一九四七年)的「瘟疫小說內容,Oran港口城市面臨鼠疫蔓延,引發各種看法和爭論,以及不同的人性表現。無論如何,不管是武漢、德黑蘭、首爾還是米蘭、紐約,任何人或家庭受到影響,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也都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悲劇。大家乘坐在同一艘諾亞方舟中,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更沒有人可以幸災樂禍。

病毒的攻擊,不分種族、宗教、貧賤和地區。更希望疫情過後的世界,人們能夠反思其實要活得快樂平安需要的物質條件真的不多,可以在簡樸中得到滿足。而國際間也更能有地球村的體悟,少一些歧視和對抗,多一些合作與同理心。

沒有人能控制未來會如何發展,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保持一顆善良和正向的心,讓世界有更多的愛,在瘟疫蔓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