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超前部署拚經濟內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125/web/

◆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的大哉問:母國怎可拋棄他們?
◆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疫情直追義大利
◆  經濟日報社論/超前部署拚經濟內閣






經濟日報社論/超前部署拚經濟內閣


2020-03-22 23:2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蔡總統的第二任任期將在兩個多月後展開,在近期新冠肺炎新聞正熱之下,外界都將關注焦點放在防疫,國內對疫情控管表現在水準之上,政府施政的眼光也逐步擴及疫情以外的事務上。蔡總統第二任的人事布局影響深遠,必須在520前經過縝密的考慮與評估,人事對了,才能讓蔡總統的新任期做出超越首任任期的成績單,下一個四年的執政團隊既是衝刺團隊,也必須是驗收團隊

回顧蔡總統首任任期,在出口、台股等數據上表現不錯,蔡總統也多次拿這幾張成績單來佐證拚經濟有成,但如果再看經濟成長率、實質薪資所得等指標,蔡總統的成績單並沒有明顯優於過去幾任總統,且如果沒有近兩年美中貿易戰轉投資轉單效應,蔡總統的第一任經濟成績單其實並沒有她宣傳的那麼好。產業界與國人普遍關心的產業升級、低薪環境、青年就業等,在過去四年並沒有顯著改善,這也代表蔡總統要在最後一任任期中完成她對國人承諾的拚經濟成績單,還有一段艱苦的路要走。

美中貿易戰讓去年台灣出現近20年來最大的投資潮,原本這是蔡總統第二任起步的一大助力,但新冠肺炎爆發並演變成全球大流行,除了生產端受影響,更令人擔心的是消費端幾乎全面緊縮,且不同於17年前的SARS疫情在半年內即消失,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長期存在,在疫苗與特效藥問世前,全球經濟都將拉長受創期。近日包括美股在內的多個股市從牛市墜入熊市,預告苦日子正在前頭。

新冠肺炎的黑天鵝殺出攔路,蔡總統第二任任期的挑戰會比首任時更大,執政團隊的布局更顯重要,除了要帶領台灣走出新冠肺炎的陰影,更要超前布局,搶在疫情結束前站上有利的位置。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企業重新構思生產基地,台灣雖然已經贏得不少台商回流與外商來台投資,但如何落實這些投資計畫並進一步擴大,蔡政府必須加速進行,不能因疫情而延誤。

要讓這股投資風潮成為帶動台灣產業升級與薪資成長,關鍵在我國的軟硬體設施能否跟上與相關法令能否鬆綁與調整。

舉例來說,今年因為新冠肺炎因素,用電需求成長將停滯甚至轉為衰退,加上國際能源價格大跌,我國電價上漲與供電的壓力大減,政府必須掌握這時機重新檢視能源政策是否妥適與齊備,在肺炎疫情結束後若出現大投資潮,供電準備是否足以應付;疫情雖然重創旅遊業,桃園機場的負荷量大減,但政府反而要利用此時機加速興建桃機第三航廈,以爭取旅運復甦後的商機。

在當前新冠肺炎的陰霾下,政府必須前瞻推動經濟建設,不能只重視當前的紓困,要在有限的資源中分配預算,設想疫情結束後我們能夠擁有多少資源重新出發。要做這些變革,除了總統的高度,還要有閣揆的帶領,以及跨部會團隊的合作。過去四年,蔡政府的財經團隊橫向聯繫不佳,國發會也欠缺帶領國家財經總路線的角色,在蔡總統的第二任任期開始前必須重新檢視人事布局,在520前就要讓團隊就緒。

蔡總統以高票連任,選民除了肯定蔡總統首任表現,更大一部分是寄望她在第二任做出成績。蔡總統首任任期拚經濟的表現差強人意,還可解釋為諸多政策在四年內難看到成績,但國人今天繼續託付蔡總統重任,自是要在她八年任期結束前看到拚經濟的實質成績單。當前抗疫優先的氛圍下,財經部會多將目光放在做口罩、救產業與穩股市等議題上,對抗疫情當然重要,但我們更需要蔡總統超前部署第二任任期的拚經濟團隊。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疫情直追義大利


2020-03-22 23:57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華盛頓郵報指出,疫情造成的美國經濟惡化比預期還快。(歐新社)


不知不覺中,疫情的發展出現了東西方錯身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是,美國單單廿一日一天即新增六,五二六例,使確診數達到二萬六千多。如今,美國感染者已超過西班牙、德國和伊朗,成為中國境外僅次於義大利的最多確診國家。

當中國的新冠肺炎如火如荼時,美國有點幸災樂禍,以為病毒不會飄洋過海。當歐陸疫情著火時,美國仍然隔岸觀火,以為美洲仍是淨土。直到華爾街股市接連暴跌,聯準會一再降息都無法挽回頹勢,川普才開始採取因應措施,但已為時太遲。

川普為了擔心疫情影響其連任,還趁機和中國大打口水戰,故意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想藉此卸責。事實上,北京早在一月間就把武漢疫情的訊息告訴白宮,但川普卻漠視了身旁公衛專家的警告,遲遲未採取相應措施。不僅如此,美國一些州政府的作為都比川普積極,已有四個州宣布州內的居家令,數十州宣布學校停課,聯邦政府的動作卻完全慢三拍。

數日前,美國提出的防疫戰略叫「曲線抗疫」,聲稱要減緩病毒散播的速度,以壓低染病者增加之曲線,確保醫療系統不被壓垮。戰略是對的,但因未能拿出相應有效的防堵作為,檢測量不足,許多年輕人仍在開趴玩樂,根本不把疫情當一回事。也因此,短短四天,美國境內確診人數便暴增了兩倍半。這是個跳崖式的曲線,毫不平緩。

美國疫情會直追義大利,便不令人意外。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的大哉問:母國怎可拋棄他們?


2020-03-22 23:5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球疫情東西反轉,歐美大爆發,許多旅外國人,尤其是留學生搶著回台避疫,造成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暴增,學者預估最嚴重可能增加到五百人。留學生返台潮也在網路上引發撻伐,擔心導致防疫破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溫馨喊話,希望民眾不要仇視留學生,他們在國外有危險時,唯一想到的是母國,「母國怎麼可以拋棄他們呢?」

當留學國疫情燃燒、學校關閉,甚至封城封國時,隻身在外的留學生不但必須面對染疫的高風險,也很容易面臨生活與防疫物資匱乏、醫療與社會保障不足,乃至社交文化防疫觀念衝突等問題如果遭遇防疫政策與醫療服務的差別待遇,或面對種族歧視偏見,更可能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因此,留學生急著回台避災既是人性之常,也是理性選擇。
而母國能夠提供庇護,既是國家責任,也是第一波防疫有成、台灣尚屬安全之境的驕傲。

當歐美淪為重災區時,上萬留學生逃回台灣而遭批評增加防疫壓力,陳時中慨言,「母國怎麼可以拋棄他們呢?」然而,當武漢疫情水深火熱時,千名台胞迫切想要返台,卻被以防疫量能不足拒於門外;經過兩次波折的專機接返後,仍有幾百位台胞滯困武漢,政府甚至將他們註記為黑名單令航空公司拒載試問,母國為何能拋棄他們

隨著全球疫情快速蔓延,越來越多國家無預警關閉邊境或實施旅行限制,包括國際航班停飛,不僅使跨國交通變得困難,各國政府對旅外公民提供協助的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有些國家已緊急撤僑或召回海外國人

例如,美國和澳洲政府最近都緊急呼籲海外公民盡速回國,更提醒不打算回國者就地避疫,並要有不靠本國政府協助的準備。德國政府則對滯留海外的國民展開大規模撤僑行動,連續數日每天徵用幾十架民航班機飛往世界各地帶回國民。

德國外長說,「政府將盡可能努力幫助在國外並有返國問題的民眾」。這項耗資五千萬歐元的撤僑行動,還以冷戰時期突破蘇聯對西柏林封鎖的空運計畫空中橋梁為名,別具意義在最艱難的時刻,沒有一個德國人需要擔心會被母國拋棄

最近不但台灣留學生出現回台潮,中國大陸的留學生更急著「組團」回國,同樣也遭到中國網民的批評,說「國家有難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兩岸政府的因應態度大同小異:北京建議留學生如非十分必要應暫停回國,減少長途旅行導致的感染風險;在台灣,陳時中則呼籲民眾不要責備回台的留學生,但疾管署長也表示長途搭機未必安全,希望留學生盡可能留在當地。

然而,各國的防疫政策和醫療保障不同,留學生的染疫風險與去留抉擇,也有不同。在疫情失控、醫療崩潰,或佛系防疫、物競天擇的國度,當然先走為上;強要留學生留在當地,無異於被母國拋棄,自生自滅。

若是在疫情防控妥當、醫療完善的國家,個人防疫和區隔保護也可以做得很好,留學生就不一定要冒長途搭機的風險搶著回國;但母國也應盡力提供必要指引,以及最大的關懷與支持。像留學生普遍苦於口罩等防疫物資短缺,政府打算每周供應美國十萬片口罩,卻禁止心焦的家長把自己每周三片口罩寄給海外子女,這是怎樣的母國政府

看到武漢專機走下緊裹防護衣的台胞,看到桃園機場穿著全身防護衣廿二小時不敢脫卸的留學生,都令人不捨。武漢台胞和台灣留學生都渴望擁抱母國,母國政府卻態度嚴慈有如天壤;而孤身奮鬥的留學生想獲一片口罩的支持,母國政府卻連如何關懷也要慢慢「想想」。

母國怎麼可以拋棄他們呢在全球疫情嚴峻的當下,陳時中的確拋出了一個大哉問